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血清分离和提纯-2015级临床医学二-第7实验室汇总

合集下载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1.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一CO—NH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2.简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答:清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澳甲酚绿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直接测定血清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含量..3.血浆清蛋白具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清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答:血浆清蛋白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清蛋白的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3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4重要的营养蛋白..血浆清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低清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清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其浓度降低可表现不明显;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清蛋白合成不足..②清蛋白过度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清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肠道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时;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从而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③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由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④清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清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时;由予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腔的双重原因..使血浆清蛋白显着下降..⑤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l g/L..但可以没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2血浆清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液浓缩有诊断意义..3.请述OGTT概念、做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应用..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测定;以评价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实验方法:WHO推荐的OGTT;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小孩;按1.75 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o清晨空腹坐位取血后;用葡萄糖溶于250一300mL水在5min内饮完;之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天前停用;试验前应禁食8 ~14h..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清晨空蕨抽血后;开始饮葡萄糖水后30、60、120和180nin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将空腹和服糖后30、 60、120和180min静脉血浆葡萄糖;可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结果判断:正常糖耐量为FPG<6.1mmol/L服糖后2h<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为FPG6.1~7.Ommol/L;服糖后2h<7.8mmol/L..糖耐量减退 IGT为FPG<7.Ommol/L;服糖后2h7.8~11. Immol/L..糖尿病性糖耐量为FPG≥7.0mmol/L;服糖后2h≥11. Immol/L..临床应用:①诊断GDM;②诊断IGT;③人群筛查;以获取流行病学数据;④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7. 8mmol/L;可用OGTT评价;即使.OGTT结果异常;并不代表有肯定因果关系;还应该排除其他疾病..4.简述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标准答: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如多食、多饮、多尿、体重碱轻 +随机血浆葡萄糖≥11.1 mmmol/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O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浆葡萄糖≥11. 1mmol/L..其中任何一种出现阳性结果;需用上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复查;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5.简述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哪些C肽测定的意义答: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实验室指标有:胰岛素测定、C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IRT、C肽释放试验CRT..C肽测定的意义:胰岛素和C肽以等摩尔数分泌进入血循环;但由于c 肽的半寿期比胰岛素长;在禁食后c肽的浓度比胰岛素高5 —10倍..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干扰;不与胰岛素抗体反应;所以血清c肽水平可更好地反映B细胞功能..6.简述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相对应的脂蛋白类型.. 答:超速离心法是根据各种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进行离心时;因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CM、VLDL、LDL、HDL等四大类..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或琼脂糖凝胶作支持物进行电泳时;血浆脂蛋白可被分为乳糜微粒、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等四种..7.简述LDL-R、VLDL -R、SR的特点..