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树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9世纪被多个军事势力进攻进攻 十字军东征攻打拜占庭一度灭亡,领土缩小,国势衰弱
14世纪初,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1--2世纪出现 百多个小国
第11课 古代日本
5世纪大和统一 日本 “大王”
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1206年
蒙古灭西夏 1227年


蒙古灭金 1234年

南宋与蒙古灭对峙40多年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秀夫 抗元
七年级历史下册1---21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2020年
建立与 统一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统一全国:589年 灭 陈
隋隋
朝 的


繁荣 强盛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 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


注重学识考试选才

灭 亡
隋 炀
开通大运河 沟通南北
巩 固 和
巩固西 北边疆
1.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
疆域
西--葱;西北--巴;北--西伯;西南--喜马 东北--外、库;东--太;东南--台及钓、赤;南-南海諸岛


农业

(1)耕地面积扩大 (2)水利兴修治理黄淮 (3)粮食种植推广玉米、甘薯 (4)经济作物种植有较大发展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历史框架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历史框架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历史框架历史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关历史的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学习历史。

一、秦汉时期秦之前是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统一战争,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在秦朝时期,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系统的出现极大地使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贸易便利化。

秦朝还大力推广官方的统一文化和思想,大规模地建立公路、运河等交通建设,对整个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富有成就的一个王朝。

在汉朝时期,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汉武帝时期,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时间。

唐朝时代是中国成果最为辉煌的王朝之一,科技、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武则天是唐朝的一个开放女皇,她打造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女性皇帝的帝国。

宋朝时期是中国的实力继续增强的时期,飞翔的山水画、青花瓷等文化艺术成就都极为显著。

元朝时期因为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大量人才迅速出现,西方文化、中亚文化以及医学、数学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明朝时期,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进,这一时期的瓷器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珍贵的工艺品之一。

清朝时期,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变革时期,新式武器、铁路、机器制造、航海技术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近代史维新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维新时期,就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段历史,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伏笔。

在这段时期,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被中国民众广泛接受,改良派和革命派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剧。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建立民主、自由、独立国家的历程中最为惨烈、也最具历史价值的一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树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树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建议。教材以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为目标,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内容标准涵盖了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主题。文档还强调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同时,提供了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评议、历史剧表演等教学活动的建议,以激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方面,文档倡导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的评价方式。此外,还探讨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源等。然而,本文档并未直接包含七年级历史知识树的图片,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构建生动的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七年级下册123单元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七年级下册123单元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七年级下册123单元历史知识梳理框架[正文]七年级下册123单元历史知识梳理框架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一)原始社会的定义与特征原始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的阶段,通常指的是靠狩猎、采集为生的社会形态。

其主要特征包括:人类进入定居生活的阶段、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人口数量较少、社会关系基于血缘关系等。

(二)原始社会的发展1. 石器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工具,提高了狩猎和采集的效率。

2. 定居生活的形成:人们逐渐从游牧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的农耕生活,开始种植农作物。

3. 农业的出现:农业的兴起使人类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第二章: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多种具有独特特征的文明体系。

(一)古代文明的定义与特征古代文明是指在历史上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文化体系,具有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城市化和人类文化的显著特征。

(二)古代文明的代表1. 低线文明: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如埃及、苏美尔、印度河流域等。

这些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城市国家。

2. 高线文明: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如中国古代文明。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3. 西亚文明:出现在古代的近东地区,如古波斯、希腊等。

这些文明在人类思想、法律和政治组织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是封建社会盛行的时期,封建制度成为统治社会的主要方式。

在这一时期,欧洲盛行的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封建制度的特征与运作封建制度是一种基于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确立了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等级制度。

该制度的特征包括: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互相依附关系、地权与劳动权的不平等、封建领主拥有政治和军事权力等。

(二)封建社会的影响1. 社会经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导,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动力,主要生产目标是自给自足。

7下历史知识架构

7下历史知识架构

7下历史知识架构那我们就开始整理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架构啦。

一、隋唐时期。

隋唐那可是中国历史上超厉害的时期呢。

隋朝虽然短,但是干了好多大事。

隋文帝杨坚,他建立隋朝后,统一了全国,就像把散落在各地的小珠子都串起来了一样。

他还搞了好多有利于老百姓的政策,让国家慢慢富起来了。

然后隋炀帝呢,他修了大运河,这可是个超级大工程。

当时的人们可能觉得苦,但是大运河就像一条大动脉,把南北联系得更紧密了,对后来的经济发展那是功不可没的。

唐朝就更牛啦。

唐太宗李世民,他可真是个明君。

他虚心纳谏,就像我们现在听朋友的建议一样。

魏征老是给他提意见,他都能接受呢。

而且他还注重发展生产,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不错。

唐朝的文化也特别繁荣,诗歌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到处传唱。

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大诗人,他们的诗写得那叫一个棒。

李白的诗就像天马行空,充满了想象力,杜甫的诗呢,又特别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唐朝的对外交往也很频繁,像玄奘西行取经,他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去印度学习佛法,回来还把这些知识带回中国,真的很了不起。

