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广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

广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

广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作者:陈杰黄锦龙来源:《旅游纵览》2024年第03期摘要:在全球化及区域一体化的动态进程中,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融合显著地促进了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选取广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探讨文旅融合在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通过对广西在文旅融合领域内创新实践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广西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形象、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拓宽服务体验、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等多元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显著地提高了旅游业对经济与社会的贡献,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广西;高质量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青年大学生价值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24KY2057)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的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被赋予了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能量。

特别是在自然风光秀丽、文化资源丰富的广西,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其经济和文化双轮驱动的重要策略。

2023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通过深化文旅融合、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旅游环境等措施,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1]。

如优化“三地两带一中心”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广西旅游市场共建共享,促进广西与其他省市的联动发展,展现了广西在推进文旅融合上的决心与行动,也为地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彰显广西文化旅游强区的雄心。

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

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

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现有百岁老人81人,占当地总人口的10万分之31.7,超出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标准10万分之7.5三倍之多,相当于每10万人口中拥有近32位百岁寿者,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

在巴马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桃花源般秀丽的盘阳河风光、“天下第一洞”百魔洞、昼夜变幻的百鸟岩水波天窗、“水晶王国”长寿宫、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东山瑶族风情以及好龙天坑等。

长寿资源加上独特风景,共同构成了巴马旅游业的资源基础。

巴马的旅游从2002年的5万人、旅游收入600万元起步,2007年开始快速发展。

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寿乡巴马的美誉扬名四海,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巴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使得巴马长寿养生休闲游蓬勃发展,旅游创收节节高,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6.11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3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1%、198.7%。

特别是“候鸟”人休闲养生游成为该县一大亮点,上半年农家旅馆共接待游客6.9万人次,同比增长73%。

一、巴马长寿旅游的核心资源巴马的旅游之所以迅猛发展,昀根本的原因是巴马拥世界上昀好的长寿资源。

我国长寿资源非常丰富。

200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开始进行“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活动,并制定出15项考核标准,到2009年7月,先后评选出十一个长寿之乡,分别是广西巴马、广东三水、广西永福、湖南麻阳、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夏邑、湖北钟祥、江苏如皋、山东莱州、海南澄迈。

这些地区之所以长寿,与当地的空气、阳光、水质、饮食、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巴马的情况尤其引人关注,在巴马这样贫瘠的土地上,却产生了全国昀多的长寿老人。

二十多年来,中外科学家对巴马长寿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巴马的长寿现象与下列四大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阳光、空气、水、地磁。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作者:刘倩玲梁碧容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07期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为目标,广西发挥区域、民族和东盟等特点和优势,激发“文旅+”动能,培育“文旅+教育、康养、农林、交通、电竞”文旅新模式,发展文旅夜间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以沉浸式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标杆,焕新“三月三”节庆壮族传统文化时尚绽放,科技赋能创意发掘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跨境旅游与电商直播东盟合作路径再拓宽等新业态,推进文旅转型升级,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热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广西文旅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旅游业态优势和特点,凸显文化主题,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迎来一波复苏与发展的新高潮。

2023年,广西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4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0%。

2024年一季度,广西共接待游客2.37亿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1.76亿元,同比增长23.9%。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多种文旅新业态列入鼓励类。

截至2024年6月,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培育“文旅+”十大类型新业态项目共计72个,激发“文旅+”动能,不断释放消费活力,打造消费新热点,更好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跨产业融合亮点纷呈,开启文旅经济发展新篇章广西不断促进文旅与教育、康养、农林、交通、体育、电竞等产业跨界发展、相互渗透,让众多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呈现“老树发新芽”的新景象,旅游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文旅业适时转型,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推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文旅+教育”,研学旅游发展迅猛2023年以来,广西各部门有机整合资源,大力推进研学旅行发展。

