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缺陷原因分析及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火箭发动机装药

火箭发动机装药

• (3) 推进剂应具有好的内弹道特性。尽量选用燃速压力指数低、燃速温 度系数小的推进剂,具有平台效应的推进剂更好,以便使发动机在较宽 的使用温度范围内有着大致相近的内弹道性能,压力波动小。
• (4) 推进剂应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
• (5) 推进剂应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
• (6) 化学安定性好,长期储存不变质,不产生裂纹,不吸潮。
能量指标转向综合性能指标。
(2) 黏合剂是贯穿整个发展历程的又一主线。
(3)新的原材料的研制和引入是促使推进剂发展的主要技术途径。新 型含能材料的开发研究应满足热稳定性良好、感度低、与推进剂其他 组分相容(特别是与黏合剂固体能长期共存)和毒性低、经济性合理等 几项要求。
(1) 发动机装药用推进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3.1.1 发射药的类型和组成
一、发射药的定义与种类
1
2
二、发射药的类型及组成
1
2
3
4
5
6
三、固体推进剂的类型及组成
1
2
3
(CMDB) 推进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3.1.2 身管武器对发射药及其装药的技术要求
1 发射药在身管武器中的地位和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表现在下面几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3.2.1 发动机装药设计
1
推进剂品种选择是全弹设计中一项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总体性 能和总体结构的问题,也关系到经济性的问题。一般经过综合分析之 后,可按如下原则选择推进剂。
• (1) 发热量和比冲要高,密度要大,以便发动机装药量在规定总冲条件 下质量轻、体积小。
• (2) 野战火箭弹要求选用高燃速推进剂,这样可以增大出炮口速度,缩 短主动段,对提高射击密集度有利。

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装备技术研究

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装备技术研究

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装备技术研究
陆志猛;郭翔;李洪旭;胡期伟
【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
【年(卷),期】2022()11
【摘要】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促进我国高性能固体推进剂安全、高效的制备,战略、战术武器及大型运载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论述了典型固体发动机装药工艺流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典型装备的技术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有桨间歇混合设备、典型连续混合设备和新型无桨混合设备,其中有桨间歇混合设备由卧式向立式发展,连续混合设备中双螺杆连续混合机和拉伸流变连续混合系统已得到工程化应用,新型无桨混合设备中基于声共振混合含能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最后介绍了固体推进剂装药工艺装备技术高安全、自动化和连续化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建议通过加强顶层策划、推动行业协同和激励政策引导来促进装备技术的发展。

【总页数】7页(P26-32)
【作者】陆志猛;郭翔;李洪旭;胡期伟
【作者单位】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512
【相关文献】
1.某单室双推力发动机串联装药固体推进剂界面力学性能分析
2.高固体含量高强度丁羟推进剂工艺调节技术研究
3.中国固体推进剂生产安全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固体推进剂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技术研讨会召开
4.固体推进剂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5.“固体推进剂及装药的安全响应”专题序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设计

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设计
a i n No d s r c i e I p c i n s g f 3 Vi u lz to n e t u tv ns e to
S s e f r So i c tM o o y t m o ld Ro ke tr
ZH U i LU o g— i LIH a— a M n, H n y, iy n
( a a Ae n ui l n srn u i l i r t ,Y na 2 4 0 ,S a d n ,C ia N v l r a t a a dA t a t a Unv s y a t 6 0 1 h n o g hn ) o c o c ei i
Ab tac :Th nn rd si r me f s l o ke t a hr a e h t r pe f r n e a h sr t e i e ifgu e nto oi r c t mo or c n t e t n t e mo o ro ma c nd t e d lun h plto m .I r r t itng ih t e ifg e nt h r c e n z r o t t r i a c af r n o de o d s i u s h d si ur me ’S c a a t r a d ha a d t he mo o , t n e o a l z h r lm n di e so a t d.Bu he ta iina e dst nay e t e p obe i m n i n lme ho tt r d to l2D CT e ili ge n nd — I s ra ma o e
朱 敏 ,卢 洪 义 ,李 海 燕
( 军 航 空工 程 学 院 ,山 东 烟 台 2 4 0 ) 海 6 0 1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
首先,装药的成分必须满足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常用的固体火箭发动
机装药成分包括含有高能量元素的燃料和氧化剂。

