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须知)
兽医基础知识

兽医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兽医,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在兽医科研中,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兽医基础知识。
1.动物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组成动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学科。
在兽医领域里,了解动物解剖学对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兽医必须具备对动物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2.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体内药物代谢、药物分布和药物效果等相关的学科。
兽医必须熟悉不同药物对动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以便在治疗动物疾病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
了解动物行为是了解动物正在经历的体验和动物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兽医必须对各种动物的行为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正确诊断和治疗常见的行为问题。
4.动物疾病诊断在进行动物疾病诊断时,兽医需要结合动物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患者病史等方面的信息来作出诊断。
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他们发病的方式和症状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兽医必须掌握动物疾病的基本原理,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5.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营养需求和食物成分与命令营养状况之间关系的学科。
营养是保持动物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兽医必须了解不同动物种类的营养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剂。
6.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运作的过程的学科,包括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如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免疫、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等。
兽医必须了解动物正常生理过程和功能,以便诊断和治疗疾病。
7.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学科。
微生物是许多动物疾病的病原体。
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环境适应性和遗传等基本信息对于防治疾病很有帮助。
总之,兽医基础知识对于兽医来说非常重要。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兽医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并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兽医基础知识

兽医基础知识兽医基础知识兽医学是一门关于动物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兽医师是专门从事兽医学工作的医生,他们为动物提供医疗护理,预防疾病和提供养殖建议。
下面是兽医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兽医师需要了解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他们必须熟悉动物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这种知识有助于兽医师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 动物疾病:兽医师需要掌握各种不同动物的常见疾病和相关症状。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它们的传播。
兽医师还需要了解动物的疫苗接种计划和预防措施。
3. 动物药理学:兽医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对动物的作用和效果。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来治疗动物的疾病,并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外科操作:兽医师需要学习各种外科手术和操作技巧,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他们需要了解麻醉技术、手术准备、消毒和伤口缝合等。
5. 兽医急救:兽医师需要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动物受伤或疾病急性发作时进行紧急处理。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判断动物的紧急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6. 动物行为学: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他们需要观察动物的行为特征,以便判断是否存在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
7. 饲养管理:兽医师需要提供饲养动物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它们健康和幸福。
他们需要了解饲养动物的合理饮食、适当环境和日常护理。
8. 公共卫生: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疾病传播和相关风险。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预防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并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总之,兽医师需要掌握广泛的基础知识,以便提供全面的兽医护理。
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动物的解剖和生理,还需要掌握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外科手术和急救技能。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与动物相关的饲养管理和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兽医师能够为动物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畜牧兽医专业大一知识点

畜牧兽医专业大一知识点畜牧兽医专业是针对养殖业和兽医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畜牧养殖和动物医学知识的人才。
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一学生,你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知识点,以下是你在大一阶段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一、种畜产品学种畜产品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畜禽动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学生需要了解养殖动物的种类、特点及其肉、蛋、奶等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过程,包括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