截至2023年9月,广西共发布55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涵盖广西14个市各研学旅行景区及课程。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RMP分析的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作者:金红霞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4期摘要: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重点推进的三大国际旅游项目之一。

文章从养生旅游的理论着手,运用RMP分析法对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市场和养生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RMP分析法;养生旅游产品;广西巴马县地带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的健康养生产业正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契机。

首先,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速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的亚健康人数不断扩大,为此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亟需在乡间、山地或海滨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以调节过快的生活节奏,舒缓疲惫的身心。

其次,女性群体对美容、美体的特殊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广大的老龄人口中,养生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总之,社会中的多种需求正在促使养生保健需求不断升温,从而推动我国休闲生态养生旅游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养生方式不断多样化。

文章从养生旅游的理论着手,运用RMP分析法对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养生旅游市场和养生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设想,以期为广西巴马县地带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随着养生旅游的兴起,对于养生旅游的研究也掀起一股热潮。

近年来,国内有关生态养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养生旅游概念内涵的探讨。

国内学者大多数从生态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两个角度对休闲生态养生旅游进行了定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金霞,罗安宁(2009)的观点,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

第二,关于养生的开发模式研究。

对于休闲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特定区域的生态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王俊青(2010)对楼观台景区道教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养生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提出了当地楼观台养生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营销策略。

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相毗邻,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万,现辖12个乡镇,境内居住有瑶、壮、汉等12个民族。

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类圣地‛。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

巴马的山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间,境内盘阳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更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

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4℃,年无霜期337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均小有温差,人居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宜人,风秀、谷幽、气香、水甘是对这里绿色大自然恰到好处的概括。

特别是这里的空气十分的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

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2500个,盘阳河谷及一些长寿村屯竟高达3万多个,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马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著名的盘阳起义、万岗起义和停岁阻击战就在这里打响。

虽然巴马境内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产条件还较困难,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一个叫‚巴盘屯‛的小村,村里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称这里为‚长寿圣殿‛,更为特别的是这里的每户人家都基本出一个教师,故此人们又将巴盘屯称为秀才村。

以前这里的孩子长到10岁才去上学,上了中学才能看到电视,头脑发育的阶段眼里看到的都是险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东西,但他们聪明,智商高,这么一个小村建国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中专生63名,其中博士生两名,研究生两名,目前有两名正在国外深造,无论从上著名大学的人口比率,还是从接受教育的时间条件来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尘莫及的。

巴马长寿旅游资源脆弱性及其可持续利用

巴马长寿旅游资源脆弱性及其可持续利用

统地 探讨 了巴马县 长寿 旅游 资 源的形 成机 制 , 对 并
其长 寿旅 游资 源 的脆弱 性进 行分 析 , 出持 续利 用 提
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 长寿旅游资源对现代旅游
主力 —— 都 市人 群 , 有 强 烈 的 吸引 力 , 场前 景 具 市
十分 广 阔. 马县 的旅 游 业 起 步 于 2 世 纪 9 年 代 巴 0 O
Ke y wor : o g vt;o r m e o re ;rn ii t; maC u t ds L n e i tu i R s uc s fa gbl y Ba o ny y s i
巴马瑶 族 自治县 ( 简 称 “ 下 巴马 县 ”是 世 界认 ) 定 的 5个长 寿之 乡 之一 , 是世 界 5 长 寿 乡唯一 长 大
白 毛茶 等
中草药 、 药酒 、 保健饮料等
2 巴马县长寿旅游资源形成机制
巴马 长寿 旅 游资 源 主要 是 以 巴马为 中心 的盘
图 3 巴 马 县 高 程 图
Fi. L n lv t nmapo g3 a d ee a i o f BAMA
De .0 0 c2 1
巴马长寿旅游资源脆 弱性 及其 可持 续利用
李 漫 , 吴 良林 , 周世 武
( 西师 范学 院 资源 与环境 科 学学 院, 西 南 宁 50 0 ) 广 广 30 1
摘 要: 长寿 旅 游 资源属 于生 态旅 游资 源的 一种 , 历 史留给 人们 的 一块 文化 瑰 宝和 重要 的 是
旅 游资 源, 它具有 稀 缺性 与脆 弱性 . 文 总 结 了巴马瑶 族 自治县 长 寿旅 游 资 源类 型和 形成机 制 , 论 分析 了巴马瑶族 自治县 的长 寿文化 旅 游资 源的形 成和 脆弱 性机 制 , 针对 长寿 旅 游资 源的脆 弱性 ,

