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翻译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

科技交流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旅游业也迈进全球化时代。

很多外国游客渴望通过旅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因而汉语旅游文献的翻译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吸引国外游客的重要途径。

根据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和Vermeer的目的论,原文本的类型不同,其翻译目的也会有所不同,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本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料的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在1971 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思想的雏形。

而后,汉斯·威密尔在与赖斯合著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功能目的论”这一概念,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并强调翻译并非简单的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

之后,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理论进行全面总结,使其更加系统、完善。

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行为的目的,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使译者拥有更大的自由。

目的论指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译文读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译文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阅历,每一种类型的翻译都有特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所以,在目的论下进行旅游文本翻译,需要充分考虑旅游文本和景点的特点的同时,并高度重视译文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以提高译文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三、旅游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目的旅游文本包括经典介绍、广告标语、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内容,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方梦之,毛忠明;2005)。

旅游文本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其目的是帮助游客了解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方面的知识。

就其问题功能而言,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是旅游资料的两个主要功能,因而其语言表达必须准确、通俗、简洁,能雅俗共赏,利于不同层面读者理解和接受(贾文波,2004)。

旅游英语的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旅游英语的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旅游英语的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旅游,并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

作为出国旅游的必备语言之一,英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旅游英语中,翻译是一项关键的技能,经常涉及到翻译导游词、景区介绍、菜单、交通路线、旅行指南等内容。

旅游英语的翻译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不同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英语翻译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一、旅游英语翻译的难点1. 文化差异:旅游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而翻译时需要将这些文化信息准确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某些眼神、手势或行为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正确地传达文化信息。

2. 语言表达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准确地理解源文的含义,并找到合适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

英语中有许多习语和俚语,而其他语言可能没有完全相同的翻译,这就需要翻译者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式。

3. 专业知识要求:旅游涉及到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人文等方面的知识。

翻译者需要对这些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准确地翻译相关内容。

对于某个景点的介绍,翻译者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与其他相关景点的联系等。

二、解决方法1. 提前准备:翻译者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之前,应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收集和整理常用的翻译术语和表达方式等。

通过提前准备,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文化信息,避免一些翻译失误。

3. 文化注释和解释: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翻译者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文化注释或解释,以帮助目标语言的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含义。

这可以在翻译导游词、景点介绍或旅行手册等文本中使用。

通过添加文化注释和解释,不仅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加读者对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摘要】旅游文本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英译中常常存在文化缺省现象。

文化缺省对旅游文本英译的影响是显著的,容易导致信息不准确或失真。

为解决这一问题,翻译者需要运用翻译补偿策略,如意译或加注释等,以保持原意和文化特色。

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在于翻译者要意识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灵活运用翻译补偿策略。

文化适应与翻译质量的关系密切相关,重视文化因素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

结论指出文化差异是翻译的难点,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翻译补偿策略,以确保翻译品质和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旅游文本、英译、文化缺省、翻译补偿、跨文化传播、文化因素、翻译质量、文化适应、文化差异、翻译挑战、解决方法、文化适应、翻译质量、翻译补偿策略。

1. 引言1.1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ravel text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cultural omissions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s play a crucial role. Cultural omissions refer to the loss or absence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which may lead tomisunderstandings or misinterpret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s are strategies used to make up for these cultural gaps and ensure accurate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translations.2. 正文2.1 文化缺省对旅游文本英译的影响Additionally, cultural deficiency can also affect the tone and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Withou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translators may struggle to accurately capture the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leading to a loss of the intended voice and atmosphere. This can result in a translation that feels awkward or unnatural, making it less engaging for readers.2.2 翻译补偿策略的应用翻译补偿策略的应用在旅游文本英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分析旅游翻译是一种在不同的语言和社会心理特征下的跨文化交流。

本文以Hans Vermeer的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以宁波旅游翻译为具体文本,简要探讨旅游翻译的一些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标签:目的论旅游翻译翻译原则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旅游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

中国的旅游业正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着,旅游资料包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

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结合宁波旅游翻译实例,探讨如何运用正确的翻译策略,达到传递信息、加强交流的目的。

二、目的论简介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最初,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e)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提出理想的翻译应该使译文和原文在概念内容(conceptual content)、语言形式(linguistic form)和交际功能(communication function)上实现对等。

莱斯的功能翻译论是以原文为中心的。

莱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于1978年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成为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基础。

