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题要点
化工原理总复习要点(精选习题、填空选择与分析简答)

(精选习题、填空选择和分析简答)
化工原理总复习要点(精选习题、 填空选择和分析简答)
计算题重点
• 第一章 流体流动 • 第四章 传热 • 第六章 蒸馏
化工原理总复习要点(精选习题、 填空选择和分析简答)
第一章 流体流动
计算题型:
设计型— 给定流体输送任务,选用合理且经济的
管路和输送设备. 操作型—
(
lb b db
le,b
o)u2b2
[考察]: d b 5 2 7 3 .5 5m 0 0 m .0m 5lb 50m
[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
◆全开的闸阀0.33m ◆全开的截止阀17m ◆三个标准弯头1.6×3=4.8 m
le,b2.2 1m 3
◆出口阻力系数(ξo)1.0
ub 1000630000.052 2.5m 5/s
◆底阀(按旋转式止回阀全开时计)6.3m ◆标准弯头2.7m
◆进口阻力系数(ξi) 0.5
le,a 9m
ua 1000603000.08210.9m 7/s
4 已知:20℃某溶液的密度ρ=880kg/m3,粘度μ=6.5×10-4Pa·s
Rea
daua
0.086.150.190748801.06105
? W e9.8 1 0W f 9.81 Wf
(1)吸入管路上的能量损失∑Wf,a
W f,aW f,aW f,a( a
la da
le,a
i)u2a2
[考察]:
d a 8 化9 2 工 原理4 总 复8 习要m 点(1 精 选习0 m 题.0 、 m 81la 15m
填空选择和分析简答)
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
吸入管路 排出管路
化工原理总复习

《化工原理》复习提要1.各章要点1.1流体流动1.1.1基本概念连续介质模型;组成的表示(质量分率、摩尔分率、体积分率);流体的密度及影响因素;流体静压强的特征、单位、表示方式及等压面;流量、流速的各种表达方式及计算;净功、有效功率、轴功率;牛顿粘性定律、 粘度μ及其影响因素;流体的流动类型、雷诺数、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局部阻力与直管阻力、当量直径与当量长度、相对粗糙度、圆形直管内的速度分布、摩擦系数、局部阻力系数。
1.1.2仪器设备各种液柱式压差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等的结构、测试原理、安装要求。
1.1.3基本公式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gpZ g p Z ρρ2211+=+柏努利方程:fe fe fe P p u Z W p u g Z H gu g p Z H g u g p Z h u p g Z W u p g Z ∆+++=++++++=++++++=+++∑222212112222211122222111222222ρρρρρρρρ连续性方程: 22121221111u dd u u A u A W W cs s ⎪⎪⎭⎫ ⎝⎛=−−→−=−−→−==圆管ρ 阻力计算方程:);出口阻力系数进口阻力系数流区)时在阻力平方区(完全湍(湍流:层流:15.0(22)(()Re,Re64222'2====⎪⎪⎩⎪⎪⎨⎧====u d l u h d f d u d l h e f f λζελεϕλλλ1.2流体输送机械1.2.1基本概念流体输送设备的类型;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工作原理;类型;气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离心泵的理论流量与理论扬程、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及影响扬程、流量的主要因素;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水力效率);特性曲线的测定、换算和应用及设计点;离心泵的设计点;离心泵的工作点及其调节方法;气蚀现象(避免措施)、泵的安装高度及其计算;离心泵的主要类型及型号表示、选择原则。
化工原理(各章节考试重点题与答案)汇总

第1章流体流动重点复习题及答案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密度、压强、绝压、表压、真空度的有关概念、有关表达式和计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式。
3、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量和流速,掌握稳定流和不稳定流概念。
4、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有关应用、计算。
5、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有关应用、计算。
6、掌握雷诺实验原理、雷诺数概念及计算、流体三种流态判断。
7、掌握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掌握简单管路计算,了解复杂管路计算方法。
8、了解测速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 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_mmHg。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 103Pa.2.在静止的同一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和为常数。
3.法定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cgs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流体呈__________流动时。
5.开口U管压差计是基于__________原理的测压装置,它可以测量管流中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________倍。
摩擦系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只随_____________加大而_____________。
7.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是_____________函数,若流动在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是_____________函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
8.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___________。
邻近管壁处存在_____________层,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__________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_________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总复习题和答案

