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某教学楼电气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对教学楼的电气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为某新建教学楼电气设计方案,旨在满足教学楼的使用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生活水平。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电气系统运行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2. 经济合理: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和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3. 先进实用:选用先进、可靠的电气技术和设备,提高教学楼的电气化水平。
4. 简洁美观:电气系统布局合理,外观整洁美观。
5. 可扩展性:预留一定的电气设备安装位置和线路,方便后期扩展。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系统(1)电源进线:教学楼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进线由市政供电部门提供。
(2)配电室:在教学楼内设置配电室,安装配电柜、开关、保护装置等。
(3)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配电,将电源进线分配至各楼层配电箱。
2. 变配电系统(1)变压器: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选用合适的变压器。
(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将低压电源分配至各楼层。
3. 电气设备(1)照明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满足教室、办公室、走廊等区域的照明需求。
(2)插座系统:设置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满足各种用电需求。
(3)空调系统:采用中央空调,实现教室、办公室等区域的温度调节。
(4)消防系统: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确保教学楼消防安全。
4. 线路系统(1)室内线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敷设于桥架或线槽中。
(2)室外线路:采用电缆,敷设于地下或架空。
5. 接地系统(1)接地体:采用接地体,将电气设备与大地连接。
(2)接地线:采用接地线,将接地体与电气设备连接。
四、设计特点1. 高效节能:采用节能灯具和节能设备,降低教学楼能耗。
2. 智能化: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节能管理。
3. 可靠性:选用优质电气设备和材料,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
4. 安全性:充分考虑电气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工艺和设备要求,选择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或工业以太网控制等控制方式。
控制方式选择
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特点,设计控制回路,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
控制回路设计
使用相关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控制器编程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连锁保护、故障诊断和冗余控制等,以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03
维护与升级性能
02
01
经济效益分析
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04
注重节能环保,采用先进的电气技术,提高电气系统效率。
方案A设计思路
注重可靠性,采用成熟的技术,保证电气系统稳定运行。
方案B设计思路
注重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满足用户未来需求。
方案C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比较
方案A性能特点
电气系统效率高,节能效果明显,降低能源消耗。
产品采购
根据设计方案和特殊需求,定制非标设备或电气元件,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定制设备
产品采购与定制
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查、施工方案制定、材料准备等。
施工准备
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进行电气系统的施工和安装,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与安装
完成设备安装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合理设计电路系统
优化电路布局,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配置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实现能源的合理调度和有效利用。
节能性能
安全可靠性
接地保护系统
设置完善的接地保护系统,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故障诊断与报警系统
电气配电系统方案通用版

电气配电系统方案通用版1. 导言电气配电系统是工业和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根底设施,用于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上。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用版的电气配电系统方案。
2. 系统架构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以下几个主要模块组成:2.1 输入模块输入模块负责接收来自电源的电能输入,并进行过滤和保护。
在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输入模块,例如交流输入模块或直流输入模块。
2.2 配电模块配电模块将输入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上。
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提供多个独立的配电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操作和监控。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2.3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负责对整个电气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
