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汇总
种子引发对养分缺乏与非生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离子平衡及氧化代谢的影响

种子引发对养分缺乏与非生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离子平衡及氧化代谢的影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非生物胁迫。
水稻作为维系着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忍耐机制组合和敏感性也会不同于其它作物。
尤其是在早期生长阶段的水稻对低温、干旱或盐胁迫会非常敏感。
在自然条件下,水稻通常会同时遇到多种不同的非生物逆境胁迫。
因此,对于多重逆境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水稻对多重逆境的反应具有独特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其单个逆境因子下的反应叠加。
植物应对特定的胁迫条件需要能量和足够的资源。
然而,养分的限制也会制约着植物对逆境环境的适应过程。
种子引发是在控制条件下使种子缓慢吸水,为萌发提前准备的一种播前处理技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幼苗活力和保障许多大田作物特别是在不利环境下的正常生长。
目前有关逆境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地种子引发处理的报道较少,但在考虑多重逆境胁迫因子方面鲜有报道。
因此,本文通过在人工气候箱进行了一系列的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非生物胁迫(低温、盐分、干旱、镉毒)与不同养分供应条件(完全养分、缺N、缺P 和缺K)交互作用下种子引发处理和非引发处理水稻的生理、生化及矿质营养响应机制。
本研究的假设理论是种子引发处理可能会通过调节代谢过程、调控产生渗透物质和次生代谢物、提高抗氧化防御系统以及维持植物正常养分状况来获得抵抗逆境环境的潜力。
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18?C低温胁迫条件下会导致水稻出苗缓慢且不整齐,水稻幼苗生长衰弱,水稻体内生理代谢、淀粉代谢和呼吸速率的降低,同时会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水稻秧苗H2O2的积累量增加。
种子引发处理均能明显减轻低温胁迫伤害,其中以化学硒Se处理和水杨酸SA处理的效果更好。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种子引发处理能促进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与其能够提高淀粉代谢和呼吸速率、维持膜结构完整性、促进代谢合成以及增强抗氧化物活性有关。
(2)在低温胁迫与缺N、缺P或缺K情况下,水稻幼苗的生长都会明显受到影响。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从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对比能够知道Pro、MDA、 的积累在干旱条件下均比正常条件下的高,即逆境胁迫对植物影响上述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增加。
1.结合旱生植物的抗旱机制,抗旱植物应具有下列特征:
(1)发达的根系,可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在干旱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2)灵敏的气孔调节能力和特殊的气孔结构,如气孔内陷,发达的角质层,减少蒸腾失水;
【2】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4】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及结果
(1)结果记录表:
条件
重量
体积
OD值
现象
Pro
/(μmol/L)=6.45 -0.56
式中, 为可溶性糖的浓度; 为MDA的浓度
(3)逆境胁迫与 的积累
①记录 提取及测定时的现象
②测定OD410计算: content = /ε.L.W× × (mmol.g-1FW)
4.参考文献
【1】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③计算: content = /ε.L.W× × (mmol.g-1FW)
2.试验注意事项:
①研磨要充分,注意材料不要溅出,用提取液洗研钵时要尽量充分;
②正确离心并且正确取舍液体或沉淀;
③ 的积累测定时,实验组添加的试剂是5% 对照组使用的试剂是20% 取(由于5% 是使用 配制而成的);
3.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逆境胁迫与 的积累
① 提取:分别取0.5 g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3ml50mMPBS (pH=6.8,内含1mM HA)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2mlPBS洗研钵→5000 rpm离心10 min→上清液定容至5ml。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植物生物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主要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设备:1.水稻(水稻研究中心提供);2.生理盐水(NaCl)、二氧化硫(SO2)处理液;3.导电仪、光合仪等生理分析仪器;4.显微镜、离心机等常规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1.准备水稻幼苗:从生长良好的水稻幼苗中挑选均匀的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2.处理逆境胁迫:将水稻幼苗分为3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幼苗。
第一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第二组为盐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第三组为二氧化硫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SO2气体处理。
