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在考试说明中是二级要求,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对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认识以及关注人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部分又与减数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离不开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因此,与本内容相关的试题往往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又会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背景出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的学习,对人类遗传病有了一定的了解。

经过了前一段时间对遗传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相关知识的复习,许多遗传学现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案例回忆、简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特点;
2.通过问题驱动简述遗传咨询、优生、优育的措施;
3.通过构建概念图建立知识点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案例,建立分析复杂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案例,获取并筛选信息、运用信息并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遗传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认同利用遗传学知识开展优生优育宣传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特点、类型;
2.通过案例分析,构建概念图建立知识点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并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家庭系谱图,提高学生识图、解图的能力。

2、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培养学生温故知新、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关注人类健康。

二、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遗传学知识、基本的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本课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具备了可行性。

2、指导思想: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解决方法]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确定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活动→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⑵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解决方法]⑴教师制作好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

⑵布置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开展相关的辩论赛。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人类遗传病[引言]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赞美生命![过渡]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而这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却因身体疾病而不能拥有健康,其中有些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遗传所致,这些人的生活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遗传病吧![引出主题]人类遗传病[主题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一、人类遗传病的定义及分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那几类?教师讲述: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

分类:(一)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思路”1.教材分析“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思路”没有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科书》中,为学习完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之后设计的一节习题课。

本教学设计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进行。

1.1教学目标1.1.1知识与技能知道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不同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和正常个体基因型的正确书写方法;理解单基因遗传病在家族中的遗传特点;学习遗传系谱图的判定策略。

1.1.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讲、做做、想想学会不同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和正常个体基因型的正确书写方法;通过系谱图分析,理解单基因遗传病在家族中的遗传特点;通过策略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1.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系谱图的判定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1.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教学难点:遗传系谱图的判定策略。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等知识,会正确书写常染色体遗传个体和伴X染色体遗传个体的基因型,但是学生遇到遗传系谱图的判定问题常常不得法,很多学生靠运气解题。

特此,设计本节课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策略本课题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特别是遗传系谱图的判定策略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其学习过程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旨在通过讲讲、做做、想想等活动使学生领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4.学法指导通过书写常染色体遗传个体和伴X染色体遗传个体的基因型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规范基因型的正确书写;通过对典型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归纳出3种伴性遗传病的显著特点;5.教学过程5.1复习知识,引出问题教师:我们学过的遗传病有哪些?单基因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学生回答)变色的这几种遗传病有什么共同点?(PPT演示)请在下边的性染色体上标出控制上述几种伴性遗传的基因所在的区段。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1.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和实例①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②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3.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特点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

②遗传一般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3)实例: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概念: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2)类型①染色体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等。

②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等。

(1)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2)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3)21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病()(4)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一定会表现遗传病症状()答案(1)×(2)√(3)×(4)×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是由于亲本产生的异常配子发生受精作用后导致的,下图是异常卵细胞形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染色体代表21号染色体):1.该病有没有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没有致病基因。

21三体综合征形成的原因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未被拉向两极,从而产生了含有两条21号染色体的异常卵细胞。

2.21三体综合征女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能否生育正常的孩子?若能,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多少?提示能概率为1/2。

21三体综合征女患者产生的卵细胞一半含一条21号染色体(正常),一半含两条21号染色体(不正常)。

3.除了卵细胞异常能导致21三体综合征外,若精子异常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该遗传病发生。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类遗传病三维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重点目标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难点目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人体健康的关系。

导入示标人类很多疾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都是遗传病。

对人类基因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甚至普通感冒和肥胖都可能与基因有关。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概念:(一)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分类:1)显性基因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2)隐性基因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3)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3、特点:在同胞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二)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特点:1)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2)起源于遗传物质,易受环境的影响3)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3、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无脑儿、唇裂、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概念: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2、分类:常染色体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猫叫综合症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症3、特点:由于染色体的变异引起遗传物质较大改变,故此类遗传病症状严重,甚至胚胎时期就自然流产。

学做思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①对家庭成员进行,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1、遗传咨询:②分析遗传病,判断类型(内容与步骤)③推算出后代的再发④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进行①羊水检查,B超检查方法②孕妇血细胞检查2、产前诊断③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优点①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②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学做思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1、人类基因组: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人类遗传病一、设计理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课程理念如“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的世界,倡导探究精神,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

