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阀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023年电液伺服阀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电液伺服阀行业市场前景分析电液伺服阀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冶金、化工、建筑、轻工、粮食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电液伺服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国内市场目前,国内电液伺服阀生产商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其中的龙头企业包括海德汉、克瑞尔、斯沃奇、哈雷等。
电液伺服阀在机械、汽车、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领域已经比较广泛,且市场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国家“智能制造2025”规划的推出,也为电液伺服阀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未来,随着国内各类风电、光伏电站、电网改造等投资持续增加以及对于智能装备的需求不断提升,电液伺服阀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二、国际市场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国家一直是电液伺服阀的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
中国的电液伺服阀产业发展得比较晚,技术水平与欧美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中仍具备竞争力。
然而,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也为电液伺服阀行业拓宽了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关注电液伺服阀这个重要的技术领域,为中国电液伺服阀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三、技术趋势随着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电液伺服阀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现代电液伺服阀普遍采用数字、模拟混合控制系统,能够更精确快速地完成各类操作,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高效、智能的要求。
另外,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电液伺服阀也需要基于网络化、智能化等新理念进行升级优化,以加速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壮大。
总体来讲,电液伺服阀市场前景较为广阔,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同时,企业需要针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制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2024年电液伺服阀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液伺服阀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电液伺服阀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电液伺服阀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在过去五年中,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电液伺服阀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电液伺服阀在工业自动化和机械传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推动电液伺服阀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1.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随着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电液伺服阀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液伺服阀能够精确控制机械运动,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2.新兴工业领域的需求增加: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对电液伺服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领域对精密控制和高性能的电液伺服阀有着很高的需求。
3.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电液伺服阀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能有效减小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电液伺服阀的需求也在增加。
市场竞争态势电液伺服阀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供应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竞争特点:1.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供应商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
2.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之间在价格上进行竞争,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同时也通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来增加收入。
3.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供应商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及时的售后支持,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市场前景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电液伺服阀市场前景广阔。
以下是一些市场前景的展望:1.技术创新和应用扩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液伺服阀将迎来更多的应用领域。
例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为电液伺服阀提供更多的机会。
2.国际市场开拓: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将为电液伺服阀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会。
2024年电液伺服系统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电液伺服系统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将电力和流体力学相结合的动力传动技术,通过电动机驱动液压泵,将液压油传输到执行器,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运动控制。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液伺服系统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电液伺服系统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市场现状电液伺服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推动,促使电液伺服系统市场持续扩大。
目前,主要的市场包括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
其中,机械制造是电液伺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 市场驱动因素2.1 工业自动化的推动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密控制和高度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推动了电液伺服系统的市场需求。
伺服系统在自动化设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新兴领域的需求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如机器人技术、无人驾驶等,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需求也在增加。
