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公示语错误例子

公示语错误例子【篇一:公示语错误例子】为了认识详细情况,笔者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实地察看,对哈尔滨市存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进行了检查解析,睁开了一次授课实践活动。
在实践授课中,学生们发现,城市的街头巷尾上各处充斥着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错误。
包括商场及酒店旅店的牌匾、街路牌、银行及旅游景点指示牌等等。
经过对所发现的翻译错误进行总结,我们将主要错误分类以下:1.拼写错误例 1 美视达眼镜译为“mei shi da giass 〞眼镜应拼写为“glass 〞,而且应使用复数形式。
而且,依照?现代实用英语例解?,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色之一是常常所实用大写字母。
建议译为“meishida glasses 〞。
拼写错误在公示语翻译的全部错误中属于最先级的错误,简单的一个“glass 〞是小学生都会拼写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此类错误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语法错误例 2 金太阳购物中心的广告语“创立流行,带动潮流〞译为“createtopdriven trend 〞其中的两个动词“创立〞和“带动〞,一个使用了动词原形“create 〞,一个使用了过去分词形式“driven 〞,而且“createtop 〞两词中间没有空格。
建议动词使用现在分词形式,名词“top 〞和“trend 〞前加定冠词,译为“creating the topdriving the trend 。
〞3.用词不当例 3 某一处售楼的广告语“大江岸上的院馆〞译为“museum of the hospital on shore dajiang 。
〞依照该楼盘的地址能够推测,“大江岸上〞指该处房产位于松花江边,翻译成“shoredajiang 〞会让外国人误解为“d ajirig 为另一条江的名字,而非松花江。
“hospital 一〞词的使用实在令人难懂,我们查阅了多部字典,该词只有“医院〞的意思。
试想一下,若是让外国读者看这那么广告的话,他们也许会以为是“医院博物馆〞的广告吧。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1.“静态”与“动态”结合公示语在使用中的功能不同,所展示的信息状态也不同,既有“静态”,也有“动态”。
“静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宗教会所、科教机构、涉外机构、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方面的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
公示语大量应用名词,直接、准确无误显示特定信息。
如:新鲜果蔬Fresh Produce、票务处理Ticket Problems、网吧Internet Caf、吸烟席Smoking Seat、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餐饮部FOOD & BEVERAGE、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ER、经理DIRECTOR、正在施工ROADWORK、海关THE CUSTOMS、注册登记REGISTRATION等。
“动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更多使用展现“动态”意义的语汇表达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
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
如:向右转弯Turn Right;严禁拍照No Photographing;谢绝小费No Tipp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Use Only等。
“静态”公示语与“动态”公示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有机结合,恰当摆布,可以满足公众、旅游对信息的需求,有效提高生存和消费的质量。
2.使用常见词汇(common words)英语公示用语的词汇选择应考虑到广大公众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尽量避免生僻词语、古语、俚语和术语。
如:请勿乱扔废弃物No Littering;有人Occupied(厕所);绕行Detour;小心易碎Fragile;专用车位Private Parking等。
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任何歧义、误解都会导致不同后果。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公示语都是多年实际使用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汇。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在旅游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对游客传达着景点的信息和吸引力,因此公示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对景点的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存在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影响了景点的形象和吸引力,也会给游客带来困惑和误解。
研究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的语用失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景点形象和吸引力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呈现实际情况。
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为提升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翻译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升景点竞争力和吸引力。
