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诊疗法
《完整手诊教程》课件

压迫和敲击
通过压迫和敲击手部各部位,针 对不同症状进行准确的检查,以 明确诊断方向。
伸张和拉伸
通过手指的伸张和拉伸,进行手 部矫正和按摩治疗。
腰部和腹部的手诊技巧
腰部检查
通过手法进行腰椎的角度摆放、关节胶原膜松弛度 检查等,以诊断患者是否合适手术。
腹部检查
通过手感触摸腹部,诊断有无软组织、器官的异常, 以及患者是否患有腹腔积液、包块或压痛等症状。
更专业的手诊:神经和肌肉检查
1
神经检查
通过观察神经反射情况、肢体运动以及
肌肉检查
2
感觉检查等,对神经存和某些疾病进行 定量、检测和评估。
主要是通过手动评估、检测和量化患者
的不同肌肉活动,了解肌肉的状态和受
掌握手法,充分触摸和按摩椎间盘和脊
柱,以判断患者能否缓解疼痛和麻痹。
3
臀部和骨盆
检测臀部和盆骨、骶骨关节、髋关节
肩部和肩胛骨
4
等进行检查和按摩。
检测肩部和肩胛骨,以判断是否强度过 大或过小。还可以检查有无肩袖或其他
软组织损伤。
手腕、手指等关节的手诊技巧
旋转和弯曲
完整手诊教程PPT课件
手诊是一种基本医学技能,它可以通过手部触感和手势来辨别人体各个部位 的状况,以检查身体健康。此课件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手诊技能的全貌。
什么是手诊?
手诊是一种基本医学技能,它通过触摸患者的肢体或器官,依靠手部触感和手势辨别身体各 部位的状况,以判断是否健康。
手诊的作用和意义
1
节省治疗成本
温度计
用于测量病人体温,判断有无发 热等症状。
照耳镜
图解手疗常用60穴位位置、功效与按摩方法(上30穴)

此穴位于双手中指第三指节两侧,从第二指节下缘横纹线起至指根止。此穴具有预防和治疗肩颈部各种疾病的作用。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可用梅花桩在中指第三节两侧刺探,以查找病理反射点,一经找到刺痛点,即可用梅花桩在刺痛点部位反复刺激;本穴点除用梅花桩刺激外,还可用拇、中指捏揉、推按。方向是,从中指第二指节下缘横纹线推按至指根。平日捏揉、推按此穴可预防肩颈疼痛。
找穴及按摩方法:可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部位刺探,一经找到刺痛点就可在刺痛点处用单根牙签的尖头反复扎刺,如欲强化疗效,也可在刺痛点处用艾条灸。
5.肝穴(见上图1)
此穴位于双手掌无名指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间横纹线上,基本位于中间,有的人可能偏左或偏右。此穴具有治疗肝胆疾病、消除疲劳作用;取此穴还可治疗胸痛
此穴位于双手手背小指指甲下内侧,从经络学讲,是手少阴心经并穴。此穴具有强化内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单穴点刺也可治疗心悸、心痛、胸胁痛、热病、昏迷等病。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可用单根园牙签在病理反射区内探刺,一经发现病理刺痛点,即可用单根牙签反复礼刺,一般扎刺2分钟即可达到疗效,如欲强化疗效,也可加用艾灸,每次灸1-2分钟。
26.偏头点穴(见上图4)
此穴位于双手手背无名指第二指节与第三指节间横纹线外侧,此穴是治疗神经痛穴,手部穴位病理按摩临床上用此穴侧重治疗偏头痛。
找穴及按摩方法:寻找此穴要用单根园牙签的锐利尖头在病理反射区刺探,一般多在横纹线边缘,有的人可能偏上、偏下或偏外。一经找准病理刺痛点即可在该点用单根牙签的锐利尖头反复扎刺,一般约2分钟,如头痛不解也可再加艾灸。
15.胃肠点(见上图2)
此穴位于双手手掌多汗点穴下缘,宽度与无名指等宽,可从无名指指根处划两条垂直下行线,至多汗点穴下缘处即是此穴。此穴是胃肠机能反射区,按摩此穴可预防和治疗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等症。此穴是手穴处方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穴之一。
手疗

手疗养生手疗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医学史的发展,手部诊疗法早于其他的各种疗法。
从古到今,开始了对手的运用,并且用手创造各种财富。
外界对手的各种刺激必然引起人们的反应,因此,人们对手所感知的事物尤为关心。
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实践和总结,火疗手部祛寒法应运而生。
一、手的重要作用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连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脊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比如:中风前预兆,无名指麻木,向中指移动,或食指发麻;再比如:脑出血后,半身不遂之人,两手掌浮肿,呈紫红色,又冰凉,双手掌纹路也很快变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刺激会通过神经系统传进大脑,再通过脊髓神经反映在手上,手掌皮肤比其他处皮肤有更为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各种神经末梢。
所以,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及遗传等其他因素,也自然会在手掌上反映出来过去和未来的健康信息。
古代医学家曾指出“面诊不如体诊,体诊不如骨诊,骨诊不如手诊”。
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
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
“照镜子”——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在你灵活的十指之间。
二、手疗手部诊治机理原始社会,人类穴居野外,天气寒冷时,人们就会本能地摩擦、按揉,活动双手以改善血液循环,防冻保暖,增强抗寒机能。
