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操作要点

手掌与手指掌面

(一)皮肤切口

1.手掌纵行切口自腕前横切口的中点处向下作纵行切口,至中指近端。

2.手掌横切口沿手掌远侧缘作横行切口。

3.手指纵行切口自手掌横切口处向中指尖作纵行切口。

4.拇指斜切口从腕前区横切口中点处至拇指尖作斜行切口。

提起各切口的皮缘,自内向外剥离皮肤,翻开皮片。(图0-3)

(二)层次解剖

1.解剖手掌浅筋膜注意观察手掌的浅筋膜,较其他各部致密,脂肪组织很少。在浅筋膜内可找到浅静脉。在小鱼际处可寻到尺神经掌支,并可见到掌短肌。在鱼际近端可找到桡神经浅支。

2.解剖掌腱膜及筋膜间隙

(1)显露掌腱膜:清除浅筋膜和掌短肌,显露深筋膜。观察掌腱膜的形态。

(2)显露筋膜鞘:切断掌腱膜远侧的4条纵束,勿伤及深面的血管和神经。向近侧掀起掌腱膜的切缘,边掀起边观察掌腱膜内、外侧缘向深部发出的纤维隔,切断,游离掌腱膜。探查3个筋膜鞘。

3.解剖尺神经浅支、掌浅弓及其分支

(1)追踪尺神经及其分支:在屈肌支持带尺侧缘的浅面切开薄层深筋膜,找到尺神经。在豌豆骨的外下方寻找尺神经浅支,追踪观察其分支。 1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至小指,另1支为指掌侧总神经,再分支至第4、5指的相对缘。

(2)剖查尺动脉及其分支:在尺神经的附近找到尺动脉。于豌豆骨的外下方找到有尺动脉分出的掌深支,不必追踪。

(3)剖查掌浅弓及其分支:沿尺动脉主干追踪其与掌浅支吻合形成的掌浅弓。观察弓的类型,剖查由弓发出的各支指掌侧总动脉,追踪至人手指处。

(4)解剖正中神经及其分支: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找到正中神经返支,追踪观察其向外上方进入鱼际肌。在指掌侧总动脉附近找到指掌侧总神经,追踪至人手指处。4.解剖鱼际肌和小鱼际肌清除鱼际肌和小鱼际肌表面的深筋膜,分离、修洁各块肌肉,观察。

5.解剖腕管、观察腱滑液鞘

(1)打开腕管:修洁并观察屈肌支持带,纵行切开,打开腕管。观察腕管内通过的各结构。将正中神经分离、提起,并向前臂及手掌追踪观察。

(2)观察腱滑液鞘:在腕管内找出屈肌总腱鞘,在腕桡侧管内找出拇长屈肌腱鞘,观察其位置关系。切开两腱鞘,探查其交通关系。

(3)剖查蚓状肌:分离指浅、深屈肌腱,观察其位置关系。找出起于指深屈肌腱的蚓状肌,观察。

6.解剖尺神经深支、掌深弓及其分支在豌豆骨外下方找到尺神经深支和尺动脉掌深支,修除周围结缔组织,切断附近肌肉,沿其走行追踪。在腕管附近切断各屈指肌腱,向远侧掀开。除去其深方的结缔组织和骨间掌侧筋膜。继续向桡侧追踪,可见掌深支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的掌深弓。修洁掌深弓及其各分支,观察,并可见尺神经深支与掌浅弓伴行。

7.解剖指蹼间隙仔细去除各指蹼间隙残留的皮肤和脂肪组织。修洁各指掌侧总动脉和总神经的末段,可见它们在各指蹼间隙处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分

别行向相邻两指的相对练。修洁各蚓状肌腱,观察其走向。探查指蹼间隙的交通关系。

8.解剖手指掌面

(1)将纵切口的皮肤翻向两侧,从指蹼处向远侧剖查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注意二者的位置关系。

(2)清理指屈肌腱纤维鞘,纵行切开腱鞘,观察指浅屈肌腱裂孔及附着点。观察指深屈肌腱的走行及终止。将指屈肌腱拉起,观察腱系膜。

手背与手指背面

(一)皮肤切口

1.手背纵切口自腕背横切口的中点向下作纵行切口至中指近端。

2.手背横切口沿掌指关节作横切口。

3.手指纵切口自横切口起,沿中指背面中线作纵行切口直达甲根部。提起上述纵切口的皮缘,向两侧剥离翻开皮片。(图0-3)

(二)层次解剖

1.解剖手背浅筋膜

(1)手背静脉网:在手背的浅筋膜内可见静脉网。在第1掌骨间隙处,由静脉网合成头静脉。在第4掌骨间隙处,合成贵要静脉。

(2)手背皮神经:在手背近端桡侧寻找桡神经浅支,在尺侧寻找尺神经手背支。观察两神经向手背及手指的分支。

2.解剖手背深筋膜

(1)解剖伸肌支持带及骨纤维管:清除腕背侧的浅筋膜,显露伸肌支持带。将其纵行切开,翻向两侧,边翻边切断它向深方发出的5个纤维隔。它们附着于尺、桡骨,

形成6个骨纤维管。观察各管内通过的肌腱及腱鞘。

(2)显露手背筋膜:清除浅筋膜,保留静脉网,显露由深筋膜浅层与伸肌腱愈合形成的手背腱膜。观察手背皮下间隙,观察指伸肌腱远端的腱间结合。

(3)显露骨间背侧筋膜:剥离并切断手背腱膜远端,将腱膜掀起,暴露骨间背侧筋膜,观察腱膜下间隙。

(4)观察骨间背侧肌:除去骨间背侧筋膜,观察骨间背侧肌。

3.剖查桡动脉末段在手背桡侧修洁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观察"鼻烟壶"边界。除去窝内的疏松结缔组织,修洁在窝内走行的桡动、静脉。追踪桡动脉,观察其穿过第1骨间背侧肌至手掌。

