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构音障碍评估与矫治

合集下载

言语治疗技术—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技术课件)

言语治疗技术—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技术课件)
为共鸣集中在口腔和喉部,称为鼻音功能低下; • 如果说非鼻音的时候,软腭总是处于下降状态,以
致大量气流通过鼻腔,言语表现为鼻音较重、共鸣 集中在鼻腔和头腔,称为鼻音功能亢进。
呼吸功能的评定
呼吸功能的评定
呼吸功能的评定
发声功能的评定
发声功能的评定
发声功能的评定
发声功能的评定
声道共鸣的简单物理模型
共鸣的过程
Speech-
言语聚焦示意图
正确的言语聚焦位于 水平线A与垂直线B的 交点X处(舌面中央), 它表明言语产生于口 腔的中央,即舌面的 上方。
言语聚焦
• 共鸣障碍是指在言语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舌、唇、软腭等共鸣器 官的运动异常,导致共鸣腔体积异常,使言语聚焦点出现偏差, 从而影响共鸣效果。
喉位聚焦
鼻位聚焦
• 如果说话时,舌位 过度靠下,即言语 聚焦形成于垂直线Y 上X点下方,声音听 起来像被牢牢地锁 在喉部,称为喉位 聚焦。
• 如果说话时舌位过 度靠上,即言语聚 焦形成于垂直线Y上 的X点上方,声音听 起来很尖、鼻音重, 称为鼻位聚焦。
鼻腔共鸣
• 软腭运动异常时,会出现鼻腔共鸣障碍。 • 如果说鼻音时,软腭不能准确及时下降,言语表现
• 如果言语产生于X点的上方或下方,说明存在垂直聚焦问题; • 如果言语产生于X点的前方或时 舌部过度向 前伸展,即 言语聚焦形 成于水平线 Z上X点的 前方,言语 表现为微弱 和单薄,这 称为前位聚 焦。
如果说话 时舌位靠 后,即言 语聚焦形 成于水平 线Z上X点 的后方, 言语表现 为压抑和 单调,这 称为后位 聚焦。

《言语语言障碍评估与矫治》教学大纲

《言语语言障碍评估与矫治》教学大纲

《言语语言障碍评估与矫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言语语言障碍评估与矫治,12021210课程学分与学时:3分/48学时(课堂讲授27学时,实验实践 21学时)先修课程:特殊教育导论、普通心理学、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殊儿童言语与语言治疗导论、教育康复学导论适用专业:教育康复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言语语言障碍评估与矫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言语生理机制、语言学和儿童发展、儿童康复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临床训练实践运用这些知识。

本门课程作为我院教育康复专业大三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因此,希望通过该门课程使学生了解语言语言障碍的基本理论和特殊儿童中常见的言语语言问题,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评估和训练方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基础。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了解言语语言病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

2.理解言语语言产生的生理过程和相关影响因素。

3.在了解语言学和儿童发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4.掌握言语语言障碍常见类型的特征和常用评估工具。

5.掌握言语语言评估的常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能独立撰写评估报告。

因此,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有明确学习特殊儿童言语语言障碍与矫治的目的和任务,准确地掌握言语语言的概念和相关矫治方法。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适当的设备演示、视频观摩和训练实操。