二、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的饲养与营养需求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供给途径。
同时,也需要了解饲料的种类、配方和饲养管理等相关知识,以满足动物的生长和生产需求。
三、畜禽疫病学畜禽疫病学是研究畜禽动物疾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畜禽疾病,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防治措施等。
同时,学习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程序,了解疫病的防控措施,以维护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四、繁育学繁育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畜禽动物的繁殖过程和遗传育种。
大一阶段,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畜禽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殖生理的基本知识。
同时,也需要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习性和繁殖管理,了解基本的遗传育种原理和方法。
五、畜牧经济学畜牧经济学是研究畜牧业的经济运作和管理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畜牧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学习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价格形成等相关知识。
此外,也需要了解畜产品质量监管和行业政策法规等内容。
六、基础兽医学基础兽医学是兽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动物的基本解剖、组织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动物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和生理过程,了解动物体的组织构成和生理调节机制,为后续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是畜牧兽医专业大一阶段的部分知识点,这些知识对于打好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兽医专用知识点总结

兽医专用知识点总结一、兽医学基础知识1. 动物解剖学:了解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掌握解剖学知识对于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至关重要。
2. 动物生理学: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理过程,掌握动物的生理学知识对于判断动物健康和疾病症状有重要意义。
3. 兽医病理学:熟悉不同动物的疾病病因、病理变化和病理机制,了解兽医病理学对于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重要性。
4. 兽医微生物学:了解不同动物的微生物特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深入了解微生物对于动物健康的影响和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5. 兽医药理学:掌握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对动物的影响,了解药物剂量、给药方式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6. 兽医免疫学:了解动物的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掌握免疫学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动物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7. 兽医临床诊断学:学习动物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病情评估,熟悉临床诊断学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重要性。
8. 兽医内科学:了解动物的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内科学知识。
9. 兽医外科学:熟悉动物的外科手术技术和外科疾病治疗方法,掌握外科学知识对于动物外科手术和创伤处理至关重要。
10. 兽医妇产科学: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和繁殖疾病诊断与治疗,包括动物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繁殖周期和生殖疾病等知识。
11. 兽医营养学:学习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营养价值,掌握动物的饲料配制和营养调配方法,了解兽医营养学对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2. 兽医公共卫生学:了解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掌握兽医公共卫生学知识对于维护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3. 兽医法医学:学习病理学、临床诊断学和法医学知识结合,掌握动物疾病的鉴别和法医检验方法,了解法医学对于解决动物疾病纠纷和司法鉴定的重要性。
14. 兽医保健学:了解动物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养殖环境控制、饲养管理、预防接种等知识。
畜牧兽医相关知识点总结

畜牧兽医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畜牧生产1. 畜牧动物的分类畜牧动物主要包括牛、猪、羊、鸡、鸭、鹅等。
这些动物根据其用途和特点不同,可以分为肉用畜禽、奶用畜禽、蛋用畜禽和工用畜禽等类型。
2. 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的饲养管理是指根据畜禽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饲养要求,合理安排饲养环境、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等工作,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畜禽健康的目的。
3. 畜禽疾病防治畜禽疾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严重影响畜禽养殖效益。
畜牧兽医工作者需要对畜禽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疫病预防、免疫程序和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4. 畜禽疾病诊断畜禽疾病诊断是指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病理解剖等手段,确定畜禽患病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过程。
5. 畜禽疫苗接种畜禽疫苗接种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将病原体或抗体介质输入畜禽体内,以增强其免疫力,预防畜禽疾病的传染和流行。
6. 畜禽屠宰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是指将健康畜禽宰杀并按一定标准进行肢解处理,制成符合卫生标准的肉类和副产品。
7. 饲料与营养畜禽饲料及其合理配制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营养是畜禽健康的基础。