答:LDL—R是由8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36面体结构蛋白;分子量约115000;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与含ApoB 100的脂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通过LDL受体途径调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VLDI受体VLDL-R的结构与LDL-R类似;对含ApoE的脂蛋白VLDI和VLDL残粒有高亲和性;对LDL则呈现低亲和性;不受细胞内胆固醇负反馈抑制;VLDL-R广泛分布在代谢活跃的心肌、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细胞;但在肝内几乎未发现..清道夫受体 SR分为A类清道夫受体 SR-A和B类清道夫受体SR-B;清道夫受体配体谱广泛;对oxLDL、LDL、HDL以;及VLDL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并参与脂类代谢..8.请述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的调节机制..答:LDL或其他含ApoB 100的脂蛋白如VLDL与LDL受体结合后;内吞入细胞;经溶酶体酶作用;胆固醇酯水解成游离胆固醇..若胞内胆固醇浓度升高;可通过:①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自身的胆固醇合成;②抑制LDL -R 基因的表达;减少LDL-R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③激活内质网脂酰基Co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使游离胆固醇在胞质内酯化成胆固醇酯贮存;从而控制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使其处于正常动态平衡状态.;9.何谓CFTP有何生理作用答:CETP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系统中的关键蛋白质..周围组织细胞膜的游离胆固醇与HDL结合后;被LCAT酯化成胆固醇酯;移入HDL核心;通过CETP转移给VLDL和LDI;再被肝脏LDL及VLDL受体摄入肝细胞..10.请述GPO-PAP法测定TG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如何去除FG的干扰..答:GPO - PAP法为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TG的常规方法;反应原理如下:血清中TG在LPL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作用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过氧化氢 H202;H20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一氯酚在过氯化物酶 POD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采用两步双试剂法去除FG的影响..将LPL和4-AAP组成试剂2;其余部分为试剂l..血清先加试剂1;37℃孵育后;因无LPL存在;TG不被水解;FG在GK和GPO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H2O2;但因不含4-AAP;不能完成显色反应;故可除去FG的干扰;再加入试剂2;即可测出 TG水解生成的甘油..11.临床上测定了血清apoA I、apoB 100就可代替HDL-C和LDL-C吗答:一般情况下;血清8poA l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 -C呈明显正相关..但HDL 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类与组成往往发生变化;则apoA I的含量不一定与HDL-C成比例;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同时测定apoA I与HDL -C对病理发生状态的分析更有帮助..家族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 I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A I与HDL -C却会轻度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一般情况下;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它与LDL-C成显着正相关..但当高TG血症时VLDL极高;sLDL增高;与大而轻LDL相比;则apo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B增高的所谓“高apo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sLDL增多..所以apo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因而两者不能互相代替..1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代谢性酸中毒时原发性 HC03降低;血液pH有下降趋势..1病因:①固定酸的产生或摄入增加;②酸性产物排泌减少;③HC03丢失过多..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降低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下降;③PC02代偿性下降..13.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代谢性碱中毒时原发性HC03升高;血液pH有升高趋势..1病因:①酸性物质大量丢失..②摄入过多的碱..③胃液丢失;Cl-大量丢失;肾小管细胞的Cl-减少;导致肾近曲小管对HC03-重吸收增加;排钾性利尿剂也可使排cl-多于排钠;均造成低氯性碱中毒..④低钾患者由于肾摊K+保Na+能力减弱;排H+保Na+加强;使NaHCO3 重吸收增多;导致碱中毒..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醛固酮可促进H+-Na+交换..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升高代偿不全;②HC03浓度原发性升高;③PC02代偿性上升代偿往往不全..14.简述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呼吸性酸中毒时原发性PCO2;增高高碳酸血症;血液pH有下降趋势..1病因:①呼吸中枢抑制;②肺和胸廓疾病..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下降代偿不全;②血浆PC02原发性升高;③HCO3-浓度代偿性升高..15.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和血液相关指标变化..答:呼吸性碱中毒时原发性PC02下降;血液pH有升高趋势..1病因:①非肺部性因素刺激呼吸中枢致呼吸过度..②肺部功能紊乱致呼吸过度..2相关指标变化:①血液pH可正常完全代偿或升高代偿不全;②PC02原发性下降;③HC03浓度代偿性下降;④Cl-增高;K+轻度降低;AG轻度增多.. 16.简述ISE的分类..答:ISE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多层膜干片法..直接法指血清等标本不需任何稀释直接进入仪器与电极接触..间接法指样本与一定离子强度缓冲液稀释后;与电极接触进行检测..多层膜干片法采用了样本间相互独立的干武离子敏感卡片测定各种离子..17.简述怎样采集和保存微量元素检测用的血液样品答:血液是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样品;可以按需要选择全血、血浆、血清等..血液液样本的采集一般在清晨空腹时采取毛细管血或静脉血..采血量由检测元素含量及方法而定..盛血样的试管必须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处理;按要求制备全血、血浆、血清等;最好立即检测..若需放置;要在4℃冰箱中冷藏;在-20C或-80℃超低温冷冻可保存较长的时间..18.请述微量元素检测常用方法的方法学评价..答案:常用分析方法有以下一些..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该法在生色过程极易污染;而且灵敏度很低;只能检测少数高含量的元素..②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应用广泛;已成为目前微量元素检测的通用方法..