将幼苗放置于适当的处理液或腔室中,进行逆境胁迫处理。
3.观察幼苗生长:每天记录幼苗的外观和生长情况,包括株高、根长、叶片颜色变化等。
4.分析生理指标:适当时间点采集幼苗组织,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分析。
例如,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导电率等指标,来评估幼苗的耐逆性。
5.统计和分析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差异性,探讨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盐胁迫组中,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可能显著减少,叶片可能出现褪绿现象,并且各项生理指标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而在二氧化硫胁迫组中,幼苗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且可能出现叶片黄化和脱落等症状。
实验结论: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可以发现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总结:本实验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生理指标分析。
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讲解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实验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师及职称开课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上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12 月 15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云南昆明 650092)摘要:对植物产生危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
干旱是制约植物生长的主要逆境因素,以小麦幼苗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会发生变化。
实验采用PEG处理小麦幼苗,对抗氧化酶;脯氨酸;谷胱甘肽;过氧化氢;可溶性糖;丙二醛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分光光度计分别在不同的波长中测出吸光率,间接计算出其含量,而通过对正常条件下的和逆境胁迫下一定量小麦体内以上各种物质含量的对比,从而了解小麦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Linn);干旱胁迫;生理生化1 引言干旱是自然界常见的逆境胁迫因素,而且干旱也是植物最容易受到的胁迫之一。
干旱不仅制约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也会引起植被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
因此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及机制一直是植物逆境适应策略研究的一个热点【1-3】作物抗旱性的研究方法有多种,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过程和受伤害程度与干旱胁迫的强度以及植物自身的抗性紧密联系,并从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形态适应、生长发育以及生物生产力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1-5】。
土壤有效水分状况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大多数植物在短期或轻度土壤缺水情况下叶片水势下降,气孔关闭。
限制CO2 摄取和光合作用速率:长期严重干旱条件下可限制植物生长,引起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甚至导致植物死亡【6】。
大多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干旱或人工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
其主要方法是室外盆栽控制水分,苗期室内水培或砂培采用PEG渗透胁迫、人工控制的温室、气候室和培养箱等。
其中,PEG渗透胁迫法简单易行、条件容易控制、重复性好、试验周期短。
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研究

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研究一、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受到气候变化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的影响,水稻逆境胁迫已成为制约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深入研究水稻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方面,已成为前沿的研究领域。
二、水稻逆境胁迫的种类水稻逆境胁迫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盐胁迫2. 干旱胁迫3. 水淹胁迫4. 低温胁迫5. 高温胁迫6. 重金属胁迫等以上胁迫类型都能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水稻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有望为改善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三、水稻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水稻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两个方面。
