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案例汇总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案例汇总

内科护理学案例汇总

1.患者张军,男性,42岁,体重50kg。

反复心慌、气短5年,一周前因“感冒”病情加重,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吃饭、走平路即感心慌、气短伴乏力,并出现呼吸困难。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担忧。

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

体格查体:T 36.4℃,P 82次/分,R 21次/分,BP 105/70mmHg。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尖部能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率 102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辅助检查:胸片示:左心房心影轻度增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脏B 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6cm2。

医疗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

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

(此处不计分)⑴⑵⑶2.患者赵强,男性,62岁。

咳嗽、咳痰伴喘息近10年,加重2周。

10年前秋冬季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痰量中等且粘稠,自服抗炎及止咳药后缓解。

其间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持续3-4个月左右,天气转暖,则上述症状缓解。

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近5年来,咳嗽及咯白色泡沫痰终年不停,且无明显季节性。

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痰量每日50~60ml,发热时痰量可增至100ml左右,且呈黄色脓性痰,伴气急、气喘、心悸、双下肢浮肿。

动则气急、心悸加重。

2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发作。

咯黄色脓性痰,不易咯出。

心悸、气急加重,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口唇发绀,呼吸困难。

并逐渐出现意识淡漠,已两日未进食。

遵医嘱给予青霉素抗炎治疗,同时予以支持对症处理。

体格检查:T 38.9℃,P 18次/分,R 90次/分, BP 135/90mmHg背部或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并有轻度哮鸣音。

内科护理学常见病例最全整理

内科护理学常见病例最全整理

内科护理学常见病例最全整理一、呼吸系统疾病护理1、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

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

查: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护理诊断/问题: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②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2、阻塞性肺气肿【病例】病人,男,69岁,吸烟40年,反复咳嗽、咳痰30年,每年发作持续超过3个月。

近5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

2天前开始发热,咳黄粘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

体检:体温38.6℃,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70mmHg。

病人神志清楚,消瘦,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散在湿哕音。

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

X线胸片:两肺透亮度增加。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

护理诊断/问题:①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残气量增加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②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痰液粘稠、无力咳嗽有关。

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下降、摄入不足、消耗量增加有关。

④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的了解与缺乏院前指导或缺少信息来源有关。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病人,男,67岁,吸烟40余年,慢支病史20余年,气短5年。

体格检查:T36℃,P96次/分,R20次/分,BP130/85mmHg,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触觉语颤减弱,肺泡呼吸音减弱。

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0cm。

辅助检查:白细胞11.0×109/L,N78%,L22%。

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动脉扩张。

初步诊断为:慢性肺心病(代偿期)。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案例(心有灵犀时时关心)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案例(心有灵犀时时关心)

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案例心有灵犀时时关心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市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提出“心有灵犀,时时关心”口号,从保证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在护理过程中更好地领悟和理解心内科病人的言行,分析患者各种需要,根据轻、重、缓、急有次序地给予解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收获患者满意。

安全管理新方向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循环紊乱甚至猝死。

护理这类患者要求护士有专业判断和处理能力。

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利用PDCA管理工具,开展“提高护士对恶性心律失常早期识别的能力”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护士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通过一系列培训,护理团队在之后的工作中多次及时观察到患者心电波形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配合医生抢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现患者安全需要。

同时团队借助微信公众号、美篇、抖音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更好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人文关怀促康复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多次住院的情况,加上疾病的折磨,导致其容易出现愧疚或者自责感。

针对患者这一心理特点,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和护理关怀。

大家在护理时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花时间倾听患者的心声,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对患者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给予尊重,让患者有归属感,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康复。

党建引领提素养护理团队主动融入心内科党支部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加强团队素质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意识。

团队立足本职岗位、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胸痛单元建设以及心肺复苏进校园、进社区等各种支部活动,为服务群众、扩大支部品牌效应增添重要助力。

同时,团队凝心聚力,夯实基础护理、落实专科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科室护理工作更规范、更标准、更高效,为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版及房颤中心认证贡献了护理力量。

内科护理学_30例与护理安全有关的病例

内科护理学_30例与护理安全有关的病例

内科护理学30例与护理安全有关的病例这是30例与护理安全有关的病例,请认真分析:有差错、事故、意外、误解、和正确的!!!病例1 :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在一个女孩右手腕上准备静点,突然有人叫她,她急匆匆跑出去,再也没回来。

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了女孩的袖子。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位护士发现女孩的静点没扎上,负责任的为女孩扎上了静点。

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了,女孩出去玩,一个小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说:为什么女孩的手是黑紫的呀?妈妈急忙一看:止血带还在女孩的手腕上扎着呢。

