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1基数:在一种数制中,只能使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目的大小,具体使用多少个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目的大小,就称为该数制的基数。

2位权: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该位的位权。

3字长: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叫做该字的字长。不同级别的计算机的字长是不同的。

4信息:信息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从计算机应用角度,通常将信息看做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或所获取的知识。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

5数据: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信息记录下来的、可识别的符号。它们的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6信息处理: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特点,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实际上,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7人工智能:是指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智能,时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具有识别语言、文字、图形和“推理”、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8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

9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10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工作。11算术逻辑单元:ALU,又称运算器,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12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硬件系统的核心,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13系统软件:是指由计算机生产厂(部分由“第三方”)为使用该计算机而提供的基本软件。

14应用软件:是指用户为自己的业务应用而使用系统开发出来的用户软件。

15操作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并且负责解释用户对机器的管理命令,使它转换为机器实际的操作。

16IP地址:一个IP地址是一个逻辑的32位地址,以用来指定一台TCP/IP主机。每个IP地址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络ID,另一部分是主机ID。网络ID用来指定所有的机器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

而主机ID则用来指定在网络上的一台网络设备,如一台机器或一台路由器。在网络上每台运行TCP/IP的机器都需要一个不同的IP地址。17子网掩码:一个子网掩码用来掩住IP地址的一部分,以使TCP/IP 能够利用分主机ID的一部分来作为网络ID。当一台TCP/IP主机想要通信时,子网掩码可以用来决定一台主机是在本地网还是远程网。18域后缀:是指系统可以将这个列表中的域后缀同主机名组合在一起与DNS服务器进行交流。与DNS服务器相同,在域后缀列表中也是排在前面的域名先参与匹配。

19默认网关:用来指示TCP/IP从什么地方发出数据包,最终是要把数据送到远程的目的网中去。如果用户不指出默认网关,那么信息只能在本地网中进行传送。

20主机:是指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名称。它是由大小写字母a~z、A~Z、数字0~9和符号“-”组成的。

21域:是指这台计算机所处在的域。域名除了由大小写字母a~z、A~Z、数字0~9和符号“-”组成外,还可以使用符号“·”作为分隔符,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534798.html,是一个合法的域名。

22拓扑(Topology):拓扑是从图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面特点的方法。

23分布式就算几网络:指网络部存在一个处理的控制中心,网络中的任一结点都至少和另外两个结点相连接,信息从一个结点到达另一个结点时,可能有多条路径。同时,网络中的各个结点均以平等地位相互协调工作和交换信息,并可共同完成一个大型任务。

24集中式计算机网络: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处理的控制功能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结点上,所有的信息流都必须经过这些结点之一,因此,这些结点是网络处理的控制中心,而其余的大多数结点则只有较少的处理控制功能。集中式网络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其网络操作系统很容易从传统的分时操作系统经适当的扩充和改造而成。

25数据: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被识别,也可以被描述。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数据内容是事物特性的反映或描述;其二,数据以某种媒体作为载荷体,即数据是存储在媒体上的。

26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的物理表现,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27模拟数据:模拟是与连续相对应的。数字数据取某一区间内有限各离散值,数字信号取几个不连续的物理状态代表数字。

28数字数据:数字是与离散相对应的。数字数据取某一区间内有限个离散值,数字信号取几个不连续的物理状态来代表数字。

29带宽:信号的带宽是指它的频谱宽度。理论上任意持续期有限的信号的频谱总是无限宽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频谱宽度被认为是信号

能量比较集中的那样一个频率范围。如果认为能量主要集中在主频谱τ内,则它的带宽Bf 是1/τ。

30链路复用:在局域网络和远程通信中,为提高介质利用率,研究和发展了链路的多路复用技术,即在同一介质上时传输多路信号,它只需要一条传输线和一个I/O口,就可使多个终端同时与主机通信。31频分多路复用:当介质的有效带宽超过被传输的信号带宽时,可以把多个信号调制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从而在同一介质上实现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这种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简称FDM。

32时分多路复用:由于传输介质可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总是超过一些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所以,可以采用将多路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相间传送的方法,实现在一条传输线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此即时分多路复用。

33编码:就是把数据转换成适合的介质上传输的信号。

34单工通信:在点-点通信方式中,信息固定地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通信费方式。