燃料通常选择含有高能
量密度的物质,如氨基甲酸盐、黄铁矿等。

氧化剂通常选择含有大量氧元
素的物质,如高含氧的硝酸盐等。

这些成分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能量密度、化学稳定性、燃烧速率等因素。

其次,装药的形状和结构对燃烧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装药通常采用颗
粒状或条状形式,以增加表面积,提高氧化剂和燃料的接触面积,促进燃
烧反应。

颗粒状装药可以通过压制或喷涂等方式制备,在燃烧过程中逐渐
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条状装药通常由多个颗粒状装药组成,通过组合不同材料的装药,可以实现不同的燃烧速率和推力。

此外,装药的几何结构也会影响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燃烧室和喷管的
几何形状决定了燃烧气体的流速和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推力和燃烧效率。

合理设计燃烧室和喷管的结构,可以提高燃烧稳定性,减少剧烈震荡和爆炸。

最后,装药的点火系统也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火系统通常采用快速反应的爆轰物质,如奥利托等,来点燃装药。

点火
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确保装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点燃,并实现稳定的燃烧。

点火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对火箭发射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装药成分、形状和
结构、几何结构以及点火系统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装药设计,可以实现固
体火箭发动机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从而满足不同任务的推进需求。

装药发动机内型面安全检测系统设计

装药发动机内型面安全检测系统设计

导致发动机点火失败 , 或使 内弹道性能( 如燃烧室的压力和推力) 偏差超过规定 , 导致飞行失败 , 甚至发生灾 难 性后果 。
本 文采用 内窥 镜 、 视频 采集 卡 、 据采 集 卡进 行发 动机 内型 面 安全 检 测 , 固体 火 箭 发 动机 安 全 性 检查 数 为
提供 一些 可行 的措施 , 拟制 订空 空导 弹 的内表 面检 测规 范 。
安 全性设 计 就是要 在 导 弹武器 系统 中采 取措 施保 证 导 弹 在使 用 全 过程 中 的安 全 , 得造 成 人员 、 不 载机 、

设备的伤亡和损失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 , 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一定 的准则 , 以保证设计 出来
的系统 满足武 器 系统各 阶段 的安 全性 要求 。 机 载导弹 武器 系统 的安 全性 , 涉及 到 导 弹 、 发射 装 置 、 载机 、 本 友机 、 勤 人 员 和 飞行 员 的安全 。最基 本 地 的就 是对 于 固体火箭 发 动机 的安 全性 检测 , 固体火 箭发 动机 从 制造 到使 用往 往要 经历 各种 加工 、 贮存 、 输 、 运 装卸 等过程 , 经受各 种 地 面和飞 行 中环境 载荷 的考 验 。造 成此 发 动机 各部 分可 能发 生某 些变 化 , 生某 些 要 产 缺陷 , 如推进 剂/ 包覆 层/ 绝热层 发 生脱 粘 、 药柱 内有 空洞 、 柱产 生裂 纹 等 。这 些 缺 陷严 重 到一定 程 度 , 药 可能
卡与计算机相结合 , 完成检查过程中的视频录像 、 静态图片存贮 、 检查过程中位置测量 、 图片缺陷分析 、 生成检查报告。 [ 中图分类号 ] T 3 1 B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1 4 2 (0 7 0 — 0 2 0 10 — 9 6 20 ) 3 06 — 4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及可靠性分析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及可靠性分析

方法与实验
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 在实验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初步的有限元分析和蒙特卡洛分析,制定相应的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和实验周期等。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利用各种 传感器和测试设备,实时采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压力、温度、振动等, 以供后续分析使用。
尽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如何实 现发动机结构的多尺度模拟和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出更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发 动机结构等。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以推动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 设计技术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1、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药柱的设计,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优化 药柱的几何形状、选用高强度材料等措施可以提高药柱的抗疲劳性能和稳定性。
2、提高制造和装配精度:通过提高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精度,减少误差, 可以提高药柱的可靠性。例如,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对装配过程进 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等措施可以降低误差。
3、加强使用和维护: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可以延长药柱的寿命,提高 其可靠性。例如,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药柱,避免超负荷或不当使用等措施可 以降低药柱故障的风险。
参考内容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可靠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首先, 我们将概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然后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 术在发动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最后讨论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谢谢观看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和可靠性水平。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薄 弱环节和潜在故障模式,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可靠性增长方案。此外,通过对实验 结果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盒的改进设计