4.解剖手指背面沿指伸肌腱追踪至手指背面,观察其形成指背腱膜.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 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整理

上肢 上肢的体表标志 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腋窝的构成及内容 腋动脉的分段及主要分支 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构成及穿行结构 臂丛各束的分支 腋神经的行程和易损伤的部位 腋鞘的概念,肌腱袖的概念和意义 肱动脉在臂部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正中神经在臂部的行径及二者的关系 肱骨肌管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前臂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桡血管神经束、尺血管神经束和正中血管神经神经束的构成 腕管的构成和内容 手掌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内容 手掌筋膜间隙的位置、构成及内容 手掌内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范围 本章重点: 肩部:腋腔的构成及主要内容。锁胸筋膜、肌腱袖、三边孔、四边孔、腋鞘 臂和前臂:臂和前臂内、外侧肌间隔和骨筋膜鞘的形成及其内容。肱骨肌管、血管神经束肘窝:境界和内容,肘后三角、提携角 腕、手部:腕、掌部深筋膜形成的结构,手掌深筋膜的区分、间隙及临床意义。鼻烟窝、屈肌支持带、腕管 各部位肌的名称、位置;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分支。 下肢 下肢的体表标志 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臀部肌的配布 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通过结构 髋周围动脉网的组成与其临床意义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 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 股鞘的概念、内容及临床意义 股管、股环的位置、通连、内容及意义 收肌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结构和临床意义 腘窝的境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小腿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特点、内容物及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重点内容

局部解剖学重点内容 面部 1、何谓面部浅层结构?面部皮肤和浅筋膜各有什么特点? (1)浅层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面肌、血管、淋巴和神经等。 (2)特点:①面部皮肤薄而柔软,浅筋膜疏松,富有弹性,易于伸展,有利于创口缝合及手术成形。②颏部和鼻翼的皮肤与浅筋膜结合紧密不易分离,应注意外伤时清创与缝合。 ③皮肤与浅筋膜内弹性纤维结合紧密,致使皮肤在外伤及手术时创缘易于裂开,缝合时创缘内有内卷凹陷的倾向。 2、面部浅筋膜内有哪些结构?它们的配布与层次关系如何? 面部浅筋膜内有表情肌、腮腺浅叶及行走于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淋巴以及腮腺导管。 表情肌位于皮下浅筋膜内,主要集中分布于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围。一侧面肌受同侧面神经支配。 腮腺位于面侧区,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经腮腺的面神经为界,将其分为浅、深两部。腮腺管有腮腺浅叶发出。 3、何谓面部“危险三角”?其临床意义如何? 危险三角:鼻根和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临意:面静脉无完整的静脉瓣,此区域感染时,可经其交通途径而致颅内感染。 4、试述腮腺浅叶的形态、位置、毗邻及穿出结构的排列关系 (1)形态:略低向外侧、尖向内侧的锥体形 位置:位于面侧区 毗邻:上缘与颧弓、外耳道以及颞下颌关节相毗邻;下平下颌角;前临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后缘,浅部向前覆盖与咬肌后面的浅面,后缘与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相邻;浅面被皮肤、浅筋膜、覆盖;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 传出结构:①腮腺管 ②血管、神经:纵行(颈外动脉,颞叶动脉、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合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

