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三市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三市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
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
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
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 77岁。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湖北省第一学期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脊梁贫瘠给予济济一堂刀枪剑戟B.潜心虔诚掮客钳口结舌黔驴技穷C.悄声硗薄蹊跷敲骨吸髓愀然作色D.埋怨颟顸螨虫瞒天过海蛮横无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应接不暇蚊蝇孪生不敢越雷池一步B.奉迎阿谀逢迎行迹可疑一之谓甚岂可在乎C.狼籍愤世忌俗构思颖异人生如白驹过细D.罹难世风浇薄如鲠在喉三折肱方为良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军营是万顷良田,大学生干部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________需求是相互的,融入________也是相互的。
②站在各自的心理位置上,________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互相________彼此的弱项,这样的________,虽然建立在承认对方优势的基础上,却明显缺乏诚意的沟通和了解。
A.除非才固守扩大对接B.既然便坚守放大对接C.除非才坚守扩大对视D.既然便固守放大对视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国无平安,何谈发展?那时,恰逢军队到学校招生,他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B.昨天美国东部下大雪,截至发稿时积雪已达50厘米,而白宫草坪的喷水池里水柱仍在喷薄而出。
C.授课进入主题,王晨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授课者的思路,从世界军事革命对中国军队的挑战,到高科技知识对中国军人的冲击;从导弹部队肩负的使命,到高原火箭兵的职责……真正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
D.于是,前几年17岁写《三重门》的韩寒已经是“大龄青年”,12岁的蒋方舟写的《正在发育》已经不再发育,8岁的高靖康小朋友已成为“资深作家”,6岁半的窦蔻小作家正在受到4岁就改写《西游记》的武汉小熊妹妹的挑战,但小熊妹妹还不能以“小”见大,在她的身后,有几个3岁半的小诗人正跌跌撞撞地向她的记录逼近。
湖北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12月)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可以看作是作家追求个人审美体验的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与他人一起探求普遍价值和意义的公共行动。
文学公共性就是指文学活动的成果进入到公共领域所形成的公共话题,此种话题具有介入性、批判性和明显的政治诉求,并能引发公众的广泛共鸣和参与意识。
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求写作者积极介入公共生活,表现自已对时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感时忧国” 既是中国文化精神中固有的伦理情怀,也是中国文学精神里特有的“公共性”品质。
雨果说:“愤怒与温情,是对于人类不自由状况两个方面的不同反应,并且,能够发怒的人就能够爱。
”中国文学的“公共性”,就具有这种既“愤怒”又“温情”的特点:一方面,是“愤怒”和不满,具体表现为对权力的“以究王讻”的“上层反讽”;一方面,是仁慈和“温情”,具体表现为“惟歌生民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中国文学的这种特殊形态的“公共性”,源自于中国文化的“天下为公”的基本理念、“经世致用”的责任伦理与“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
在中国儒家的文化元典《礼记》里,就建构了“天下为公”的观念。
后来的《吕氏春秋》对“天下观”的阐释愈加深入,也愈加进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在此基础上,邑不事及其门人全面地阐发了“士君子”文化观,表现出极可宝贵的启蒙主义精神,“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这种博大的“天下”观念和“遗生行义”的“士君子”伦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学写作。
受这样的“舍生取义”的观念影响,中国以《史记》为典范的史传叙事和小说叙事,以“杜诗”为代表的诗歌抒情,在面对权力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一种醒世独立的写作精神和亢直不挠的批判勇气,表现出一种中国式的“公共性”品质。
精品解析:【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
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
二是恬淡观。
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
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
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oc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考试时间:2021年11月7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筑梦圆梦”伟大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职业特征,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要关心公共社会生活,必须对社会生活产生正能量影响。
在构成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国情怀是维系知识分子职业标识和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
为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要形成以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担负起职业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炼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素来强调“内圣外王” 的致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精彩篇章向我们传递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责人格和优秀品质。
家国情怀是滋养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必然素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
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回应所处时代最宏大最重要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
这就需要深厚的家国情怀为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人类历史的实践也证明,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无不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甚至是为了家国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我们矗立起了一道道广为传颂的精神丰碑。
最新-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精品
最新-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精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选择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倾轧/轧账里弄/卖弄模板/模样疏浚/怙恶不悛........B.刨冰/刨除纤尘/纤细毗邻/庇护楔子/锲而不含........C.押解/解元殷红/殷勤埠头/阜盛哮喘/命途多舛........D.宿雨/星宿绯红/菲薄漫溯/朔风数九/数见不鲜........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合龙震撼雕梁画栋张皇失措 B.安详诟骂川流不息没精打彩 C.文身雾蔼一如继往云销雨霁 D.装璜防范以德报怨陨身不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侧目。