1984年,弗米尔和莱斯撰写了《翻译理论基础概述》,翻译目的论成型。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首位。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为皆有目的,行为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

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为,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为方式,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Vermeer,198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1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如何翻译旅游文本,尤其是如何传达旅游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之间联系的理论框架,从此理论角度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文本及其翻译策略,也可以为实践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旅游文本是指介绍某个特定地点的景点、文化、风俗和特产的书面材料。

旅游文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个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将旅游文本译成另一种语言,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目的群体的不同需求。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文本时,需要将原文的功能转化为目标文本所需的功能。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同时考虑原文的功能和翻译目的。

一方面,旅游文本需要传递很多特定的文化信息。

例如,介绍某个景点时,需要解释它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等等。

旅游文本还需要传递作者对该景点的态度和感受。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用词,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

旅游文本的读者通常都是外国人或者说非本地人。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旅游目的,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

例如,在解释某个特定文化现象时,可以采用比喻或对比的方法。

翻译者还可以通过逐字逐句和逐个篇章的阅读文本,并对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翻译者还可以在译文中加入一些注释或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综上所述,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原文的功能,同时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视角下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英译研究摘要:随着文旅融合,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增加,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古诗词英文翻译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因此,研究适合旅游文本中的古诗词的英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强调翻译活动是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过程。

译者应综合考虑整体语境,进行适应性转换,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互联互动,达到“语美”、“意美”、“音美”、“形美”的生态平衡,使译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感。

因此,本文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出发,选取杭州风景名胜景点介绍,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角度出发,探讨适合旅游文本中古诗词的英文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本;古诗词英译;生态翻译理论;三位转换翻译;翻译策略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以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旅游宣传资料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其中,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古诗词英文翻译显的尤为重要。

如果从1871年英国传教士James League的《诗经》英译本问世算起,中国古诗词的英译已经走过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蔡丽慧,2012)。

英国学者Herbert Giles将唐诗翻译成英译版本,成效卓越。

而在20世纪末,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更是从反浪漫主义的期待视野出发,从中国古诗词中挖掘出了丰富的材料,从而掀起了意象派诗歌运动,为西方现当代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蔡丽慧,2012)由此可以得出,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研究蕴含着无限潜能。

同时,还能够反过来推动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发展。

而在西方国家,学者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古诗词的整体翻译,对在特定文本,如旅游文本中的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研究少之又少。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主体意识增强,中国学者的古诗词英译意识开始觉醒(许渊冲,2003)。

中国古诗词英译的理论从无到有,从形式单调到百家齐放。

旅游文本英译赏析

旅游文本英译赏析

- 246-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旅游文本英译赏析华北理工大学/郑璇【摘要】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参观游览,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语域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文本功能的分析,实现文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等,吸引更多游客来华参观。

【关键词】旅游翻译 功能对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引言旅游翻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正是因为很多学者都探讨过此类问题,才能彰显其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时代,成功的旅游翻译效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的意义传递,可能会使旅游文本的功能效应和社会效应有所损益,因此本文旨在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相关理论指导旅游翻译,以期实现旅游文本功能对等。

二、旅游文本简介1.旅游文本的特点。

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指南、旅游行程、旅游委托书、旅游意向书、旅游合同、旅游广告、旅游宣传标语、演出节目单、菜单、宾馆指示牌、各类通知、路标、地名等等。

因此所涉及的词汇量大、知识面宽、文化面广、措辞讲究、风格人性、具有可读性和亲和力,以及功能多样化。

2.英汉旅游文本对比。

一般而言,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行文用字简洁明了,“表达直观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最忌啰嗦堆砌”,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往往用客观的具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为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

而汉语讲究音韵和谐、形式对称,用词空泛含蓄,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汉语旅游文本常大量使用修饰语形容词、华丽之词。

根据汉语的审美习惯,多用修辞语可以加强气势,突出强调某种思想感情或增强节奏感,这些修饰语的使用在汉语文化中能够取得好的信息效果和实际效果。

三、旅游翻译实例1.语场与旅游翻译。

“语场”指的是实际发生的事,或者说是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的话题。

在旅游翻译中,应首先考虑旅游文本的语场。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语场的错位主要表现在译者对源语信息的取舍策略的不合适性”。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视角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目的论”是指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让他们对目的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注重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二、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译文。