1.2 研究目的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mmon pragmatic error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 signs,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se errors, and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rectify them. By 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use mistakes in these public signs, we aim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mmunication and userexperience for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s. This research also seeks to raise awareness among translators, tourism agencies, and local authoritie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in promoting tourism and enhancing the reputa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we intend to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in tourist attraction signs. Ultimately, the research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tourism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facilitate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ourists and destination hosts.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language use errors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lies in the impact these errors can have on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ourists and locals.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places wher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e together, and accurat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 for a smooth and enjoyable experience. Language use error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confusion, and even frustration for both tourists and locals.2. 正文2.1 语用失误的定义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交际中,由于使用者在语境、语用规范或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当运用而产生的错误。
试析某市地铁鼓楼站的公示语翻译错误

列车里面有一排“乘车行为规范”。其中,“请勿悬吊”(NO SWINGING) , 根 据 字 典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swing的意思是“摇摆, 摆 动, 回转, 旋转”,如果说乘客在车内连摇摆都不行,那要求也太 高了吧,估计外国友人看了都不敢坐地铁了。“悬吊”有一个相对应 的单词就是suspend, 所以“请勿悬吊”应该译为NO SUSPENDING。
学术研讨
2010年第11期 42源自结合旅游资料翻译等外宣翻译一起进行研究和探讨,其最终目的是净 化语言环境,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2)解决措施。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目前的情况,应该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改变现状,提高公示语质量,提高某市国际大都会的形象 和国内、国际软实力。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市民英语的实际运 用能力是解决公示语翻译错误的根本。当前要提高当代大学生英语能 力,改变英语学习动机,真正地提高其英语运用能力。②政府职能管 理部门加强管理。近年来,随着对标识语研究的重视,我国的标识语 翻译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办了网站“汉 英公示语研究在线”,商务印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发 行了《汉英公示语词典》和《英汉汉英揭示语手册》。这些都无疑为 提高汉英公示语翻译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线索和交流平台,为公示 语英汉双语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公示语内容千变万化,绝非一两本 公示语词典所能涵盖的。公示语翻译作为一个不同于一般翻译的特殊 领域应当有自己的从业标准。它绝不是低级的翻译工作,不是谁通过 了国家的英语等级考试或搬本大字典就能从事的工作。建立专业的公 示语翻译队伍将有利于公示语翻译的标准化,才能大大减少错误量, 弥补静态示范文本的不足。因此,可以说专业的公示语翻译队伍是公 示语翻译质量的长久保障。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 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北京和上海市公共场所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作者:赵越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城市内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整个城市的魅力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目的论的具体含义论述入手,分析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供相关人士参考,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内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水平。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汉英翻译;角度分析公示语是指面向公众的提示、显示及指示,其内部含有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等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国人士的不断增多,公示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此外,随着公示语在大中型城市的广泛应用,城市内部的公示语在某种情况下已经组成了我国留于外国人士的第一印象。
因此,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分析研究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公示语汉英翻译实际意义。
