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钢琴《练习曲》分析

合集下载

杜弗诺伊《钢琴练习曲OP.120》创作与弹奏解析

杜弗诺伊《钢琴练习曲OP.120》创作与弹奏解析

杜弗诺伊《钢琴练习曲OP.120》创作与弹奏解析作者:宋婕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2期宋婕钢琴诞生至今已有300余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制造工艺不断完善,演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基于演奏技术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产生了各具特色、数量巨大的钢琴练习曲。

通常,钢琴练习曲是指为钢琴演奏者提高演奏能力而编写的针对性较强的专项技巧练习用曲。

自浪漫乐派以来,钢琴练习曲除了用作技术练习外,同时强调艺术构思、注重感情的抒发,并表达一定的乐意。

目前,我国钢琴爱好者人数众多,钢琴热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怎样科学合理地学习钢琴演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怎样有条不紊地安排练习曲目,打好基本功,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了解,社会上的钢琴教学大多是从汤普森开始到拜厄,继而依次为车尔尼599、849、299……其间虽或穿插一些小品练习,但目前学生的启蒙学琴年龄越来越小,手的条件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我国很多普通高校音乐系科学生的钢琴练习常常是从849直接进入到299,由于功底不足,他们的弹奏往往会力不从心,作业完成显得很牵强,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1990年,在我国首次出版的由方百里注释的作品120(教学版)显然弥补了这一空缺。

它精炼的素材、简洁清新的风格,受到钢琴教师普遍的喜爱。

教材涵盖的技术训练比较全面,由于跨度较小,尤其适合“小手”弹奏。

其技术难度适中,可以更好地衔接849与299的进程。

一、写作构思1.首尾呼应、严谨有序的曲式结构一定的乐曲往往用一定的结构形式有组织有逻辑地表达音乐内涵。

钢琴练习曲亦是如此。

杜弗诺伊钢琴练习曲除极个别曲例(如第12首)是二部曲式外,几乎全部都是建立在单三部曲式结构上。

其中,单三部的形式多为带再现的A、B、A结构,少数为并列式的A、B、C结构形式(共二首)。

“A、B、A”的结构形式是以呈示主题——与主题进行对比发展——回到主题的陈述方式展开主题,使音乐的整体布局既有变化又能达到内容的统一。

军民一家亲钢琴曲教学分析

军民一家亲钢琴曲教学分析

军民一家亲钢琴曲教学分析
钢琴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是我国作曲家杜鸣心根据其代表作《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旋律进行改编创作的。

这首钢琴曲的旋律采用了海南黎族地区的音乐元素,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情。

在其创作上运用了西方基本理论写作手法,同时蕴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乐思,将西方钢琴作品的创作语汇与中国传统的民族化音乐特征相融合。

本文将对钢琴改编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该作品的民族化特征。

同时,根据自身的弹奏经验和体会,对这部作品在演奏处理与技巧的层面上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目的在于让演奏者能够更好的把握该作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