其中,信号传导是逆境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以引导生物体产生相应的信号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和编码,从而影响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反应。
而基因表达则是逆境胁迫响应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启动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获得植物对逆境响应的力量。
其中,存在很多基因可以响应相应的逆境胁迫,如DREB等。
同时,水稻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也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关。
例如,植物素、生长素等生长调节物质,可以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反应。
四、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基因的发掘对于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基因的发掘,需要使用一些高通量技术和综合分析手段。
例如,RNA测序和芯片技术可以对水稻的组学信息进行高通量测量和分析,有助于发现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模式。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水稻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实现对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对水稻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认识,还有助于培育优质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五、未来展望水稻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是一个前沿且复杂的研究领域。
在未来,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开展研究,例如:1. 利用高通量技术来揭示水稻逆境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分子机制;2. 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水稻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进行分析;3. 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逆境胁迫抗性的对比研究,推断抗性相关基因的存在;4. 探索不同逆境胁迫类型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影响和交互反应。
水稻(Oryza+sativa+L.)碳酸酐酶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解析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稻(Oryza sativa L.)碳酸酐酶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解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指导教师:***200606012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下水稻的生长特性图2—5Nacl和NaIIc03胁迫对水稻叶和根重量的影响control为水稻在水溶液中的生长量,其它分别为水稻叶和根在20一80mMNacl和NaHc03处理时生长量(50棵幼苗的总重量)。
c盱酏ts∞theweigbtofficel髓f卸dr∞LFigurc2—5salts1hes∞dljngswe愆cul缸lrc证Ⅱle∞h垢彻ofH20(c蛐舡D1)and虮啦cdwi血NaCl锄dNaHc03舫m20mMt080mM.Theweightofleav嚣眦dr00tsw哪me船I矾dafb盯lldays(1beweightof6flysccdl吣).2_2_2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在稳定pH值条件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在盐碱化土壤中盐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除了造成水势降低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外,同时对植物还可以产生离子胁迫,首先破坏细胞的离子平衡,干扰离子代谢。
其次,细胞中离子浓度增高以后,对植物细胞会产生毒害作用,抑制酶活性,干扰植物的正常代谢,使植物中毒。
对于NaCl胁迫而言,虽然Cr是植物的必需元素,Na+也是C4植物的矿质养分,但它们的浓度超过其必需范围以后就会引起伤害。
而对于NaHC03和Na2C03胁迫而言,不仅提供了高浓度的Na+而且还伴随着由于水解引起的高pH值,并且大量的HC03-和C032。
也可能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中为了证实过高浓度的Hc03‘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我们使用由磷酸盐配制的缓冲溶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较高、较稳定的pH值环境,实验结果如图F远.2.6,2.7所示。
3水稻CA基因与逆境关系的研究图3一lpBn21一CA重组质粒的结构图Snuctu∞ofthe—xⅪ啪曲iI啪tpl姗idpBll2l·CAFigu∞3-l3.1.2.7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1.pBIl21.CA二元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上游引物:5’.GGATCCACAATGTCGACCGCCGCC.3’(下划线为肋聊HI的酶切位点),下游引物:5’.CCCGGGGGACGGACGGTCGGA朋rI’.3’(下划线为.S珈口I的酶切位点),将扩增的PCR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形成pT-C么质粒。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植物生物学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各个方面的生理和生态特性的实验。