化工原理总复习题和答案1. 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什么?答: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 \(\frac{A_1 V_1}{\rho_1} =\frac{A_2 V_2}{\rho_2}\),其中 \(A_1\) 和 \(A_2\) 分别是流体在两个不同截面的横截面积,\(V_1\) 和 \(V_2\) 是流体在这两个截面的速度,\(\rho_1\) 和 \(\rho_2\) 是流体在这两个截面的密度。
2. 什么是伯努利方程,它在化工原理中有哪些应用?答:伯努利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中能量守恒的方程,表达式为 \(P +\frac{1}{2}\rho V^2 + \rho g h = \text{常数}\),其中 \(P\) 是流体的压力,\(\rho\) 是流体的密度,\(V\) 是流体的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h\) 是流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伯努利方程在化工原理中用于分析流体流动的能量转换,如泵和压缩机的设计、流体输送系统的能量损失计算等。
3. 请解释化工过程中的传热过程,并给出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
答:化工过程中的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或流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流体的过程。
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碰撞传递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傅里叶定律,即 \(q = -k \frac{dT}{dx}\),其中\(q\) 是热流密度,\(k\) 是材料的热导率,\(\frac{dT}{dx}\) 是温度梯度。
对流是流体中热量通过流体运动传递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流体的动量和能量的传递。
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即 \(E = \sigma T^4\),其中\(E\) 是辐射功率,\(\sigma\) 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T\) 是绝对温度。
4. 描述化工原理中的质量传递过程,并解释扩散和对流传质两种方式。
答:化工原理中的质量传递是指不同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时,由于浓度梯度引起的物质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移动。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无论是层流或揣流,在管道任意截面上,流体 质点的速度均沿管径而变化,管壁处速度为零,离 开管壁以后速度渐增,到管中心处速度最大。
层流:1、呈抛物线分布;2、管中心最大速度 为平均速度的2倍。
湍流:1、层流内层;2、过渡区或缓冲区;3、 湍流主体
湍流时管壁处的速度也等于零,靠近管壁的流 体仍作层流流动,这-作层流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 层流内层或层流底层。自层流内层往管中心推移, 速度逐渐增大,出现了既非层流流动亦非完全端流 流动的区域,这区域称为缓冲层或过渡层,再往中
出上、下游界面;
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
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
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
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
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
匹配。
三、流体流动现象:
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
(1)层流区
Re<2000
离心泵:电动机 流体(动能)转化 静压能
一、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离
心泵的的启动流程:
叶
轮
吸液(管泵,无自吸能力)
泵壳
液体的汇集与能量的转换
转能
泵
轴
排放
密封 填料密封 机械密封(高级)
叶轮 其作用为将原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液体,
以提高液体的静压能与动能(主要为静压能)。
泵壳 具有汇集液体和能量转化双重功能。
(2)过渡区
2000< Re<4000
(3)湍流区
Re>4000
本质区别:(质点运动及能量损失区别)层流与端
流的区分不仅在于各有不同的Re 值,更重要的是
化工原理考试重点整理

的场所。
当叶轮中心的液体被甩出后,泵壳的吸入口出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外面的大气压力迫使液体经底阀、吸入管进入泵内,填补了液体排出后的空间。
这样,只要叶轮旋转不停,液体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2.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含尘气体从圆筒上部的长方形切线进口进入旋风分离器里,在器内沿圆筒内壁旋转向下流动,到了圆锥的底部附近转变为上升气流,最后由上部出口管排出,在气体旋转流动过程中,颗粒由于离心力作用向外沉降到内壁后,沿内壁落入灰斗3.吸收剂的选择:1,对吸收质的溶解度大,以提高吸收速率并减少吸收剂的需用量。
2,对吸收质的选择性好,对吸收质组分以外的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很低或基本不吸收。
3,挥发性低,以减少吸收和再生过程中吸收剂的挥发损失。
4,对设备腐蚀性小或无腐蚀性,尽可能无毒。
5,操作温度下吸收剂应具有较低的黏度,且不易产生泡沫,以实现吸收塔内良好的气流接触状况。
6,要考虑到价廉,易得,化学稳定性好,便于再生,不易燃烧等经济和安全因素。
7,混合气中的溶质的含量不同,应选用不同的吸收剂4.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相界面两侧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于这两个停滞膜内,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主体;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项瞬间即可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即所需的传质推动力为零或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3、在两个停滞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充分湍动,不存在浓度梯度,物质组成均匀。
溶质在每一相中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虚拟的停滞膜内。
