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翻译小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返回的路上过一条江,(船)走到江中间的时候,有两条龙绕着船将船挡住。
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九、孔子困陈蔡翻译: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
②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十四、次非刺蛟翻译: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地名)得到一把宝剑。
趋,尚及之。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十、澄子亡缁衣翻译: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黑色的衣服,(便)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女穿黑色衣服,拉住她不放,说:“今天我掉了黑色的衣服。
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
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
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
”人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十二、亡戟得矛齐晋相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攫金者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答案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原文: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 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翻译: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 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 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 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 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6、画家赵广不屈
• 原文: •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 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 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 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 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 翻译: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 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 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 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 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 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 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 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 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 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激动昂扬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 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文言文翻译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战国策·齐策一》云:“孟尝君出行,其从者罗敷,衣锦褧衣,腰佩宝剑,坐于道旁。
有老父过之,下车引弓射之,曰:‘吾闻孟尝君贤,不知其从者何如?今乃盗其衣,腰其剑,何其不仁也!’”【答案】《战国策·齐策一》中说:“孟尝君出行时,他的随从罗敷,身穿锦衣,腰间挂着宝剑,坐在路边。
有个老人路过,下车拿起弓箭射他,说:‘我听说孟尝君很有德行,不知道他的随从如何?现在竟然偷了他的衣服,腰间挂着他的剑,多么不仁啊!’”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平原君虞卿,魏之豪杰也。
魏王封之平原君,号曰‘虞卿’。
虞卿闻赵孝成王崩,即奔赵,赵王以为上客。
虞卿至,赵王与之宴,问曰:‘寡人闻虞卿贤,愿闻其所以自异于众人者何也?’虞卿对曰:‘臣闻之,士有五不臣:一曰不事君,二曰不事亲,三曰不事友,四曰不事生,五曰不事死。
臣之所以自异于众人者,此五者而已。
’”【答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平原君虞卿,是魏国的豪杰。
魏王封他为平原君,号为‘虞卿’。
虞卿听说赵孝成王去世,立即逃奔到赵国,赵王把他当作上宾。
虞卿到达赵国后,赵王设宴款待他,问道:‘我听说虞卿很有才能,想请教他之所以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士人有不臣于五事:一是不侍奉君主,二是不侍奉父母,三是不侍奉朋友,四是不侍奉生者,五是不侍奉死者。
我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这五点。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经·小雅·车舝》云:“车舝车舝,其马四骊。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文言文翻译练习1

文言文翻译练习2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①衣我以其衣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2.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
信游山者之最也。
①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②惟意所适③信游山者之最也3.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①诚然,卿不朕欺②间召问群臣臧否③濂惟举其善者对4.公乘亿,魏人也,以辞赋著名。
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矣。
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
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
始夫妻阔别十余岁,亿时在马上,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与妻类,因睨之不已,妻亦如是。
乃令人诘之,果亿也。
亿与之相持而泣,路人皆异之。
后旬日登第矣。
见一妇人粗衰跨驴,依稀与妻类5.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②无丑不能,无恶不知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6.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
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夺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①假道于虞以伐虢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③必不吾受也④君奚患焉文言文翻译练习2答案⒈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②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⒉①凡在陆地上行走就很劳顿,在水中航行则颇安逸②只管随着自己的兴致③实在是游山之人最佳的去处⒊①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孤家②间或召见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③宋濂只是列举那些与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⒋看见一位妇人穿着粗布丧服坐在毛驴上,隐约之中(感到)和妻子很相像⒌①借鉴他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②别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③不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就对了⒍①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②如果收下了我的宝玉不借道于我③一定不会收下我们的(东西)④大王您忧虑什么呢?文言文翻译练习2⒈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30则(附答案)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文言文翻译练习

4、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 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 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 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 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 不及窥园也。 参考答案 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 也要松弛和休息。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 忘我的程度。
9、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 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 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 参考答案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 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 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 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 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 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 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 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 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于人, 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 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 (汉· 桓宽《盐铁论· 刺 相》 参考答案 .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 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 符合事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 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 会议论。
5、翻译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画横线的句子。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 可师者。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 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 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召收后学,作《师说》,因抗 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 以是得狂名 参考答案 .①承蒙你来信想请我做老师。我修养不深,学业很浅,想 想我的学问,没有什么可传授的。②世人果然纷纷认为他 怪,聚在一起骂他,指指点点、互使眼色、拉拉扯扯地议 论纷纷,此外制造出各种言辞诬加给他。
文言文练习翻译及答案

昔者孔子游于匡,颜渊后车。
颜渊问曰:“夫子,何为而迟?”孔子曰:“吾闻之,君子之学也,将以美其身,将以利其行。
吾闻君子之学,将以美其身,将以利其行。
夫美身者,非独辞言之美,亦心术之美也。
夫利行者,非独行之美,亦心术之美也。
吾与回言,必以心术为主,故回后车也。
”
【翻译】
昔日,孔子游历至匡地,颜渊跟随着他的车子。
颜渊问道:“夫子,为何行走得如此缓慢?”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品德,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我听说君子学习,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品德,是为了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所谓美化品德,不仅仅是言语的华丽,也是内心修养的美丽。
所谓使行为有益,不仅仅是行为本身的美,也是内心修养的美。
我和颜渊交谈,总是以内心修养为主要内容,所以颜渊才跟在车后。
”
【答案】
1. 昔者:昔日
2. 匡:地名,指匡地
3. 颜渊:孔子弟子,名回
4. 后车:跟在车后
5. 吾闻之:我听说
6. 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7. 美其身:美化自己的品德
8. 利其行:使自己的行为有益
9. 心术:内心修养
10. 以心术为主:以内心修养为主要内容
【练习】
请根据以下文言文原文,进行翻译并给出答案。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必危矣。
”
答案:请自行翻译并填写。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四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
国珍开府庆元,求士为己用。
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
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
平章之妻受赇,请于鼎。
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
妻怒,谮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
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屡违约。
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
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
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
上怒,欲举兵诛之。
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节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掌握实词举、习、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今方氏欲举.大谋举:__________②不习.边事习:__________③莫.为计莫:__________2.掌握文言翻译基本方法(2)(2023新编,1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②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
③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3)~(6)题。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⑵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
译文: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朝而有忧色,何也? ”
楚王曰: 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
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 杂事第一》)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失子疾,莫养于
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 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 檀弓下第四》)
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晋君与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在。君曰:孰知栾氏之子? ”大夫莫对。舟人清涓舍楫而答
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 ”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
涓曰: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 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若君不修晋国之政, 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曰:善哉言! ”(《尸子贵言》)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汉书 贾谊传》)
⑴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译文:
⑵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译文: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
所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
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
⑵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牛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
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
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
【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⑴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⑵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 襄公十五年》)
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 外篇 山木第二十》)
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
⑵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惠王谓卜皮曰: 牛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对曰:臣闻王之慈惠也。”王欣然喜曰:然
七升之布,马饯不过粮莠。
⑴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⑵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
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
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
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 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
⑴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译文:
译文:
⑵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⑴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文:
⑵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有忧色也。
译文: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
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则功且安至? ”对曰: 主之功至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
虽亡,不亦可乎? ”(《韩非子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⑴然则功且安至?
译文:
⑵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译文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译文:
译文:
10.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
吾已不食七日矣! ”饿者吁曰: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