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站桩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站桩时,那时我还只能蹒跚学步,令我非常抗拒的运动。

其实,没有别的运动能让我像站桩这么有趣,尽管那时候我并不懂得去欣赏它。

当我开始练习站桩时,我总是会因挑战而感到兴奋,也总是会因被击倒而感到懊恼,但我从未放弃,并在之后几年里把自己的站桩技术不断提升。

三十年过去了,站桩仍然是我最爱的运动,每一次练习都能令我重燃对它的热情与对把它做到更好的渴望,尽管三十年来,我从小孩到老人,从低级到高级,从有职业情结到无业游民,从跑步到跳舞的各种变化,我们的技术与热情都未曾改变。

三十年来,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站桩在舒服程度上有着巨大的进步。

从头到脚的身体技术,从前蹲到后蹲,从侧偏到旋转,从水平走到斜线走,从速度到准确性,我从未停止过练习改进,反而越来越有信心与技巧,同时也越来越觉得它的乐趣与意义。

站桩既是一项有趣又有意义的运动,也让我获得了非常深刻的感受。

这三十年来,我一直当着一名站桩者,也是一名站桩支撑力量的建设者。

我练习站桩,把它当作一种思考状态,一种自身技术与水平的检验,一种人物升华,还可以更真挚地与他人交流。

站桩让我感受到精神的温暖,给我带来了持久的心理安全感。

我们老一辈在三十年前,用着极力推广站桩运动,让它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今日我们看到站桩越来越流行,让我深感自豪。

我们若能把站桩技术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我们的家乡就会更加繁荣,更多的朋友将会
接触到站桩,站桩文化也会越来越普及。

经过三十年的磨砺,我终于能够真正懂得站桩的乐趣与意义。

而这三十年的投入,值得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永恒的记忆。

一位练习形意拳多年前辈的心得体悟(干货)

一位练习形意拳多年前辈的心得体悟(干货)

一位练习形意拳多年前辈的心得体悟(干货)一.初学站桩平生第一次知道形意拳这回事,是在读大学时,于图书馆的武林杂志上了解到的。

当时只是知道形意拳厉害,也一直很仰慕前辈们神奇的形意拳功夫,在现实之中却一直无缘遇到教形意拳的老师。

直到毕业之后,返校参加武协周年志庆,才见过一个老前辈演练形意连环崩拳,那时真是开了眼界,见识到了形意拳刚猛霸道的特点。

那时由于还在练习外家的东西,所以却并不是很有诚意学,待到想学之时老前辈已经作古了。

于是内心一直引以为憾,直到遇到我现在的老师。

我的习练形意拳的历程才算开始了。

形意拳由习练之日起,便一直强调站桩,也即是三体式。

那时刚站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好奇与期待,总是在想自己会在桩里站出什么神功来。

老师只是淡淡的说:你慢慢站下去就知道了,里面的确有东西,如果没有东西,以前的老前辈也不会这么强调它。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练这个桩你肯定不会练到飞起来。

那时心里不由的觉得老师真是幽默,同时自己的心也沉静下来了,既然自己这么喜欢形意拳,那自己一定要立志把这个桩站好。

果然一个星期下来,觉得自己身上的内气逐渐增强,虽然站着的时候觉得膀子有些酸痛,可是一歇下来,酸痛就没有了,觉得精力特别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那时我便去找老师,老师有点意外,显然是很高兴说:一开始我以为你不会站下来,没想到你还真有心,我教过很多人站三体式,结果他们都静不下心来站,形意拳不站桩是练不出来的。

你有现在的感受说明你开始上道了,不错。

于是这回老师又认真的给我校正了一下三体式,很奇怪每次老师跟我讲的东西都不多,可是每次老师跟我讲东西的时候我都信心十足,虽然知道老师懂得东西很多,而老师每次只是跟我讲一点点。

老师只是说你能练上这个功夫得多大的缘分呀,慢慢练你迟早能出大功夫的。

从此,我天天站三体式,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怕给自己压力,所以只是站15分钟,逐渐越站越有味,便站到30分钟,半年之后,我竟能站到一个半小时,那时我再问老师三体式是否要越久越好,老师说:能站久一点当然好呀,一般标准是能站到2个小时,但是不必天天站这么久,只是需要有这个能力而已,如果能天天站,30分钟都已经很不错了。