一、目的论具体含义目的论在整个功能派翻译理论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础性理论。
其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的翻译学家雷斯与付米尔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对已英汉翻译的约束,以整个语言翻译的目的入手,将整个翻译工作放置于文化与理论相结合的环境当中,为整个世界内容各种语言之间全面地实现高效及准确的翻译起到了开辟性的作用。
在采用目的论进行翻译时,其将整个语言翻译的过程认知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整个翻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准确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的存在与翻译界意译与直译之间的矛盾。
在目的论翻译指导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时应该严格握好语言翻译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的原则,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从对方的语言习惯入手,不需要全面地按照忠实法则进行翻译。
公示语的翻译

Traffic Signs
? Bend Ahead. Slow Down! 前方(qiánfāng)弯路慢行 ? Slow down, Look around, and Cross 一慢二
看三通过(tōngguò) ? Speed Limit, 30 km/h 限速:每小时(3x0i公ǎo里shí)
? 应急(yìngBjuíy)O买n票e's Ticket After Normal
Time ? 寻人(xún rLéono)k广F播or Broadcast ? 代客邮寄 Substitute Mailing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e.g. 16 Wrong use of words
? 天涯海角(TthieānEndyáof thhǎeiWojrildǎo) ? End of the Earth/Land's End ? 欢迎您再来! Welcome you again! ?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 Deal Direct with Manufacturer at Special Price厂 家特价直销
? 20% off 八折优惠
第五页,共33页。
Names of Places
? 锦江(jǐnJjinijiāannɡg)A乐m园usement Park ? 静安(jìnɡJiānng)'a新n城New City ? 南京东路 East Nangjing Road ? 北三环 North Third Ring ? 玉佛寺Jade Buddha Temple ? 三元(sāSn aynuyáuna)桥n Overpass
第七页,共33页。
Institution Names
公示语翻译知识点

公示语翻译知识点公示语分类:1. 指示性公示语(Directive Public Signs)指示性公示语体现了公共场所对公众的信息服务水平,对公众没有限制、警示和强制意义,主要起到为公众指示方位、地点、服务等作用,比如:急救(First Aid)、旅游服务(Travel Service)、售票处(Ticket Office)等。
2. 提示性公示语(Informatory Public Signs)提示性公示语为公众提供有关告知性信息,比如:油漆未干(Wet Paint)、此货暂缺(Out of Stock)、正在维修(Under Repair)、保留车位(Reserved)等。
3. 警示性公示语(Cautionary Public Signs)警示性公示语起警示作用,提醒公众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小心轻放(Handle With Care)、小心地滑(Caution! Wet Floor!)、前方有学校(School Ahead)、当心滚石(Falling Rocks)等。
4. 限制性公示语(Restrictive Public Signs)限制性公示语限制、约束公众的有关行为,特别强调公众应当注意的事项,起告知和提醒的双重作用,比如:残疾人设施(Disabled Only)、限高3米(Restricted Height 3M)、限速60—80公里(Speed Limit 80 Minimum 60 kilometers)等。
5. 强制性公示语(Mandatory Public Signs)强制性公示语要求公众必须采取或者不能采取某种行为,语言应用直白、强硬,毫无商量余地,多用祈使句,起警示、强制作用;违反者往往受到一定的处罚或者制裁,这类公示语旨在约束公众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与公众安全方面起作用。
比如禁止摆卖(Vendors Prohibited)、严禁超车(Overtaking Prohibited)、禁扔废弃物(No Littering)等。
公示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公示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单位内部公示栏上贴出的文字,用于通告、宣传或者告知特定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公示语的特点如下:
1.简洁明了:公示语通常要求简练,言之有物,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并
引起读者的注意。
2.目的明确:公示语往往有明确的目的,例如通知、提醒、告示等,
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产生相应的行动。
3.句式简单:公示语一般使用简单的句式和常用的词汇,以便于读者
的理解和接受。
4.语气严肃:公示语通常使用正式、严肃的语气,突出其权威性和告
知性。
以下是公示语的中文翻译:
- Notice: 通知
- Announcement: 告示
- Warning: 警示
- Reminder: 提醒
- Important Information: 重要信息
- Attention: 注意
- Request: 请求
- Opening Hours: 营业时间
- Maintenance Notice: 维护通知
- Emergency Exit: 紧急出口
- No Smoking: 禁止吸烟
- Keep Clean: 保持清洁
- Lost and Found: 失物招领
- Closed for Renovation: 关闭装修
- Pardon Our Dust: 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 Parking Lot Full: 停车场已满
- Meeting Announcement: 会议通知
- In Case of Emergency: 紧急情况下
