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文献综述剖析

合集下载

企业文化理论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理论文献综述



( 一) 企业文化产 生的历 史背景 理性主义一直是作为西方企业管理 的基本准则 , 然而这种 理性主义管理到了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遇到 了严 峻的挑 战。 企业 的理性化 管理 因为缺乏灵活性, 从而束缚了人们 的创造性 , 打击 了人们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 , 从而塑造一种有利 于创 新和将 心理因素与价值整合的文化 , 才 能真 正对企业长期 的经营业绩 和企业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2 0世纪 7 O年代末 , 日本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 , 从而促 使 美国大量的专家、 企业家对其进行 了深入研究, 并与美国的企业 做 了比较 。经过认真的研究比较, 他们发现注重信念 、 目标 、 价 值观等文化因素的企业管理模式是 日本越来越发达的重要原因。 从这些理论和研究中不难看出,企业文化 的形成是学术思想发 展 的必然, 是当代企业竞争中管理模式 比较的产物, 是现代企业
潮流 。文章将现有的企业文化理论和文献进行整理 、归纳、总结。 .
关键词 : 企业文化 ; 理论 ;文献综述 企 业文化理论 的形成
节都可以充分展示 出这个企业的文化, 企业的精神面貌、 企业的 战略发展 目标 、 企业的管理模 式、 员工的风貌 、 管理层 的做事风 格等等都可以看出来, 体现在每个细节, 每个 角落 。 企业文化是 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 中形成 的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 、 道德规 范 以及生产观念。企业文化包括两部分 , 一部分是显性文化, 包 括厂房 、 硬件设备 、 原材料 、 和所生产 出的产 品等等 。另一部分 是隐性文化, 是 以人的思想精神为基础 的各种文化表现 , 包括企 业 的管理制度、 行 为方式等等 。 企业文化可 以概括为, 企业文化 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形成 的反映本 企业特 点的价 值观念 、 行为准 则、 企业精神和形象等 的融合。 广义 的企业文化 是指企业所创造 的具有 自身特点的物质和 精神 文化 , 狭义上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形成的具有 自己特 点 的价值理念 、 经营宗 旨和道德准则的综合 。企业文化 是企业在 各种 活动及结果 中, 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 出来的以文明取胜 的群体竞争意识, 并表现为企业 总体的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 。

《云南白药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白药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白药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提出:“管理,应以文化为基础”,在他的著作《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他谈到一个管理观点:“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的,它是一种社会职能,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社会文化之中”(沈泽宇,陆心怡, 俞明,2021)。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美英企业经济迅速崛起,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西欧等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各界人士以及各国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塑造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国外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加州大学美籍日裔管理学家威廉·乔治·大内最早提出了企业文化概念,他出版的著作《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美英企业的挑战》一书,通过深入对比分析美国和美英企业在企业管理和文化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分析了企业管理和文化构建的关系,提出了关于组织发展的Z理论以及Z型组织的概念(任雅琪,萧天佑, 邹雨华,2020),其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而信任和微妙性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特质,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除此之外,威廉·大内还认为,传统与气氛两方面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而且企业文化就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是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姚文博,方昊然, 翟语晨, 姜宇)。

同一时期,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通过将美英企业优秀企业与美国的主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结合美英企业迅速崛起的,诸如松下等优秀企业实际案例,对此类企业快速兴盛的主要原因和一些特征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美英企业优秀企业的兴盛与其在企业建设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中的软性因素(姚文博,方昊然, 翟语晨, 姜宇,2018):即人员、作风和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这一重要结论。

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企业文化建设是指组织内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下,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观、管理风格、员工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宣传教育和规范引导,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氛围和组织价值观念,以提升组织绩效和员工凝聚力的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以及实践效果等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很多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种由共享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构成的组织文化系统。

例如,钱学森在其著作《企业文化新论》中提到,企业文化是一种集体的、可以传承并能影响企业内外各界的思想、行为和习俗的方式。

而来自美国的学者迪尔认为,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道德原则的总和,是组织理念和特有的管理方式的外在反映。

从各种理论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之上的,它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是指企业实施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鲁尔克建议通过传统和仪式来传播企业文化;布罗斯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教育、示范、表彰、制度”的四个步骤;珍妮特·上杉则提出了以专业表现的标准来评价和培养员工,并以员工满意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测量项。

这些方法和手段在实际应用中都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度,并且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实践效果是评价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很多研究者通过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测量和评估。

例如,银行在实施了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建设之后,其员工满意度和绩效表现得到了显著提升;制造企业通过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使员工的忠诚度和创造力得到较大的提升;高科技企业通过激励措施和公平激励机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一、引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深入探讨企业文化的定义、特征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共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对员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组织结构、沟通方式等方面。

2. 企业文化的特征(1)共享性:企业文化应该是所有员工共同分享和认同的,能够凝结员工的力量。

(2)稳定性:企业文化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频繁改变。

(3)独特性:企业文化应该具有独特的特点,能够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4)可塑性:企业文化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士气。

员工在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下,更容易产生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

2. 增强员工凝结力和忠诚度企业文化可以匡助员工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结力和忠诚度。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将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工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贡献力量。

3.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文化也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4. 促进组织变革和创新企业文化可以促进组织变革和创新。

