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

合集下载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名词解释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名词解释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1. 决定材料性能的根本因素:2.物质的组成:3.原子的结构:4.原子的电子结构:6.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7.元素周期表的基本规律:8.原子的键合:(每种键合的概念+特点)9.高分子键:聚合度:10.分子链的几何形态:11.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11.共聚物的连接方式:12.高分子的大小:13.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固体结构1. 晶体:非晶体:2.晶体与非晶体物质的区别:3.各项异性各项同性:4.远程有序:近程有序5.阵点:点阵:6.晶胞:7.晶系:晶格常数:棱边夹角:8.晶胞的特点:9.七大晶系:10.14种布拉维点阵:11.空间点阵:晶体结构:12.晶向指数:晶面指数:13.晶向族:晶面族:14.六方晶系指数的求法:15.晶带:晶带轴:共带面:晶带定律:16.晶面间距:17.倒易点阵:18.金属的晶体结构:概念: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点阵常数致密度:配位数:堆垛方式:间隙的作用:19.多晶型性:20.合金:组元:相:固溶体:中间相:21.置换固溶体: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22.间隙固溶体:23.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24.固溶体的特点及性质:25.典型的几种中间相:26.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及性质:27.离子晶体:28.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29.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30.共价晶体:31.聚合物晶态:概念+特点32.聚合物的晶体形态:33.聚合物晶体结构的模型:34.准晶态结构:35.液晶态结构:36.非晶态结构:37.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与联系:。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1.原子键合●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第二章固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空间点阵和晶胞●七个晶系14种点阵2.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的区别3.合金的相结构●晶相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晶体的对称性●宏观对称元素●极射投影●金属的晶体结构●三种典型的金属的晶体结构●多晶型性●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固溶体的围观不均匀性●影响固溶度的主要因素●固溶体的性质●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相关的化合物●超结构(有序固溶体)4.常见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配位规则(鲍林规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引入临界离子半径比值)●电价规则(整体不显电性)●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和面规则(由于共用顶,棱和面间距下降,导致库仑力上升,稳定性下降)●不同种类正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能量越高区域越分散)●节约规则(【俄罗斯方块原理】)●典型离子晶体结构●AB型化合物【CsCl结构 NaCl结构 ZnS型结构】●AB2型化合物结构【CaF2 萤石 TiO2金红石型结构】●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孤岛状硅酸盐●组群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层状硅酸盐●架状硅酸盐5.共价晶体结构第三章晶体中的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形成●点缺陷的平衡浓度2.位错●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伯氏矢量●位错运动●位错弹性性质(认识)●位错生成与增值●实际位错中伯氏矢量3.面缺陷●外表面与内表面(了解)●晶界和亚晶界●晶界的特性●孪晶界●相界第四章固体中的扩散1.扩散的表象理论●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置换固溶体扩散(柯肯达尔效应)2.扩散热力学●扩散的热力学分析(上坡扩散)3.扩散的微观理论与机制●扩散机制●晶界扩散及表面扩散●扩散系数4.扩散激活能5.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化学成分●应力作用6.反应扩散7.离子晶体中的扩散第五章材料的变形1.弹性变形●弹性的不完整性●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2.黏弹性变形3.塑性变形●单晶体塑性变形●滑移●孪生●扭折●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晶粒取向的影响●晶界的影响●合金的塑性变形●单相固溶体塑性变形●影响因素●曲服现象●应变实效●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弥散分布型合金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影响●显微组织变化●亚结构变化●性能变化●形变织构●残余应力4.回复与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的长大5.热加工●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蠕变●超塑性第六章凝固1.相平衡和相率●吉布斯相律2.纯晶体的凝固●液态结构●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粒长大●结晶动力学及凝固组织●凝固理论应用3.合金的凝固●正常凝固●区域熔炼●合金成分过冷4.铸锭组织与凝固技术●铸锭的宏观组织●铸锭的缺陷第七章相图1.二元相图基础●2.二元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铁碳相图3.三元相图基●基本特点●表示方法●杠杠定律及重心定律第八章材料的亚稳态1.纳米材料2.准晶3.非晶态4.固态相变形成亚稳相●固体相变形成的亚稳相●固溶体脱溶分解产物●脱熔转变●连续脱溶●不连续脱溶●脱溶过程亚稳相●脱溶分解对性能影响●马氏体转变●特征●形态●贝氏体转变●钢中贝氏体转变特征●贝氏体转变的基本特征。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26
结构材料的失效
材料的磨损:在机件表面互相接触并作相 对运动产生摩擦的过程中,会有微小颗粒 从表面不断分离出来形成尺寸和形状不同 的磨屑,使材料逐渐损失,导致机件尺寸 变化和质量的损失,这种表面损伤的现象 即为磨损。 磨损的分类:黏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 磨损及疲劳磨损。
27
结构材料的失效
材料的腐蚀:腐蚀就是物质表面因发生化 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的现象。分为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4)离子键合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对称性、结构稳定、熔点较高、 硬度大、膨胀系数较小而脆性较大。
(5)离子晶体材料中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通常是电或热的不良 导体是绝缘体,但是,在高温下可以是借助离子本身在晶体中 的运动而导电。
11
(2)共价健
12
共价健的意义及其特点: (1)通过共享电子对的结合使相邻原子键合起来的形式称为共价
间则为范德华键或氢键。
18
1.2.2 键合的本质及其性能 (1) 原子间斥力和引力
19
原子间距(r0) : 两原子在某距离下吸引力和排斥力相等,此时, 该两原子便被稳定在此相对位置上,这一距离r0 称为原子的平衡距离,简称原子间距。 结合能(E): 原子在平衡距离下的作用能称为原子的结合能。 结合能的大小相当于把两原子分开所需要作的功, E越大,原子的结合也就越稳定。 一般而言: 离子键、共价健的E值最大;金属键的次之;而范 德华的E最小。
15
(4)范德华键 意义及其特点:
范德华键力是一种因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而产生的 键合现象; 除高分子外,键的结合力不如化学键牢固,也无饱 和性和方向性。
16
(5)氢键 意义及其特点:
依靠原子或分子的偶极矩引力而形成,但是氢原子 起到了关键作用; 具有明显的饱和性和方向性,结合力大于范德华键, 主要存在于分子内或分子间,如高分子材料中存在 着大量的氢键。

