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虚拟化全面了解
服务器如何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

服务器如何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管理和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任务。
随着企业和组织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服务器如何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如何实现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方法和策略。
一、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技术,每个虚拟服务器可以独立运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通过虚拟化技术,服务器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虚拟服务器的资源分配,实现对多个应用程序的统一管理。
二、容器化技术容器化技术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容器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打包在一起,实现快速部署和移植。
容器化技术可以帮助服务器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部署和运行环境,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管理员可以通过容器编排工具对多个容器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三、自动化运维自动化运维是通过自动化工具和脚本实现对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自动化管理和配置。
管理员可以编写脚本来实现应用程序的部署、监控、扩展和更新,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自动化运维可以帮助服务器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统一监控平台统一监控平台是一种集中管理和监控服务器和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工具,可以实时监测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应用程序性能和异常情况。
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监控平台对多个应用程序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统一监控平台可以帮助管理员全面了解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五、安全策略和权限管理在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程序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员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安全。
同时,管理员还需要对不同应用程序设置不同的权限,限制用户的访问和操作范围,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六、定期维护和更新为了保证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管理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虚拟化的关键技术

存储虚拟化原理
抽象化
将物理存储资源抽象为逻 辑资源,打破物理存储设 备的限制,实现灵活配置 和管理。
集中化
通过统一的存储虚拟化层, 集中管理所有存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 率。
服务化
将存储资源以服务的形式 提供给上层应用,满足应 用对存储资源的动态需求。
常见存储虚拟化产品
存储虚拟化软件
如VMware vSAN、Microsoft Storage Spaces等,通过软件层 实现存储资源的抽象、集中和服务化。
发展历程
虚拟化技术经历了从硬件仿真、半虚拟化到全虚拟化的发展历程,随着云计算 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化技术已成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 心技术之一。
虚拟化技术分类
01
02
03
服务器虚拟化
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化 成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 虚拟服务器可以独立运行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
存储虚拟化
桌面虚拟化技术
桌面虚拟化原理
1 2
分离桌面环境与物理设备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桌面环境从物理设备中分离 出来,使其能够在任何设备上运行。
集中管理桌面环境
在服务器端集中管理所有虚拟桌面环境,包括操 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等。
3
远程传输桌面图像
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到虚拟桌面,服务器将桌面图 像传输到用户设备上,用户可以通过设备对虚拟 桌面进行操作。
可扩展性
支持动态扩展虚拟网络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常见网络虚拟化产品
虚拟交换机
01
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网络虚拟化,提供灵活的
网络配置和管理功能。
容器网络
02
为容器提供独立的网络环境,实现容器间的网络通信和隔离。
vm培训课件

vm培训课件VM培训课件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是当今IT行业中备受瞩目的一项技术。
它通过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简称VM),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灵活的系统管理。
VM培训课件作为学习和掌握虚拟化技术的重要工具,对于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虚拟化技术概述虚拟化技术是指通过软件或硬件手段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独立的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可以运行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了IT部门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可靠的系统管理方式。
