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安市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及分析范文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21)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发展的关键。
一直以来,我们在高尖端科技领域还在受制于人,国家发展壮大的命门一直被国外牢牢抓住,成为制约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致命弱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自己不懈奋斗取得了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等。
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通过自己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根据“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通过自己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可得文章需要表现的主旨。
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真实的事件,自然引出这一主旨。
也可以把这一主旨作为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首选记叙文。
【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
文中则写人记事,可记叙一件生活中自己因为努力奋斗而实现了某个愿望或掌握了某种技能的事件,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
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解答】【例文】奋斗鱼儿选择大海,因为它佩服大海的纯净、蔚蓝、汪洋,它便在那安居乐业;太阳选择晴空,因为它向往光明,喜欢明亮,它便慷慨地给大地一片阳光;月亮选择夜空,因为它喜欢黑暗的安宁,便和一群星星姐妹们点纵着夜空,纵容地洒下银辉…我用颤抖的双手按了一下门铃,只听“铃……铃”地两声门铃,妈妈开门了,她用那慈爱的眼神望着我,面带着笑容,这让我更加心惊肉跳、心神不定了。
2020届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51)

2020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模拟题目1.材料作文一只已经成为两栖明星的青蛙,并不满足,它想:“我能在水中游,陆上跳,如果再在天上飞,就能成为一只三柄明星的青蛙了!到那时,我就成了所有青娃崇拜的偶像。
”于是,这只青蛙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飞翔计划,每天苦练飞翔的本领。
可无论它怎么练习,都没有什么效果。
但青蛙并不想放弃,它想:是不是自己的练习方法不对?它细心地观察鸟类的飞翔,发现自己之所以飞不起来,是没有找到一个起飞的平台。
于是,青蛙爬上高高的枝头,仰望着蓝天,向上奋力一跃。
就在它以为自己飞起来了的时候突然身体不听使唤地向下坠落,最后重重地摔死在地上。
“自己没有翅膀,却偏偏要去练习飞翔,怎么会不掉死呢?”老青蛙的一句话,使其它也想学会飞翔的青蛙恍然大悟,不再盲目跟从。
这则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以下的几点启示:做事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的效仿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有梦想不一定成功。
要求:(1)所写文章的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对于寓言类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把握寓言中的关键信息,这个关键信息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寓言中描写的对象;二是寓言中最后的总结句。
就这则寓言来看,其中的关键信息是最后的总结:做事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的效仿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有梦想不一定成功。
这些最后的总结是从寓言中描写的那只“已经成为两栖明星的青蛙”的事迹中得来的。
根据这些内容综合后得出寓言的立意:盲目;学会满足;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梦想与成功等等。
假如我们写“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主题的作文,选材可以是: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的2000多次失败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红军长征中行军路线的不断调整,也是对一次次失败的总结;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最终的结尾是对300多次失败的总结的结果等。
2020年江西省中考高分作文30题汇总含例文及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高分作文30题汇总含例文及解析一、中考优秀作文含例子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却远离了最初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沉醉于手机电脑里优美的风光图片,却忘记了泥土的气息、花草的馨香;我们介怀于误会隔阂、羁绊于不善表达,疏远了我们与亲人朋友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热情、拥抱自然的心灵,那么我们与这些美好事物就不会再疏远。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从此不再疏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解析:参考例文从此不再疏远父亲是一个多变的角色:在我还是婴儿时,是我的贴身护卫;在我面对万物而产生无限的好奇时,是我的百科全书.而在这个充满叛逆的青春期,他是我的敌人,但最终是我的良药.每当看到女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时,我总是想起父亲的怒吼和强词夺理的争辩。
我时常在想,我要是换个父亲多好了。
“儿子,你把碗刷了吧.”看似轻松的话语,充满了多少的杀机与阴谋-----为了争夺电脑的使权.“我买的菜,端的汤,拿的筷子,所以…啊…”“菜还是我炒的呢,是刷碗累还是炒菜累!我在那又削,又切,还得炒,就刷两个碗又怎么样了啊!”在我们家,从来都是买菜,做饭,刷碗,人均分担。
这次是我买的菜还让我去刷碗。
怀着怨恨,怒视父亲,我携着大摞的碗盘踹开门去刷碗了。
虽说父亲不经常吸烟,但是还是常备一盒。
我最讨厌闻烟味了,全家都知道,但父亲经常在我必须用电脑之前吸烟,这是我很无法容忍的。
为此没少吵架,父亲还总是蛮横不讲理的说:“你是我儿子,我什么时候轮到你说了!”我总是在反驳,但结果总是捂着火辣辣的脸,心里发毒誓:以后再也不听话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不是那次失眠,不知还要多久才能洗清误会。
