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石油工业概论_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为石油大学本科生全面了解石油工业而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完整系统地介绍石油工业的工艺流程、技术进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目的在于要使学生深刻认识石油天然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牢固树立起“学石油、懂石油、热爱石油事业”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同时进一步浓厚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文化特色。
本课程注重介绍石油基本知识和相关工艺流程。
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应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石油的生产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了解各有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意识地学习更多的石油专业知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应了解石油天然气及其生产的最基本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强化石油文化特色。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对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对油气及其产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3.对油气地质学、油气勘探工程、油气藏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开采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加工工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对石油工业经营管理、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了解。
5.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绪论1.石油工业与国家的强大 1学时薪柴时代与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石油时代;2.石油工业概论课程体系的建立 1学时建立的出发点;内容体系;特点第一章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本章重点难点:掌握石油工业的特点;了解石油工业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联系1. 薪柴时代的石油手工业 1学时石油名字的由来;从煮卤熬盐谈古代钻采运输业;从战争武器谈古代炼制业2.煤炭时代的石油工业 1学时现代石油工业第一井的诞生;美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俄国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英波石油公司3.石油时代的来临 1学时电的发明对石油工业的影响;世界大战对石油工业的推动;美国霸主地位与石油工业4. 石油时代的风云 1学时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危机与国际能源机构的成立;美国石油霸权;俄国兴衰与石油第二章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本章重点难点:了解烃的结构;建立石油与精细化工产品的关系。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汇报文档

石 油 工 程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难点: 难点:
如何发现单井或层组的生产和开发问题? 1. 如何发现单井或层组的生产和开发问题?如 何区分特征规律和人为因素以及数值干扰? 何区分特征规律和人为因素以及数值干扰? 如何根据工区具体的地质和储层特征, 如何根据工区具体的地质和储层特征,提出 具体的调整措施和工艺措施? 具体的调整措施和工艺措施? 压裂、 2. 压裂、酸化等工艺措施的规范性设计和可行 性论证; 性论证; 钻具、套管柱和泥浆的规范性设计; 3. 钻具、套管柱和泥浆的规范性设计; Surfer软件或Grapher软件等常用应用性软 软件或Grapher 4. Surfer软件或Grapher软件等常用应用性软 件的应用技巧和技术。 件的应用技巧和技术。
石 油 工 程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以一个各项动静态数据资料比 较齐全的油藏、气藏或井组为例, 较齐全的油藏、气藏或井组为例,按油气藏 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 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序完成一 系列训练项目的内容。 系列训练项目的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尽 量贴近毕业设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研究方法、 量贴近毕业设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研究方法、 计算手段、 计算手段、绘图技术和计算机常用专业软件 操作技术等,注重基本训练, 操作技术等,注重基本训练,不与已开设的 课程设计内容重复,不深入毕业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重复,不深入毕业设计内容。
石 油 工 程 综 合 课 程 设 计
二.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 性质、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是串联知识,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 是串联知识 , 系统认识油气田开发工程的过程、 系统认识油气田开发工程的过程 、 方法和手 段的一个重要实习环节。 段的一个重要实习环节。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 使学生弥补课堂学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 , 习中因学时有限而造成的训练不足, 习中因学时有限而造成的训练不足 , 弥补毕 业设计中因指导教师各异和毕业设计题目各 异而造成的综合训练不足。 异而造成的综合训练不足 。 目的是综合检验 学生对石油工程主要课程学习和掌握情况, 学生对石油工程主要课程学习和掌握情况 , 并配合毕业设计, 并配合毕业设计 , 对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专 项分析和专项计算进行前期练习, 项分析和专项计算进行前期练习 , 使毕业设 计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计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石油工业概论大纲

《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etroleum Industry Introduct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储运专业及相关非石油专业学时: 28 学分: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门课程是初步了解石油工业全行业基本内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针对的是石油工程专业新生、石油相关专业及非石油专业学生。