[2017年整理]《材料科学基础》作业题

[2017年整理]《材料科学基础》作业题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1、说明量子力学中有关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和几率波模型。

2、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组态:Fe 2+, Fe 3+, Cu +, Ba 2+, Br -, S 2-。

3、对于K +—Cl -离子对,吸引能E A 和排斥能E R 分别表示为:计算平衡距离r 0和结合能E 0。

(提示:净能对原子间距r 的微分为0时,r= r 0。

r 的单位为nm ) 4、净能有时可表示为其中,r 为离子间距,C ,D 和r 为常数。

试推出结合能E 0对于平衡距离r 0的表达式。

5、计算下列化合物中,离子键的百分含量:TiO ,ZnTe ,CsCl ,InSb ,MgCl 。

6、下列物质含有何种键:黄铜(brass )、橡胶(rubber )、金刚石(diamond )、SiO 2、单晶Si 、NaCl 。

7、 HF (hydrogen fluoride )的分子量小于 HCl (hydrogen chloride ),为什么HF 具有比HCl 更高的沸点。

8、画出下列物质单体单元的结构图:(1)聚乙烯(polyethylene PV );(2)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ethylene PTFE );(3)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 );(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俗]有机玻璃(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

9、(1)计算聚乙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2)聚乙烯的数均分子重量为1,000,000 g/mol ,计算其数均聚合度。

10、两种聚四氟乙烯样品的密度及其晶化率如下:i) 2.144 g/cm 3, 51.3%; ii) 2.215 g/cm 3, 74.2%.计算晶态聚四氟乙烯和非晶态聚四氟乙烯的密度。