在课堂讲授中,注重讲授和讨论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言语语言障碍评估基础(2学时)一、言语语言障碍评估的重要性二、评量的模式1.心理计量模式2.描述模式3.因果模式4.言语语言评估的整合模式三、言语语言评量的类型四、言语语言障碍的评估流程五、言语语言评估的内容1.言语评估2.语言理解的评估第二章言语障碍基础理论(2学时)一、言语、语言与沟通二、语言与言语感知与产生的机制1.语言与言语的感知机制2.语言与言语的运动机制三、儿童语言与言语的发展与异常类型1.儿童语言与言语发展的阶段特征2.儿童语言与言语发展的相关因素四、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1.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2.语音、语意、语法、语用障碍3.语言发展迟缓、语畅障碍、构音异常及嗓音异常4.伴有语言障碍的特殊儿童第三章呼吸障碍(4学时)一、呼吸系统基础知识1.呼吸: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2.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二、呼吸功能的评估(一)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二)呼吸功能的评估1.主观评估2.客观测量:MPT值、MCA值、S/Z比值三、呼吸障碍促进治疗法1.呼吸肌群放松训练2.呼吸方式异常的矫治3.呼吸支持不足的矫治4.呼吸与发声不协调矫治第四章发声障碍(4学时)一、发声系统相关基础知识1.发声部位—喉、声带2.嗓音基频与嗓音强度二、发声障碍的临床表现1.音调异常2.响度异常3.音质异常三、发声功能的评估(一)音调评估1.主观评估:嗯哼法、音乐定调匹配法2.客观评估:言语基频测量(二)响度评估1.主观评估:响度自我评价2.客观评估:言语强度测量(三)音质评估1.主观评估2.客观评估:嗓音声学测量、电声门图测量四、发声障碍促进治疗法1.发声器官的放松训练2.响度异常的矫治3.音调异常的矫治4.音质异常的矫治第五章共鸣障碍的评估与矫治(4学时)一、言语共鸣的生理机制1.共鸣2.共鸣腔二、共鸣障碍的临床表现1.口腔共鸣异常(声音靠前或靠后)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喉位聚焦2.鼻腔共鸣异常(鼻音过重或鼻音减少)鼻音功能亢进、鼻音功能低下三、共鸣功能的定量评估1.主观评估2.客观测量口腔共鸣能力的客观测量—共振峰鼻腔共鸣能力的评估—鼻流量四、共鸣障碍的矫治第六章构音障碍(4学时)一、言语构音的生理机制1.构音2.构音器官3.构音系统4.普通话构音的语音学基础二、构音功能的定量评估(一)构音障碍1.构音错误的定义2.构音障碍的类型(二)构音器官与口部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1.口部运动功能评估2.构音运动功能评估3.构音语音能力评估(三)构音功能的客观测量下颌距、唇距、舌距、舌域图三、构音障碍的矫治1.口部运动异常矫治2.构音音位异常矫治第七章语言障碍基础理论(4学时)一、语言的构成(一)语言的定义(二)语言的组成要素1.语音2.语形3.语义4.语法5.语用二、儿童语言发展三、语言障碍1.语言障碍的定义2.语言障碍的评估四、常见语言障碍类型第八章语言障碍的评估与治疗(2学时)一、语言障碍的评量1.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评量2.语言样本分析二、语言/沟通疗育1.语言/沟通疗育的理论模式2.语言训练计划的拟定3.直接/间接语言介入/教学4.语言治疗与语言教学的技巧三、提升语意能力的教学四、语法介入的教学五、语用介入的教学第九章言语评估报告的撰写(1学时)一、言语评估报告撰写的原则二、言语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在掌握了常见语言学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各种儿童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类型的评估和训练方法,,强调学科的综合和交叉,鼓励学生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运用于特殊儿童的言语语言训练。

《言语治疗学》教学大纲

《言语治疗学》教学大纲

《言语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言语治疗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Speech Therapy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40 讲课学时:31 实验学时:9学分:2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康复学基础》、《康复评定学》及医学基础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医学是一门多科性和跨科性的专业,在康复医疗中需要有多个专业组人员参加,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而言语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言语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定、治疗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人如果丧失了听觉和语言,不仅难以感受这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更加严重的是失去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些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在我国,从事言语康复工作的人员十分匮乏,因此发展壮大言语治疗人员队伍是当今的重要工作之一。

言语治疗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言语治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见的言语障碍的评定、康复治疗等内容。

使学生对各种类型言语障碍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言语功能障碍基本评定方法和治疗原则、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

要求达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言语康复的理论和治疗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讨论和主题发言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纯理论的讲述,力争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即可熟悉各种操作手法和技术,并能将各项技术灵活运用到临床中去。