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运动控制,而电液伺服系统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2.3 能源效率的要求在能源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提高能源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电液伺服系统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因此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3. 市场挑战和机遇3.1 技术挑战电液伺服系统需要克服液压系统的液压噪声、泄漏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电液伺服系统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技术挑战,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
3.2 市场竞争随着电液伺服系统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在加剧。
国内外众多厂商进入该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电液伺服系统制造商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优势。
3.3 发展机遇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兴起,对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液伺服系统的需求将会增加。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电液伺服阀是电气信号控制液压执行元件的一种装置,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起初,电液伺服阀主要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等高端军事领域,其功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驱动液压执行元件执行动作。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液伺服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液压传动系统中,成为自动化系统控制领域重要的元器件之一。
二、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电液伺服阀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磁阀技术、增量式数字伺服技术、膜片式伺服技术、高动态特性伺服技术以及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等。
电磁阀技术是当前电液伺服阀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该类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增量式数字伺服技术是新近出现的伺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特点,性能更为优越。
另外,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运用较广泛,它可以优化电液伺服阀的控制性能,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等。
三、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趋势未来,电液伺服阀仍将朝着更加高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即对电液伺服阀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综合应用多种新技术,如高速差动式伺服阀,普通增量式伺服阀和高速可变式数字伺服阀等结合,可以实现多静态特性、高动态性能的电液伺服阀技术。
再次,现如今智能化制造飞速发展,电液伺服阀也将随之演进,如引入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使其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以上是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
2024年电液伺服阀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液伺服阀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电液伺服阀是一种重要的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本文将对电液伺服阀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2. 市场规模电液伺服阀市场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持续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电液伺服阀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Y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增加。
3. 竞争态势电液伺服阀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全球范围内还存在许多中小型厂商,它们在特定领域或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行业发展趋势4.1 技术升级和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新型产品不断涌现。
例如,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的伺服阀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4.2 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了提高产品的可比性和互操作性,电液伺服阀行业开始倡导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降低产品开发和运营成本,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4.3 市场细分和差异化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电液伺服阀市场逐渐出现细分化趋势。
不同行业对于电液伺服阀的需求有所差异,一些厂商开始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产品研发,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4.4 环保和能源节约环保和能源节约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电液伺服阀行业也受到了影响。
厂商们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性,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5. 总结电液伺服阀市场在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变化和挑战。
未来,该市场将继续受到工业自动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同时也需要厂商们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了解市场环境,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战略调整,将有助于厂商们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2024年电液伺服阀市场环境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电液伺服阀研究现状及发展

电液伺服阀研究现状及发展电液伺服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液压执行元件运动的关键部件。
它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通过控制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
电液伺服阀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1.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研究: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是实现液压系统控制的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动态特性和控制特性。
目前,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
2.电液伺服阀的结构设计研究:电液伺服阀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其控制性能和可靠性。
目前,研究者对电液伺服阀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工艺,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3.电液伺服阀的控制策略研究:控制策略是实现电液伺服阀精确控制的关键。
研究者通过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验证,提出了多种控制策略,如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模糊控制等,用于改善电液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