以上只是公示语的一些常见特点和中文翻译,实际上,公示语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因场合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摘要:公示语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公示语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依然按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公示语信息,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等效翻译,甚至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此外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公示语,甚至抹杀文化差异性的现象也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得体性。还有就是以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重文字表述轻图示,群众运动式的纠错,和把不该承担公示语和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部门来承担,也是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最好的公示语就是那些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公示语,它尽职尽责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现在公示语翻译所出现的错乱,不但引起公众、学者、国际人士、媒体、政府的关注,而且变成了一场群众翻译纠错运动,几乎成了全民的话题。从公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错乱现状,可以发现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十种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 人的行为,通常有一定目的性。公示语翻译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行为,那就是为不懂汉语或者汉语不甚灵光的人提供公示语信息。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人群。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因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需求,才主动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臆想的、抽象的服务对象。公示语译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公示语翻译的对象意识,即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所强调的“目标文本接受者”。
在一些领域,可能完全涉及不到英语的需求人群,那就没有必要冒充什么国际化,大跃进式地与国际接轨,而是先看清楚是否需要接轨,再确认轨道在哪里才起作用。设立双语标示牌,是因为有明确的需求,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绝不是像乞讨的人也在纸上写上money那样来赶时髦。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确实有需要用英文的地方,才加上英文,并不是所有的标牌都加上英文
2.翻译时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 有些汉语公示语,在人们看来没有任何刺眼的地方,一旦翻译为英语,就会显得过于直露,不得体。英语中,语言的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因此,不能够把一些对内的公示语拿来对外。不同语言文化的人群对警示信息的反应存在差异。汉语中表示警告的公示语,大多语气较重,如含有“禁止”、“不要”、“请勿”等字样,而有些在表达强烈禁止时含蓄委婉,语气不严,而进行友善提示时 2
又略显生硬,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英美等国家标准推荐使用“小心”、“警告”和“危险”作为警示用语,以表示不同的危险程度。针对这些公示语的翻译,一定要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意识,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这种对内和对外提供的信息所产生的差异。
国外常用的公示语,不一定适合对内使用。国外很多地铁出口用ABCD字母标注,一些人为了与国际接轨,把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的“东、南、西、北”出口全面接轨了,以至于不常坐地铁的本地人也看不太明白,更不用说外地人了。这种内外不分的做法,只会引起混乱。
3.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 用公示语来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些人性化的公示语也被一字不漏地用英语传递了出去,以为这样所提供的服务就周到、热情了。殊不知,公示语的运用不是以信息多少来判定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看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公示语的目的。公示语不同于书籍,要简单平民化,所以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应该简洁,防止所谓的温馨提示泛滥。
4.没有区分“翻译”和“信息提供”
一些翻译观念也会导致公示语的翻译错误。大众甚至一些专业人士对翻译的理解,依然是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以“信达雅”为标准的语言转换行为,认为一切语言间转换都得遵循忠实通顺原则。把汉语的公示语转换为英语,其实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行为,而是用英语提供公示语信息的行为,按照目的论者弗米尔(Vermeer)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提供”(information offer)。遵循“目的论”的“信息提供”原则,汉语公示语的英语信息提供才可能走出误区,摆脱因翻译之名而导致的困境。
目的论者的“信息提供”,认为原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文,而只是译者可以使用的信息中的一种,因此也不要求对等或者忠实地在译文中把原文再现出来。译者作为这种信息的传递者,要根据接受者的需求来确定、选择传递哪些信息,把被选中的信息通过使用译者认为合适的对传达目的有利的语言转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实现公示语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因此,公示语的翻译应该归属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是通过生成与源文本功能对等的文本,来隐藏其属于翻译文本的本质。