鉴于言语治疗学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其发展相当迅速。

因此,允许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一定的新知识、新理论等内容,以使讲授内容能反映出言语治疗学的发展水平及动态。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语言治疗概述教学时数:1.5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语言的概念2、语言治疗学的概念3、语言治疗的目的4、语言治疗的适应症5、语言障碍的类型熟悉:1、语言治疗的发展简史2、语言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了解:1、语言治疗的语言学基础1、什么是语言2、语言治疗学的概念,语言治疗的目的3、*语言障碍的类型4、语言治疗发展简史5、语言治疗的适应症第二章语言治疗的方法教学时数: 1.5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2、语言的产生、传递和接受过程3、语言治疗原则4、语言治疗的形式5、语言治疗的注意事项熟悉:1、语言治疗途径2、语言治疗的基本过程了解:1、语言治疗的辅助设备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2、语言的产生、传递和接受过程3、语言治疗的途径和原则4、语言治疗的要求和注意事项*5、语言治疗的辅助设备第三章失语症教学时数: 6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失语症的概念2、失语症的语言症状3、汉语失语症国内主要分类4、Broca失语、 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完全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和病灶部位5、主要失语症的鉴别流程6、失语症预后的相关因素7、Schuell刺激疗法的主要原则熟悉:1、传导性失语和经皮质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和病灶部位2、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的定位3、失语症与其他言语障碍的鉴别诊断4、PACE训练方法了解:1、失读症的分类及表现2、失写症的分类及表现3、国际、国内常用的失语症评定方法1、失语症的定义和病因2、失语症的语言症状3、失语症的分类4、各类失语症的临床特征及病灶*5、失读症的分类及表现6、失写症的分类及表现7、失语症的评定8、失语症与其他语言障碍的鉴别诊断*9、失语症的评价报告及训练程序10、失语症的治疗原则11、失语症的疗效与预后12、Schuell刺激疗法12、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13、失语症的语言治疗实训课1(失语症评价和治疗)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应用2、失语症的语言训练熟悉:1、Token test 测验2、PACE训练方法的应用了解:1、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2、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3、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教学内容:1、Token test 测验2、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应用3、失语症的语言训练(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训练、书写训练)4、PACE训练方法的应用第四章构音障碍教学时数:6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构音障碍的分类2、言语产生的机制3、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分类及主要言语表现4、构音障碍的治疗目的和治疗原则熟悉:1、构音障碍的评定2、构音障碍的治疗方法了解:1、器质性构音障碍2、功能性构音障碍教学内容 (注明:*重点 #难点 )1、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分类2、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分类3、构音障碍的评定4、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5、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病因、诊断和训练实训课2(构音障碍的评价和治疗)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构音障碍评价表的应用2、构音障碍治疗的具体方法熟悉:1、教学内容:1、构音障碍评价表的应用2、构音障碍治疗的具体方法第五章发声障碍教学时数:1.5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发声的概念2、发声障碍的训练原则3、发声障碍的预防熟悉:1、音量、音调、声质的概念2、发声障碍的主要表现3、发声障碍的训练方法了解:1、发声障碍的成因教学内容:(注:标*为重点,#为难点)1、发声的概念2、音量、音调、声质的概念#3、发声障碍的主要表现4、发声障碍的病因5、发声障碍的训练原则6、发声障碍的预防和治疗*第六章口吃教学时数:1.5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口吃的定义2、口吃的症状3、口吃的治愈标准熟悉:1、口吃的评价2、口吃的治疗了解:1、口吃的原因2、口吃的发展3、口吃儿童父母指导教学内容:(注:标*为重点,#为难点)1、口吃的定义2、口吃的原因3、口吃的发展4、口吃的症状5、口吃的评价6、口吃的治疗第七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定义2、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目的4、S-S法的构成(符号形式和指示内容关系)熟悉:1、阻碍语言发育的主要因素2、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原则了解:1、正常儿童语言发育的过程2、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目标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训练教学内容:(注:标*为重点,#为难点)1、正常儿童语言的发育#2、语言发育迟缓的定义和病因3、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和诊断*4、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第八章吞咽障碍教学时数:6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正常人的吞咽过程及障碍表现2、吞咽障碍的常见症状3、吞咽障碍的功能评价4、吞咽障碍的治疗熟悉:1、与吞咽相关的正常解剖了解:1、吞咽障碍的病因教学内容:(注:标*为重点,#为难点)1、与吞咽相关的正常解剖2、正常人的吞咽过程及障碍表现3、吞咽障碍的常见症状4、吞咽障碍的病因5、吞咽障碍的功能评价6、吞咽障碍的治疗实训课3(吞咽障碍的评价和治疗)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吞咽障碍临床检查法(CED)2、反复唾液吞咽测试3、饮水试验4、摄食-吞咽过程的评估5、吞咽器官运动训练6、感觉促进综合训练熟悉:1、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的应用2、摄食直接训练3、吞咽辅助手法的应用了解:1、对吞咽障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指导教学内容:1、吞咽障碍的功能评价2、吞咽障碍的辅助检查3、吞咽障碍的治疗第九章其他原因引起的语言障碍教学时数:4教学目的要求:掌握:1、认知损害对语言交流的影响2、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口颜面失用4、言语失用熟悉:1、老年痴呆的定义和分类2、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评估和治疗了解:1、精神心理障碍2、缄默症的治疗重点教学内容:1、认知损害对语言交流的影响2、老年痴呆的定义和分类3、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4、老年痴呆的语言障碍5、口颜面失用的定义、检查和治疗6、言语失用的定义、检查和治疗7、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和治疗8、缄默症的治疗重点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1、语言的定义?2、语言治疗学的定义?语言治疗的目的是什么?3、简述语言障碍的类型?4、何谓听力障碍?5、语言治疗的适应症?6、失语症、失读症和失写症的概念?7、何谓听理解障碍?8、错语有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言语康复构音教案模板范文

