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扬尘、噪声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施工扬尘核算办法

施工扬尘核算办法
T:施工期,月。为核算期内的实际施工时间,按自然月 计算。不足一个月,大于 15 天(含 15 天)按一个月计算, 小于 15 天按 0.5 个月计算。
Qb:扬尘产生量系数,吨/万平方米·月,见表 1。
W୮ = A × T × ሺPଵଵCଵଵ + PଵଶCଵଶ + PଵଷCଵଷ + PଵସCଵସ + PଶଵCଶଵ + PଶଶCଶଶ(ሻ 式 3-1)
大量
较多
不明显 没有 C11,3
应当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在本市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及机
工地类型
阶段
扬尘 类型
控制措施
代 码
达标削减系数
道路硬化与管理
P11
一次 边界围挡
P12
地基与基础工 程
扬尘
裸露地面管理 建筑材料及废料管理
P13 P14
二次 扬尘
运输车辆管理 运输车辆简易冲洗
P21 P22
运输车辆机械冲洗
P22
道路硬化与管理
P11
一次 边界围挡
P12
房屋建筑 工地
主体结构工程
扬尘
一、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核算方法及公式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量核算按照物料衡算法进行。
1
式中:
W = Wୠ − W୮ (式 1)
W: 扬尘排放量,吨;
Wb:扬尘产生量,吨; Wp:扬尘削减量,吨。
(一)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地
式中:
Wୠ = A × T × Qୠ(式 2-1)
A: 测算面积,万平方米;
其中:房屋建筑工地的主体结构工程阶段、装修与机电
及时清运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在 48 小时内未能清
建筑材
运的,应当堆放在有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的临时堆放场; 小批量且 8 小时之内在场内重复使用的物料除外,但应定

噪声的声强计算公式

噪声的声强计算公式

噪声的声强计算公式噪声是指任何令人不快的声音,通常是由机械或电子设备产生的。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噪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噪声的声强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声强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能,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声强的计算公式是:L = 10 log10(I/I0)。

其中,L为声强(单位,dB),I为声能流密度(单位,W/m²),I0为参考声能流密度(单位,W/m²)。

在实际的噪声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声压级(Lp)来代替声能流密度(I),因为声压级更容易测量。

声压级与声能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Lp = 20 log10(p/pr)。

其中,Lp为声压级(单位,dB),p为某一点的声压(单位,Pa),pr为参考声压(单位,Pa)。

在实际的噪声测量中,通常使用声压级计算噪声的声强。

为了准确测量声压级,需要使用专业的声压级计来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参考声压,通常情况下,参考声压为20微帕(μPa)。

在工业生产和城市环境中,噪声通常是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施工等产生的。

为了评估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对噪声的声强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评估。

通过测量声压级,并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噪声的声强,从而评估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实际的环境中,噪声通常是复杂的,不同频率的声音叠加在一起,因此需要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不同频率下的声压级,然后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每个频率下的声强,最后将各个频率下的声强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整体的声强值。

除了对噪声的声强进行计算和评估,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些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改进设备的设计、采用隔音材料、控制噪声源的运行时间等措施。

通过科学的噪声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扬尘计算办法

扬尘计算办法

注1:对难以监测的施工扬尘,可参照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计征排污费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一、施工扬尘定义施工扬尘是指本地区所有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迁工程和道桥施工工程等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粉尘的总称。

二、制定依据施工扬尘产生量是按照物料衡算方法,根据建筑(或施工、拆迁)面积、施工期,综合分析全国各地已出台的扬尘排放系数而制定的平均产生量。

三、施工扬尘排污费计算方法扬尘排污费(元)=(扬尘产生量-扬尘削减量)(千克/平方米·月)×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平方米)/一般性粉尘污染当量值(千克)×废气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元)对于建筑工地按建筑面积计算;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计算,施工面积为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其他为三倍开挖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时按实际施工面积计算。

施工工地必须采取道路硬化措施、边界围挡、裸露地面(含土方)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持续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冲洗装置等措施,并按控制措施达标与否,扣除削减量。

各地已出台的施工扬尘排放系数,可以继续执行,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施工扬尘排放系数。

五、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扬尘控制措施达标标准如下,每项控制措施的任意一项基本要求不达标,则该项控制措施视为不达标。

(一)道路硬化措施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加工区、生活办公区应做硬化处理,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满足车辆安全行驶要求,且无破损现象;2、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3、道路清扫时都必须采取洒水措施。