本实验主要研究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影响及其生理指标分析。
一、实验目的1.了解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2.比较正常生长条件下和逆境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生理指标差异。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材料-水稻种子;-培养基;-高温胁迫设备;-蚕豆细菌物质(ABA);-叶绿素测定试剂盒;-盐溶液。
2.方法1)水稻种子发芽:将水稻种子在培养皿中用纱布覆盖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放置于暗处,保持湿润,等待种子发芽;2)分别将发芽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在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3)正常生长条件下: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培养;4)逆境胁迫条件下:在高温胁迫设备中将培养皿放置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进行培养;5)取出生长一定时间后的水稻幼苗,测量其生长指标,包括根长、茎长、叶片数量等;6)取幼苗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将若干鲜叶片取出,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乙醇,用电子天平称量叶片重量,并记录下来;7)使用叶绿素测定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测定,并记录下结果;8)构建高盐胁迫实验组:将一部分水稻幼苗放入含有一定浓度盐溶液的培养皿中,对比正常生长条件下的水稻幼苗。
三、预期结果及讨论1.高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预期结果: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生长速度将减慢,叶片数量明显减少。
讨论:高温胁迫会破坏水稻幼苗的细胞结构,导致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温度过高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光合产物减少,从而影响生长速度。
2.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预期结果: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将下降。
讨论:高温胁迫会破坏叶绿素分子结构,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
3.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预期结果:高盐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茎长也将减慢。
讨论:高盐浓度会破坏水稻幼苗的细胞结构,导致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5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精品PPT课件

五、实验分组
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水稻幼苗盐胁迫反 应实验。
每小组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和2个不同盐浓 度,每处理2个重复,共6份样品。
注预意习每下杯周要实做验好:自应己用的氮标蓝记四、唑写(上NB组T别)或法姓测 名定。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理指标分析
实验二:用氮蓝四唑 (NBT)法测定
代谢破坏:叶绿体解体、光合速率下降;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分解加强,产生有毒物质,对细胞产生毒害。
膜透性改变:高浓度 NaCl 可置换细胞膜结合Ca2 +、K +,膜 结构破坏、功能改变,细胞内K+ 、有机质等外渗。
三、实验试剂与材料
➢ 试剂:氯化钠 ➢ 主要仪器与器皿:电子天平,低温冰箱,烧杯,
容量瓶,量筒,PE手套等。 ➢ 材料:水稻幼苗 ➢ 胁迫方式:盐胁迫,配制浓度0~0.3mol/L。
四、实验步骤
1. 自己设计配制2个不同盐浓度的NaCl溶液并设置对照(CK)。 2. 挑选生长整齐一致的水稻秧苗60-90株,然后随机取10-15株
于1个烧杯中,观测记载描述盐胁迫处理前各杯水稻秧苗的农 艺形态性状(如苗高、叶片颜色、叶片数等)。 3. 各杯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aCl溶液50ml左右(原则:根系要浸 入溶液中),然后放置在实验架上进行盐胁迫处理。 4. 处理12-24 h后(具体应视情况而定),当高盐度处理的秧苗叶 片开始出现卷曲时,观测记载处理后各杯秧苗农艺形态性状 的变化,然后将各杯的秧苗叶片分别剪下、随机称取少量叶 片0.2-0.5g,放入PE手套中并做好标记,置于冰箱冷冻保存备
若盐胁迫强度较小,除盐后,植物生长可以恢复; 若盐胁迫强度较大,除盐后,植物生长不可恢复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境胁迫对植物伤害的表现
形态变化:生长停滞,叶片萎蔫、卷曲、变黄、枯 死等。
生理生化: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呼吸 速率下降或升高,细胞膜系统破坏,酶活性紊乱等。
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
适应方式: 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植物会在时空上躲避开不良环境,
如沙漠植物只在雨季生长、阴生植物在树荫下生长等。 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植物能够忍受逆境的作用。
实验二: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用氮蓝四唑(NBT)法来测定植物超氧化物 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力。