形意拳心得体会

形意拳心得体会

形意拳心得体会张蕾由练习之日起,便一直强调站桩,即三体式,刚站的时候枯燥无味,也静不下来,老师教的人也多,感觉不会注重于我一人,又想站桩能练出什么!每天也就应付了事,过了三个月,老师终于开口让跟着打拳,内心欢快不已,当我跟着练的时候发现,自己脚步不稳,每个拳都摇摇晃晃,这才体悟到站桩的重要性。

于是,从新回到最初开始站桩,刚开始时肌肉再撑,时间稍长点,浑身僵硬,过半月左右,僵力渐渐化去,也觉得身上越来越扎实,再过一段时日,认为自己能静下来了,感觉浑身又酸又痒,渐渐得感觉到站桩使自己的内气逐渐增强。

站桩还可以提升灵敏度,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练拳没有听到闹钟再响,吵醒身边的小妹,她一拳过来,被眼还没睁开的我用胳膊挡住转动着把她的拳化到一旁。

这才睁开眼睛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站桩真的在使自己不断变化,内在的体会:妙不可言。

要想出功夫,光站桩是不够的,还要练习套路和推手。

形意拳分明劲,暗劲,化劲三个阶段,明劲讲力,力到极点是柔。

暗劲讲柔,柔到极点是化。

练到化劲的功夫才能逐渐轻灵虚无。

如果练形意拳不琢磨如何练柔练暗,那一辈子也上不了层次,明劲打常人好用,遇到听劲较好的人就用不上了。

老师常说:精心会悟,身体力行。

就是让我们:用心体悟,用行动去实践。

形意拳和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它是个特殊的松、紧节奏发力锻炼。

收的时候吸气,发的时候呼气。

任何功夫都离不开力量和速度这两个基本要素,形意拳也如此。

只是它的发力点与其它功夫不同,老师常说:形意拳的发力像鞭稍,看似柔软,打到身上刺痛。

有很多东西老师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如: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只要用心去体悟,用行动去实践。

一定可以使自己真正达到“形意合一”。

只要坚持不懈练习,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变化,由不会到会,最后由会到精。

我们练拳也是: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形意拳训练总结报告范文(3篇)

形意拳训练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形意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

它以独特的技击理论、丰富的技击技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武术爱好者。

本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训练后,对形意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现将训练总结如下。

二、形意拳训练内容1. 基本功训练(1)站桩:站桩是形意拳训练的基础,通过站桩可以锻炼人的筋骨、增强体力、提高内功。

在训练过程中,我按照师父的指导,坚持每天站桩,逐渐掌握了正确的站桩姿势和呼吸方法。

(2)基本功套路:形意拳的基本功套路包括十二形、三节拳、五行拳等。

这些套路既包含了技击动作,又注重内外兼修。

在训练中,我反复练习基本功套路,提高了自己的招式熟练度和实战能力。

(3)单操:单操是形意拳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单操可以锻炼人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力量。

在训练过程中,我认真练习各种单操,提高了自己的实战技巧。

2. 技击训练(1)拆招:拆招是形意拳技击训练的基础,通过对招式的拆解,理解招式的技击用意和作用。

在训练中,我跟随师父学习拆招,掌握了各种招式的技击方法。

(2)喂招:喂招是形意拳技击训练的关键环节,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不断练习喂招,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攻击。

(3)对招:对招是形意拳技击训练的高级阶段,通过实战演练,检验自己的技击水平。

在训练中,我积极参与对招,提高了自己的实战经验。

(4)散招:散招是形意拳技击训练的最高境界,要求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各种招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练习散招,提高了自己的实战能力。

3. 内功修炼(1)呼吸:呼吸是形意拳内功修炼的关键,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提高内功水平。

在训练中,我遵循师父的指导,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内功水平。

(2)意守:意守是形意拳内功修炼的重要环节,通过意守可以调整人的精神状态,提高内功。

在训练过程中,我坚持练习意守,提高了自己的内功修养。

三、训练成果1. 技击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训练,我的技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桩功是武术的基础,各门中国武术均重视桩功的修炼。