其缺陷在于不能直接测定非金属元素;不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少;且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是目前微量元素检测常用的方法;但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④中子活化分析法;是微量元素检测分析中灵敏度最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对同一样品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试样无需分离;用量小、干扰少;简便快速;但由于中子源放射性强;成本蠢;使其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⑤酶活性恢复法;是近年发展最迅速、最简便、最特异的方法;许多微量元素都可以被准确测定..其他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还有荧光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和伏安分析法等19.简述人体铁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答案:铁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②参与人体必须的酶的合成;③参与能量代谢;④与免疫功能相关..20.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有以下一些..①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膳食构成或膳食调配不合理、偏食、不当的加工、烹调和储藏方式均可造成机体某些维生素的摄入不足..②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功能和胆汁的分泌都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③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相对增加;如妊娠与授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慢性消耗性疾病等..④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长期服用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从而影响如维生素K、B6、叶酸等的产生..日照不足;可使皮肤内维生素D3的产生不足..21.简述肾性骨营养障碍的概念及基本表现..答案:肾性骨营养障碍;又称肾性佝偻病;是由于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盂积水、慢性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1α羟化酶系数量和或活性不足;导致l;25 -OH2D3生成减少;肠道钙磷吸收减少;又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分泌H+和重碳酸盐重吸收障碍;尿钙排出增加;最终导致血磷偏高、;血钙减少..上述改变促使PTH分泌增加;骨质脱钙;钙盐沉积障碍;从而引起佝偻病甚至骨畸变.X光片多见骨质普遍疏松、脱钙;长骨端出现佝偻病样改变;骨干和骨盆出现纤维囊性变化..22.简述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按照诊断目的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答:组合并筛选肝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状如转氨酶 ALT;AST、前清蛋白;②代表肝脏合成功能;如胆碱酯酶 ChE或清蛋白;③判断有无肿瘤、再生和胆道通畅情况;如GGT和ALP;④代表肝脏的排泄功能;如总胆红素、胆汁酸等测定..23.试述目前临床使用的胆汁酸定量检测方法及其优点..答: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使用酶法对胆汁酸进行定量测定..其基本原理是以3α一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HSD作为测定胆汁酸的工具酶;在NAD+的存在下;该酶将3α-羟胆汁酸转变成相应的3α-酮胆汁酸;NAD+还原生成的NADH同硝基四氮唑蓝NBT反应形成蓝色的甲臜染料;在54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胆汁酸浓度呈正比..上述为成熟的第三代试剂原理..目前;第四、五代的循环酶法试剂盒已经研究面世;其基本原理是: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α-HSD及硫代氧化型辅酶I Thio - NAD+特异性地氧化;生成3一酮类固醇及硫代还原型辅酶I Thio—NADH.. 3-酮类固醇在3α-HSD和还原型辅酶I NADH作用下;形成胆汁酸和氧化型辅酶I NAD+..样本中的胆汁酸在多次酶循环的过程中被放大;同时使生成的Thio - NADH扩增..测定Thio - NADH在405nm处吸光度的变化;求得总胆汁酸的含量;第五代循环酶法将微量胆汁酸放大;提高了试剂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循环酶法简便、快捷;可以手工操作;也能进行自动化分析;是目前临床推荐的分析方法..24.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哪些答案:肾脏具有生成尿液、维持体液平衡、排泄功能、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25.试述肾对H+的调节;并解释酸中毒情况下为什么血K+浓度升高答:尿中的K+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一般当有Na+的主动吸收时;才会有K+的分泌;两者转运方向相反;称为K+ - Na+交换..K+ -Na+交换和H+ - Na+交换有相互抑制现象;即H+ - Na+交换增多时;K+ - Na+交换将减少..酸中毒时H+一Na+交换增多;抑制细胞内K+转运出来;故酸中毒时血K+升高..26.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少尿期各项生化监测指标有何变化答:急性肾衰患者少尿期病人有以下表现..①尿生化检查:少尿期尿量< 400ml/24h;其他可正常或增多;尿比重由于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液不能浓缩;尿比重降低;多在1. 015以下;尿渗透压低于350mOsm/kg;尿肌酐与尿素排出少;故尿肌酐与尿素降低;血肌酐与尿素升高..②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在血肌酐和尿素尚在正常范围时已显着降低;是ANT 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③肾小管处理溶质的能力:ATN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钠重吸收减少;尿钠浓度升高;常> 40mmol/L..此外;还可出现代谢牲酸中毒..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27.哪些试验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答:菊粉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和尿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等28.请述循环血中与AS进程有关的生化标志物在心血管病危险预测中的作用..答:1hs—CRP水平增高是预测个体将来首次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和预测已知冠心病患者再发生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的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而不管cTn值如何..