杜鸣心钢琴作品的回顾与启示——兼对当前钢琴音乐创作的思索与前瞻

杜鸣心钢琴作品的回顾与启示——兼对当前钢琴音乐创作的思索与前瞻

的艺术生涯里 ,创作 了大量优秀 的音乐作 品。其 中,钢琴作
品 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这些形式多样 、题材宽泛 、广为流
传的作品,在我 国钢琴音乐 中位置显赫 ,多数作品为广大业
内人士和钢琴学子耳熟能详 。 杜鸣心从小在民间音乐环境中长大 , 深受 民族文化 的熏
陶。青年时代跟随多位名师苦学钢琴 ,并在前苏联柴科夫斯 基音 乐学院多年留学,传统作 曲技法愈发深厚 、 西方文化 思 潮影 响颇深 。 杜鸣心正是在 中西不 同音乐文化 的氛 围和环境 中成长起来 , 他的大多数钢琴作品都打下 了中西音乐文化不 断交 融的深刻烙 印, 承载着中西音乐文化不断发展 的心路历
为突出 。“ 旋律 的写作 ,关乎作 曲者全面修养 的体现,反映 着 作 曲者对 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文化 的理解程度 、 掌握 的程 度,以及作者 的文化修养与人格 的力量 ” “ , 写作旋律的基本
功, 其根基仍然 是在 做人上” 用 来形容杜鸣心的作品再恰
当不过。
注重形式为 内容服务 , 作者本着从音 乐本 体出发,坚持 内容 决定形式的创作理念 , 形式再也不是对 内容 的约束 , 以“ 而形成 了内容展开的依据 ” 为艺术 指导思想 。 。 在坚持传统 技法 的同时,有意识挣脱传统形式 的羁绊和束缚 ,进行合理 的再创造 ,为作 品铺开清新 、流 畅的基调 。伟大 的音 乐家贺
结合 ,乐句起伏伸缩 自然考 究,大气磅 礴又不失婉约深情 。 多种形式 的半音模进和调式调性 的频繁 转换, 以民族特色 辅 的 “ 氏和声 ”与少许现代 技法 ,给 旋律带来绚丽多姿 、色 杜 彩斑斓的音响效果 , 描绘 出诗 的意境 ,继而表达 出诗的气质 和风格 。这一 点在作 品 《 水草舞》和 《 珊瑚舞 》中体现得尤

浅析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艺术

浅析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艺术

浅析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艺术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是由杜鸣心根据舞剧音乐改编而成的,共有七首,分别是《娘子军操练》、《赤卫队五寸刀舞》、《清华参军》、《快乐女战士》、《军民一家亲》、《常青就义》、《奋勇前进》,本文从《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钢琴演奏的音色触键、力度速度等演奏方面对钢琴组曲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进一步把握好作品的演奏技巧,从而更细致地表现作品的音乐风格。

——1、作曲家杜鸣心访谈丨“江青说我写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像黎锦辉的靡靡之音。

”;2、作曲家杜鸣心丨用动人故事谱出动听音符;3、跟杜鸣心先生上一堂作曲课;4、九旬杜鸣心丨70载北京生活再谱新曲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是由同名舞剧音乐改编而成的,由同名舞剧音乐改编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可谓是声色具备,首先我们来说“声”:作为一部为钢琴而作的演奏曲,它的声音充满无限的魅力,在作曲家笔下音乐活了。

其次说“色”:就因为该组曲有它丰富真实的音乐内涵,体现舞剧的戏剧性和人物的形象,构成组曲完整的内容。

首先,该组曲在音乐主题的运用上具有一定的特色:组曲音乐中的每首曲子描绘的是舞剧的相应场景,杜鸣心在创作该组曲时也是以舞剧音乐的代表性主题和乐段为依据的,所以,音乐主题性特征是此首钢琴组曲创作的主要特色。

一个鲜明的主题往往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一个组曲的不同乐曲当中。

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中有三个基本的主题――①娘子军连连歌主题:该主题是以羽调式来表现它的进行曲风格,旋律琅琅上口,体现了娘子军们严谨的军风和坚毅充满朝气的步伐,在钢琴组曲创作中运用了十分频繁。

该主题第一次引用是在组曲第一首《娘子军操练》中的开头处,也是整部作品的开始,作者采用双手跨越三个八度的和弦齐奏的方式呈现,展示了整部舞剧的主题,精神饱满,气势磅礴,体现了娘子军这支革命队伍的实力和气质。

②娘子军连连歌主题第二次出现是在《清华参军》结尾处,但是此时该主题不是它的原型,在主旋律音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形,旋律的节奏加入了附点,琶音式的织体较之原来柔美了许多,改变了原来的进行曲风格。

杜鸣心《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音乐本体研究

杜鸣心《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音乐本体研究

杜鸣心《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音乐本体研究
王慧芳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4()6
【摘要】杜鸣心《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的音高材料在调性、进行方式、节拍节奏与配器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对年轻一代作曲家创作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王慧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分院键盘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乐为心声心为乐鸣——杜鸣心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创作思想与文化内涵
2.中的为工独抒性灵——杜鸣心钢琴协奏曲《春之采》音乐阐释
3.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研究
4.音程结构力的探索与实践——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音高逻辑解析
5.杜鸣心《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的创作与演奏风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师钢琴教学中对中国作品的选用及鉴赏分析