还有鉴真东渡,他克服了那么多困难,到日本去传播佛教文化和唐朝的先进技术。

二、宋元时期。

宋朝呢,分为北宋和南宋。

北宋刚建立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搞了个杯酒释兵权,他很聪明地把武将的兵权收回来,避免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宋朝的商业超级发达,城市里到处都是商铺,就像现在的商业街一样热闹。

而且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就说明当时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宋朝的文化也不逊色,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的词就像江南的小雨,细细软软的。

李清照的词则充满了她自己的感情经历,让人读起来很有感触。

苏轼、辛弃疾就是豪放派啦,苏轼的词就像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

辛弃疾的词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三、明清时期。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

朱元璋从一个穷苦的放牛娃变成了皇帝,这简直就是逆袭啊。

他建立明朝后,加强了中央集权,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

七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树教学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树教学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国家的 生和 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 建立
丝绸之路 秦汉文化
科 成就
思想成就

七 年 级
政权 立与

文化 发

之战
。政 兴亡 历上 一 立 的 国 西 的, 立 史 社会 的 , 的, 江 的统一 中又 之战 一 的 , 国 上 上



之战
提 了
文帝 革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 设计探究问题与问题目标 教学法相结合 比较原始 相结合, 教学法相结合,比较原始 农耕居民的特征并制成 制成简 农耕居民的特征并制成简 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 表,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 半坡居民 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 要情况,使学生认同并产 要情况,使学生认同并产 生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 之情。 之情。
教材的特点
6、尊重传统 、 史学, 史学,内容 整合更合理 5.转变传统 转变传统 的教学和 学习方式
1.注重培养 注重培养 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教材的 特点
4.注重减轻 注重减轻 学生的负担 3.注重教材 注重教材 的启发性、 的启发性、语 言的生动性 2.增强教材 增强教材 的趣味性 和生动性
教师的收获

教材解读让我走近了学生并与其和谐 学会了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 注重了对课堂的执导效果
历史教材中的时序发展
第一单元
远古人类
农耕居民
传说时代
春秋战国的变革时代
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
秦汉的统一和巩固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单元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一定程度上淡化了 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 汉武帝 秦末起义 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同时又 天文历法医学 与巩固的历史, 与巩固的历史,而对于汉 大一统 汉武帝 提示学生用发展的 战争 武帝以后西汉的发展与衰 农业 奴隶的悲惨 秦的暴政 眼光看待夏、 眼光看待夏、商、 畜牧业 文景之治 屈原<离骚 离骚> 屈原 离骚 亡、东汉的兴亡等传统教 汉元帝 西周、 都江堰 、春秋、战国 西周 春秋、 和亲 青铜器 科书必讲的内容, 秦的建立 科书必讲的内容,有的用 汉初和亲 的文明成就和社会 汉朝的 文字 楷体字简略叙述, 楷体字简略叙述,有的干 西域都护 商鞅变法 铁器和牛耕 变革。 变革。 青铜文明 秦的兴亡 大一统。 脆不涉及。 脆不涉及 汉匈和战 张骞通西域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录和认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是指在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中所学习的全部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古代文明的形成
1. 人类最早的活动和生产
2. 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3. 三大文明古国的兴起
4.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1.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3. 阿拉伯科学文化的繁荣
4. 阿拉伯帝国的衰亡
三、中国古代通商路线的发展
1. 丝绸之路的形成
2.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3. 对外贸易的影响
四、元代文化的繁荣
1. 元代经济文化的兴盛
2. 元代科技文化的繁荣
3. 文化交流的发展
五、东南亚古国的发展
1. 东南亚古国的概况
2. 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
3. 东南亚古国的文化交流
六、明清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和崛起
1. 明清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2. 明清时期对西方的接触
3. 广东人民与美国巴巴公馆事件
七、澳洲历史的发展
1. 澳洲土著文化
2. 澳洲的殖民化
3. 现代澳洲的发展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的详细解析,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历史、珍爱民族文化,努力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民族精神的人。

七下历史知识框架整理_七下历史知识框架

七下历史知识框架整理_七下历史知识框架

七下历史知识框架整理_七下历史知识框架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学生们往往对理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感到有困难,而且记忆的遗忘率高。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七下历史知识框架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七下历史知识框架整理鉴赏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隋唐的科学技术1、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2、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晚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测自午线。

孙思邈著《千金方》有“药王”之称(3)天文历法:僧一行制《大衍历》,主持最早的实测子午线长度,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

(4)医学:唐太宗时创办最早的医学校,唐高宗时颁布《新修本草》也叫《唐本草》隋唐的文学艺术1、诗歌: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4、书法: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创立“颜体”; 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历代帝王像》、《步辇图》道子被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

《天王送子图吴》)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5)音乐:隋:万宝常;唐:李龟年(6)舞蹈:唐:《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辽(契丹):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都上京宋(北宋):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