乡村生态养生度假旅游模式的研究——巴马盘阳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索

乡村生态养生度假旅游模式的研究——巴马盘阳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索

养生度假 旅游 随着 人们想通过健 康 的旅 游形式来 提高 生 活 品质 、 现健 康 的梦想应 运而生 , 实 并成为 了国 内外 旅游 市场 的一个热点需求 。以市场为导 向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遵
循 的原 则之一 , 尽可能地迎合市场需求是 乡村旅游 资源价值
的取 向所在 , 阳河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要成 为乡村旅游产品 盘 与旅游市场 的高效连接纽带 , 才能体现模式意义 。 ( ) 阳河 乡村 旅 游 开 发 软环 境 现 状 四 盘
维普资讯
乡村生态养生度假旅 游模式的研究
— —
巴马 盘 阳 河 乡村 旅 游开 发模 式探 索
韦浩 阳
( 西旅游规 划设 计院 , 广 广西 南宁 5 0 1 ) 3 02
[ 要 】 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乡 摘 乡 村资源条件、 区位条件、 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本文
展的模式类 型 , 并对具有 同类 型资源与环境特征 的乡村旅 游 开发提供较好 的借鉴意义 。


问题 的提 出
巴马瑶族 自治县位 于广西西j 部 , 匕 河池市 西部 , 是世 界
著名 的长寿之乡 。 巴马旅游起步较早 , 主要得益于 巴马长寿现 象受 到 国内外 各 医学协 会 、 老年 团体 、 众媒体 的关 注 和宣 大 传。 但旅游业整体发展缓慢 , 特别是长寿现象高发区——盘 阳 河沿岸村庄 的乡村旅游 目前仍然处在 自发接待 的状态。 20 0 7年 , 巴马长寿旅游资源得 到了重新认识 和评价 , 以
以具有“ 界长寿之 乡” 世 美誉 的 巴马盘 阳河的 乡村旅游 开发 为例 , 通过对 巴马盘 阳河 乡村旅游开发 的资源特 色、 开发模 式影响