简述高分子链结构的形态特征以及与性能的定性关系。

r E A 436.1-=961086.5r E R -⨯=)exp(ρr D r C E N -+-=第二章 固体结构1、锆(Zr ,Zirconium )具有HCP 结构,密度为6.51 g/cm 3,(a )计算晶胞体积;(b )如果c /a 为1.593,计算c 和a 。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第一章

材料科学基础教案第一章
包括:静电力(electrostatic)、诱导力(induction)和色散力(dispersive force) 属物理键 ,系次价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不如化学键强大,但能很大程度改变材料性质。






静电力(electrost高分子链
At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tomic Bonding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键合
第二节 原子间的键合
材料的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s)
决定材料性质最为本质的内在因素: 组成材料各元素原子结构; 原子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和运动规律; 以及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
取代基围绕特定原子在空间的排布规律。
构型
构造
近程结构
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连接而成的链状分子,称为高分子链。 高分子中的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 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不同,化学和物理性能也不同。
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the Chemistry of mer unito) 碳链高分子 聚乙烯(见书9)
一、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
典型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很少,即价电子(valence electron)极易挣脱原子核之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Free electron),并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弥漫于金属正离子组成的晶格之中而形成电子云(electron cloud)。 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键合称为金属键。 绝大多数金属均以金属键方式结合,基本特点——电子的共有化
诱导力(induction)
色散力(dispersive force)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ppt课件

第一章原子的结构与键合ppt课件

(1)共价键的定义 ➢ 有些同类原子,例如周期表IVA,VA,VIA族中大多数元
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 电子的转移,此时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2)共价键的特点 ➢ 共价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核外电子云达到最大的重叠,形
成“共用电子对”,有确定的方位,且配位数较小。
由于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 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 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 的密堆结构,当金属受力变形而 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 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金属具有 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变形时,由金属键结 合的原子可变换相对位置
(3)金属键型晶体的特征 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自由电子定向运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在热场作 用下)导热。
金属键模型
电子气 金属离子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 2003 Brooks/Cole Publishing / Thomson Learning™
图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图 金属键、金属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变形
问题1:金属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能的原因? (自由电子的存在)
问题2:金属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原因?
Pauli不相容原理(Pauli principle) 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 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Hund规则(Hund ’s rule) 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能级中, 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 的能级,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IA
1 H IIA 2 Li Be
碱金属
碱土金属 过渡元素
主族金属
第一节 原子结构
1.1.1 物质的组成
一切物质都是由无数微粒按一定 的方式聚集而成的。这些微粒可能 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一道题1分)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1.高分子材料中的C-H化学键属于。

(A)氢键(B)离子键(C)共价键2.属于物理键的是。

(A)共价键(B)范德华力(C)氢键3.化学键中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是。

(A)共价键(B)离子键(C)金属键第2章固体结构4.面心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 。

(A)100% (B)68% (C)74%5.体心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B 。

(A)100% (B)68% (C)74%6.密排六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C 。

(A)100% (B)68% (C)74%7.以下不具有多晶型性的金属是。

(A)铜(B)锰(C)铁8.面心立方晶体的孪晶面是。

(A){112} (B){110} (C){111}9.fcc、bcc、hcp三种单晶材料中,形变时各向异性行为最显著的是。

(A)fcc (B)bcc (C)hcp10.在纯铜基体中添加微细氧化铝颗粒不属于一下哪种强化方式?(A)复合强化(B)弥散强化(C)固溶强化11.与过渡金属最容易形成间隙化合物的元素是。

(A)氮(B)碳(C)硼12.以下属于正常价化合物的是。

(A)Mg2Pb (B)Cu5Sn (C)Fe3C第3章晶体缺陷13.刃型位错的滑移方向与位错线之间的几何关系?(A)垂直(B)平行(C)交叉14.能进行攀移的位错必然是。

(A)刃型位错(B)螺型位错(C)混合位错15.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A)肖特基缺陷(B)弗仑克尔缺陷(C)线缺陷16.原子迁移到间隙中形成空位-间隙对的点缺陷称为(A)肖脱基缺陷(B)Frank缺陷(C)堆垛层错17.以下材料中既存在晶界、又存在相界的是(A)孪晶铜(B)中碳钢(C)亚共晶铝硅合金18.大角度晶界具有____________个自由度。