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面神经分支与面横动静脉,下颌后动静脉与上颌静脉,颈外动脉,上颌动脉与耳颞神经。 5、腮腺深份与那些结构毗邻?为什么腮腺肿瘤很少波及颈内动脉及末四对脑神经? 腮腺深面茎突舌骨肌及深部的血管神经相邻。其深部所邻的血管神经有颈内动静脉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借茎突分开。 腮腺外面包被腮腺鞘、颈内动脉及末回对脑神经行走于腮腺鞘外,且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发出诸多间隔深入到腮腺实质内将其分隔成许多小叶。 6、腮腺炎或腮腺肿瘤时易累及那些血管和神经? 传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以及面神经的分支。 腮腺炎or腮腺肿瘤易累及以上血管和神经。 7、试述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的传经结构及体表定位? 眶上神经及同名血管经眶上孔穿出主皮下。分布于额部皮肤。 眶下神经伴行同名血管穿眶下孔分别向上、向下分成数支分布于下睑眶下区、鼻翼和上唇的皮肤。 颏神经伴行同名动脉,由颏孔穿出,分支分布于颏区和下唇的皮肤。 头部 1.颅顶部软组织的层次及特点? 答: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颅顶肌与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特点:皮肤--厚而致密,血管淋巴管丰富,损伤易修复。 浅筋膜---(1)血管神经多伴行,放射状走行。(2)动脉吻合支丰富,易出血且愈合迅速。(3)神经分布相互重叠,需切口处补充浸润麻醉。(4)淋巴回流方向分区不严格,额区淋巴回流至下颌下淋巴结,枕区回流至枕淋巴结,顶区回流至耳后淋巴结。 帽状腱膜---致密坚韧,若头皮伤及帽状腱膜,伤口裂开较大。(esp.横向断裂)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1)组织薄而疏松,活动度大,头皮撕脱伤多发生于此。(2)范围广,若出血或积脓可蔓延至全颅顶(3)临床上称为颅顶的“危险区”。颅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与颅顶骨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出血范围局限。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 头部 传经腮腺的结构: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由浅入深: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腮腺床的结构:由颈内、外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构 成。 面侧深区的内容:翼内肌,翼外肌,翼丛,上颌动脉,下颌神经及其分支(颊神 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 咬肌间隙的构成: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穿过 毗邻: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 临床意义:牙源性感染可能扩散到此。 额顶枕区层次:由浅入深5层: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浅部3层和称头皮。 特点:皮肤含有大量毛囊和皮脂腺,为疖肿或皮脂腺囊肿好发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 垂体及垂体窝的毗邻:顶是硬脑膜形成的鞍膈,前上方有视交叉和视神经。 穿海绵窦的结构: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行。 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

- 1 - 与上颌神经。 颈部 浅筋膜内的内容:颈前动脉,颈外动脉。 颈筋膜的分层及名称:分浅、中、深和成对的颈动脉鞘,浅层封套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深层椎前筋膜。 下颌下三角境界及内容 境界: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 内容: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和下颌下神经节。 颈动脉三角的围成: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甲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内容:颈内静脉及分支,颈总动脉及分支,颈外动脉,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部分颈深淋巴结。 二腹肌后腹的毗邻:表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深面颈内动、静脉,颈外动脉,末三对脑神经及颈交感干。上缘耳后动脉和面神经及舌咽神经。下缘有枕动脉和舌下神经。 甲状腺的被膜:假被膜,气管前筋膜包裹形成,内侧增厚形成甲状腺旁韧带.甲状腺的外膜为真被膜即纤维囊。 囊鞘间隙的构成:甲状腺真假被摸两者之间的间隙。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六 操作要点 手掌与手指掌面 (一)皮肤切口 1.手掌纵行切口自腕前横切口的中点处向下作纵行切口,至中指近端。 2.手掌横切口沿手掌远侧缘作横行切口。 3.手指纵行切口自手掌横切口处向中指尖作纵行切口。 4.拇指斜切口从腕前区横切口中点处至拇指尖作斜行切口。 提起各切口的皮缘,自内向外剥离皮肤,翻开皮片。(图0-3) (二)层次解剖 1.解剖手掌浅筋膜注意观察手掌的浅筋膜,较其他各部致密,脂肪组织很少。在浅筋膜内可找到浅静脉。在小鱼际处可寻到尺神经掌支,并可见到掌短肌。在鱼际近端可找到桡神经浅支。 2.解剖掌腱膜及筋膜间隙 (1)显露掌腱膜:清除浅筋膜和掌短肌,显露深筋膜。观察掌腱膜的形态。 (2)显露筋膜鞘:切断掌腱膜远侧的4条纵束,勿伤及深面的血管和神经。向近侧掀起掌腱膜的切缘,边掀起边观察掌腱膜内、外侧缘向深部发出的纤维隔,切断,游离掌腱膜。探查3个筋膜鞘。 3.解剖尺神经浅支、掌浅弓及其分支 (1)追踪尺神经及其分支:在屈肌支持带尺侧缘的浅面切开薄层深筋膜,找到尺神经。在豌豆骨的外下方寻找尺神经浅支,追踪观察其分支。 1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至小指,另1支为指掌侧总神经,再分支至第4、5指的相对缘。

(2)剖查尺动脉及其分支:在尺神经的附近找到尺动脉。于豌豆骨的外下方找到有尺动脉分出的掌深支,不必追踪。 (3)剖查掌浅弓及其分支:沿尺动脉主干追踪其与掌浅支吻合形成的掌浅弓。观察弓的类型,剖查由弓发出的各支指掌侧总动脉,追踪至人手指处。 (4)解剖正中神经及其分支: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找到正中神经返支,追踪观察其向外上方进入鱼际肌。在指掌侧总动脉附近找到指掌侧总神经,追踪至人手指处。4.解剖鱼际肌和小鱼际肌清除鱼际肌和小鱼际肌表面的深筋膜,分离、修洁各块肌肉,观察。 5.解剖腕管、观察腱滑液鞘 (1)打开腕管:修洁并观察屈肌支持带,纵行切开,打开腕管。观察腕管内通过的各结构。将正中神经分离、提起,并向前臂及手掌追踪观察。 (2)观察腱滑液鞘:在腕管内找出屈肌总腱鞘,在腕桡侧管内找出拇长屈肌腱鞘,观察其位置关系。切开两腱鞘,探查其交通关系。 (3)剖查蚓状肌:分离指浅、深屈肌腱,观察其位置关系。找出起于指深屈肌腱的蚓状肌,观察。 6.解剖尺神经深支、掌深弓及其分支在豌豆骨外下方找到尺神经深支和尺动脉掌深支,修除周围结缔组织,切断附近肌肉,沿其走行追踪。在腕管附近切断各屈指肌腱,向远侧掀开。除去其深方的结缔组织和骨间掌侧筋膜。继续向桡侧追踪,可见掌深支与桡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的掌深弓。修洁掌深弓及其各分支,观察,并可见尺神经深支与掌浅弓伴行。 7.解剖指蹼间隙仔细去除各指蹼间隙残留的皮肤和脂肪组织。修洁各指掌侧总动脉和总神经的末段,可见它们在各指蹼间隙处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分