巴马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巴马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巴马瑶族 自治县位 于广 西河 池市 的西部 ,全 县 总面积 1 7 平 方 公 里 ,总人 口达 2 . 4万 人 。巴马 是 世 界 五 大 长 寿 91 51 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 高的地区 。它有着得天独厚 的养 生 资源及条件 :
( )环 境 。 巴 马 地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区 ,年 平 均 气 温 1 2. 0 4度 ,冬 无 严 寒 ,夏 无 酷 暑 ,人 居 环 境 和 气 候 条 件 十 分 宜
平亟须提 高。
3 巴马养生旅游 可持 续发 展措施
31 养 生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应 坚 持 合 理 开 发 原 则 .
养生旅游 是生态旅游 的形式之一,而生态旅游作为可持 续旅游 的一种 发展 模式,正是顺应 了人们回归 自然和保护环 境 的需要 和 时代潮流 而迅 速兴起 和 发展 的一种 新型旅 游形 式 。因此 ,养 生资源 的开发应遵 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养生 旅 游 的开 发 模 式 也 应 遵 循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模 式 来 进 行 。 “ 持 可 续发展 ”强调 人类 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资源 的长久永续 利用 ,使人类赖 以生存 的环境与文化能够切实地得到保护 。 基于可持续发展 原则,合理、科学地规划、管理旅游资源 , 促进 当地社会经济 的发 展,并不断保护和改善旅游环境 ,提 高旅游服务水平 ,使旅游 者在旅 游过程中不仅能充分地享受 游娱之乐 ,更 重要的能使旅游者在天人和谐 的良好气氛 中接 受教育 ,提 高旅游 者的生态环境意识,使旅游业 的发展与环 境 保 护 能 够 互 相 协 调促 进 。 因此 巴马 的养 生旅游 资源 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 辩 证 的认 识 经 济 、 生态 与社 会 的 和 谐 关 系 , 把 发 展 观 统 一 到 以人为本 ,全 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 。在发展过程 中不仅要追求经济 效益 ,还 要追求生态效益 ,实现经济增长 方式 的根本转变 。加 强旅游 开发者的保护意识 。 32 注 重 长 寿 资 源 利 用 的 可 持 续 性 . 对于休 闲、养 生旅游 资源 的利用,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在 发展休闲养生旅游的过程 中,保 护 当 地 的 自然 环 境 、人 文环 境 都 显 得 极 为 重 要 和 迫 切 ,不 要 急 于 求 成 ,追 求 短 期 利 益 。 ( )保 护 好 环 境 1 保 护 当地 环 境 的 原 始性 。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的 总 量 总 是 有 限 的 ,一旦遭到旅游者 、经营 者的认为破坏,其整个生态系统 将产生 “ 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效应 而失去平衡,加上生态旅 游资源 自身 的修复功能又相 当脆 弱,如此 一来,生态环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作者:李海龙
来源:《财讯》2017年第06期
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旅游往深层次方向发展,养生旅游在旅游方式选择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养生旅游需求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广西巴马作为世界的长寿之乡,长寿养生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广西巴马的重点旅游项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巴马现象”,本文基于巴马的文化旅游业的基本情况概述,进一步分析巴马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建议对策等详细情况,旨在全面的探究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长远利益。

巴马长寿养生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1)旅游品牌的优势
第一,革命红色老区
巴马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而厚重的一笔。

第二,世界和中国的长寿之乡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县百岁以上的寿星有82位,90-99岁老人有776位,80-89岁老人有2850位,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13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是世界唯一长寿人口持续增长的地方。

第三,广西优秀旅游县荣誉称号
巴马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水晶宫景区和盘阳河流域景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六大旅游精品之一。

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马还被评为“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中国县域旅游之星、“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2)旅游资源的优势
首先有被英美岩洞探险专家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晶莹剔透、震撼人心的长寿水晶宫和天然氧吧百鸟岩等溶洞群体及天坑。

其次有逶迤绚丽的盘阳河和湖光山色的赐福湖以及耐人寻味的那社“命”河风光;巴马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有少数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瑶族同胞能歌善舞,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来到巴马,还能领略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民俗。

第四有绿色长寿食品丰富,全县土特产众多且极其珍贵,其中巴马香猪、山茶油、火麻、糖蔗、矿泉水、珍珠黄玉米、龙骨花等是代表,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

华昱有机农业项目已取得欧盟有机农业转换期证书。

(3)旅游生态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最佳场所,也是吸引旅游投资的重要条件。

巴马空气所含负氧离子高于国内大中城市十几倍甚至上几十倍,素有“天然氧吧”美誉;阳光远红外线辐射多,成为神奇的“生命之光”;水富含微量元素,天然矿泉水无处不在,是世人探寻的“神仙水”;土壤富含适于人类生存、益于人类健康的矿物质,地磁强度举世闻名,是一块奇妙的土地。

巴马已成为世人惊叹的“买药不如找个好地方”的天然神奇休闲疗养基地,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先生赞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成为广西打造休闲养生度假旅游项目的品牌基地和主战场。

巴马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巴马的旅游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据旅游部门统计,游客总量从2006年的11.6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11月的409.86万人次,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达36.2亿元;每年来休闲度假的养生人(候鸟人)达10多万人次,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