5.气缚: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储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
此种现象称为气缚6.汽蚀:金属表面受到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而剥蚀以及气泡内夹带的少量氧气等活性气体对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等,使叶轮表面呈现海绵状、鱼鳞状破坏的这种现象吸收设备:填料塔和板式塔吸收操作的分类: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非等温吸收和等温吸收7.精馏塔的进料热状况参数一般有5种:1、q=1,即饱和液体进料或称泡点进料;2、q=0,即饱和蒸汽进料或称露点进料;3、1>q>0,即气-液混合物进料;4、q>1,即过冷液体进料;5、q<0,即过热蒸汽进料8.回流主要有如下作用:1.提供塔板上的冷回流,取走塔内多余的热量,维持塔内的热量平衡;2. 提供塔板上的冷流体,气液两相在塔板上逆向接触,上行的气体中重组分冷凝,下行的液体中的轻组分吸热汽化,反复的冷凝汽化作用进一步增加产品分离的精度;3.使轻组分更精冷凝气相中的可凝气体(主要是提供塔板上的冷流体,气液两相在塔板上逆向接触,上行的气体中重组分冷凝,下行的液体中的轻组分吸热汽化,反复的冷凝汽化作用进一步增加产品分离的精度。
化工原理下册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填料吸收塔)3.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不变),亨利系数E将(不变)。
4.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量将(减少)气相总传质系数K y将(增加),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减少)。
5.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6.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2kmol/(m2.h) 气相总传质系数K 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7.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致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x不定)8.气体的亨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越难溶解)。
9.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小)于液泛速度。
10.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是(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11.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12.亨利定律是一个稀溶液定律,其亨利系数E值愈小,表明该气体的溶解度(愈大);温度升高,E值(愈大)。
1.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6相应的泡点为tb,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 A=0.7,相应的露点为td,则:(tb=td )。
2.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3.某二元混合物,汽液相平衡关系如图。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考点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考点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它涵盖了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工过程控制等内容。
下面是对化工原理复习的总结和重点考点的介绍。
一、化学反应工程1.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解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方程、活化能、指前因子等概念,并能利用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计算;2.化学平衡: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应用到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3.反应器的设计与操作: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连续流动反应器、批式反应器等,掌握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理。
二、流体力学1.流体静力学:熟悉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流体的压力、密度、体积等,并能应用到液柱压强、浮力等问题的计算;2.流体动力学: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能应用到流体流动和传动的计算;3.流态转换:了解流体流动的各种流态,如层流与紊流、临界流速等,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
三、传热传质1.热传导: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导热系数、热阻、热传导方程等概念;2.对流传热:熟悉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纳塞数和普朗特数的概念;3.辐射传热: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理解黑体辐射和灰体辐射的特性;4.传质过程:了解传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质量传递系数、浓度梯度等概念,并能应用到传质过程的计算。
四、化工过程控制1.控制系统基础: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等,并能应用到控制系统的分析;2.过程变量与控制策略:了解过程变量的基本概念,包括流量、浓度、温度等,并掌握常见的控制策略,如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3.控制器与控制回路:熟悉PID控制器的构造和调节方法,理解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并能应用到控制回路的设计与优化。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的复习重点包括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和化工过程控制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单元操作:在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的其余物理操作。
