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21古诗两首

三年级语文上21古诗两首

音乐欣赏
苏堤春晓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这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 成为东西两山,是被长江水拦腰劈开的,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两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不见,一叶小舟正 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亦奇 淡妆 中断 楚江 孤帆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语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 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 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宋] 苏轼
歌曲欣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他与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 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 “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 植)齐名。他家三口人都被评为 唐宋八大家。苏轼的作品有《东 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PP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PPT

两岸的青山逐渐扑进眼帘,一 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
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 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颂。
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人。北宋文学家 、知名画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
初步古诗,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 的印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西湖水饮酒
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 (借助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旋Biblioteka 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此回 旋澎湃。
(借助水势衬托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 然不会动,但作者“望”的立脚点是在船上 ,“出”字逼真的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 特有的姿态。)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写 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 贵,反映人民疾苦和愿 望,抒发对美好理想的 渴望和追求。他的诗歌 风格雄奇豪放,想象力 丰富。他是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
望天门山
看,远远地看
天门山。安徽省当涂 县的东梁山和西梁山 的和称。两山对峙, 象一座天设的门户, 形势非常险要,“天 门”由此得名。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课件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学习古诗,听录音范读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学习第句古诗,回答问题。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望: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 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 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 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学习古诗第一句,回答问题。
诗意思: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天门:即天门山。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 ,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 开:撞开。 问题: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
分析: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 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 “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山和西梁山)。这句 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
86页第一题: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
第二题: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答:诗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峙,一只小船从阳太升起的地 方悠悠驶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 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外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 愈来愈精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 受就非常突出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21课古诗两首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21课古诗两首

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21课古诗两首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一、多音字:1、中zhōng中间;zhòng中奖2、好hǎo 正好;hào爱好3、奇qí奇怪;jī奇数4、相xiāng相互互相;xiàng相貌丞相5、片pi àn卡片名片;piān影片儿6、蒙méng 蒙胧;mēng蒙骗欺上蒙下;m ěng蒙古族内蒙古二、近义词:孤—独欲—要亦—也空蒙—迷茫相宜—适宜三、反义词:开—关出—进淡妆—浓抹四、词语解释:1、中断:从中断开。

2、开:开通。

3、至此:到这里。

4、回:回环,转弯。

5、出:高高地耸出。

6、饮湖上:在湖上饮酒。

湖指西湖。

7、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形容水波流动。

8、淡妆:妆化得很淡。

9、宜:合适。

10、楚江:指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11、至此回:因为东西梁山夹峙在长江两岸,江水流经这里打回旋。

至,到。

此,这,这里,回,回旋。

12、孤帆:一只小船。

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指船。

带帆字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14、亦:也。

15、奇:奇妙。

16、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位是: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
苏轼 [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光闪动的晴天景色真好, 云雾迷茫的雨天景色也很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 大美女之一,她是春秋 末期越国人,姓施,名 夷光,世居苎(zhù) 萝山苎萝村。苎萝山现 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 苎萝有东、西两村,施 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 她“西施”。
苏堤春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断:从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因 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 江。开:劈开,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至此:到这里。回:回漩,回转。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描绘了描绘的景物 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太阳 , 有: 色彩是 碧绿 ;前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水 景色;后两句侧重写天门山的 山 景
色;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 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3.完成课后练习。
望庐山瀑布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众鸟高飞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孤云独去闲。 飞流直下三千尺, 相看两不厌,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有敬亭山。

新人教语文三上第21课 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新人教语文三上第21课 古诗两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 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 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 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 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 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 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都是写

的诗。
四、我能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1.两岸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一叶小舟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我能根据诗意写出诗句。 2.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山色迷蒙 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返回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 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 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 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 《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 石图》《竹石图》。
地点——湖上舟中 干什么——饮酒聊天 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初晴 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真棒!
水光潋滟晴方好, A.正直; B.正当,恰好; C.一种形状。
你真棒!
B
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好棒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就是指的西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两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
凤川小学 钟凤祥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喝酒 湖上:在西子湖畔 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来
下起了雨。
???
同学
??
们,你
们知道
这是哪
里吗?
热闹的西湖
二、知诗人
苏轼,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诗人 ,“唐宋
八大家” 之一。
四、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liàn)滟(yàn)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yì)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nónɡ)抹总相宜(yí)。
认识生字
liàn

nóng

yàn



zhuāng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理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春意盎然
夏日荷花
秋雨蒙蒙
冬日雪景
课堂检测:
一、根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 苏)轼。 2、诗中直接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这首诗中作者把西湖比(西)子是为说明晴天 雨天西湖的景色都很美。 4、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