了解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SOD酶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SOD发现: 1938年Marn等人首次从牛红血球中分离得到SOD。
K+,其中脯氨酸是最有效的。
4. 增加脱落酸(ABA)含量。
植物盐胁迫
盐胁迫(盐害):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危害。通常土壤含 盐量达0.2-0.5%时就不利于植物生长,主要盐分:氯化钠、 硫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盐土:氯化钠和硫酸钠较多的土壤。 碱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较多的土壤。 盐碱土:含盐量0.6-10%。
五、实验分组
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水稻幼苗盐胁迫反应实验。 每小组设置3个处理:1个对照和2个不同盐浓度,每
处理2个重复,共6份样品。 注意每杯要做好自己的标记、写上组别或姓名。
预
《植物生物学实验》
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
避盐:植物通过某种方式将细胞内盐分控制在伤害阈值之下,以避 免盐分过多对细胞伤害。 泌盐:植物通过茎、叶上专门分泌盐分的盐腺(或盐囊泡)将盐分分 泌到体外,减少或避免盐分对植物的伤害,如红树植物。 稀盐:植物通过吸收大量水分和加速生长,稀释细胞内盐分浓度, 并将盐分积累在茎叶的肉质化组织,维持体内盐分浓度的恒定,如 碱蓬。 拒盐:植物对盐有一定的选择性吸收,并能将盐分重新分配在植物 的安全部位,从而降低盐分对地上部的伤害,如芦苇、灯芯草。
代谢破坏:叶绿体解体、光合速率下降;蛋白质合成受抑制、 分解加强,产生有毒物质,对细胞产生毒害。
膜透性改变:高浓度 NaCl 可置换细胞膜结合Ca2 +、K +,膜 结构破坏、功能改变,细胞内K+ 、有机质等外渗。
三、实验试剂与材料
➢ 试剂:氯化钠 ➢ 主要仪器与器皿:电子天平,低温冰箱,烧杯,
若盐胁迫强度较小,除盐后,植物生长可以恢复; 若盐胁迫强度较大,除盐后,植物生长不可恢复 盐害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
根据植物抗盐能力大小分为: 盐生植物:耐盐范围1.5-2.0%,如碱蓬、芦苇、红树
植物等。 甜土植物(非盐生植物):耐盐范围0.2-0.8%,如甜
菜、高粱等大多数农作物。
盐生植物的避盐机制
活性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 (H2O2)、单线态氧(1O2),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许多生物 功能分子有破坏作用、引起膜的过氧化作用。 自由基: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天然的非酶自由基清除剂有维生素E、谷胱甘肽、抗坏血 酸、类胡萝卜素等。 3. 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有利吸水:糖、有机酸、一些无机离子如
SOD分布: 广泛分布在各种生物体内,其活性高低可作为抗衰老的指标。
SOD类型: SOD是含Cu、Zn、Mn、Fe金属元素、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 由基的酶,其类型有Cu/Zn-SOD、Mn-SOD、Fe-SOD。
适应的形态生理变化:
➢ 形态变化: 如干旱条件下叶小、根系发达;
淹水时扩大根部通气组织; 冬季低温来临前生长停止、进入休眠等。
➢ 生理变化: 1. 生物膜结构改变,形成胁迫蛋白,如热激蛋白、抗冻蛋白等。 2. 保护酶系统受破坏
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 等组成的保护酶系统会降低或消除活性氧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自由 基水平很低,不会伤害细胞。 遭受逆境胁迫时,细胞内自由基积累过多,SOD等保护酶系统被破 坏,产生许多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丙二醛等,会伤害细胞。自由基 会破坏膜结构,损伤大分子生命物质,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紊乱, 导致植物死亡。
5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 标分析
实验一:水稻幼苗对盐胁迫的反应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如何对逆境胁迫产生反应。 ➢观察分析水稻幼苗盐胁迫后发生的形态生
理指标变化,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二、实验原理
逆境或胁迫(Stress):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生
物
逆因
境素
胁 迫
非 生
物
因
素
病害 虫害 杂草
温度:低温(冷害、冻害),高温热害 水分:干旱,湿害、涝害 盐害 酸雨 紫外线(UV) 营养亏缺、重金属
泌盐的红树植物(盐腺)
稀盐的碱蓬(肉质化)
拒盐的盐生植物
芦苇——地上部分拒盐
灯芯草——地上部分拒盐
植物盐胁迫的伤害表现
生理干旱:土壤中盐分过多使土壤溶液水势下降,导致植物 吸水困难,甚至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造成生理干旱。
离子失调:植物由于过多吸收某种盐类而排斥对另一些矿质 盐的吸收,导致营养缺乏或产生毒害作用。
容量瓶,量筒,PE手套等。 ➢ 材料:水稻幼苗 ➢ 胁迫方式:盐胁迫,配制浓度0~0.3mol/L。
四、实验步骤
1. 自己设计配制2个不同盐浓度的NaCl溶液并设置对照(CK)。 2. 挑选生长整齐一致的水稻秧苗60-90株,然后随机取10-15株于1个
烧杯中,观测记载描述盐胁迫处理前各杯水稻秧苗的农艺形态性状 (如苗高、叶片颜色、叶片数等)。 3. 各杯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aCl溶液50ml左右(原则:根系要浸入溶 液中),然后放置在实验架上进行盐胁迫处理。 4. 处理12-24 h后(具体应视情况而定),当高盐度处理的秧苗叶片开始 出现卷曲时,观测记载处理后各杯秧苗农艺形态性状的变化,然后 将各杯的秧苗叶片分别剪下、随机称取少量叶片0.2-0.5g,放入PE 手套中并做好标记,置于冰箱冷冻保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