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微课--压强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知识竞赛辅导讲座 九压强

初中物理 知识竞赛辅导讲座 九压强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九压强【重点知识解读】1.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公式: p=F/S.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大小相等.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密度ρ和距液面的深度h有关,与液体重力、体积及容器形状、底面积等无关.3.连通器中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4.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而产生.标准大气压数值p=1.013×105Pa=760mmhHg.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5.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能够升空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产生了压强差.【竞赛知识拓展】1.液体压强公式:p=ρgh.柱体压强公式:p=ρgh.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经典竞赛题分析】1.(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解析:由于是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相等,F甲=F乙;由压强定义,在压力相同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下陷浓度h甲>h乙,选项A正确.答案:A2.(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6.如图甲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否漏气(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解析: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后,管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漏气;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选项D正确.答案:D【竞赛实战训练】1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A、B、C、D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K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A、B、C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上升或下降的长度△h A、△h B和△h C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h A=△h B=△h C B.△h A>△h B>△h CC.△h A>△h B=△h C D.△h A=△h B>△h C.答案:B解析: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C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A 液面下降.AB液面之间高度差减小,△h A>△h B>△h C,选项B正确.2. (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竞赛)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分别为ρA、ρB的A、B 两立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3.A对B的压强为p A,B对桌面的压强为p B.现逐渐减小A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p A 与p B的比值()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C.先减小后变大 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设A立方体的边长为a,B立方体的边长为b,A立方体的密度为ρ,则B立方体的密度为3ρ,A对B的压强为p A=ρga,B对桌面的压强为p B=3ρgb+ρga3/b2,在A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p A与p B的比值始终变小,选项B正确.3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V=13πR2h,,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A.1G B.2G C.3G D.0答案:B解析: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3G,对侧面h/2高度处压强等于底面压强的1/2,所以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一定大于1.5G,小于3G,所以正确选项为B.5.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答案:C解析: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选项C说法错误.二.填空题6.(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在建造高楼大厦时,其地基大多采用箱式基础.所谓箱式基础,就是把整栋大楼占地范围的地皮掏空挖深,然后填上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的优点在于:第一,增大了大楼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大楼对地面的_________,可有效地防止地皮大幅度的下陷;第二,降低了整栋大楼的___________,增大了大楼的稳度,提高了大楼的抗震能力.答案:压强重心三.简答题7.(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5.中新网2009年5月20日电:英国《每日邮报》19日刊登了一组照片,如图10 所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这只艺高胆大的灰鹅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动作——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横向转体180度,但最难的是——它的头部依然保持着正常飞行时的姿态!虽然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连世界上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都会被其柔韧的鹅脖所折服.请你思考并回答,灰鹅这样转体的效果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四个要点:(1)迅速降低高度;(2)这样转体可使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3)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的规律;(4)灰鹅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从而使灰鹅受到空气的压力合力方向向下,有助于灰鹅迅速降低高度,躲避强风,使飞行更安全.8..(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丽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菜刀上有两种孔,如图9 所示,她对这两种孔的作用不了解.请你给她解释圈中孔①、②的作用.答案两个要点:(1)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上(或支架上).(2)孔②为透气孔,在切菜的时候,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菜刀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大气压将菜片直接压紧在菜刀上而增大切菜阻力;同时菜片和菜刀之间的空气可使菜片脱落而不沾刀.9.(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使用的是国产“和谐号”CRH3 型动车组(如图7所示).该车车厢内部设有独特的空气调节系统,夏天送冷风时,车顶中部和车窗下部的送风量之比约为3: 1;冬天送热风时,车顶中部和车窗下部的送风量之比约为1: 3.这样送出的风平和、均匀,保障车厢各处温度适宜.请定性解释采用这种送风比例设计的原因..答案两个要点:(1)温度低的空气密度大,冷风从车顶吹进来后,快速下沉,结合窗口送分可使整个车厢温度很快均匀降低.(2)温度高的空气密度小,热风从下部吹进来后,快速上升,结合车顶送分可使整个车厢温度很快均匀升高.四.综合运用10.(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直径为24cm,排气孔内径为4mm.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和60g.(1).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Pa时,该锅最高温度为120℃.已知: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取g =10N/kg)(2).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什么问题.解析:(1).由图1可知,当锅内温度为120℃时,锅内压强p=1.8×105Pa.此时限压阀受力:F0+G=F设安全阀的质量为m,则有:p0S+mg=pS可得:m=()()()25531.81010 3.1421010p p Sg-⨯-⨯⨯⨯-=kg =0.1kg=100g ,所以,应该买质量为100g的限压阀.2.如果买了另一种质量为60g的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锅内的最高气压值偏小,锅内温度不能达到120℃的后果.。

初中物理《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压强
执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压力概念,能和重力进行区分。

2.通过研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建立压强的定义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能力目标:
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再到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激发学生探究,体验成功喜悦热情
重点难点压力、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

压强概念的建立。

教具沙子,小桌,钩码
主要教学过程教师
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联系实际,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激趣导入:通过对铁轨枕木的讨论。

