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选拔赛规则(二)
FLL项目竞赛规则

2015年第十三届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挑战赛主题与规则1 FLL机器人挑战赛简介FLL机器人挑战赛是一项引进的青少年国际机器人比赛项目.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在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FLL机器人挑战赛的目的是激发我省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为中国青少年FLL机器人挑战赛选拔参赛队。
2 竞赛主题本届FLL挑战赛的主题为“无界课堂”。
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人人都要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仍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知识与技能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也造就了很多新颖的学习方式。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发展的现实与要求凸显了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弊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的“开门办学”由于当时的条件不具备而异化,多受后人的诟病。
难道我们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内涵吗?是的,肯定能!FLL参赛队员,让你们的创新思维沸腾起来为改进学习方式贡献聪明才智吧!在“无界课堂”挑战赛中,你们将研究新的学习方式。
参赛队将认识到如何以这种方式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无界课堂”挑战赛中行动起来吧!参加挑战赛的孩子们要像科学家和工程师那样去思考。
在“无界课堂"机器人比赛中,参赛队将用乐高的MINDSTORM构建和测试一台自主的机器人并编制其程序,完成一系列象征性任务.他们在课题研究中还要选择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们希望参与“无界课堂”挑战赛的孩子们在应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表现得自信并与众不同.3 比赛场地与环境3。
1 场地图1是比赛场地。
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作者:栗可文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0年第05期世界青少年機器人奥林匹克竞赛(WorldRobotOlympiad,简称WRO)旨在通过富有挑战性和教育性的比赛项目,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推动机器人STE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WRO创办于2004年,首届竞赛在新加坡举行。
目前每年全球约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0多支队伍参与各级WRO竞赛活动。
WRO目前包含4个赛项,常规赛(WeDo、小学、初中、高中4个组别)、创意赛(WeDo、学、初中、高中4个组别)、足球赛(10~19岁1个组别)和ARC工程机器人挑战赛(17~25岁1个组别)。
WRO每年设1个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有挑战性的比赛规则。
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每队由2~3名学生和1名教练员组成。
每届WRO国际赛由成员国轮流主办,采用申请制,由WRO国际组委会考查后确定。
每届竞赛期间除4项比赛外,其他主要活动还包括开幕式、友谊之夜和闭幕式等。
◎WRO特点分析竞赛规则注重教育意义,突出举办地特点WRO竞赛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推动STEM教育特别是机器人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并通过体系完备的竞赛规则实现其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初衷。
WRO 目前包含的每个赛项的规则都经过专家团队的仔细推敲,从主题到比赛任务的设计不仅仅考查学生对机器人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科学与工程概念、前沿科学和社会热点问题融人其中,赋予规则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练习和完成比赛任务的同时,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正面临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工程学思维。
WRO的竞赛规则由每届竞赛的举办地负责制定,由WRO规则审查委员会和指导委员会审定,因此每年的WRO主题都带有举办地的特点,比如2017年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这与承办国哥斯达黎加注重生态保护,生物物种占全球5%这一事实密不可分。
noi2023获奖规则

noi2023获奖规则(原创实用版)目录1.NOI2023 简介2.获奖规则概述3.参赛资格与报名4.竞赛形式与内容5.评分与奖励6.竞赛时间与地点正文【NOI2023 简介】OI2023,全称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China),是我国面向中学生的一项年度信息学竞赛活动。