如流体的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传热,蒸发,结晶等。
2.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真空表的数值。
它表示所测压力的实际值比大气压力低多少,即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 -表压强3.牛顿流体:符合牛顿黏性定律的液体称之为牛顿流体。
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相对分子质量液体均属于牛顿流体,如水、空气等4.层流流动:是流体两种基本流动形态之一,当管内流动的Re<2000时,流体质点在管内呈平行直线流动,无不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及混杂。
5.理想流体:粘度为零的流体。
实际自然中并不存在,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对研究实际流体起重要作用。
6.泵的特性曲线:泵在一定的转速下,压头、功率、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7.流体边界层:当流体流经固体壁面时,由于流体具有黏度,在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上流速逐渐减弱,受壁面影响而存在速度梯度的流体层。
8.泵的工作点: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9.泵的安装高度:泵的吸入口轴线与贮液槽液面间的垂直距离(Zs, m )。
泵的安装高度直接影响到泵的吸液性能。
)(22m H g u g p p z fs s s a s -=-=ρ g u s 22,Hfs 变化不大,P a 一定,P s 越小,安装高度越大。
10.泵的压头:也称泵的扬程,是泵给予单位重量(1N)液体的有效能量,其单位为m 。
f Hg u g p z H +∆+∆+∆=22ρ, (m )11.边界层分离:当流体沿曲面流动或流动中遇障碍物时,不论是层流或湍流,会发生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
dydu =τ12.完全湍流区:λ-Re 曲线趋于水平线,及摩擦系数λ只与ε/d 有关,而与Re 准数无关的一个区域,与h f 成正比,所以又称阻力平方区。
13.风压HT :单位体积(1m 3 )的气体流过通风机所获得的机械能,其单位为P a ( J/m 3或N/ m 2),习惯上还用mmH 2O 表示。
14.沿程阻力: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路程长度成正比,或称为直管阻力。
)/(22Kg J u d L h f λ=15.局部阻力:主要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
16.当量直径:非圆形管的直径用4倍的水力半径来代替,称当量直径,以de 表示,即de=4rH=4×流通截面积/润湿周边长。
17.汽蚀现象:当吸上真空度达最大值(泵的入口压强等于或小于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要沸腾汽化,产生大量汽泡,汽泡随液流进入叶轮的高压区而被压缩,迅速凝成液体,体积急剧变小,周围液体就以极高速度冲向原汽泡所占空间,产生极大的冲击频率和压强,引起震动和噪音,材料表面由点蚀形成裂纹,致使叶片受到严重损伤。
18.滤饼:在过滤操作中,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方的由固体颗粒堆积而成的床层称为滤饼。
19.助滤剂:为了减少可压缩滤饼的流动阻力,有时将某种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饼层的另一种固体颗粒混入悬浮液或预涂于过滤介质上,以形成疏松饼层,使滤液得以畅流。
这种预混或预涂的粒状物质称助滤剂。
20.床层空隙率:单位体积床层中的空隙体积,表示床层的疏密程度。
床层体积颗粒体积床层体积床层体积床层空隙体积-==ε 21.过滤速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1(523s m Ad dV L P a u c θμεε=∆-=(过滤速率:单位时间的滤液体积)。
22.自由沉降:粒子浓度较低时,颗粒间无相互干扰且不受器壁影响的沉降。
23.过滤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强差所决定的常数。
K=2k∆p 1-S ,单位m 2/s 。
24.过滤介质:过滤介质是滤饼的支承物,它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尽可能小的流动阻力,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25.过滤介质当量滤饼厚度:A L e υν=e (Ve :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v :滤饼体积与相应的滤液体积之比) 26.临界粒径:是理论上的能被完全分离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是判断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27.分离因数:离心力与重力之比,以Kc 表示。
作为衡量离心机(R 为转鼓半径)分离能力的尺度。
g R K C 2ω= 28.对流传热系数:[])(d 2C m W tdS Q o ∙∆=α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壁面与流体的温差为1 0C(K)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是表明对流传热强度的一项特性值。
29.导热系数:数值等于单位温度梯度单位面积上所传导的热量,是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物性参数,单位为W/(m.0c );其随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湿度、压强和温度而变化;由傅里叶定律 :nt dS dQ ∂∂=-λ。
30.黑体:能完全吸收辐射能,即吸收率A=1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
31.白体:能全部反射辐射能,即反射率R=1的物体,称为镜体或绝对白体。
32.透热体:能透过全部辐射能,即透过率D=1的物体。
一般单原子气体和对称的双原子气体是为透热体。
33.灰体: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
灰体的吸收率不随辐射线的波长而变,是不透热体。
灰体是理想物体,大多数的工程材料都可视为灰体。
34.总传热系数:oso m o i o si i i o R d bd d d R d K αλα1d 1++++= 单位为W/(m 2.0C )物理意义为间壁两侧流体温度为1 0C(K)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间壁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35.热阻:)(11o 20000W C m Rso d bdo d d Rsi d d K m i i i ∙++++=αλα 总热阻等于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热阻、污垢热阻及管壁热传导热阻之和。