高师钢琴教学中对中国作品的选用及鉴赏分析

高师钢琴教学中对中国作品的选用及鉴赏分析罗宏宇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钢琴这一乐器或者是音乐本身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引入和接受很多西方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时,更需要从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进行融合渗透中国的作品,才能快速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

关键词:高师钢琴教学;中国作品;鉴赏分析钢琴是西方的经典乐器之一,从钢琴逐步引入中国开始就有很多学生喜欢学习钢琴,而高师学生的音乐情操培养中钢琴更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着很多为外国作品律论的教学误区,不仅是在忽略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也是对民族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的否认。

虽然西方优秀的钢琴作品十分多,并且学习这些作品也是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培养和养成不同审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百年的发展与演变中已经累计了非常多的音乐作品,需要高师钢琴音乐教师,将这些作品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有计划的融入五声性手指基本练习加强文化自信,增强对不同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国钢琴作品与中国音乐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相关的联系,既完善了高师钢琴教学体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开展钢琴教学中,钢琴手指指法练习十分重要,不仅仅是中国钢琴乐作品,需要根据每一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技巧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指法。

在西方的钢琴作品中同样需要,由于西方钢琴作品,存在着大小调的区别,而手指技法的使用则更加重要。

通过手指训练法,能让学生快速的了解不同音调的练习要领,比如说在练习邻指弹奏小三度,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什么是五声性调试,如何做到转调,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音节则需要特别训练。

这也是针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学习时,高师钢琴音乐教师所需要了解的内容之一,在中国钢琴音乐教学中常见的音调有和弦音、琶音等。

在高师音乐钢琴教学中,作为高师教师可以选入更多的中国音乐曲目来帮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说可以将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中加入一些中国的练习曲目,通过这些练习曲目让学生作为练习参考,能快速提高学生练习的质量以及练习的效果。

钢琴曲《常青就义》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钢琴曲《常青就义》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作者:赵莹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08期【摘要】钢琴曲《常青就义》选自中国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

该组曲是由同名的芭蕾舞剧改编而来的,共有七首乐曲,其中第六首就是《常青就义》,这首乐曲表现了娘子军连队党代表洪常青被敌人南霸天所俘而英勇就义的壮烈场景。

全曲共分为ABCDE五个部分,本文主要从作曲家及作品创作背景、作品音乐分析、作品演奏及情感分析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更好地演绎和诠释出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常青就义;杜鸣心;音乐分析;钢琴曲【中图分类号】J624.1;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079-02【本文著录格式】赵莹.钢琴曲《常青就义》的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J].北方音乐,2020,04(08):79-80.一、作品创作背景钢琴作品《常青就义》选自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

该组曲共由七首乐曲组成,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一九七五年,杜鸣心先生主要以有他本人参与集体创作的芭蕾舞剧为音乐蓝本,改编成了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

作者紧密结合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同时又对创作之初形成的钢琴谱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钢琴曲《常青就义》隶属于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

二、作品音乐分析钢琴曲《常青就义》所采用的是比较特殊的五段体的曲式结构,具有鲜明的中国曲式结构的特点,并没有像该组曲中的其他乐曲一样采用常见的西方曲式结构,这一点使该乐曲在整个组曲中显得比较独特。

该曲分为A、B、C、D、E五个部分,没有通常的再现,相互独立,每一部分又都起着推动乐曲发展的作用。

A段由a、a1两个乐句组成,a乐句采用的E羽调式,a1乐句是对a的变化展开的重复,基本的旋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a1乐句的织体较a乐句更为丰富,a乐句中右手的主旋律多采用的是单音来表现,左手采用震音的形式,而a1乐句中右手的主旋律采用的是八度的形式,使旋律更加厚重、更为突出;左手也由a句单一的震音变为上下行的五连音、六连音形式,使左手的音域得以扩大,情绪上也更为激动。

