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紫砂历代名家名录

紫砂历代名家名录现在有不少人爱壶、购壶、藏壶,但又缺少可供查对的工具书,现将历代制壶名家和有关的名人雅士的事迹简录于后,供于检索。
历代陶艺家名录金沙寺僧(约1506——1566),江苏宜兴东南金沙寺之僧人,名逸。
他喜欢和陶工们交朋友,并开始用细陶泥制茶具出售。
供春(约1506——1566),是吴颐山的家童。
吴颐山在金沙寺内读书时,供春学到该寺和尚制壶艺技。
他所制树瘿壶朴实无华,从而使他名声大振,成为制壶鼻祖。
董翰(约活动于1567——1619),字后溪。
始制菱花式壶。
赵梁(约活动于1567——1619),所制多提梁式壶。
梁亦作良。
无畅(约活动于1567——1619),又作无锡、袁锡。
李茂林(约活动于1567——1619),字养心。
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铢书记号。
时朋(约活动于1567——1620),朋一作鹏,大彬之父。
朋与赵梁、董翰、元畅同为四名家。
时大彬(约活动于1580——1650),时朋之子,号少山。
其作品技艺水平超过其父。
其作品有的在陶土内掺钢砂;有的把旧壶捣碎为土,重制;遇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立即击毁。
因为他认真继承前辈技艺又能不断创新,因而名噪海内,甚至在词曲中都提到他的绝技。
一般文士以书斋内陈置大彬壶为荣。
李仲芳(约1580——1650),李茂林子,为时大彬门下第一高足。
今所传大彬壶中,有仲芳代作、大彬署款的。
徐友泉(约1578——1644),名士蘅,原非陶人。
吴梅鼎《茗壶赋》说他:“综古今,极变化,技近乎道,集斯艺之大成。
”殴正春(约1578——1644),大彬弟子。
多制花卉果物,样式精研。
邵文金(约1580——1646),又名亨祥,大彬弟子。
仿汉方式方壶独绝。
邵文银(约1590——1648),又名亨裕,大彬弟子。
制作文雅精巧,具有大彬的风格。
蒋伯(约1600——1644),名时英,大彬弟子,初名伯敷,后被陈继儒请去制壶,改字为伯。
他喜欢附攀上层人物,不愿承认自己是制陶的人。
但他技艺很好,相传他制的壶是嘉兴收藏家项墨林定的,称为“天籁阁壶”。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

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紫砂壶制作历代名家(清末民国)任淦庭(1889--1968)紫砂装饰艺人。
裴石民(1892--1979)为供春的树瘿壶配制了壶盖。
吴云根(1892--1969)作品以竹子题材为主,实用美观。
王寅春(1897-1977)喜制各类方器及筋纹器茶壶。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开长、凯长。
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梅桩壶"报春"等十几种新品,以花卉见长.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一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
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
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
”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
18岁时,因战事家这中落,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凭著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犊,才华显露,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
20岁左右,曾应上海古玩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
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甘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读以充实自身。
曾一度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矿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
1945年后,与沪上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辅、来楚生交往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
1948年,由江寒汀作画,吴湖帆写词的《石瓢壶》,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饯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诺调秀丽给人以整体形象大方、朴素、便利、实用之感。
紫砂壶名家大全

紫砂壶名家大全1. 董其昌。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也是紫砂壶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至柔。
周至柔是清代著名紫砂壶名家,他擅长利用紫砂壶的特点,将文学、绘画融入紫砂壶制作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 陈延年。
陈延年是20世纪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大奖。
4. 范村。
范村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风格清新,被誉为“范派”,对后世紫砂壶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范曾。
范曾是清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别致而著称,被誉为“范派”代表人物之一。
6. 俞明伟。
俞明伟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7. 郑义。
郑义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深受人们喜爱。
8. 朱泽。
朱泽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而著称,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9. 郑大成。
郑大成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备受人们喜爱。
10. 张玉良。
张玉良是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名家,他的作品造型独特,富有创意,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以上就是紫砂壶名家大全,每一位名家都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让我们一起珍惜紫砂壶这一传统工艺,让这些名家的作品继续发扬光大。
十大紫砂名壶(十大壶王)

