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装◆◆◆◆◆◆◆◆◆◆◆◆◆◆◆订◆◆◆◆◆◆◆◆◆◆◆◆◆线◆◆◆◆◆◆◆◆◆◆◆◆◆◆◆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1——18课 时量:45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这一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

每题2分,共50分。

)1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 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 3. 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应是 A .北京周口店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云南元谋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 5.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人文初祖” A .尧 B .舜 C .炎帝 D .黄帝6.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 7.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8. 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 .黄帝、炎帝大战蚩尤B .大禹治水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 9.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1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铜象尊 D .大盂鼎 11. 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①处是A .燕国B .齐国C .楚国D .秦国 12.龙力在讲故事:“他‘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成为中原最后一个霸主。

七年级 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 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月考历史试题1、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2.、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班超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班超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后汉书》6、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D.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8、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9、两汉时期被称为“东西二京”的都城是()A.洛阳和长安B.长安和南京C.洛阳和咸阳D.开封和杭州10、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A.冒顿B.呼韩邪C.颉利可汗D.皮罗阁11、我国古代出口商品中最早享有国际盛誉的是()A.丝绸B.茶叶C.瓷器D.纸张12、世界上最早的纸出现于()A.河南安阳B.甘肃天水C.新疆喀什D.陕西西安13、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战国 B.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初年14、官渡之战的影响是()A.东汉政权名存实亡B.袁绍逃回河北C.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D.曹操称帝15、三国统治者注重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造船业发达的是()A.魏B.蜀C.吴D.夷洲16、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A.西安B.洛阳C.开封D.南京17、公元3-4世纪时,中原地区的政权两次南下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均未成功的相同原因是()A.不具备统一的实力和条件B.违背人民的愿望C.不存在统一因素D.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18、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19、发明水排的是()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杜诗20、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他们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B .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C . 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D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 “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柴烧尽而火种仍可留,下列远古人类中最先实践过这一成语的是()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北京人D . 半坡人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 . 都会建造房屋B . 都种植粟和水稻C . 都饲养猪和狗D . 都使用磨制石器4. 禹之所以被尊为“大禹”,并被舜帝选定为继承人,主要是因为他()A . 开垦农田,适时耕种B .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C . 治水有功,消除水患D . 联盟炎帝,击败蚩尤5.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历史发展有自己内在运作的规律。

他所说的“桀亡”指的是()A . 商汤灭夏B . 武王征商C . 平王东迁D . 国人暴动6. 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A . 亳B . 镐京C . 阳城D . 殷7. 下图是周初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上面有“武王伐纣”的记载,武王伐纣发生于()A . 公元前2070年B . 公元前1600年C . 公元前1046年D . 公元前841年8.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牛),为畎亩(田地)之勤。

”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 . 铁农具出现B . 陶器工艺发展C . 牛耕出现D . 青铜冶铸技术改进9. 下图四件青铜器中最能体现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是()A . 二里头青铜爵B . 勾践剑C . 毛公鼎D . 司母戊鼎10. “战国”因“战”而名,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 ) A .开明的奴隶主 B .新兴的地主阶级 C .新兴的奴隶主 D .广大的农民2.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3.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创办私学B .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C .因材施教D .提出“仁”的学说4.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老子 D .韩非子5.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

”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A .秦 D .周B .夏C .商6.秦朝确立的我国历代王朝所沿用的行政体制称为(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 7.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广东沿海收购农产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 )A B C D A .圆形方孔钱 B .蚁鼻钱 C .铲形币 D .刀形币 8.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各地前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

请问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是:( )A .金文B .甲骨文C .楷书D .小篆 9.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 )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 10.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郡县制度,最早在全国推行开始于(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11.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基本否定的是( ) A .推行郡县制 B .统一货币、度量衡 C .焚书坑儒 D .统一文字 12.被称作“千古一帝”,你认为该杰出历史人物应该是谁?( ) A .秦始皇赢政 B .汉高祖刘邦、C .汉武帝刘彻D .西楚霸王项羽13.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 .老三在家练小篆 D .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14.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 .推行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征战匈奴D .开拓西域15.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隋朝1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 B.唐 C.周D.秦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C.老三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4.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A.秦始皇 B.秦孝公 C.秦穆公 D.秦惠文王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小篆 B.甲骨文 C.楷书 D.金文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右图样式的朝代是。

A.汉朝 B秦朝 C 唐朝 D 宋朝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个“他”是指A.唐太宗 B.乾隆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A.吴广 B.项羽 C.陈胜 D.刘邦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A.灭六国,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C.秦的暴政 D.修筑长城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颁布“推恩令” B.商议开凿灵渠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11.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1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 B.丝绸之路的开通C.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 D.新疆在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13.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试题(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试题(共11页)

2021-2021学年(xuénián)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考前须知:1、全卷一共41小题。

满分是一共100分,测试时间是40分钟。

2、在答题之前,必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需要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之答案标号涂黑,假如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4、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局部一共40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80分。

在以下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项是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