在众多生化指标中;hs - 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血脂、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现推荐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规监测hs—CRP;以预测急性MI和冠脉性猝死等冠脉事件的发生..hs -CRP 升高者需积极干预..2TC和hs - CRP两个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远远大于单个危险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目前大多认为可以联合应用hs - CRP与TC/HDL—C值预测未来冠状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性..3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凝血途径的重要成分之一;多因素分析显示Fg升高预测冠心病的能力强于LDL -C..Fg与CRP相比;受轻度炎性刺激约影响较小..4同型半胱氨酸HCY 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高水平的HCY和它的衍生物可以引起内皮功能失调、血管平滑肌增殖、动脉内膜、中膜增厚、LDL氧化和前凝血状态..研究显示;即使HCY水平中度升高也增加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但是;HCY究竟是AS致病因子还是仅仅只是标志物有待迸一步确定..29.简述临床应用中如何保证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的准确性..答: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准确性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储存、方法试剂及校准物的选择、仪器的正确使用、质量控制等..在临床应用之前;心脏标志物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必须明确;必须清楚每种适用标本中标志物的稳定性时间长短、温度高低范围;抗体/表位识别位点的一致性..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在99%分位的总不精密度%CV至少小于10%;检测周转时间TATs应保持在60min以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的标准化、结果的准确、具有可比性才能提高其诊断和预测价值..30简述心肌肌钙蛋白 cTn的基因表达特点..答:三种TnC、T、I的基因表达都有三种亚型;即快骨骼肌亚型 fsTn、慢骨骼肌亚型 ssTn和心肌亚型cTn..其中cTnC基因在心肌和慢骨骼肌亚型的转录产物是一样的;单独编码fsTn的基因不在心肌表达o cTnl亚型与两种骨骼肌亚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N端氨基酸序列的40%差异;cTnI在婴儿出生9个月之后仅在心肌中表达;而不在骨骼肌中表达;所以;cTnI在血液中浓度增高时;只表明有心肌损伤;而骨骨骼肌损伤等其他疾病均不会出现cTnI增高的现象..cTnT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的表达受不同的基因调控..31.简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答:cTn或CK - MB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在无法测定cTn时;可测定CK—MB质量替代..病人可在入院即刻和6—9h分别采血;症状发作6h以内同时检测cTn和早期标志物Mb;Mb与cTn或CK - MB联合应用有助于AMI的排除诊断;对于心电图呈现特征性异常的病人如新的ST段抬高;在等待生化标志物结果的同时;不应耽误诊断和治疗;不推荐测量两种以上心肌坏死的特异标志物如cTn和CK - MB来确诊心肌梗死;总CK、天冬氨基酸转移酶、β羟丁酸脱氢酶和或乳酸脱氢酶不再被用作AMI诊断的标志物..32.请述BNP和NT- proBNP特点..答:心室肌和脑细胞首先表达的是134个氨基酸的前B型利钠肽前体proproBNP;在细胞内水解下信号肽;剩下的108个氨基酸的B型利钠肽前体 proBNP被释放入血..血液中的proBNP在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等摩尔的32个氨基酸的BNP和76个氨基酸的N端B型利钠肽原 NT - proBNP;二者均可反映BNP的分泌状况..但是;NT-proBNP不具有BNP生物学作用..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钠尿肽清除受体结合;继而被胞吞和溶酶体降解;只有少量BNP通过肾脏清除;而NT-proBNP则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清除;因此;肾功能对循环中NT—proBNP水平的影响要远远大于BNPo BNP的半衰期为22min;NT - proBNP的半衰期为120min;所以;NT - proBNP在心衰患者血中的浓度较BNP高1~10倍;更有利于HF的诊断和实验室测定..33.简述常见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甲减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及意义..答:甲亢时T3和T4增高;rT3增高;如T3、T4增高;TSH降低;则为原发性甲亢;T3、T4增高;TSH也增高;则为继发性甲亢..甲减时T3和T4降低;原发性甲减时;T3、T4降低而TSH增高;主要病变在甲状腺;继发性甲减时;T3、T4降低而TSH也降低;主要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o TRH兴奋试验变化:垂体病变时;TSH基础值低;对TRH无反应;而下丘脑病变时;TSH基础值低;但对TRH有延迟性反应..甲减时rT3降低;rT3是鉴别甲减与非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后者血清中T3减少而rT3增加..34.简述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调节的相互关系..答:TSH是垂体前叶嗜碱细胞释放的一种糖蛋白;可促进甲状腺腺体增大、合成分泌T4、T3增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可促进垂体释放;TSH;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及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均有反馈式调节作用..35.简述有哪些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试验答:用于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的检测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直接法包括促胰液素试验、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试验;间接法包括Lundh餐试验、BT-PABA试验、月桂酸荧光素试验、苏丹Ⅲ染色试验、胰多肽试验、双标记Schilling试验等..36.简述急性胰腺炎诊断指标血清脂肪酶与淀粉酶相比有何特点答:血清脂肪酶活性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8h内升高;24h达峰值;一般可持续8~14d..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特异性大于淀粉酶..因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持续升高的时间比淀粉酶长;故测定血清脂肪酶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后期的诊断;特别是在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已恢复正常时;更有诊断意义..此外;有些疾病如腮腺炎伴发腹痛时;只表现为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正常;可用脂肪酶作鉴别诊断..37.简述卓一艾综合{1F的实验室检测有哪些项目答:卓一艾综合征以高胃酸、高血清胃泌素为主要特征;因此其实验室的检测包括以下几点..①胃酸测定;如果BAO>15mmol/h;MAO>60mmol/h;BAO/MAO>0.6;则基本上可作出ZES的诊断..②血清胃泌素测定是ZES较特异和可靠的诊断方法;ZES患者须达500ng/L或以上方能诊断..如果病人同时有高胃泌素血症和高胃酸分泌;则高度提示ZESo③激发试验;适用于血清胃泌素正常而临床上又怀疑ZES诊断的患者;可分为胰泌素激发试验、。

