初中物理知识点课时分配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课时安排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章节重点难点课时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1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速度的计算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1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1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1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1 第三节: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定义及等级2、控制噪声的方法0.5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1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1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能量变化2、汽化的分类、液化的两种方式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1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3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的认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光速日月食的形成过程(非中考重点)1第二节: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作图)2、光的反射与漫反射1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虚像的辨别3、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作图的结合考查1第四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条件2、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作图)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作图 1第五节: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及颜色排列顺序2、色光三原色及颜料三原色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1、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2、名词:焦点、光心、主光轴、焦距3、对光的作用:凸(会聚)凹(发散)4、典型光路:三条典型光路绘图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1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1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及应用1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眼睛原理:可调焦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2、近视眼成因和校正:厚、前、凹透镜3、远视眼成因的校正:薄、后、凸透镜近、远视眼的产生原因及矫正方法1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目镜:放大镜;物镜:投影仪2、望远镜目镜:放大镜;物镜: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简单原理(非中考重点)3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2、质量的性质及测量天平的使用方法 1第二节:密度1、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2、密度公式的应用1.5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1.5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4八年级下册章节重点难点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第第一节:分子热运1、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与颗粒物运1
十 动
22 三

3
»:


二 第
匕匕
厶冃


物 响 影
念0


!


匕匕
力 厶

内汶
1 rrtK ^1 匕匕 厶冃 22
*7
的 效 等

匕匕
厶冃



节 三

容 热 比
单 识 容
容栽算 热 热
阳计
比 比M
的 解 用
胡量

利壯热 1>位
22
辭33
6
第 第
2 十
系 关



22 »:
节 二

化 转
量 匕匕 厶冃 的 中 程 过 烧 燃
、 ^1
2

位 单
22 匕匕
厶冃
融 提

3



第 转 的

匕匕
厶冃
匕匕
厶冃

4

•&一 律 定 恒 守
量 匕

厶冃
22




22


路。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全章概述和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全章概述和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全章概述和课时安排第八章运动和力全章概述和课时安排关于《运动和力》的教学建议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第七章开始学习力学。

教材在这一章安排学习力的一些基本知识。

第八章是《运动和力》。

我认为这一章最终的学习目标应该是,通过本章的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基本知识结构。

初二年的学生初学力学,而且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的难点之一,要完成上表的教学内容,采用“由外到内,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由理想情况到实际情况”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外”指的是先建立本章知识的框架。

“粗和浅”是说先进行大标题知识的初步学习。

先研究理想情况,再进一步探讨实际情况。

物体受外力作用,会改变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和作用,会保持运动状态。

这就是两个大标题知识。

(教材只安排“牛顿第一定律”)这两部分知识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物体受力作用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要以复习的形式进行教学。

鉴于上一章对这部分知识论述不多,这里应再费些笔墨。

应用一个简单的演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桌面。

手对小车施加水平向右推力,小车从静止状态改变为运动状态。

再结合实例,如静止的板车、汽车的起动,可以论证力使物体改变运动速度。

使用典型的现象,运动的排球、羽毛球等受到手或球拍的力作用,证明力改变了运动方向。

由于这节课是定位在“粗和浅”的原则,所以分析时点到为止。

教学过程的第二部分是“牛顿第一定律”。

课本的演示实验是伽利略等人做过的类似实验。

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条件及观察内容。

要向学生解释实验要使用同一辆小车,并且每次实验要注意从同一斜面的同个高度滑下的原因。

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思考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渗透研究的方法。

为了把实验过程和推理过程衔接起来,又考虑减少学生对推理过程理解上的困难。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教师应加以解释。

尤其是“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

要使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是“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做速度大小与方向都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

最新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最新初中物理课时安排
2、控制噪声的方法
0.5


章:




第一节:温度
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
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
1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1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汽化的分类、液化的两种方式
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
1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1


章: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
1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1
第三节: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及等级
2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2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的定义
2、机械能的转化、守恒条件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6



章:




第一节:杠杆
1、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
2、杠杆的种类及应用
3、杠杆力与力臂的作图
杠杆的作图
2
第二节:滑轮
6
十字绣□编制类□银饰制品类□串珠首饰类□第
在现代文化影响下,当今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是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最渴望为社会主流承认又最喜欢标新立异,他们追随时尚,同时也在制造时尚。“DIY自制饰品”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DIY自制饰品”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这在年轻的学生一代中尤为突出。“DIY自制饰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更受欢迎。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安排一、学期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这门学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技能,如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1. 第一章:机械运动(8课时)- 第1 - 2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 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量练习。

- 第3 - 4课时:运动的描述。

- 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

- 通过实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 第5 - 6课时:运动的快慢。

- 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换算。

- 计算简单的速度问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 第7 - 8课时:测量平均速度。

- 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第二章:声现象(6课时)- 第1 - 2课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 介绍声音传播的条件和介质。

