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报告案例分析2014
8D报告以及案例分析

2018-3-17
2018-3-17
14
案例:冲件无箭头标 示改善对策
15
一. 问题点
11/23’00 发现产品上完全没有箭头标示之不良 品104/22,680=0.45%.
箭头标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
箭头未冲出NG
16
二. 原因分析:
2.1 查最近冲压修模记录发现, 11/14,2k曾因箭头模糊而将冲子 高度垫高0.03mm. 确认冲子的字模设计高度为0.10mm, (如下 图,spec 0.10+/-0.05mm), 目前已磨损至0.07mm. 对应生产出来 的字模高度亦由原来的0.06mm降至0.03mm.故当冲压换料或调 机时, 以手动方式送料, 此时冲子可能无法完全压到下死点, 因 此即会有箭头未冲出之零件产生. 2.2 又换料&调机未列入初件管制. 装配段亦未将此点列为检 验重点100%检验, 故导致无箭头标示之产品未发现流出.
6
D3:紧急对策
• 应在口头或书面通知供货商后24小时内答复. • 立即执行线上品,库存品,在途品及客户段之紧 急处理对策. • 以5W1H说明目前你如何控制该项不良,同时防 止上述不良品再度流入客户手中. • 嫌疑品可由制造日期,批号等作判别. • 应评估紧急对策是否有效区分嫌疑品. • 可以继续生产吗 ? 是否先停机 ? • 在制品管制 - 标示, 隔离 . • 库存品管制
• 将采取何种措施以防止再发. • 说明内部或/及外部系统应作何种变更以防止再 发. • 制程FMEA是否已检讨并修正. • 永久对策是否在别的地方也适用?那些地方也 适用(横向展开)? • 标准化? 所有相关标准书或系统文件是否已修 正并实施. • 预防对策目标完成日期为何?
8D报告案例分析2014

8D报告案例分析20142014年: 一个智能科技浪潮的起点回顾过去的科技进展,2014年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因为它是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始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14年,无疑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时刻。
当时,谷歌(Google)发布了其领先的AI系统AlphaGo。
在之后进行的围棋比赛中,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轩然大波。
这次事件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强大能力,还引发了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和关注。
当然,AlphaGo的成功只是2014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
除此之外,这一年还发生了其他许多引人注目的事件。
例如,世界上第一辆真正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投入市场,由Google的子公司Waymo开发的这一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的未来改变。
除了在科技领域中的突破外,在其他行业中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
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IBM的人工智能系统Watson开始被应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从而为患者们带来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扩展到了金融、教育、农业等各个行业。
在金融领域,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被用于风险评估和交易分析。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开始被应用于个性化教育和学习辅助等方面。
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农作物管理和精确农业等领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4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
人们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同时,人们也开始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人们担心自动化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失业。
此外,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然而,无论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是积极还是消极,2014年仍然被视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8D报告以和案例分析

字模冲子修模时 未依图面配置
跳屑造成迭料
模具
字模高度设计 安全系数尺寸 偏低
字模磨损
材料
材料厚度 0.3±0.01
三. 临时对策:
3.1.对嫌疑品全部重工
在途物流 厂内
sorting日期 11/23 11/24 11/24
不良率 52/18,000= 0.28% 40/9,000= 0.44% 22/61,300 =0.03%
D2: 问题描述
• 从客户观点来描述问题,他们看到什么? 照片or 寄 不良样品回来分析 .
• 阐明全部客户提供之数据. • 涵盖范围 ? Lot No?批号?Date Code?制造日期? • 问题有多严重 ? 不良数?不良率? • 是制造还是设计旳问题 ? 层别法 - 模号? • 阐明规格之要求. • 阐明电子,机械验证,及任何失效分析之成果. • 所报告旳问题是真正旳问题吗?连续问5次为何. 重工, 全检 ,报废 .若要 重工或全检 , 有执行旳原则吗 ?
• 详述检验措施, 措施可行吗?有作有效性验 证吗?
• 紧急对策引起其他问题吗?
• 紧急对策进行中?已完毕? 注意时效.
• 检验/测试/分析成果阐明. 详列检验数,不良 数,不良率.
D4:原因分析
• 详列永久对策旳运营时间表.
D6:效果验证
• 验证紧急对策及永久对策之有效性,应以 量化表达验证成果(如:Cpk值可达1.33, 或不良发生率降至 0 等).
• 在永久对策验证有效之前,应连续进行紧 急对策.
• 追踪永久对策执行后之品质推移情况. • 在没有完全把握问题已彻底处理之前 , 不
要轻率旳结案 .
不良品生产日期
11/4 11/7 11/19,11/20
8D报告解说及范例