4.电液伺服阀的节能研究: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电液伺服阀的节能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研究者通过优化电液伺服阀结构和控制策略,减小系统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高性能化: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液压系统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电液伺服阀将朝着更高的性能要求发展,提高其控制精度、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2.智能化:智能化是液压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电液伺服阀将具备更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能够实现自诊断、自适应和网络化控制。
3.节能化:节能环保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电液伺服阀将更加注重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系统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多功能化:未来,电液伺服阀将朝着多功能化发展,不仅能够实现精确控制,还能实现其他功能,如防振、抗干扰和故障检测等。
总之,电液伺服阀是液压系统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复杂的电液元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它作为连接电气部分和液压部分的桥梁,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液伺服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的关键部件,是一种接受模拟电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及压力的液压控制阀。
其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冶金、化工等领域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
一、电液伺服阀研究现状1、伺服阀的结构改进①在电液伺服阀部分结构中,主要从余度技术、结构优化、材料更替等方面进行改造,以提高相关性能。
采用三余度技术的电液伺服执行器系统将伺服阀力矩马达、喷嘴挡板阀和系统反馈元件等三重化,若伺服阀线圈一路断开,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系统的动态品质性能基本不变,从而提高伺服执行器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性。
在结构改进方面,针对阀故障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其相关性能要求。
在材料方面,阀的某些元件采用了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优良机械性能的材料,能减少故障,使阀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②通过对阀芯、阀套磨配加工工艺的改进,采用不同磨配原理,如磁力研磨法,提高阀的工作性能。
阀芯及阀套组成的滑阀副是伺服阀的核心,阀套窗口棱边的几何精度决定了阀的工作性能。
在阀芯加工最后磨配端面时,不能直接获得锐边,而是在棱边处产生“毛刺”,然后采取措施去除。
1992年,美国某公司在加州制造了一台CNC液压磨床,用于加工阀芯棱边,另一公司制造了一台液压测试台,用于配合磨床。
两者的结合是自动化流量磨削系统,提高了产品完好率,减少了阀芯生产时间,其性能优良。
③伺服阀装配采用优质材料。
由于伺服阀衔铁组件装配属于薄壁件和细长杆装配,压装力稍大时,易产生工件变形或装配尺寸压不到位的抱死现象。
喷嘴体与对应孔压装轴向压装力大,喷嘴体常出现打压渗漏油、压力窜动和跳跃现象。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一概述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中的关键元件,它是一种接受模拟电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控制阀。
电液伺服阀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冶金、化工等领域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
二发展过程液压控制技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40年,当时一位古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液压伺服系统——水钟。
然而在随后漫长的历史阶段,液压控制技术一直裹足不前,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有一些重大进展。
在二战前夕,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液压控制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许多早期的控制阀原理及专利均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如:Askania调节器公司及Askania-Werke发明及申请了射流管阀原理的专利。
同样,Foxboro发明了喷嘴挡板阀原理的专利。
而德国Siemens公司发明了一种具有永磁马达及接收机械及电信号两种输入的双输入阀,并开创性地使用在航空领域。
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用螺线管直接驱动阀芯运动的单级开环控制阀。
然随着控制理论的成熟及军事应用的需要,伺服阀的研制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6年,英国Tinsiey获得了两级阀的专利;Raytheon和Bell航空发明了带反馈的两级阀;MIT用力矩马达替代了螺线管使马达消耗的功率更小而线性度更好。
1950年,W.C.Moog第一个发明了单喷嘴两级伺服阀。
1953年至1955年间,T.H.Ca rson 发明了机械反馈式两级伺服阀;W.C.Moog发明了双喷嘴两级伺服阀;Wol pin发明了干式力矩马达,消除了原来浸在油液内的力矩马达由油液污染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1957年R.Atchley利用Askania射流管原理研制了两级射流管伺服阀。
并于1959年研制了三级电反馈伺服阀。
1959年2月国外某液压与气动杂志对当时的伺服阀情况作了12页的报道,显示了当时伺服阀蓬勃发展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与研究现状陈潜201302070902 健行理工1301班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中的关键元件,它是一种接受模拟电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控制阀。
电液伺服阀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冶金、化工等领域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联合控制的多级伺服元件,它能将微弱的电气输入信号放大成大功率的液压能量输出。
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和放大倍数大等优点,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发展过程1750年左右,用于控制给水系统和蒸汽锅炉水位的液位控制阀在英国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控制策略的不断改进,进而影响到液压技术的发展。
在二战前夕,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要求发明一种能够实现机械信号与气体信号转换装置。
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采用滑阀阀芯在阀套中移动的结构。
阀芯的运动是直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与弹簧产生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此时的伺服阀还仅仅是一种单级开环控制阀。
二战结束后,电液伺服阀开发研制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很多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性能。
特别是1960年的电液伺服阀设计更多地显示出了现代伺服阀的特点。
1946年,英国人获得了两级阀的专利。
1950年,W.C.Moog第一个发明了单喷嘴两级伺服阀。
1953年至1955年间,T.H.Carson发明了机械反馈式两级伺服阀,W.C.Moog 发明了双喷嘴两级伺服阀,Wolpin发明了干式力矩马达,消除了原来浸在油液内的力矩马达由油液污染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1957年Atchley利用射流管原理研制了两级射流管伺服阀。
1959年Atchley研制了三级电反馈伺服阀。
1959年2月,国外某液压与气动杂志对当时的伺服阀情况作了12页的报道,显示了当时伺服阀蓬勃发展的状况。
那时生产各种类型的伺服阀的制造商有20多家。
大多数生产具有反馈及力矩马达的两级伺服阀。
1960年,伺服阀已具有现代伺服阀的许多特点。