十大紫砂名壶(十大壶王)紫砂壶起源于明代,自明至今,紫砂名家可谓瀚若星辰。
在如此众多的制壶者中,要挑选出10位最优秀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况且,艺术这东西,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好的,别人也不见得会认同。
曾经在网上查过,看有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或者进行过评选之类的,但是我没有查到。
因此,就斗胆选出了自己心中10位紫砂名家,其中明代2人,清代4人,现当代4人,姑且叫做“十大壶王”吧。
且每人选择代表作2件加以介绍,作品的选择标准有两个,一是作品的知名度,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准,另一个标准是个人喜欢。
再次郑重声明:此“十大壶王”非官方说法,实乃扬帆个人观点,如有不当,请您见谅!一、供春入选理由: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壶者,被称为“陶壶鼻祖”。
作者介绍:供春(一说龚春),与金沙寺僧被共称为“陶壶鼻祖”。
相传紫砂壶为明代金沙寺僧所创,而供春则是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壶者。
其出身卑贱,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一说婢女,然婢女岂能陪主人寄宿于寺中,且与和尚学艺?此说应不确),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
吴颐山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学金沙寺老僧制壶。
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
入选作品:树瘿壶、六瓣圆囊壶《树瘿壶》壶评:造型古朴,为赭土黄色,砂胎,表面七凹八凸,结累如疣,指螺纹隐现,壶铭:“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
”此壶有“中国第一砂壶”美称,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六瓣圆囊壶》壶评:壶身分六浅瓣,配以壶盖,壶嘴及壶把皆起筋纹,以上下两节塑造而在壶肩相接。
壶以黝黑紫砂制作,掺以金砂闪点,现存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不过,据专家考证,这两把壶从泥质、大小、工艺、烧成等诸方面考察,不符合考古和典籍记载的供春壶特征,应为后人仿作。
其中树瘿壶原盖上的印款为“玉麟”篆书,表明壶的作者应是清末制壶大家黄玉麟。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金沙寺僧明弘治、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供春又作龚春明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董翰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朋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赵梁又作赵良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元畅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大彬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大师李茂林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李仲芳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徐友泉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蒋时英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欧正春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金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银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盖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二孙明万历年间壶艺家周后溪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仲美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信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用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光甫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沈君用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俊卿明代壶艺家陈正明明代制壶艺人陈辰明代壶艺家葭轩明代壶艺家承云从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徐令音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挺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和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周季山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君盛明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子澈明崇祯年间壶艺家项真明代壶艺家陈务之明代制壶艺人闵贤规明代制壶艺人惠孟臣明末壶艺家陈六如明末壶艺家徐次京明末清初壶艺家邵亨裕明末清初壶艺家陈子畦明末清初壶艺家项圣思明末清初壶艺家陈鸣远清初著名壶艺大师陈文居清初壶艺家陈文柏清初壶艺家陈汉文清初壶艺家邵友廷清初壶艺家惠逸公清代壶艺家郑宁侯清初壶艺家周候祥清初壶艺家杨友兰清初壶艺家王南林清初壶艺家史万全清初制壶艺人许晋候清初壶艺家陈隐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元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初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怀仁清雍正年间壶艺家于廷清雍正、乾隆年间壶艺家陈殷尚清乾隆年间制壶艺人陈鸿寿清嘉庆年间著名文人,“曼生壶”的主要设计者杨彭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宝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凤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女壶艺家吴月亭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友兰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二泉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朱石梅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茗壶设计的著名文人邓奎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制壶的文人陈寿福清道光年间壶艺家何心舟清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大亨清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壶艺家冯彩霞清道光、咸丰年间女壶艺家于子良清咸丰年间壶艺家周永福清咸丰年间壶艺家杨履曾清代制壶艺人杨莲生清代制壶艺人吴阿昆清代壶艺家吴芷来清代制壶艺人陈荫千清代壶艺家陈绶馥清代壶艺家陈懋生清代制壶艺人陈用乡清代制壶艺人陈砚卿清代制壶艺人陈觐侯清代制壶艺人陈滋伟清代制壶艺人陈少亭清代制壶艺人陈柏亭清代制壶艺人余生清代制壶艺人邵德馨清代壶艺家邵元祥清代制壶艺人邵玉亭清代壶艺家邵景南清代壶艺家邵恒昌清代制壶艺人邵裕亭清代制壶艺人邵湘甫清代制壶艺人邵权衡清代制壶艺人邵德泌清代制壶艺人邵形龙清代制壶艺人邵云如清代制壶艺人邵云亭清代制壶艺人邵兰孙清代制壶艺人徐温庭清代制壶艺人徐飞龙清代壶艺家钱弘文清代制壶艺人彭君实清代壶艺家蒋良玉清代制壶艺人王元美清代制壶艺人王东石清代制壶艺人王胜长清代制壶艺人申锡清代壶艺家史继长清代制壶艺人史维高清代壶艺家许龙文清代壶艺家许升候清代壶艺家华凤翔清代壶艺家华君德清代壶艺家华祯祥清代壶艺家应华清代制壶艺人潘大和清代壶艺家潘虔荣清代壶艺家潘缄雄清代壶艺家潘志茂清代壶艺家潘沂宝清代制壶艺人潘仕成清代制壶艺人胡耀庭清代壶艺家俞国良清代壶艺家郭通清代制壶艺人蒋德林清代制壶艺人蒋裕泰清代制壶艺人蒋志雯清代制壶艺人蒋祯祥清代制壶艺人蒋万丰清代制壶艺人邵俊根清代制壶艺人薛怀清代壶艺家锦春清代壶艺家蔡乾元清代壶艺家邵正来清代制壶艺人张君德清代制壶艺人张怀仁清代壶艺家范章恩清代壶艺家范占清代壶艺家赵松亭清代制壶艺人瞿应绍清末书画家、壶艺家梅调鼎清末学者、“赧翁壶”的设计者程寿珍清末著名壶艺家韵石清末壶艺家江案卿清末壶艺家陈光明清末壶艺家金士恒清光绪年间壶艺家吴阿根清光绪年间壶艺家黄玉麟清光绪年间壶艺家沈瑞田清末制壶艺人吴虎根清末壶艺家光裕清末、民初壶艺家卢兰芳清末、民初紫砂艺人江祖臣清末、民初壶艺家韩泰民国时期刻陶艺人王玉林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王玉仙民国时期壶艺家冯桂林民国时期壶艺家刘福兆民国时期紫砂名家汪宝洲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宝根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生义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沈孝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金阿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蒋燕亭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金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盘根民国时期壶艺家邵六大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邵全章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张春芳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味全民国时期壶艺家范大生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鼎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勤芬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臣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吴纯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储铭民国时期壶艺家李宝珍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裴石民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吴云根现、当代著名壶艺家王寅春现、当代著名壶艺家任淦庭现、当代紫砂艺术大师朱可心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顾景舟当代著名壶艺大师蒋蓉当代著名壶艺大师王友兰----清顺治-康熙年间紫砂壶制壶名家。
紫砂壶名家排名大全