引出课题—
—“压强”
二、新课讲授
(分一)压力
1、压力的定义:
问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的人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他们
的关系怎样?人给地面施加了什么力?
总结:我们把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方向:
问题:分析下面几种情况手指给墙施加的压力方向。

总结: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指向被压物体。

3、与重力的联系和区别:
问题:如图,一个木块分
别压在梯形物体的四个表 F
面上,请分析四种情况下
(1)木块所受重力的方向;F
联系生
活现象
提出问

演示
引导
讲授
指导学
生巩固
记忆
联系实

思考回

观察实

回答
理解记
忆。

2024年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2024年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2024年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压强》。

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以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液体压强计、压力计、尺子、砝码。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装满水的气球,让学生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会发生形变?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和液体压强计,让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变化,验证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4. 固体和液体压强的特点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压强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2)应用题: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的现象。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能否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物理《压强》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一些有关压强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压强的概念,能准确区分压强与压力。

2. 学会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

3.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演示仪,PPT课件。

2. 学具:直尺、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用力按图钉、坐在不同形状的椅子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介绍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每只鞋底的面积为0.02平方米,他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

② 某学生坐在课椅上,臀部与椅子的接触面积为0.1平方米,他对椅子的压力为500N。

① 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时,穿上较宽大的鞋子会感觉更舒适?② 为什么在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针头要做得细长?2. 答案:(1)① 压强 = 压力÷ 受力面积= 500N ÷ 0.02平方米 = 25000帕斯卡。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知识点讲解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知识点讲解第九章压强压强 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4)应用: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第九章压强初二物理丨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3.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初中物理压强ppt课件

初中物理压强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12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 时,减小压力
在压力不变时, 增大受力面积
精选ppt课件2021
13
• 为什么书包要用 扁而宽的带?而 不用细绳?
因为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用 扁而宽的带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使书包背在身上更舒服。
精选ppt课件2021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精选ppt课件2021
22
3、如图事例属于减小压强的实例是(

4、如图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实例有(

A
B
C
D
E
精选ppt课件2021
23
5、座沙发比座硬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 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________,在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压 强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精选ppt课件2021
24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压力大时,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小时,压强一定大 C、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越大,所产生的压强越大 D、压强的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
2、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下
9
思考:受力面积和接触面积相同吗
• 接触面积不一定是受力面积,两个物体接 触,之间可能不受力;如篮球靠墙放置,与 墙接触的面就不受力 。
• 受力面积一定是接触面积或接触面积的一 部分。
精选ppt课件2021
10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 比值叫做压强,用P表示。
公式: P F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压强》精讲图文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压强》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压强的应用。

重点讲解压强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尺子、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作用下的现象,引出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计算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

(2)比较不同形状物体在相同压力下的压强。

3. 知识讲解:(1)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及换算。

(3)压强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压强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变化,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

2. 压强的应用实例。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重物在水平桌面上的压强。

(2)解释为什么在雪地里行走要穿雪地靴。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材料的压强特性。

(2)探讨压强与摩擦力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压强的概念理解2. 压强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过程4. 压强的实际应用5.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它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关系,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大小取决于这两个因素。

压强(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公开课

压强(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公开课

压强(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公开课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压强 p = F/S,其中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受力的面积。

3. 压强的计量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力来改变压强;在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压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方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压力计、面积板、不同形状的物体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例如: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强。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压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压强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压强计算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压强1.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2. 计算公式:p = F/S3. 计量单位:帕斯卡(Pa)4. 增大压强的方法:a.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力b. 在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5. 减小压强的方法:a.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力b. 在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答案:F = mg = 2kg × 10N/kg = 20NS = 0.02m²p = F/S = 20N / 0.02m² = 1000Pa2. 题目: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0.2m、0.1m、0.05m,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
15机械师1班07号
视频:“气球上站人”
一、什么因素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的大小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
3
二、怎样探究
❖ 提供器材:压力小桌、砝码、海绵 ❖ 请你说出你的实验方法或步骤。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步骤: A :接触面积相等时,改变压力,观
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 B :压力相等时,改变接触面积,观 察两次实验中压力作用效果的强弱
1Pa表示每平方米物体表面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例题:一个重5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
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方桌面中央,
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木块
解:∵物体放在水平面上 ∴F=G=5N,又∵S=1m2,
P= F/S = 5N/1m2 =5pa
对吗?
S 压强公式中的 不是表
面积,而是两物体间的接 触面积
7
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公式:压强= 压力(F)
(P) 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m2 )
3.单位: 牛/米(2 N / ㎡ )
专门名称叫帕斯卡 简称帕 (Pa) 1 Pa = 1 N / m2 物理意义:
感谢您的关注
请大家多多指教!
实验与数据分析:
G G

实验次 数 1
2
3
压力
桌子重力 桌子+砝码重
力 桌子+砝码重



受力面积 桌脚 桌脚
压力作用效果 不明显 明显
桌面
极不明显
得出结论: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 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怎样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三、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