大学生创新课题

大学生创新课题

大学生创新课题关于公布2009-2010学年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立项项目及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各学院、附属医院,教辅机构,根据《关于做好2009-2010学年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课题申报及开展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校教字[2010]395)号文件要求,由学生自主申请,各学院审核推荐,共有38项理科项目,10项文科项目被列入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专项资金资助理科项目2000元,文科项目1000元,资助金额共计86000元。

共150个项目被批准为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项目立项,其中自然科学类项目83项,每项资助800元,科技发明类项目20项,每项资助800元,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47项,每项资助500元,资助金额共计105900元。

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为了保证学生课外科研学术活动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质性成果,现就项目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开展时间从2010年6月30日开始计算。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时间跨度为1-2年。

学校对项目进展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查阅实验工作记录、实施中期检查,查阅学生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和文献综述。

学校每年12月30日前向学校递交创新实验项目实施情况,填写中期检查报告,同结题验收书,。

学校根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教育厅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2、项目结束后,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结项申请,经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结项论证,省教育厅视学校提交结项材料情况或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具体事项按有关规定执行,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项目将予以公布或撤销。

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备案。

3、根据《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文件要求,请按《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任务书》,填报一式四份于12月15日前报学校教务处综合计划科。

血清CK-MB

血清CK-MB

2023年7月第9卷第7期血清CK-MB/CK、PAPP-A、β-HCG水平在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林翠莹1,刘松1,江燕妮2,陈君君2,雷娟娟1,刘颖1,操龙斌31.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超声科,广东佛山528244;2.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妇科,广东佛山528244;3.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244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creatine kinase, CK-MB/CK)、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 β-HCG)水平在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拟诊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早期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行血清CK-MB/CK、PAPP-A、β-HCG测定,对所有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研究组CK-MB/CK(13.24±2.31)%、PAPP-A(3.23±0.48)mom、β-HCG(2 161.40±374.71)IU/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6、22.853、44.524,P<0.05)。

结论应用联合血清CK-MB/CK、PAPP-A、β-HCG可提高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率。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输卵管妊娠;血清CK-MB/CK;PAPP-A;β-HCG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7.31Diagnostic Value Analysis of Serum CK-MB/CK, PAPP-A, and β-HCG Levels in Early Tubal PregnancyLIN Cuiying1, LIU Song1, JIANG Yanni2, CHEN Junjun2, LEI Juanjuan1, LIU Ying1, CAO Longbin31.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528244 China;2.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528244 China;3.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52824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rum creatine kinase-MB/creatine kinase (CK-MB/CK),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PAPP-A), and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 (β-HCG) levels in early tubal pregnancy.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 60 patients with early tubal pregnancy in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60 pregnant women with early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CK-MB/CK, PAPP-A, and β-HCG were measur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all results were analyzed against each other. Results CK-MB/CK (13.24±2.31)%, PAPP-A (3.23±0.48) mom, β-HCG (2 161.40±374.71) IU/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4.146, 22.853, 44.524,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serum CK-MB/CK, PAPP-A, β-HCG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early tubal pregnancy.Key words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Tubal pregnancy; Serum CK-MB/CK; PAPP-A; β-HCG*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5-07;修回日期:2023-05-23基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医学科研课题(20210397)。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医学类)课程层次本科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化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有机化学课程负责人谢扬申报日期2006-4-18南方医科大学二ΟΟ六年四月十日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1]情况[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 教学队伍情况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近年来授课质量被学校督导团专家与学生评估为优良。