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语表达,是另外一套服务于英语受众的独立存在的文本。如公交车报站广播仅仅起到一个提示性功能,没有任何特指意义,对那些附加在其上的功能,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删除掉多余的信息,而不是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所有信息。
5.以为汉英公示语是一一对应 一些人认为放置在同一块标牌上的公示语翻译,肯定是汉语和英语一一对应的, 3
否则就担心会出错,导致别人的笑话。恰恰就是这种一一对应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翻译。汉语的公示语是为熟悉汉语的人士提供信息,有其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样,英语公示语也是一种独立存在,和汉语公示语不是语言上的对应关系,而是功能上的对应。英汉两种语言文字之间所存在差异,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词句上的完全对应,在翻译实践中,必须适当的增减词,才可能避免错误的对号入座。
有时为了确保书写的美观,强行把汉英公示语一一对应。其实,同一个汉语公示语,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翻译,也没有必要强行统一。公示语的特点不仅应是简单明了,更重要的在于把意思正确地传递给公众,可以有多样的表达。
6.混淆了“功能对等”和“忠实”原则 按照忠实的翻译标准,有些公示语翻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当。但公示语作为一种有特定服务对象和明确目的的表达,只有按照它要实现的交际功能来衡量才能评估它是否适当。一切妨碍公示语四个功能实现的翻译,都是翻译错误。所以,公示语翻译一定不能拘泥于原文,不是为了忠实于原文,而是要顺从英语公示语接受者的文化习惯与接受能力,做到简洁、易懂、“功能对等,转换对应”,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好的公示语翻译应该达到“等效翻译”,即译文功能和原文功能完全相同,在目的语中也应该是公示语。
公示语翻译的目标语读者在阅读时,完全没有注意到,或者根本不在乎,他们正阅读的是翻译文本。公示语翻译是一种工具性翻译,是在目的语文化的交流中充当一种独立的信息传递工具,译文可以根据自身的目的对原文作调整。
7.翻译时错误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一直被视为公示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就是直接用外国的公示语来为汉语公示语寻找英语婆家,似乎外国人怎么用,我们就得照搬。语言问题还没有简单到如此地步,要真是有这样简单,也就不会出现翻译中的错乱了。还有,外国不是一个整体,除开中国以外的国家,有200多个,排除掉那些非英语国家,依然找不到一个唯一的参照。这就导致公示语的翻译莫衷一是,谁都有道理,因为某某人在某某国家就看到有这样的用法,甚至还有照片为证,让你不得不服。
对那些没有现成的公示语可供我们拿来,折中的办法就只有使用英语变体之一的中国英语了。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是用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8.翻译时抹杀文化差异 公示语有其国际性的一面,还有本土意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差异。一 4
些在英、美、澳等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中的英语公示语,具有明显的本土意义,公示语的翻译,是为了方便那些国际人士在中国能够得到足够的提示、警示等信息,并不是说他们就完全无法理解或接受目的地的文化。公示语作为一种深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信息,能够在不同民族、文化间交流,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交流是以同为基础,以吸收异为目的。那种过滤掉文化差异的、透明的公示语翻译,似乎没有起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所以翻译那些反应中国特定文化内涵的公示语,没有必要强行使用透明化的翻译。现在一说到与国际接轨,似乎就是要单一化,或者英语化,甚至美国化,希望建立一个超越民族、超越语言、超越文化的普世认同的公示语标准。如果在翻译时能够保留一些文化的特有项,而不影响交流,何乐不为呢?
9.以为翻译所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越高 一些地方为了彰显城市的国际化,在一些面子工程的公示语翻译中使用多种语言,有的多达六种,似乎这样国际化才名符其实。中、英、日、韩、法和西班牙语,是用得最多的语种。公交车上乘务员不断地用普通话、英语、本地方言、哑语,提醒乘客某某站到了,那个忙活劲儿真让人担心他们是否体力会透支。这真有点像初学外语的人,一定要知道用至少五六种外语来说“你好”“再见”,那样才算具有国际视野。这和一些管理、宣传部门喜欢玩数字游戏有关,觉得仅有英语的翻译就落后了。如果真有那功夫,不如仔细斟酌如何把英语的公示语用得恰如其分有用得多。用上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你已经够国际化了。
10.注重文字表述,而忽略图示 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主要还是采取国际通用的图形标志,语言文字只是辅助的标志。而目前大多数双语标识,主要还是汉英对照模式,很少有图示。图形符号具有直观、简明、易懂和高效等特点,通过具体形象的视觉传达,便于信息的传递,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所以图形符号在传递公共信息时要比文字更简洁和高效。据调查,带有国际标准或者国际通用符号的标志的公示语,最受欢迎使用图形可以为来自不同语言国度的人们创造一种无国界的沟通平台,比文字更使人理解和易懂。 在这场公示语翻译运动中,还有一些问题也值得人们深思。如发展群众参与翻译纠错,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广大爱国人士到国际友好人士,甚至一个外国小学生的建议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场群众运动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但也掺杂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对于这类语言问题是不能依赖提高“群众性”的外语水平来解决的,只能依靠专业的翻译人员,甚至往往须依靠高级专家。还有就是把公示语翻译与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本不该承担该任务的部门,如公交交通部门,政府机构。公共交通解决的是本地人的出行问题,如果有英语或者残障人士需求,才提供相应的公示语信息提示服务,这更符合实际情况。而政府机构,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语言法规,使用法定的汉语。一旦人们逐渐明了公示语翻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