二、虚拟化技术的优势1.资源利用率提高:通过虚拟化技术,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成本降低:虚拟化技术可以减少服务器的数量,从而减少硬件和能源成本,同时降低了维护和管理的费用。
3.灵活性提升:虚拟化技术可以快速创建、复制和迁移虚拟机,实现资源的弹性分配和动态调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高可用性: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机的迁移和复制功能,实现虚拟机的自动故障恢复,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三、VM培训课件的内容1.虚拟化基础知识:介绍虚拟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让学员对虚拟化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虚拟化软件:介绍市场上常见的虚拟化软件,如VMware、Hyper-V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让学员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虚拟化软件。
3.虚拟机的创建与管理:详细介绍虚拟机的创建过程和管理方法,包括虚拟机的配置、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部署等,让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虚拟机的使用和管理。
4.虚拟机的迁移与复制:介绍虚拟机的迁移和复制技术,包括冷迁移、热迁移和存储迁移等,让学员了解虚拟机的迁移原理和操作方法。
5.虚拟机的性能优化:介绍虚拟机的性能优化方法,包括资源调整、负载均衡、缓存优化等,让学员能够提高虚拟机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备份解决方案VeeamAcronis和BackupExec

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备份解决方案VeeamAcronis和BackupExec 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备份解决方案Veeam, Acronis和Backup Exec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服务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核心设备,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对企业的顺利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服务器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备份服务器数据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任务。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服务器备份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虚拟化能够将多个虚拟机部署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从而节省了空间和能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针对虚拟化环境的备份解决方案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备份解决方案:Veeam、Acronis和Backup Exec。
它们各自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
Veeam是一家专注于虚拟化备份和恢复的软件公司,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虚拟化备份解决方案。
Veeam备份软件支持多种虚拟化平台,包括VMware vSphere和Microsoft Hyper-V等。
同时,Veeam还提供了多种备份方式,如镜像备份、增量备份和复制等。
其中,镜像备份是一种全量备份方式,可以将整个虚拟机的状态保存为一个镜像文件,实现快速且完整的恢复。
Acronis是一家备受信赖的数据保护和备份解决方案提供商。
Acronis备份软件通过集成虚拟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虚拟机备份解决方案。
与Veeam类似,Acronis也支持多种虚拟化平台,并提供了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
此外,Acronis的备份软件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去重和压缩功能,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并加快备份速度。
Backup Exec是一款备受欢迎的服务器备份软件。
作为行业领先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之一,Backup Exec提供了全面的虚拟机备份能力。
它支持多种虚拟化平台,并提供了灵活的备份和恢复选项。
此外,Backup Exec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复制和复原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
十大IT技能

1. Windows PowerShell全面了解Windows PowerShell 至关重要,因为它应用在越来越多的Microsoft 产品中。
例如,在Exchange Server 2007 和Exchange Server 2010 中,基于GUI 的管理工具就是在Windows PowerShell 之上构建的。
这意味着,所有可以从GUI 执行的管理操作都可以从命令行或通过Windows PowerShell 脚本执行。
可以使用Windows PowerShell 管理各种Microsoft 服务器产品这一简单事实并不足以说明Windows PowerShell 是一项基本综合技能。
Windows PowerShell 之所以重要,真正原因在于,很多更新的Microsoft 服务器产品中的基于GUI 的管理只能执行基本的管理功能。
除基本管理功能以外的功能都需要从命令行执行。
因此,除非了解并知道如何有效使用Windows PowerShell,否则更难成为高效率的管理员。
2. 服务器虚拟化不可否认,基本上每个组织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服务器虚拟化。
因此,对于每个网络管理员而言,了解服务器虚拟化的工作原理是一项基本技能。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
您不必了解每种产品的细节,但必须了解至少两个不同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
至少了解两个平台,有助于了解服务器虚拟化的实际工作原理,还能很好地了解不同虚拟化产品的标准特性和功能。
服务器虚拟化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有些IT 专业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以服务器虚拟化为基础的。