35全双工通信:在点-点通信方式中,能同时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36通信控制规程:为了保证通信的双方能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在通信的发送和接收之间有一系列的约定和规定,称为通信控制规程。

37透明数据:在数据通信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措施允许数据中包含所有的字符,也包括控制字符在内,这种数据称为透明数据。

38半双工通信:在点-点通信方式中,信息可以向两个相反方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依据信息传送的方向,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交替地使用传输信道相连。

39半透明数据: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不包含控制字符的数据称为非透明数据。

体系结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三类重要的相互有关的结构,即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和软件结构。其中每一种结构都是由一组元素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所定义的,而这些结构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了所要考虑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使计算机网络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40物理结构:物理结构元素是完成一定功能的物理部件。物理结构决定系统所需的资源,即所需硬件设备的数目和技术要求。

41逻辑结构:逻辑结构元素决定输入、存储、发送、处理或信息传递的基本操作功能。常将逻辑结构元素称为逻辑模块。逻辑结构可以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终端模块、通信程序模块等。逻辑结构元素还可以是相关的几个逻辑模块联合起来的更复杂的实体。分析逻辑结构元

素的相互作用,应考虑整个系统的操作,研究处理与信息流有关的进程,并决定系统的逻辑资源。

42软件结构:由数据处理、进程访问、硬件故障诊断、数据发送、通道控制等一些相互有关的程序组成。软件结构元素就是各种程序。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了必要的信息处理任务的正确执行。

43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过程的术语。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和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过程进行。

44局域网:也称局部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利用通信线路将众多计算机和外设连接起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45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的各个结点或站相互连接的方式。一种拓扑结构对应于一种通信线路连接和一种交换设备的分布方式。拓扑结构确定,则各站之间的通路也就确定了。

46MA/CD:称为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基本思想是任何一二站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侦听一下目前有无另一个站正在发送,即介质上有无信号传输。如果侦听的结果为总线空闲,则该站可以立即发送一帧数据;如果侦听结果是总线上有数据传送,则就一直侦听下去,等到发现总线上无信号传输时,该站就立即接送一帧数据。

47等时以太网:采用4B/5B技术,将以太网的10Mbps信道和一个6Mbps的等时信道组合起来的网络技术,其信号速率为20MBand。这6Mbps带宽可用于传送图像、语音的等时信号。

48拥塞(Congestion):指的是在包交换网络中由于传送的包数目太多,但存储转发结点的资源有限而造成网络传输性能下降的情况。拥塞会使网络的吞吐量明显下降。拥塞的一种极端情况是死锁,推出死锁往往需要网络复位操作,所以应尽量避免死锁的发。

49流量控制:指的是在一条通道上控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数量和速度使其不超过接收端所能承受的能力,这个能力主要指接收端接收数据的速率和接收数据缓冲区的大小。通常采用停等法或滑动窗口法控制流量。流量控制是针对端系统中资源受限而设置的;拥塞控制是针对中间结点资源受限而设置的。流量控制限制了进入网络中的信息总量,可以在一定的程序上起到减缓拥塞的作用。

50电路交换:是在源结点和目标结点之间建立起一条物理通路引导信息从源站到达预定的目的站。采用这种交换方式时,通信过程必须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拆除线路连接三部分。

51路径选择:是指报文分组交换网中,每个结点具有自动选择最佳

传输路径的能力。

52通信子网:网络中所有的通信结点和链路一起称为通信子网。

53站:用来处理传输内容的设备称为站。

54虚呼叫虚电路:用呼叫包建立的虚电路称为虚呼叫虚电路。

55网桥:是一种帧存储转发设备,从一个网段接收一帧数据,并判断该帧的目标地址,如果是到该网段内某一主机的,则不予转发,如果是到另一个网段的则转发出去。网桥是在介质访问控制层互联网络的设备。除了互联与协议转换以外,网桥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负载或调节带宽。

56重复器:是一种位重复设备,从一段网络接收一位,再按原逻辑产生一个新位,送到另一个网络段中。它在物理层上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互联,用于物理层以上各层协议完全相同的网络互联。

57协议变换器:用于传输层以及其上各层协议不相同的网络互联设备,称为协议变换器。它必须把一个协议转换为另一个协议,而不丢失过多的内容,Gateway有时也用来泛指广义的网络协议交换,适用于任何一个层次。