(A)3 (B)4 (C)5第4章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9.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变化。

(A)距离(B)时间(C)温度20.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的方式一般为。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1. 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i、磁量子数m i和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 i。

2. 能量最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und规则。

3. 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增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降低;4. 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称为同位素。

由于各同位素的含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正整数。

5. 52.0576. 73% (Cu63); 27% (Cu65)8. a:高分子材料;b:金属材料;c:离子晶体10.a) 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6.98×2+16×3=101.961mm3中所含原子数为1.12*1020(个)b) 1g中所含原子数为2.95*1022(个)11. 由于HF分子间结合力是氢键,而HCl分子间结合力是范德化力,氢键的键能高于范德化力的键能,故此HF的沸点要比HCl的高。

第2章固体结构1.每单位晶胞内20个原子2.CsCl型结构系离子晶体结构中最简单一种,属立方晶系,简单立方点阵,Pm3m空间群,离子半径之比为0.167/0.181=0.92265,其晶体结构如图2-13所示。

从图中可知,在<111> 方向离子相接处,<100>方向不接触。

每个晶胞有一个Cs+和一个Cl-,的配位数均为8。

3.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为复杂的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共含有8个碳原子。

金刚石的密度(g/cm3)对于1g碳,当它为金刚石结构时的体积(cm3)当它为石墨结构时的体积(cm3)故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结构时其体积膨胀4.]101[方向上的线密度为1.6. 晶面族{123}=(123)+(132)+(213)+(231)+(321)+(312)+)231(+)321(+)132(+)312(+)213(+)123(+)321(+)231(+)312(+)132(+)123(+)213(+)312(+)213(+)321(+)123(+)132(+)231(晶向族﹤221﹥=[221]+[212]+[122]+]212[+]122[+]221[+]122[+]212[+]221[+]122[+]221[+]212[7. 晶带轴[uvw]与该晶带的晶面(hkl)之间存在以下关系:hu+kv+lw=0;将晶带轴[001]代入,则h×0+k×0+l×1=0;当l=0时对任何h,k取值均能满足上式,故晶带轴[001]的所有晶带面的晶面指数一般形式为(hk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原子间的键合
1.2.3 混合键 实际材料(金属和陶瓷)中结合键多为混合键 金属中主要是金属键,还有其他键如:共价 键、离子键 陶瓷化合物中出现离子键和金属键的混合 一些气体分子以共价键结合,而分子凝聚时 依靠范德华力 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内部以共价键结合,链与 链之间则为范德华力或氢键
1.2 原子间的键合
结合键(binding bond) : bond=joint 结合键分为: 化学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物理键-范德华力、氢键 1.2.1 化学键(主价键、一次键) 1. 金属键(metallic bond)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 成键合称为金属键。 特点: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性质:良好导电、导热性能,延展性好。
金属键
1.2 原子间的键合
2. 离子键(ionic bond) 金属正离子——非金属负离子之间 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 方式结合。 特点: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结合力 较强。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 性质:熔点高、质硬脆、固态时为良好的绝缘体 而熔融态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高分子结构 链结构(chain structure) 聚集态结构(structure of aggregation state) 链结构 近程结构:一级结构 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1.3
高分子链
1.3.1 近程结构(一级结构) 近程结构是指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空间构型 、键接方式与序列等。 1.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 无机高分子 2.高分子链的构型 • 全同立构 • 间同立构 • 无规立构
第 1 章
原子结构和键合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 •在材料科学中,最为关心原子的电子结构 •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间键合本质 •决定材料分类:金属 陶瓷 高分子 材料性能:物理 化学 力学
本章主要内容要求
• 基本概念和术语 • 原子间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用结合键的特征解释材料的性能 E.g.用金属键的特征解释金属材料的性 能:1.正的电阻温度系数;2.良好的 延展性;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
1.2 原子间的键合