一名普通网络管理员要全面了解服务器虚拟化并不现实,但最好了解资源分配、如何虚拟化物理服务器以及如何管理和维护虚拟服务器。
3. 故障转移群集各种形式的故障转移群集已经出现很多年了。
即便如此,它也是最近才发展成为一项基本技术的。
除了显著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容错性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使故障转移群集成为了基本技术。
《云计算》教学大纲

《云计算》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提供了灵活、高效、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云计算的概念、架构、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在云计算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
2、熟悉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IaaS、PaaS、SaaS)和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
3、了解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如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管理等。
4、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管理方法。
5、能够运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云计算应用开发能力。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云计算概述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云计算与传统计算模式的比较2、云计算体系结构云计算的服务层次(IaaS、PaaS、SaaS)云计算的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云计算的架构模型(包括前端、后端、管理平台等)3、云计算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技术(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对象存储等)分布式计算技术(MapReduce、Spark 等)数据管理技术(NoSQL 数据库、数据仓库等)云计算安全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4、云计算平台主流云计算平台(如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等)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和监控5、云计算应用开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云计算应用的案例分析云计算应用的测试和部署6、云计算的行业应用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云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云计算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课件

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
总结词
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是近年来流行的技术趋势,它们通过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小的、独立的容器或服务,以提高应 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和Kubernetes,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或多个容器中,实现应用程序的快 速部署和管理。微服务架构则将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系列小的、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负责特定的功能或业务逻 辑。这种架构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
架构设计
选择虚拟化软件
根据需求和资源评估,选择合适的虚拟化软件,如 VMware、Hyper-V等。
设计虚拟化架构
根据软件选择,设计虚拟化架构,包括虚拟机的数量 、存储设计、网络设计等。
制定高可用性策略
为虚拟化环境制定高可用性策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 数据安全。
安装与配置
安装虚拟化软件
按照厂商提供的安装指南,在服务器上安装虚 拟化软件。
OpenStack
简介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 平台,它通过将物理服务器上的 硬件资源虚拟化,提供计算、存 储、网络和管理等服务。
特点
OpenStack具有高性能、高可用 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种操作系 统和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云计 算管理功能。
应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构建私有云或公有云 的企业和数据中心。
04
服务器虚拟化的部署与实施
需求分析
01
明确业务需求
了解企业或组织对虚拟服务器的 需求,包括所需的硬件配置、操 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02
评估现有资源
03
制定迁移计划
对现有的服务器硬件、存储设备 和网络资源进行评估,确保能够 支持虚拟化环境。
了解计算机虚拟化技术从VMware到Docker的比较

了解计算机虚拟化技术从VMware到Docker的比较计算机虚拟化技术是当今IT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它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计算资源管理方式。
在虚拟化技术领域,VMware与Docker是两个备受瞩目的平台。
本文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从个人经验出发,对这两个平台进行全面比较,并为读者解析其优缺点。
我曾经是一名系统管理员,多年来一直在管理虚拟化环境中的计算资源。
在此期间,我深入研究了VMware和Docker这两个领先的虚拟化技术平台,并在实际应用中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下面是我对VMware和Docker的比较分析。
VMware是一家领导全球的虚拟化技术供应商,其提供了广泛的虚拟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VMware使用了完整的虚拟机监视器(VMM)来实现计算资源的虚拟化。