1.2021年8月,?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表达在元谋人〔〕A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B生活在中国元谋地区C已经会制造工具盒种植水稻 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小明在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中看到以下字幕:他们生活在店地区,已经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但还保存着猿的某些特征。

据此推断,这部纪录片介绍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3.晓东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展一项探究活动(huó dòng),利用网络搜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的消费生活资料。

以下最符合他们探究内容的活动主题是〔〕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人类 C中国原始农耕文化 D中国古代世界之最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HY这段话歌颂的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5、假设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领袖,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水?〔〕6.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出色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当上部落联盟领袖都是通过〔〕A世袭制 B竞选制 C部落战争 D禅让制7.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

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

”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乾隆帝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 4.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5.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A.丝绸之路示意图B.佛教传播示意图C.唐朝对外交通线路图D.郑和下西洋线路图 6.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

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A.册封达赖五世B.册封五世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9.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山海关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台州九捷 10.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右图文物见证了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B.明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C.清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1.1771年秋天,乾隆帝曾在这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首领是A.达赖五世B.班禅C.大小和卓D.渥巴锡 12.能够佐证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发展情况的有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3. 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14.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 )。

A 、西汉麻纸B 、埃及草纸C 、欧洲羊皮纸D 、蔡侯纸 2、下列人物中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

A 、华佗B 、张仲景C 、张衡D 、扁鹊 3、佛教的创立者是( )。

A 、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B 、中国的张角C 、欧洲的乔达摩悉达多D 、中国的张陵 4、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 诸葛亮 5、丝绸之路的路线是的是( )。

A .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 -西域-欧洲B .欧洲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长安C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D .欧洲 -河西走廊-中亚西亚 -西域-长安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

A .夷洲B .流求C .琉球D .小琉球 7、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先后顺序是( )。

A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B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38年C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9年D .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38年, 8、佛教起源于( )。

A .西域B .欧洲C .古印度D .大秦 9、道教形成于( )。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D .东汉时期 10、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的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大一统 11、我国第一座寺庙是东汉明帝时在洛阳建造的( )。

A .法音寺 B .青城寺 C .白马寺 D .司马祠1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国最早的的文字是书写在( )。

A 青铜器和甲骨 B 甲骨和简帛 C 简和帛 D陶器和青铜器13、王莽夺取西汉政权的时间是()。

A 、公元25年B 、公元119年C 、 1385年D 、公元9年 14、按照时间先后排列1东汉 2战国 3秦 4春秋 5西汉A 、42351B 、42153C 、24153D 、24351 15、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 、张骞出使西域B 、班超出使西域C 、西域都护的设置D 、丝绸之路的开辟二、看图回答问题(6分)16,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相应的字母):A 祖冲之B 华佗C 蔡伦⑴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
考考试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这几句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六国
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的版图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首创的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3、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以后将只剩下一种。

秦王说的这种文字是
A行书 B小篆 C大篆 D楷书
4、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A秦朝人民的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残酷
C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拐杖是外来品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的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垓下之围
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这是西汉的建立者在衣锦还乡时抒发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之情的诗句,他是
A项羽 B刘邦 C刘秀 D刘彻
7、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上台就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诸侯国问题,他解决诸侯国问题的关键步骤是
A削藩 B统一货币 C允许诸侯国层层分封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9、汉朝时商业比较发达,但如果你在长安做生意,必须在固定的区,即
A市 B 坊 C宫 D 里
10、毛泽东在他的词中将秦始皇和汉武帝并称,下列哪一项是他们都曾进行过的活动
A发行五铢钱 B 压制如家思想 C 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D 治理黄河
1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哪两个将领攻打匈奴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固④窦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匈奴曾因汉军的打击而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他们悲伤地唱到:“失我焉之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汉高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13、王维有诗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西汉时期,阳关以西被称为
A新疆 B西域 C西天 D大秦
14、新疆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一历史可追溯到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15、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纸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汉 D东汉
16、华佗为了减轻做手术病人的痛苦而发明的是
A五禽戏 B八段锦 C麻沸散 D导引操
17、张仲景高尚的医德为后世所景仰,他对医学最重要的贡献是
A发明“四诊法” B 写成《伤寒杂病论》 C 编制健身操 D 以上都不是
18、下列事件中,《史记》肯定没有记载的是
1
2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A焚书坑儒B文景之治C蔡伦改进造纸术D 楚汉之争
19、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A 西汉 B东汉C 秦朝D西周
20、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①造纸术②张衡发明地动仪③麻沸散④道教兴起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3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秦朝时的死刑共有十几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峻法的处治。

材料二: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得去打仗或者服劳役。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⑴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⑵材料三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3分)
⑶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题昭君墓
翦伯赞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嫡无声五十年。

⑴诗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⑵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分)
⑶西汉初期与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23、填图(4分)
请在图中标出秦朝疆域四至
24、识图并回答问题
(1)如果有一批货物从长安运往大秦,沿途要经过哪些主要地点?(4分)
(2)丝绸之路的开通跟汉朝哪位大臣有重大关系?当时是哪位皇帝在位?(2分)
(3)丝绸之路有许多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和“香料之路。

从这些别称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