B.夏日的东湖,风光旖旎,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C.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D.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
B.2021年10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召见泰国、老挝、缅甸驻华大使,就载有我船员的货船在湄公河遇袭、导致多名中国船员身亡事件提出紧急交涉。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1、D(“只要,就”说法不妥。
)2、B(中国是一个面子社会不是在为新时代才产生的。
)3、C(过于绝对。
)4、B5、C (应是韩愈。
)6、D(“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属于无中生有。
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也使得作者还无法看到这一点,他将一切原因归于“小人”。
)7、(1)您殷勤奉养父母,从早到晚都很快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
(“足下”、“勤”、“乐”、“惟…是…”、“望”各1分)。
(2)我深恨自己道德修养还不突出,清白的名声还未确立,而被世人强加上许多罪名,与好友孟几道每谈及此都感到十分痛心。
(“仆”、“良”、“修己”、“素”、“所加”各1分)参考译文:收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了火灾,家里什么也没有留存下。
我刚听说大吃一惊,接着又产生一些疑问,最后竟然感到非常高兴。
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
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言辞又简略,因此还不能详尽地了解您受灾的情况。
如果真的烧得精光而一无所有,那正是我要特别祝贺您的原因。
您殷勤奉养父母,从早到晚都很快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
现在竟遭受到烈火焚烧的意外事情,而使您震惊恐惧,甚至连油脂、淀粉这样的东西,也许都供应不上了,我因此起初感到大为吃惊。
人们的言谈之中都说,事物的圆满或空缺,灾祸或幸福,都是相互依存转化,去无定的。
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的时候,开始总会经历一个困苦动荡、担心受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有水火的灾害,就有小人的怨恨毁谤。
历经劳苦变动的磨难之后,才能奔上光明的前途,古时候的人都是这样。
但是;这些说法不仅大而无当而且荒诞不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因此就一定相信,所以我接着便对它产生了疑问。
凭着您读了不少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所作所为都显示出您的多才多能,然而作官却不能超出众人之上,从而未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这里并没有其他原因。
湖北省重点中学联考高三(上)起点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起点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1)“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3)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
(4)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5)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6)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 (1)(4)(6)B. (1)(3)(4)C. (3)(4)(6)D. (3)(5)(6)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而上地建设.B. 传承千年的日历在当今互联网消费的新浪潮之下,经过重新策划包装,又意外获得了新生,掀起了年末的一波“文化买买买”风尚.C. 鉴于这所学校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新思路的做法初见成效,有人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该校的“学生家庭书房”.D. 时至今日,耕读传家仍让人回味和向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工业文明到来后,生命的异化太严重.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D. “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阿.附ē愤懑.mǎn稀薄.bó骠.勇piàoB.笑柄.bǐn湖泊.pō颤.栗zhàn 奢侈.chǐC.绿.林lù落.枕lào 瓜蔓.màn 慑.服shèD.委蛇.yí清晰.xī脂.肪zhī勒.索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狭隘屏弃能说会到螳臂当车B.铜臭绵亘博闻强识俯首帖耳C.聘请累赘异曲同工妇儒皆知D.温馨树荫真知卓见弃甲曳兵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旅行推销员几乎整年都不在公司里,很容易成为闲言碎语,飞短流长....的牺牲品。
B.人民大会堂由于采纳了周总理提出的“水天一色”的设计理念,从穹顶到地面几个层次水乳交融....,并不给人压抑、空旷的感觉。
C.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D.一场台风可以横扫数百千米,再加上巨大的风力,其释放..的能量相当惊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要进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应该以改变教育思想为根本,而教育思想的改变,取决于教育体制和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
B.特长生在专业上多投放一点时间和精力无可非议,但是否可以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呢?从长远的观点看,我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C.蓝眼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赋予电脑以人类的视觉功能,使之能够识别人类的目光和表情,察觉人类的情感。
D.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都依赖于大自然,我们理当敬畏自然,亲近自然,遵守自然规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中国园林的欣赏是视觉的,更是心觉的:一亭、一树、一石、一水,多需妙悟迁想,体味出象外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逑,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晴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诬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休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休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休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子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
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
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
“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早把移情作为美学观念描绘出来的是庄子。