浅析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艺术

鹱 入

, I 、
… ~
五年 荔 ▲T 忍朋

浅 析杜 鸣心钢琴组 曲 《 红 色娘子军 》的演奏 艺术
一柳慧源 ( 泉州第十一中学 福建泉州 3 6 2 0 0 )
【 摘 要 】 钢琴 组 曲 《 红 色娘子 军 》是 由杜呜心根 据舞剧 音 乐改 编而成 的,共有七 首 ,分 别是 《 娘子 军操练 》 、 《 赤 卫队五 寸刀舞 》 、 《 清华参 军》 、 《 快 乐女 战士 》 、《 军民一 家亲 》 、 《 常青就 义》 、《 奋勇前进 》 ,本 文从 《 红色娘 子军 》的创作 背景 、艺术特 色等方 面对作 品进行 分析 ,并从钢琴演 奏的音 色触键 、力度速度 等演奏方面对铜琴组 曲进行初步的探 索,以期进 一步把握好 作品的演奏技 巧 ,从而更细致地表现作品的音 乐风格 。 【 关 键词 】 钢琴组 曲; 《 红 色娘子 军》 ;演 奏 【 中图分 类号 】 G 6 3 . 3 【 文献标识码 】 A 钢琴组 曲 《 红色娘子 军 》是 由同名舞 剧音乐改 编而成的 ,由同名 舞 剧音 乐改编 的钢 琴组曲 《 红色娘 子军 》可谓 是声色具备 ,首先我们来 说 “ 声”:作 为一 部为钢琴而作 的演奏 曲 ,它的声音充满无 限的魅 力 ,在作 曲家笔下音 乐活 了。其次说 “ 色 ”:就 凶为该组 曲有 它丰 富真实 的音 乐 内涵 , 体 现舞剧的戏剧性和人物的形象 ,构成组 曲完整 的内容。 首先 ,该组 曲在音 乐主题 的运用 上具有一定 的特色 :组 曲音乐 中的 每首 曲子描绘 的是舞剧 的相应场景 ,每个 场景都有 它的主题 ,杜 鸣心在 创作 该组 曲时也 是 以舞剧 音乐的代表性 主题和乐段 为依据 的,所 以 ,音 乐主题性特 征是此首钢琴 组曲创作 的主要特色 。一个 鲜明的 主题往 往 以 不 同 的形 态 出现 在- - 一 个 组曲 的不同乐 曲当 中。钢琴组 曲 《 红色娘 子军 》 中有 三个基小的主题—— 娘子军连连 歌主题该主题 是以羽调式来 表现它的进行 曲风格 ,旋律 琅琅上 E l ,体现 了娘子 军们严谨 的军 风和坚毅充 满朝气 的步 伐 ,在钢琴

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2023.4ART RESEARCH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沈阳音乐学院/张三未摘要:钢琴诞生之后,以洪亮的音响、丰富的色彩和交响性织体的特点,在全球备受欢迎,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乐器。

中国的钢琴音乐史只不过短短百余年,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在创作水平、演奏技巧、欣赏水准等方面成就斐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作曲家们的努力。

杜鸣心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作曲家,是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一面旗帜,他根据同名芭蕾舞剧改编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融传统与现代创作技法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气韵。

对《红色娘子军》的艺术特点和演奏进行研讨,将会对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起到重要的指引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艺术特征杜鸣心(1928-),湖北省潜江市人,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39年从保育院被选拔到重庆陶行知育才学校学习音乐,曾师从著名俄籍钢琴教授查哈罗夫。

1954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回国后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

2001年入选《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作曲家名人录,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杜鸣心在中国芭蕾舞剧音乐领域投入了很大的心血,《鱼美人》(1959)和《红色娘子军》(1964)两首舞剧均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杜鸣心的作品不仅在我国早期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音乐发展影响也很深远。

尤其是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改编,既保持了原作的风采,又发挥了钢琴的特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首屈一指的优秀钢琴曲目,对中国钢琴创作和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杜鸣心的音乐创作特色杜鸣心艺术创作(包括音乐创作)历来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体现出个人的独创精神和独特风格。

“杜鸣心风格”的特色之一就是以跌宕流畅、优美动听的旋律与丰富的和声色彩交融在一起,来抒写与乐曲内容相谐和的真情,特色突出而又鲜明。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曲目讲解第三项内容是复调性乐曲一共有三首,自选一首。