(完整word版)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

1.腋腔及顶,底,四壁? 腋腔:当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窗,其深部呈四棱椎体形的腔隙。顶:是腋腔的上口,向上通颈外侧区,由锁骨中3分之1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四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内侧壁:上四位肋骨及其肋间肌组成。外侧壁:结节间沟,肱二头肌两个头及喙肱肌。 2.肌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3.血管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髂耻弓。内容:股动脉,股静脉,股环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4.股环的边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 5.上颌动脉分几段,每一段的分支有哪些? 分三段。第一段:自起点到翼外肌下缘。分支: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的一段。分支:颊动脉。第三段:自翼外肌上缘进入冀腭窝以后的一段。分支: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 6.腕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组成。内容:指浅屈肌腱及腱鞘,拇长屈肌腱及腱鞘,正中神经。 7.下颌下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血管,舌下神经,舌血管,舌神经。 8.气管颈部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什么? 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 9.椎动脉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外侧界:前斜角肌内侧。内侧界:颈长肌外侧缘。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内容:椎动脉,椎静脉,颈动脉鞘及交感干等。 10.二腹肌后腹浅面和深面通过的结构各有哪些? 浅面:面神经颈支,面动脉和下颌后动脉的前支。深面: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静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 11.三边孔和四边孔的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三边孔: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内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通过的结构:旋肩胛动脉和旋肩胛静脉。 四边孔: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外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通过的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旋肱后静脉。 12.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什么? 梨状肌上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梨状肌下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13.腘窝的边界和内容。 边界:上外侧壁为股二头肌,上内侧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侧壁为腓肠肌内侧头,下外侧壁为腓肠肌外侧头和不恒定的(足石)肌,顶为腘筋膜,底自上而下为股骨的腘面,膝关节囊的后壁和腘肌。内容:在正中线上由浅入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还有沿窝外上界走行的腓总神经,以及腘血管周围的腘深淋巴结。窝内主要结构之间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充填。 14.踝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连于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的屈肌支持带和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屈肌支持带并向深部发出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四个骨纤维管道,对肌腱起约束作用,对血管和神经起保护作用。内容:由前向后依次是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姆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15.上纵隔由浅入深有哪些结构? 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左右膈神经及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气管胸部,食管胸部的一部分,胸导管等。 17,后纵隔得内容。

局部解剖学重点归纳

局部解剖学教案 绪论,下肢前面浅层结构 【学习内容】一、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 (一)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方→隐静脉裂孔 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常选部位 (二)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10~13个,呈“T”型排列,分纵横两群。横群:腹股沟韧带下方,收集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部、肛门、外生殖器和子宫底等结构的淋巴。纵群:大隐静脉近端的两侧,为腹股沟下外、内侧浅淋巴结,收集足、小腿内侧及大腿浅部的淋巴 (三)皮神经概况 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隐神经、闭孔神经皮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腓浅神经→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 (四)阔筋膜broad fascia 阔筋膜增厚→髂胫束,临床上常用以缝合或修补体壁薄弱和缺损 阔筋膜缺口→隐静脉裂孔(卵圆窝),筛筋膜 阔筋膜发出3个肌间隔: 外侧肌间隔(较强) 内侧肌间隔(较薄) 股后肌间隔(薄弱) 二、小腿前区浅层结构 (一)皮神经概况 隐神经(L2、3):小腿内侧 腓浅神经(L4,S1、2) 足背皮神经(内侧到外侧):隐神经、趾背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中间皮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二)深筋膜的有关结构 小腿深筋膜在踝关节附近增厚,形成支持带以约束有关的肌腱。 伸肌支持带:小腿横韧带、小腿十字韧带 腓骨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 【小结】一、阴股沟皮瓣 下肢皮肤内侧(特别为股内侧)较薄,皮脂腺较多;外侧和后部较厚。大腿前、内侧皮肤面积较大,位置隐蔽,因此股前部和内侧区为皮瓣理想的供区之一。以阴股沟皮瓣为例: 1.皮瓣范围会阴部与股部之间的沟称阴股沟。该皮瓣前达耻骨结节平面;后达肛门中点平面;内侧男性达阴囊根部,女性达大阴唇外侧,可供范围约15×8 cm。 2.皮瓣的特点 (1)供区皮肤薄而柔软,绝大部分无毛,具有一定弹性,皮脂腺丰富,皮肤湿润,尤以阴囊(阴唇)外区更佳。 (2)供区血管神经丰富。 (3)部位隐蔽,切取后供区可直接缝合。 3.皮瓣的动脉 (1)阴部外动脉:起于股动脉;