我正一只只数绵羊想尽快进入梦乡时,一段无奈的对话飘入耳中,“他何时在才能理解我啊!”“怎么了?”“让他干活是为了锻炼他的独立能力;让他接触烟,是为了让他适应以后的应酬,不会烟酒办不成事啊……。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42)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一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志,改变我们的初衷。
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是流于平庸。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两种观点都是与“比较”有关,印度哲学大师奥修的话是对比较持反对的态度。
有的人的观点对比较持认可的态度。
所以本次作文的话题应是:比较。
可以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事件来表现自己对于“比较”的感悟。
也可以议论说理,以“比较”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向读者传达自己对于比较的看法和观点,做到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首选议论文。
【思路点拨】首段用一个小故事引出本文的论题:比较。
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主体部分可从中心论题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采用几个并列段的形式,通过证明分论点来对论题进行论述。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还可向读者发出有力的号召。
【技法点拨】注意细节描写手法的运用,尤其是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会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在选材上,要做到新颖性。
在写法上,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对比写法、侧面烘托的写法,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解答】【例文】生活在比较之中人后在这个世界上,就难免会被比较。
有些人喜欢拿自己于别人相比,而有些人则是被拿来比。
比来比去,比长比短,人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人比人,气死人。
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在别人的议论、指点中不断地蜕变、打磨,更符合别人的意愿。
我们活在别人的看法中,失去了自己,不断地去模仿、改变。
比较之中,有的人更像别人了,有的人则无所适从,很少的人坚定了自己。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5)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
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
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
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
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根据其中的“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
”可知作者本次作文应围绕着“坚持”来立意。
所谓坚持,就是不改初心,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己的本心,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不断前行。
学习需要坚持,生活也需要坚持,对于坚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与领会。
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
从生活中选材,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确定主旨以后,有两个写作思路可以选择。
一是写人记事,从生活中选取能表现主旨的一件或几件真实事件,以真实事件寄托真挚感情或真实感悟,以真情打动读者。
二是议论说理。
以主旨为中心论点。
摆事实,讲道理,向读者传达并证明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说理严密,以理服人。
【写作手法】提倡文笔优美,表现匠心结构。
首先,要经营好开头和结尾,这是展示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3)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少年想让自己内心变得很强大,可以抵御世间一切困难,于是去山中访问一位智者,请求智者告诉自己变得强大的方法,智者沉吟了一会,对少年说出了下面三点:①有自信。
要想内心变强大,第一步肯定要自信,不然第一步都跨不出去,比如见人就躲,怕见生人,像缩在龟壳里似的,永远成不了气候。
所以勇敢直视别人,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拿出自信满满的状态来。
②增强能力。
有自信没能力那就叫自负了,所以必须要提升你的能力,多读书提高自己,多看时事新闻,多了解社会,凡事有自己的见解,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③敢于尝试。
遇到新事物不要退缩,敢于去尝试,畏首畏尾地,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放松心情,去尝试,让自己征服新事物,你会发现新事物也不过如此,自己完全可以做到的,当成就感越积越多,你就知道自己也是很优秀的,这时,你的内心就越来越强大了。
处在青春成长期的你,一定也和少年有一样的困惑吧,那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创作本文可从三个方面来立意:有自信、增强能力、敢于尝试。
从中选择自己最有得分把握一个作为文章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比如选择“敢于尝试”,“尝试”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尝试”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
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不断得成长着。
“成长”可以理解为向成熟的阶段、方向发展。
“成长”不仅指尝试的结果,更需要我们在思想、认识、感悟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与进步。
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
【选材构思】例如孩童时的我们尝试牙牙学语;例如踏入学校大门的我们尝试接触老师和同学;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
