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历史组:饶建军(一)理念本课内容属于古代科技史,因而教学中要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思辩学习法和中外比较法。

(二)分析一、对学生的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的基础,而且初中也曾经学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

学生通过看书基本上能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本课难点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学生应在此下功夫。

二、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进行自学,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片和资料进行讨论学习,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四、自学指导(黑板展示)1、分组学习:第一小组:简述火药和指南针的用途及传播路线,并说明它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小组:简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用途及传播路线,并说明它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第三小组: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数学成就?为什么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第四小组:中国古代有哪些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古人是用什么工具来观测天象的?2、请第一和第二组的同学认真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第三组的同学阅读第二目内容,第四小组的同学阅读第三目内容;阅读时要结合教材上的图片、资料进行思考.8分钟,最后看谁回答最完整.(四)课堂教学一、导入:实物—纸提问:1、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在纸没有发明之前,最早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足?2、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和古代科学家?二、学生在自学后回答:(12分钟)第一小组:火药的用途:唐末用军事. 传播路线:公元13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的用途:北宋用于航海. 传播路线: 公元13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第二小组:造纸术的用途:成为新的书写材料. 传播路线:公元4世纪时传入朝鲜日本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非洲.活字印刷术的用途:提高印刷的速度. 传播路线: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 公元12世纪传入:埃及,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影响: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小组: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和珠算先进成就: <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历史的三个教学维度和五个核心素养,我将本课做如下设计:第一部分一、教材分析《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等领域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既可以对物质层面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又可以为学习后面两节课的精神层面的成就打好基础,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讲授对象是高中学生。

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抽象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分析问题不再只纠结于表层现象,并且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还需训练他们的解读材料和相关方面的能力。

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科技发明的相关史实,但对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还了解的不够全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设计重点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古代中国的发明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等材料为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并且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 术
毕 昇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古人为 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 和动机荒谬可笑,但实验方法有可取之 处,最后导致火药发明。恩格斯高度评 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 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 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材料再现
•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 针。 • ──《萍洲可谈》
•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 南浮针,以揆南北。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 及烬屋舍者。 • ──《真元妙道要略》
实战演练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 反映出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流程: 纤维备料--
制浆-洗选 漂白--
配浆-上网成纸-烘干压光-切割包装。
• 公元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 物纤维纸,取代了竹
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 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
叫作“蔡侯纸”。
• 原料:树皮、麻头等
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中彻底推翻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
• “西方中心论”,为中国科技讨回公道。李约瑟困惑:中国古代科学技 术遥遥领先,为何到16世纪却衰落了?

①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ppt课件

西汉 前期,中国已经 (1)_____ 有了纸 造纸术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 ” 造出“_______ 雕版 (1)隋唐之际,出现_____ 印刷术 _______
促使欧洲造出活字印刷 文艺复兴运动 (2)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 机,推动_____________ 印刷术 金时代 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 胶泥活 放和社会进步 (3)北宋毕升发明_______ 字印刷术 _________
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杠杆。 ——马克思
请分析: 1.材料说明司南最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 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提示:战国。生产(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提示:马克思指出了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 ,在欧洲
2.(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 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 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C.导致教会权威的弱化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
禁政策则阻隔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传统“重道轻器”观念也对
知识分子产生了负面影响。
【要点归纳】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及原因 1.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 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侧重于把人类同自然界 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 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
(×)
提示: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古代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大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二、数学 成就、形成过程、 三、天文历法 地位及意义 四、农学 五、医学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以产 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这些伟大发明 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根本原因 (1)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①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 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 科技的发展,使伟大的发明在当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②北宋文化的 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要求,促使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成就上 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2) 从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探究不够。(3)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 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 验。(4)在科技运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 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 力的意识。(5)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 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 面。
中国古代科技(明代以前)取得辉煌 成就的原因和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辉煌的原因:①源泉:中国古代人民积 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 的源泉。②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 供了社会条件。③经济:古代劳动人民的 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 断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 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课本习题提示
一、学思之窗:当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不 久,正赶上西方国家开始发生社会转 型的演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撕裂 原本就不稳定的欧洲自然经济,资本 主义因素正在不断萌生滋长。中国先 进技术的传入,极大推动了这一进程 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 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教版2019年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材料解析

人教版2019年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材料解析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1.李约瑟对中国科技的评价〔材料〕现在许多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仍然多少认为,亚洲文明“没有产生过任何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东西。

如果他们知道一些皮毛,大概又会说,中国有过人文科学,但没有自然科学;或者说有过工艺学,但没有理论科学,也许还会不无正确地断言,中国没有产生过近代科学(与古代和中古科学相对而言)。

这里没有必要对这些观点逐一纠正。

但是,我们的经验证明,那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中国科技成就,信手拈来就可以写满几大卷。

有案可查,早在欧洲人注意到太阳上有黑点以前1500年,中国人就在记录太阳黑子周期了;在欧洲人开始研究日珥现象一千年前,中国人已给出日珥系统各部分专门名称;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机械钟8世纪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于14世纪的欧洲。