二、兽医医学1. 兽医学基础知识兽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动物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2. 兽医医学检测技术兽医医学的检测技术包括动物体温、脉搏、呼吸、皮肤颜色、粘膜颜色等生理指标的测量,以及血液、尿液、粪便、细胞、组织和体液的化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等技术方法。
3. 兽医医学诊疗技术兽医医学的诊疗技术包括动物体格检查、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外科手术、疾病预防等相关操作和技术。
4. 兽医药物应用兽医药物是治疗、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主要工具,包括抗生素、消炎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免疫调节剂等。
5. 兽医卫生管理兽医卫生管理是指通过合理饲养、定期检疫、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手段,预防和控制医学卫生学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环境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产品卫生安全。
兽医方面的基础知识

兽医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兽父/兽母,你一定很清楚兽医的重要性。
兽医是专门研究动物疾病和预防措施的医生。
兽医可以诊断疾病,提供治疗方案,还可以给予日常护理建议。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关于兽医的基础知识,帮助兽父兽母们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家宠物。
一、常见的动物疾病犬瘟热: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病,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咳嗽、流鼻涕、发烧、疲劳和抽搐。
可通过疫苗预防。
犬瘤:这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在未被治疗的情况下可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
常见的症状包括肿块、慢性流涎、气喘和行走困难。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
猫流感:这是一种病毒感染,常见于猫咪之间。
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涕和发热。
可通过疫苗预防。
糖尿病: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包括饥饿、口渴、尿频和肥胖。
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是主要治疗方法。
二、重要的兽医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许多常见的病毒和疾病,如狂犬病、猫瘟和狗瘟等。
驱虫:细小的寄生虫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定期驱虫可以预防寄生虫感染。
控制贪食:肥胖是宠物常见的健康问题。
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保持正确的体重,可以预防许多健康问题。
口腔护理:定期清洁牙齿,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等口腔问题。
三、就诊前准备事项花费:预算一下兽医诊所的收费标准,避免就诊结束时出现不必要的烦恼。
家居环境:在就诊前,检查一下家中是否存在与宠物有关的安全隐患,如将有毒物质放在需要的地方。
疾病症状:在就诊前,了解宠物体内的症状和征象,记录下特定的症状,以便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四、关于兽医的其他信息教育背景:兽医需要完成本科或者专科学位课程,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就业范围:兽医可以在兽医诊所、实验室和动物恢复中心等地方工作。
职业风险:兽医工作中存在与动物有关的职业风险,如被用牙和爪子抓伤等。
总之,兽医在宠物健康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兽父兽母,我们需要知道基础兽医知识,为我们的宠物提供更好的护理。
优秀的兽医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并通过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提供最优质的照顾。
兽医基础知识

兽医基础知识兽医基础知识兽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学科,是保障人类健康、营养和安全的重要基础。
兽医基础知识包括动物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从事兽医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动物解剖学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身体内部结构和组织构成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熟悉动物解剖学知识,以便可以在临床实践中确定病因、诊断疾病和进行手术操作。
兽医师要理解动物的骨骼、肌肉、脏器、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结构的特征、定位和相互关系。
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身体内部生理功能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生理学知识,以便可以掌握动物正常的生理过程和机能。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态生理特征、代谢作用、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三、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病理学知识,以便可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兽医师需要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四、动物药理学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药理学知识,以便可以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各种疾病。
兽医师需要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剂量、用药方法、毒性和副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五、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微生物学知识,以便可以防治各种与微生物有关的疾病。
兽医师需要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生长、繁殖和能力、病原性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六、动物流行病学动物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在群体中分布、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兽医师需要了解动物流行病学知识,以便可以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
兽医师需要了解疾病流行的特点、传播途径、宿主和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七、动物临床医学动物临床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畜牧兽医必学知识点总结

