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解读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细菌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细菌LT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2.0.20手术区operating zone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
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
2.0.21周边区surrounding zone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3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3.0.1洁净手术部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保障条件。
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都必须符合划级标准。
3.0.2洁净手术室的分级应符合表3.0.2-1的要求,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应符合表3.0.2-2的要求。
等级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手术提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Ⅱ标准洁净手术室Ⅰ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Ⅲ一般洁净手术室Ⅱ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Ⅳ准洁净手术室Ⅲ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等级用房名称Ⅰ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Ⅱ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Ⅲ刷手间;消毒准备室;预麻室;一次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的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廊;重症护理单元(ICU)Ⅳ恢复(麻醉苏醒)室与更衣室(二更);清洁走廊3.0.3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3.0.3-1的要求,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3.0.3-2的要求。
等级手术室名称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个/cm2)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30min·φ90皿(5个/m3)0.4个/30min·φ90皿(10个/m3)5 100级1000级Ⅱ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1.5个/30min·φ90皿(50个/m3)5 1000级10000级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30min·φ90皿(75个/m3)4个/30min·φ90皿(150个/m3)5 10000级100000级Ⅳ准洁净手术室5个/30min·φ90皿(175个/m3) 5 300000级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1总则1.0.1为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设计、施工和验收,提高医院洁净手术部医疗环境控制能力,符合安全、卫生、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满足医疗服务功能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手术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建设应注重空气净化技术措施,加强手术区的保护,降低感染风险。
建筑设施上应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1.0.4洁净手术部设计宜留有发展余地,注重设计的灵活性与通用性,适应将来改建或扩建需要。
1.0.5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洁净手术部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等一部分或全部组成的独立的功能区域。
2.0.2洁净手术室clean operating room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把手术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及微粒总量降到允许水平的手术室。
手术室也可称手术间。
2.0.3洁净辅助用房clean supporting space对空气洁净度有要求的非手术室的用房。
2.0.4非洁净辅助用房non—clean supporting space对空气洁净度无要求的非手术室的用房。
2.0.5手术区operating zone需要特别保护的包括手术台及其四边外推一定距离的区域。
2.0.6周边区surrounding zone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2.0.7洁净度5级cleanliness class5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的空气洁净程度。
相当于原100级。
2.0.8洁净度6级cleanliness class6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粒/m3(0.3粒/L)的空气洁净程度。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洁净手术室基本装备