它可以收集各个模块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模块还可以与外部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3. 功能特点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3.1 可扩展性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支持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巧扩展和配置。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输入模块、配电模块或控制模块,以适应不同的用电场景。
3.2 高可靠性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采用冗余设计,可以提供高可靠性的电能分配。
当某个模块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模块,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智能管理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配备智能管理软件,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查看各个模块的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 应用场景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适用于以下场景:4.1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和生产线的电能分配,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平安使用。
4.2 建筑领域在建筑物中,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可以用于各种用电设备的供电,如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和电梯系统。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5. 总结通用版电气配电系统是一种灵巧、可靠且智能的电能分配解决方案。
电气设计方案docx(一)

电气设计方案docx(一)引言概述:电气设计方案是指在设备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电气技术手段进行电气布置、线路连接、控制逻辑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电气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电气布置、线路连接、控制逻辑等方面的要点。
正文内容:一、电气布置1. 考虑设备安装位置和使用环境,确定电气设备的布置方案。
2. 确定电气设备间的距离和相互连接关系,以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3. 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包括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并确定其安装位置。
4. 制定电器安装图纸,标明设备的具体位置和设备之间的连线关系。
5. 考虑电缆敷设的路径和走向,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
二、线路连接1. 根据设备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线路连接方式,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计电气线路图,包括主回路、控制回路等,准确表示线路的走向和连接关系。
3. 选择适当的电缆规格和类型,确保电气系统在负载和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4. 进行线路连接的实际操作,包括线缆剥皮、接线端子的固定等,确保连接的牢固可靠。
5. 进行线路的测试和验收,确认线路连接的正常运行。
三、控制逻辑1. 根据设备的控制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逻辑方案。
2. 设计适当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3. 编写控制逻辑的程序代码,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协调运行。
4. 进行控制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进行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控制效果。
四、安全保护1. 设计电气保护装置,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2. 确定安全开关、紧急停机按钮等安全设备的位置和布置。
3. 设计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4. 进行安全保护装置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排除隐患,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气设计方案的要点,包括电气布置、线路连接、控制逻辑、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本工程为XXX中学校电气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000m2,由教学楼、体育馆、宿舍和后勤楼四部分组成。
二、系统分析
1.供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三相四线制,电压为220V,变压器容量为160KVA,额定电流为400A。
对电源线采用720mm2平衡线,采用灰色管道,对中低压回路采用四芯控制电缆,对高压照明采用石棉电缆,所有配电箱采用空气开关,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2.照明系统
本工程采用LED灯照明系统,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方式,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整光强,节能效果显著,预计照明用电降低约30%;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多种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灯光调节。