畜牧兽医必学知识点总结畜牧兽医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繁殖医疗、预防保健、深加工等方面的学科。
畜牧兽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家畜和家禽,包括牛、羊、猪、鸡、鸭等。
畜牧兽医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饮食和健康。
下面将对畜牧兽医必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基础生物学知识畜牧兽医学的基础是生物学,包括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生物学研究动物体内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对于研究动物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的遗传基础,对畜牧兽医学中的育种和繁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位,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化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物分子和代谢过程的科学,对研究动物生理代谢和疾病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学科的知识。
2. 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是畜牧兽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动物体内结构和器官之间关系的学科。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涉及到动物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动物生理代谢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学研究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知识,才能够进行后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3.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畜牧兽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动物的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对于理解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深入理解动物生理学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治疗工作。
4. 畜牧动物营养学畜牧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营养需求和饲料营养价值的学科,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须知)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兽医基础知识1.药物体内过程指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
2.药物排泄主要器官是肾和胆道。
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4.常用于驱除胃肠道内线虫和肺线虫的药物左旋咪唑、阿苯哒唑和伊维菌素。
5.常用的抗球虫药氨丙啉、氯苯胍、尼卡巴嗪和地克珠利。
6.可用驱除体外螨虫,虱子等及体内线虫的有效药物是伊维菌素。
7.复合麻醉的方式有麻醉前给药、基础麻醉、混合麻醉和配合麻醉。
8.普鲁卡因主要应用方式是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脊髓麻醉。
9.常用作泻药的无机盐有硫酸钠和硫酸镁。
10.常用的强效利尿药有呋塞米和依他尼酸。
11.多用于产后子宫止血、胎衣不下的子宫兴奋药是麦角新碱。
12.无机铅中毒时的解救药是依地酸钙钠。
13.纠正酸中毒的有效药物是碳酸氢钠(小苏打)。
14.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15.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甲氧苄啶(T MP)和二甲氧苄啶(DVD)。
16.青霉素G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17.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泰乐菌素、和吉他霉素(北里霉素)。
18.抗生素类的抗球虫药莫能菌素、盐霉素和马杜霉素。
19.大脑皮层兴奋药应选用咖啡因。
20.四肢麻痹、肌无力时应选用的脊髓兴奋药是士的宁。
21.局部***临床常用方式有表面麻醉、椎管内麻醉、传导麻醉和浸润麻醉。
22.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药有阿托品和山莨菪碱。
23.药物消除是指转化(代谢)和排泄。
24.抗叶酸代谢的抗菌药有磺胺类和增效剂。
25.硫酸庆大霉素的主要毒性作用是肾脏。
26.常用的杀虫药有三类,即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
27.硫酸镁注射液可用于抗惊厥,硫酸镁溶液口服,可用作泻下药。
28.可用作助消化药的酸有稀盐酸和稀醋酸,酶有胃蛋白酶和胰酶。
29.抗过敏药物有苯海拉明、异丙嗪和扑尔敏。
30.按药物的治疗效果可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病。
31.可用于抗凝血的药物有(肝素)肝素钠和枸橼酸钠。
32.利尿药可分为三类是高效利尿药、中效利尿药和低效利尿药。
33.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回纳为四抗有抗炎、抗毒素、抗休克和抗过敏。
34抗滴虫的药物有甲硝唑与二甲硝唑。
35.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36.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和后遗效应1、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是:(A)A.软骨组织C.肌组织B.脊髓D.胰岛2、下列哪个不是膈上的孔:(C)A.腔静脉孔C.卵圆孔B.食管裂孔D.主动脉裂孔3、下列哪种运动与腹壁肌肉无关(B)A.排尿C.分娩B.肠蠕动D.呼吸4、下列哪个器官含有骨骼肌组织(D)A.胃C.盲肠B.胰脏D.食管5、下列哪个器官的消化以物理消化为主:(A)A.口腔C.胃B.十二指肠D.直肠6、尿的形成在哪个器官完成(A):A.肾C.输尿管B.膀胱D.尿道l.胸腔积液时胸部叩诊可出现(B)。
A.鼓音B.水平浊音C.半浊音2.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用(B)反应检查出来。
A.染色B.血清学C.动物接种3.淋巴结肿大、切面苍白、隆凸、松软、有多量透明液体流出是()。
A.充血B.水肿C.浆液性炎4.一般在(A)日龄以上接种鸡新城疫工苗。
A.7B.14C.60 5.炭疽病畜舍消毒可用()A.30%草木灰水B.10%石灰乳C.2 0%漂白粉溶液(C)6.仔猪红痢的病原体是(A)。
A.C型魏氏梭菌B.溶血梭菌C.水肿梭7.耐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其免疫功能(B)。
A.下降B.增高C.不变化8.鸭性肝炎多发生在(B)鸭。
A.老龄B.1~3周龄C.2月龄10.旷诊断猪水泡病要与(A)鉴别。
A.口蹄疫B.猪瘟C.口炎11.送检含的病料,需保存在(B)。
A.2%~4%的烧碱B.50%甘油生理盐水C.甲醛液12.消毒用新洁尔灭溶液的浓度是(A)。
1、肉眼可见心肌昏暗色(煮肉样),质地松弛,局部呈灰黄或灰白色斑块或条纹,分布在黄红色背景上,沿心冠横切时,灰黄色条纹在心肌内呈环状分布,如虎皮样花纹,称'虎斑心'。