• 5 观片灯联数可按手术室大小类型配置,观片灯应设置在 术者对面墙上。
• 6 器械柜、药品柜宜嵌入病人脚侧墙内方便的位置;麻醉 柜应嵌入病人头侧墙内方便操作的位置。
• 15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内不应有明露管线。 • 16 洁净手术室的吊顶及吊挂件,必须采取牢固的固定措
施。洁净手术室吊顶上不应开设人孔。
洁净手术室基本装备
装备名称 无影灯 手术台 计时器 医用气源装置 麻醉气体排放装置 免提对讲电话
观片灯(嵌入式) 清洗消毒灭菌装置 药品柜(嵌入式) 器械柜(嵌入式) 麻醉柜(嵌入式) 输液导轨或吊钩4个 记录板
压。 • 6 洁净手术室手术区(含Ⅰ级洁净辅助用房局部100 级区)工作面高
度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手术室换气次数,是保证要求的洁净度并在运 行中不超过规定的自净时间,所必须满足的指标。 • 7 眼科手术室的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比其他手术室宜降低1/3。 • 8 与手术室直接连通房间的温湿度与手术室的要求相同。
• 4.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应处于手术部内干扰最小的区域。 • 5.洁净手术部的平面布置应对人员及物品(敷料、器械等)
分别采取有效的净化流程。净化程序应连续布置,不应被 非洁净区中断。 • 6.应有专用的污物集中地点。
洁净手术室平面布置
• 7.人、物用电梯不应设在洁净区。当只能设在洁净区时, 出口处必须设缓冲室。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 作为必要保障条件。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 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洁净 度级别都必须符合划级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100
● 建筑环境
7.1.1 新建洁净手术部应避开污染源。释义:新建洁净手术部选址:一是宜选择自然环境质量好地域,如:含尘、含菌浓度低,无有害气体;二是选择远离院内或周围污染源,而且在最多风向上风侧建设;三是要注意对洁净手术部室外周围,进行绿化降低尘土、飞絮和有害气体。
14/100
7.2.5 负压手术室和感染手术室在出入口处都应设准备室作为缓冲室。负压手术室应有独立出入口。
释义:负压手术室是为医院中疑有空气传输感染或未知原因感染手术而设,一旦经过空气传输,影响范围大、速度快,但又不一样于传染病医院中烈性传染病情况。一是设独立出入口,预防因人、物流而将污染空气传输到其它区域;二是设准备室,既是为了做消毒等准备工作,也是作为缓冲室,能起到有效隔离作用。缓冲室作用比负压差作用大得多。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7/100
7.2.3 洁净区内手术室宜相对集中布置。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应处于干扰最小区域
释义:一是洁净手术室相对集中布置便于设计和运行管理,降低成本;二是将高级别手术室处于干扰最小尽端区域布置,有利洁净手术部气流组织,防止交叉感染,使净化系统经济合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释义:装饰应符合洁净空调要求,预防积灰;吊顶、墙面、地面装饰用材,要求耐磨、不起尘、易清洗、耐腐蚀;装饰用材,应依据实际功效需要和经济能力,合理选择。如:涂涂料和涂防静电环氧树脂水泥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瓷砖地面、自流平地面、粘贴地面等都能够使用。地面颜色要求用浅色。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2/100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8/100
7.3.10 洁净手术室净高不宜低于2.7m。当手术室送风装置被轨道分隔开时,该净高应按本规范第8.2.2条气流搭接标准确定。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细菌.doc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2.0.20 手术区operating zone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
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 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0.4m 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 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 1.2m。
2.0.21 周边区surrounding zone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3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3.0.1 洁净手术部用房分为四级,并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保障条件。
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洁净度级别都必须符合划级标准。
3.0.2 洁净手术室的分级应符合表 3.0.2-1 的要求,洁净辅助用房的分级应符合表 3.0.2-2 的要求。