通过VMware,用户可以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计算资源,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与VMware相比,Docker则使用了轻量级的容器技术。
通过Docker,用户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到一个称为容器的独立运行环境中。
这些容器与宿主机共享操作系统内核,因此运行效率更高。
Docker的容器技术具有高度可移植性和可伸缩性,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轻松部署和运行。
在使用VMware时,我发现它非常适合部署复杂的企业应用系统,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可用性和弹性伸缩性的系统。
VMware的虚拟机可以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迁移,以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
此外,VMware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工具和API,使得系统管理员可以轻松地监控、管理和配置虚拟环境。
然而,虽然VMware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稳定性,但它的成本较高。
购买和维护VMware所需的硬件和许可证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负担。
此外,VMware的虚拟机在启动和部署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那些需要快速部署应用程序的场景来说并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了解什么是服务器虚拟化与过去相比,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面,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者的队伍大大扩充了--从处理器层面的AMD和Intel到操作系统层面的微软的加入,从数量众多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涌现到服务器系统厂商的高调,我们看到一个趋于完整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生态系统在逐渐形成。
“虚拟化正在从一个小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尤其是在Microsoft进入该市场之后”,当微软宣布了其Virtual Server 2005计划之后,业内有这样的评价。
在介绍微软的这个虚拟化项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做了这样的描述―与其他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一样,Virtual Server 2005允许用户对服务器进行分区,以使这些服务器能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
在大多数人看来,虚拟化就是分区。
实际上,我们认为这是对虚拟化技术的一种误解,所以有必要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阐述。
虚拟化等于分区吗?实际上,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两个方向来帮助服务器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一种方向就是把一个物理的服务器虚拟成若干个独立的逻辑服务器,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分区;另一个方向,就是把若干个分散的物理服务器虚拟为一个大的逻辑服务器,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网格。
关于服务器虚拟化的概念,各个厂商有自己不同的定义,然而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它是一种方法,能够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随时随地能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它们的工作负载来简化管理和提高效率,从而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资源。
根据我们目前看到的资料,所谓的这种方法,看上去就是分区。
所以,很多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虚拟化技术就是分区技术。
实际上,分区与虚拟化技术是互补的,当它们结合使用时能发挥出最高的效率,但是两者之间的确是有区别的。
分区能够将物理系统资源划分成多个不同、单独的部分,各部分彼此独立操作。
通常,在物理资源与逻辑分区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以便创建“盒中盒”对等关系。
如果没有进行分区,则所有物理部件都精确地各司其职。
最底层的力量早在2005,英特尔就宣布了其初步完成的Vand erp ool技术外部架构规范(EAS),并称该技术可帮助改进未来虚拟化解决方案。
英特尔表示,将在2006年把Vanderpool应用于安腾架构平台,同时还计划在台式机处理器和芯片组产品中采用该技术。
相比之下,AMD在虚拟化技术方面下手更早。
Pacifi ca技术规范是AMD计划用于其64位产品中的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将用于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系列产品,“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虚拟技术的开发步伐,增强虚拟化技术实力”,在去年底宣布Pacifica技术规范的时候,AMD副总裁兼计算产品部微处理器业务总经理Marty Seyer就曾经这样表态。
AMD表示,通过将Pacifica技术预先展示给虚拟化ISV和分析师团队,并通过持续的协作,最终可以在托管基于系统管理程序(hypervisor)的虚拟解决方案方面,向Pacifica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功能集和更高性能模型。
“这将成为开发高级虚拟解决方案的基石”,Marty Seyer说。
从技术角度看,不论是Vanderpool技术外部架构规范还是Pacifica技术规范,它们强调的核心功能都是RISC处理器早就实现了分区功能,即基于该技术平台实现在独立分区中高效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使一个计算机系统象多个“虚拟”系统一样运行。
微软的虚拟手笔微软于2004年底宣布了其Virtual Server 2005计划。
与其他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一样,Virtual Server 2005允许用户对服务器进行分区,以使这些服务器能够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
计划于2005年面市的Virtual Server建立在去年年初时通过购买Connectix而获得的技术基础之上,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 OS服务器及工作站上运行。