58路由服务器:是对数据进行存储转发的设备,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存储转发并改变其格式的设备。它具有路径选择功能,可依据网络当前的拓扑结构,选择一条“最佳”路径,把接收到的包转发出去。

59网络互联:是指LAN-LAN,LAN-WAN,LAN-HOST之间的连通性和互操作能力。

60桥路由器:把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合在一起的设备称为桥路由器。对于它能识别的网络层协议起着路由器的功能,不能识别的网络层协议起着桥的功能。

61子网地址:一个实系统与实子网的接口叫做子网连接点(SNPA)或子网地址。

异型网络:具有不同协议的网络称为异型网络。

62子网接入协议:子网接入协议(SNACP)是子网内的一个网络层实体与子网外的一个网络层实体之间的协议。

63Windows Server2003域:域可以看做一个“超级工作组”,一个具有集中安全控制的工作组。域的概念是构造微软高级网络的基础。域可由共享资源和用户组成。与工作组一样,域也是一组联网的计算机集合;与工作组不同的是,对域资源的所有访问都由该域中的某个计算机授权监控。这个计算机称为主域控制器,域主要有两个优点:①一个域对一个用户来说只有一个密码,该密码可打开该域的所有被授权使用的资源。②密码是由用户设定的。网络管理员若要拒绝某人上网,只需要删除个人的账号。别人无需更改密码仍可继续使用网络。

64Windows Server2003用户权限:权限既是允许对某个打印机、目录、文件或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访问的权利。访问有多种级别:只读、只执行、读/写等。

65UNIX系统中的“当前目录”:从逻辑上讲,用户在登录到UNIX 系统之后,每时每刻都“处在”某个目录之中,此时用户可以显示出该目录所组织的所有文件,此目录就称做当前目录或工作目录。当前目录是可以改变的。当用户初始登录系统中时,其主目录就称为其当前目录。

66UNIX系统中的“管道”:管道是UNIX系统中的一类特殊文件。管道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方便地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命令的输入问题。在系统中,管道文件的存储有一块专用的内存区域。而且它的存取不像其他文件那样具有“随机访问”的特点,而是“先进先出”的。管道可分为两种,一为无名管道,二为有名管道。前者主要用于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而后者则用于关系不太密切的进程之间。在使用时,除无名管道的建立与普通文件有些不同之外,其他诸如管道的读、写、关闭等与普通文件是完全相同的。读写管道的两个进程在执行上是并发进行的,而不像是在使用临时文件的情况下那样,两条命令是串行执行的,这也是其效率较高的一个原因。

67UNIX系统中的“设备文件”:可以把各种设备特别文件看做一个用于描述相应硬设备的说明。这类文件并不是普通的磁盘文件,它只是占据文件系统树形结构中的一二结点,应用程序和用户通过这个结点来访问相应的硬件设备。某些结点可能对应的是同一个硬设备,但是根据结点名称的不同,对硬设备的访问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设备文件分为两类。一类为字符设备文件,另一类为块设备文件。区分主要是根据它们与核心之间每次传送字节数的不同。字符设备与核心每次只传送一个字节。块设备与核心之间每次传送的是一个数据块。68目录服务:一种以单一逻辑的方式访问可能位于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络服务和资源的技术。无论用户在何处,也无论资源位于什么地方,用户只需要通过一次登录就可访问网络服务和资源。

69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专项服务。

70路径:是指到某个文件结点的一条道路,路径的主要构成是目录名称,中间用“/”分开。

71多用户: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有多个由用户使用同一台计算机。72多任务:是指同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73Linux:是一个可以在基于Inter386、Inter486、Pentium、Pentium Pro、Penuim MMX、PentiumⅡ处理器以及Cyrix、AMD的兼容芯片的微机上运行的UNIX系统。

74RedHat Linux:是由RedHat Software公司发行的,目前的版本是5.1,它是基于2.0.34内核的。它的RPM技术,即RedHat的软件包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安装和卸掉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本身,包括内核和操作系统的基础部分。

75用户管理: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合法的用户账户、设置和管理用户的面貌、修改用户的属性以及在必要时删除已经废弃的用户账号。

76ifconfig: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一个用来显示和设置网络设备的工具。