2003年荣获第一军医大学教学优秀三等奖。

2000.6-2004.6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助教2004.6- 今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讲师9、朱志博三年来授课质量被学校督导团专家与学生评估为优秀。

2003.6-2005.6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化学教研室助教2005.6- 今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讲师10、严轶琛 2005年设计并建立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网页1999.6-2004.8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助理实验师2005.6- 今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实验师三、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学历培养目标:本学科要求40岁以下主系列教师在今后的3-5年内均拥有本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新引进人才必须具备本专业博士学位。

2、青年教师教学培养运作模式: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人事处组织的“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学习。

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与领会《教师法》与《高等教育法》,促其建立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②委派拥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副教授按照1:1的比例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③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跟班听课,使之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大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大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程涵蓉;吴本清;何少茹【摘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是肺泡上皮细胞的"祖细胞",可分化为AECⅠ,其作用与肺组织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获取AECⅡ将为肺部疾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模型和基础.大鼠和小鼠是常用的制备AECⅡ的动物,胎肺的消化方法和消化酶的种类、分离纯化的方法、鉴别的方法以及培养方法等是AECⅡ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胎鼠AECⅡ分离、纯化与鉴定的方法.此外,AECⅡ的产量、纯度和传代等都是需要将来继续探索的问题.%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 Ⅱ) are the ''progenitor cells'' of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which can differentiate into AECⅠ and its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lung tissue.Fetal rat AECⅡ provides a good experimental model and basis for studying lungdise ases.Rats and mice are the common animals for preparing AEC Ⅱ.Fetal lung digestion methods and digestive enzyme types,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e methods are the focus of AEC Ⅱ studies,though extensive studies have been c arried out,good methods for AECⅡisolation,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The production,purity and survival of AEC Ⅱ are need to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3【总页数】5页(P2653-2657)【关键词】胎鼠;大鼠;小鼠;肺泡Ⅱ型细胞;分离;纯化;鉴定【作者】程涵蓉;吴本清;何少茹【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南方医科大学,广州510515;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020;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南方医科大学,广州 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54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 ial cell,AECⅡ)被认为是肺泡上皮细胞的“干细胞”,具有原代特性,因而原代培养的AECⅡ是病因学和病机学的重要模型[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dLDL-C、IL-17水平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dLDL-C、IL-17水平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Apr 32(8)缺血性脑卒中(SIC )是当今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

根据医学大数据显示,80%的人们突发脑卒中是由于缺血性因素导致[1],CIS 是在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基础上,形成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血栓,造成狭窄和闭塞,使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故CAS 形成斑块是CIS 发生的病理基础,多数CIS 患者是由于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引起[2],不稳定型斑块在CIS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sdLDL-C 、IL-17、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sdLDL-C 、IL-17是新发现的重要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在斑块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3]。

本研究通过分析CIS 患者sdLDL-C 、IL-17水平,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资料。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CIS 患者216例。

其中男134例、女82例;年龄58~81(65.56±9.71)岁;吸烟167例、饮酒148例。

依据颈部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分为无斑块组45例和斑块组171例。

无斑块组中男26例、女19例;吸烟21例、饮酒22例;年龄55~76(55.66±10.51)岁。

斑块组又分为斑块稳定亚组82例和斑块不稳定亚组89例,斑块不稳定亚组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59~82(61.06±9.86)岁。

斑块稳定亚组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58~81(59.69±9.83)岁。

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头部CT 显示为CAS ;(2)均确诊为CIS 且符合国际CIS 确诊标准;(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参与同意书。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

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A.脑膜炎球菌‎B.杜克嗜血杆‎菌C.溶脲脲原体‎D.淋病奈瑟菌‎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2.治疗首选药‎物是:A.青霉素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C.强力霉素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E.万古霉素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A.荚膜B.菌毛C.外膜蛋白D.IgA蛋白‎酶E.脂多糖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A.溶脲脲原体‎B.梅毒螺旋体‎C.单纯疱疹病‎毒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