当身体不舒服时或疼痛时,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抚按病痛之处,以求减轻或得到缓解,以达到改善肌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火疗手疗根据中医的整体学说和生物全息律学说: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都能反映于手部,通过火疗保健手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防治血脂偏高、脑动脉硬化,增强记忆、健脑抗衰。
点按手上一穴位,可调百种病(手掌点穴按摩法)

点按⼿上⼀⽳位,可调百种病(⼿掌点⽳按摩法)当你⾝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掌⽳位进⾏调整达到治病强⾝⽬的,可以⽤按摩,也可以⽤⼿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部的⼀些特定⽳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之⼤络也。
”⼿为上肢末端,为⼿三阴、三阳经络⽓⾎交会联络的部位。
⼿部经脉与全⾝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掌⽳位按摩疗法,针刺⼿部特定⽳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能对全⾝各部的病痛进⾏治疗。
⼿掌侧⽳位胃肠点:位于劳宫⽳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病。
1.胃肠点:疟疾点:位于第⼀掌⾻与腕关节结合处,⼤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2.疟疾点:哮喘、咳嗽点:⼿掌⾷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3.哮喘、咳嗽点:哮喘新⽳:位于掌⾯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4.哮喘新⽳: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第⼀掌⾻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跟痛。
7.⾜跟痛点:8.定惊点:定惊点:位于⼿掌⼤、⼩鱼际交接处。
主治⾼热、惊厥。
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9.急救点:肺点:位于掌⾯,⽆名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0.肺点:⼤肠点:位于掌⾯,⾷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1.⼤肠点:脾点:位于掌⾯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2.脾点:⼼点:位于掌⾯中指第⼆、三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管病。
13.⼼点:⼩肠点:位于掌⾯⾷指第⼀、⼆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肠病。
14.⼩肠点: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手诊完整讲解ppt课件

03
手诊在公共卫生领域将发挥更大作用
手诊可以作为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手段,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响应
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手诊的基本原理
手诊是通过观察、触摸手部特定区域,来推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它基于中医经络学 说和全息理论,认为手部是人体内部器官的一个缩影,能够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手指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摩每个手指的指 尖和指关节,有助于缓解手部疲劳。
针对不同健康问题专项按摩技巧
缓解头痛
按摩手掌的虎口部位,有助于缓解头痛、牙痛等 痛感。
改善睡眠
按摩手掌中央的劳宫穴,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
调理肠胃
按摩手背的合谷穴,有助于调理肠胃功能,缓解 胃痛、腹泻等不适。
季节性手部保健按摩建议
手诊原理及科学依据
手诊原理
手诊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认为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在手掌上 有着相应的反射区,通过观察这些反射区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科学依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手掌上的皮肤比其他部位的皮肤更薄、更透明,因此更容 易观察到皮下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变化,为手诊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03
常见病症手诊方法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手诊技巧
01
02
03
观察手掌颜色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手掌可 能呈现黄色或灰白色,暗 示肝胆或胃肠道问题。
检查手指形态
指甲出现横纹、凹陷或变 形,可能与消化吸收功能 有关。
按压手掌反射区
在手掌特定区域按压,如 出现疼痛或不适,可能与 相应消化器官疾病有关。
呼吸系统疾病手诊识别要点
下一步学习计划和建议
手疗法治病——手到病除

手疗法治病——手到病除人的手和脚部一样,有着大片的病理反射区,是神经的聚集点。
手部穴位按摩较之脚部穴位按摩的突出优点是方便易行。
临床实践证明,按摩手反射区可治近百种疾病。
只要准确地、不断地按摩相关的病理反射点,就能逐渐强化内脏功能。