第一首《二部创意曲》(No.8)巴赫曲这首二部创意曲在原来的考级中也有,因为它非常经典,所以,在这次的新版本教材中还是选用了。

首先,巴赫作品的处理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由于这些作品的原谱上是很少有什么(除音符以外)标记的,所以,这个版本中的标记仅供大家参考,不限制各位教师和考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发挥,只要是符合巴赫风格的处理,都是允许的。

这首作品,我们选用了一种很有精神、生动的处理,以做参考。

主题是跳音和连音组合,而且,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都要保持相同的很精神、生动的性质。

根据乐谱上的标记,八分音符是断奏,要弹得干净利落;十六分音符相对来说连一些,手指积极主动,但不能弹得很连很粘,其实,是一种很颗粒的非连奏。

对主题的处理,大家要特别注意处理最高音位置的八分音符“F”,不能和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连着弹,而是要分开。

这在后面主题多次出现的地方也要统一处理好。

第4到7小节这种音型弹奏的时候要强调节奏的点,每四个音把第一个音稍加强调。

第5和6小节两只手同时的地方,要靠这个节奏点把两只手对齐,不能四个音都重。

这首曲子有一些很难的句子,要独拿出来仔细练习。

比如,第10小节,右手的位置比较开张弹奏的时候手臂要用转动的动作,手掌和手指不能松懈,要有架子感,手掌像跷跷板一样左右转动。

类似的还有第19至20小节,右手又与第15小节类同。

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部分十六分音符的地方有的加了跳音记号。

但是,这种跳音不是要跳起来,而是要弹得干脆、颗粒、不拖泥带水,而且音点很清楚,就已达到跳的效果了,不能因为弹奏跳音把手抬得很高,那样的话不但弹不出好的声音,还会因为离键过高而没有把握性。

这种跳音如果弹得明亮、干净,会显出其中的旋律性,是很好听的。

这首作品作为二个声部的创意曲,大家一定要按照上面的原则先分手弹奏得很熟练,很清楚,节奏很统一了,再两只手合起来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

■— 0 __

… …

●… ● ■
● 2 L至
— ■—一


’ 卜 f b0 l r r
这 首练 习 曲的五 个 主要旋 律素 材都 是 围绕五 声性 调式 的五个主 干音 展开 ,并 且 除引 子外 的其他 四个 在
音 型 、织体 、旋 律表 现手 法上 具有 很强 的同一性 ,加强 了作 品的连 贯性 ,一 气 呵成 。
二 、创作 手法 之和 声运 用
五 声性 旋 律 的和 声运 用 一直 是 体现 中国风 格 的 关键所 在 ,经 过 几 十年 来诸 多作 曲家 的 不懈 努 力和 探 索 ,总结 出几 种常用 并 有效 的处 理方法 ,譬 如 :空 四五度 和弦 的使用 ;省 略三度 和 弦 结构 中某些 矛盾 比较
缓 展 开 ,犹 如伴 着升 起 的朝阳 响起 的 山寨号 角 ,驱散朦 胧 的晨 雾 。谱例 l :
第一 主题 是一个 自高到低 欢快 奔腾 十六 分音 符 跑动 的乐句 ,奏 出鲜 明欢 快 的五声 性旋 律 ,仿 佛热 烈 的 劳动 沸腾 了安静 的 山林 。谱例 2 :

^ 差 # ・ ・一 I 暑 车 ・ 量 ●一 ■ . 毒 ・ 羔 ・一 # # ・ ●一
突 出 的和弦 音 ( 三度 间音 ) ;在 大 三和 弦基 础上 附加六 度音 的 方法 ;采 用 四度侵 入 三度 叠 置和 弦 ,形 成替 代 音和 弦的 方法 ;使用 二度 结构 的和 弦 ( 音程 )等 形成 五声 式和 弦 结构 ,与五 声性 音调 相适 应 。 在 这 首练 习 曲中 ,杜 呜心 重 点运用 了纵 向和 弦 以 四五 度叠 置为 主 的几种 方法 。作 品第 6 、8 2 、7 、l 、
连 接句 之后 是第一 主 题 的变奏 ,运 用与 主题 句相 同的音 型 ,并 在此 素材 基础 上发 展衍 变 了旋律 音调 。
谱 例 4 :
7 6
维普资讯
,I、 , 、 J, 、
■ 、, 、J r 、

| J
^ *

一 一I P
处理 钢琴 演奏 技术上 的优秀 经验 。


创作 手法 之旋 律音 调
线性 音 乐语言 是 中国传 统线 性 思维 的产物 ,它是 中 国音乐 区别 于西方 音 乐风 格 的重要 特征 ,是在 中国 音 乐风格 中起 着主 导 、甚 至决 定性 作用 的表现 手 段 。这 也正 是在 中 国近 现 代专 业音 乐创 作对 中 国风格 的追


