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2. 消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担任。
3. 领导小组下设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 各部门、各岗位要明确消防安全职责,确保消防安全责任到人。
二、消防安全管理1.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3. 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4. 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三、消防设施与器材管理1. 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数量充足、性能良好。
2. 定期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置明显的消防设施和器材标识,便于员工识别和使用。
4. 禁止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完好无损。
四、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1.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4. 组织消防演练,检验消防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五、火灾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1. 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扑救和疏散。
2. 火灾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调查处理。
3. 查明火灾事故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4. 对火灾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依法依规处理。
消防安全管理规范1

(5)办公设施配备标准1、办公室应配备办公桌椅2套、电脑1台、档案柜1组、电话机1部等常用办公设施。
2、通信室必须配备基地台1部、接警电话(电脑)1部、办公桌椅1套。
3、学习室应按人数配备桌椅。
4、集体宿舍中每人应配备床、床头柜及贮藏柜。
配备统一的被褥、床单、竹凉席、枕头等床上物品。
床上物品、床头柜和贮藏柜等物品必须摆放统一、整齐有序。
5、车库内应划出车辆停车线并设置战斗服放置架,战斗服叠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6、器材库内装备摆放必须整齐有序,符合库室摆放要求。
(6)装备器材标准A车辆配备专职消防队配备的常用消防车类型,应符合表1的规定。
各类专职消防队常用消防车辆类型配备标准(辆)表表1B、器材配备专职消防队破拆救援器材配备表专职消防队梯子、接头、水枪、水带、分水器材配备表轻便泵浦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中型水罐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重型水罐车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中型泡沫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重型泡沫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高、中、低压泵消防车装备配备标准表专职消防队营门、消防车、战斗员头盔、战斗服装标识标准1、专职消防队应在营门悬挂单位名称标牌,番号按序号排列。
企事业单位专职队名称标牌内容为“××××(单位名称)专职消防队”,名称标牌长200厘米,宽30厘米,均为白底黑字,标准宋体,纵向悬挂,面朝大门。
2、专职消防队执勤车辆驾驶室的两侧车门应标有“××单位名”和“专职队—车辆序号”字样。
“××专职”名称标识(黄色粗黑字体,反光质材,字高9厘米,宽8.5厘米)用半圆弧形排列于车门居中位置;半圆弧形型字样下标“专职队—车辆序号”字样(黄色粗黑字体,反光质材,字高 5.4厘米,宽4.5厘米)。
如虹桥机场专职消防队甲车字样为:两侧车门居中位置半弧形标“虹桥机场”字样,半圆弧型字样下标“专职队-01”字样。
字体较多的按比例适当调整,应做到美观。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课件

3、按要求检查本部位设置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确保其良好有
效,能够正确使用。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4、自觉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主动提出改进消防安全工作的 建议,不断提高消防技能和火险判断、处理能力及自我防护能力。
5、发生火险情况或事故隐患立即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的 控制措施。
6、发生火灾事故,要立即向领导报告和报警,有参加有组 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事故调查时,如实介绍情况。
三级动火,由动火执行人提出申请,经作业长 或班组长批准后进行。
三级动火审批表一式二份,动火执行人、安全 部门,并存档、备查。
三级动火期限 7 天。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3、火灾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火灾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 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冒烟现象,称为燃烧。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 害叫火灾。
消防设施是扑救火灾的专用设施,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 动用和损坏,不得在消防设施周围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
对于消防设施,指定专人落实保管责任制,做到每月检查一 次,并作好记录。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2 常见的消防设施
灭火器
消防水带
地下消火栓
地上消火栓
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梯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3 常见的消防标志
全体员工消防安全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1]
3 员工消防安全职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接受消防教育、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 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 义务。
1、学习和遵守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本岗位消防 安全的直接责任者。
2、熟悉岗位火险性质和应急措施,熟悉岗位环境和安全出口、 疏散通道及自救方法,以备应急。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条本公司消防安全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消防安全高于一切,消防安全工作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二)防火责任到人,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三)防火措施到位,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火灾隐患及时消除;(四)员工消防培训普及,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本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由消防安全管理员、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安全巡查员等组成。
第六条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的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制定公司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火灾应急预案;(三)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定期对公司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五)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火灾事故教训;(七)报告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和火灾事故信息。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应当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八条消防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与职责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三)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四)消防安全巡查和火灾隐患整改;(五)火灾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六)消防安全工作考核和奖惩。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制度[1]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cefc78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3.png)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提高重点单位的防火灾能力,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消防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被认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工厂、商场、酒店、学校等各类建筑。
三、消防组织3.1 消防安全责任人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指定一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组织和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2 消防员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员,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消防员要负责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以及火灾发生时的紧急处置工作。
3.3 消防组织架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消防组织架构,包括消防指挥部、安全教育部、日常巡查部等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四、消防设施4.1 消防水源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设施,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4.2 自动消防系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安装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疏散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3 消防器材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龙等,要求放置位置明显,并进行定期巡检和更换。
