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注浆检测记录
顶管壁后回填注浆技术

采 用 0 2— . a的压 力 , 压力 控制 浆量 。 . 0 5MP 用 ( )注 浆程序 。灌浆 前 的准 备 工 作 : 4 回填 灌 浆 前 应检 查涵 管接缝 处 , 可 能 漏 浆 的 部位 及 时 作 密 对 封 和加 固处 理 , 预埋 注浆 管要 全部清 通 , 对 以保 证灌 浆 时排 气 畅通 。灌浆 顺 序 : 回填 灌 浆施 工 自较 低 的
面 积确定 。
注, 仍然漏浆的。 ( )灌 孔 和 检 查 孔 施 工 检 查 结 束 后 , 用 6 使 M1 水泥砂浆将管孔封填密实 。 0
2 灌浆施 工技术
2 1 灌 浆施 工 .
正常情况下 , 按上述灌浆参数和步骤施工 。局
部 地段 出现规 定压 力下灌 浆不 进或 吸浆 量过 大而 无
比级 , l:2:3 l:2:2 l:2: 1 5 由稀 到 即 , , .,
压力冲压 , 调整浆液配比, l 按 :l:2 稀释 , 压灌 5
—
1 i, 0mn 使局部堵塞部分 冲压畅通 , 以达到浆液灌
注到 孔周 围 , 充 实 脱 空处 。用 正 常 灌 浆 压 力 与配 并 比灌 到不 吸浆 为止 , 后 持 续 灌 注 5mn即 可停 灌 然 i
压力等情 况时 , 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采 用了 以下措
施, 收到 了较好 的效 果 。 ( )规 定 压力 下 不 进 浆 。采 用 0 5—10MP 1 . . a
12 注 浆技 术参数 .
( )注浆材料。本次注浆水泥采用平塘新生水 1 泥厂生产的 P 2 5 P 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O3 . M a 采用湘潭火电厂生产 的 Ⅱ 级袋装粉煤灰 。 ( )浆液配 比。水泥 :粉煤灰 :水采用 3个 2
C22顶管注浆检测记录

C22顶管注浆检测记录一、检测目的顶管注浆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填充土壤空隙,增强地层的稳定性,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
本次检测记录旨在记录对C22顶管注浆施工工艺的检测过程和结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对C22顶管注浆进行检测:1.观察法:通过观察施工现场的注浆过程,检测注浆材料的流动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指标。
2.试验法:在注浆施工完成后,对注浆部位进行取样并进行实验分析,检测其注浆材料的稠度、浆液均匀度和强度等指标。
三、检测记录1.检测时间:2024年6月1日2.检测地点:C22顶管注浆施工现场3.检测人员:XX检测工程师、XX施工负责人、XX监理工程师4.检测过程:a.观察法检测:(1)注浆材料:观察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和注浆量,确保注浆材料能够顺利流动并填充目标空隙。
记录观察到的注浆材料流动情况,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2)注浆管道:观察注浆管道的布置情况,确保每个目标位置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注浆。
记录注浆管道布置情况和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连接情况。
b.试验法检测:(1)取样位置:选择注浆部位并进行取样,确保能够代表实际施工情况。
记录取样的位置和数量。
(2)取样分析:对取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分析,检测注浆材料的稠度、浆液均匀度和强度等指标。
记录实验结果。
以上记录为检测记录的基本内容,具体的记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同时,在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对策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检测结果根据本次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观察法检测结果:a.注浆材料流动性良好,能够顺利流动至目标位置。
b.注浆量符合要求,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c.注浆压力稳定,无异常情况发生。
d.注浆管道布置合理,连接牢固,无渗漏情况发生。
2.试验法检测结果:a.注浆材料的稠度符合要求,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
b.浆液均匀度良好,无明显分层现象。
c.注浆材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顶管区间置换注浆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顶管置换注浆技术交底书
(2)主要材料:主要材料见表3.2。
表3.2 主要材料数量表(单作业面)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质量技术要求
单位 需用数量 备注 1 水泥 P.O425 t 100 2 堵塞 塑料 国标 个 1010 3 对丝 Dg25 国标 个 236 4
注浆球阀
Dg25
国标
个
236
(3)主要机具:主要施工机具见表3.3。
表3.3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单作业面)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套/台)
备注 1 泥浆泵 BW-250 1 2 拌浆机
1 3
存浆箱
2.5×1.5×1.5m
1
(4)作业条件:
管线路到位、人员到位、设备机具完好。
通风良好、照明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进度指标要求
施工进度指标:60延米/日。
5、施工工艺
5.1采用地面拌浆洞内置换注浆
(1)置换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所示。
试验确定浆液的质量
不合格
注浆效果检查
调整配合比
拆除管路,文明施工
注浆 浆液拌制
安装注浆管 调试注浆设备
合格
安全技术交底书安全技术交底书。
顶管注浆记录表范文