- 第3 - 4课时:声音的特性。

- 讲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 通过实例让学生辨别不同的声音特性。

- 第5 - 6课时:声的利用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介绍声在医疗、工业、军事等方面的利用。

- 分析噪声的来源、危害并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

3. 第三章:物态变化(8课时)- 第1 - 2课时:温度。

- 温度的概念、单位及温度计的使用。

- 学生进行温度计的读数练习。

- 第3 - 4课时:熔化和凝固。

- 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 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

- 第5 - 6课时:汽化和液化。

-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理解沸点的概念。

- 介绍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以及液化的两种方式。

- 第7 - 8课时:升华和凝华。

- 通过实例讲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 总结六种物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与课时安排

初中物理知识点与课时安排
选择/计算
2~10
1.5h~3h
电功、电能、电热
(概念、计算、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焦耳定律)
计算/填空
4~8
1.5h
实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电路故障、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必出实验
8~10
2h~3h
家庭电路
(组成、故障分析、零线火线判别画图、测电笔、用电安全)
作图/填空
2~4
综合题/实验/填空/选择
1~2
速度
(计算、应用)
综合题/填空/实验/选择
1~4
1h
速度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速度大小的比较)
选填/实验
1~8
速度与加速度问题
(图像题、计算题、实验题)
选填/实验
2~8
1h

(概念、效果、三要素、作图)
作图
2~4
0.5h
重力
(重心、计算、方向示意图、实验)
实验/选择/填空
选填
1~2
1h
电势、电流
(形成、方向、大小计算、电源估算、持续电流条件、电流效应)
选填/综合计算
2~6
电路以及电压表电流表
(各种器件符号、串并联电路区分、电路检查误差、电压表电流表使用以及读数、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实验
4~8
1h
欧姆定律、电阻计算
(电阻概念以及影响因素、欧姆定律以及变形应用、串联并联的电压电路规律、新型电阻等)
热、声、光、磁
热能、内能、比热容
(概念、影响因素、比热容计算、热平衡方程、燃料热值、热机效率、)
选择/填空
1~3
0.5h
声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布及均课时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布及均课时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布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有趣的声第一节声现象共计4课时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课时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课时三、声音的特性 1课时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课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节光现象共计5课时一、光的传播 1课时二、光的反射 1课时三、平面镜成像 1课时四、光的折射 1课时五、光的色散 1课时六、看不见的光第三节透镜及其应用共计4课时一、透镜 1课时二、生活中透镜 1课时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课时四、眼睛和眼镜 1课时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节物态变化共计4课时一、温度计 1课时二、熔化和凝固 1课时三、汽化和液化 1课时四、升化和凝华 1课时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节电流和电路共计5课时一、电荷 1课时二、电流和电路 1课时三、串联和并联 1课时四、电流的强弱 1课时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课时八年级下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六节电压电阻共计3课时一、电压 1课时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课时三、电阻 1课时四、变阻器第七节欧姆定律共计4课时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课时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课时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课时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课时第八节电功率共计5课时一、电能 1课时二、电功率 1课时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课时四、电与热 1课时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课时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节电与磁共计6课时一、磁现象 1课时二、磁场 1课时三、电生磁 1课时四、电磁铁 1课时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 1课时七、磁生电 1课时第十节信息的传递共计2课时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课时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课时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九年级全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节多彩的物质世界共计3课时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课时二、质量三、密度 1课时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课时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节运动和力共计5课时一、运动的描述 1课时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课时四、力 1课时五、牛顿第一定律 1课时六、二力平衡 1课时第十三节力和机械共计4课时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课时二、重力 1课时三、摩擦力 1课时四、杠杆 1课时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节压强和浮力共计4课时一、压强 1课时二、液体的压强 1课时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课时五、浮力 1课时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节功和机械能共计5课时一、功 1课时二、机械效率 1课时三、功率 1课时四、动能和势能 1课时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课时第十六节热和能共计4课时一、分子热运动 1课时二、内能 1课时三、比热容 1课时四、热机 1课时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计2课时一、能源家族 1课时二、核能三、太阳能 1课时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初二部分包括1-10节,共计40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安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安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时安排一、第十三章内能。

1. 第1节分子热运动。

- 第1课时:通过扩散现象引入分子热运动概念,讲解扩散现象的实例(如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 第2课时:深入探讨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关实验演示(如墨水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扩散)。

2. 第2节内能。

- 第1课时:介绍内能概念,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角度分析内能的组成,联系生活实例(如加热水时内能的变化)。

- 第2课时: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或实例分析(如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加热时内能变化)。

3. 第3节比热容。

- 第1课时:通过实验引出比热容概念,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对比不同物质比热容大小。

- 第2课时:应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差异),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 第1节热机。

- 第1课时:介绍热机的种类、工作原理,以汽油机为例详细讲解其工作循环(四个冲程)。

- 第2课时:了解热机的效率概念,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讨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第2节热机的效率。