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具有科学特性的传统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不错,现代科学,即对自然现象进行数学假设,再用系统的实验加以验证的体系的确是起源于西方。

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近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李约瑟文集》(中)选自《世界科学的演变》潘吉星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解读】李约瑟(1900—1995)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和中英文化交流的“人民友好使者”。

曾提出有名的“李约瑟难题”。

这段资料是李约瑟博士在一次中西科技比较讨论会上的发言,他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古代科技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中国古代人民不仅在技术而且在科学方面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磁现象方面。

中国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材料〕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耿晓亮 第8课_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耿晓亮 第8课_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二历史导学案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2.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模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过程贡献造纸术(王朝)时,中国已有纸;东汉时,书写材料经历了一场革命出现了(人称的)“”。

推动了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中国出现了印刷术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和,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朝为抵御辽、西夏、金的进攻,广泛使用。

对欧洲起到一定作用。

指南针时发明“司南”;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为提供了条件,继而为殖民扩张和开拓提供了条件。

怎么学?四大发明多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强盛的汉唐时代,这与其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关联。

学习任一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状态及特征,一定要洞察其后的社会背景(时情与国情)。

四大发明可通过列表把握其演进脉络和世界影响。

学会了吗?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这话反映出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向D.三项伟大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合作探究】四大发明在西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在中国近代沦落了,没有能够向在西欧那样促进社会的飞跃性进步。

这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请思考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①社会制度:②政治局面:③经济发展水平:④思想观念:【当堂检测】1、下面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 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C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 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第8课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阅读: 阅读: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
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 古时代, 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 尘莫及的发展水平, 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 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 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 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 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 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 李约瑟难题之一 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 16世纪后, 16世纪后,中国科技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 世纪后 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农学: 农学:四大农书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地位)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地位) 元朝:王祯《农书》 元朝:王祯《农书》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自 然科学知识,被誉为“ 然科学知识,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 驱”。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因素的模式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 • (1)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 社会环境因素: 或相对安定; 或相对安定; • (2)政治因素: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 政治因素:当时国家是否统一, 是否清明、稳定; 是否清明、稳定; • (3)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 (4)文化政策因素:当时统治者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因素: 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 • (5)文化交往因素:当时各民族之间、中 文化交往因素:当时各民族之间、 外之间的交流是否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外之间的交流是否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 (6)人民群众因素: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 人民群众因素: 众辛勤劳动的作用。 众辛勤劳动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阅读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 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 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 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 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
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 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 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吗?三 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吗?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
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 促进作用。
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
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 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①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中国古代 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农学成就
1.元代《授时历》郭守敬
2.四大农书
天干地支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 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 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 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 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 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 年、纪时等。
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在经济、政治、 文化、思想上的巨大进步。
(1)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 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2)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促使欧洲制造了活字 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 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 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4)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 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三世 四 七世纪 纪世 纪
八世纪 十世纪
越南 朝 经朝鲜传 唐朝与 向印度 鲜 入日本 大食战 传入
十二世纪 十六世纪
欧洲相继 流传于各 设置造纸 地
印刷术的发展
出现:
雕 隋唐之际。

印 黄金时代:

宋代
术 改进:
宋代已使用
彩色套印技
术。
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印刷术的创新
11世纪中叶, 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上)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
明发展的贡献。
龟甲
兽骨石碑青铜器简地区
古埃及 古希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书写材料 植物纸草 羊皮 泥板 树皮树叶
纸发明于何时?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推论: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蔡伦纸的图片
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就传到了
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 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
人古腾堡改良了中 国的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 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改
进,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①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②促使欧洲制造了活字印刷机。 ③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④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A.指南针 B.纸 C.印刷术 D.火药
2、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 人们思想解放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数学成就 1.《九章算术》、十进位值制
2.算筹与珠算
算盘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天文学成就
1.赤道坐标 战国时期 石申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
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 作用”。
“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
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 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随着资本主 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 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 的殖民地……。”
火药的发明
发明:古代炼丹家
开始用于军事:唐末 军事上广泛使用:宋朝
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
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
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
十余步。”
——《宋史》
火药的外传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
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 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 入欧洲。”
——恩格斯
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科技发明 (件)
45 45 67 472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28 62% 17 38%
32 71% 13 29%
38 57% 29 43%
19 4%
453 96%
请体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处于绝对领 先地位是在什么时候?
※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为什么又落后了?
1、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 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 著的发明是( )
——恩格斯《反杜林论》
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有什么
影响?
①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②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司南和指南针的发明
阅读材料
“舟师(舵手)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 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 朱彧(yǜ) 著《萍洲可谈》
请思考
指南针最晚是在什么时候就
用在航海领域了?
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
②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决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 。
轻松阅读 开拓视野
年代
公元1—400年 公元401—1000年 公元1001—1500年 公元1501—1840年
2.《石氏星表》世界上最古老的星 表
3.浑仪与简仪
浑仪是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 一种仪器,结构复杂。郭守敬富 有创造性地制造了简仪,简仪从 复杂的环圈交错中解放了出来, 简化了仪器的结构,比欧洲发明 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简仪 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 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 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是 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