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盒的改进设计
2 6 6 0 4 2 )
( 海军潜 艇学院 , 青岛
摘要 : 分析了某型 固体火箭发动 机点火药盒在贮 存期 内产 生气体 、 盒表 面变鼓 问题 的原因 , 提 出了选择不 含镁粉 的
黑火药作为点火 药剂 , 并重新设 计药量及粒度 混装方 案 ; 经过各 项试验 证 明, 新 的点 火药 盒能够满 足该 型发动机点
s i g n e d i g n i t e r c a r t id r g e i s pr o v e d t o me e t t he n e e d o f mo t o r i g n i t i o n .
Ke y wo r d s :s o l i d r o c k e t mo t o r ;i g n i t e r c a r t id r g e;ma g n e s i u m p o w d e r ;b l a c k p o wd e r
第3 4卷
第 7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 0 1 3年 7月
【 武器装备理论与技术 】
d o i : 1 0 . 1 1 8 0 9 / s c b g x b 2 0 1 3 . 0 7 . O 0 l
某 型 固体 火 箭发 动机 点 火 药 盒 的改进 设计
卢文忠 , 张 磊, 冀 海燕
的点火药 盒 , 置 于头 部 , 结构 如 图 1 所示 。点火 药剂 由 8 5 g
火要求 。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 点火药盒 ; 镁粉 ; 黑火药
中图分类号 : V 4 3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7 0 7【 2 0 1 3 ) 0 7— 0 0 0 1- 0 3

火箭发动机的故障分析与预防

火箭发动机的故障分析与预防

火箭发动机的故障分析与预防火箭作为一种高科技的运输工具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火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更加重要。

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的核心设备之一,发动机的故障将影响火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火箭发动机的故障分析与预防成为火箭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火箭发动机故障成因分析1.1 关键部件质量问题火箭发动机是一种高性能工程装置,由许多不同材料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关键部件,例如推进剂泵、燃烧室和喷嘴等。

如果这些部件的设计或质量存在问题,则可能导致火箭发动机的故障,从而损害整个火箭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

1.2 其他因素的影响火箭发动机的故障也可能与外部元素有关,如气候、环境、使用条件和维护质量等。

例如,湿度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二、火箭发动机的预防措施2.1 预先约束设计在火箭发动机生产之前,先进行预先约束设计,以减少故障导致的风险。

在设计阶段,应该对关键部件进行重点检测,并保证这些部件能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完全正常工作。

2.2 精细操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预防措施,应该让机器和操作人员都持续调整和严谨操作,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火箭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因此在生产环节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来保证操作的精细程度以及产品的最终质量。

2.3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火箭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存在问题时,可以及时检修或替换。