局部解剖操作指导12

全身皮肤切口图

一、局部解剖操作指导 解剖操作简介 实地解剖尸体,是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解剖观察,不但扩大和加深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又可熟悉解剖操作技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由于尸体来源困难,同学们要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既大胆又认真、严肃、细致、耐心地进行解剖。 注意事项: 1.解剖前一定要预习解剖操作指导和有关部分的理论知识,以便解剖时心中有数。 2.要爱惜尸体,不得乱割。割下的皮肉,要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内,不得丢在地上。 3.解剖过程中,可随意参看图谱和有关理论。不要光顾解剖自已负责的部位,也要观察其他同学解剖出来的结构。中间可交换1~2次解剖部位。一些浅层有意义的结构,要让其他同学观看后才去掉。 4.解剖时,对于暂时未解剖的部位,不得裸露,要用塑料布包好;每次解剖完毕,同样要用塑料薄膜布盖好,以防干燥。 一、常用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 1.刀:用于切口、翻皮或剖割组织。 笔式持刀法与拿钢笔的姿势相同,解剖操作时多用此法。指压式持刀法为刀柄握于拇指与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之间,示指压在刀背上,此法仅用作较长的切口。 2.剪:用于剪断和分离各种组织结构。持剪的方法是将剪刀柄的两圆圈分别套在拇指和无名指上,示指及中指向前伸直紧贴剪柄,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3.镊子:用于固定各种组织或器官,以免滑动;更多的情况下,用于剥除脂肪、结缔组织。修洁血管、神经等结构时左手执钝镊子,右手执尖镊子,钝镊夹住血管、神经,尖镊撕去血管、神经和器官周围的结缔组织。修洁神经时应由近端向远端进行。持镊法与执拿钢笔一样。 4.止血钳:用于剥皮时夹持牵拉皮肤,也用于固定器官结构。 二、一般解剖操作程序: 1.剥皮:皮肤切口可参照全身皮肤切口图,但要根据具体情况,以方便剥皮为原则。切口一般切至表皮和真皮,皮下脂肪还留在尸体上。 2.解剖浅层结构:先找出浅层的皮神经和浅血管,然后清除浅筋膜。在分离神经血管时,刀锋要沿血管神经的走行方向分离周围组织,不可作横行切割,以免切断血管、神经。 3.解剖深层结构:去除浅筋膜后,先观察深筋膜的分布情况及其形成的结构,后除去深筋膜,分离修洁每块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结构,观察其位置、形态、行径及相互关系。需要切除某种组织结构时,必须先确认是何种组织或器官,并充分暴露才能切除,以免发生不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名词解释: 1、翼点:由顶骨、额骨、颞骨、蝶骨大翼四骨结合形成的“H”形的缝结构。临床意义:其内面由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当颞骨骨折时可将其撕裂而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翼腭窝:位于眶尖的下方,略呈椎体形,主要由上颌骨、腭骨和蝶骨翼突围成。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后经翼管通破裂孔;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下经翼腭管出腭大孔通口腔。因而翼腭窝是通向眼眶、鼻腔、口腔、颅中窝、颅底及颞下窝的交通要道。 3、颧弓:颧弓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组成,形成面部的骨性隆凸,其下缘由咬肌起始,并有颞深筋膜附着于颧弓的内外面。 4、危险三角区:面静脉部分行走于肌肉中,肌收缩时,血液可返流,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逆流,当上唇和鼻根部炎症,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海绵窦炎症。临床上将鼻根部至两侧口角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5、面动脉: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脉的前壁,行向前内上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腺上缘→腺上面的沟或腺实质内急转向外→咬肌附着处前缘→弓形绕过下颌骨体的下缘上行→面部(经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笑肌、颧大肌深面、颊肌浅面、面静脉的前方迂曲行向前上→口角、鼻翼外侧→眼内眦→内眦动脉。 6、面静脉(即面前静脉):内眦静脉→循面动脉后方斜向后外下方→咬肌前下角→颧大肌、笑肌、颈阔肌的深面及颊肌、咬肌的浅面→穿颈深筋膜浅层→颈部→斜向后下→下颌

局部解剖操作保留结构

1.血管:面动脉及面静脉、面横动脉、颞浅动脉、静脉,眶上动脉、眶下动脉、颏动脉。 2.神经:面神经的五个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耳颞神经,三叉神经的三个终支(眶上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 3.腮腺及腮腺管 4.肌肉:枕额肌额腹及帽状腱膜、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颞肌。 颈部解剖保留结构: 1.血管:颈前静脉、颈静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静脉,颈外动脉、静脉,面动脉,舌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甲状颈干及其分支,甲状腺上、下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如出现),甲状腺上、中、下静脉。 2.神经:颈丛及其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膈 神经,颈交感干,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喉内支、外支,喉返神经,副神经,颈 袢(舌下神经降支)臂丛。 3.器官:喉、甲状舌骨膜、环甲膜、咽、食管、气管颈段,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胸导管(左)。 4.肌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环甲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斜角 肌间隙。 胸部解剖保留结构: 1.血管: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头静脉,胸外侧动脉、静脉,胸背动脉、静脉,胸廓内动脉肋间支。 2.神经:锁骨上神经,第2~7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肋间臂神经,胸外侧神经,胸内侧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 3.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腹外斜肌上部,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腹 直肌鞘上部。4.乳头或乳腺