77Ping:是一个最常用的检测是否能够与远端机器建立网络通信连接的命令。

78端到端加密:是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中对传送的PDU进行加密和解密,端到端加密已超出了通信子网的范围,因此要在运输层或其以上各层来实现。这样就使端到端加密的层次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79防火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保护装置,是用来保护网络数据、资源和用户剩余的。防火墙能够确保如电子信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在特定的系统间信息交换的安全。从逻辑上讲,防火墙是分离器、限制器、分析器。从物理角度看,各站点防火墙物理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通常防火墙是一组硬件设备—路由器、主计算机或者路由器、计算机和配有适当软件的网络的多种组合。

8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会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传染是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来把自身或其变种复制进去完成的。

81计算机蠕虫:是一种通过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启动的程序。

82接入控制:是指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83加密:把明文变换成密文的过程。

84解密:把密文还原成明文的过程。

85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如果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者虽不相同,但可以由其中一个推导出另一个,则称其为对称密钥加密体制。

86被动攻击:对析出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

87主动攻击: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88Internet中的主机:在Internet中,每一台拥有自己的Internet地址或IP地址的计算机才被称为主机。主机可以是一台PC机或工作站,也可以是小型机甚至于巨型机。

89Internet中的终端:终端通常由一个键盘、一个显示器和一些通信部件组成。在多用户系统中,主计算机往往带有很多终端,这些终端

往往只有很有限的计算能力,所以有时也称之为哑终端。所有终端都通过通信线路或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主计算机则为每个终端提供计算、存储、主件访问等操作能力。在终端方式下,用户只能做所连接的主机允许做的事情,而且除了用户所输入的命令和显示的结果外,其他所有工作都由远程主机来完成。

90广域网:把用公共通信设施将计算机互相连接形成的规模很大的网络称为广域网(W AN)。

91服务器程序:安装在提供资源和服务的计算机上的程序被称为服务器程序。

92客户端程序:获取和使用Internet上的资源和服务、需要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上的程序被称为客户端程序。

93客户/服务系统: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共同完成一件任务的系统就称为客户/服务器系统。

94WWW: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具有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95主页:home page,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用户通过主页可以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

96网络新闻:Usenet,是为数众多的综合性新闻或专题讨论组的总称。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由多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组成,并且其中的任一系统都可能与另一个系统进行通信。在这种网络中,不存在一个处理和控制中心,网络中任一结点都至少和另外两个结点相连接,信息从一个结点到达另一结点时,可能有多条路径。同时,网络中各个结点均以平等地位相互协调工作和交换信息,并可共同完成一个大型任务。分组交换网、网状形网属于分布式网络。这种网具有信息处理的分布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及灵活性等一系列优点。

97UNIX内核:即UNIX的控制程序,UNIX内核所提供的服务可直接或间接地完成程序实现的所有工作。

98伪造连接初始化:攻击者重放以前合法连接初始化序列的记录,或者伪造身份而企图建立连接。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打印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 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 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 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 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 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 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 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 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 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 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 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 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 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 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 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为产 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 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 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 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 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 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 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 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 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 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 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 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 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 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 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 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 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 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 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 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 (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 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 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 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 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 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 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 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 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 (Demand curve of loanable 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 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A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2.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的英文简写是(C ) A.BCD B.BIG5 C.ASCII D.EBCDIC 3.C语言是(C ) 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解释语言 4.在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中,可以快速安装程序的选项是(B ) A.性能和维护 B.添加/删除程序 C.辅助功能选项 D.打印机和其他硬件 5.在Windows XP中,要快速查找指定的文件或文件夹,可使用的命令是(B ) A.运行 B.搜索 C.收藏夹 D.我的文档 6.下列不属于按作用范围划分的计算机网络是(D ) A.广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专用网 7.传输信号的通道称为(B ) A.信息 B.信道 C.数据 D.总线 8.IPv4中,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长度为(B ) A.16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 9.表示层的目的是处理有关被传送数据的(A ) A.表示问题 B.应用问题 C.传输问题 D.同步问题 10.网络通信结点的功能不包括(D ) A.主机接口功能 B.交换功能 C.监测功能 D.数据处理功能 11.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是(B ) A.网关 B.桥接器 C.路由器 D.转发器 12.下列不属于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的是(D ) A.网桥 B.路由服务器 C.协议变换器 D.域名服务器 13.用于网络规模大而网络数量小的是(A ) A.A类地址 B.B类地址