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

病例2 :一位护士,拎着止血带,那着“吊瓶”,夹着棉签,来到病室给病人打“吊瓶”。

排气,选血管,扎止血带,消毒,穿刺,好!一针见血。

松开止血带,粘胶布。

不好!针柄和针梗断开。

护士下意识的用手捏针头,没捏住,又一边急忙扎止血带,一边用变调的声音让旁边的病人和家属找医生和推治疗车。

医生来了,帮忙松开了止血带,治疗车来了,针头已经不见了踪影。

又一场官司产生了。

病例3 :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

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

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老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

值班护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

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

没有人再去看病人。

不久,病人死了。

判定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

病例4 :有一位年轻帅气的男性糖尿病病人,饥饿难忍,很难控制饮食,也就很难控制病情,本人很痛苦。

一天他和一位护士交流:医生,求你治好我的病吧。

护士说:糖尿病在世界上都治不了,我有啥法。

病人说:那我就得饿着吗,护士说,那可不,吃多了就不行!!!那时是80年代中期,还没有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说法。

结果,病人自杀了。

病例5 :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

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阳光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

内科护理案例分析范文

内科护理案例分析范文

内科护理案例分析范文一、案例背景。

张大爷,68岁,是个老烟民了,一天能抽一包烟呢。

平时就有点咳嗽,但他也没太当回事儿。

最近这一个月啊,咳嗽变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咳痰,痰是白色黏痰,有时候感觉呼吸都有点费劲。

家人担心就带他到医院来了。

二、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我就和张大爷聊天嘛,他说自己抽烟都抽了几十年了,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抽。

除了抽烟,他偶尔也喝点小酒,但量不是很大。

以前身体还算可以,就是有点高血压,吃着降压药呢。

家族史方面,他老爸以前也是因为肺部疾病去世的,具体啥病他也不太清楚。

2. 身体评估。

一量体温,37.5℃,有点低热。

血压倒是还正常,因为一直吃着降压药控制得还不错。

看他的呼吸,有点急促,每分钟25次左右呢(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是12 20次/分钟)。

听他的肺部,有一些啰音,就像那种水泡破裂的声音,特别是在肺的下部。

张大爷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面色有点苍白,嘴唇也有点发绀(就是那种发紫的颜色,说明有点缺氧了)。

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有点高,这说明身体里可能有炎症。

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纹理增粗、紊乱,有一些小片状的阴影,医生说这可能是肺部感染的表现。

三、护理诊断。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张大爷咳嗽咳痰,痰液还比较黏稠,不容易咳出来。

这是因为他肺部有炎症,痰液分泌增多,而且他年纪大了,呼吸肌肉力量也弱了一些。

就像一个小管道,里面东西多了又黏,就不容易排出去了。

2. 气体交换受损。

他呼吸急促,嘴唇发绀,肺部有啰音,说明他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了。

肺部就像一个大的换气站,现在这个换气站出问题了,氧气进不去,二氧化碳出不来,人就会感觉憋得慌。

3. 体温过高。

体温37.5℃,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是有点发热了。

这是因为肺部的炎症在作怪,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群小战士在和炎症打仗,打仗的时候就会产生热量,所以体温就升高了。

4. 知识缺乏(缺乏吸烟对健康危害的知识)张大爷抽了这么多年烟都没意识到对身体的危害这么大。

内科护理学案例实践教学(3篇)

内科护理学案例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背景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我校护理学院开展了内科护理学案例实践教学。

二、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患者,男,45岁,因“发热、咳嗽、乏力2周”入院。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8.5℃,伴有咳嗽、乏力。

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我院。

2. 患者入院时病情体温:38.2℃,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欠佳。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3.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①肺炎;②慢性胃炎。

三、实践教学目标1. 熟悉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流程。

2. 掌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

3. 提高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过程1. 入院评估(1)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2)进行生命体征、神志、皮肤、口腔、呼吸道、心脏、腹部、神经系统等全面查体。

(3)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2.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情况。

(3)监测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3. 治疗与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药物治疗。

(2)协助患者进行氧疗、雾化吸入等治疗。

(3)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康复训练。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5)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6)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7)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内科护理期末案例分析总结

内科护理期末案例分析总结

内科护理期末案例分析总结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45岁,体质偏瘦,因头晕伴乏力、气促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2天,伴有畏寒、发热、无纳差、无厌食、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便秘等。

二、相关检查结果1. 头颅CT示:脑实质内多发低密度灶,考虑脑梗死;2.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呈下移,并伴有T波倒置;3. 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4. 肝功能示:总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5. 血脂四项示:总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6. 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收缩功能较差,伴有轻度二尖瓣反流。