三、结论火箭发动机故障的原因复杂,但大多数故障可以通过实施预防措施来避免。

在火箭发动机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等方面,应该保持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在未来的火箭制造过程中,应该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以确保火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剂中某些不稳定组分的分解会在推进剂内 部引起气体的积聚 , 产生 缩孔 , 严重时产生裂纹 ; 此外 , 在推进剂浇铸过程中 , 工艺上的不完善和杂 质也会在推进剂内部产生缩孔.
当双基装药吸湿 严重时 , 会 使推进 剂点火 困 难 、燃速减慢 、压力和初速降低 , 影响飞行器飞行 控制精度 ; 脆变型聚氨酯推进剂吸水后 , 低温抗拉 强度和模量急剧提高 , 延伸率明显下降 , 变为硬脆 物质 ; 非脆变型聚氨酯推进剂吸水后 , 低温抗拉强 度 、模量稍有下降 , 而延伸率几乎不变 ; 若水分在
靠飞行 , 对其发动机动力系统及相关零部件的工作 可靠性均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 确保在设计时不 采用过大的安全系数 , 以使其达到较高的质量比.
发动机装药是固体火箭动力系统的核心 . 固体 火箭发动机从工厂生产制造到靶场试验 , 再到作战 使用 , 发动机装药往往要经过各种加工工艺 、长期 贮存 、长途运输 、超负荷装卸与舰载等过程 , 经受 各种地面和飞行中 环境条件 的考验. 在 这些过程
在推进剂与衬层或绝热层的界面处 , 某些组分 (如增塑剂和催化剂 )在界面两侧的浓度和相对溶 解度不同 , 会产生迁移现象. 通常 , 从推进剂迁入 衬层或绝热层的物质 , 起增塑作用 , 使衬层或绝热 层变软 、溶胀 , 并使推进剂变硬 、收缩 , 从 而在界 面处形成局部的高应力与应变 , 导致界面粘接减弱 甚至破坏. 对某地面发射的战术导弹发动机进行解 剖时也发现 , 衬层附近推进剂明显比药柱其它部位 硬 , 具有较高的模量和较 低的延伸率. 分析认为 , 增塑剂向衬层迁移、粘合剂渗透和推进剂中的细填 料粒子进入衬层表面的孔内是导致 这一现象的原 因. 2. 2. 3 其它原因
(1. 92941部队 , 葫芦岛 125001; 2. 91851部 队 , 葫芦岛 125001)
[摘 要 ] 分析 了固 体火箭发动机的装药缺陷及其产生 原因 , 阐述了 装药缺 陷对固体 发动机 可靠稳 定工作 的影 响与危害 , 进而强调了对装药进 行无 损检 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随即介绍了装 药无损检 测技术的现 状 , 列 举比较 了几种常规检测方法 , 为固 体火 箭发动机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关键词 ] 固体火箭发动机 ; 装药缺陷 ; 无损检测 ; CT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 ] TJ760.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对于自由装填药柱 , 在点火压强升高阶段 , 燃 烧室压强和药柱与壳体间隙之间产生的压强可能以 不同 的速率 升高 , 因此 , 药柱在压 强梯度的 作用 下 , 在推进剂内 部及粘 接界面中 将产生应 力、应 变 , 并会引起药柱的破裂及推进剂 /包覆层的脱粘 和扩展. 2. 2 老化与化学迁移 2. 2. 1 老化
Cau sa l An a ly sis of C ha r ge F la w s for So lid Rock et M otor an d Re sea r ch on Non d estr uct ive Test in g M e th od s
Liang Yan1 , Zhang Ch i2 , Liang M ing2 (1. Unit 92941, Huludao 125001, China; 2. Un it 91851, Hu ludao 125001, China)
©
氧化剂粒子周围形成低膜液层 , 则在低应力水平和 相应的力学损坏下出现“脱湿 ”现象 , 表现为延伸率 和模量的迅速下降.
此外 , 贮存过程中的霉菌 、腐气以及盐雾都将 对发动机装药的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除了 使得装药发生明显变形以及强度下降外 , 还表现在 药柱表面附着细小 白色粉末 , 出现汗珠 渗出状液 滴 、发粘 、异味、粗糙等现象. 2. 2. 2 化学迁移
©
界面的粘接强度降低. 温度升高会使推进剂分子的 热运动速度加快 , 加速力学性能的变化 , 促使其降 解 、交联以及组分迁移 , 其表现为药柱软化 、脱粘 、 断裂 ; 温度降低 , 聚合物产生结晶 , 使推进剂变得 硬而脆 , 延伸率显著降低 , 表现为裂纹 ; 当贮存温 度高低交 替循环 时 , 药柱将 出现裂纹 、脆变或汗 析 、晶析等物理效应 , 造成内部裂纹和粘接界面脱 粘.
影响复合推进剂性能老化的主要机理是 : 后固 化 、氧化交联和高聚物的断链.
推进剂在贮存时 , 固化反应继续进行 , 即正常 固化后的连续缓慢的后固化 , 使交联密度增加 , 导 致推进剂模量的增加 , 造成延伸率下降.
受环境温度、湿度等贮存条件的影响 , 将破坏 粘结剂和氧化剂的界面粘附 , 促使高聚物粘结剂热 断链或水解断链 , 使氧化剂溶解、迁移和沉淀. 其 主要表现为推进剂力学性能降低 (变软 ) , 抗拉强度 明显下降. 例如 : “民兵 Ⅲ”导弹第二级与第三级发 动机在贮存过程中 , 曾出现环境中的水分经扩散进 入衬层内 , 使氮丙啶与羧酸反应所产生的交联点水 解 , 从而导致推进剂抗拉强度下降的情况.