旨在选拔优秀的青少年计算机编程人才,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获奖规则概述】OI2023 的获奖规则主要分为三个等级:金牌、银牌和铜牌。
获得相应等级奖项的学生需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达到一定的分数要求。
此外,还有优秀奖、鼓励奖等其他奖项,以表彰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参赛资格与报名】参加 NOI2023 的选手需符合以下条件:必须是中国国籍,且在报名时年龄不超过 19 周岁;具有中学学籍,且在读中学阶段。
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通过学校或个人报名参加 NOI2023 选拔赛,选拔赛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参加 NOI2023 的资格。
【竞赛形式与内容】OI2023 采用个人赛制,竞赛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编程和算法设计。
竞赛分为两场,每场竞赛时间为 2-3 小时。
竞赛将提供一系列编程题目,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要求的程序设计,并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地解决题目所给问题。
【评分与奖励】OI2023 竞赛评分采用国际通用的评分制度,根据参赛选手的程序设计实现难度、正确性和效率等因素进行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等奖项的学生。
优秀奖、鼓励奖等其他奖项也将根据参赛选手的实际表现进行评选。
【竞赛时间与地点】OI2023 的具体竞赛时间与地点将在官方网站上另行公布。
通常情况下,竞赛时间安排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地点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指定赛场。
请密切关注官方信息,确保及时了解竞赛相关事宜。
总的来说,NOI2023 为我国青少年计算机编程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平台。
NOC全国赛规则

NOC全国赛规则虚拟机器⼈灭⽕⼀、竞赛⽬标参赛学⽣通过机器⼈3D仿真系统⾃主搭建机器⼈及其传感器并且编写机器⼈迷宫灭⽕程序,⾃动控制虚拟机器⼈实现搜索房间和发现模拟⽕源并加以灭⽕施救,完成相应的竞赛任务。
通过该项⽬的实践,旨在提⾼青少年对机器⼈浓厚兴趣、提⾼中⼩学⽣程序设计和机器⼈的应⽤能⼒、开发学⽣的创新思维。
⼆、竞赛范围⼩学组、初中组、⾼中组(含中职)。
三、竞赛环境1、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XP(NetFramework2.0 DirectX9.0c)中任何⼀种(推荐WindowsXp)。
(2)⽐赛系统:热博RB-3DRSS虚拟机器⼈3D仿真系统单机版。
2、硬件环境(1)电脑硬件配臵:CPU2.4GHZ以上,内存512G以上,显卡64M⽀持3D(推荐配臵CPU3.0G,内存1G,显卡128M⽀持3D)。
(2)电脑数量:组委会提供竞赛现场编程⽤电脑(每⼈⼀台),参赛选⼿不允许携带任何可以复制⽂件的⼯具进⼊竞赛现场(如U盘等)。
四、参赛队伍每⽀参赛队伍限1名选⼿。
五、竞赛任务虚拟机器⼈灭⽕是模拟现实家庭环境中处理⽕警的过程。
制作⼀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虚拟机器⼈,在⼀套模拟平⾯结构的房间⾥运动,找到代表房间⾥⽕灾点的正在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
六、竞赛标准1、模拟房⼦平⾯结构和特性(1)竞赛场地平⾯结构⽰意图见《场地⽴体⽰意图》。
⽰意图供练习和实践时参考,竞赛场地的实际尺⼨与⽰意图基本相同(虚拟房间场地⽐赛时由组委会统⼀制作提供,并且标准⼀致)。
(2)模拟房间的墙壁⾼不低于25个单位。
竞赛场地地板为⿊⾊的光滑平整表⾯(摩擦系数⽐赛时统⼀确定)。
(3)房间所有⾛廊和门框的宽度均不⼩于机器⼈⼤⼩的30个单位。
门框上没有门,在门框所在地⾯上⽤⼀条⽩线表⽰房间⼊⼝和门,⽩线本⾝的⾯积属于房间内的区域。
(4)机器⼈必须从竞赛场地中代表起始位臵的⽩⾊正⽅形中开始启动。
noi规则 -回复

noi规则-回复NOI规则是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竞赛规则。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是中国国家级的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竞赛,旨在推动中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和兴趣。
该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一系列规则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竞技性。
在本文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NOI规则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报名条件和比赛资格。
要参加NOI,学生需要符合以下报名条件:1. 学生必须是中国公民且正式在国内中学就读。
2. 学生必须对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有浓厚的兴趣。
3.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
第二步:比赛准备和选拔赛。
