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制作等轴侧图及立体图的方法及图样
cad轴测图

2,绘制方法1.等距捕捉/网格模式通过设置等轴测捕捉/网格模式,我们可以创建代表3D对象的2D等轴测图像。
时间刻度与三个等距轴中的两个对齐,并显示网格点。
您可以轻松地沿三个等轴测平面之一对齐对象,从而更容易创建等轴测图。
建立如果使用的是AutoCAD R14,则步骤为:1)。
选择工具>绘图工具;2)。
将等距捕捉/网格设置为打开。
如果使用的是AutoCAD 2002,则步骤如下:1)。
选择菜单工具>草图设置,2)。
选择捕捉和网格选项卡,3)在捕捉类型和样式组中,选择网格捕捉样式为等轴测捕捉。
此时,屏幕上的自动捕获标记是代表鼠标的十字光标,它将把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更改为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isoplane”,系统将提示“输入等轴测平面设置[左(L)/上(T)/右(R)]:”,您可以随意选择所需的视图。
十字准线也变为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和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我习惯于使用更简洁的方法:按F5或Ctrl + e依次遍历左视图,右视图和顶视图。
创建图形当选择“正交”状态时,绘制的线限于平行的Y轴和z轴,平行的x轴和y轴,平行的Z轴和x轴。
与平面图一样,也可以通过状态栏上的F8或正交按钮选择正交状态。
CAD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图2等轴测图图2在三个视图中显示了正方形和圆形的效果,正方形边长为2000mm,圆半径为500mm。
应当注意,等轴测图中的圆图与平面图中的圆图不同,这将在下面描述。
2.等距圆的绘制方法。
等轴测视图中的圆不能通过平面圆的圆来绘制,而可以通过椭圆来绘制。
工具栏上的图标是CAD等轴测图。
步骤如下:1.按F5或Ctrl + e选择等轴测平面。
2.在“绘图”工具栏上选择CAD等轴测图的绘图方法,或在命令行中键入“ El”,或从“绘图”菜单中选择“椭圆”->“轴,端点”。
3.输入I(即等距圆)。
4.指定圆心。
5.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
CAD2004(等轴测图的绘制)

输入捕捉栅格类型〔标准(S)/等轴测(I)〕<S>:i//输 入I 选择等轴测模式; 指定垂直间距<10.0000>: 命令:CURSORSIZE //控制光标的参数; 输入CURSORSIZE的新值<5>:20 //设置光标大小。 得到的图形如图9-1所示。
图9-1 左、上下等轴测
图9-2 左右等轴测
图9-11 最终图形
课堂练习: 1、用等轴测模式绘制杯形基础构件。
2、用等轴测模式绘制集水盘(工业厂房屋面排水配 件)
• 轴测图作图步骤(装箱法):
(附)
二等正轴测(或称正二测)
其特点是:三个坐标轴中有两个轴与轴测投影面 的倾斜角度相等,因此这两个轴的变形系数相等, 三个轴间角也有两个相等。
图9-6 连接轮廓线
(5) 删除辅助线和不可见轮廓线线,修剪多余的轮 廓线,得到的图形如图9-8。
图9-8 修剪多余的轮廓线
(6) 利用【F5】复制到 【左】等轴测平面,将中线 向210°方向偏移19和23,再分别以各直线的中点 为中心绘制等轴测椭圆,椭圆的半径分别是15、20 和10,结果如图9-9所示。
图9-4
设置绘图环境
2、绘制并修改图形,步骤如下: (1) 将平行四边形向上复制10个单位,命令行提示 如下: 命令:COPY 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 复(M)〕: 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 <用第一点作位移>:@0, 10 (2) 绘制上表面的辅助线条, 如图9-5所示。
图9-5 绘制图形
(3) 将线条向上复制70个单位作为壳体上表面, 向上复制40作为法兰盘圆台的中线,如图9连接外轮廓线,并绘制底座上的安装孔的等轴测 椭圆,半径为3。结果如图9-7所示。绘制等轴测椭 圆的方法如下;
CAD轴测图绘制方法与示范