拳谚有云: 欲学拳,先站桩。

形意拳对桩功尤为重视。

有形意拳家曰: 欲学形意拳,先站三年桩。

形意拳对桩功的重视程度超过大多数拳种。

形意拳的桩功练习具有筑基、壮体的功用。

首先,通过桩功练习,学者可掌握形意拳对身体各部的要求和要领。

如头顶,胸含,肩沉,肘坠等。

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练习,逐步加深理解。

其次,通过桩功练习,对下肢力量和膝关节各部韧带的强度能起到增强和壮大的作用。

其三,通过桩功练习,可使练习者体会和掌握桩功的间架结构和身体各部姿式的要求和要领。

通过长时间的站立,保持姿式不动,可以提高练习者本体的感觉能力。

通过老师的调整和自我的调整,逐步建立正确的姿式定型。

为今后学习动作,学习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四,通过桩功练习,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精神集中,排除杂念,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至桩功的练习中来。

注意全身各部的放松,加强呼吸的调节。

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调和气血,提高抗病能力,达到益寿延年。

其五,通过桩功练习,可提高技击意识,增强技击能力。

形意拳桩功包括:无极桩,浑圆桩,子午桩即三体式桩,乾坤装,定劲桩,鸡腿桩,降龙桩,伏虎桩,五拳桩,砸桩等。

每种桩法都有它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姿式,不同的意今,而达到不同的目的。

一定的桩法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

这些桩法都是形意拳的前辈先贤们经过长期的练功,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对形意拳技法功夫的练习,长功和养功都是行之有效的。

这几个桩法虽各自都有不同的侧重面,不同的姿式动作,不同的功用。

但都是围绕着三体式这个核心桩法而练习,而补充。

这是我多年来练习的心得体会。

站桩的感受与心得感悟

站桩的感受与心得感悟

站桩的感受与心得感悟1. 站桩的时候啊,那感觉就像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地上。

你想想,一棵大树经历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咱站桩不也得有那股子坚韧劲儿嘛!我就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有力,心情也特别平静。

2. 站桩真的很神奇诶!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每次站完,都觉得自己焕然一新了,就像给身体和心灵都做了一次深度保养,这效果多棒啊!3. 哇塞,站桩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宁静啊,简直无法形容!就如同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我站在那里,仿佛一切烦恼都离我远去了,能不享受吗?4. 你们知道吗,站桩就像是一场和自己身体的对话。

我能感受到每个部位的反应,就像它们在跟我诉说着什么。

这多有意思呀,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领域。

5. 站桩的感觉,哎呀,真的很难准确描述。

有点像沉浸在一种温暖的怀抱里,特别舒服。

就好像冬天里裹着厚厚的毛毯,那叫一个惬意,你们能体会不?6. 站桩的时候啊,时间都好像变慢了呢。

就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我可以尽情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这感觉真的太独特了,没试过的可得赶紧去试试呀!7. 站桩给我的心得感悟就是,要坚持!这就好比跑马拉松,中途可不能放弃。

每次想要偷懒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然后就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收获,这多值啊!8. 站桩真像一场奇妙的旅程,身体的各种反应就像是沿途的风景。

有时候会酸会痛,那不就是旅途中的小坎坷嘛,但闯过去就会看到更美的风景呀,是不是?9. 哎呀,站桩的那种专注感,真的太绝了!就像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这感觉多神奇,就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一样。

10. 站桩真的让我感触很深,它让我明白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

就如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只有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呀,这绝对是真理!我的观点结论:站桩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它能带给我们身体和心灵上的诸多益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尝试和坚持。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站桩心得体会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长时间站立,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这对我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但是,通过站桩的实践,我逐渐体会到了站桩的好处,也发现了一些突破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站桩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

站立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好身体的脊柱和各个关节的位置,使它们处于一个正常的、自然的状态。

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和加强我们的背部和腹肌,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站桩还可以改善我们的体位,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端正和笔挺,减少腰椎和颈椎的压力,预防脊柱的疾病。