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将列入广西重点发展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巴马“长寿养生”在全国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并且,长寿养生是新兴的高端旅游业,发展空间极大。

其明确提出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要依托盘阳河流域发展长寿养生旅游,抓好旅游扶贫,发展现代农家乐,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规划建设一批养生精品项目,打响“长寿圣地、养生天堂”世界级品牌。

巴马的旅游业将上升成为全区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2)长寿文化得到积极开发
长寿文化是巴马兴县之魂,旅游发展之根。

多年来,全县积极开发寿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深挖民族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布努瑶、蓝靛瑶、壮族等具有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
办好布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和“盘王节”等群众性节庆文化,开发长寿老人补粮等民俗文化。

二是深入研究全县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中脉养生长寿体验馆,抓好城区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发展民族歌舞表演、长寿文化展示和长寿生活体验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长寿文化产业,开发长寿养生和康体运动产品,重点发展以“惟仁者寿”装饰品、养生保健品、民族服饰等为重点的民俗工艺业,加快发展养生保健休闲业。

整理开发“长寿养生”丛书、编排一批民间表演节目和建设一批长寿文化体验项目。

(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增强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努力,巴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优化了投资环境,全县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融资环境;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市场需求信息;做好旅游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全力抓好“美丽巴马,清洁乡村”工作,进一步美化寿乡环境。

旅游靠生态,生态在乡村。

近几年,全县共投入2.65亿元建成甲篆乡百马至甘水桥自行车道、水晶宫、白魔洞等等多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景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是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至目前为止,全县还没有一条联系外部的高等级公路或铁路,现有的二级公路也只是“三等”二级路,其路况不能满足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景区景点设施滞后,接待功能不足。

如水晶宫景点停车位不足、公厕少,旅游高峰期接待能力明显不足。

此外,整个县城内无一处较大停车场,城区道路两旁停车位不足,部分农家乐旅馆设备滞后,这些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再次是对长寿文化、绿色长寿食品及其相关长寿产品的研究、开发、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对长寿文化的研究和开发还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县对长寿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层面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市场的管理还存在漏洞。

还存在一些假冒的长寿食品和产品充斥市场,因此要加大对绿色长寿食品和产品行业的管理力度,防止一些假冒伪劣绿色长寿食品和产品影响品牌形象。

巴马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要抓住巴马列入广西重点发展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战略部署,以“长寿圣地?养生天堂”品牌为核心,以精品景区、高端服务、完善基础、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为载体,努力把巴马打造成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真正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深入开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会战,加快高等级公路、铁路和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完善提高县乡村公路等级,全力推进景区景点道路联接联网,改造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切实增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版”。

(2)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加快投入全县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建设长寿健康食品工业园区、国际性综合保健养生医院、瑶族文化风情园等设施,切实加强中英文旅游标识、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行社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环境。

(3)加快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要抓住国家同意支持广西设立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机遇,精心配合自治区编制巴马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做好东巴凤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示范点规划工作,积极创新旅游扶贫工作模式,以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壮大农家旅馆为核心,努力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国家创建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目标。

结语
以上主要是以旅游业为例对巴马长寿养生做得全面分析,其中巴马的生态旅游、长寿文化(长寿产品)以及特殊民族风情为基本支撑点,打造的文化生态旅游具有广大的开发和市场前景,形成的“巴马现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但“巴马现象”的发展理念“绿色、环保,营养、高端、养生”以及形式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1]王娟,潘顺安. 旅游符号与长寿之乡地区旅游发展——以广西巴马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86-90.
[2]黄广琳,梁明康.广西巴马长寿乡世居人群体质特征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25:116-119.
[3]罗薇丽.论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D].广西大学,2014.
[4]向梅.广西巴马养生旅游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5]]张义.巴马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文教资料,2015,24:42-4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