如:第二级对第一级反馈形成闭环控制,采用干式力矩马达,前置级对功率级的压力恢复通常可达到50%,第一级的机械对称结构减小了温度、压力变化对零位的影响。
同时,由早期的直动型开环控制阀发展变化而来的直动型两级闭环控制伺服阀也已出现。
当时的伺服阀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伺服阀又被广泛用于航天领域,并研制出高可靠性的多余度伺服阀等尖端产品。
1963年,Moog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专为工业场合使用的73系列伺服阀产品。
随后,越来越多的专为工业用途研制的伺服阀出现了。
它们具有如下的特征:较大的体积以方便制造,阀体采用铝材(需要时亦可采用钢材),独立的第一级以方便调整及维修,主要使用在14MPa以下的低压场合,尽量形成系列化、标准化产品。
1973年,Moog公司按工业使用的需要,把某些伺服阀转换成工业场合的比例阀标准接口。
Bosch研制出了其标志性的射流管先导级及电反馈的平板型伺服阀。
1974年,Moog公司推出了低成本、大流量的三级电反馈伺服阀。
Vickers公司研制了压力补偿的KG型比例阀。
Rexroth、Bosch及其他公司研制了用两个线圈分别控制阀芯两方向运动的比例阀等等。
到了现代,新型电液伺服阀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新型结构的设计,新型材料的采用及电子化,数字化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等几方面,液压伺服系统向高性能、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需要。
现代的伺服阀主要发展方向是:(1)虚拟化。
利用CAD 技术全面支持伺服阀从概念设计、外观设计、性能设计、可靠性设计到零部件详细设计的全过程,并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计算机辅助检验、计算机辅助测试和现代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建立计算机制造系统,使设计与制造技术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2)智能化。
发展内藏式传感器和带有计算机、自我管理机能(故障诊断、故障排除)的智能化伺服阀,进一步开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
还应开发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另外,借助现场总线,实现高水平的信急系统,从而简化伺服阀的使用、调节和维护。
(3)数字化。
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的一个方向。
通过把电子控制装置安装于伺服阀内或改变阀的结构等方法,形成了种类众多的数字产品。
阀的性能由软件控制,可通过改变程序,方便地改变设计方案、实现数字化补偿等多种功能。
(4)微型化。
随着液压技术的进步及竞争的加剧,微型伺服阀的技术以体积小、重量轻、单位功率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重点增大压力的优势,应用先进材料和复合材料降低重量和铸造工艺的发展,如铸造流道在阀体和集成块中的广泛使用,可优化元件内部流动,实现元件小型化。
(5)绿色化。
减少能耗,泄漏控制,污染控制,将发展降低内耗和节流损失技术以及无泄漏元件。
如实现无管连接,研制新型密封等;发展耐污染技术和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可采用生物降解迅速的压力液体,如菜油基和合成脂基的传动用介质将得到广泛应用,减少漏油对环境危害,适应环境保护(降低噪声和振动、无泄漏)。
二研究现状当前电液伺服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及加工工艺的改进、材料的更替及测试方法的改变。
(1)在结构上改进。
目前主要是利用冗余技术对伺服阀的结构进行改造。
由于伺服阀是伺服系统的核心元件,伺服阀性能的优劣直接代表着伺服系统的水平。
另外,从可靠性角度分析,伺服阀的可靠性是伺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对此,国外的许多厂家对伺服阀结构作了改进,先后发展出了抗污染性较好的射流管式、偏导射流式伺服阀。
此外多线圈结构、或在结构上带零位保护装置、外接式滤器等型式的伺服阀亦已在冶金、电力、塑料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加工工艺上改进。
采用新型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来提高伺服阀的加工精度及能力。
如在阀芯阀套配磨方法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均研制出了智能化、全自动的配磨系统。
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配磨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气动配磨的模式,采用液压油作为测量介质,更直接地反应了所测滑阀副的实际情况,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度。
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还研制出智能化的伺服阀力矩马达弹性元件测量装置,解决了原有手动测量法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低、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
(3)在材料上改进。
除了对某些零件采用了强度、弹性、硬度等机械性能更优越的材料外。
还对特别用途的伺服阀采用了特殊的材料。
如德国有关公司用红宝石材料制作喷嘴档板,防止因气馈造成档板和喷嘴的损伤,而降低动静态性能,使工作寿命缩短。
机械反馈杆头部的小球也用红宝石制作,防止小球和阀芯小槽之间的磨损,使阀失控,并产生尖叫。
此外对密封圈的材料也可以进行更替,使伺服阀耐高压、耐腐蚀的性能得到提高。
三发展趋势当前,新型电液伺服阀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新型结构的设计、新型材料的采用及电子化、数字化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等几方面。
(1)新型结构的设计。
伺服阀去掉了一般伺服阀的前置级,利用一个较大功率的力矩马达直接拖动阀芯,并由一个高精度的阀芯位移传感器作为反馈。
该阀的最大特点是无前置级,提高了伺服阀的抗污染能力。
同时由于去掉了许多难加工零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可广泛使用于工业伺服控制的场合。
另外,近年来伺服阀新型的驱动方式除了力矩马达直接驱动外,还出现了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新型电磁铁等驱动结构以及光-液直接转换结构的伺服阀。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伺服阀的性能,而且为伺服阀发展开拓了思路,为电液伺服阀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新型材料的采用。
当前在电液伺服阀研制领域的新型材料运用,主要是以压电元件、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形状记忆合金等为基础的转换器研制开发。
与传统伺服阀相比,采用新型材料的电-机械转换器研制的伺服阀,普遍具有高频响、高精度、结构紧凑的优点。
虽然目前还各自呈在某些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给电液伺服阀的技术发展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3)电子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目前电子化、数字化技术在电液伺服阀技术上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在电液伺服阀模拟控制元器件上加入D/A 转换装置来实现其数字控制。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把控制元器件安装在阀体内部,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阀的性能,实现数字化补偿等功能。
其二,为直动式数字控制阀。
通过用步进电机驱动阀芯,将输入信号转化成电机的步进信号来控制伺服阀的流量输出。
该阀具有结构紧凑、速度及位置开环可控及可直接数字控制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此外还有通过直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阀芯来实现数字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或伺服阀结构改变等方法来形成众多的数字化伺服阀产品。
四参考文献[1] J.C.Jones.Developments in Design of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m Their Initial Design Concept to Present Day Design andApplications.MonashUniversity. Australia .November 1997[2] 肖俊东、王占林.新型高性能直接驱动电液伺服阀.机械科学与技术,第24卷,第12期,2005年12月[3] 花克勤.正弦输入法识别电液伺服阀的动特性.流体传动与控制,第4期,2004年,7月[4]方群,黄增.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 2007.[5]陈彬,易孟林.电液伺服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液压与气压传动, 2005.[6]王春行.液压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