其次,站桩有助于调整呼吸和调整心态。

在站立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但同时要保持力量的支撑,这需要我们找到呼吸的节奏和力度,使呼吸更加深长和舒适。

通过调整呼吸,我们可以让氧气更好地进入我们的身体,以满足我们的身体需求。

此外,站桩也可以让我们远离外界的杂念和干扰,集中注意力,提高专注力和思维能力,让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

再次,站桩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站立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既不能过于放松而昏昏欲睡,也不能过于紧张而焦虑不安。

通过站桩,我们可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平衡自己的心理,培养内心的安稳和坚定。

无论是面对工作的压力,还是遇到生活的困难,我们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不被外界的风波所动摇。

最后,站桩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耐力和毅力。

长时间站立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逐渐适应和克服。

通过站桩,我们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和耐力,培养我们的毅力和决心,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信念,不轻言放弃。

综上所述,站桩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多的好处。

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力量和稳定性,调整呼吸和心态,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耐力和毅力。

通过站桩的实践,我发现了许多突破的方法和技巧,也深刻体会到了站桩的好处。

我相信,只要坚持锻炼,站桩一定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站桩是一种传统的武术功夫,自古以来就有传人。

在当今社会,站桩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武术和拳击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站桩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我从事站桩三十多年,在这期间体会到了太多太多,也收获了不少快乐和满足感,从而让我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下就是我练站桩三十年的感受:
首先,站桩的训练能够培养人的耐力和力量。

我们通过站桩的训练,耐力明显提高,而力量也逐渐增强。

站桩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使身体强健,比一般的身体锻炼要有效的多。

其次,站桩的训练能够强化自身把控力。

站桩的训练意味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尤其是身体的把握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使我们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第三,站桩的训练能够改善心理素质,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境。

站桩的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身体和情绪,使我们更有耐心,更有容忍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困境和挑战。

最后,站桩的训练能够帮助人们提升气功水平。

因为站桩训练有助于增强腹部核心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气功,能够更好地应用气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三十多年来,经历了站桩的训练,我有很多感受。

站桩的训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强健,也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能够更好地改善气功水平,从而提高我们的功夫水平。

当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才能够真正地获得好的收获,才能够有所进步。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练习,只有拥有毅力和坚持才能够取得成功,也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练站桩几十年的快乐和满足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站桩心得体会形意拳站桩心得体会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可以学会控制、移动和强化身体上的肌肉。

师祖王芗斋大师就是一位很瘦的人,没有发达的肌肉,但他却是一位无人能敌的武术家,许多武术高手在跟他握手以后都不愿跟他比武,原因是他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力。

这也是他能够轻轻一碰就能伤人的方法。

他已经掌握了内动训练的方法。

不幸的是,就像他书上所说的那样,许多练武的人失去了训练的方向,仅仅依赖一些累人的武术动作。

于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外表看来并不强壮,但是他们的内力却无人能比。

他们的下身就像是一座埃及金字塔。

他们的根基非常有力。

于教授的学生们以他们的力量和下肢训练而著称。

下肢有人体最多和最大的肌肉群。

矛盾师祖王芗斋大师自称“矛盾老人”。

他的每个向前动作都有一个向后运动,每个向上动作都有一个向下运动。

每个动作或发力都伴随着反向的力。

这与牛顿的运动力学概念相似,叫做六向理论。

曹师叔一开始训练我大腿的紧松。

膝盖向前顶,臀部和腰向后靠。

腰要向外顶,这样可以使这些部位的肌肉和肾更强壮(中医理论中,人的力量来源于肾)。

这种训练也加强了腿部力量。

这种矛盾的训练方法也可以用在下肢上。

因此,脚、膝和臀部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下三角或下金字塔,这些是以后训练的强大基础。