名词解释--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1、计算机数据:它们都是由人们编写的二进制数组成的,因为电脑的最低语言是机器语言,它们需要把高级语言改成低级语言,计算机中的数据也是由低级语言构成的;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其中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 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dos 、windows、linux都是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是现在最常见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4、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指为用户专门开发和设计的,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各类程序。 5、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6、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7、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8、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9、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10、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基本集中包括128个字符与控制符 11、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特制程序 12、黑客——非法入侵他人系统并进行肆意破坏的人 13、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 14、软件——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程序和文档) 15、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6、CPU——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少量寄存器组成 17、MMX——多媒体指令集 18、CPU的作用——取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 19、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主频(指CPU时钟频率)、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ROM——只读存储器(PROM、EPROM、EEP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其主要特性为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数据,储存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中断而消失(属于永久性储存)。一般用来储存系统程序,如个人电系统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20、RAM——随机存储器(DRAM、SRAM、SDRAM) 21、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其主要特性为可随时读出或写入数据,但 22、电源一中断则所储存之数据即消失,主要用来暂存程序与数据。而RAM又可分成动态内存(Dynamic RAM, DRAM)与静态内存(Static RAM,SRAM)两种。 23、RAM刷新——重写数据或充电 24、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与内存之间,访问速度最快。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25、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取时间,其单位为NS(纳秒). 26、闪速存储器——在CMOS单晶体管EPROM存储元基础上制造的,实现了电擦除可编程能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 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 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 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 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 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 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 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 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2018年10月自考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00894)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中,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属于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2.下列计算机硬件中,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等组成的是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存储器 D.输入设备 3.在Windows中,如果用鼠标选择多个不相邻项目,应同时按住的键是 A.Alt B.Tab C.Ctrl D.Shift 4.作用范围一般为几米到几十千米的网络是 A.广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互联网 5.信息可以同时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方式 B.半双工方式 C.全双工方式 D. 混合方式 6.在传输过程中,每发送一个字符其开头都带一位起始位,以便在每一个字符开始时 接收端和发送端同步一次,这是 A.同步传输 B.异步传输 C.低速传输 D.协同传输 7.IPv6是为适应当今网络的高速化趋势和数据融合趋势而设计的,它的地址字段长度为 A.16 bit B.32 bit C.64 bit D.128 bit 8.TCP/IP协议中,运输层最常用的协议是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名词解释

