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差标准检验规范1)010

合集下载

色差仪的标准

色差仪的标准

色差仪的标准色差仪是一种用来测量颜色差异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各种领域如印刷、纺织、涂料、化妆品等。

在使用色差仪进行颜色测量时,需要使用一些标准来指导测量过程,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色差仪的标准的详细介绍:国际标准1.CIE L*a*b*标准CIE L*a*b*标准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制定,是目前最常用的色差测量标准之一。

该标准基于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机制,通过三个要素来描述颜色:亮度(L*)、红绿色度(a*)和黄蓝色度(b*)。

其中,L*值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a*值表示红绿色度,正值为红,负值为绿;b*值表示黄蓝色度,正值为黄,负值为蓝。

L*a*b*标准的测量范围从0到100,数值越大表示颜色越亮或者饱和。

3.CMC标准CMC标准是Color Measurement Committee成员制定的一种色差公式。

该公式基于靠近颜色空间的区域不同于较远颜色空间的区域的事实,使用l和c值以及h表示颜色的明度、色度和色相。

CMC标准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描述差异级别的指令,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领域和客户需求进行调整。

4.CIEDE2000标准CIEDE2000是一种用于测量色差的标准,于2000年由CIE制定,是目前最常用的色差测量标准之一。

与CIE L*a*b*标准和CIE L*u*v*标准相比,CIEDE2000标准更加精确,其误差范围更小。

CIEDE2000标准使用六个变量来描述颜色差异,包括亮度,色度,色相,先验因素R14,R23和R11,并考虑了颜色的不均匀性。

1.GB 3979-2018纺织品用数码色差仪测量方法中国国家标准GB 3979-2018是一种主要针对纺织品的色差测量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数码色差仪进行纺织品颜色测量的操作流程、参数设置、采集样本、测量方法、结果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品颜色测量场合,提出了一些量化颜色差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外观检验判定标准

外观检验判定标准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同色点:与相邻区域属同一色系但色调有差异的点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N/A
B
表面颗粒
允许
不计
B
异色点
允许
不计
B
丝印不全
可辨识,无歧义
不计
B
近色点
允许
不计
B
色差
允许
不计
B
变色、脏污
直径D≤5mm
不计
B
腐蚀、生锈
生锈不允许
0
B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桔皮:在烤漆层或面漆表层上的一般波纹或花斑纹外观。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W≤0.03mm忽略不计,显示状态下不允许可见划痕
1
划伤
有明显手感的划痕
L≤1mm,W≤0.05mm,N≤1
1
B
点状缺陷(磨伤、异物、针孔、表面颗粒等)
0.05mm²<S≤0.1mm²,允许1点,DS≥25mm;;
2
B
0.1mm²<S≤0.15mm²,不允许;0.05mm²以内不计
1
脏污
不允许
0
B
异物
点状
参照点要求执行
N/A

印刷品的色差检测.

印刷品的色差检测.

X=0.490R+0.310G+0.200B Y=0.177R+0.812G+0.011B Z= 0.010G+0.990B

色空间的转换
CIELAB 色彩空间是直接从CIEXYZ 色彩空间上发展起来的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相应的转换公式如下: L*=116×(Y/Y0)1/3-16 Y/Y0>0.00858 L*=903.3×Y/Y0 Y/Y0<0.00858 a*=500[(X/X0)1/3-(Y/Y0)1/3] b*=200[(Y/YO)1/3-(Z/Z0)1/3] 注:其中X、Y、Z是物体的三刺激值;X0、YO、ZO为CIE标 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 L*表示心理明度 ; a*, b*为心理色 度。
谢谢观赏
引起色差的原因
3.印刷工艺引起的色差 (1)色序安排形成的色差,主要从油墨的转移覆盖率角度加以 考虑。 (2)胶印过程中水墨平衡形成的色差,是最常见、最直接的由 墨量大小宏观控制产生的差异。 (3)胶印、凸印、凹印等不同的印刷方式和印刷原理,形成的 墨层厚度、印刷压力不同等引起的色差。 (4)印刷中单色印刷机与多色印刷机的不同、干压干与湿压湿 印刷类型的不同,形成油墨颜色的饱和度不同而引起的色 差。
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当△L *<0,说明印刷样张的颜色比标准样张的颜色深, 暗调部分图像易损失,印刷时黑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 不够。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橙色,配墨 时黄墨和品红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红,配墨时 品红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绿,配墨时 黄墨和青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0、△b *<0,则说明印刷样张偏青,配墨时 青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若△a *和△b *的值接近零,则说明印刷样张偏灰,配墨 时黑墨含量过高或油墨转移量过多。

印刷品质量检验要求

印刷品质量检验要求

印刷品质量检验要求印刷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要求非常关键,好的印刷品可以提升产品形象,传递信息效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印刷品的常见问题、质量检验的方法以及典型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印刷品的常见问题在进行印刷品质量检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印刷品的一些常见问题。