表3.0.2-1 洁净手术室分级手术切等级手术室名称适用手术提示口类别Ⅰ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Ⅱ标准洁净手术室Ⅰ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Ⅲ一般洁净手术室Ⅱ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Ⅳ准洁净手术室Ⅲ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表3.0.2-2 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等级用房名称Ⅰ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Ⅱ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Ⅲ刷手间;消毒准备室;预麻室;一次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的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廊;重症护理单元(ICU)Ⅳ恢复(麻醉苏醒)室与更衣室(二更);清洁走廊3.0.3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 3.0.3-1 的要求,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 3.0.3-2 的要求。
GB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1)

式中,P 为风机全压,Pa;t为风机的全效率,包含风机效率、电机效率和传动效率。
表8.1.11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注:新风处理增设预热盘管,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可附加0.049/(m/h);增设新风表冷器,限值附加0.068W/(m3/h)。
8.1.12净化空调系统新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防雨性能良好的新风口,新风口所在位置也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新风口后应设孔径不大于8mm的网格。
2.新风口进风净截面的速度不应大于3m/s。
3.新风口距地面或屋面应不小于2.5m,应在排气口下方,垂直方向距排气口不应小于6m ,水平方向距排气口不小于8m ,并在排气口上风侧的无污染源干扰的清净区域。
4.新风口不应设在机房内,并不应设在两墙夹角处。
5.宜安装气密性风阀。
8.1.13手术室排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手术室排风系统和辅助用房排风系统应分开设置。
各手术室的排风管可单独设置,也可并联,并应和新风系统联锁。
2.正压手术室排风管上的高中效过滤器宜设在出口处,当设在室内入口处时,应在出口处设止回阀。
3.排风管出口不得设在楼板上的设备层内,应直接通向室外。
4.每间正压手术室的排风量不宜低于250m3/h,需要排除气味的手术室(如剖腹产手术室)排风量不应低于送风量的50%。
其他负压房间排风量由设计确定。
8.1.14 负压手术室顶棚排风口入口处以及室内回风口入口处均必须设高效过滤器,并应在排风出口处设止回阀,回风口入口处设密闭阀。
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应在部分回风口上设高效过滤器,另一部分回风口上设中效过滤器;当供应负压使用时,应关闭中效过滤15器处密闭阀,当供应正压使用时,应关闭高效过滤器处密闭阀。
8.1.15负压手术室回、排风口高效过滤器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的要求。
8.1.16手术室空调管路应短、直、顺,尽量减少管件,应采用气流性能良好、涡流区小的管件和静压箱。
GB50333-2013净化电气最详细的PPT讲解选读

11 电气
2015.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
11.1 供电
11.1 供电 一、供电电源 二、供电安全 三、供电质量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
11.1 供电
一、供电电源
• 11.1.1 供配电系统应根据医用电气设备工作场所的分类进行设计。 • 11.1.2 洁净手术部应采用独立双路电源供电。 • 11.1.3 有生命支持电气设备的洁净手术室必须设置应急电源。 自动恢复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强制性条文) 1 生命支持电气设备应能实现在线切换。 2 非治疗场所和设备应小于等于15s。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
11.3 照明及其他
11.3.8 应减少医疗设备运行中的电磁干扰。
• 1. 减少电磁干扰的主要措施有: 1)良好的等电位联结与接地。 2)设备与电源、信号线的电场磁场屏蔽。 3)合理的布线,被干扰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避免与干扰源设备电源、 信号线平行敷设。 4)被干扰设备电源端加装隔离变压器、电源稳压器、电源滤波器等。
•
洁净手术部场所及设备分类表摘自《医疗建筑电气设 计规范》JGJ 312-2013,
2.
洁净手术部场所及设备
手术室 术前准备室、术后复苏室、麻醉室 护士站、麻醉师办公室、石膏室、冰冻 X 切片室、敷料制作室、消毒敷料 X
类别
0 1 2 X t≤0.5s Xa Xa
自动恢复供电时间
0.5s<t≤15s X X X 15s<t
11.1.5 在洁净手术部内非生命支持系统可采用TN-S系统回路,并 宜采用最大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RCD)作为自动切断电源的措施。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细菌-精选.pdf

沉降法 (浮游法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手术区
周边区
表面最大染菌密 度 (个 /cm2)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边区
特别洁净手 0.2 个 /30min ·φ 900.4 个 /30min ·φ 9皿0
Ⅰ 术室
皿 (5 个 /m3)
(10 个 /m3)
5
100 级 1000 级
0.75 个
标准洁净手
1.5 个 /30min ·φ皿90
名称
表 4.0.1
洁净手术部用房主要技术指标