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信息是认识了的数 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不随载体性质的改变而改变。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数据的具 体形式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 生影响的数据。 4. 信息间的递归定义:是指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 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 5.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 程。 6.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 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的信息。 7. 流动信息: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 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的信息。 8.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 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信息项目总数- 变动项目数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 9. 定额标准信息:是指产品的结构、工艺文件、各类消耗定额、 规范定额和效果评价标准等信息。 10. 战略信息: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进行战略决策使用。 11. 战术信息:是提供给企业中级管理人员,供他们完成大量计划 编制、资源分配等工作使用。 12. 业务信息:是提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志向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的信息。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很大,一般来说不需要长期保存。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 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14.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就是( C )。 A、二极管; B、双极型三极管; C、场效应管; D、稳压管。 2、P型半导体就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 A )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就是( C )。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4、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Ω,说明该二极管( C )。 A、已经击穿; B、完好状态; C、内部老化不通; D、无法判断。 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就是( A )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E=2、1V,V B=2、8V,V 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 A )。 A、放大区; B、饱与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7、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 C )。 A、较大; B、较小; C、为零; D、无法判断。 8、正弦电流经过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为( C )。 A、矩形方波; B、等腰三角波; C、正弦半波; D、仍为正弦波。 9、三极管超过( C )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 A、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B、集—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C、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 D、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 。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就是( C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C)。 A、直流成分; B、交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均有。 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主要放大对象就是(B)。 A、直流信号; B、交流信号; C、交直流信号均有。 3、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V B点电位过高,电路易出现(B)。 A、截止失真; B、饱与失真; C、晶体管被烧损。 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就是(B)。 A、电阻R B; B、电阻R E; C、电阻R C。 5、功放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A)。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00894笔记整理_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 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第一代: 1946 年从 ENIAC 开始,电子管。(2009/2010/2012单选) 第二代: 1956 年,晶体管。( 2011 单选)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目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原理分类: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通用机;专用机。( 2011 填空) 按规模分类: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 数据的单位与存储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2012填空)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 1 位数( Bit )( 2010 填空) 通常将8 Bit 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Byte )( 2009 填空) ASCII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2009单选)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表达含义。( 2013 判断) 信息处理的本质就是数据处理,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2012 判断) 数制计算 数制转换(2012/2013简答) 十进制( 0,1,2,3,4,5,6,7,8,9) 二进制( 0,1 ) 八进制( 0,1,2,3,4,5,6,7) 八进制的 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 3 位数: 0=000、7=111 十六进制( 0,1,2,3,4,5,6,7,8,9, A,B,C,D,E,F ) 十六进制的 1 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 4 位数: 0=0000、F=1111数制的算术运算 加法运算( 2009/2010/2011简答) 减法运算 乘法运算 除法运算 数制的逻辑运算 逻辑加法(“或”运算) 逻辑乘法(“与”运算) 逻辑否定(“非”运算) 逻辑加异或运算(“半加”运算)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计算机基础名词解释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基本集中包括128个字符与控制符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特制程序 黑客——非法入侵他人系统并进行肆意破坏的人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 软件——计算机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程序及其说明文档(程序和文档)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少量寄存器组成 MMX——多媒体指令集 CPU的作用——取指令、解释指令和执行指令 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主频(指CPU时钟频率)、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ROM——只读存储器(PROM、EPROM、EEP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其主要特性为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数据,储存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中断而消失(属于永久性储存)。一般用来储存系统程序,如个人电系统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RAM——随机存储器(DRAM、SRAM、SDRAM)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其主要特性为可随时读出或写入数据,但电源一中断则所储存之数据即消失,主要用来暂存程序与数据。而RAM又可分成动态内存(Dynamic RAM, DRAM)与静态内存(Static RAM,SRAM)两种。 RAM刷新——重写数据或充电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介于CPU与内存之间,访问速度最快。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存取时间——又称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取时间,其单位为NS(纳秒). 闪速存储器——在CMOS单晶体管EPROM存储元基础上制造的,实现了电擦除可编程能力 虚拟内存——用硬盘模拟主存从而扩大主存容量 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指令周期——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接口——CPU与主要外围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接口起动态连接部件之间的“转换器”作用 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个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情况,此时,CPU暂时中止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情况的过程就叫做中断。 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结构保护现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CMOS——是一种半导体材料,系统BIOS设置存储器 CD-ROM——只读光驱或光盘 OS——操作系统 DOS——磁盘操作系统(16位字符界面操作系统) PC——个人计算机 MPC——多媒体计算机 总线BUS——公用计算机信息通道,由一组传输导线组成。可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 Unit,ALU)负责数据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包括算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名词大全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 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 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 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 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 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 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

自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题 一、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特点 答:方便迅捷、费用低廉、功能齐全、传输信息量大 2、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过程 答:1、发送方将写好的邮件发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中2、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接受用户送来的邮件,并根据收件人地址发送到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中3、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接受发送来的邮件,并根据收件人地址分发到相应的电子邮箱中4、接受方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从自己的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并对他们进行处理。 3、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 答:1、创建于发送电子邮件2、接受、阅读与管理电子邮件3、账号、邮箱与通信簿管理4、发送邮件使用的协议?读取邮件使用的协议? 答:发送邮件: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读取邮件:POP3或IMAP 5、电子邮件的格式? 答:电子邮件包括邮件头和邮件体。 6、电子邮件的工作模式? 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二、远程登陆服务 1、远程登陆:是指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2、远程登陆协议? 答:telnet协议和Rlogin协议 3、远程登陆的工作原理 答:远程登陆过程中,用户的实终端采用用户终端的格式与本地Telnet客户机进程通信,通过NVT格式传输到远程主机,远程主机采用远程系统的格式与远程Telnet服务进行通信。 4、远程登陆具备的条件? 答:1、用户的计算机要有Telnet应用软件2、在远程计算机上有自己的用户账号 5、远程登陆的工作模式? 答: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三、文件传输服务 1、文件传输服务使用的协议? 答:文件传输协议(FTP) 2、文件传输服务的的工作工程? 答:1、访问FTP服务器前先进行登录,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2、登录成功后可以访问FTP服务器,并对授权的文件进行查看与传输。3、文件从FTP服务器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下载,文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的过程称为上传。 3、按使用的用户账号分,FTP服务可以分为哪些? 答:普通FTP与匿名FTP 4、常用的FTP客户端程序的类型? 答:传统的FTP命令行、浏览器、FTP下载工具。 5、匿名FTP服务的实质?