常见的印刷品问题主要包括色彩偏差、图文不清晰、印刷模糊等。

色彩偏差是指印刷品的实际颜色与设计稿的颜色不一致。

图文不清晰是指印刷品上的文字、图像等部分不够清晰,不能清晰地传达信息。

印刷模糊是指版面上的图像、文字等产生模糊、不清晰的情况。

这些问题在印刷品中比较常见,需要通过质量检验手段进行排查和解决。

二、质量检验的方法1. 色彩检验:色彩是印刷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色彩可以提升产品形象。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色彩标准卡和色彩检测仪等工具,对印刷品的色彩进行检验。

比较实际印刷品与设计稿的色彩是否一致。

2. 清晰度检验:清晰度是印刷品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印刷品上的文字、图像等部分应该清晰可辨,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放大镜等工具,对印刷品上的文字和图像进行放大检验,确保其清晰度符合要求。

3. 对比度检验:对比度是印刷品中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印刷品上的图像和文字与底色之间的清晰度和比较。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对比度仪器等工具,对印刷品上的对比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合适。

4. 印刷质量检验:印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还包括油墨的涂布均匀性、图像的重影与偏移等。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可以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印刷品的细节进行检测,确保印刷质量符合要求。

三、典型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印刷品质量检验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1. 案例一:某公司为了产品推广,设计了一款彩页印刷品进行宣传。

然而,在印刷品交付后,发现印刷品上的色彩与设计稿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形象。

印刷品类检验规范

印刷品类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 1 of3 文件名称印刷品类检验规范生效日期版别日期撰写者变更要旨李国保新增审核:初审: 制表:李国保文件编号版本页次 2 of3 文件名称印刷品类检验规范生效日期1.目的规范印刷品检验标准,为IQC检验印刷品提供方法和判定依据。

2.范围适用于IQC对印刷品进行来料检验。

3.使用仪器和设备卷尺、游标卡尺。

4.抽样方案按MIL-STD-105E LEVEL-II一般正常单次抽样,重:0.65,轻微:2.5,其中尺寸检查,试装检查采用每批抽样N=5,C=0的特检方式进行检查。

5.判定条件5.1目视距离约30cm,任何角度。

5.2扫视时间5秒/次左右,自然光或灯光下。

6.检验方法6.1外观:用目测法,将实体与图纸或样品相比较,观察实体的颜色、丝印等是否均能与样品相符。

(备注:针对按键彩片,请用灯照或者实装方式进行漏光检验。

)6.2尺寸:用游标卡卷尺测量。

6.3试装:将印刷品和相对物进行组装,观察其相互间的位置,间隙、松紧度等情况。

说明书类产品只需进行外观检查。

6.4包装:目测法。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 3 of3 文件名称印刷品类检验规范生效日期7.缺陷分类检验项目缺陷内容缺陷分类A B C外观1.印刷品内容与样品不一致,错印,漏印,多印。

2.颜色与样品不一致,颜色错,严重色差。

3.轻微色差。

4.重影、脏污。

5.体缺画、断笔、毛边。

6.破损、皱折。

7.切边不整齐,歪斜。

8.说明书缺页、重页、装订序列号混乱。

9.粘性不良,易撕掉。

10.系列号标贴错误。

11.漏打装订钉。

12.装订钉严重生锈,突出刮手。

13.漏光√√√√√√√√√√√√√尺寸外形尺寸不在承认规格范围内。

√试装1.无法试装或过松过紧。

2.孔位偏移√√包装1.无标识(内、外包装都需要标识)2.标识错误(如代码错误或者标识不全)3.产品混装(不同产品混在一起)4.未按指定材料包装5.包装材料破损√√√√√文件编号版本页次 4 of3 文件名称印刷品类检验规范生效日期8.常见不良缺陷图片:9.相关表单:9.1 进料检验报告 [PRT-QP-1201]9.2 进料异常反馈单 [PRT-QP-1202]。

印刷检验标准

印刷检验标准
每张允许1个砂眼≤0.2mm2,烫印边缘平滑,冷烫允许边缘有少许锯齿状
套印
目测(软尺量)
胶版、凸版≤0.2mm;丝网版≤0.5mm
覆膜
破折
目测
不可有破折
气泡
目测(软尺)
每张允许5个气泡≤0.2mm2
贴合性
目测
膜边缘不可跷起
模切
尺寸
目测、底片尺
上下及左右模切误差≤0.2mm
模切
目测、底片尺
1、模切不可露白边,不能切到内容(内容或图案)2、标贴间距最大误差不超过正负0.2mm模切后标贴边缘平滑。烫银边框允许:左边框减右边框差值≤0.3mm;上边框减下边框差值≤0.3mm
印刷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
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方式
允许标准










颜色
目测(比较法)
同款不同批次生产,颜色控制在签样上下限内不允许明显色差(色差仪无法区分颜色密集的地方)
套印
目测(软尺量)
四色套印≤0.5mm,正背套印≤1mm
文字、内容、图案
目测(比较法)
标贴内容与签样内容一致,图案字体清晰不可有断线、塞版现象
污点
目测(污点尺)
每张主要部位允许1个污点直径≤0.3mm,透明瓶空白处直径≤0.2mm;次要部位允许2个不集中与上同等污点
磨擦、括伤
磨擦5次/目测
无明显磨擦或括伤,已不影响LOGO图及文字为准
烫烫银
内容
目测(比较法)
标贴内容与签样内容完全一致,内容清晰不可有断线、塞版现象
平整性
目测 放大镜 软尺
油墨附着力
摩擦法
反复摩擦25次,不出现大面积掉墨