课程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石油工业的上游——石油的勘探、开发到石油工业的下游——石油的储运、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过程,同时还介绍了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及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石油工业有一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石油行业的兴趣和投身石油行业的热情,同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和要求:1.基本概念(包括:石油、天然气、石油工业、石油工业的上游、石油工业的下游、石油、天然气物理性质等)2.石油的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3.我国和世界的油气分布4.我国和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5.我国和世界的主要大型石油企业教学重点: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本门课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难点:石油、天然气、石油工业、石油化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石油地质基本内容和要求:1.沉积岩和地质构造包括的内容:沉积岩的形成和分类、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地层的单位和地质年龄、地质构造及分类,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概念。
2.油气的生成包括的内容:石油成因学说、油气生成的条件、油气生成的阶段、天然气成因类型,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理论和基本概念。
3.油气藏的形成包括的内容:油气藏形成及保存条件、油气藏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沉积岩、含油气沉积盆地、地质构造、石油生成的主要地质年代、石油的成因、油气圈闭、油气藏的性质、生储盖组合、形成油气田的基本条件。
石油工程概论课件_1_绪论

石油工程学院
课程性质:
为非石油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为非石油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开课目的:
1)了解石油、天然气的基本组成和用途; 了解石油、天然气的基本组成和用途; 2)了解石油、天然气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装 了解石油、天然气的生产过程、 备; 3)拓宽知识面,为适应到油田就业打下基础。 拓宽知识面,为适应到油田就业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
课堂纪律要求; 1) 课堂纪律要求; 上课注意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2)上课注意听讲,认真做好笔记; 3)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半开卷考试) 期末考试(半开卷考试) 次迟到或早退计1次 4)旷课一次扣总分10分,3次迟到或早退计 次 旷课一次扣总分10分 10 次迟到或早退计 旷课, 次以上旷课取消成绩资格 次以上旷课取消成绩资格。 旷课,3次以上旷课取消成绩资格。
1.4 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
上个世纪末以来, 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已经跃入国际层面, 已经跃入国际层面,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论从 国内资源储量,还是生产潜力, 国内资源储量,还是生产潜力,都不能满 足国内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的需要。 足国内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的需要。 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石油安全 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4 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 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 加强油气 资源调查评价, 扩大勘探范围, 重点开拓海域、 资源调查评价 , 扩大勘探范围 , 重点开拓海域 、 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 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 “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 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准噶尔、 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 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实施‘走出去’ “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 ……”
石油工程概论

前言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石油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巨大工程。
它主要涉及地质、物探、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等部门。
本教材应西南石油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部分非石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而编写。
它是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主干专业课程之前学习石油工程导论选修课程的教材。
本教材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绪论、石油地质、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钻井、采油方法、油井增产原理、油品储存和运输等。
教学中,可根据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而有所取舍。
本教材适用于32~64学时的石油工程概论课。
本教材第一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由孙艾茵副教授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由刘蜀知教授编写,第五章由刘绘新教授编写。
全书由孙艾茵修改和统稿。
在本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本教材内容涉及领域广,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热忱希望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07年11月第四节试井分析所谓“试井”,顾名思义,就是对油井、气井或水井进行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产量、压力、温度和取样等等。