工程问题 某产品为何浮高不良那么多 为何少锡会在J2之pin2&6
生产问题 为何会贴错Barcode 为何客户发现混料
检测问题 为何100%Q1测试不良 为何测试ok之产品重测
4
壹. 问题篇
问题的特性
问题的特性
问题的大小
• 必要时可用二个主题以上
注意事项:
• 不要涉及太大的范围
问题分析技术与管理
• 不要太长的活动期间
8D
16
壹. 问题篇 问题的出现
• 依公司目标管理方向 • 主管的方针、上司的提示及指引 • 浪费、不均、勉强的问题 • 提高效率、质量方面 • 考虑自行可解决的问题
8D
17
壹. 问题篇 主题决定--评价法
8D
25
查检表 (Check List)
地区
FAB 1
机 台
项目
ABC
温度不足
压力不足
转速不足 其他
FAB 2 ABC
8D
26
直方图 (Histogram)
• 目的:为便于判断产品质量特性之分配 状态,及其与规格之关系所绘制 之图形
• 通常先以层别法及查检表为前置作业
8D
27
直方图 (Histogram)
80.3 80.0 82.8 79.4 80.0 80.4 77.5 80.1 79.3 78.6
81.5 80.5 80.4 78.9 81.2 80.5 80.9 79.8 81.4 80.6
79.0 80.6 79.0 79.1 80.8 79.4 79.9 79.5 79.7 80.7
8D
8D报告课程案例

面对问题应群策群力,
相互提携74页。
特点2:此方法须通过“8D问题分析报告”体现。
特点3:此方法为如何从统计过程控制作业, 走向品 质实际提升,提供了一项具体的连系。
应用SPC
8D方法
提升过程能力
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日本——QCC;
2022/1/20
通用(GM)——P R&R 6
顾客重新确 定职责
9
第三章:问题的提出和反映
问题来源于内部:
问题提出
问题的反映
(供方在24小时以临时纠正 措施反应)
问题的验证和确认
明确职责
2022/1/20
责任部门开始实施8D
10
过程
第10页,共74页。
第三章:问题的提出和反应
注意事项:
1、不管问题怎样提出或来自谁,都要求8D过程作为反应。
2、为鼓励供方和顾客之间的良好联系,顾客的工程师应该辅导供方 以在24小时内对任何问题迅速反应。可能的话,供方应该尽量派 一个代表到顾客处处理问题,帮助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常见性错误:
1、针对问题的现象而不是针对真正问题工作;
2、对问题的根本原因过早假设;
3、修订顾客对问题的描述作为自己的描述;
2022/1/20
21
第21页,共74页。
D2:问题描述—范例
A公司在接到顾客抱怨后,马上组成小组展开调查,确认问题如下:
在对样品进行检验后,结论与顾客一致,情况如下: 1 确认样品
为保证临时措施的效果,在确定临时措施后,应考虑以 下方面的问题:
1、所有可疑地点(供方现场/仓库、分供方现场、顾客现场、下一个顾 客现场、其他)的库存是否清查?
2、遏制的有效率是多少?是否满意?
8D报告案例分析2014

经过八个步骤后,整个处理过程就算彻底清楚 和完整了,问题的原因找到了,对应措施也出来 了,问题也解决了,可以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 类事情了。
感谢聆听!
D2——问题描述:
What
什么问题?/当前状况是什么?
When
问题在何时发生?
Where
问题在何处发生?/有无位置的变化?
Why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假设)
Who
和哪些人有关?/谁负责这项工作?
How
差距有多大?/问题出现多少次?
How much
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 用产出如何?
方法二: 5W分析法 一种根本系统解决问题的办法
丰田汽车公司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问答: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磨损了呢?”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分析人:小王
审核人:小王老婆
D4——根本原因分析
方法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规则:
–快速思考,轮流发言,暂时没有想法可跳过此轮。 –数量重于质量,所有想法都记录下来。 –平等与相互尊重。 –不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在别人的观点上进一步开发新点子。 –欢迎各种离奇的想法。
D4——根本原因分析
课堂守则
8D报告案例