(二)边界围挡1、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厘米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市政工程除外);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拆迁工程在建筑拆除期间,应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1、起尘量计算方法(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43653653081.0T w V s P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P —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32; s —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 w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4139.0823.0000501.0T U V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 —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 U —起尘风速,一般取5m/s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lQ Q E A l P d D C Q A c A ⨯=⨯⨯-⨯⨯-⨯⨯=-61024式中:Q A —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C —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D —计算的总天数,365天;d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P —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8; Ac —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2; l —道路长度,km;Q —道路年起尘量,t 。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15255905.105.0f d D V E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V —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 d —每年干燥天数,d ;f —风速超过19.2km/h 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Q m =11.7U 2.45·S 0.345·e -0.5ω·e -0.55(W-0.07)式中:Qm —煤堆起尘量,mg/s ;U-临界风速,m/s ,取大于5.5m/s ; S-煤堆表面积,m 2;ω-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施工扬尘、噪声计算方法

施工扬尘、噪声计算方法

注1:对难以监测的施工扬尘,可参照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计征排污费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一、施工扬尘定义施工扬尘是指本地区所有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迁工程和道桥施工工程等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粉尘的总称。

二、制定依据施工扬尘产生量是按照物料衡算方法,根据建筑(或施工、拆迁)面积、施工期,综合分析全国各地已出台的扬尘排放系数而制定的平均产生量。

三、施工扬尘排污费计算方法扬尘排污费(元)=(扬尘产生量-扬尘削减量)(千克/平方米·月)×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平方米)/一般性粉尘污染当量值(千克)×废气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元)对于建筑工地按建筑面积计算;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计算,施工面积为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其他为三倍开挖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时按实际施工面积计算。

施工工地必须采取道路硬化措施、边界围挡、裸露地面(含土方)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持续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冲洗装置等措施,并按控制措施达标与否,扣除削减量。

各地已出台的施工扬尘排放系数,可以继续执行,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施工扬尘排放系数。

—1—五、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扬尘控制措施达标标准如下,每项控制措施的任意一项基本要求不达标,则该项控制措施视为不达标。

(一)道路硬化措施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加工区、生活办公区应做硬化处理,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满足车辆安全行驶要求,且无破损现象;2、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3、道路清扫时都必须采取洒水措施。

(二)边界围挡1、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厘米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市政工程除外);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拆迁工程在建筑拆除期间,应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

施工扬尘特征值系数及计算方法

施工扬尘特征值系数及计算方法

污染物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计算方法一、施工扬尘定义施工扬尘是指本地区所有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拆迁工程等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粉尘的总称。

二、施工扬尘排放量计算方法扬尘排放量(千克)=(扬尘产生量系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千克/平方米·月)×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平方米)。

对于建筑工地按建筑面积计算;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计算,施工面积为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其他为三倍开挖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时按实际施工面积计算。

施工工地必须采取道路硬化措施、边界围挡、裸露地面(含土方)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持续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冲洗装置等措施,并按控制措施达标与否,扣除削减量。

三、施工扬尘产生、削减系数表备注:本表涉及的扬尘产生量系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均为原环境保护部按照抽样测算方法测定的结果。

四、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扬尘控制措施达标标准如下,每项控制措施的任意一项基本要求不达标,则该项控制措施视为不达标。

(一)道路硬化措施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加工区、生活办公区应做硬化处理,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满足车辆安全行驶要求,且无破损现象;2.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3.道路清扫时都必须采取洒水措施。

(二)边界围挡1.围挡高度不低于1.8 米,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 厘米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市政工程除外);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拆迁工程在建筑拆除期间,应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

(三)裸露地(含土方)覆盖1.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的面积都应采取覆盖措施;2.覆盖措施的完好率必须在90%以上;3.覆盖措施包括:钢板、防尘网(布)、绿化、化学抑尘剂,或达到同等效率的覆盖措施。

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3篇)

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越来越多,施工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测工程施工噪声,本文将介绍一种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背景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运输车辆、人员作业等。

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工程施工噪声进行预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测公式1. 噪声预测公式根据声学原理,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如下:Lp = Lw + 10lg(S) + 10lg(r) + K式中:Lp 为预测的噪声级(dB)Lw 为声源声功率级(dB)S 为声源面积(m²)r 为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K 为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声源声功率级(Lw)计算声源声功率级计算公式如下:Lw = Lp - 10lg(4πr²) - 10lg(1.22)式中:Lp 为声源声功率级(dB)r 为声源半径(m)3. 声源面积(S)计算声源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 = πr²式中:S 为声源面积(m²)r 为声源半径(m)4. 修正系数(K)确定修正系数K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声源类型:不同类型的声源,其修正系数不同;(2)声源数量:声源数量越多,修正系数越大;(3)声源位置:声源位置对噪声传播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正系数;(4)声波传播条件:声波传播条件如大气温度、湿度等对噪声传播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正系数。

三、应用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声源类型、数量、位置等信息;2. 根据声源类型、数量等信息,计算声源声功率级(Lw);3. 根据声源半径,计算声源面积(S);4. 根据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计算预测点处的噪声级(Lp);5. 考虑修正系数K,调整预测噪声级。

四、结论本文介绍的工程施工噪声预测公式,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预测工程施工噪声的方法。