1 引 言
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各种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 的动力装置 , 为其安全可靠飞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动 力支持 , 常被喻为是运载火箭和导弹的心脏. 固体 火箭发动机是一次使用性产品 , 一经点火起动 , 将 难以中途停车 , 因此为保证火箭 、导弹能够稳定可
[09209 215
战术导弹 技术 Tactica lM issile Technology Janua ry, 2010, (1) : 73~77 [文章编号 ] 100921300 ( 2010) 0120073205
·73·
固体火箭 发动机装药缺陷原因分析及 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梁 彦1 , 张 驰 2 , 梁 明 2
战术导 弹技 术 Tactica lM issile Technology Janua ry, 2010, (1)
·75·
有足够的刚度以维持自身的形状 , 因而有应变的贮 存条件破坏了粘结剂和填料的粘结 , 可能引起粘接 界面的脱粘. 2. 1. 3 发动机工作时的燃气内压载荷
这种内压载荷的影响从发动机点火工作到熄 火 , 持续作用于整个发动机工作全过程. 在贴壁浇 铸药柱点火时 , 燃烧室内几毫秒便可达到最大的工 作压强 ; 在这个不稳定的过程中 , 发动机壳体在内 压作用下扩张 , 药柱依附于壳体而变形 , 如果此时 药柱温度较低 , 药柱的伸长率就小 , 那么推进剂内 部引发应力场 , 粘接界面产生应力 , 有可能导致药 柱内通道表面产生裂纹和界面脱粘 , 致使发动机发 生故障.
©
·74·
战术导 弹技 术 Tactica lM issile Technology Janua ry, 2010, (1)
中 , 固体火箭发动机各组成部分都可能发生变化 , 导致了脱粘、裂纹 、缩孔等缺陷的产生 ; 这些缺陷 严重到一定程度 , 可能导致发动机点火失败 , 或者 使内弹道性能 (如燃烧室的压力和推力 ) 偏差超过 规定要求 , 甚至 使发动机壳体 烧穿 、爆炸. 因 此 , 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制造、贮存和服役过程中必须 注重对其质量和缺陷的检测 , 以确保其工作可靠性 和安全性.
2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缺陷的原因分 析
固体火箭 发动机 药柱在 固化冷 却 、贮 存、运 输 、飞行和级间分离过程中要承受各种载荷作用 , 同时受温度 、湿度等贮存条件的共同作用影响 , 发 动机的推进剂 、衬层及绝热层将发生物理和化学性 质的变化 , 破坏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 , 产生了如壳体与衬层 (绝热层 ) 、衬层 (绝热层 )与 推进剂粘结界面发生脱粘 , 药柱产生裂纹 、内部出 现空洞 , 壳体 、喷管石墨喉衬出现裂纹 , 喷管扩张 段外壳与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绝热层粘结界面发生脱 开等各种缺陷. 2. 1 载荷分析 2. 1. 1 温度载荷
(1)生产阶段 固体推进剂经浇铸后 , 升温固化 , 药柱将粘结 到发动机壳体内壁. 由于推进剂的热膨胀系数比发 动机壳体材料高一个数量级 , 这样药柱从较高的固 化温度降到较低的贮存温度时 , 必然在贴壁浇铸式 药柱内产生热应力和热应变. 此时 , 药柱要承受较 大的拉伸 , 其最易产生缺陷的区域一是在药柱直筒 段内孔 、星孔药柱的星角处和翼的凹槽表面 (这些 部位易产生裂纹 ) ; 二是在药 柱两端的 绝热层 /衬 层 /推进剂粘接界面 (这些部位将产生较大 的剪切 应力 , 容易造成推进剂 /绝热层或绝热层 /壳体的脱 粘 ). (2)贮存阶段 发动机装药在贮存期间 , 由于受环境温度随季 节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 将承受交变热应力的作用 , 使得装药力学性能变化很大 , 推进剂的强度和粘接
Abstra ct: The charge flaws and its causa tion of solid rocket motor are analysed, and the harm ful effects of the charge flaws are elaborated, so the importance and essentia lity of the nonde structive testing(ND T) are emphasized. Then the p re sent sta te of NDT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and som e kinds of conventional te stingm ethods are enum erated, which provides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NDT fields of solid rocket motor. Keywords: solid rocket m otor; cha rge flaws; Non Destructive Te sting(NDT) ; CT te sting technolo2 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