顶管注浆记录表范文顶管注浆记录表范文项目名称:某地铁工程管道编号:TG-001注浆日期:2021年5月20日注浆位置:A区段,距离起点100米处施工人员:张三、李四、王五注浆材料:1.水泥:P.O 42.5号水泥,用量10袋;2.砂浆:混凝土砂浆,用量5立方米;3.添加剂:注浆专用添加剂,用量1桶。
注浆设备:1.搅拌机:型号XX-01,数量1台;2.输送泵:型号XX-02,数量1台;3.灌浆机:型号XX-03,数量1台。
施工流程:1.对管道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管道表面无松动物质和裂缝。
2.将搅拌机放置在施工现场,并将水泥、砂浆和添加剂按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3.将混合好的砂浆通过输送泵输送到灌浆机中。
4.在灌浆机上设置好流量和压力值,并开始进行注浆作业。
先从距离起点100米处开始注入,在注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流量和压力值,确保注浆均匀。
5.在注浆作业完成后,对注浆管道进行检查和清理,并将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
施工记录:1.注浆前,对管道进行了清理和检查,并发现无异常情况。
2.在搅拌机中混合了10袋P.O 42.5号水泥、5立方米混凝土砂浆和1桶注浆专用添加剂。
3.在灌浆机上设置好流量和压力值,并开始进行注浆作业。
整个注浆过程持续了2小时,共使用了2000升的砂浆。
4.注浆后,对管道进行了检查,发现无渗漏现象。
同时对设备进行了清洗和维护。
总结:本次顶管注浆作业顺利完成,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保证了施工质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及时发现并处理了问题。
希望在后续的施工中能够继续保持高标准的操作要求。
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

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土体加固技术,通过注入浆液填充土体间隙,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方便快捷:采用顶管施工方式,无需开挖大面积的土体,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更好地维持附近建筑物的稳定。
2. 增强土体稳定性:通过注入浆液填充土体间隙,提高土体抗剪、抗压的能力,增强土体稳定性,并减少土体的沉降。
3. 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体,包括砂、砾、黏土等,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浆液进行注入。
4. 改善土体性质:浆液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体的可塑性和稳定性。
5. 可控性强:通过控制注浆的压力、流量和浆液的配比,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加固效果的控制和调节。
三、适应范围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合:1. 土体松弱,需要加固增强的情况,如软基处理、地基加固等。
2. 需要提高土体密实性和稳定性的场合,如止水墙、堤坝加固等。
3. 需要改善土体性质,提高土体可塑性和稳定性的情况,如软土地区的开挖、填土加固等。
4. 土体中存在空洞或孔隙,需要填充修补的场合,如地下室施工、隧道开挖等。
四、工艺原理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注入浆液填充土体间隙,使土体得到增强和稳定。
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浆浆液的准备: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土体性质,选用合适的材料制备注浆浆液,如水泥浆液、聚合物浆液等。
浆液的配比和浆液中添加的化学品会影响注浆后土体的性质和加固效果。
2. 注浆设备的选择和调整:根据工程需求和土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注浆设备,并调整注浆的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浆液能够充分填充土体间隙,达到加固的效果。
顶管施工关键——注浆.doc