NOI的选拔赛通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根据选拔赛的成绩,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国家队参加国际竞赛。
比赛准备包括重点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算法设计的知识,解决一系列算法问题,以及参加模拟考试和训练营。
第三步:比赛规则和赛制。
NOI的比赛规则和赛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比赛时间:通常为两天,每天进行约五小时的竞赛。
2. 比赛内容:要求学生使用指定的编程语言(如C++)完成一系列算法和程序设计问题。
3. 比赛形式:采用个人赛的形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提供源代码和解题报告。
4.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程序正确性、效率和代码质量进行评分。
同时,解题报告也会作为评判的参考。
第四步:荣誉和奖励。
根据学生的比赛成绩和表现,NOI会颁发不同的荣誉和奖励,以嘉奖他们的努力和才华。
具体奖项包括但不限于“一等奖”、“二等奖”等级的奖项,同时还会根据国际竞赛的成绩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第五步:竞赛经验的意义。
NOI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掘自己技术才能的平台。
通过竞赛的锻炼,学生可以提高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且结识同龄人和导师,组建学习和竞赛团队。
同时,NOI对于学生的大学申请和职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作为学术和科研能力的重要证明。
第六步:NOI规则的更新和改进。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选拔赛 编程创作与信息学专项赛 评奖标准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选拔赛编程创作与信息学专项赛评奖标准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选拔赛编程创作与信息学专项赛的评奖标准如下:
一、创意与创新性(30分)
评估参赛作品的创造性、独特性和创新性。
包括但不限于创意构思、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二、技术实现与复杂度(30分)
评估参赛作品的技术实现程度和复杂度。
包括但不限于编程的技术难度、实现的功能和效果等方面。
三、可行性与实用性(20分)
评估参赛作品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包括但不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和可操作性等。
四、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10分)
评估参赛作品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包括但不限于界面美观度、交互流畅性、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等方面。
五、完整性与技术文档(10分)
评估参赛作品的完整性和技术文档的质量。
包括但不限于程序执行的完整性、演示的流畅度和技术文档的详尽程度等。
以上评奖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细则以比赛组委会发布的相关文件为准。
最终的评奖结果将由专业评委和组委会共同决定并公布于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规则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规则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挑战赛的规则和要求。
一、参赛资格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放,参赛者需年龄在14至18周岁之间,且具备一定的编程和人工智能知识基础。
二、赛题设置本次挑战赛共设立了三个赛题,分别是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智能教育。
参赛者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一个赛题进行研究和创新。
三、作品要求参赛者需以人类视角出发,结合实际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作品需具备以下特点:1. 创新性:作品需具备独特的创新点和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2. 可行性:作品设计应具备可行性,能够通过软件、硬件等实际手段实现。
3. 可持续性:作品需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在未来长期发挥作用。
4. 安全性:作品设计需考虑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避免对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参赛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者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报名,提交个人信息和初步方案。
2. 初赛阶段:参赛者需按照要求提交详细方案和相关技术文档,经评审合格后方可晋级。
3. 决赛阶段:入围决赛的参赛者需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分,最终决出获胜者。