1.2.4 结合键与性能 1.物理性能 熔点的高低代表了材料稳定性程度。共价键、 离子键化合物的Tm较高。 密度与结合键有关。--多数金属有高的密度, 原因为金属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金属键结 合没有方向性,原子趋于密集排列。 导热、导电性 2.力学性能 强度 塑性
1.3
高分子链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学院 陈锟
学习料料科学基础的意义
材料科学的内涵 材料科学是一个跨物理、化 学等的学科。 材料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材料 的结构(Structure)和性能 (Property)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右图 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所以,先要了解
材料的结构是什么?
材料结构关系
• 材料的结构包括不同晶体结构和非晶体 (原子 结构),以及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微结构) ,哪些主要因素能够影响和改变结构?只有 了解了这些才能实现控制结构的目的。
1.2 原子间的键合
2.氢键(hydrogen bonding) 分子间特殊作用力 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H3中 ,在高 分子中占重要地位。表达为:X—H—Y 实质:氢原子中唯一的电子被其它原子所共 有(共价键结合),裸露原子核将与近邻分 子的负端相互吸引——氢桥。 特点: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具有饱和 性和方向性,可存在于分子内或分子间。
• 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 性能,加工性能。
• 结构:物质组合(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和 方法。 • E.g., 计算工具的结构,算盘和计算机同 是计算工具,它们的结构不同,它们的性 能差别很大。 • 人体结构与猴体结构外观上相差不大,但 (思维)性能相差很大。 • 性能:物质对外界载荷的反应。 • 高温、低温下的工作,及高加速度下。
红色圆圈代表O的价电子
图1.4-5 由共价键方向性特点
决定了的SiO2四面体晶体结构
1.2 原子间的键合
1.2.2 物理键(次价键、二次键) 1.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bonding) 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 特点:除高分子外,键的结合不如化学键牢 固,无饱和性,无nding
1.1
原子结构
1.1.1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无数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按 一定方式聚集而成的集合体。 分子:单独存在 保存物质化学特性 dH2O=0.2nm M(H2)为2;M(蛋白质)为百万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原子结构
1.1.2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原子是由原子核(由带 正电荷的质子和呈电 中性的中子组成)和核 外电子(带负电荷)构 成。 原子结构的特点:体 积很小,质量大部分 集中于原子核内,原 子核的密度很大。
高分子链的构型
全同立构
无规立构
间同立构
1.3
高分子链
1.3.2 远程结构(二级结构) • 主链以共价键联结,有一定键长d和键角 , 每个单键都能内旋转(chain twisting)。 • 这种由单键内旋转引起的原子在空间占据不 同位置所构成的分子链的各种形象称为高分 子链的构象。 • 高分子这种能由构象变化不同获得不同卷曲 程度的特性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由NaCl离子键的形成可 以归纳出离子键特点如 下: 1.金属原子放弃一个外 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 到此电子使外层填满, 结果双双变得稳定。 2.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带 正电荷,非金属原子得 到电子带负电荷,双双 均成为离子。 3. 离子键键的大小在离 子周围各个方向上都是 相同的,所以,它没有 方向性。
1.1
原子结构
1.1.3 原子的电子结构 电子云(electron atmosphere)——— 1.描述原子中一个电子 的位置和能量用四个量 子数(quantum number): 主量子数n(电子层)、 轨道量子数l(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m(轨道 数)、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s(自旋方向)。
1.1
图1.4-1 Cl与Na 形成离子键
图1.4-3 NaCl 晶体
1.2 原子间的键合
3. 共价键(covalent bond) 实质: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差不大的原子间 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 特点: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配位数较小、 各键间都有确定方位。 性质:熔点高,质硬而脆,导电性差。
图1.4-4 形成共价键的SiO2, 蓝色圆圈代表Si的价电子,
原子结构
1.1.3 原子的电子结构 2.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占据壳层时,能量最低。 Pauli不相容原理(Pauli principle):原子 中各电子态的4个量子数不同。 Hund规则(Hund ’s rule):电子分散占据不同 的能级。
1.1
原子结构
1.1.4 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 共116种,核电荷数是划分元素的依据。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 一元素的原子。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壳层 数 •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零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价电子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