以下是手反射区图:有毛病就采用手疗法,在手部找对应的反射区,揉到不疼就可以了!一、牙疼:有一天,我去医院口腔科补牙,看到一位老太太捂住半个脸很痛苦的样子,我了解到她是牙疼了好几天,来这里治疗的。
当时离看病还有两小时,我说,我先给你揉一下吧,于是我拉过她牙疼的那边的手,在她中指中间关节上边一点的“牙反射区”上找到疼点后,在疼点上按揉了大约两分钟,她说牙不疼了,真谢谢你!还有一次,是我参加一个旅行团去旅游,再回北京的火车站上,一个女同志牙疼的说不了话,已经疼了一天了,我看她太痛苦了,就上前给她治疗。
我一只手按揉她的牙反射区,另一只手用手掌理疗器刮她的脸颊下颌牙疼的地方,大约一刻多钟,她的牙不疼了并且也已消了肿。
周围观看的人都惊叹不已。
二、肩膀疼:今年五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病,看见一位老太太搀着一位老头艰难地走着,一只手揉着肩膀,正从我的对面过来。
我一问才知道老头的肩膀刚打过针,打针的地方不疼了,但另一个地方还是很疼,有点忍不住。
我拉过他的手,在第一掌骨底的“肩反射区”上找到痛点,按揉了约两分钟后,老头说真不疼了,太好了!原来老头的肩膀有两处痛点,大夫只给治了一处。
我当时教会了他们如何按揉,告诉他们回家后如果又疼了,就照这个办法按摩就可止疼。
我的肩膀也曾经疼过,这是在1990年。
当时我的肩膀疼了有一个多月了,平常呆着不动也疼。
那时正赶上季老师在北京开会,我求老师给我治一治,季老师拉过我的手,就在“肩反射区”点着不动大约一分钟,我觉得手特别特别疼,可是肩膀立即不疼了。
就这一分钟治好了我疼一个多月的肩膀,而且从此多少年来就没疼过。
三、脚趾疼:脚趾反射区在手上的第四指尖上,从指尖的桡侧到尺侧就是大趾到小趾。
手部穴位图解大全,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

手部穴位图解大全,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可高清另存为下载手部穴位图解大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手背穴位图高清详解)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手诊培训教案

[手诊培训教案]一、手诊要领分类1、手纹嵴纹:凸,终生不变,用于研究遗传病,看先天,手诊培训教案。
褶纹:凹,任何时间改变,与身体状况对应,看后天。
2、手型掌型、手指、指甲手型可以分为很多种,我们将其分为三种手型来诊断:1、细长形(1:0.8):白领阶级人至多,性格内外兼治、善于动脑、多愁善感;易得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等,健康受心情影响大,心情好则身体好,心情差则身体差。
2、八方形(1:1):手型上下宽窄差不多,性格内向,讲实际、讲物质,善于经营,不愿与人沟通,35岁后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3、横短形(0.8:1):左右宽、上下短、肉厚,手形比较圆、象匙勺形;性格多外向、能言善辩、主观性强、好管闲事、顽强倔强;易得肝胆疾病、克化系统疾病。
手型大小与身高比例反映疾病身段高峻,而手型短,提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身段矮小,而手型长大,提示易患肠胃疾病。
我国传统将手掌分为九个宫区,九宫区临床病理意义为:1、巽位:代表肝胆功效。
丘高耸,色粉红,表示肝胆功效好。
纹路散乱,皮粗,表示肝胆功效有病变,色暗,病理意义更大。
出现方格纹,提示肝胆解毒能力降低。
出现三角纹,提示其人接触过毒性的药物,如甚至毒品。
巽位出现不规则环形纹,提示脂肪肝。
2、离位:为心脏所主。
纹乱,色暗,提示心脏功效弱。
过于低陷,青筋浮起者,表示心力衰弱,或心火旺盛。
3、坤位:为小腹器官所主。
纹乱,有异常符号,皮粗,色暗,提示泌尿生殖系统有病变。
若低陷,浮筋,肤色白,表示生殖功效弱,女性易患宫寒不孕。
4、兑位:为呼吸系统所主。
隆而高,色红润,表示身体健康,纹乱,皮粗,色暗,表示呼吸功效差。
低陷,浮筋,肤色枯白,表示呼吸系统有慢性炎症,易患肺气肿。
5、乾位:代表心理状态和呼吸系统功效。
隆转机正,表示心理健康。
纹路散乱,皮粗,表示忧闷,易患神经衰弱。
低陷,筋浮骨显,肤色白,表示呼吸系统衰弱。
6、坎位:代表秘尿生殖系统。
若坎位隆起,肉软光润,表示泌尿生殖系统功效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手部诊疗法的概念手部诊断与按摩疗法是古老而又新颖的一种方法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会合联络的部位,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衰弱都和手足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手足灵活则四肢达生命力旺盛;手足不灵活行动缓慢,人体的机能就差。
手部有344个穴位,70多个反射区,经常活动双手和按摩双手就可以防病和保健,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防冶血脂偏高,脑血管硬化,使消化系统通畅。
常按摩双手大小鱼际可宣肺防咳,理脾调肝明目,促进心脏功能正常;常揉五指可使四肢双脚活动自如。
常擦手背可调脊柱伸弯自如;颈柱活动灵活,灵活的双手是人们智力发达的水准,即所谓“心灵手巧”。
手部诊断与按摩简便易学,经济实用,不受时间、地点、条件及环境的限制。
方便、易掌握,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副作用,适合各种人群。
是当今自我保健中最为理想的一种,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什么神仙与皇帝,健康全靠自己的努力。
采取手部诊断与自我保健,主要是坚持不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二节手部解剖图1、腕骨:属于短骨,共八块,排成两列。
近侧列由挠侧向尺侧依次为: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2、掌骨:共五块,由挠侧向尺侧,分别为第1至5掌骨。
掌骨的近侧端为底,接腕骨;远侧端为头,接指骨;头底之间的部分为体。
第一掌骨最短、最粗,第二掌骨最长。
3、指骨:是长骨,共十四个,拇指有两节指骨,其余各指都有三节。