五、评审标准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创新性、技术难度、实用性、完整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评委将根据作品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六、奖项设置本次挑战赛设立了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获奖者将获得奖金、证书和机会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七、知识产权保护参赛者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于参赛者本人或团队,组委会对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尊重。
八、宣传推广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将通过官方网站、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旨在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学习和创新的平台。
九、参赛守则参赛者需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RoboMasters2016全国机器人大赛比赛规则V_RM2016_V2.0

5
RoboMasters2016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2.2.1 裁判系统组成.......................................................................................................... 16 2.2.2 结构尺寸和安装接口(待定) ............................................................................... 17 2.3 发射机构 ....................................................................................................................... 18 2.4 工程机器人.................................................................................................................... 20 2.5 无人机 ........................................................................................................................... 21 2.6 战略火炮 ....................................................................................................................... 22 2.7 坦克 ............................................................................................................................... 24 2.8 防御炮塔 ....................................................................................................................... 26 第三章 ROBOMASTERS2016 比赛规则....................................................................................28 3.1 赛制概述 ....................................................................................................................... 28 3.2 通用规则 ....................................................................................................................... 28 3.3 省级赛规则.................................................................................................................... 29 3.3.1 积分方式 ................................................................................................................ 30 3.3.2 省级赛场地(场地尺寸图待定) ........................................................................... 30 3.3.3 出场条件 ................................................................................................................ 32 3.3.4 任务类型 ................................................................................................................ 33 3.4 国赛规则 ....................................................................................................................... 