CAD轴测图绘制方法与示范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现代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大大简化了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并提高了效率。
在CAD软件中,绘制轴测图是常见的任务之一,本文将介绍CAD软件中绘制轴测图的方法与示范。
首先,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绘图文件。
选择合适的绘图单位和比例,确保绘制出的图形符合实际要求。
绘制基础图形是绘制轴测图的第一步。
CAD软件提供了多种基础绘图工具,如线、圆、矩形等。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快速绘制出需要的基础图形。
在绘制轴测图时,需要使用到轴测图的三个视角:俯视图、主视图和左、右视图。
通常,我们选择三个视角中的两个进行绘制:首先,绘制俯视图。
俯视图是俯视观察物体的视角,可以看到物体的顶面。
选择“绘制”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在工作区上点击鼠标左键,绘制出物体的底面。
接下来,选择“拉伸”工具,选择底面并指定拉伸的高度,即可完成物体的俯视图绘制。
其次,绘制主视图。
主视图是从正面观察物体的视角,可以看到物体的前面。
选择“绘制”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绘制出物体的前面。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其他绘图工具进行细节的添加和修饰。
最后,绘制左、右视图。
左、右视图是从侧面观察物体的视角,可以看到物体的一侧。
选择“旋转”工具,选择主视图并指定旋转轴,将视角调整到适当的侧面视角。
使用“复制”工具,复制主视图并将其旋转到相应的侧面视角,即可完成左、右视图的绘制。
在绘制轴测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细节和修饰。
CAD软件提供了许多绘图工具和修饰选项,如填充、阴影、文字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使轴测图更加真实和生动。
在绘制完成后,可以对轴测图进行调整和修正。
CAD软件提供了移动、缩放、旋转等操作,可以对轴测图进行调整和修正。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使轴测图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要求。
最后,保存绘制好的轴测图。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选项,并选择保存的文件格式和路径,即可保存绘制好的轴测图。
绘制轴测图是CAD软件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CAD的应用之等轴测的绘制.

自我提升 提升自我 Learning to Be!
Page 4
第四節 繪制前的相關設置
在命令欄中輸入“SNAP”(快捷命令為SN)
指令: sn SNAP 指定鎖點間距或 [打開(ON)/關閉(OFF)/縱橫向間距(A)/旋轉(R)/型式(S)/類型(T)] <10.0000>: s 輸入鎖點格點類型 [標準(S)/等角(I)] <S>: i 指定垂直間距 <10.0000>:E
me el Ded dal L tr co ex mi Sn dan
說明 等角平面的切換,即繪制時按繪制面不同而需切換 等分點上的點標記(x) 測量等分點 用於等軸測圓的繪制 用於標注的編輯 對齊標注,標注時選用(線性) 直線 剪切 復制 延伸 鏡象 鎖定對象 角度標注
2019/6/9
2019/6/9
自我提升 提升自我 Learning to Be!
例一 Page 7
指令: snap 指定鎖點間距或 [打開(ON)/關閉(OFF)/縱橫向間距(A)/旋轉(R)/型式(S)/類型(T)]
<10.0000>: s 輸入鎖點格點類型 [標準(S)/等角(I)] <S>: i 指定垂直間距 <10.0000>: 指令: l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12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c 指令: l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等角平面 左> 12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令: l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2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5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令: <等角平面 上> 指令: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15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令: l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75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800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閉合(C)/復原(U)]: 指令: l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等角平面 右>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令: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1500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令: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令: LINE 指定第一點: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定下一點或 [復原(U)]: 指令: tr
机械制图CAD课件第十二章 轴测图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2-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一、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坐标法 2.切割法 3.叠加法 4.平面立体的画法 二、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坐标法 2.四圆心法 三、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圆柱的画法 (1)竖直圆柱的画法(2)不同方向的圆柱 2.圆角的画法 3.曲面立体的画法 (1)图例1(2)图例2
71 51
在短轴C1D1的延长 线上取O51=O61=d (圆的直径)分别连
接点51与21、61与11,
连线5121、61 11与长轴
81
相交于点81、71,点51、
61、71、81 ,即为圆
弧的圆点。
以点51、61为圆心,
5121、6111为半径,画
91
圆弧9121、圆弧10111、 与圆心连线5171、6181
第十二章 轴测投影图
基本要求 §12-1 轴测图投影的基本知识 §12-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2-3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基本要求
§12-1 轴测图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多面正投影图与轴测图的比较 二、轴测投影的形成 三、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一、多面正投影图与轴测图的比较
多面正投影图绘制图样.它可以较完整地确切地表达出零件各部分的形 状,且作图方便,但这种图样直观性差;
4
Ⅳ 2 6
Ⅱ Ⅵ Ⅷ
3
8
y
XⅠ Ⅴ Ⅶ Ⅲ Y
压块的正等轴测图
c' d' a' b'
d
c ab
D C
B A
压块的正等轴测图
2.四心法
d
Z
D
BX
aa
bx
O
CAD如何绘制出等轴测图形