三、护理问题分析1. 头晕伴乏力、气促:可能是脑梗死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供氧不足,从而引起局部缺氧,导致头晕、乏力、气促等症状;2. 发热:可能是因为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增强,导致体温升高;3. 血常规异常: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是因为患者发生了感染,白细胞增加是机体防御反应的表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的刺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由于免疫功能下降,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是由于患者失血造成;4. 肝功能异常:总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是因为患者肝功能受损,肝细胞破坏导致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转氨酶升高,肝脏胆汁分泌障碍导致胆红素排泄减少,从而引起相应的指标异常;5.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能是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患者可能存在高脂血症。

6. 心脏超声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收缩功能较差、轻度二尖瓣反流可能是患者心脏功能障碍,左室功能减退导致心排血不畅,轻度二尖瓣反流可能是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相应的二尖瓣功能受损导致。

内科护理案例

内科护理案例

《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指导案例一呼吸内科12床患者,王爱国,男,72岁,住院号20160328,患者2016年3月22因咳嗽,大量黄色脓痰不易咳出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胸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医嘱生理盐水10ml+α-糜蛋白酶3mg吸入。

1. 请1号选手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

2. 请2号选手选择合理的护理技术执行以上医嘱。

患者体温升高到38.8℃,病情加重,需采集痰标本进一步诊断,建立留置静脉通道,并运至放射科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3. 患者需要采集痰标本中的哪一类?请3号选手分析的并采集。

4. 患者暂时没有液体输入,为何要打静脉留置针?请4号选手分析原因,并执行操作。

5.患者神志清醒,体重58kg,请5号选手选择合适的护理技术运送患者。

案例二心血管内科16床患者,郭爱华,女,66岁,住院号20160321。

患者于2016年3月19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7年,服药不规律,主诉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入院后一直卧床。

1.请1号同学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指出患者目前需要重点监测的一项生命体征。

2.患者体重88kg,请2号同学为患者选题合理的护理技术翻身,并指出这样做的目的。

患者突然血压升高至220/130mmHg,严重头痛,出现呕吐和意识障碍。

医嘱给予50mg硝普钠+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脉滴注,氧气吸入。

3.患者出现了哪种高血压并发症?请3号同学分析并执行输液医嘱,指出硝普钠的用药注意事项。

4.请4号同学选择选择合理的护理技术为患者吸氧,并指出吸氧的注意事项。

(可以与3号同学同时进行)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医嘱硝苯地平20mg口服,2/d。

5.请5号同学执行以上医嘱,并向患者讲解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

案例三消化内科2床患者,李晓,男,50岁,住院号20160411,患者于2016年4月6日入院,主诉头晕乏力、上腹疼痛,表情痛苦,口唇、甲床色泽黯淡,排出柏油样黑便约500g。

1. 请1号同学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指出目前患者需要重点监测的一项生命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患者张军,男性,42岁,体重50kg。

反复心慌、气短5年,一周前因“感冒”病情加重,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吃饭、走平路即感心慌、气短伴乏力,并出现呼吸困难。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担忧。

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

体格查体:T 36.4℃,P 82次/分,R 21次/分,BP 105/70mmHg。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尖部能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率 102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辅助检查:胸片示:左心房心影轻度增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脏B 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6cm2。

医疗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

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

(此处不计分)⑴⑵⑶2.患者赵强,男性,62岁。

咳嗽、咳痰伴喘息近10年,加重2周。

10年前秋冬季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痰量中等且粘稠,自服抗炎及止咳药后缓解。

其间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持续3-4个月左右,天气转暖,则上述症状缓解。

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近5年来,咳嗽及咯白色泡沫痰终年不停,且无明显季节性。

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痰量每日50~60ml,发热时痰量可增至100ml左右,且呈黄色脓性痰,伴气急、气喘、心悸、双下肢浮肿。

动则气急、心悸加重。

2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发作。

咯黄色脓性痰,不易咯出。

心悸、气急加重,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口唇发绀,呼吸困难。

并逐渐出现意识淡漠,已两日未进食。

遵医嘱给予青霉素抗炎治疗,同时予以支持对症处理。

体格检查:T 38.9℃,P 18次/分,R 90次/分, BP 135/90mmHg背部或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并有轻度哮鸣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0×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0%。

X片显示: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增多。

医疗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

(此处不计分)⑴⑵⑶3.患者马萍,女性,46岁。

发现肝硬化6年余,在当地进行过间断治疗。

患者三日前不明诱因出现右上腹部不适、呕吐、腹胀、乏力等症状,即来我院就诊收入院。

入院第三天,早餐进食油条后,突然出现呕血,色鲜红,量约1000ml。

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出冷汗,烦躁不安,尿少。

体格检查:T 36.8℃,P 116次/分,R 24次/分,BP 80/50mmHg。

消瘦面容,精神差,贫血貌。

巩膜、皮肤黏膜黄染。

腹部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

辅助检查:肝脏B超示:弥漫性改变,肝区回声增强增粗,分布不均匀。

医疗诊断:肝硬化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

(此处不计分)⑴⑵⑶4.患者林刚,男性,53岁。

近日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向右肩胛下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纳差、腹胀。