1.血管: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腹壁下动脉、静脉,旋髂深动脉. 2.神经: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外侧皮支、前皮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下六条胸神经本干。 3.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鞘,弓状线。 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精索(男)或子宫圆韧带(女)。 上肢解剖保留结构: (一)臂部与腋窝 1.血管: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腋动脉及分支(胸上动脉、胸肩峰 动脉、胸外侧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静脉,旋肩胛动脉、静脉,腋静脉及属支,肱动脉、静脉,肱深动脉、静脉,尺 侧上、下副动脉。 2.神经:臂丛(外侧束、内侧束、后束),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 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外侧神经,胸内侧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肋间臂神经,前臂外侧皮肤经,前臂后皮神经,臂外侧上、下皮神经。 3.肌肉:各块肩肌及三边孔、四边孔。 (二)前臂 1.血管: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桡动脉、静脉,尺动脉、静脉,掌浅弓,指掌侧固有动脉,指背静脉。 2.神经:尺神经及尺神经手背支,正中神经及其返支,桡神经及其分支(浅支、深支),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指背神经。 3.肌肉:前壁前群和后群各肌,掌腱膜。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2102 英文名称:Regional Anatomy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 后续课程: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数:80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80学时;上机学时: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考试;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简介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局部解剖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在讲授和指导操作中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充分反映本学科新的学科水平。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人体局部结构的位置、层次和毗邻关系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局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层次;掌握各个局部主要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熟悉各局部结构与临床的联系;培养独力解剖操作技能和观察方法。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后期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照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每次课前讲清目的、方法和要求,课间指导操作,及时解决的发现问题,每次课结束前进行提问、讨论和总结。阶段性总结并进行辅导、答疑、批改绘图作业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 根据局部解剖学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全部安排在实验室分组进行,采取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记录,辅以模型、挂图和电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要求实验类型实验学时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股前内侧区浅层 股前内侧区深层 膝前区、小腿前外侧区、踝和足背 臀部 下肢后部和足底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验证性 4 4 4 4 4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版)

局解参考资料 面神经五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 【1】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2】鞘与腮腺结合紧密, 发出许多间隔,分隔成许多小叶。 【3】临床特点:腮腺脓肿不易透过浅层,而易向 深层穿透形成咽旁脓肿。 腮腺床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N、迷走N、副N、舌下N相邻共同形成腮腺床。 层次结构 (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前组(内外侧两组) 内:滑车上A/V、滑车上N 外:眶上A/V、眶上N 外侧组:耳前组颞浅A 、颞浅V 、耳颞N 外侧组:耳后组耳后A、耳后V 、枕小N 后组:枕A 、枕V 、枕大N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意义: 1.神经分布重叠,局部麻醉时应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 2.头皮单纯切开时应作放射状切口 3.取皮瓣时其蒂应在下方,以保留蒂内血管神经主干,利于皮瓣成活和保留感觉功能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特点: 1.范围较广(眶上缘→上项线),移动性较大 2.结构疏松,头皮撕脱伤多发生在此 3.此层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4.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 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海绵窦上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相邻,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翼点:是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颈部 1.浅层(封套筋膜) 上下:附于头颈、胸交界后:附于项韧带、C7棘突 前:前正中延续,紧贴于舌骨。两侧:包绕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形成肌鞘。 2.中层(气管前筋膜)分二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中层向前下部覆盖气管,即气管前筋膜;后上方覆盖颊肌和咽缩肌,称颊咽筋膜。 3 深层/椎前层(椎前筋膜) 4.颈动脉鞘 颈筋膜在颈部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A、颈内A、颈内V、迷走N等形成的筋膜鞘 5颈筋膜间隙(1)胸骨上间隙(2)气管前间隙(3)咽后间隙(4)椎前间隙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二.

局部解剖操作要点二 操作要点 股前区 1.解剖深筋膜仔细观察阔筋膜,可见外侧份与内侧份厚薄并不一致,注意阔筋膜在股外侧面增厚的部分叫髂胫束,它起自髂嵴,止于胫骨外侧髁。臀大肌的下份和阔筋膜张肌附于髂胫束。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下纵行切开阔筋膜,用刀柄将阔筋膜与深层组织分离,注意勿损伤深面的结构。 2.解剖股前群肌肉仔细去除股前部的阔筋膜,并修洁缝匠肌和股四头肌。观察股四头肌四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及纤维方向。检查股四头肌腱止于髌骨上缘和内、外侧缘,并通过髌韧带向下附于胫骨粗隆。体会该肌的作用。 3.解剖股三角及其内容 (1)观察股三角的位置、边界及股鞘的结构特点:注意股鞘为股三角内包绕股部血管的一薄层筋膜鞘,呈漏斗形。纵形切开股鞘可见其分为三个纵形的腔,分别容纳股动、静脉和股管。 (2)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即腹股沟中点),腹股沟韧带的下方,可以找到股动脉,清理股动脉并向下追踪,解剖出它的分支。股动脉的最大分支为股深动脉,它常起自股动脉主干后外侧,距腹股沟韧带约3-5cm。股深动脉在股三角内有2个主要分支,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一般情况下,旋股外侧动脉从股深动脉外侧发出,行于缝匠肌、股直肌深面,分升、横、降3支。此分支比较粗大,容易寻找。再在股深动脉内侧解剖出旋股内侧动脉,看到它从髂腰肌和耻骨肌的夹缝中穿向深面。旋股内、外侧动脉有时可直接发自股动脉。股深动脉主干潜人长收肌深面,沿途发出3-4支穿动脉,穿过短收肌与大收肌至大