由近至远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
手部经络一、手太阴肺经:1、经脉循行: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再上行穿过横膈膜,入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脉络)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过鱼际,沿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桡侧端。
腕后支脉:从列缺穴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胸、肺、喉部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起于中府终于小商,共11穴,左右共22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三、手少阴心经:从足太阴脾经的分支心中开始向上属心系,回绕向下过横隔,联络小肠。
至未端之小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接。
起于极泉终于少冲,共9穴,左右共18穴。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胸痛、出汗、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目黃,脅痛,上臂內側痛(屈側後緣),;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见厥冷、麻木、髎痛等症。
本经腧穴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四、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前臂外侧后缘上行,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缺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起于小泽终于听宫,共19穴,左右38穴。
经络不通可引起小腹痛、腹脹、尿頻,腰脊痛引睾丸,耳聾,目黃,頰腫,咽喉腫痛、下頜及頸部疼痛,肩臂外側後緣痛等。
五、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络上、中、下三焦。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手心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至胸胁满闷,心怦怦跳动,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心胸烦闷,心痛,掌中发热。
六、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终于本经之丝竹空穴,与足少阳胆经相连。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耳聋,耳鸣,咽峡肿,喉咙痛、自汗出,眼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活动不利。
机体主要脏腑组织器,器官的生理功能一、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主汗。
西医认为:心脏主要作用是“泵血”。
它不断地有节律地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若心气旺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使血液正常的在脉道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器官,而面色红润。
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反映于面部颜色苍白而无光泽,脉象细弱无力,心气衰竭,则发生气血淤滞,血脉受阻血行不畅,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等外在表现。
二、肝脏中医认为: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藏血,疏泄,主筋。
西医认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进行糖的分解。
贮存糖原,生成和排泄胆汁。
还有代谢内分泌,免疫,解毒,凝血,产生热量,调节水和电解质等功能。
调解循环血量及人体各部位血量和分配。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胆表里相合,五行属木。
如肝脏藏血功能失调,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引起两眼昏花,四肢麻木,屈伸不利,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等。
若肝脏疏泄不正常,气机失调,升降失常,在情志方面引起异常变化,就会出现郁闷不乐,多疑善虑,悲伤欲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病症。
消化方面可影响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及排泄。
出现消化功能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泄。
在气血方面影响血液运行导致气滞血淤,而出现胸闷不适,肋间胀痛刺痛,痛经等。
三、脾脏中医认为:脾脏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主四肢。
西医认为:脾脏是体内重要的淋巴器官之一,并产生抗体与体内的免疫活动。
脾脏有生血和清除衰老血细胞为红细胞“修整”结构,储存血小板。
主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脾与胃相表里,五行属木。
脾脏具有把水谷(食物)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