微软Windows部门副总裁Rob Short表示:“微软正与AMD和Intel等合作伙伴密切协作,以确保Windows平台的软件虚拟化解决方案能充分利用硬件技术提供的新功能。
处理器虚拟化扩展是未来Windows平台上虚拟机解决方案的重要建筑模块。
”大家都知道,x86服务器可以通过VMWare软件来将一台服务器划分成若干个虚拟机。
那么微软Virtual Server 2005与VMWare的虚拟化技术相比,有什么异同呢?很明确的一点是,Virtual Server 2005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而VMWare则是一款准操作系统产品,与操作系统是完全独立的,这样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用户在使用Virtual Server 2005创建虚拟机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占用CPU资源,可能在性能上与使用VMWare会有一些差异。
另外,因为VMWare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所以如果操作系统出现问题虚拟机应该不会受到影响,而使用Virtual Server 2005时,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则成为了保证虚拟机连续可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先行者的新脚步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面走得比较靠前的应该是IBM和HP等服务器厂商。
今年以来,这两家公司在虚拟化领域也非常积极,在最新的RISC架构服务器及最新版的操作系统中,都嵌入了虚拟化技术。
IBM的服务器虚拟套件早在p690服务器和AIX 5L操作系统首次公布的时候,IBM就宣布在其动态逻辑分区(LPAR)技术的支持下,一个系统内可独立的运行多个分区,每个分区运行独立的操作系统。
这时候的分区,是以CPU为“颗粒”的。
到去年发布p5服务器时,IBM大张旗鼓地扯出了虚拟技术的大旗。
不过,与以前相比,在虚拟化技术的帮助下,IBM最新的微分区技术打破了分区上以CPU为“颗粒”的限制,可以将单个CPU划分为10个微分区,从而创建和运行比物理处理器数量更多的分区。
IBM 同时宣布,新版操作系统AIX 5.3可以支持1/10 CPU颗粒的微分区。
今年,IBM进一步拓展了其服务器虚拟技术的范畴,推出了由操作系统、系统技术和系统服务三部分组成的服务器虚拟引擎。
其中,操作系统涉及AIX、i5/OS、z/OS和Linux,其技术宗旨是单台服务器内运行多种操作系统、在异构IT基础架构中以统一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管理以及管理非IBM操作系统平台;系统技术包括微分区、vLan、虚拟I/O、Hypervisor等;而系统服务则包括一个服务器系统服务套件和一个存储系统服务套间。
在服务器系统服务套间中,包括硬件监督模块VE console虚拟引擎控制台,可以利用两个主要的功能模块Launchpad和Health Center,监控资源的健康状态、进行问题诊断和系统管理;另外还包括硬件管理模块IBM Direction Multiplatform(DCM)整合系统管理。
同时,IBM还推出了应用虚拟工具套件,包括应用监督模块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ment企业负载管理器(EWLM),可以在异构环境下自动管理分布式企业级系统,根据业务优先级将IT服务分类,并设立相应的性能目标,并根据这些性能目标,提供端到端的性能分析和评估,通过分析,EWLM 自动按照应用拓扑调整网络路由。
与EWLM相配合的是一个应用管理模块Tivoli Provisioning Manger(TPM),该模块与EWLM配合,可以实现系统部署和配置步骤的自动化,为IT系统的自动部署、资源分配和启用提供解决方案。
HP的三层虚拟化HP提供三个层次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其中,部件虚拟化可以优化不同类型IT资源的利用,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包括分区、集群、工作负载管理和应用虚拟化;集成虚拟化可以把优化多个部件的虚拟化方法结合在一起,自动调度资源满足服务水平协议(SLO),包括虚拟服务器环境、连续访问存储专用服务器等;而完全虚拟化可以优化所有异构资源、使得资源供应能够实时满足业务需求。
HP-UX 下的分区连续技术能够把服务器划分成物理或逻辑独立的分区,为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硬件分区(nPars)--HP nPars 是单个服务器中的硬件分区。
nPars 根据服务器类型最多提供16 个硬件分区、完全的硬件和软件隔离能力以及在一个服务器上运行多个OS实例。
虚拟分区(vPars)--HP vPars 具有在一个系统或硬件分区内实现执行多个OS实例的独特特性。
每个vPar 能够拥有规定的内存量、一个或多个物理内存区域、一个规定的CPU池、服务器内一个或多个I/O 卡。
vPars 能够使用软件命令动态地创立和修改。
因此,每个应用能够在性能最大、OS配置要求得到满足的环境中运行。
资源分区--进程资源管理软件(PRM)能够动态地以多种方式把系统资源(CPU,内存和磁盘I/O)分配给客户的应用,分配的方式可以是根据份额、百分比和处理器组(pSets)。
pSets 允许在服务器上创立处理器组,而应用或用户可以被分配到在规定的pSet 上运行。
新势力崛起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领域涌现了许多“新手”,我们在这里对其技术特征做一个简要介绍。
Leostream成立于2001年,是VMware的合作伙伴。
该公司推出的产品是Virtual Machine Controller (VMC)。
该软件旨在管理出自VMware和Microsoft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它可以在基于Web的页面上显示每一个虚拟服务器。
该公司的最新产品VMC SAN版本主要用于管理与SAN连接的虚拟服务器。
PlateSpin最近推出的软件允许自动地把Windows和Linux服务器在物理服务器与虚拟服务器之间来回切换。
SWsoft在实现服务器虚拟化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它虚拟化操作系统,这样用户从一个安装的操作系统版本中可以创建操作系统的多个实例。
有评价说,每一种实现虚拟化服务器的方式都存在自己的优缺点,像SWsoft那样的虚拟化,虽然不能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以上的操作系统,不过SWsoft可以利用一个主机操作系统创建很多不同的虚拟服务器,因此节省的费用更多,因为在每台服务器上只需购买一个操作系统的许可证,而不必为每台服务器购买多个操作系统的许可证。
虽然这些企业目前离中国用户还比较遥远,但是从他们的技术特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虚拟化技术正方兴未艾,在我们明天的虚拟化实战演练中,也许就会用到这些技术。
LPAR一个LPAR(逻辑分区logic partition),一种通过PR/SM (Processor Resource/System Manager,一种最近的大型机都具有的固件fireware特性)来实施的虚拟机。
在每个分区上,可以运行一个单独的镜像系统,并提供完全的软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