2020年中考语文写作《“这才是青春”》材料命题作文题解及范例

2020年中考语文写作《“这才是青春”》材料命题作文题解及范例【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
一般性材料作文审题都要求准确、全面理解材料的含义,并选择一个恰当的侧面和角度构思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目也不例外,在给出不设置审题障碍的材料,同时给学生提供叙写真事、抒发真情、释放积累的可能性;有意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生活形成关注和思考!“青春”类命题,往往基于以下两点:1.关注青春生活风采。
学习生活中,初中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热爱科学,却也怕作业负担,怕考试失败;渴望老师的尊重、关爱,却也常常叛逆,喜欢自由自在,有自己的空间;喜欢表现自己,却因常常出错而害怕。
课余生活中,我们总是生龙活虎,热爱班集体,却常常因打打闹闹毁坏了班级荣誉,伤了同学间的和气,被家长、老师批评;渴望同学友谊,却也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大打出手;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另类”,做自己爱做的事。
家庭生活中,渴望父母的理解,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和父母对抗;富有理想,但遇到挫折便失落怅惘……中考作文的命题,就是紧紧扣住我们自己的个性生活作为命题的范围和内容的。
2.折射生命的内涵。
成长中,中学生学会了开启尘封的心灵,睿智地面对世间一切不可预测的变故,打造坚实的青春底座,磨出生命的光亮,感受体验青春生命的精彩。
中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演绎人生的精彩。
中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行动解读自己的生命,由青春成长感悟生命的内涵。
针对此类命题,考生应注意到明显的趋向:引导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回眸抒写对生命的个性感悟体验。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27)

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
”﹣﹣﹣﹣(印度)泰戈尔“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意大利)朗根尼西“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德国)普朗克人人都会犯错误,有的一错再错,有的知错就改。
上面几位名人的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要求:(1)字数在600字以上。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3)语言简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从种提炼出本次作文创作的话题应是“错误”,并且应从错误对于人成长的积极促进正面作用去谈。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从错误中我们吸取了教训,获得了成长必经的历练与营养。
以此为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前者要求以情动人,后者要求以理服人。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拟题为:善待错误,并以题目作为中心论点。
首段以一句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引出论题或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中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每段分论点格式应为:善待错误,就是要…….通过证明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
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
【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不同的论证方法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创作议论文时,需根据不同的论证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解答】【例文】善待错误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
我总以为,唯有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挑错,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能日益趋向不朽和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
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吉安市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复习题
1.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借我十年
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
借我说得出口的旦旦誓言
借我孤绝如初见
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
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借我一束光照亮黯淡
借我笑颜灿烂如春天
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
借我纵容的悲怆与哭喊
借我怦然心动如往昔
借我安适的清晨与傍晚
读着谢春花演唱的歌曲《借我》的歌词,你是否也产生了共鸣,想到了许多?那就请你以《借我》为题,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一写自己的小心思吧。
要求:(1)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立意。
就本则材料来看,其中的关键词是“借我”,所谓要“借”的东西都是我们没有或是暂时没有的,借来以后可以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或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借。
这些要“借”的东西,可以是:坚强拼搏的毅力;
还可以是:宽容大度的胸怀;也可以是:明辨是非的慧眼等。
行文时要明确“借”来的目的或是作用。
写作时可以写自己心中久藏的小秘室的故事;或是自己渴望拥有某种力量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写自己对于这种外“借”东西的态度和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答】【范文】
借我
第1 页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