34 3.4.1 国赛场地 ................................................................................................................ 34 3.4.2 出场阵容 ................................................................................................................ 35 3.4.3 获胜条件 ................................................................................................................ 36 3.4.4 赛前设置 ................................................................................................................ 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选拔赛规则(二)9、碳平衡机器人技能赛9-1、竞赛叙述机器人的任务是将一企业的碳足迹平衡到零点。
碳足迹是企业在工业制造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机器人必须安装太阳能板和在不同栽植区种植正确的树木才能够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
机器人的使命是使一个公司的碳足迹为零。
公司的碳足迹是公司工业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机器人必须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在不同种植区种植树木来平衡公司的排放。
9-2、比赛分组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9-3、队伍组成每队1-2 名选手和 1 台机器人(禁止兼用)。
9-4、任务描述9-4-1、储存区里有 2 个太阳能板和 4 颗树。
有 3 种不同种类的树木: 绿色、红色和黄色。
9-4-2、反应方块区域内包含各种工业加工过程。
共有 6 个反应方块,分别为 4 种不同的反应过程。
4 种不同的反应方块:9-4-3、有蓝色、白色和红色线分隔了反应方块区域的橘色区和底图的白色区。
这些不同颜色线将方块俩俩分隔。
如图,绿色和黄色方块在蓝色组、黄色和白色方块在白色组,白色和红色方块在红色组。
9-5、任务9-5-1、机器人将两个太阳能板安装至太阳能板安装区(黄色方块区)。
9-5-2、机器人将 4 颗树木从储存区移至绿色栽植区。
每个绿色栽植区被不同颜色的围墙包围,红、白和蓝色。
不同颜色栽植区的编号如下图:9-5-2-1、、在各栽植区种植什么颜色的树木由反应方块的颜色和其位在反应方块区的位置决定。
反应方块所排放的气体需要在栽植区种植相对应颜色的树木来平衡:•如果反应方块在蓝色组,树木必须种在蓝色栽植区。
•如果反应方块在白色组,树木必须种在白色栽植区。
•如果反应方块在红色组,树木必须种在红色栽植区。
9-5-3、机器人必须将反应方块带回至结束区并完全进入结束区后停止。
以下的图示为三种得分方式。
图 1 显示树木、太阳能板和反应方块的最初位置。
图 2 显示最后得分的 3 种方式。
9-6、竞赛规则9-6-1、每回合开始储存区内有 4 颗树木和 2 个太阳能板。
太阳能板摆放在黑色方格上且太阳能板的长边与桌台的短边呈平行放置。
数目则放在 4 个绿色方格且最低的树枝与桌台短边呈平行放置。
9-6-2、每回合开始前,4 颗树随机摆放。
采以下随机方式:•放置 3 个绿色、3 个红色和 3 个黄色树木在不透明箱里。
•从箱子中一一抽 1 一 4 个树木,按照以下顺序摆放。
9-6-3、6 个反应方块的随机摆放位置依照以下规则:•放置两个白色和 4 个与先前抽ft 树木颜色相同的方块在不透明箱子内。
•一个一个抽ft 方块,按以下顺序摆放。
9-6-4、每个太阳能板必须从储存区移动到太阳能板安装区。
太阳能板必须无损坏、直立站好、底板与底图接触并且完全在橘色太阳能板安装区内。
如下圖:9-6-5、每棵树木必须从储存区移动至其中一个栽植区内。
每个栽植区需放置的树木颜色依照反应方块的颜色和方块位在反应方块区域内的位置决定。
•如果反应方块在蓝色组,树木必须种在蓝色栽植区。
•如果反应方块在白色组,树木必须种在白色栽植区。
•如果反应方块在红色组,树木必须种在红色栽植区。
树木必须没有损坏、直立站好、与底图接触且完全在绿色栽植区内。
如下图。
9-6-6、4 个反应方块必须移动至结束区域。
方块必须没有损坏且方块正投影完全在红色结束区内并且没有压到黑线的状态下才算完全正确。
9-6-7、两个白色的反应方块必须保持在原本位置上。
也就是说,白色方块必须至少一部分与原本放置位置的黑色方格接触。
9-7、得分9-7-1、分数只有在挑战结束或时间结束时才开始计算。
9-7-2、最高分: 430 分。
9-7-3、惩罚扣分最低至0 分。
9-7-4、如果两队同分,则接下来以完成时间排序。
9-8、场地尺寸9-9、棵树9-10、2 个太阳能板9-11、各 3 个红黄绿白反应方块9-12、4 面围墙10、飞行机器人技能赛10-1、比赛分组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10-2、队伍组成每队 1 名选手和 1 台飞行机器人。
10-3、竞赛规则10-3-1、飞行任务示意图:10-3-2、比赛主要流程:10-3-2-1、小学组路线:由发射中心 1 起飞——穿越虫洞1——到达行星进行勘测,采集矿石——穿过虫洞 2 到达回收中心。
10-3-2-2、中学组路线:由发射中心 2 起飞——穿越虫洞3/4/5——到达行星进行勘测,采集矿石——穿过虫洞 2 到达回收中心。
10-4、赛场规格与要求10-4-1、机器人比赛场地的尺寸长600cm、宽400cm 、高300cm 的围网空间及彩色喷绘布组成。
“发射中心”和“回收中心”的位置不变。
行星需要在虫洞之间进行调整,位置随机放置以作为赛场变量。
飞行路线必须跟随“莫比乌斯轨道”行进。
10-4-2、“发射中心”是机器人开始任务的起点,机器人需从“发射中心”起飞。