施工扬尘计算(风力扬尘、装卸扬尘、车辆行驶扬尘)

施工扬尘计算(风力扬尘、装卸扬尘、车辆行驶扬尘)

施工扬尘计算(风力扬尘、装卸扬尘、车辆行驶扬尘)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量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

风吹堆场,物料装卸,物料运输等都会产生扬尘,主要污染因子为TSP 。

风力扬尘在有风的情况下,风力扬尘产生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we V V Q 023.13050)(1.2--=Q —起尘量,kg/t.aV 50—距地面50m 处风速,m/s V 0—起尘风速,m/s ;与裸露物料种类和颗粒大小有关W —尘粒的含水率,%由上述经验公式可知,裸露物料越轻,颗粒越小,尘粒含水率越小,风力扬尘产生量就越多。

且扬尘产生量随风速增高而迅速增多。

通过洒水抑尘和苫盖等措施,可使施工场地风力扬尘污染影响较小。

装卸扬尘装卸扬尘与材料粒径、环境风速、装卸高度、装卸强度等密切相关,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较大,根据有关试验结果,风速4m/s 时装卸相对起尘量约为万分之0.5至4。

装卸扬尘的起尘系数表征为:Q2—起尘系数(kg/t);H —装卸落差(m);U —平均风速(m/s);β—试验系数,与动作强度等有关.由上述经验公式可知,物料及建筑垃圾装卸,土方开挖回填过程中避免粗放施工,并避免大风天气装卸,可有效降低装卸扬尘。

车辆行驶扬尘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 m/h;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通过以上经验公式可知,通过保持路面清洁和洒水抑尘,可有效降低行驶扬尘。

车辆运输造成的地面扬尘,产生量相对较小、较为分散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1:对难以监测的施工扬尘,可参照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计征排污费
施工扬尘排污特征值系数及排污费计算方法
一、施工扬尘定义
施工扬尘是指本地区所有进行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迁工程和道桥施工工程等施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等粉尘的总称。

二、制定依据
施工扬尘产生量是按照物料衡算方法,根据建筑(或施工、拆迁)面积、施工期,综合分析全国各地已出台的扬尘排放系数而制定的平均产生量。

三、施工扬尘排污费计算方法
扬尘排污费(元)=(扬尘产生量-扬尘削减量)(千克/平方米·月)×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平方米)/一般性粉尘污染当量值(千克)×废气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元)
对于建筑工地按建筑面积计算;市政工地按施工面积计算,施工面积为建设道路红线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其他为三倍开挖宽度乘以施工长度,市政工地分段施工时按实际施工面积计算。

施工工地必须采取道路硬化措施、边界围挡、裸露地面(含土方)覆盖、易扬尘物料覆盖、持续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冲洗装置等措施,并按控制措施达标与否,扣除削减量。

各地已出台的施工扬尘排放系数,可以继续执行,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出台施工扬尘排放系数。

五、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
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扬尘控制措施达标标准如下,每项控制措施的任意一项基本要求不达标,则该项控制措施视为不达标。

(一)道路硬化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加工区、生活办公区应做硬化处理,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满足车辆安全行驶要求,且无破损现象;
2、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
3、道路清扫时都必须采取洒水措施。

(二)边界围挡
1、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厘米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市政工程除外);
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拆迁工程在建筑拆除期间,应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
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

(三)裸露地(含土方) 覆盖
1、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的面积都应采取覆盖措施;
2、覆盖措施的完好率必须在90%以上;
3、覆盖措施包括:钢板、防尘网(布)、绿化、化学抑尘剂,或达到同等效率的覆盖措施。

(四)易扬尘物料覆盖
1、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场所内;
2、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
3、小批量且在8小时之内投入使用的物料除外。

(五)定期喷洒抑制剂
施工现场应当有专人负责保洁工作,配备洒水设备,定期洒水清扫。

(六)运输车辆冲洗装置
1、明确专人负责冲冼保洁,确保车辆不带泥出场,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
2、每个大门内侧均应设置车辆冲洗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排水沟,上盖钢篦,设置两级沉淀池,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大小应满足冲洗要求;
3、废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对沉淀池应定期清理污泥并规范处置;
4、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设有专门的处置系统;
5、经过处理无法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洗车污水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或市政下水系统。

注2:对难以监测的建筑施工噪声,参照已经实行简易方式征收建筑施工超标噪声排污费的地方经验值计征排污费
建筑施工超标噪声排污费(元)=建筑施工超标噪声排污费地方经验值(3-5元/平方米·全工期)×建
筑施工面积(平方米)。

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工期建筑施工超标噪声排污费按月、按季平均征收。

各类建筑项目的施工(包括房地产建筑施工、建筑物撤除施工、路桥建筑施工、水利建筑施工、工业厂
房建筑施工及其它建筑项目的建筑施工)全工期超标噪声排污费均可参照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