根据以上描述可初步判定心脏发生的病理变化为?(C)A.破裂性出血B.脂肪变性C.变质性心肌炎D.瘀血2、常见于一些器官的网状纤维、小血管壁和细胞之间,该物质可被碘染成赤褐色,再加1%硫酸呈蓝色。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判定出其病理变化为?(D)A.细胞颗粒变性B.脂肪变性C.纤维素样变性D.淀粉样变性3、下列不属于细胞膜主要功能的是?(AA.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了菌体的抗原性B.选择性地吸收和运送物质C.转运电子与氧化磷酸化D.传递信息E、参与细胞壁的生物合成4.羊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1)颈静脉(2)股静脉(3)尾静脉(4)前腔静脉5.双草酸盐抗凝剂是以()与草酸铵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草酸钠(2)草酸钾(3)草酸钙(4)草酸镁6.关于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盖玻片,错误的描述是()。
(1)为特制的专用盖玻片(2)本身应有一定重量(3)可用一般的盖玻片代替(4)高倍镜下检查无裂隙7.沙利氏吸血管每次用完后,需在()中,按次序分别吸吹数次。
(1)蒸馏水、酒精(2)蒸馏水、甲醇(3)蒸馏水、酒精、乙醚(4)蒸馏水、甲醇、乙醚8.尿液酮体测定的方法是()。
(1)Leevenson法(2)Smith法(3)Harrison法(4)Lange法9.魏氏法测定血沉使用的抗凝剂是()。
(1)双草酸盐(2)枸橼酸钠(3)肝素(4)EDTA-K10.在血沉的测定过程中,也有很多因素影响血沉的快慢,其中()。
(1)外界温度越低,血沉越快(2)外界温度越高,血沉越快(3)外界温度越高,血沉越慢(4)外界温度的变化对血沉无影响11.测定血沉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1)温氏法(2)沙利氏比色法。
(3)魏氏法(4)涅氏法12.被国家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2)沙利氏法(3)试纸法(4)比重法%B.5% C.10%填空题: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
根据组织的形态、功能和发生可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上皮组织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结缔组织分为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液态的血液和半固态、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
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
椎骨按其分布和形态特征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胸骨前端突起称为胸骨柄,中间为胸骨体,后端是上下压扁的剑状软骨。
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互的连接,可分为纤维连接、软骨连接和滑膜连接。
填空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拒尽、阻碍动物卫生监视机构进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或者发现动物出现群体发病或者死亡,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视机构报告的,由动物卫生监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2 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擅自采集重大动物疫病病料,或者在动物疫病病原分离时不遵守国家有关生物安全治理规定的,由动物卫生监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急性猪肺疫主要病理变化除全身浆膜、粘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或胸膜肺炎。
重大动物疫情确诊后,当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治理部分应当按照动物疫情法律法规、相关疫病应急预案和规范等规定,规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给药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经口,胃管投药,注射,直肠给药,皮肤、粘膜给药。
局部麻醉因给药途径和操纵方法的不同而分为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腔麻醉等。
二、判定题1、短时间内出血量达血液总量的2 0%~25%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超过血液总量的2/3时,会引起心、脑缺氧而死亡。
(√)2、氯化铵临床主要用于慢性呼吸道炎症。
(√)3、芽孢不是细菌的休眠状态,而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三、简答题1、病料的采集与送检应留意哪几个原答:病料的采集:(1)可根据临床诊断症状和局部病变确定采集内容;(2)根据可疑疾病和剖检所见,有重点地选取病变典型的组织,病因不明的情况下,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采集。
四、问答题1、兽药房处方药调剂专业技术职员应当对处方兽医适宜性进行审核,请简述审核的内容。
答:一是对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处方兽医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二是处方用兽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三是剂量、用法;四是剂型与给药途径;五是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六是是否有潜伏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相应的功能。
答:各种细胞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均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1)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细胞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和粘多糖。
它一方面把细胞内外分开,维持细胞的形态;同时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细胞运动。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内溶物和无定型的基质。
它是细胞执行生理功能和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部位。
(3)细胞核与细胞质由核膜分开,核膜上有核孔,细胞核内有染色质溶解于核基质中,核内骨架维持细胞核基本形态。
细胞核与细胞遗传密切相关。
3.扼要说明内、外分泌腺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黏膜层又可分为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
黏膜上皮除口腔、食管和四周为复层扁平上皮外,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层具有分泌黏液功能,同时又是吸收的重要场所。
固有膜是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膜,内含大量毛细血管、神经组织和淋巴组织、淋巴小结及腺体。
黏膜肌层为薄而少的平滑肌,收缩时可使黏膜产生皱襞。
名词解释: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检疫标准,对动物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
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忽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疫情。
无害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带菌、带毒、带虫的患病畜禽肉产品及其副产品和尸体失往传染性和毒性而达到无害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