- 第1课时:深入探究热机效率的计算,通过具体例题加深理解。

- 第2课时:拓展热机效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发展,如新型节能热机。

3.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第1课时:学习能量的转化形式,通过实例分析(如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 第2课时: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能量问题。

三、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 第1节两种电荷。

- 第1课时:认识摩擦起电现象,探究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介绍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

- 第2课时:了解原子结构与电荷的关系,从微观角度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

2. 第2节电流和电路。

- 第1课时:讲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规定,认识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 第2课时:学习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连接简单的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5、6、7周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50%
晶体熔化的条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75%
液化的两种方式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例子
50%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与例子、光速
50%
B4
C2
C2
3-5’
8、9、10周
第2节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与分类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50%
B3
B2
C2
3-6'
1、2周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第2节 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50%
第3节 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与热量的计算
75%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5%
A3
B2
B2
3-6’
3、4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计算
75%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凸透镜成像规律
75%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与矫正
50%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特点
25%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
50%
A4
B2
C1
2-4'
14、15、16周
第2节 密度
密度的定义与计算
50%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不同种类物体的方法
50%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的应用
25%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力的作用效果
50%
B2
C1
C1
2-3'
1、2周
力的三要素、相互作用力
第2节 弹力
弹力产生原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00%
B2
C2
C2
2-3'
3、4周
第2节 二力平衡
流体压强
与流速
的关系
25%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50%
A4
B2
B2
5-10'
8、9、10周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75%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漂浮、悬浮、下沉的条件判断
75%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做功的定义与计算
50%
A4
B3
B2
5-8’
11、12、13周
几种常见的触电方式、安全用电原则
25%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磁感线的画法
75%
B4
B3
C2
3-6'
3、4周
磁场特点、地磁场
第2节 电生磁
电流的磁效应
50%
安培定则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0%
电磁继电器
第4节 电动机
电动机的原理与构造
50%
第5节 磁生电
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
100%
A10
A8
A6
32
专题十
综合题
30%
A4
A2
A2
10
专题十一
实验探究专题
35%
A4
A2
A2
16
专题十二
信息给予和开放性试题
20%
A4
A2
A2
8
专题十三
查缺补漏,回归课本
专题十四
历年真题模拟训练
专题二
物质、能量和能源
70%
C4
B4
C2
10
专题三
力和运动学专题
100%
A10
B8
B6
32
专题四
电与磁专题
100%
A16
A14
A12
30
专题五
热学专题
100%
B8
B6
B6
25
专题六
电学实验专题
50%
B8
A6
A6
12
专题七
力学实验专题
50%
B8
A6
A6
10
专题八
作图专题
100%
C4
B2
C2
6
专题九
计算专题训练
100%
串、并联中灯泡亮暗的比较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0%
第4节 焦耳定律
热量的计算
75%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电笔使用、家庭电路的接法
75%
B2
C2
C2
2-4'
1、2周
第2节 家庭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50%
保险丝的特点与使用方法
第3节 安全用电
二力平衡
50%
第3节 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原因与分类
50%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0%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固体压强的计算
50%
A4
B2
B2
5-10'
5、6、7周
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25%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
75%
连通器的应用
25%
第3节 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
50%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0%
C1
C1
C1
2-3'
5周
第2节 核能
核聚变、核裂变
50%
第3节 太阳能
太用能的产生于利用
25%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量转换和转移的方向性
25%
初中物理知识点(专题复习)
专题
内 容
出现频率
分值/课时(A.B.C难中易)
分值
60分以下
60-80
80分以上
专题一
声、光现象专题
80%
A8
B6
C4
15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75%
B4
C2
C2
2-4'
3、4周
三种介质中声速大小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50%
第3节 声的利用
声音的两个利用
25%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等级
50%
防止噪声的三个途径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分类与使用方法
25%
B4
C2
C2
25%
A6
B6
B4
5-10'
11、12、13周
第2节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计算
100%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测量电阻的几种方法
50%
第4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
动态电路分析
100%
电阻的串、并联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电功
电能表的使用
50%
A6
A6
A6
5-10'
14、15、16周
第2节 电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
75%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常见电压、电压表的使用
75%
B4
B3
C2
2-4'
8、9、10周
第2节 串、并联电压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75%
第3节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
50%
第4节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于使用方法
75%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电压、电阻
电压、电流、电阻三者关系
不做功的三种方式
第2节 功率
功率的计算
50%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定义
25%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应用
25%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
75%
A4
B2
B2
5-8'
14、15、16周
第2节 滑轮
滑轮、轮轴和斜面
50%
第3节 机械效率
三种杠杆的机械效率计算
75%
第十三章 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


考 点
出现频率
分值/课时(A.B.C难中易)
分值
教学进度
60分以下
60-80
80分以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刻度尺与秒表的使用
50%
B4
C2
C2
3-5'
1、2周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50%
参照物的选取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定义
50%
第二章 声现象
50%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
25%
C1
C1
C1
2-3'
5周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传播、分类
75%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