36.黑度:任一物体的辐射能力E 与黑体全部辐射能力E b 之比(E/E b ),用ε表示。
37.牛顿冷却定律:即对流传热速率方程,表示为:dQ =α(t w -t )dS 。
38.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能力仅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其表达式为:440100⎥⎦⎤⎢⎣⎡==T C T E o b σ(σ0为黑体的辐射常数,C 0为黑体的辐射系数)。
39.膜状冷凝:若冷凝液能够湿润壁面,则在壁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称膜状冷凝。
40.克希霍夫定律:表明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即仅和物体的绝热温度有关。
其数学表达式为:)(...b 2211T f E AE A E A E ====。
41.普朗克定律:表示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E b λ随波长和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根据量子理论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为:)(1-351b 2m W e C E T C λλλ-=(T 为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 ,e 自然对数的底数,C 1、C 2 为常数)。
42.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为单效蒸发。
43.多效蒸发:将二次蒸汽引到另一台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的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44.生蒸汽:蒸发的加热蒸汽。
45.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用U 表示,单位为Kg/(m 2..h )即 U=W/S 。
蒸发强度是评价蒸发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46.单位蒸汽消耗量:蒸发1Kg 水分时加热蒸汽的消耗量;1'≈==rr W D e ,单位为KJ/Kg ;是衡量蒸发装置经济程度的指标。
47.蒸发量:蒸发量W=F (1—X 0/X 1)单位Kg/h 。
其中F 为原料液的流量Kg/h ,X 0为原料液的质量分数,X 1为完成液的质量分数。
填空1.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 )( 压头 )( 轴功率)( 效率 )( 转速 )。
2.泵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 叶片式)(容积式 )(其他式)。
3.按度量压力的基准(零点)的不同,压力有三种不同的名称,即(表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
4.计算局部阻力的方法有(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两种方法。
5.管内液体流动时,在摩擦系数湍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粗糙度)和(雷诺数)有关。
6.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管中心到管壁的流体层可以分为(主流层)(缓冲层)(层流内层)。
7.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一般有三种方法:(改变阀门开度)(改变泵的转速)(改变叶轮直径)8.测量流量及流速的常用仪器有(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等几种。
9.雷诺实验揭示流体流动有(层流)和(湍流)两种截然不同的流体类型。
10.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由(η-Q )(H-Q )(N-Q )曲线三条曲线组成。
11.离心泵的压头是泵给予(单位重量液体)的有效能量,它的单位是(m 或J/N )。
12.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13.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可能发生(汽蚀现象)。
14.由流体在管内流动阻力的外因不同,可分为(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阻力。
15.离心泵一般用(阀门)调节流量,容积式泵一般用(安装支路阀)调节流量。
16. 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Q=αs Δt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w/c ㎡ ·℃)17.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传导 )(对流 )( 热辐射 )三种。
18. 工业上过滤压力差可来源于(悬浮液本身的液柱压强差)(在悬浮液表面加压 )(利用离心力)(过滤介质下方抽真空)四个方面19.按过滤推动力的不同,过滤操作可分为(重力过滤分离)(离心过滤分离)(加压过滤分离)(真空过滤分离)20. 典型过滤的操作程序分为(过滤)(滤饼洗涤)(滤饼干燥)(滤饼卸除)四个阶段21. 在过滤操作中,除恒压过滤以外,还有(恒速过滤)和(先恒速后恒压过滤)22. 常见的管式换热器有(蛇管式)(套管式)(管壳式换热器)等几种类型23. 对流传热可用(牛顿冷却)定律来描述,其表达式为(Q=αs Δt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w/c ㎡ ·℃)24. 一套管式换热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侧的流速,其传热速率一般应(增大),因为(对流传热系数增大)25. 总传热速率方程为(K=Q/sΔt ),平均温度差计算式为(2121t t t n t t m ∆∆I ∆-∆=∆ ) 26. 在辐射传热中,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和(黑度)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
27. 板式换热器的金属板面冲压成凸凹波纹,其作用是(使流体匀速流过板面)(增加传热面积)(促使流体湍流,有利于传热)28. 列出三种常见的过滤设备的名称(板框压滤机)(加压叶滤机)(转简真空过滤机)29. 过滤介质按其形态可分为(织物介质)(堆积介质)(多孔固体介质)三种类30. 在饼层过滤之初,过滤介质上可能发生(架桥)现象,通常只有在(滤饼)形成之后才能进行有效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