这也形成了一个框架来支撑后背及其它任何动作。

以前我训练的时候总是用我的后背来做动作或推手。

这就意味着我的后背就会过度劳损而导致持续的疼痛。

我以前经常看医生,做按摩和吃止疼药。

但是经过这种训练以后,我现在可以使用我整个下身的力量,降低我后背的负荷,因此,腰疼消失了。

紧松站桩中的紧松与体育馆里通常的伸展动作不同,它指的是肌腱和“休息肌”。

肌腱是肌肉两头很小的部分。

用紧松锻炼这些肌腱可以使它们更强壮。

这可以通过放松工作肌来达到。

这种训练可以使中间的肌肉和两端的肌腱做为一个整体来工作。

“休息肌”就是于教授所说的反向收缩的肌肉。

当你用手举起重物的时候,你主要是用肱二头肌。

相反,你放松这块肌肉的时候,放下重物的时候,你用的就是反向收缩的肌肉。

这是无意识的运动。

如果你不使用这些肌肉,你就只能举起重物而不能放下。

就像一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电梯。

站桩能训练这三部分肌肉像一块肌肉那样工作。

最后你就成了师祖王芗斋大师所说的“竹子”。

他说他之所以可以打败其他武术高手,就是因为他像一棵粗壮的竹子,而其他人像立在一根筷子上的坛子或花瓶。

这是因为这些人的下身弱,不能支撑他们强壮的上身。

这就像一个用单腿脚尖站立,头上顶着一张桌子的人,别人很容易将他们推倒,甚至只要一支铅笔就够了。

师祖王芗斋大师就能够运用他下身的力量,他的肌肉和肌腱能够一起发力,所以,他的每个动作都用了五块、十块或者更多肌肉块的力量。

这也是于教授的学生们为什么做一个很小的动作就能产生很大力量的原因。

他们身上的每块肌肉都产生一定比例的力量,因此合起来的力量就比使用单一肌肉块更强有力,更稳固。

他们推出的力就像是从脚上发出的。

肌肉之间的连接就是于教授所说的“三肌肉理论”。

由于我本人医学知识有限,曹师叔就把这个理论描述为“三驾马车”。

马车由三匹马拉着。

中间的那匹马是主马,通常做了所有的工作,旁边两匹马就偷懒,只是在两边散步,这两匹马没做任何事情。

在这个理论中,中间的那匹马就是主要的工作肌,就像是肱二头肌,它会自然而然地工作,不需要更多的训练。

而左边的马就像是肌腱,它们很弱,需要锻炼。

右边的马就像是背面的“休息肌”。

通过训练,它能变得很强健。

运用这种思想,你就可以减少中间那匹马的用力,它不用使出全部力量,而每匹马只要用三分之一的力量就可以了。

当训练达到更高层次,每块肌肉都可以发出百分之百的力量。

这就意味着你的力量可以增加两倍。

训练时不建议使用百分之百的力量。

对于养生训练来讲,你应该少用力而增加站桩的时间。

学习站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增加力量,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下蹲和后靠站桩训练要一直重视下蹲和后靠,这是为了调整,紧松肌肉,并因此增加肌肉的力量。

这部分训练非常枯燥,肌肉也很疼。

每个阶段都应该蹲得更低。

越是能下蹲和后靠,训练的效果就越好。

于教授总是说:“没有疼,就没有收获”。

这并不言过其实。

自从我开始内动训练,我每天都在腿疼。

在这种训练中,腿疼是取得进步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标志。

当你发烧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通过发热来抵抗发烧,然后你就会感觉好些。

站桩训练也是一样的。

站桩中的站立训练就像往存钱罐里存钱,每天你加一块硬币,一年后就会积攒很多。

于教授锻炼了很多年,现在已经是近九十岁的高龄,但即使是这样,他每天还坚持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训练。

他对我们大家是一种鼓舞。

疼痛学站桩的人经常抱怨腿或一些特殊部位疼。

这种疼痛不是有受伤或疾病引起的病理疼痛,这是由于肌肉锻炼引起的生理疼痛,气血不通的地方就会打通。

于教师说:“站桩用腿部生理上的疼来换身体病理上的不疼”。

当我开始锻炼的时候,我后背因为以前受过伤,非常不舒服,这是病理上的疼痛。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这种病理上的痛感就被生理上的良性疼痛去而代之并向下转移到我的臀部,然后是大腿,膝盖,最后到达脚上,这种痛感也向上转移到我的手和头。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病灶部位也会感到难受。