腿后部。股动脉在股三角远侧端,潜入缝匠肌的深面,进入收肌管。 (3)股静脉及腹股沟深淋巴结:股静脉在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的内侧。它收集股动脉分支的伴行静脉,并在隐静脉裂孔处接受大隐静脉的汇入。在修洁股动、静脉时,注意寻找沿股静脉近段排列的腹股沟深淋巴结,观察后可除去。 (4)股管:在股静脉的内侧,为一潜在性的间隙,内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股管的外侧壁是将股静脉与其分隔开的纤维隔,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耻骨肌筋膜。管的上口称股环,待腹部解剖时再仔细观察。股管长约1.5cm,其下口是个盲端,对着卵圆窝的内上份,用小指顺着股静脉内侧向上探,可通向股环。清理股三角内的血管:股动脉原先位于股静脉外侧,至股三角尖走向股静脉前方。在清理股深静脉时,注意勿损伤股深动脉分支。 (5)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以下,股动脉的外侧,切开覆盖于髂腰肌表面的髂腰筋膜,暴露股神经及其深面的髂腰肌。清理股神经,看到它分成许多细支,形如马尾。其分支支配耻骨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分布于股前区皮肤。在股神经的分支中,有一支特别长,与股动脉伴行进入收肌管称隐神经,追踪并修洁。 4.解剖收肌管及其内容清理缝匠肌,将其中份切断,向上、下翻起,如有皮神经穿过此肌,可切断。注意在缝匠肌下段的深面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叫腱板,它架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大收肌之间。缝匠肌与腱板组成收肌管的前壁。切开腱板即暴露收肌管内诸结构。这些结构主要是股三角内结构的延续,如股神经发出的股内侧肌支、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等。用镊子分离管内结构,注意观察动、静脉与神经的关系,其中隐神经从外侧跨过股动脉前方至内侧。隐神经在收肌管内发出髌下支分布于膝部内侧皮肤。股动脉在收肌管内发出一膝降动脉(或膝最上动脉),它与髌下支伴行,共同从股薄肌与缝匠肌腱之间穿出,分布呵:膝内侧皮肤。股动脉

局解操作考试要点

局解 肱动脉 肱二头肌内侧沟肱静脉 正中神经 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 肌腱袖:肩胛下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小圆肌腱 肌腱袖 上肢 1.指认前臂中部至臂中部这一段的浅静脉及皮神经 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贵要正中静脉和头正中静脉)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与贵要静脉伴行) 臂内侧皮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

前臂外侧皮神经(行于头静脉的后方)------作为肌皮神经的延续 前臂内侧皮神经 2.指认腋窝的4个壁头静脉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神经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 内侧壁:前据肌,1~4肋间肌 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短头,肱骨结节间沟(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之间) 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 3.穿过锁胸筋膜的3个结构 4.指认臂丛到上肢的5个主要分支 穿腕管 分出 反支浅支 肱骨外上髁分

深支浅支:肱桡肌深面,转向手背深支(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 尺神经:臂丛内侧束指深屈肌之间 发出手背支 肌皮神经,腋神经(不是胸长神经) 桡神经浅支 5.指认三边孔的边界和通过其中的结构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内容:旋肩胛动静脉 6.指认四边孔的境界和其通过的结构 上界:同三边孔 下界:同三边孔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内容:旋肱后动静脉,腋神经

三边孔,四边孔 7.指认肱骨肌管的境界及其通过的结构 境界:由肱三头肌的三个头和桡神经沟围成 内容物:肱深动脉,桡神经 8.指认肌皮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 走行:斜穿喙肱肌,在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 支配:臂部屈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 肌皮神经从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穿出 9.指认肘窝的境界及其主要的内容 上界:肱骨内外侧髁连线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下外侧界:肱桡肌 底: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 内容:肱二头肌腱,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桡神经(可能只有浅支),前臂外侧皮神经