五、消防安全管理5.1 消防安全制度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巡查制度、防火巡查制度、紧急疏散制度等,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5.2 安全培训和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灾意识和避险能力。
5.3 消防演练每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至少进行两次消防演练,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灭火救援等内容,并及时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和提高。
5.4 日常巡查和维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日常巡查,检查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和通道的畅通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及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及操作规程一、消防安全管理职责:1.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2.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3.向员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4.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5.制定灭火和疏散预案,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疏散和灭火;6.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演练和检验,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应对;7.组织消防演习,检验消防准备工作的情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改进;8.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信息交流;9.对消防安全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如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消防器材的使用等;2.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包括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疏散逃生的技巧等;3.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员工对灭火器的熟悉程度和应急逃生的能力;4.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5.定期清理楼道、通道等容易积存杂物的地方,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6.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7.按照防火分区的要求,妥善存放易燃物品,并检查其存放区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8.建立健全火灾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9.加强对消防通道、消防车通道的管理,确保其畅通;通过以上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对于消防安全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商场消防安保管理规定[1]
![商场消防安保管理规定[1]](https://img.taocdn.com/s3/m/63c6a8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b.png)
商场消防安保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商场的消防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标准1.商场消防设施–商场应根据消防设计规范要求,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标识等。
–消防设施需要定期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商场消防通道和疏散门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2.消防演练–商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灭火逃生能力。
–全体员工应参与演练,了解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和逃生路线。
3.灭火器材–商场应根据消防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并定期检查器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应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便于员工和顾客使用。
4.火灾报警–商场应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并确保24小时不间断监控。
–员工应熟悉火灾报警的操作步骤,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报警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5.疏散逃生–商场应制定详细的疏散逃生预案,并将其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员工和顾客熟悉和掌握。
–商场应定期组织疏散逃生演练,确保员工和顾客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门窗不得封闭或阻挡。
6.环境卫生–商场应保持环境清洁,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定期清理消防通道和灭火器材存放点,确保畅通无阻。
三、考核标准1.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的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填写检查记录,记录问题和整改情况。
2.演练情况的考核–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演练,考核员工的演练表现。
–报告演练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整改方案。
3.灭火器材存放点情况的考核–每月检查灭火器材的存放点,确保器材完好有效。
–填写检查记录,记录问题和整改情况。
4.火灾报警系统运行情况的考核–每天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填写检查记录,记录问题和整改情况。
5.疏散逃生预案和演练情况的考核–每年对疏散逃生预案进行审核,保证其有效性。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5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5篇)消防安全管理是有效开展消防工作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5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一、为切实加强xx大厦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广大业主和住户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防止大厦内火警、火灾事故发生,保护全体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湖北省消防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xx大厦具体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大厦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并先交与大厦广大业主和居民征求相关意见修政后,再公告正式实施。
二、本管理制度适合于xx大厦内全体业主住户和租赁本大厦住房的公司、集体宿舍及外租户。
三、xx大厦消防安全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消防机关依法监管与指导,业主委员会全面负责,全体居民积极参入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建全严格而和谐的安全生活环境。
四、业主委员会对大厦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业主委员会主管负责人对消防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
实行安全责任问责制。
五、大厦内业主家庭中以房产所有权人为安全责任人。
外来公司以公司法人及在大厦上班的公司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
外公司集体宿舍以公司法人及宿舍管理员为安全责任人。
外租房所有权人按治安管理规定,同为外租房的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与租户共担。
六、大厦物业服务人员要经常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利用广告和公告形式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大家的防火自救能力。
七、业委会物业人员按管理规定配置消防器材、设施,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检修,,缺损的要逐步补置,管理制度《大厦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八、业委会物业人员按安全规范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记,设置火灾事故或停电应急照明设施,火灾报警系统要做到随时可以发挥作用。
九、在公安消防机关和社区的坚决支持下,彻底保障大厦各条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无障碍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2.1 消防法规
法律:《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消防法》、《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 《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 法》、《国家赔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 任追究规定》、《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信访条例》。
n 该修改稿与现行《消防法》在行政处罚方面较 大的变化:基本取消了处罚前置,即发出消防 违法行为即予以处罚。其出发点就在于,所有 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消防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而未依法履行职责即为违反消防法律法规。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二部分 防火安全责任制