顶管施工关键——注浆1注浆(补浆)原理和作用掘进机的直径一般要比管道直径大25cm.由于这个管道直径差的存在,管道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会被从注浆孔注入的泥浆填满。
泥浆是一种混合液,在压力作用下和土体接触并渗入土层中,慢慢扩散开,并与周围土体形成一个整体。
随着渗入量的增加,土体与泥浆将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渗透块,同时在泥浆压力的作用下,块与块之间紧密结合,这样就在管道周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泥浆和土体组合而成的泥浆套。
这个泥浆套的形成阻止了泥浆继续向外面土层渗透,同时在泥浆压力的作用下泥浆会流动到管道底下,当四周都形成泥浆套时就能支撑周围土体起到浮力的作用,这样管道与周围土层中间就隔着一层流动的泥浆,且保持为湿润摩擦,这是摩擦系数很小的摩擦阻力状态。
补浆是因为随着顶管顶进距离的增加,注入的泥浆随着管道往前渗透、扩散,已形成的泥浆套就会变稀薄,土体就会压向管道四周,同时管壁阻力就会急速上升。
为此,在管道推进过程中需要对后面顶进的管道不断均匀的进行补充泥浆,使后面推进的管道周围与前面的管周围一样形成连续的泥浆套,并保持与土压力一致。
一般补充泥浆的孔道数量和问距要根据管道直径、管道顶进的速度、土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隔25节管道设置。
注浆主要有4个作用,一是起润滑作用,将管土之间的干摩擦变为湿润摩擦,减小摩擦阻力;二是起支撑作用,在注浆压力下使管道周围土体变得稳定;三是改良土质,通过泥浆向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作用来改良不好的上质。
四是封堵裂缝,通过注浆处理地下水发育的围岩涌水。
2注浆技术的应用分析注浆的直接结果是形成触变泥浆润滑套,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顶进过程中的顶力,可以直观地从顶进系统的压力表上反映。
如果项力发生突然上升,很可能是由于泥浆润滑套的质量发生问题了,或者是因为停止顶进时间过长导致泥浆套缺失引起的顶力上升。
一、注浆材料1、传统触变泥浆顶管触变泥浆一般是以膨润土为主要材料,CMC(粉末化学浆糊)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为辅助材料的一种均匀混合溶液。
顶管工程顶进记录(内含自动计算公式)

37
0.1
19 200t/2台
2
26 1‰ 30A 8
18
22
29
0.1
20 200t/2台
建设单位(签章):
监理单位(签章):
施工单位(签章):
班组记录:
顶管工程顶进记录
工程名称:
顶进方向
自
月 日 班次时间
8:00 10:07 12:11 14:16 16:25 18:27 20:34 22:40 0:40 2:50 4:52 8:51 10:59
200t/2台
2
20 1‰ 30A 13
15
12
12
0.2
8
200t/2台
2
22 1‰ 30A 2
36
45
12
0.2
8
200t/2台
2
24 1‰ 30A 17
34
17
22
0.2
8
200t/2台
2
26 1‰ 30A 8
20
22
4
0.2
8
200t/2台
建设单位(签章):
监理单位(签章):
施工单位(签章):
2
4 1‰ 30A 7
18
30
30
0.1
8
200t/2台
2
6 1‰ 30A 14
11
40
21
0.2
8
200t/2台
2
8 1‰ 30A 9
2
19
1
0.1
8
200t/2台
2
10 1‰ 30A 17
26
24
3
0.2
8
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2)

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加固地下土体的施工方法。
通过在顶管与土体间的间隙中注入浆液,可以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达到加固和支护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相关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注浆方式。
2. 注浆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比调整,以满足不同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 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4. 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破坏较小,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 工法经济实用,成本相对较低,对于支护和加固土体有良好的效果。
三、适应范围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和地质条件:1.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提高土体的抗渗性能。
2. 地下土体质量较差、稳定性差的区域,可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用于隧道、地铁、矿井、堤坝和桩基地基等工程中的土体加固和支护。
四、工艺原理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法通过注入浆液填充顶管与土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均匀的固结体。
其工艺原理如下:1. 选用适当的注浆材料,如水泥、聚合物等,根据工程需要和土体状况进行配比调整。
2. 在顶管与土体间的间隙进行注浆,通过注浆压力将浆液注入,填充空隙。
3. 注浆材料充分固结后,形成坚固的固结体,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顶管土体间隙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清理顶管和土体间隙、准备注浆材料、检查机具设备等。
2. 注浆准备:将注浆材料按照配比要求进行配制,同时准备注浆设备,如注浆泵、管道等。
3.注浆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方式,将浆液注入顶管与土体间的间隙,注浆压力和速度要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4. 固结养护:注浆结束后,需要对固结体进行充分的养护和硬化,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