局部解剖学重点1

南华大学04年临床医学本科《局部解剖学》试题 考试时间:2004年1月6日 姓名:__ __ __ __ __ __ 考号:__ __ __ __ __ __班级:__ __ __ __ __ __记分__ __ __ __ __ __ 一.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1.下列哪一不穿过腮腺() A 颈外动脉 B 面N C 迷走N D 下颌后V 2.甲状腺的动脉来源于() A 颈总动脉 B 颈外动脉 C 颈内动脉 D 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 3.乳房外侧缘可达() A 腋后线 B 腋中线 C 腋前线 D 肩胛线 4.不位于后纵隔的结构有() A 气管 B 食管 C 胸导管 D 奇V 5.腹正中切口需经过()层 A 6 B 7 C 8 D 9 6.关于腹股沟斜疝() A 位于精索被膜内 B 通过腹股沟管 C 可进入阴囊 D 以上都对 7.胃裸区指胃() A 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 B 与肝相邻的部分 C 与腹前壁相邻的部分 D 胃后壁 8.大网膜为()层腹膜 A 1 B 2 C 3 D 4 9.在肝门处()分叉点最低 A 肝左右动脉 B 肝门静脉 C 左右肝管 D 同样低 10.边缘动脉位于()边缘 A 十二指肠 B 回肠 C 空肠 D 结肠 11.肾封闭疗法,药物注射到() A 肾脏 B 肾纤维囊 C 肾脂肪囊 D 结肠 12.肾窦位于() A 肾蒂内 B 肾实质内 C 肾脂肪囊 D 肾筋膜内 13.下列哪一结构不参与构成骨盆下口() A 耻骨下支 B 坐骨支 C 坐骨结节 D 骶棘韧带 14.关于膀胱三角() A 为光滑区 B 缺乏粘膜下层 C 好发肿瘤与结核 D 以上都对 15.不位于会阴深隙的是() A 尿道球腺 B 前庭大腺 C 会阴深横肌 D 尿道括约肌 16.男性尿道有()个狭窄 A 1 B 2 C 3 D 4 17.腋杖使用不当,可损伤() A 正中神经 B 尺神经 C 桡神经 D 腋神经 18.不位于肱二头肌内侧沟的结构是() A 贵要静脉 B 头静脉 C 尺神经 D 正中神经 19.掌中间隙() A 位于尺侧囊 B 内为疏松组织 C 上通屈肌后间隙 D 以上都对

《局部解剖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精华版-

1.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软组织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2.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3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合称为头皮。 3.额顶枕区皮下组织前组的神经血管:有滑车上神经和滑车上动、静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 4. 颅顶部危险区(腱膜下间隙)(颅顶危险区):额顶枕区最疏松的一层是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头皮撕脱或出血多见于此层。腱膜下间隙内有静脉网借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和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内感染,故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6.穿过海绵窦的结构:海绵窦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腔内有展神经和颈内动脉通过。 7.颈外静脉的走行和注入: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 8.颈丛皮支: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浅出,此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9.面神经颈支: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行向前下,支配颈阔肌。 10.颈筋膜层次:颈筋膜是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由浅入深分为封套筋膜、气管前筋膜和椎前筋膜。 11.封套筋膜包裹的结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前腹、下颌下腺、腮腺。 12.气管前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深面。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的筋膜是气管前筋膜,甲状腺悬韧带来源于气管前筋膜(甲状腺鞘)。 13.颈部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 14.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等。 15.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咽后间隙向两侧延伸为咽旁间隙,向下通后纵隔。 16.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臂丛向外下扩散至腋窝,脓肿破溃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17.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其内容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动脉、舌下神经、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淋巴结。 18.颈动脉三角的组成和内容: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内容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副神经及颈深淋巴结。 18.甲状腺前方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19.甲状腺后方的毗邻: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以及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症,即患侧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20.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甲状腺下动脉起自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交叉。 21.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 22.喉返神经:起自迷走神经。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右锁骨下动脉向上返行,走行在食管、气管之间的沟(旁沟)内。

局部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就是按照人体得局部分区来研究器官与结构得位置、形态、体 表标志与投影、层次与毗邻关系等得学科。 第一章头部 1、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即眶上孔,位于眶上缘得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 2、 5cm,眶上血管与神经由此通过。 2、髁突condylar process:位于颧弓下方,耳屏得前方。在张、闭口运动时,可触及髁突向前、后滑动,若髁突滑动受限,将导致张口困难。 3、乳突mastoid process:位于耳垂得后方,为一圆锥形隆突,其根部得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 经由此出颅,在乳突后部得内面为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乳突根治术中,注意不要损伤面神 经及乙状窦。 4、颊脂体:浅筋膜由疏松结蹄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得团块称为颊脂体。 5、面部“危险三角区”:面静脉经内眦静脉、眶内得眼上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口角平面以上得面静脉一般无静脉瓣,面肌得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得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循上述途径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6、头皮颅顶部“危险区(层)”:腱膜下间隙有出血时,易广泛蔓延,常形成较大得血肿,其瘀 斑可出现至上眼睑皮下,此隙内有若干导静脉,分别与颅骨得板障静脉及颅内得硬脑膜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此通道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称腱膜下隙为颅顶部得“危险区”。 7、Willis环又称大脑动脉环: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大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与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当构成此环得某一动脉血液减少或被阻断时,通过环调节,血液重新分配,以减少缺血部分,维持脑得营养与机能活动。其可将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相互吻合,就是建立脑侧支循环得重要结构,同时其还将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相互联系。 8、翼点pterion:位于颧弓中点得上方约两横指处,由蝶骨、额骨、顶骨与颞骨连接而成,多数呈“H”形,翼点就是颅骨得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 发生骨折,并常伴有该动脉得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局部解剖学口诀

运动系统歌诀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全身骨歌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各部椎骨特点歌诀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肘关节歌诀 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手腕骨歌诀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跗骨歌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