3.电力配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空开柜配电系统,所有电缆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电缆,接线端子采用低温型接线端子,有效保证电缆的质量安全,电缆接头采用拧紧接头的方式,有效防止漏电,所有空开柜以及终端电器均采用世界著名品牌,绝缘等级高、耐压强、安全可靠。
4.动力系统
本工程采用电机控制的动力系统,电动机采用变频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教学楼电气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教学楼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安全的电气设计方案,以满足教学、办公、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电气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安全可靠运行,防止电气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2. 经济合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电气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性能。
4. 可扩展性:设计应考虑未来可能的扩容需求,便于后期改造和升级。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系统(1)电源引入:教学楼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由外部电力线路引入,接入配电室。
(2)配电室:设置一个配电室,内设高低压配电柜、开关设备、电缆桥架等,实现电力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3)变压器: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确保教学楼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电缆,按照负荷等级和敷设方式合理设计配电线路。
2. 配电系统(1)低压配电柜:采用标准型低压配电柜,实现低压电力的分配和监控。
(2)配电线路:采用铜芯电缆,按照负荷等级和敷设方式合理设计配电线路。
(3)照明系统:采用节能型灯具,按照教室、走廊、办公室等不同区域进行分区控制。
3. 控制系统(1)消防报警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功能。
(2)监控系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教学楼内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
(3)门禁系统:采用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人员出入的自动化管理。
4. 通信系统(1)电话系统:设置电话交换机,实现教学楼内部及外部的通信。
(2)网络系统:采用光纤到户的方式,实现教学楼内部及外部的网络连接。
四、设计实施1. 施工前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竣工验收:对施工完成的电气系统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电气系统设计方案电气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电气系统设计方案针对某XXX公司生产车间的电气系统进行设计,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确保生产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设计目标如下:1. 电气系统稳定性:确保供电稳定,避免突发故障和停电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2.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 能源消耗降低:设计合理的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二、方案设计1. 供电系统设计根据车间设备的功率需求,设计合理的供电系统,包括变电站、主干配电、分支配电等。
2.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对生产线上的设备和工艺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运行。
3. 照明系统设计根据车间照明的需求,选用高效节能的LED照明设备,并设计合理的照明布局,保证车间照明均匀明亮。
4. 防火安全系统设计配备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确保车间安全,并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5.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通过安装能源监测设备和管理软件,对车间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6. 电气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实施步骤1. 进行需求调研:对车间现有的电气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需求和问题。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和设计目标,制定具体的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3. 建设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电气系统的建设施工,包括设备采购、布线、安装等。
4. 系统调试和运行:对已建成的电气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
5. 系统优化和维护:对电气系统进行长期的优化和维护,保证其持续稳定运行。
四、预期效果通过该电气系统设计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电气设计方案模板

电气设计方案模板电气设计方案模板一、设计目标该电气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于电气系统的要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
二、设计内容1. 系统概述:对电气系统的整体功能进行概述,包括主要设备、工作流程等。
2. 设计参数:确定电气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
3. 设备选型:根据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电缆、开关等。
4. 系统布置:设计电气系统的布置图,确定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5. 控制方式:确定电气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