例如,我的膝盖、眼睛、牙齿和脖子都感觉不舒服。

这种疼痛是生理上的疼痛而不是由受伤引起的,随着这种疼痛的发生,病灶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所谓的“潮水和鹅卵石”现象。

你的身体就像是一片干涸的海滩,而你身体上的小毛病就像是这片海滩上的鹅卵石。

当潮水来的时候,浪就把鹅卵石推走了,这里的浪就是你身体里血液的形象描述。

内动的训练可以增加血流量,因此也就能冲走任何疾病。

这就是我的手和脚变得非常红的原因。

我经历了这些“浪”的一系列冲刷,通常是持续几个星期。

疼痛从后背转移到脚上,非常的难受,但是这种疼痛消失以后,我的健康水平就有很大提高,因为一些身体上的病灶已经消除了。

这就是于教授所说的:“你是你自己的制药厂”或“你是你自己的医生”。

中医经常用一些药丸来治疗身体上气血不通的地方,并且告诉你体内的血液循环或者气不通畅。

站桩可以自然而然地改善这种情况。

扽筋在站桩过程中要伴随着肌腱的紧松运动。

这种内部的紧松不是身体的移动。

站立不动你就可以放松工作肌,练习肌腱。

这就是紧松内动运动。

紧松内动就是先尽可能的绷紧肌肉,然后再放松。

通过持续的训练,你就可以感到胯、膝盖内侧和脚底肌腱的运动。

这些肌腱会逐渐变粗,开始就像是一些小细线,然后逐渐变成像一根绳,最后就像是一根粗钢缆。

几个月后你就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扽筋可以作用于六个方向,这就是许多师傅不移动身体就能将对手整个身体“弹”出去的方法。

连接内动训练关系到所有的肌肉。

许多连接是想象的。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连接列表:1)膝盖到腰2)手到腰3)脚到腰和颈4)肘到腰和脚5)脚到手以上训练的重点是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命门上。

腰是所有连接的中枢。

手通过腰与脚连接。

这就形成了一个英文字母“X”的形状。

这对武术实战是很有用的。

左手的力是从右脚发出的,后腿的力量可以通过腰传到左手上。

姿势于教授不把重点放在上肢的训练上。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体的下半部分。

所有的训练都可以是在两腿上平均用力的养生桩,手在胸前呈抱球姿势保持身体平衡。

在高级阶段,就可以站斜步桩,两腿用力三七开。

重点是下身用力,上身不用力,这样就可以放松下来,然后更好地发力。

这种训练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根基,上三角和下三角,或者叫金字塔。

所有这些训练都使得身体有根基、强壮,能够让身体整体发力,后背直而放松。

不用移动身体意味着身体和体内主要器官能够放松。

但是,随着训练强度的提高,身体对血液量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心脏跳动会加快,血流量会增加。

这也意味着你身体器官能获得更多的氧。

因为你的呼吸肌放松了,呼吸放慢了,你就不会消耗多出来的氧。

结果就是血液中氧含量的升高,血液流过身体的时候就可以修补病灶。

这对改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于教授不说“气”或是无形的东西,而是说血流加快可以增进身体健康。

这也是站桩的人身体都非常健康的原因,于教授称作“充氧运动”特别是到了老年,这种情况很突出。

在北京,我看到有许多练习站桩的人退休了,但是他们的身体比年轻人的还好。

技击到了站桩的高级阶段,手臂可以进行技击训练。

这种手臂训练就跟训练腿一样。

让肌肉向六个方向紧松,学着通过腰聚集腿上的力量。

这就是我遇到的师傅能够在任何时刻都能发力的方法。

我有幸在伦敦的林锦全老师和北京的王师叔身上见证和感受到了这种发力。

王师傅是于教授的另一位高徒。

这两位师傅的力量都非常大,他们整个身体内部相互连接,每个动作都威武有力。

于教授身体非常有力,当你接触到他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力量。

这就是一位真正站桩大师的体现。

于教授的站桩功因养生而世界闻名。

站桩能使身体非常健康而有力。

也有一些人以此来练习武术。

但是,他强调练习的重点要始终放在站桩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