8D报告案例问题描述在生产线上发现了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断裂现象。
这给客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且可能导致公司的声誉受损。
下面是对该问题的详细描述:- 问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断裂- 影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可能导致公司的声誉受损- 时间:问题发生后的一周内- 位置:发现断裂现象的产品来自两个不同的批次8D报告第1D:建立团队为了解决这个质量问题,我们成立了一个跨职能团队,包括以下成员:- 质量主管:负责领导团队,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生产经理:负责生产线的管理和运营- 物料采购负责人: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 设计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和规格确认- 销售经理:负责与客户沟通和解决问题第2D:定义问题经过团队讨论和现场调查,我们确定了以下问题和潜在原因:- 问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断裂- 潜在原因1:包装不够牢固,无法保护产品免受运输振动和冲击的影响- 潜在原因2: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断裂第3D:采取紧急措施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暂停发货:为了防止更多的产品出现断裂现象,我们暂停了所有相关产品的发货- 临时修复措施:对于已经出厂的产品,我们采取了临时修复措施,以减小断裂风险第4D:根本原因分析我们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根本原因分析,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数据和信息:收集了产品断裂的统计数据、运输记录和原材料的检验报告等信息2. 原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产品断裂主要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导致的3. 5W1H分析:我们使用了5W1H方法(What、When、Where、Who、Why、How)来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第5D:制定长期解决方案基于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长期解决方案:1. 包装优化:改进产品的包装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2. 原材料管理: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标准3. 运输监控:建立运输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第6D:实施解决方案我们开始逐步实施制定的长期解决方案,包括:1. 包装优化:与设计工程师和包装供应商合作,改进产品的包装设计2. 原材料管理: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 运输监控:建立运输监控系统,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第7D:验证解决方案为了确保长期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验证:1. 样品测试: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样品测试,检查其抵御运输振动和冲击的能力2. 运输测试: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模拟运输测试,验证包装和原材料的质量第8D: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2. 培训和培养员工: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责任心3. 定期检查和审查:定期检查和审查运输过程、包装设计和原材料质量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结论通过8D报告的实施,我们成功解决了产品运输中的断裂问题,并采取了长期措施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一份完美的8d报告案例