在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员工更加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推动组织变革,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动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方法1. 建立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应该明确并传达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增强员工的参预感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方式和组织氛围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探讨企业文化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多种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由企业内部成员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内部的共同认知和共同行动的模式,是一种组织的心灵和灵魂。

无论是哪种观点,企业文化都强调了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共同认知和共同行动。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1.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对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共同认知。

2.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规定了企业内部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员工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3.工作方式: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内部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塑造了企业的工作氛围。

4.组织氛围:企业文化创造了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促进了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三、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始人的价值观:创始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经历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2.组织的历史和传统:企业的历史和传统也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

3.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组织结构和制度:组织结构和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四、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凝聚力和认同感:企业文化能够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协作。

2.激励和激情:企业文化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创新和变革:企业文化能够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行为,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是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企业文化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建设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1.1 组织内部成员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对客户、员工、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1.2 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决策的信念和规范企业文化还包括影响组织成员行为和决策的信念和规范,塑造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

1.3 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体现组织的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2.1 共享性企业文化具有共享性,是组织内部成员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2 持久性企业文化具有持久性,是组织的长期积累和传承,不会轻易改变。

2.3 指导性企业文化具有指导性,能够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稳定。

三、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3.1 领导者行为领导者的言行举止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塑造不同的企业文化。

3.3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压力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组织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

四、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4.1 制定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导。

4.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4.3 培养和激励员工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积极性,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五、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5.1 多元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融合不同文化元素。

5.2 创新性企业文化将越来越注重创新性,鼓励员工提出新思想和做法,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陈清辉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最长效的平台。

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挥它那独特的影响力。

同时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呈出不穷的涌现出来。

作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集成,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把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

企业文化文献综述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它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对企业文化的定义、特点、作用、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共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的总和。

它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1.2 特点:企业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引导性和塑造性等特点。

它可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2.1 增强凝聚力: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

2.2 提高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3 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象征和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塑造企业的独特形象,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3.1 明确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撑。

3.2 建立文化符号: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文化符号,如企业标志、口号、座右铭等,以便员工能够形成共同的认同感。

3.3 培育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还需要培育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文化氛围,通过培训、沟通和激励等方式,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四、企业文化的管理:4.1 强化文化传承:企业文化管理需要强化对企业文化的传承,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企业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2 激发文化活力:企业文化管理还需要激发文化的活力,鼓励员工参与文化建设和创新,提高文化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4.3 监督文化执行:企业文化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文化的有效执行,对违反企业文化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文献综述浅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姓名:关雪飞学号:124981063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摘要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国内企业众多,但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影响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管理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绩效管理的制定,员工情绪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的考量。

本文通过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影响来阐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告知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成长的基础。

关键字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1 企业文化及其研究1.1概念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

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威廉・大内1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

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

”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迈克尔・茨威尔2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这样写到:“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Edgar.H.Schein3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给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发展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正确地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汪凤桂(2009)4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王德胜、辛杰(2009)5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

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3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研究朱瑜等人6(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7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

刘志雄、张其仔8(2009)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9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

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梅强,孙旭雅(201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11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5 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和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Wilkins&Ochi)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

它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及其关系,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传统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刊载在“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

陈春花12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

占德干、张炳林采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进行了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琪13在《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中指出,中西人士对Msnagment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中国人来说重在“掌管”;而对西方人来说重在“授权”,因此,在权力距离、思维方式、沟通习惯、法制观念、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领导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

林娜14的《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在管理思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重点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群体和个体、人际关系、物质利益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时间哲学。

胡晓清15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

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

王利平16(2000年)在宏观意义上对中国管理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儒法互补、兼兵家权谋的管理文化,并对中国的“单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黎红雷17(1999年)指出,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取代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必须确立“人是文化动物”的认识,并在管理历史、管理文化、管理精神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变化”为管理的前提,以“创新”为管理的动力,以“整体”为管理的模式,以“和谐”为管理的形态,从而推进人类管理的进步。

仲伟周等18(2000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化的企业人格体现,是整个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像,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运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办法,在企业内产生一种最为完全的激励和认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手段的补充和替代,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最好途径。

因为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是一种全体员工可以共同拥有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这种激励可以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而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最深刻的经济学底蕴”。

6 总结根据以上内容的叙述,我认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方面都有联系,如何制定一个好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无论如何,企业中都不能缺少企业文化这个模块,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革新企业观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1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增养迎接日本的挑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4-462迈克尔・茨威尔.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王申英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ingtoaNewAwarenessofOrganizationalCulture[J]. SloanManagementReview,1984(Winter).4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157-159.5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6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企业文化、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952-958.导刊,2009,(11):32-33 7Niki Hynes.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New approaches to model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644-651.8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2):108-112.9朱兵,王文平,王为东,张廷龙.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69.10梅强,孙旭雅.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25-128.11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30-131.12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13李琪.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J].改革,1999, (3)14林娜.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J].管理世界,1986,(6).15胡晓清.中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J].管理世界,1998,(3).16王利平.中国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A],第四届两岸文化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7黎红雷.“文化人”假设及其管理理念———知识社会和管理哲学[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18仲伟周,黄丹.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衰演变及其启示[A].第四届两岸中华文化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