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

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

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

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

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百日咳杆菌‎B.流感嗜血杆‎菌C.呼吸道合胞‎病毒D.流感病毒E.白喉杆菌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白喉抗毒素‎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C.红霉素D.头孢曲松D.金刚烷胺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B.激活膜结合‎G i蛋白而‎提高胞内c‎A MP水平‎的毒素C.降解SIg‎A抗体的I‎g A蛋白酶‎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E.病理免疫损‎伤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A.鲍-金培养基B.巧克力培养‎基C.鸡胚接种D.吕氏血清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

临床流行病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流行病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流行病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方医科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注对象为()。

参考答案:以医院为基础的患者及相应的患病群体2.“PICOST”中的T指的是()。

参考答案:时间因素3.临床研究设计的根基为()。

参考答案:优选的设计方案4.循证医学中证据评价以及证据应用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下列哪几项的评价()。

参考答案: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研究成果的适用性5.临床科研方法学的核心为()。

参考答案:设计;测量;评价6.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作用和价值有哪些()。

参考答案:促进了临床实践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学、催生高质量的成果;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7.下列哪几项为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创始人David Sackett对循证医学实践者的要求()。

参考答案:必须将循证医学作为终身自我继续教育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要有高度的热情、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必须做踏实的临床基本训练,正确地收集病史、查体和检验,充分掌握患者的真实情况;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8.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就是循证医学()。

参考答案:错9.循证医学等同于系统评价/系统综述()。

参考答案:错10.循证医学不可忽视专家意见和医生经验()。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以下属于病因治疗的是()。

参考答案:冠状动脉内搁放支架2.术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难以诊断,术中采用盲目切除这一问题属于临床研究问题的哪个类型()。

参考答案:治疗和预防问题3.脐血 microRNA用于预报新生儿脑功能损伤的研究、母血 microRNA用于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血清 microRNA用于预报肥胖儿童脏器损的研究,这三个研究的选题模式属于()。

参考答案:现象类比4.临床研究问题的类型()。

参考答案:诊断问题;预后问题;治疗和预防问题5.临床研究的选题模式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血清清蛋白、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定量实验日期2016年11月17日实验地点第7实验室
指导老师尹红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凝胶层析法、盐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础方法;
3. 了解柱层析技术的原理和相应操作
二、实验原理
血清蛋白主要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各行使其重要的功能。

本实验利用盐析方法将血清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分离,并用电泳技术观察蛋白质分离1.盐析
蛋白质分子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是因为有两个稳定因素即表面的电荷和水化膜。

当维持蛋白质的稳定因素破坏时,蛋白质分子可相互聚集沉淀而析出,蛋白质分子沉淀析出的方法很多,根据对蛋白质稳定因素破坏的不同有中性盐析法、有机溶溶剂法、重金属
盐法以及生物碱试剂法等。

盐析法的原理是:中性盐如硫酸铵[(NH
4)

SO
4
]等对蛋白质作
用破坏了蛋白质表面水化膜,并且中和了部分电荷,从而使蛋白质相互聚集而析出。

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所带电荷的多少和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同,因此调节盐的浓度可使不同的蛋白质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血清球蛋白在半饱和状态下发生沉淀,而血清清蛋白在完全饱和状态下沉淀,利用此特性可把
蛋白质分段沉淀下来,即在半饱和的中,血清蛋白不沉淀,而血球蛋白沉淀,离心后清蛋白主要在上清液中,沉淀蛋白加少量蒸馏水即可溶解,由此达到分离清蛋白和白蛋白的目的。

2.脱盐
盐析得到的蛋白质含有高浓度中性盐,需要有脱盐过程去除蛋白质遗留的中性盐
常用方法有:透析法脱盐和凝胶层析法脱盐。

本实验采用凝胶层析法脱盐,在葡聚糖凝胶柱中,蛋白质与盐的分子量不同,当样品通过层析柱时,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因为不能通过网孔而进入凝胶颗粒,沿着凝胶颗粒间的间隙流动,所以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较快,最先流出层析柱;反之,盐的分子量较小,可通过网孔而进入凝胶颗粒,所以流程长,向前移动速度较慢,流出层析柱的时间较后。