1 一。; ;一。 一-。j ; 1 L
・ I L。 - _
一寸
. L h 二


第 _ 主题体 现 出与第 一 主题不 同的风格 ,主旋律 在 右手 部分 , 由八度 加音 的和 弦构 成 ,塑造 了粗 犷 、 二 豪放 的舞蹈 场面 ,具 有鲜 明 的少数 民族 音乐特 质 。左手 部 分是连 续跑 动 的十六 分音 符 ,与第 一主题 形 成旋 律织体 互 换 ,作 为 右手旋 律 的背 景衬 托 。谱 例 5 :
, ● ■- ■i
● ■ -

. 一
・ - l 上 L ・
l l ● 亡
。 ・

连接句是典型的钢琴音乐语言,这种西方式的旋律表现手法与中国五声性调式的完美结合,突出的高
声 部旋律 音走 出清 晰 的旋律 线条 ,多声部 的 音响效 果 使音乐 形象 更加 丰满 。谱 例 3 :
维普资讯
杜 鸣心钢 琴 《 习 曲》分析 练
潍坊学院音乐系 窦青 杨成秀 朱 芳
如何 以钢 琴音 乐 这种外 来 艺术 形式 融合 中 国风格 ,亦 即创 作 具有 中 国风格 的钢 琴音 乐 ,是 我 国 以 自赵 元 任 为发端 的钢 琴音 乐创 作 中一代 代作 曲家 不断 探索 的课 题 。中国风 格钢 琴练 习 曲的方面。15 年 ,尚在前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 的杜鸣心先生,曾在导师楚拉基教授 的指导下创 95
作过 一 首钢 琴 《 习 曲》 练 。这 首 作 品据 杜 鸣心 先 生本 人 回忆 , 正是在 导 师 楚拉基 教 授 “ 写作 要 有 中 国民族 风格 ”的要 求下创 作 的 。本 文将 对这 首作 品进 行音 乐分 析 ,探 求作 曲家 在 力求展 现 中 国风 格 的创 作手 法和
求历程中,作曲家们首先选择 了从旋律音调的中国风格入手的原因。对中国传统旋律音调的吸收运用,主
要表 现 为对 旋律素 材 的汲取 提炼 和对 现有 民间 曲调 的借 鉴两 种 形式 。
这首练习曲由五个主要的旋律素材发展而成, 它没有采用固有的民间曲调的素材, 而是通过五声性的 音调、节奏等素材的提炼使作品旋律充满 了浓郁的中国风格 。引子由单线条的五声旋律在 m p的力度上缓
个 的和 声效 果统 一起 来 。这 中 间一些和 声 的处理 也 可 以理 解 为是将 三度 叠置 的三 和弦 省 略 了三 音 ,例 如第 6小 节 ( 见谱 例 2第 1 小节 )第二 拍 的两个 和弦 :第 一个 是省 略 了三音 的大三 和 弦 ( 和弦 ) 宫 ,它代表 了大 小调 体系 中的 主和 弦 ,与 五声 性 的旋律 不协调 ,因此需 要省 略 ;第 二个 和 弦是 省略 了三 音的 小三 和弦 ( 商
1 3、 1 4、 3 7、 3 8、 41 4 、 3、 4 7、 4 9、 51 5 、 8、 6 4、 6 6、 6 7、 6 8、 7 0、 7l 7 、 2、 7 4、 7 5、 7 6、 8 2、 8 3、 8 4、
16 0 0 、18小节 中的左手 使 用 了空 四五度 的和 弦结构 ,使音 响干 净 、明快 ,衬托着 五 声性 的旋律 线 条 ,使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