一份完美的8D报告案例1. 引言本报告旨在通过一个完整的8D报告案例,介绍和解析8D报告的结构和要素。
8D报告是一种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组织中。
通过8D报告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背景公司X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专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
最近,他们收到了一些来自客户的投诉,指出他们的某款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公司X决定使用8D报告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3. 问题描述3.1 问题概述:公司X的某款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汽车故障。
3.2 问题具体描述:客户报告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该零部件突然失效,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问题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多个车辆都存在的问题。
4. 紧急处理措施在发现问题后,公司X立即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以减少进一步的损失和影响。
具体处理措施如下:4.1 停止生产和发货:公司X立即停止了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和发货,以防止更多的不良产品进入市场。
4.2 拨集团资源:公司X与集团总部联系,调动集团资源进行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4.3 协调供应商:公司X与相关供应商进行联系,说明问题的情况,并要求他们配合进行调查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5. 问题分析5.1 确认问题范围:通过与客户和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公司X确认该问题不仅仅是个别车辆的问题,而是一批车辆都存在的问题。
5.2 查找可能原因:公司X组织了跨部门的问题分析团队,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材料、工艺、生产设备等,以确定问题的可能原因。
6. 解决方案6.1 制定纠正措施: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调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一系列的纠正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调整工艺流程、更换材料、加强质量检测等。
6.2 实施措施:公司X执行纠正措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7. 预防措施公司X意识到,仅仅解决当前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田汽车公司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问答: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晨洗脸时不能带电话在身上。在洗脸过程 中,就算电话铃响起也不能接。直到洗漱完毕后 才能接听手机。
责任人:小王 预计完成时间:2012年8月10日 验证人:小王老婆
D8——结案并祝贺
1.此问题已经完全处理清楚,可以结案(close) 2.并且今天晚上叫张三、李四、王五老婆一 起去‘重庆齐齐火锅’庆祝团队成功。
8D 报 告 案 例 分 析
主讲人:Super Yang
2014年7月18日
课堂守则
8D:解决问题的8个步骤
D0
问题发生
D1 成立8D 小组
D2 描述问题
D3 实施并验证临 时性纠正措施
D4 确定和验证问 题的根本原因
D8 表彰小组和 个人的贡献
D7 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系统预防性建议
D6 实施和确认永 久性纠正措施
分析人:小王
审核人:小王老婆
D4——根本原因分析
方法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规则:
–快速思考,轮流发言,暂时没有想法可跳过此轮。 –数量重于质量,所有想法都记录下来。 –平等与相互尊重。 –不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在别人的观点上进一步开发新点子。 –欢迎各种离奇的想法。
D4——根本原因分析
D4——根本原因分析
方法三:因果分析图(鱼骨图)
• 画出一条水平线,箭头指向结果(问题) • 头脑风暴并记下所有可能的原因
• 把所有可能的原因分成合适的组
• 把主要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在水平线两侧排列 • 确认整个图表完整并符合逻辑 • 选出最可能的原因以进一步分析
D4——根本原因分析
方法四:工作流程分析法
D5 选择和验证 永久性纠正措施
事由
出租屋内,一天早晨, 小王的老婆先洗漱后就去 上班。 紧接着,小王在水龙头 边洗脸准备上班,刚洗完 脸,突然老家打来电话, 于是把毛巾一拽,边擦脸 边去卧室接电话,接完电 话就去上班。
事由
下午,小王下班回家时,发现家中全部被水淹 了。铺在地上的草席和被子全都漂在水中。
–将工作按作业流程分解成各具体业务
–了解每一步骤是怎样执行的
–逐个检查各阶段的相关因素,如材料,人员,方法等 –确认错误和瓶颈在那里发生
D5——选定及确认长期改善行动效果
——制定永久对策
把下水道出口上的网格式盖子去掉,以便加大 出水口,不会造成被水淹的情况。 责任人:小王 预计完成时间:2012年8月8日
2.立即把浸在水中的物品捞起并摊开到阳台去 凉干。 负责人:李四
D4——根本原因分析
1.早晨洗完脸时,接听老家突然打来的电话, 然后忘记关水,造成水淹小屋。 2.下水道出口太小,而且都采用网格式的盖子 盖住。昨天洗菜洗出来的小片烂蔬菜叶梗在网格 上,致使下水道出水很慢,长时间积累后,大量 未及时排放出去的水把小屋淹了。
D6——实施/确认永久对策
1.经过王五实际操作,把下水道出口加大后, 小片蔬菜叶不会再梗在出水口处,堵住废水往外 流。并且即使把水龙头打开到最大,水仍能及时 地从下水道出水口完全地流出去。
验证:现确认此永久对策有效,并已经执行。
验证人:小王
D7——防止再发生(即采取预防措施)
1.早晨上班出门前一定要检验水龙头是否关闭。 2.以后洗蔬菜时一定要把烂蔬菜叶丢到垃圾 筐里,并且要把地面清理干净。
D1——成立改善小组:
马上叫上住在隔壁的几个同事,组成事故处理 小组。
小组成员:
张三、 李四、 小王。
D2——问题描述:
小王家中被水淹,家中所有摆放在地上的物品 都浸在水中(不良率100%)。
如:草席、被子和书本等。
D2——问题描述:
What When Where Why Who How How much
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磨损了呢?”再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我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
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什么问题?/当前状况是什么? 问题在何时发生? 问题在何处发生?/有无位置的变化?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假设) 和哪些人有关?/谁负责这项工作? 差距有多大?/问题出现多少次? 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 用产出如何?
D3——应急对策——临时对策
1.马上与小王一起把家中的水设法排放出去。 负责人:张三
经过八个步骤后,整个处理过程就算彻底清楚 和完整了,问题的原因找到了,对应措施也出来 了,问题也解决了,可以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 类事情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