CAD如何绘制出等轴测图形
很多设计师在绘制三视图的过程中都会在图纸的下方绘制一个立体图形,这样能很直观的表现出图形的形状和结构,那么大家知道CAD如何绘制出等轴测图形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CAD如何绘制出等轴测图形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CAD绘制出等轴测图形的方法
1.按F5切换到俯视,按F8打开正交模式,激活直线命令,先确定直线第一点,然后斜向下拖动光标,软件会提示角度和长度,可以在提示长度为10单击也可以直接输入10来绘制长方体的宽,如下图所示。
2.然后向斜上方拖动,绘制长方体的20长,如下图所示。
3.继续绘制右侧的宽后输入C,封闭矩形,完成长方体顶面的绘制,如下图所示。
4.按F5切换到右视,执行复制(CO)命令,选中绘制好的长方形,指定基点,将图形向下复制30个单位。
5.执行直线(L)命令,将长方形的四个角点依次连接,长方体就绘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
CAD轴测图教程

(4) 以O1、O2 为圆心,以O1B1 为半径,分别画B1 C1弧和A1D1弧,再以O3、O4为圆心,以O3 B1 为半 径,分别画B1 D1弧和A1 C1弧, 四段圆弧组成近似椭
圆
圆角的画法
O3
1)截取 O4C1=O4D1
=O3A1=O3B1=R
2)作 O2D1⊥O4D1 ,
O2C1⊥O4C1,
轴向伸缩系数: p = q = r = 0.82 简化轴向伸缩系数: p=q=r=1
轴间角: X1O1Y1 = X1O1Z1 =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例: 如图所示,已知轴测轴OXYZ和伸缩系数 p=q=r=0.82,画出图示三棱锥的正等轴测图 。
例2:试画出图所示的正等轴测图。
各轴测轴的度量单位与相应空间坐 标轴的度量单位之比称为叫做轴向伸缩 系数。
O1A1 OA
=
p
O1B1= q OB
O1C1 = r OC
坐标轴 OX, OY, OZ 轴测轴 O1X1,O1Y1, O轴1间Z1角 X1O1Y1, X1O1Z1, Y1O1Z1
X轴轴向伸缩系 数 Y轴轴向伸缩系 数 Z轴轴向伸缩系数
特性:1.立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上仍互
相平行; 2.立体上两平行线段或同一直线上的两线段 长度
之比值,在轴测图上保持不变; 3.立体上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直线和平面,在轴
测图上反映实长和实形。
二、轴测投影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建立在物体上的坐标轴在投影面上的投 影叫做轴测轴。
轴测轴间的夹角叫做轴间角。
切割法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完成
三、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椭圆长短轴的方向
《CAD轴测图画法》课件

建立轴线
4
面上建立轴测图的基本形状。
在基本轮廓上建立轴线,为后续绘制
提供参考。
5
绘制坐标系
建立轴测图的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
建立主视图
6
置和方向。
根据轴线和坐标系,绘制轴测图的主
视图。
7
完成轴测图
在主视图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添加细 节和注释,完善轴测图。
轴测图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在轴测图的绘制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错误,以下是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分类
根据投影方式,轴测图分为等轴测图、斜轴测图和正轴测图。
用途
轴测图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建筑规划、产品展示等领域,方便沟通和理解。
轴测图的基本原理
轴测图绘制基于三个基本要素:视角、投影规律和比例原理。
基本要素
轴测图由透视主视图和其它辅助视图组成,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示物体。
投影规律
轴测图的视角决定了物体的投影方向和大小。
展示各行各业中应用轴测图的 实例,包括产品设计、建筑规 划等。
设计思路及过程
分享设计轴测图时的思考方式 和实际操作步骤。
设计成果展示
展示轴测图设计的优秀成果和 实际应用效果。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总结了轴测图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步骤,感谢听众的耐心 聆听,接下来我们进行答疑解惑。
比例原理
轴测图根据实际尺寸与图纸比例的关系确定物体各部分的比例。
CAD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步骤
CAD软件提供了便捷的轴测图绘制工具,以下是基本步骤:
1
CAD软件介绍
了解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视图设置
2
选择合适的视图样式和比例,确定轴
测图的表达方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