另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因此,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理论,在《人类遗传病》这节的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探究现象的内在本质。

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新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调查,主动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知识加以组织,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主要类型和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及协作讨论的能力,并培养接融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有关遗传病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我国的婚姻法和人口政策。

2.通过遗传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并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3.通过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责任。

三、教材分析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2(人教版)第5章第3节的内容,内容主要讲述“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本节内容与前面有关“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知识,以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对遗传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都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学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之后,再进一步学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顺理成章,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人类遗传病教案设计

人类遗传病教案设计

人类遗传病教案设计人类遗传病教案设计梁启英一、教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生物必修2第五章的内容,它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本节课共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第二课时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我主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其中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推导是难点,也是高考中丢分较多的考点,还有一个难点是如何开展及组织遗传病的调查。

本节课是安排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伴性遗传》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又是为更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传病的方法能学会分析遗传图谱和图表分析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调查人类遗传病,培养合作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教学难点:遗传方式的判断如何开展及组织遗传病的调查四、课是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讨论,讲述,交流等六、教学策略导入:提出人类常见病然后提问。

通过自学讨论小结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通过课前分组讨论设计调查方案,课上交流,课后调课堂小结,练习课前反思1本节课是安排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伴性遗传》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有点像复习课。

但通过几次月考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分析以及发病率的计算掌握不扎实,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遗传图谱和图表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会以上知识的应用。

2调查人类遗传病的情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采取了课前指导,课上交流,课后落实的形式进行。

人类遗传病课教案

人类遗传病课教案

人类遗传病课教案【篇一:人类遗传病——公开课教案】《第3节人类遗传病》教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人类遗传病的概念。

2、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种类。

3、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二、学习重点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三、学习难点2、掌握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人类遗传病一、人类遗传病概述: 1、概念2、发病率升高的原因3、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2)多基因遗传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的危害三、优生: 1概念2措施【篇二: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穆棱一中何智慧一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的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恰好能充分体现以上新课标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查阅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料,我也准备了大量的图文资料,从而使学生思考,体验,感悟。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讨论,构建知识。

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看似简单,若能利用自已搜索到的资料在辩论中展示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描述遗传病的基本特征,初步判断和识别常见的人类遗传病;②说出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主要措施,遗传咨询的程序和内容。

③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目标,概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①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②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正确认识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及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遗传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于人类自身疾病也比较感兴趣,所以整体情况较好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教学难点:
(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引言](2分钟)
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赞美生命!
[过渡]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而这世界上的一
部分人却因身体疾病而不能拥有健康,其中有些较严重的疾病是因为遗传所致,这些人的生活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了
解遗传病吧!
[引出主题]人类遗传病
认同生命的美丽在于生命的质量。

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教师富有感情的过渡语,激发学生兴趣。

[主题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16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调查中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思考:家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
2.[展示图片] 几种常见的或是较严重的遗传病
3.遗传病的定义及分类?
[引导]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和它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4.请依据其病理,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分类(用表格进行总结一)
[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小组1: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
小组2:红绿色盲的的调查,看书释疑;
[回答]基因、染色体;
[巩固练习]看书完成表格。

在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从自已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

[主题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0分钟)
[引入]展示数据资料。

[过渡]遗传病危害之大,所以我们要预防它。

简述“达尔文”“摩尔根”资料。

[启发]“如何降低非近亲结婚子女发生遗传病的风险?”
[简述情景]小A的故事。

谈谈个人感觉;
[回答]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讨论]有关基因诊断引发的社会伦理的争议;
引导学生高度关注遗传病,意识到婚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

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在具体应用时,要考
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主题三:人类基因组计划](12分钟)
[小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HGP的研究成果使基因治疗成为可能,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曙光,但也引起伦理道德的争议,我们要正确的
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小组资料交流]
1.简介HGP
2.小组辩论赛(正方反方)
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作好科学的宣传,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后进一步探究]基因诊断、基因芯片、基因治疗的相关问题。

将探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六、教学小结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内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

本节作为第5章的最后一节课,对整章起到归纳的作用,对于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本节中,因为活动较多,所以怎样安排教学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些、愉快些、有效些就成为--的关键,并且我一直在探索与尝试在认知过程如何使知识与情感有效地产生交互作用。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特意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参与讨论,主动构建地获得知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入赏识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其科学性,分析数据不符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