最小静压差 (Pa) 换气 手术区手术
次数 台 (或局部 程 对相邻低级别洁
(次 100 级工作
自净
相对 最小新风量
温度
噪声
时间
湿度
(℃)
(m3/h ·人 ) (次 dB(A)
(min)
(%)
最低 照度 (lx)
2
度
特别洁净手术 室、特殊实验 ++ 室
标准洁净手术 ++
表面最大染菌密度 (个/cm2)
局部: 0.2 个/30min ·φ9皿0 (5 个/m3)
其他区域 0.4 个 /30min ·φ9皿0 (10 个/m3)
5
1.5 个/30min ·φ9皿0 (50 个 /m3)
5
4 个/30min ·φ9皿0 (150 个 /m3)
5
5 个/30min ·φ9皿0 (175 个 /m3)
洁净走廊;重症护理单元 (ICU)
Ⅳ 恢复 (麻醉苏醒 )室与更衣室(二更);清洁走廊
3.0.3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 合表 3.0.3- 2 的要求。
3.0.3- 1 的要求,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的等级标准的指标应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点GB 50333—2013医院感染管理科doris《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标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于2013年11月29日发布,并于2014年6月1日开始实施。
主要内容术语调整洁净用房分级、技术指标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空气调节与空气净化洁净度级别的检验洁净用房细菌浓度的检测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体上增加了“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一章;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验收检查项目两个规范性附录;并将原规范第8章医用气体、给水排水、配电拆为三章,即第9章医用气体,第10章给水排水和第11章电气。
2.洁净手术部用房“宜适用范围”改为“参考手术”不再写明具体手术名称。
3.对部分技术参数及其指标作了调整。
4.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增加了“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即中心岛)和各手术室带前室的形式;增加对负压手术室和感染类手术室的要求,提高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要求。
5.净化空调系统强调了节能,给出了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指标;增加了负压手术室的要求;增加了对送风状况的要求;增加了扩大集中送风面积的条件;提高了风速不均匀度的要求;增加末级过滤器装置以及新风过滤器组合的条件,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系统和过滤器安装严密性的要求。
6.医用气体部分修改了个别参数。
7.电气部分除修改了个别参数外,增加了对谐波电流的限制要求。
8.消防部分增加了设避难间的要求。
术语略作调整GB50333-2013GB50333-2002•洁净度5级•洁净度100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洁净度6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 粒/m3(0.3 粒/L)•洁净度1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300粒/m3(0.3粒/L)•洁净度7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 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3(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 粒/m3(3粒/L)•洁净度10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粒/m3(35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洁净度8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 粒/m3(29 粒/L)•洁净度100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粒/m3(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0粒/L)•洁净度8.5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 粒/m3(92 粒/L)•洁净度300000级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大于3500000粒/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粒/m3(90粒/L)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及参考手术GB50333-2013洁净用房等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级别参考手术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0.2cfu/30min·Φ90皿(5cfu/m3)0.4 cfu /30min·Φ90皿(10cfu/m3)56假体植入、某些大型器官移植、手术部位感染可直接危及生命及生活质量等手术Ⅱ0.75 cfu /30min·Φ90皿(25cfu/m3)1.5 cfu /30min·Φ90皿(50cfu/m3)67涉及深部组织及生命主要器的大型手术Ⅲ2 cfu /30min·Φ90皿(75cfu/m3)4 cfu /30min·Φ90皿(150cfu/m3)78其他外科手术Ⅳ6cfu/30min·Φ90皿8.5感染和重度污染手术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GB50333-2002等级手术室名称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30min·φ90皿(5个/m3)0.4个/30min·φ90皿(10个/m3)100级1000级Ⅱ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1.5个/30min·φ90皿(50个/m3)1000级10000级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30min·φ90皿(75个/m3)4个/30min·φ90皿(150个/m3)10000级100000级Ⅳ准洁净手术室5个/30min·φ90皿(175个/m3)300000级各等级手术室适用手术GB50333-2002等级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别适用手术提示Ⅰ特别洁净手术室Ⅰ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Ⅱ标准洁净手术室Ⅰ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Ⅲ一般洁净手术室Ⅱ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科等手术Ⅳ准洁净手术室Ⅲ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GB50333-2013洁净用房等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级别Ⅰ局部集中送风区域:0.2个/30min·Φ90皿,其他区域:0.4个/30min·Φ90皿局部5级,其他区域6级Ⅱ 1.5cfu/30min·Φ90皿7级Ⅲ4cfu/30min·Φ90皿8级Ⅳ6cfu/30min·Φ90皿8.5级GB50333-2002等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个/cm2)空气洁净度级别Ⅰ局部:0.2个/30min·φ90皿(5个/m3)其他区域0.4个/30min·φ90皿(10个/m3)5局部100级其他区域1000级Ⅱ 1.5个/30min·φ90皿(50个/m3)510000级Ⅲ4个/30min·φ90皿(150个/m3)5100000级Ⅳ5个/30min·φ90皿(175个/m3)5300000级洁净手术部内设置的辅助用房用房名称洁净用房等级在洁净区内的洁净辅助用房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用房Ⅰ~Ⅱ体外循环室Ⅱ~Ⅲ手术室前室Ⅲ~Ⅳ刷手间Ⅳ术前准备室无菌物品存放室、预麻室精密仪器室护士站洁净区走廊或任何洁净通道恢复(麻醉苏醒)室手术室的邻室无在非洁净区内的非洁净辅助用房用餐室无卫生间、淋浴间、换鞋处、更衣室医护休息室值班室示教室紧急维修间储物间污物暂存处洁净手术部用房的技术指标➢ 1.相互连通的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用房之间,洁净度高的用房应对洁净度低的用房保持相对正压。
最小静压差应大于或等于5Pa,最大静压差应小于20Pa【不应大于30Pa(GB50333-2002)】,不应因压差而产生哨音或影响开门。
➢ 2.相互连通的相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用房之间,宜有适当压差,保持要求的气流方向。
➢3.严重污染的房间对相通的相邻房间应保持负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等于5Pa【应保持负压(GB50333-2002】。
用于控制空气感染的手术室应是负压手术室,负压手术室对其吊顶上技术夹层应保持略低于“0”的负压差。
➢ 4.洁净区对与其相通的非洁净区应保持正压,最小静压差应大于等于5Pa【应保持不小于10Pa的正压(GB50333-2002)】➢洁净区对室外或对与室外直接相通的区域应保持不小于15Pa的正压(GB50333-2002)。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洁净手术部规模➢洁净手术部设置洁净手术室间数应根据医院类型、床位数和年手术例量核定➢手术室间数按外科系统床位数确定时,按1:20~25的比例计算,即每20~25床设1间手术室。
也可按以下方式计算A=B×365/(T×W×N)A:手术室数量;B:需要手术病人的总床位数;T:平均住院天数;W:手术室全年工作日;N:平均每个手术室每日手术台数。
➢洁净手术室应规定和控制室内医护人员的设定人数,设计负荷以设定人数为基础。
当不能提出设定人数时,设计负荷可参照以下数据:Ⅰ级12~14人,Ⅱ级10~12人,Ⅲ、Ⅳ级6~10人。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洁净手术部医疗流程➢医护人员应在非洁净区换鞋、更衣后,进入洁净区,医护人员应在手卫生后进入手术室,术前穿手术衣和戴手套,术毕应原路退出手术。
➢病人从非洁净区进入后,应在洁净区换洁车或清洁车辆。
并应在洁净区进行麻醉、手术和恢复,术后退出手术部至病房或ICU。
➢无菌物品在供应中心消毒后,通过密闭转运或专用洁净通道进入洁净区,并应在洁净区无菌储存,应按要求送入手术室。
➢手术使用后物品流程宜符合下列规定:➢可复用器械应在消毒供应中心密闭式回收,并应在去污区进行清点、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和包装,灭菌后的复用器械应送入无菌储存间,并按要求送入手术部。
➢可复用的布类手术用物应在洗衣房密闭式回收,并应清洗、消毒、集中送回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检查、包装和作灭菌处理,灭菌后应送入无菌储存间,并按要求送入手术部。
洁净手术部医疗工艺要求洁净手术部功能平面➢洁净手术部平面布局应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应按用房功能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
➢更衣室应分换鞋和更衣区;卫生间、淋浴间应设于更衣区前半部分。
➢医护人员更衣区合计面积按实际使用人数每人不宜小于1m2计算,更衣室不应小于6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