定都:东京澶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西夏: 1038年元昊党项兴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二宋金对峙1、金: 1115年完颜阿骨打女真定都:会宁。

1127年“靖康之变”西夏、金与南宋对峙。

2、抗金:1127年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3、宋金和议:宋向金称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天可汗”。唐与吐蕃

“合同为一家”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两宋 经济重心的 南移
元朝民族关系的 发展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 的并立
宋元时期
立 体 整 合
宋元之最
对外交往:明朝郑和
清朝:设
下西洋、戚继光 抗倭、清朝郑成功收复
台湾和雅克萨
之战等史实。
民族关系:清朝设置 驻藏大臣和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 等。
蒙古的兴 起和元朝 的建立
唐朝的 对外交

唐与吐 蕃“和 同为一
家”
隋 唐 文 化
隋唐 时期
隋唐 的科 举制
唐朝 的贞 观之 治和 开元 盛世
繁盛 一时 的隋 朝
宋元时期

容明

清 文
构化
元:民族 关系的发 展宋
元 文 化
明清君 权的加 强
明清时期
明清 的对 外交 往

统一

多民

族国

家的
巩固
世界之最:赵州桥

简述成吉思 汗统一蒙古 和忽必烈建 立元朝的史 实,说明民 族关系的发
展。
了解灿烂的 宋元文化
讲述戚继光 抗倭、郑成 功收复台湾 和雅克萨之 战等史实。
概述郑和 下西洋的史

了解明清两 朝加强专制 统治的主要
措施。
列举清朝设置 驻藏大臣和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 等史实,了解清 朝加强对边疆地 区管 辖和维护 国家统一的主要
隋唐时期的 经济繁荣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立 体 整合
唐玄宗:开元盛世
武则天:政启开元
世界之最:印刷术
治宏贞观
子午线
文 化
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朝的繁盛
繁荣
立 体
最大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


对外交往:开放
政治:清明
外交:开放。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等。
唐朝的开放
民族政策 :开明。
北方各族尊称他

了解唐与 吐蕃等民 族交往的 史实
以遣唐使、玄奘 西行、鉴真东渡 等史实为例,说 明唐代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
繁荣 与开 放的 社会
了解辉煌 的隋唐文 化
列举宋代南 方生产发展 和商业繁荣 的史实,了 解中国古代 经济重心的
南移
知道辽、宋、 西夏、金等 政权的并立。
了解宋代的 社会风貌。
民经 族 关 济 重 系心 的的 发 展 南 移
隋炀帝:大运河、 科举制
最大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文帝:开皇之治




暴政与灭亡
科举是我国古代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指选拔人才。
确立:唐朝 创立:隋朝
完备:宋朝
兴盛:明清
科举制 立 体 整 合
废除:清朝末年
武则天的政启开元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治宏贞观
隋文帝的开皇之治
评价 建议
评议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要求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三、说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发挥教 师潜力
模具、图表
放飞学生 智慧
教师自身 资源
利用物 件
多媒体
充分 运用 文本 资源
教科书
图书馆资 料
网络 资源
共享资源
课程资 源的开 发与利 用
其他科目 知识
谢谢
谢谢观看! 2020
措施。
简述“闭关锁 国”的主要表 现,分析其历
史影响。
巩统 固一 和多 社民 会族 的国 危家 机的
了解时代特 点鲜明的明
清文化
说说教教材材
重在培 养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学习方法 学习技能
二、说教材
二.说教材
内容结构及 立体整合
民族政 权并立 的时代
两宋 经 济重心的 南移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掌握中国古 代基本的历 史知识
本册课 标
了解学习历 史知识的基 本技能和方 法
增强学习 历史的兴 趣激发民 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 自尊心
内容标准
知道武则天 和"开元盛 世"的基本 史实
列举“贞观 之治”的内 容,主要评 价唐太宗
掌握隋朝大运河; 了解隋唐科举制 度的主要内容
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清君权的加强
明清时期
社会危机

体 整合
清朝:专
制统治及闭 关锁国
科技成就 (世界之最)
隋唐文化
文学(唐诗)艺术
宋元文化
隋唐、宋元、 明清的文化
立 体 整合
科技成就
明清文化
文学(小说)艺术
说建议
提倡教学形式的 多样化,积极探 索多种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 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 七年级下册教材
• •


• •

内容标准
体例安排
内容结构 立体整合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课标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说教材内容
七 年 级 历 史 下 册
说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说课标
阅读普及性 历史读物
识读历史图 表,知道古 代纪年方法
正确计算历 史年代描述 历史事件
了解中国古 代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
转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 注重学生 学习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 建议
注意教学 方法、教学 手段的多样 化和 现代化。
注重拓宽 历史课程的 情感教育功 能
生动、完整地讲 述历史 小故事或 历史片段。
自编自演有关的 历史剧。要求剧 目情节完整 。
围绕某一主题 收集资料。 能解释材料与 主题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