试井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工具,对油井、气井或水井的生产动态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层、气层、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研究油层、气层、水层的动态特征。
一、试井的作用在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结合勘探开发部署和油田调整挖潜等工作中注采井要解决的问题,试井的目的不同,如探井地层评价、油气藏开发动态评价、增产措施效果评价、边界特征评价及井间连通评价等。
结合其他资料,应用试井资料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确定原始地层压力和平均地层压力;(2)确定流体在地层内的流动能力,即流动系数(K)等;(3)判断完井效率、油井实施增产措施的效果,如酸化和压裂的效果;(4)探边测试,了解油藏边界的性质,如断层、尖灭和油水边界等;(5)探测井与井之间的地层连通情况;(6)估算油井的单井控制储量。
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工程概论•内容简介:•《石油工程概论》是为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写的教材.全书共分为10章,重点介绍了石油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广泛应用的工艺技术。
内容主要包括油气藏,流体物性及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油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油气田钻井、固井与完井、采油方法、抽水井增产增注措施、提高采收率技木,油气层保护、油气集输等。
•目录:•第一章油气藏及流体物理性质•第一节石油的生成及油气藏的形成•第二节储集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三节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第四节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第二章油田开发设计•第一节开发方案设计概述•第二节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第三章油气田钻井•第一节钻井设备•第二节钻井液•第三节井眼轨道控制•第四节最优化钻井技术•第四章固井与完井•第一节固井•第二节完井•第三节试油•第五章采油方法•第一节自喷采油•第二节有杆泵采油•第三节潜油电泵采油•第四节螺杆泵采油•第五节水力活塞泵采油•第六节水力射流泵采油•第七节气举采油•第八节排水采气•第六章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第一节水力压裂•第二节酸化•第三节高能气体压裂•第四节物理法增产增注技术•第五节调剖堵水•第六节油井防砂与清砂•第七节油井防蜡与清蜡•第七章提高原油采收率•第一节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第二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第八章油气层损害及保护•第一节油气层损害机理•第二节油气层损害的评价方法•第三节油气层保护•第九章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调整•第一节经验方法•第二节物质平衡方法•第三节数值模拟方法•第四节油田开发调整•第十章油气集输•第一节油气集输流程•第二节油气分离和原油稳定•第三节原油脱水•第四节天然气净化和轻烃回收•第五节含油污水处理•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概述

钻井的重要性
石油工业是以石油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联合体,所涉 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地质勘探、钻井、采油、测井、油藏、机械、 储运、炼制、化工、经济、管理……。 钻井是石油工业从勘探到炼制这一长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勘探 钻井 采油 储运 炼制
地质
测井
油藏
机械
化工
经济
管理
钻井的重要性
井,是人类探查地下油气资源并将它们采出 地面的必要通道。钻井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 要手段(钻头不到油气不冒)。
钻井是石油行业的“火车头”,具有资金和 技术密集型工程特点。 在世界范围内,探井费用占油气勘探总成本 的55%~80%,开发井费用占开发总成本的比例 也越来越高。
钻井的特点(“难”)
人们常说“上天容易入地难” :大气层,均质; 入地的难点体现在:岩石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地层的不可见性、构造的 复杂性、地层压力系统的多变性。 地层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上千万乃至几十亿年的风雨和磨难,无数次大大小 小的地壳运动使地质构造变得非常复杂,坚硬的岩石即使是金刚石钻头也很难 钻穿,疏松的岩石又很容易坍塌,盐岩层和泥岩层则通常引起膨胀变形。 地下的高温以及压力系统的多变性也给钻井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现在,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已经能在几百公里的空中自由翱翔,而入地 的深度则停留在十公里左右。
钻井的特点
岩石是钻井的主要工作对象。在钻成井眼的过 程中,一方面要提高破碎岩石的效率,另一方 面要保证井壁岩层稳定,这些都取决于对岩石 的工程力学性质的认识和了解。
下面,我们来讲第1章“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
收益
花费
井(探井、开发井) 的优化设计
花费
中国已成为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美国和日本),是仅次于美 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依存度为50%左右。
石油工程概论讲义1-3(120409)

1、供给边缘压力不变,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产量公式
qo
2koh(Pe
oBo ln
re rw
Pwf ) s
a
Pr
Pe
rw
re
转化为地层平均压力
qo
2kh(Pr Pwf )
oBo ln
re rw
1 2
s
a
单相油流的流入动态—直线型
2、圆形封闭油藏,拟稳态条件下的油井产量公式
qo
2ko h( Pe
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现; 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 滑脱损失变小; 摩擦损失变大。
④环流
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 为油环的流动结构。
特点: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相;
摩擦损失变大; 滑脱损失变小; 气体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
⑤雾流
气体的体积流量增加到足够大时, 油管中内流动的气流芯子将变得很粗, 沿管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绝大部分 油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绪 论—采油工程的定义
油田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采 油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施的核心。
什么是 采油工程?
