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与还原剂》公开课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判断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教学重点】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和特点。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1.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氧化和还原的概念。
2. 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问题。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过程。
3. 举例说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20分钟)1.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2. 判断实验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四、概念解释(10分钟)1. 解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五、巩固(10分钟)1. 提问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六、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更多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教学手段】1. 利用实验使学生观察和判断实验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2. 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PPT。
【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和讨论,观察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业布置】1. 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1. 氧化剂的定义及特点2. 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1. 电子转移法2. 电荷守恒法3. 元素化合价变化法九、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学电池2. 腐蚀与防护3. 合成反应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1. 食物的氧化与腐败2. 药物的氧化与还原3. 环境污染与氧化还原反应十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科技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 材料科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医学1. 血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抗氧化剂与健康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十三、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源1. 化石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2. 清洁能源的利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十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1.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研究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和还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剂教案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教学目标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2.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实例;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判断其中一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二、教学内容1.氧化剂的概念、特性及常见实例;2.还原剂的概念、特性及常见实例;3.实际应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教学重点1.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2.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实例。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了解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并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理论讲解(15分钟)a.讲解氧化剂的概念和特性,如能接受电子、释放氧气、使其他物质氧化等;b.讲解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如能够失去电子、释放氢气、使其他物质还原等;c.用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特点。
3.实例分析(20分钟)a.根据给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b.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例子,如酸性物质、过氧化氢等。
4.实验操作(3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如铜与硝酸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等,让学生亲自实验并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5.小结(10分钟)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性;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扩展1.进一步研究不同氧化剂、还原剂的性质和应用;2.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特性和常见实例,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判断其中一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实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课时)公开课 教学设计

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化学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几对概念的含义。
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类常识,进行氧化剂、还原剂的探究。
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与意义,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并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过程】一、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2、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我们称之为还原产物。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我们称之为氧化产物。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氧化剂反应物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氧化反应还原产物表现出的性质实质特征反应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例1】理清上述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反应;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③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⑤氧化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⑥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⑦还原剂本身被氧化,生成还原产物⑧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我们应该认识到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要完成以下任务。
化学公开课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

化学公开课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杨侨中学高一级徐路遥课程类型:新授课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是利用有无化合价变化,本质是电子转移。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复习好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四、教学过程【教师】请同学问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氧化反应?【学生】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教师】没错,或者说是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请一个学生上来写一个初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C+O2点燃CO2【教师】那什么是还原反应?【学生】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教师】没错,请同学们举一个还原反应的例子。
【学生】H2+CuO △Cu+H2O【教师】没错,这个反应我们初中学过属于还原反应。
那里面是否包含氧化反应?【学生】包含,氢元素得到氧,被氧化了。
【教师】像这样,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于一个反应中,这样的反应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个反应:Fe+CuSO4=Cu+FeSO4【教师】这个反应没有物质得到氧或者失去氧,但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所以用化合价来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它的范围会更加广。
根据化合价升降与物质得失氧的一致性,我们把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定义为还原反应。
【教师】由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反应和反应必定是同时存在的。
这样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那也有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教师】化合价的变化只是判断方法,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实验】P50 实验【教师】根据铜与锌反应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的转移。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案标题: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能够识别和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
4. 能够运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白板、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过程,并提问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PPT或黑板,向学生详细解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征。
包括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还原剂能够提供电子等。
3. 实例分析(15分钟):给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解释其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4.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例如将铁钉放入盐酸中,观察铁钉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 练习与讨论(15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讨论。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答疑。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告,如进一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加深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
2.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一些实际应用,如电池、腐蚀等,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练习题表现:评估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贯穿着整个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并且为今后的电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也会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可以从该角度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定义,结合初中的知识,学生能说出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且初中已经学过了化合价的判断,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2.能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快速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3.能够根据物质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评价目标】1.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水平。
2.通过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诊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程度。
3.通过提炼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和思路的结构化。
4. 通过对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水平,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认知模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教学难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归纳法(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归纳,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归纳)。
角色扮演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进行角色扮演)。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为此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是“温故知新”,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回顾双线桥分析该反应,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环节二是“总结提升”,通过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环节三是“基础铺垫”,通过对一些常见物质中的划线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使同学们建立起物质中的中心元素的意识,以便快速准确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环节四是“拓展应用”,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关系,依据价类二维图预测物质的性质,对前边所学加以拓展应用,并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分析模型,为后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氧化剂和还原剂》精品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 通过双线桥法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并梳理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对“价-类二维图”的分析,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习过程】环节一:温故知新1.镁在干冰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2.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画到上边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上)。
3.试着分析上述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理由:。
还原剂是,理由:。
环节二:总结提升1.通过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分析,试着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
2.请总结化合价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
环节三:基础铺垫1.请标出如下物质中带点..的元素的化合价。
2.巩固练习:判断化合价,快速将氧化剂和还原剂连线。
(1) 2H 2 + O 2 2H 2O (3)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2) 4P + 5O 2 P 2O 5 (4)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环节四:拓展应用右图为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据此预测相应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学习效果】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FeO 4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 .C 2O 2-4 中C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D .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Al +6HCl===2AlCl 3+3H 2↑,Al 是还原剂B .Cl 2+H 2O HCl +HClO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2NaCl +H 2SO 4(浓) Na 2SO 4+2HCl ↑,HCl 是还原产物D .2Fe +3Cl 2 ===2FeCl 3,FeCl 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原剂产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r 2O 2-7 → CrO 2-4,实现该转化需加氧化剂B .3NO 2+H 2O===2HNO 3+NO ,NO 2只发生氧化反应C .KClO 3+6HCl(浓)===3Cl 2↑+KCl +3H 2O ,反应中HCl 只体现还原性D .2H 2O +2Na===2NaOH +H 2↑,反应中H 2O 被还原4.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Mg 变成MgO 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 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B .KMnO 4受热分解制O 2时,Mn 元素被还原C .反应CuSO 4+2NaOH===Cu(OH)2↓+Na 2SO 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已知存在反应2Fe 3++2I -===2Fe 2++I 2,氧化性:Fe 3+ > I 2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参考答案 B C D A=====点燃=====点燃=△kf k r k fk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剂与还原剂》公开课教案
【设计说明】
涉及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调控科学研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开展:
(1)、通过一块石头碳酸钙的反应出发,讲述碳酸钙高温分解、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氢气,培养学生从宏观分析到微观方程式书写的能力,体会化学最朴素的语言化学方程式的魅力。
(2)、通过氧化还原实质—电子转移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从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的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此外通过伏特电池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
(3)、学习氧化还原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被氧化的苹果以及被氧化的绿茶两个案例分析,树立化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会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等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复习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回顾“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填写学案课前预习区。
2、预习48-51页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媒体、课件;
2、拓展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验证
3、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四、课时设计: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从一块石头开始说起的反应:
CaCO3== CaO + CO2
H2O+ CaO == Ca(OH)2
CaCO3+2HCl=CaCl2+H2O+CO2↑
Zn + H2SO4= ZnSO4 + H2↑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探究一: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 1.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的角度分析,上述这些反应有何特点?
2.从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的角度,如何对上述反应分类?
【小组探究一】结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