曾有慢性胆囊炎病史3年余,高脂饮食易诱发。

12小时前,症状加重,右上腹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焦虑不安。

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给予解痉、止疼等对症处理。

入院三日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患者突然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并随后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大动脉搏动未触及,立即实施抢救。

经积极抢救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体格检查:T 36.2℃,P 60次/分,R 24次/分,BP 80/50mmHg。

胆囊B超示:①胆囊的长径和宽径增大。

②胆囊壁增厚,轮廓模糊。

③有多发性胆石征象。

医疗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多发性结石。

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

(此处不计分)⑴⑵⑶5.张某,女,48岁。

因“上腹痛2天”急诊入院。

患者 2 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发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

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的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身体评估::T39℃,P104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血Hb120g/L,WBC22×109/L, N86%, L14%,血小板110×109/L.尿蛋白(±),RBC2-3/高倍,尿淀粉酶32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7.ommol/L.血淀粉酶 897u/L 拟诊断:急性胰腺炎问题1:复述病史,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等?问题2:(1)列出该患者存在的3个护理诊断?(2)主要的护理计划?问题3:自选实施或共同实施一项制定护理操作并评价。

6. 赵某,男,77岁。

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5年,再发加重1周。

”入院。

患者15年来每于受凉后反复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时而咯黄痰,并出现气短,每次予抗炎止咳治疗可缓解,近年来渐出现活动后气短。

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每日1包,约20余年,未戒烟。

身体评估:T38.7℃, P115次/分,R24次/分,Bp135/85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食欲差,呼吸促,咳大量白色泡沫痰。

桶状胸,呼吸浅速,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足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足音界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湿啰音。

辅助检查:查血气分析:PH7.19,PO289.8mmHg,PCO283.7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肺型P波。

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问题1:复述病史,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

问题2:(1)列出该患者存在的3个护理诊断?(2)主要的护理计划?问题3:自选实施或共同实施一项制定护理操作并评价。

7. 患者,李某,女性,63岁,因“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发热2天,间断咯血一天,量约100ml”。

身体评估:T38.4℃,P90次/分,R20次/分,BP135/87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75。

胸片示:双下肺肺纹理粗乱伴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

拟诊断:支气管扩张问题1:复述病史,简述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有哪些是什么?问题2:(1)列出该患者存在的3个护理诊断?(2)主要的护理计划?问题3:自选实施或共同实施一项制定护理操作并评价。

8. 患者王某,男,65岁.因“突发胸部闷痛三小时”入院,急诊心电图示:急性期前壁心肌梗死图形,急诊诊断: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塞收住病房。

身体评估:T:37.0℃,P:88次/分,R:20次/分,Bp:102/63mmHg;病人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自主体位,心前区未见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内侧0.5cm。

心脏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示:肌钙蛋白17.7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25.4,肌红蛋白1050,血糖:8.3mmol/l。

问题1:复述病史,简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问题2:(1)列出该患者存在的3个护理诊断?(2)主要的护理计划?问题3:自选实施或共同实施一项制定护理操作并评价。

9.患者李某,男性,61 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昏头痛五年余,加重一周。

”入院。

身体评估:神志清楚、精神差,T:37.0℃、P:86次/分、R:19次/分、BP:180/95mmHg。

面色潮红、体型肥胖,伸舌居中。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率86次/分,律齐,听诊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50×109/L、血红蛋白132g/L、白细胞3.2×109/L;血生化示:血糖 5.6mmol/L;总胆固醇 6.9mmol/l、甘油三酯2.9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mmol/l;心肌酶示:CK-MB 15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

拟诊断为“高血压3级,极高危”。

问题1:复述病史,简述高血压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措施有哪些?问题2:(1)列出该患者存在的3个护理诊断?(2)主要的护理计划?问题3:自选实施或共同实施一项制定护理操作并评价。

10.患者张某,男性,69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4小时”急诊入院,疼痛最先集中在上腹部,持续而不间断,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上腹部,并且出现胃部不适。

她粪便和尿液的颜色正常。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体格检查:T:37.8℃, P:92次/分, R:20次/分, BP:145/92mmHg。

右上腹及及剑突下压痛明显,肝胆触诊未及,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在右肋缘锁骨中线处于吸气相深触诊时病人因疼痛而喘气(Murphy征阳性)。

辅助检查:全血细胞检查发现轻度的白细胞增多,且有核左移,WBC 11.5*109/L,中性粒细胞72.8%。

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以及心电图检查是正常的。

胆囊B超显示有一结石嵌塞在胆囊管起始部;胆囊扩大且胆囊壁增厚并且伴有胆囊周围液体治疗:头孢消炎治疗;6-542解痉止痛;卡托普利降压医嘱:定于明日08:00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