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 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 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绪 论—采油工程系统的组成
● 油藏:具有一定储存和流动特性的 孔隙或裂缝介质系统。
●人工建造系统:井底、井筒、井口装 置、采油设备、注水设备以及地面集输 、分离和储存设备等。
影响流型的因素: 气液体积比、流速、气液界面性质等。
① 纯液流 当井筒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溶解在原
油中,产液呈单相液流。
②泡流
井筒压力稍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气开始从 油中分离出来,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案大纲
开课单位:石油工程学院
执笔人:曾顺鹏
适用年级:非石油工程等专业(本专科)
教案学时:32学时
2009.2.18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案大纲
开课单位:油气田开发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曾顺鹏
适用于非石油工程等专业(本专科)
教案学时:32学时
一、课程简况
本课程为非石油工程专业的任选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了解石油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对油气地质、钻井与完井、油气开采原理与工艺、增产工艺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等油气开发过程的基本认识,为拓展专业方向发展打下石油工程背景的学习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有机、无机化学,机械基础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
开课安排:在学习工程基础课程后开课。
二、教案基本要求
为了全面学习石油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地下油气储藏特征、油气井的钻、完井方式及其工艺技术原理,整体上了解油气田开发的基本生产工艺及管理技术,需要引用大量工艺流程、设备和工具的视频图片。
因此,教案条件要求应用多媒体或部分应用多媒体教案。
三、教案内容及要求
1.绪论
基本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及特点,与本专业的关系,学习方法及教案要求;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及国内、国际石油与天然气蕴藏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生产形势。
基本要求: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涉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组成、用途;了解国内和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蕴藏分布;了解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与学习大庆精神。
重点:石油工程概论的基本内容、方法及其学习特点;石油的用途及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形势。
难点:学习方法的设计。
2.石油地质勘探
基本内容: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分及基本性质;油气成因、油气藏及我国的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分及主要性质;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有机成因说,了解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类型以及我国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方法。
重点: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分、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及类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法。
难点: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法。
3.钻井与完井
基本内容:钻井方法、设备及工艺过程;钻井液工艺;钻井工艺技术;固井与完井。
基本要求:了解石油及天然气钻机系统构成和主要部件;了解钻井液的功用、主要性
能及常用钻井液体系;了解钻井工艺过程;了解喷射钻井、水平井、取心钻井的概念;了解塌、漏、喷、卡等常见钻井事故;了解井身结构的概念、套管串结构组成、油井水泥的特点及注水泥工艺过程;了解常见完井方法及其完井试油工艺过程。
重点:钻机的组成、钻井液的功用及性能要求、钻井工艺过程、钻井技术及常见钻井事故;井身结构的概念、套管串组成、油井水泥及注水泥工艺过程;常见完井方法及完井试油工艺过程。
难点:钻井技术。
4.油气开采
基本内容:石油与天然气开采过程;自喷采油与机械采油;采气工艺。
基本要求:了解石油开的主要阶段及特点;了解自喷井采油和机械采油的工艺特点与主要设备,了解天然气开采工艺技术。
重点:自喷井采油原理与设备、机械采油工艺方法与设备、天然气开采工艺。
难点:采油机械及工作原理。
5.油气增产增注
基本内容:水力压裂;酸化;出砂及结蜡防治;
基本要求:了解水力压裂工艺原理、过程及支撑剂性能要求;了解酸化工艺及其原理,了解油井出砂的危害、原因及防治方法;了解油井结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重点:水力压裂工艺、酸化工艺及原理、防砂与清砂;防蜡与清蜡。
难点:酸化原理。
6.提高油气采收率
基本内容:注水驱油及调剖堵水;注聚合物驱油;注表面活性剂及微生物采油。
基本要求:了解一、二、三次采油及采收率的概念;了解注水驱油工艺技术及调剖堵水工艺要点;了解注聚合物驱油的原理及聚合物的特性;了解表面活性剂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新型采油工艺技术简况。
重点:注水驱油;调剖堵水、注聚合物驱油。
难点:聚合物驱油原理。
7.油气层保护
基本内容: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工作;岩心分析及室内评介实验;钻井、完井、采油及增产和提高采收率工艺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地层损害的评介方法及评介参数。
基本要求:了解地层损害的概念、保护油气层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了解岩心分析目的、内容及方法;了解从钻井到采油整个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主要技术手段。
重点:地层损害的原因与类型;保护油气层的主要工作内容;岩心分析的内容与手段;地层损害的室内评介实验方法;钻、采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手段。
难点:岩心分析方法。
8.油气储运
基本内容:油气储运系统;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长距离输送;海上油气储运系统。
基本要求:了解油气储运系统构成及工艺流程;了解油气计量、油气分离及原油脱水的方法及设备;了解天然气净化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与设备;了解油气长距离输送的手段;了解海上油气储运系统的主人要设备。
重点:油气储运系统工艺流程;油气计量、油气分离及原油脱水的方法及设备;天然气净化的内容与方法;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与设备;油气长距离输送的手段。
难点:天然气净化。
四、课时分配表(见附表1)
五、实验(无)
六、推荐教材、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陈涛平,《石油工程概论》,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
推荐参考书:采油工程,李文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张琪,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采油技术手册,万仁傅,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水力压裂原理,王鸿勋,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七、执行大纲说明
1.本大纲也适用于与石油工程相关的非石油主体专业教案,根据具体要求安排24~36
学时为宜。
2.为了提高教案效果,教案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采油方法、增产技术、提高
采收率等内容的录像片,增强石油工程专业技术的深入了解。
执笔人:曾顺鹏
审核人:李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