6. 安全保护:设计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7. 运行维护:制定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故障排除等。
三、设计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2. 设计方案确定:结合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3. 设备选型: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4. 布置图设计:根据设备选型结果,设计电气系统的布置图。
5. 控制方式确定: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客户的要求,确定电气系统的控制方式。
6. 安全保护设计:制定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7. 运行维护计划制定:制定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计划,并考虑到系统的故障排除。
四、设计成果1. 电气系统布置图:包括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2. 设备选型表:列出所选设备的详细参数和型号。
3. 控制方式方案:详细描述电气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实现方法。
4. 安全保护措施:详细描述电气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5. 运行维护计划:制定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计划,并规定相应的维护措施。
以上是电气设计方案的模板,具体的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2)2.1配电系统 (2)2.2管线回路系统 (5)2.3照明系统 (6)供配电施工部分 (7)2.1配电盘安装 (7)2.2金属线槽敷设 (8)2.3电缆、电线放线施工及工艺 (9)2.4线缆接线施工工艺 (10)2.5电气钢管施工工艺 (10)2.6插座、开关安装施工 (11)2.7照明灯具安装施工 (15)电气系统方案计算机机房提供电能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也影响机房内其它附属设施的正常工作,同时机房对接地、雷电防护、机房屏蔽等均有特定要求。
为了保证计算机的可靠运行,必须建立一个优质、稳定、安全、可靠的供配电系统。
2.1配电系统机房进线电源采用TN-S三相五线制,建议从大楼总配电室引双回路电源到机房空调配电间。
配电柜内设电压电流指示、防雷、防过压、短路、过载、过流等保护器,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1.1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机房专用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照明系统、维修插座、UPS主机供电等。
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要求配电系统应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TN-S三相五线制。
在设计电源分配时,充分考虑负荷情况,计算功率平衡,将负荷均匀分配在电源的三相上,并要留出一定的冗余以满足将来增加设备的需求。
2.1.2计算机设备UPS配电系统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小型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
设计中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
电源经UPS稳频稳压、调整电压波形后为计算机设备供电,与此同时也为UPS的后备电池充电;一旦市电回路停电后,UPS的后备电池立即放电,经UPS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供电,这样即能保证计算机设备的供电质量,又能保证无间断、长延时供电。
UPS供电质量的好坏是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运行的关键。
一个好的UPS供电系统不但要有性能优异稳定的UPS设备,还要有稳定可靠、设计先进合理的供配电系统。
UPS输出配电回路按机房内设备要求进行设置,主要计算机设备设专用插座并采用双回路供电,大型服务器应由单回路供电,网络主交换机及重要路由器考虑用双回路供电,其他计算机设备一个回路带三至四个插座,配电回路中预留6路留待以后扩展用,具体插座数量及位置要根据最终机房内设备数量考虑。
2.1.3配电柜及开关选型根据机房重要设备要提供双路供电的要求,根据实际使用的设备数量、用电量进行评估,提出设计方案。
方案中要有开关路数、功率、防雷等内容。
方案经需求方确认后方可实施。
机房专用配电柜的设置要有控制的合理性、操作的方便性。
配电柜及开关选用优质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所有配电柜根据用途设计各用电回路,并要留有一定的备用回路,作为机房设备扩展时用电。
配电柜设计必须保证对用电设备提供双路供电。
➢配电柜选用的开关、接触器等元器件,要求性能可靠,可选用进口产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能满足所控制设备工作的要求,并且所选用的材料均能最大程度地防止故障电弧发生。
➢主配电柜的关键元器件应根据设计要求配置相关电气附件,从而达到遥测和异地控制的功能,以满足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需求。
➢配电柜采用的各种电缆、导线等,都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相关规定的颜色标志、编号。
➢配电柜配线要求:柜及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有可靠地连接。
成套柜应装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配电柜要加装防雷模块,并要整齐一致。
➢配电柜的各种开关、按钮等,应标志清楚,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电源控制及保护设备选用的空气开关,视设备情况不同选择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功能的产品,确保电源控制和设备的安全。
➢配电柜绝缘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J232—82《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配电柜内均予留相应的备用开关位;主进线电缆、开关、接触器等均留有一定的富裕容量,以备以后增容和增加用电设备时使用。
配电柜内均设有独立的市电零、地母排,UPS配电柜内还设有独立的计算机专用零、地母排,均有明显的标记,便于施工中接线和检查。
配电柜还设有紧急联锁接线端口,与消防紧急断电按钮相连,一旦发生火灾,能迅速切断电源,阻止火灾蔓延,减少事故损失。
➢机房内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配2台电柜。