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品包装验收标准:1,外观外观是首要的,必须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其次是色调,应基本一致;然后是文字,应完整、清楚,位置准确;最后是尺寸要求,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要小于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要小于1.0mm。

2.层次各阶调应分明,层次清楚3.套印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

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码差小于等于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码差小于等于0.20mm.4.网点网点作为印刷的基本单元,应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

50%网点的扩大值,精细印刷品为10%-20%;一般印刷品为10%-25%。

5.颜色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丰富多彩。

指标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青(C)品红(M)小于等于0.15黑(BK)小于等0.20,黄(Y)小于等0.10;二是颜色符合印刷样品。

(备注)符合印刷样品与电子文件和是否是传统打佯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凹版印刷品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方法1.外观成品应整洁,无明显脏污,残缺,刀丝;文字印刷清晰完整,5号字以下不误字意;印迹边缘光洁,无断划少点;网纹清晰均匀,无明显变形及残缺;图像颜色自然,协调。

2套印画面主题部位,实地印刷误差应不大于0.5mm,网纹印刷误差应不大于0.3mm;画面次要部位,实地印刷误差应不大于0.8mm,网纹印刷误差应不大于0.6mm。

1、外观:版面干净,无明显脏污;色调一致;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无切割不良、飞边;尺寸允许误差小于1.0mm。

2、层次:各阶调应分明,层次清楚。

3、套印: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套印允许误码差小于等于0.20mm。

4、网点:网点应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50%网点的扩大值为10%-25%。

5、颜色:颜色符合原稿,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青(C)品红(M)小于等于0.15,黑(BK)小于等于0.20,黄(Y)小于等于0.10。

色差等级国标标准

色差等级国标标准

色差等级国标标准
色差等级国标标准是指国家标准GB/T 250-2014《塑料色差评定方法》中规定的色差等级分类标准。

该标准是为了评价塑料制品外观质量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色差值的测量和判定,来确定塑料制品的色差等级,以指导生产和质检工作。

根据GB/T 250-2014标准,色差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0级、1级、2级、3级和4级。

其中,0级表示无色差,1级表示色差较小,2级表示色差一般,3级表示色差较大,4级则表示色差很大。

每个等级还有具体的数值范围,如0级的色差值应小于0.5,1级的色差值应在0.5~1.5之间,2级的色差值应在1.5~3之间,以此类推。

在进行色差评定时,需要使用色差仪来进行测量,并根据测得的色差值与标准中规定的数值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塑料制品的色差等级。

在评定时,还需要考虑塑料制品的实际应用场景和要求,以确定是否达到了需要的色差等级。

总之,色差等级国标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它能够帮助生产和质检工作人员更好地评价塑料制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制程质量,确保生产畅通,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印刷工序的检验操作规范。

3. 职责:
3.1 印刷车间主管或组长负责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进度的控制,首件产品的
确认以及生产异常的处理并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
3.2 印刷机长负责版面的安装、调试、生产任务的执行,同时机长或助手在生
产过程对产品的自检及生产异常的反馈。

4.内容:色差管理规定与控制
4.1 每次印刷生产时,必须做好首件确认,由当班带班人员现场签字确认,并
且要复一张膜进行比对,当颜色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2 长单分批生产时,必须要求在版上注明是第几次生产,便于后工序的区
分,防止批次之间的颜色不一致。

4.3 生产过程中每板印完后的倒数第5张统一都要收起来,并与首件样进行
比对,便于控制整批产品的颜色走向,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防止大批量的色差产生。

4.4 印刷机长必须提高抽检的频次,刚开始第一板没100张都要抽取样张对
一次颜色,顺开3000张以后,每300张抽取一次样品核对颜色。

4.5 为了防止长单PS版网点磨损,造成颜色变浅,要求每次印刷印到4万张
后,必须将网点版进行替换,严格执行,避免网点慢慢的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

4.6 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纸毛比较多,彩印要经常性的停机清洗,防止堆粉
在橡皮上,造成颜色变深。

4.7 品管人员必须协助核对颜色,跟踪产品的质量,经常性独立核对生产的产
品与样稿之间的颜色情况。

4.8 印刷专色产品时,必须借助密度仪进行颜色控制,主要控制的产品为,15%
银露牛奶花生产品,及金双汇系列产品,必须控制颜色,标准值Δ必须控制在1.5以内。

银鹭产品色差控制重点:
系列:桂圆莲子八宝:主要控制碗旁边渐变平网,底色不能偏浅。

要重点控制,且量较大。

桂圆八宝:但是要注意八宝粥系列底色。

4.9 最后要求后工序分批入库,分批出货,共同控制色差。

4.10 作业不良数量应清点,单独存放,生产报表上应填写作业不良数,由巡检清
点后方可报废。

4.11使用表单
《生产计划》、《生产工作单》、《印刷生产日报表》、《首件确认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