如果原文是充满诗意的描述,译文也要通过词语的精美和句式的优美来传达原文的意境;如果原文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译文也要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2. 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

这就要求译文中充分体现出目的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标建筑、美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介绍北京的旅游文本时,要注重体现北京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特色小吃,而在翻译介绍上海的旅游文本时,要突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3. 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目的地的文化信息,还要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翻译旅游指南时,要注意将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游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4. 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引导游客参与到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中来,让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在翻译美食介绍时,可以适当增加口味、刺激味蕾,让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

5. 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旅游文本翻译研究1. 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旅游文本主要指旅游景区的面对旅游者提示或警示的文字信息。

其涉及面广,意义重大,是旅游文化和景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旅游文本由于目的明确,其语言特点也非常鲜明,通过对常见旅游文本的汇总和比较,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短小精悍由于旅游文本的特殊性,其构成过程中通常追求最简洁的语言效果,因此除了表达核心含义的字词外,其余部分尽可能的都会被省去。

这样短小精悍,却表意完整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禁止吸烟、非请勿进、小心路滑、游客止步(Passengers Only )、危险(Danger )、免票入场(Admission Free )等。

这些短小的文字一方面满足了宣传介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张贴这些宣传语言的地方的体积要求。

(2)实用性强旅游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其文学价值较低,使用价值较强,具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和使用目的。

同时,旅游文本也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简短活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跨学科性质明显旅游文本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多元性,广泛性,关联性,是一种天然的跨学科性质文本,它的内涵包括自然、人文、科学、社会等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旅游文本的研究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想高度上才能更好的开展。

反映在语言上,旅游文本中涉及的词汇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许多在其他领域上并不常见的词汇,在旅游文本的创作和使用上得到了应用。

(4)语言生动具体国家旅游局征集文明旅游提醒用语时曾经对旅游文本提出了要求,该局提出的要求为:简洁明了、通俗易记,语言生动活泼、亦庄亦谐。

因此不难看出,旅游文本总是运用活泼而风趣的语言,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从而激发游览者对景物的兴趣和好奇。

例如如下的例子:落泉别墅体现了动与静,变幻与永恒,强劲与易逝的对立,使人生处于矛盾之中:兴致勃勃的进取与忧虑不安。

Falling water is a study in opposites-motion and stability, change and permanence,power and ephemerality-that make the human condition a paradox of welcome adventure and anxious uncertainty. 这样灵活的语言,充分表达了旅游文本的魅力,深深的打动着游览者的心。

2. 中英旅游文本对比由于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旅游文本也存在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讲中文的旅游文本与英文旅游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两种旅游文本存在如下不同的特征:1.汉语旅游文本的特征汉语旅游文本一般都追求庄重严肃或者具有古典中文气息。

因此行文中间一般都追求表达上的对账工整,寻求文采和才气。

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样的旅游文本工整对账,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字美感。

此外,由于中国文化讲究“气派”,在我国的旅游景点中广泛存在长度较长的“景区介绍”或者“游客须知”。

这些文本旨在为所有的游客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景点介绍和提示。

2.英文旅游文本的特征与中文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国家的旅游文本通常都体现出了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

与端庄正式的中文旅游文本不同,英文旅游文本一般强调个性和创意。

英文旅游标语则“普遍较通俗、大众化,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突出语用的个性创意,亲和力较强”,在语法和修辞方面,常使用“动宾结构、祈使句式、头韵或押韵等”,表现为以祈使句表达的动态行动诉求与承诺及以头韵或押韵、名词短语表达的静态主题陈述。

3. 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虽然旅游文本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但是当下,对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开发的旅游资源或者新型旅游城市都纷纷添加了双语或者英语的旅游公示语及旅游介绍。

在为外国友人提供方便,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增添力量的同时,这些翻译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许多译者想当然尔,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结果往往不甚理想,甚至错误百出,令人捧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其分析报告《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明确指出,在公示语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翻译理论创新理论与实践互动,是翻译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并归纳成理论。

因此对与现有的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准确的现象进行归纳汇总,对于理论化深入化研究旅游文本这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文本的收集、归纳和汇总,当下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点:1、用词不当,语用不规范。

虽然翻译赋予了译者一定的自由,但是旅游文本作为一种正式和规范化的文本,并不允许译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不加思考、随便的翻译,往往导致的都是用语不规范和用词不当的现象,例如许多公共设施的翻译中,随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翻译。