其中UPS设备的市电输入的控制、UPS电源输出的控制、辅助设备的供配电控制要求分区管理。
➢配电柜内设有电压电流指示、防雷防过压、短路、过载、过流等保护器,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配电柜内的开关设备都留有一定备用数量,这样即能满足在现有设备下的正常工作,充分保证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为将来设备的增容留有余地。
➢设计一台专用配电箱,为办公区设备供电。
照明配电箱为机房照明供电。
➢开关选用施耐德及MERLIN GERIN(天津梅兰日兰)生产的低压开关元件。
2.2管线回路系统机房的内用电设备配电电缆、导线应采用阻燃型铜芯屏蔽电缆、导线,其绝缘水平应符合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采用优质产品。
电缆、导线截面的大小的选择应符合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电缆芯数的选择应满足机房内用电设备的需求。
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综合考虑线路抗干扰的能力。
应急照明及消防配电线路应按消防的有关规定处理。
配电线路的所有分支、接头处均按相关规范进行处理。
所有配电线路均作防鼠处理。
为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和防电磁干扰,所有金属管槽必须全部可靠连成一体,并接地。
配电回路的敷设采用金属桥架与金属钢管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设备的配电线路与动力配电线路在敷设时应考虑减少电磁干扰的措施。
机房区内的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如重要设备)和树干式(如次要设备)相结合方式。
计算机设备配电采用均匀分布在活动地板下的计算机专用插座供电,随用随插,方便灵活,减少地板面上走线;重要的计算机设备,采用单独回路的方式,更安全可靠。
所有强电均通过桥架与镀锌钢管到达使用端,并在地板下架空敷设。
机房内所有计算机设备的电源线均采用优质铜芯电缆,并做屏蔽处理,防止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保证计算机设备供电源的电能质量。
空调等动力设备采用优质铜芯电缆直接供电;其他如照明、墙面插座、计算机专用插座等均采用BV导线穿镀锌电线管的方式。
供配电系统工程施工工艺严格按照现行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所有的电力电缆均用金属线管、线槽屏蔽,地板下布线,这样可实现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两类电缆互不混合。
这种布线方式有着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时走向明确并具有防鼠咬、防火性能。
为使地面线管、线槽安全可靠,所有地板下线管、线槽均架空安装,地板下高度设计为300毫米。
所有线管、线槽之间都采用锁母连接,做好跨接处理。
两类插座按边框颜色区分,市电采用常规乳白色面板,UPS采用有色面板。
2.3照明系统优质的光源,能减少疲劳,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机房照明要求不闪烁、不眩光、照度大,光线分布均匀,不直接照射光面,特别是显示设备和控制板离地面0.8m处照度不低于400勒克斯.无吊顶的机房可选用吸顶式或吊链式荧光灯,有吊顶的机房为了美观,选用嵌入式荧光灯,照明效果较好,但必须注意,荧光灯启动电流比工作电流大得多,开关电流容量应取正常照明电流的5-10倍,以免启动电流烧坏开关触点。
每条光带及光带中每排荧光灯应分别有开关控制,这样即满足了机房对照明度的要求,并减少浪费,又防止了同时开灯对电源的冲击。
注意,荧光灯的镇流器必须是低温感应式或电子镇流器。
正常照明:计算机机房的照明,除一般照明应具有的性能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转。
机房区内的照明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大楼的照明系统分开。
本方案采用三管格栅灯,此灯照度高无眩光。
事故照明:机房内的事故照明系统自成一体,它仅作为市电停电及紧急事故情况时,工作人员安全下电和安全撤离使用,不作为工作照明用,因此对它的照度要求较低,为≥50Lx。
事故照明灯具采用格栅灯盘,采用与市电联锁自动控制的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由市电提供电源保障工作照明,一旦市电停电时即自动切换到UPS电源。
由UPS为事故应急照明供电。
建议主入口安装疏散指示灯。
供配电工程部分2.1配电盘安装a.材料要求: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成套配电柜,有产品合格证。
其他材料完好无损,保证质量。
b.主要机具:卷尺、线坠、压线钳、万用表、兆欧表等。
c.作业条件:地面装饰完毕,门窗安装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e.操作工艺:安装要求→地面装饰完毕→检查配电柜→安装→调试配电柜布置应安全可靠、使用经济,并便于操作、维修,测量、接线。
配电柜安装前应检查型号、配件是否正确齐全,应符合设计要求。
柜内配线无接头,排列整齐,编号清晰,不伤线芯。
多股软铜线压接时应挂锡,柜内开关启闭灵活,接线紧密并标有控制回路及容量。
安装完毕后进行通电前的检查,绝缘摇测确认无误后按照调试程序逐一送电至用电设备。
f.质量要求:配电柜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柜内配线连接紧密,相序排列对称,母线的色标均匀,二次接线准确,固定牢靠,引入引出线路整齐。
g.成品保护:配电柜安装完毕应保持清洁,关好柜门,防止设备损坏丢失。
h.注意问题:配电柜安装的平直度不超过允许偏差,配线按要求排列整齐,地线位置明显,母线相序正确。
主要技术保证措施:所有电气元件、电线等均应有厂家、厂址、电话及合格证、说明、技术参数等资料;电气元件与配电箱体固定处应做绝缘处理,固定螺栓应加弹簧垫圈;箱内走线做到横平竖直、层次分明、相色清晰、线号清楚,以便于维修检查和现场安装连线。
配电柜、照明配电箱(盘)安装所用的电器设备和导线、端子等器材产品,必须是经过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厂家的合格产品。
产品的型号、规格和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配电箱安装牢固,垂直度、平整度合格。
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匹配、无气割开孔。
暗装配电箱与墙面贴紧。
表面油漆完好,无污染。
配电箱柜内电器安装整齐牢固。
配线正确,接线端子固定牢固。
强弱电端子隔离布置。
照明配电箱(盘)内,分别设N线PE线汇流排,N线和PE线经汇流排配出。
母线镀层完整,紧固螺栓直径、数量、搭接面符合要求。
开关、电器、电缆应按规范标识正确、清晰、齐全。
箱、柜内电器安装系统图图例与箱柜内电器安装一致。
绘图正确、清晰、整齐、适用。
导线按相序及用途分色一致,接线不用开口鼻子。
线鼻子根部用热塑封或绝缘包扎,颜色与所分色一致,包扎整齐、美观。
箱柜内导线按回路分束绑扎,导线应留有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