在《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时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也是快乐的。
B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美学家。
德国的立普斯最早提出移情观念并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因此被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移情活动中,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没有界限。
不仅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互赠、物我回环的境界。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说法不一,谷鲁斯等人认为移情源于人的“内模仿”,立普斯则认为移情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作者认为前者并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
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鸟飞云散,诗人与敬亭山互相凝视。
从审美移情看,让诗人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是敬亭山,于是把自我的情感移人山中。
B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餐”一句中,对诗人而言,他沉浸在山川之景中,物我两忘;对山川而言,化无情为有情—面带愁容,发出恨声。
这“愁”“恨”实则是作者自我情感的外泄。
C.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正是审美移情的体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把自我的情感移入事物之中,从而达到物我同现。
审美主体以自己体验到的某一的境界D.在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等诗句,诗人把自己体验到的悲伤之情移置到景物对象,这样的移情必定是伴随美感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爷父子肖建国爷父子,捣蛋铺子。
这是地方俗语。
捣蛋,对着干,谁也不服谁。
老耿和小耿就是这样一对父子。
比如,大伙儿选小耿当村支部书记,老耿首先不同意。
老耿小于,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看得出来。
饭菜一端吃狼吞虎咽。
还得历练历练。
大伙儿先一愣,后哄笑,认为老耿幽默,欲擒故纵。
小耿在多数人的支持下当了书记。
前任书记——老耿,退下来,当了委员。
老耿是孤儿,参加过对越反击战,在丛林里出生入死,立过军功。
選伍后本来安排在国营单位当一把手,但老耿倔,偏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心甘情愿地做了几十年的小村官。
轮到儿子从都队复页,老耿才感觉自己实实在在地老了。
看着依旧破落的村子,老耿对小耿说,留下吧,帮帮大伙儿。
没有乡亲们当年的施舍,我早就饿死了,也就没有你,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个家。
小耿准备去深圳,战友泥鰍给他介绍了一份差事,年薪六万。
老板说,表现好再加。
小耿看看老耿通红通红的眼,思索了良久,才点头。
没想到,老耿竟然不同意他当书记。
小耿气,不理老耿。
吃饭也不聚一桌。
端起碗,夹点菜,蹲在门口榆树下,吧唧吧唧吃得山响。
老耿没事一样,瞅空就对小耿指点这指点那。
“学校的国墙裂了,娃们都是一群踩死蛤蝶踢死的主,要赶紧修修。
”“夏季就要到了,河堤要加固,万一有个闪失,损失就大了。
”小耿烦了,反问道:“到底我是书记还是你是书记?”气归气,老耿的话小耿还是照着做了。
学校砌国墙,他时不时都过去看看。
给工人发一遍说要保证质量,孩子的事,不能闹着玩。
河堤加国,他第一个扛着铁楸到现场——这里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工挖土方。
他一捋袖子,干。
工地上一片欢。
春夏秋冬,一晃5年过去了,小耿赢得了群众极好的口碑,然而他却没有得到任何重用和提拔。
和伍的战友们相聚,他最寒酸。
人家上了一瓶XO,他竟说这黄酒没有自家釀的,辣辣的,没点笑得满来子人噴饭。
已是处级干部的泥鰍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想当官,要会作秀”。
这话,让他嚼了又嚼。
进入六月,暴雨连绵。
市里的头头亲自带队到各地巡视防洪工作。
小耿眼前一亮,吩咐村里要准备好二十只木船。
老耿骂他乱花钱,杞人忧天。
“这河堤我天天都在观察,结实着呢。
”小耿只是笑笑,难得一次不顶嘴,只是文代村干部要让村民们进行自救演习。
老耿骂,“神经病!”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天半夜,河堤决了口,洪水铺天盖地涌进村子。
好在村民们都有准备,那边铜锣一响,这边村民们都收拾重要家当爬进小船。
洪水来得快、大,冲倒了七八间房屋,但没有一人受伤。
保住了性命的群众都说小耿有眼力,是个好干部。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小耿就成了非常时期的典型人物,受到了头头的亲自接见。
雨季过后,小耿连升三级;给县长做助理。
上任前一天,一直沉漫在幸福之中的小耿才发觉这些天来很少看到老耿。
小耿心里顿时就慌慌的。
他想到了老耿,老耿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赤着脚,喘着粗气,手里还提了一双被泥巴包裹了的解放鞋。
这鞋是他的。
小耿的脸一阵发白,浑身起鸡皮疙瘩。
父子俩对视良久,小耿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耿一字一句地说,“去自首吧,河堤是你挖了才决口的。
“不。
”“你不去,我去。
”老耿说着就往外走。
小耿扑通跪了下来。
“爹啊,你是我亲亲的爹啊。
你不能把这事沤在肚子里吗?“不能。
”“那我就死在你面前。
”“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
否则,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也就不是你的爹。
”老耿说完就往外走,任小耿将头在青石板上磕得鲜血直流。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语言平白质朴,富有地方色彩,口语化。
既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又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B小说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多种描写方式,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耿的形象,也凸显出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性的改变。
C小说到结尾处才交代决口处其实是小耿自己挖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耿劝小耿留下、反对准备木船等情节都为这一结尾做了铺垫。
D小耿赢得群众极好口碑却没有得到重用和提拔,弄虚作假却连升三级。
前后的反差体现出小说对官场不择手段“作秀”之风的批判。
5小说在刻画老耿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6.“爷父子,捣蛋铺子”,小说以“爷父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6月26日11时05分,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分别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驶出。
世界建设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是它们亮相的舞台。
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复兴号。
“复兴号”的投用,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复兴号”被冠以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称号,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国”,就意味着高铁从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为主”,变成了“纯中国”。
中国铁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陆阳说“复兴号”对雷电的耐受力明显增强,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年。
“过去要耐受170千伏的雷电冲击电压,现在耐受185千伏雷电冲击还没有任何损伤,在耐压上进行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