10-4-3、“虫洞1”是高80cm、宽80cm 的中空框架以保证机器人能够从中穿过。
框架固定在可自由伸缩的三角架上。
10-4-4、“虫洞2/3/4/5”是高50cm、宽50cm 的中空框架以保证机器人能够从中穿过。
框架固定在可自由伸缩的三角架上。
10-4-5、机器人到达Kepler-452b 行星先进行围绕探测一周,随后进行矿山采集(矿石重40-50g)。
10-4-6、“回收中心”是机器人结束后停放的位置。
完成所有任务后,机器人需要降落在“回收中心”区域内。
“回收中心”内还设置随机的“限位停机坪”用于精准降落。
10-4-7、“莫比乌斯轨道”是由一系列路标摆放形成的飞行路线导航。
10-4-8、“虫洞”的位置、摆放角度、高度,“莫比乌斯轨道”的摆放方式,“类地行星”,“发射中心”,“回收中心”,“限位停机坪”的位置等等,在赛前准备时公布。
场地一经公布,在该组别的整个比赛过程中不再变化。
10-4-9、矿石是由50g±5g 的重物块加直径6cm 的挂圈组成。
10-5、飞行器标准10-5-1、飞行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10-5-2、飞行器大小不限,但必须能通过每个虫洞。
10-5-3、遥控器标准:要求有失控保护。
10-6、飞行机器人任务及得分10-6-1、起飞机器人从“发射中心”起飞后进入比赛状态,进入比赛状态的含义是机器人完全起飞离地视为成功“起飞”,“起飞”任务不需要悬停,继续完成任务且 5 秒钟没有落地则视为成功“起飞”。
成功“起飞”的机器人记10 分。
10-6-2、时空穿梭(小学组和中学组记分赛制有区别)10-6-2-1、小学比赛:在场地 1 中放置了“虫洞 1 和2”。
机器人需跟随“莫比乌斯轨道”按照指定方向从“虫洞 1 和2”之间穿过,机器人从一端进入“虫洞 1 和2”后,成功完成“虫洞 1 和2”任务各记20 分。
10-6-2-2、中学比赛:在场地放置了“虫洞2、3、4、5”穿过任意一个“虫洞”任务记10分10-6-3、探测星球机器人完成“虫洞1”的时空穿梭后,需降落在“类地行星”上,进行勘测一圈,之后采集“类地行星”的矿石进行飞行记30 分10-6-4、探测器回收机器人完成“虫洞2”任务后,机器人降落在“回收中心”且机器人的垂直投影位置全部进入“回收中心”以内视为机器人成功回收(回收时会有大风阻力,需成功降落停稳)完成“探测器回收”任务记10 分,机器人精准降落到限位停机坪完成回收任务记20。
10-6-5、失误若机器人在飞行过程中接触到除“发射中心”和“回收中心”以外的界面(包括“能量场”、围网等)视为失误,每次失误计-10 分,扣分次数不设上限。
10-7、成绩判定比赛结果有成功和失败之分,凡是出现如下情况则任务失败:10-7-1、从空中机器人起飞开始,5 分钟内无人机未能到达回收中心;10-7-2、5 分钟内,空中机器人未能经过所有关键点,并采集矿石。
10-7-3、完成比赛任务的选手按有效时间得分排名。
10-7-4、任务失败的选手,以飞行航线的完成度计算得分进行排名。
10-8、评分表10-8-1、小学组:10-8-2 中学组:10-9、注意事项10-9-1、所有参赛选手比赛时需事先调试好机器,上交至安全区域,禁止场外飞行,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10-9-2、比赛飞行时飞机不允许碰触围网外,否则成绩无效。
10-9-3、比赛区域内有任何人员活动时严禁飞行器启动。
10-9-4、竞赛期间,凡事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全由竞赛裁判委员会商议决定11、机器人越野挑战赛11-1、项目介绍机器人越野挑战赛是一项对青少年机器人制作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11-2、比赛分组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11-3、队伍组成11-3-1、由1-2 名学生组成,1 台机器人(禁止兼用)。
11-3-2、比赛为两轮,分别一进一出、一出一进,取最好成绩。
机器人的创意、设计、制作与程序设计都需要参赛队员独立完成,体积大小不得超过长25cmX 宽20cmX 高20cm。
11-4、比赛场地与环境11-4-1、场地如下图。
比赛场地上随机抽出仼务道具直接摆放,在整个比赛期间,机器人不能挪动它们的位置。
11-4-2、赛前调试准备时间为 2 小时。
正式比赛前有 1 分钟调试时间。
11-4-3、场上有功能各异的7 个得分区,它们在场地膜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要注意的是,每作一项任务,必须通过任务终点得分才有效。
以现场图和道具为准!11-4-4、场地的内尺寸长为300cm、宽150cm,四周装有边框,11-4-5、场地底板上摆放任务道具故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场地的误差。
11-4-6、场地上物品较多,比赛期间,参赛队和裁判员要共同维护好场上秩序。
11-4-7、赛场环境场地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例如:磁场干扰、场地不平整、尺寸误差、边框上有裂缝、光照条件有变化等。
请参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相应应对措施。
11-4-8、起点:场地上共有二个起点。
起点是机器人准备、启动、完成任务的终点。
11-5、机器人要求11-5-1、对使用的材料品牌不作限定。
11-5-2、不限制传感器、电机数量。
11-5-3、禁止使用火力电机。
11-5-4、电压不超过12v。
并禁止使用任何方式对供电进行增压。
11-6、参赛禁止11-6-1、禁止将计算机带入比赛区。
11-6-2、禁止在比赛区内下载机器人程序,可以在准备区中进行。
11-6-3、禁止使用有遥控功能的物品。
11-6-4、禁止使用油漆、胶带、胶水、油等。
11-6-5、禁止在单场比赛中使用多台机器人。
但是,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可使用不同的机器人。
11-7、项目任务11-7-1、有石子路、沙丘、涵洞、绕八字、沙坡、斜坡、沙坑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