甚至也有一些译者不仔细查阅资料,将restroom用来表示“休息室”,这样的笑话不仅让游客难以接受,甚至会被认为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假若一座城市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总是出现这样的笑话,城市的美好形象又能如何保留呢?这样的旅游和宣传岂不是南辕北辙,越错越远?例如在某旅游景点,出现了如下的英文句子“during the trip note papers, about money and its own security, and will be important document stored apart.”。

这样的句子根本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句子,充满了语法错误,堂而皇之的放在旅游景点的门口,供外国游客观看,只能是贻笑大方。

更有甚者,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想当然的使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翻译,不查阅资料,不思考,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无法被外国游客理解。

例如一些中国的地名单位,巷、路、街等等,许多译者直接将其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导致初次到中国的游客根本无法理解。

试问,如果旅游文本或者旅游公示语中充斥着大量的汉语拼音,那么翻译的意义何在?翻译的预期效果又是什么呢?《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明确指出:道路交通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惯例,遵循英语习惯。

地名等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英文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但是,本项目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走访和调查的结果却表明,汉语拼音代替英语进行表达的现象仍然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中普遍存在。

这样的翻译,只会给游客带来困扰。

比较有效的翻译方法应该是在汉语拼音下面注上英文翻译,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特色地名翻译的特点,也能使外国游客更加清楚明白。

2、文化误解,语义不协调。

中英文两种语言在与文化上的差异可谓是广泛存在,俯拾皆是。

翻译旅游文本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两国读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错误或者是闹笑话。

例如,在杭州西湖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有这么一句:“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

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翻译人员将这句话译为“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基础,外国游客往往很难理解白娘子的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参透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

这样的翻译,虽然并不是错误的翻译,但是依然无法达到沟通两国文化,向外国游客宣传介绍本国文化的目的,只能说依然还是失败的翻译。

又如,一些中国特有的节日的翻译中间,许多译者单纯的给这些节日赋予一个英文的名字(或者是汉语拼音的翻译),这种类似“零翻译”的举措,只会让外国游客继续一头雾水,在且不知节日内容为何物的情况下,又如何参与到节日中去呢?3、语气生硬,表达不礼貌。

通常来讲,英美国家的旅游文本都比较委婉,而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是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粗鲁的旅游文本或旅游公示语。

例如,在我国,上至几大城市,小到乡村,都会见到“禁止XX”或者“违者罚款”这样的具有强烈强制性的公示语。

这样的文字对于习惯这种公示语文化的中国游客来讲,可能并不能构成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对于在西方文化环境里生长的外国游客来说,这样的译文显得过于粗鲁和直接,不仅不能起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甚至会让他们留下不好记忆,对旅游景点或者旅游城市产生厌恶的感受。

所以在翻译这些具有一定强制性口气的旅游文本的时候,善用please这些规范的礼貌性表达方式未尝不是一种较好的翻译方式。

4、低级错误,语法不规。

公示语英译时,常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

包括词性误用、拼写错误、大小写不规范等等。

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甚至通过对知网的简单搜索就不难看出,针对全国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大量的研究人员撰写了关于翻译中的低级错误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单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仍然广泛存在。

根据湖北革命老区景点公示语翻译状况调研暑期实践小分队的调查报告,拼写和大小写错误在天台山自然风景区这一旅游景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例如,报告中提到的天台山景点“杜鹃谷”中“杜鹃”一词的公示英译为“cuckee”(正确拼写为cockoo)。

这样的翻译不仅是技术上的不成功,也反应了部分翻译人员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认真的意识,大小写上的疏忽,会给游客留下极其不好的感觉。

更不用说,有些景点翻译中的拼写错误的单词和乱用的标点。

第五章结论本项目力图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结合功能翻译理论等翻译学理论,对信阳地区的旅游文本翻译现状进行分类研究。

通过走访各个旅游景点对旅游文本译文进行收集,并结合信阳特色旅游文化,对信阳本地的旅游文本翻译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和大研究。

本项目组成员希望,信阳市有关旅游主管单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方式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从翻译质量、读者接受情况等多重角度加强信阳旅游文本翻译和管理工作。

对各种翻译错误及时加以甄别和更正,对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进行逐一排查和大力整治。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树立严肃的翻译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翻译人员培养机制,对翻译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知识进行培训,认真加强工作,减少翻译中的错误。

为促进信阳特色旅游产业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也为老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