n 一、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的必要性 n (一)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的必要性 n (二)防火安全责任制的实现形式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三)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 n 1.集中培训 n 2.召开会议 n 3.组织消防安全竞赛活动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四)消防安全教育的要求 n 1.例证要有真实性 n 2.要讲究时效性 n 3.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n 4.要有针对性
消防安全管理[1]
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
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 委会,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 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的消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 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消防行政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
GBJ 110-87 GB50163-92 GB 50193-93(1999年版) GB50347-2004 GB50196-93(2002年版) GB50151-92(2000年版) GB50116-98 GB 50338-2003 GB50140-2005 GB50313-2000 GB50261-2005 GB50166-92 GB50263-97 GB50281-2006 消防安全管理[1]
n 《规定》在总结近年来消防安全工作经验的基 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四 条、第十六条有关规定,对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的消防责任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细 化。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n 200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已正 式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修改草案。
狭义的消防法规是指国务院或者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 委会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二)广义的消防法规
消防行政法规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规范性文 件组成。
消防技术标准体系,按照层级分为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GB50016-2006 GBJ39-90 GB50045-95(2005年版) GB50067-97 GB50098-98(2001年版) GB50183-2004 GB50222-95(2001年版) GB50284-98(1998年版) GB50354-2005(2005年版) GB50229-2006 2006年版 GB50084-2001(2005年版) GB50219-95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二部分 防火安全责任制
n 二、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工作职责 n (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消防法赋予的消防安全职责 n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n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n 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n 解本岗位的火灾特点和危险性,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会报火警、会自救逃生。 n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n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一、 消防安全教育 n 二、消防安全培训 n 三、防火检查 n 四、火灾隐患整改 n 五、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 n 六、消防工作奖惩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一、 消防安全教育 n 一)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 n 二)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 n 三)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 n 四)消防安全教育的要求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1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11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1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国标编号
现行版本
GB50016-2006 GBJ39-90 GB50045-95 GB50067-97 GB50098-98 GB50183-2004 GB50222-95 GB50284-98 GB50354-2005 GB50229-2006 2006年版 GB50084-2001 GB50219-95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一)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 n 1.是贯彻消防工作“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 n 2.是普及消防知识的重要途径 n 3.可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的稳定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二)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 n 1.消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教育 n 2.消防安全法规教育 n 3.消防科普知识教育 n 4.火灾案例教育 n 5.消防安全技能教育
GBJ 110-87 GB50163-92 GB 50193-93 GB50347-2004 GB50196-93 GB 50151-92 GB50116-98 GB 50338-2003 GB50140-2005 GB50313-2000 GB50261-2005 GB50166-92 GB50263-97 GB50281-2006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地方法规、自治条例、政府规章 消防技术标准:
截至2006年12月,共制定消防技术标准304 项,其中国家标准161项;制定行业标准144项; 工程消防技术规范28项。
消防技术标准分为四大类:消防行业基础 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消防专用通用标准(又称 消防规范);消防产品专用通用标准;消防管 理专业通用标准。
GB50370-2005 消防G安B5全03管7理0-[210]05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一览表
15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6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8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19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0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22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4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8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 n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这是单位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n 7、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立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n 8、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n 9、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织消防演练。 n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公安部61号令赋予的消防安全职责 n 1、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的职责。 n 2、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n 3、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此外,由其他部门主编含有消防内容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也 应当有所了解。如: 《城镇燃气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冷库设计规范》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民用爆炸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等。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2.2 消防技术标准
目前,公安部作为主编部门制订发布的消 防技术规范共计28 部,其中,建筑防火设计类 规范10 部,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7 部,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部截至到2006 年底, 已对其中的16 部完成了全面或局部修订。
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安全管理[1]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确定了“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的消防工作原则。 确定了防火安全责任制:
n 1、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国务院的责任、地方人民政府 的责任)
n 2、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 n 3、公安消防部门职责 n 4、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消防义务和法定职责 n (1)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消防义务 n (2)单位的法定职责
第三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
n 二、 消防安全培训 n 一)消防安全培训的目的 n 二)消防安全培训的对象 n 三)消防安全培训的内容
第一部分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一览表
序号
规范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