言语康复构音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言语康复构音训练二、课程目标:1. 帮助患者了解构音障碍的基本概念和成因。

2. 通过系统训练,提高患者的发音清晰度、音量、音调、韵律等言语能力。

3.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三、适用对象:构音障碍患者四、课程时长: 45分钟五、教学内容:1. 构音障碍基本知识2. 构音器官功能训练3. 发音训练4. 韵律与节奏训练5. 互动交流训练六、教学步骤: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构音障碍的定义、成因和症状。

2. 通过实例分析,使患者对构音障碍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构音器官功能训练(15分钟)1. 呼吸训练:教授腹式呼吸方法,加强患者呼吸控制能力。

2. 口唇运动训练:进行闭合、撅嘴、龇牙等动作,提高口唇肌肉的灵活性。

3. 舌头运动训练:进行伸舌、缩舌、顶舌、舔牙等动作,增强舌头运动能力。

4. 软腭训练:进行鼻吸气-口呼气、重复发“a-a-a”音等练习,提高软腭的控制能力。

第三部分:发音训练(15分钟)1. 发音启动训练:从元音开始,逐步过渡到辅音,最后进行复合音的发音练习。

2. 发音持续控制训练:控制发音的强度、音高和节奏,使发音更加流畅。

3. 音量控制训练:通过练习,使患者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音量大小。

4. 鼻音控制训练:进行鼻吸气-口呼气、吹气等练习,改善鼻音过重的问题。

第四部分:韵律与节奏训练(10分钟)1. 韵律训练:通过歌曲、诗歌等韵律性强的事物,提高患者的韵律感知能力。

2. 节奏训练: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发音节奏。

第五部分:互动交流训练(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检验患者的发音效果。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患者的发音清晰度、音量、音调、韵律等言语能力的变化。

2. 收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言语康复知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言语康复构音教案模板范文

言语康复构音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言语康复——构音障碍训练二、课程目标:1. 了解构音障碍的基本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

2. 掌握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呼吸训练、感觉刺激、发音训练等。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患者发音清晰度,改善言语交流能力。

三、适用对象:患有构音障碍的患者,包括脑卒中、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引起的言语障碍患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讲解构音障碍的定义和常见病因。

2. 介绍构音障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第二部分:理论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呼吸训练、感觉刺激、发音训练等。

2. 强调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患者体位、呼吸方式等。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30分钟)1. 呼吸训练:- 患者取端坐位,全身放松,头颈部放松。