若脾建运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纳呆,腹胀,便溏,乏力,消瘦,消化和营养不良而出现水肿,头目眩晕,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四肢肌肉痿软。
四、肺中医认为: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气,主呼吸,主宣发,主肃降,通条水管。
西医认为:肺的生理功能是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确保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和环境的相对恒定。
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主皮毛,上通喉咙,开窍于鼻。
肺与小肠相表里,五行属金。
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
若肺气不足就会出现,体倦乏力,语言低微,气短等。
由于生理上肺与皮毛密切的关系,在病理上也常互为影响。
如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犯肺,从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肺气不宣的现象。
五、肾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五脏六腑之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
主骨生髓。
西医认为:肾脏不仅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它对调解体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肾脏还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促进细胞生成素,肾素和前列腺素等等。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其经脉络膀胱,所以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脏藏精,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和生殖两个方面。
民间有句顺口溜:“肾气足,百病除”否则,肾功能失调,则会出现不孕,小儿发育迟缓,筋骨微软,智力迟缓眩晕,耳鸣,腰酸背痛,遗精,形寒支冷,小便长清,尿不利,尿失禁,水肿,气短喘促,呼多吸少,脱发等病症。
注: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人肺气不足时,它对肝火的克制能力下降,就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健康就受到威胁。
第三节:脏腑简易分区法第一、二横掌:肺、心脏、气管与食道,为胸腔。
第三横掌:肝脏,胆束,脾脏,胃,胰,十二指肠为腹腔。
第四横掌:肾脏(双)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小肠,输尿管(腹腔)第五横掌: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输尿管,女性有子宫及卵巢(为腹腔)余下三指:容纳乙状结肠,直肠,膀胱,肛门,子宫少部分(为腹腔)脏腑简易定位法:从人体胸骨柄上端颈V切迹处向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处,大约可分为五掌零三指,组成人体的胸腔和腹腔。
第一、二横掌为胸腔。
第三、四、五横掌为腹腔第一、二横掌:人体正中线两侧是左右肺第二横掌:人体正中线左2/3,右1/3是心脏。
第一横掌桡侧到尺侧人体正中线是气管。
第一横掌桡侧到第二横掌尺侧人体正中线,稍向右侧是食管。
第三横掌:人体(右上腹部)右季肋内是肝脏。
胆位于锁骨正中线到第8—10肋骨交叉处。
人体正中线偏左侧是胃,胃窦部在中腹部,十二指肠在右侧,胰在胃的后下部,左上腹部,左季肋内是脾脏。
第四横掌:是横结肠和两肾,有部分小肠,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
升结肠从右侧腹股沟正中上移至第四横掌。
降结肠从第四横掌左侧下移至腹股沟正中。
输尿管从第四横掌两肾中处下移至耻骨联合上缘。
第五横掌:是小肠及妇女子宫,卵巢。
另三指:是乙状结肠,直肠。
第四节:人体脏腑在手掌的简易定位以自身右手食指向自身的左手掌侧(从腕横纹线起让出一横指开始测量)。
第一、二横指正中线两侧是肺,(大小鱼际近心端2/3是两肺)反射区。
第一横指正中线按压的部位是气管反射区。
第二横指中节指骨段按压的部位是心脏(手掌正中线左侧2/3右侧1/3)反射区。
第一、二横指按压的掌中线,稍靠右侧是食管反射区。
第三横指近节指骨段按压的部位是肝反射区,近节指骨段1/2处与指中线交叉点尺侧按压的部位是胆反射区;近节指骨段与中节指骨段连接的尺侧按压部位是十二指肠反射区。
中节指骨段按压部位是胃反射区;中节指骨段与远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处下1/2按压部位是胰反射区;远节指骨段按压部位是脾反射区。
第四横指按压的部位是横结肠和部分小肠反射区。
近接指骨段和中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处按压部位是右肾反射区;中节指骨段和远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处按压部位是左肾反射区。
第五横指按压的部位是小肠反射区。
在右手中节指骨段按压部位是妇女子宫反射区:中节指骨段和近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处按压部位是左侧卵巢反射区;中节指骨段和远节指骨段连接横纹处按压部位是右侧卵巢反射区。
余下半指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反射区。
从第四横指下移至左手小指与掌连接处为升结肠反射区;从第四横指下移至左手食指与掌连接处为降结肠反射区(右手相反)。
从第四横指两肾处下移至中指与掌连接处是两个输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