操作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第1部分操作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脱机输入/输出 具体的输入/输出不需要在主计算机上进行的方式也称“脱机输入/输出” 批处理 作业是由操作系统成批地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能自动地从输入池读入下一个作业,并予以运行和输出,如此直到整批作业全部处理完毕。 SPOOLING 由操作系统将磁盘模拟为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方式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 eral Operating On 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操作联机”,也称“假脱机”。SPOOLING系统是以磁盘为几乎无限巨大的缓冲区来解决低速的I/O设备与高速的CPU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分时系统 为了降低交互式系统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率,系统通过多台终端同时向很多用户提供运行环境,这种分时系统就能以合理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计算机的方便。 多路性 一台主机可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共享系统的硬软件资源。 交互性 用户能与系统进行对话。在一个多步骤作业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通过键盘等设备输入数据或命令,系统获得用户的输入后做出响应,显示执行的状况或结果。 实时操作系统 是一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输入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响应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具有多个CPU或处理机。一般用微处理器构成阵列系统,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多计算机系统,这些计算机可以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并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具有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分布式系统具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很多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并按一定的调度策略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执行,并控制管理各个计算机的资源分配、运行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协调任务的并行执行。以上所有的管理工作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指用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群和各种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的集合,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和信息共享。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下)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下)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270、Changeinsupplyvs.supplyinquantity供给变动与供给且的变动 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二者的区别同上述"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的区别。 271、Checkingaccount(orbankmoney)支票帐户(或银行货币) 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允许以支票方式提款,故属交易货币(或称M1)。也称支票存款(checkable deposit),它是M1的最大组成部分。 272、ChicagoSchoolofEconomics(经济学)芝加哥学派 以亨利?西蒙、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为主要代表的一群经济学家。他们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市场能使经济最有效地运行。 273、Classicalapproach古典理论 见古典经济学(classicaleconomics) 274、Classicaleconomics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275、Classicaltheories(in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理论 强调经济体系具有自我校正能力的理论。在古典理论和方法中,经济一般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各种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 276、Clearingmarket市场出清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flexible),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在出清的市场上,没有定量配给。资源闲置,也没有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在实际中,这一理论适用于许多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但不适用于劳动市场或许多产品市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 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 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 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的标志:以美国1945年生产、1946年2月交付使用的ENIAC计算机为标志。 3. 电子计算机分类:以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机、超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中央处理器CPU。 6. CPU的作用:取得、解释和执行指令。 7. 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速度(指CPU中振荡器的主振频率,即主频。)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示)。 8. 总线的分类:总线可以分为传输数据的数据总线、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总线和连接各个芯片地址的地址总线。 9. 内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又可以分为ROM、PROM、EPROM、E2PROM等。注:ROM 即Read Only Memory 10. 随机存储器:指计算机运行期间,可以随时向其写入数据、也可以随时从其中读出数据的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11. 高速缓冲存储器:为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12. 运算器的功能:运行器是计算机中完成数学运行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13. 常见的数据总线为ISA、EISA、VESA、PCI等。 14. 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个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情况,此时,CPU 暂时中止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情况的过程就叫做中断。 15. 中断的处理过程为:关中断(在此中断处理完成前,不处理其它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开中断。 16. 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结构保护现场。 17. 中断的类型:按引起中断的原因划分:输入、输出中断;计算机故障中断;实时时钟中断;软件中断;数据通道中断。按中断处理类型划分:不可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 18. 中断优先级:指各种中断源根据其重要性不同所划分的优先级别,高级别的中断源提出的中断请求可以使低级别的中断服务程序中断,转而执行出级别的中断服务。 19. 媒体:指信息的载体,即计算机输入输出所采用的信息形式。 20. 多媒体技术:指对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有机总和。它包括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两大类。

经济学名词解释(中英文对照)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 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