分段收集蛋白质洗脱液,即可得到脱盐的蛋白质。

3.纯化(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是溶液中的离子和交换剂上的离子进行可逆的的交换过程。

带正电荷的交换剂称为阴离子交换剂;带负电荷的交换剂称为阳离子交换剂。

本实验采用的DEAE纤维素是一种阴离子交换剂,溶液中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与其进行交换结合,带正电荷的点正电荷的离子则不能,这样便可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脱盐后的蛋白质溶液尚含有各种球蛋白,利用它们的等电点的不同可进行分离。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pI各不相同,因此,在同一醋酸铵缓冲液中,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不同,可以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将血清清蛋白和伽马球蛋白分离出来。

4.纯度鉴定(电泳)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由于血浆中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泳的速度也不同。

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三、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人血清
试剂
饱和硫酸铵溶液
0.02mol/l pH 值为6.5的醋酸铵缓冲液
0.06mol/l 的PH 值为6.5醋酸铵缓冲液
0.3mol/l 的PH 值为6.5醋酸铵缓冲液
1.5mol/l 的NaCl-0.3mol/NH 4Ac 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2溶液
仪器和器材
二乙基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和葡聚糖凝胶G-25(Sephadex G-25)层析柱烧杯、1ml 和10ml 的吸管、滴管、试管、黑色反应板、铁固定架、螺旋夹 电泳槽和电泳仪
③球蛋白的纯化: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
注意:a.当层析柱的缓冲液面或样品液面刚好下降到纤维素床表面时,不要使液面低于纤维素膜表面,以免空气进入凝胶床。

b.往层析住加样品或缓冲液洗脱事,要小心缓慢加入,不要将纤维素冲起或破坏纤维素床表面平整。

C.切勿将检测蛋白质的磺基水杨酸与检查硫酸根的氯化钡混淆,因为二者相应生成物的沉淀均为白色。

d.洗脱是应注意及时收集样品,切勿使蛋白质峰溶液流失。

e.葡萄糖凝胶价钱昂贵,要回收再生避免损耗,严禁倒掉。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已于上各表中列出
四、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 B C D
根据相同类型蛋白质有相同电泳距离的规律,本组判定:图中B组为人血清的电泳结果,A,C,D三组与B组比较判定: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γ-球蛋白、血清样本、清蛋白2和清蛋白1的电泳结果。

对结果的讨论:
1、图中可以看出清蛋白2的电泳调到在最深色条带之前有少不明显的染色区段,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该条带的点样为首次分理出的清蛋白还含有少数球蛋白,故在电泳时停留在这些区段而显色。

2、图中清蛋白1与血清样的条带有些许弯曲,该现象可能是由于点样是点样用盖玻片边缘宽度过宽导致边缘效应的产生。

还可能由于点样过多导致点样区不均匀造成。

3、有某些组的显色结果不明显或不显色,这可能是由于点样过少造成。

思考题:
1.硫酸铵盐析一步,为什么是0.8ml血清加0.8ml饱和硫酸铵?
半饱和状态下的血清球蛋白在硫酸铵溶液中将沉淀,血清清蛋白在不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溶解,将血清和饱和硫酸铵等体积混合后,配出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在此状态下,球蛋白沉淀,而清蛋白不沉淀,因而可以将其分开。

2.为什么实验中DEAE纤维素柱分离γ-球蛋白后不用再生,可直接用于纯化清蛋白? 答:γ-球蛋白为带正电荷蛋白,故不在DEAE中结合而直接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造成两种蛋白的流出速度不同所以分离γ-球蛋白后可直接用于纯化清蛋白。

3.应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鉴定分离纯化后的血清清蛋白和γ-球蛋白的纯度,根据什么来确定它是清蛋白还是γ-球蛋白?判定它们纯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由于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泳的速度因血浆中各蛋白分子量、结果及电荷量不同而不同,实验得电泳带位置因此有差异。

血清5种蛋白成分,血清蛋白的等电点最低、分子量最小,γ-球蛋白两者均最大,另外血清蛋白的含量远高于γ-球蛋白,所以在血清的电泳结果中,最后色浅者为γ-球蛋白,最前色深者为血清蛋白(本组实验结果呈现不明显)。

故将对比醋酸纤维素薄膜的电泳带,即知纯化后的液体中蛋白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