- 训练正确的腹式呼吸,降低咽喉部的肌紧张。

- 进行吹蜡烛、纸巾、口哨、吹泡泡等呼吸训练。

2. 感觉刺激:- 用冰棒刺激患者的面部及唇舌,提高感觉灵敏度。

3. 口唇运动训练:- 口唇闭合训练:患者尽力张大嘴巴,进行一开一合的运动训练。

- 撅嘴-龇牙训练:患者交替进行撅嘴和龇牙动作。

- 鼓腮:患者用力鼓起两侧脸颊,然后放松。

4. 舌操训练:- 舌各个方向运动:患者进行伸舌、缩舌、顶舌、舔上下牙床等动作。

- 卷舌头:患者用舌尖去舔上颚,由前往后将舌头卷起再平铺,反复多次进行。

- 弹舌头:患者将舌头放平,反复发“拉”的声音。

5. 鼻咽腔闭锁功能训练(软腭训练):- 鼻吸气-口呼气:患者进行鼻吸气-口呼气的练习。

- 重复发“a-a-a”音:患者用力叹气,抬高软腭。

- 用力叹气:患者用力叹气,强化颚部肌肉的运动功能。

6. 发音训练:- 发音启动:患者先练习发元音,然后发辅音。

- 持续发音控制:患者练习控制发音的音量、音高和鼻音。

- 音量控制、音高控制及鼻音控制:患者进行相应的发音练习。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康复评定学》课件: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康复评定学》课件: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 ★唇部训练:噘唇、裂唇、咂唇、闭唇、 鼓腮。
唇 裂 噘唇
咂唇 闭唇
鼓腮
• ★舌运动:前伸、左右摆动、后卷、环形
“清扫”、 抗阻运动
伸缩运动
后卷运动
左右摆动 抗阻力训练
• ★软腭运动:用力憋气、发“a”音,发 “ga、ka、 ha”音,冰、毛刷刺激软腭
4.语音训练
(1)发音训练
★构音类似动作,发出靶音 ★元音、辅音a、o、e、i、u, b、p 、m、等 ★辅元音结合—单词—句子 ba 、 pa 、ma
心,并兼顾各种不同类型构音障碍的特点 进行设计 •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强度
• 按评定结果,分析与言语产生的关系,选 择治疗顺序:
➢呼吸→喉→腭→腭咽区→舌体→舌尖→唇 →下颌
➢构音器官评定所发现的异常部位,就是构 音运动训练的出发点,多个部位运动障碍, 应从有利于言语产生选择几个部位同时开 始,由易到难的。
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王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
言语与语言
• 言语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 为使口语表达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 有与言语产生有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
• 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人们通过运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包 括接受和运用。
言语产生的机制
• 大脑的控制和调节 • 发声:呼吸运动、说话时的呼吸、喉、喉
1.呼吸器官肌群放松训练
• 主要目的是使呼吸肌群进行紧张与松弛的 运动 ,是使呼吸肌群和嗓音肌群之间达成 协调与平衡,是使所有作用于运动和摆姿 势的肌群之间达成协调与平衡。
• 放松的部位有:肩部、颈部及 嗓音的放松 训练
• 练(一)
★颈部放松训练
★嗓音放松训练

构音障碍的评估及矫治参考答案

构音障碍的评估及矫治参考答案

“构音障碍的评估与矫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构音障碍: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异常或协调运动障碍而导致在发出有意义言语的过程中出现的构音不清和声韵调异常等现象,从而影响言语的可懂度。

2.元音:发音时声道畅通(无约束)的言语声。

在声学上表现为通过声带振动调制呼出气流的一个准周期过程,它的声学谱为准周期性的谐波频谱,即指一种周期性的声音,包括一个基频分量和泛音分量;3.辅音:辅音主要是由于气流在声道的某个部位受到一定的阻碍所形成的。

因此,声母构音主要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气流受到阻碍的形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音时主要用力的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和舌根7个部位。

发音方式主要包括鼻音、塞音、塞擦音、擦音和边音五种。

4.塞音:发塞音时悬雍垂上抬,鼻咽通道关闭,并在口腔某处闭合。

塞音可以是不送气音,也可以是送气音。

不送气的塞音在闭合期间有一个停顿期,而送气的塞音在闭合期间存在一种低频能量带。

塞音的释放使闭合所建立的空气压力获得缓解,在声学上产生爆破音,同时也表明准随机噪音的形成。

5.鼻音:鼻音是指发音时口腔某处闭合、悬雍垂位置较低、鼻腔通道畅通的辅音。

6.下颌距:下颌距的定量测量反映了产生言语过程中下颌的运动能力。

它的测量对构音异常的定量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颌的开合运动直接影响咽腔的大小。

下颌开度越大,咽腔的体积越小;下颌开度度越小,咽腔的体积越大。

第一共振峰F1是反映咽腔大小和咽腔共鸣状态的一个声学参数,它主要揭示下颌的开合运动情况,用F1(ɑ)和F1(i)两者的差值来反映下颌的开合情况,用公式表示为⊿F1=F1(ɑ)-F1(i),单位为Hz。

7.舌距:舌距的定量测量反映言语中舌的运动能力。

舌是最重要的构音器官,能够向各个方向做运动,在言语中,舌的前后运动能改变声道的形状和共振峰频率,是影响言语清晰度最重要的因素。

舌向前运动时,口腔的体积减小;舌向后运动时,口腔的体积增大。

最新!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课程大纲

最新!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课程大纲

《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学习目标及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言语产生的机理,明晰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了解言语呼吸、发声、共鸣障碍的概况,掌握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的流程,熟练掌握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的康复理论和康复技能。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2.熟练运用言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的方法和流程进行评估,熟练运用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矫治,具备专业的康复理论和扎实的实操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训练中实践教学,具备教学和康复的综合能力。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3.掌握各障碍类型的临床表现和各类康复方法的设计原理,掌握现代化教育康复手段,了解言语矫治的前沿信息,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具备合作、学习、创新的能力。

【毕业要求4/7 教学能力/学会反思】(二)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三、课程学习内容及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一)课程学习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学习目标】1.认知类目标:掌握言语产生的机理,了解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类目标:掌握言语障障碍评估与矫治的流程和基本方法;能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检索查询学习相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培养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之情;认识到言语矫治在障碍儿童康复中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1.言语产生的机理——呼吸、发声、共鸣和构音2.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3.言语的定量评估与实时矫治【重点】1.言语产生的机理2.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的流程【难点】1.言语产生的机理【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丰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结构。

2.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意识,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复习思考】1.试从呼吸、发声、构音三个方面分析言语产生的机理。

2.介绍言语障碍评估与矫治的流程。

第二章呼吸障碍的评估与矫治(15学时)【学习目标】1.认知类目标:了解言语呼吸问题的概况,掌握评估和矫治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听觉科学基础
构音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授课对象:言语听觉科学专业本科生任课教师:卢红云
[教学目标]:
(1)熟悉下颌的解剖与生理
(2)熟悉唇的解剖与生理
(3)熟悉舌的解剖与生理
[教学重点]:
(1)掌握下颌骨、关节、肌群及其运动
(2)掌握唇部肌群及其运动
(3)掌握舌部肌群及其运动
[教学设想]:
(1)通过熟悉构音器官的解剖与生理,深入了解构音的器官的运动和发育
(2)通过熟悉下颌、唇、舌的运动模式,为之后学习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评估诊断和治疗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3)介绍下颌的解剖,骨、关节、肌群
[教学过程]:
(1)通过列举临床实例,提示构音器官的解剖与生理对评估与治疗的重要性
(2)介绍下颌的基本结构,展示下颌骨、颌骨关节的解剖和功能
(3)介绍下颌肌群,通过多媒体展示下颌肌群对下颌各个运动的影响
(4)介绍唇的生理功能
(5)介绍唇部肌群,通过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演示唇内外肌群和唇部运动的关系
(6)介绍舌的基本结构、舌内外肌群的功能
(7)舌运动功能区域划分、舌的五种基本运动模式
(8)回顾课堂内容,作总结,布置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