紫砂壶名家排名大全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外观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亲手完成,注重细节和纹理的处理。
因此,紫砂壶制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尊贵和有价值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些紫砂壶名家的排名大全,按照其在紫砂壶制作领域的声誉和贡献进行排名。
1. 董韵石:董韵石是紫砂壶制作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造型别致、流畅优美而闻名。
他注重创新和突破,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2. 陈美龄:陈美龄是一位具有深厚传统紫砂壶制作功底的名家。
他的作品不仅形美观大方,而且质地细腻典雅,工艺精湛。
他擅于通过壶盖、壶嘴等细节的处理来展现他的艺术才华。
3. 孙国华:孙国华是一位拥有出色技艺的紫砂壶名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独具匠心。
他善于利用纹理、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表达出壶的韵律感,使其作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4. 范骏生:范骏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紫砂壶制作大师。
他的作品不仅外形美观,而且釉色多样,釉质细腻,极具艺术价值。
他深入研究紫砂壶制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5. 陈劭雄:陈劭雄是一位在紫砂壶制作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他注重对壶体形状和比例的把握,使每个作品都具有和谐和统一感。
6. 姚景源:姚景源是一位以制作小巧精致的紫砂壶而著名的大师。
他的作品具有细腻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赋予了壶体生动而精致的细节。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
7. 吴友梅:吴友梅是紫砂壶制作的女性名家,她通过对造型和色彩的精心选择和处理,创作出了许多独具风格的作品。
她的作品形象生动,表达出女性的柔美和温婉,给人以美的享受。
8. 李焕庭:李焕庭是一位工匠精神十足的紫砂壶制作名家。
他的作品精致而富有张力,具有浓厚的传统风味。
他注重每个细节的处理,并注入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富有个性和艺术性。
中国历代紫砂壶大师名人录

紫砂壶档案:紫砂文化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紫砂壶的真正流传是从明代开始,之后名家辈出。
蔚然成风。
历代帝王,文人墨客无不视若珍宝,史料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不但酷爱紫砂壶,并且曾认真研习亲手制作:“一时宫廷上下处处紫砂,文武群臣皆以制紫砂壶为功。
”现在,紫砂壶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国粹艺术,被全世界认可。
【金沙寺僧】【供春】【元畅】【时朋】【董翰】【赵梁】【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陈仲美】【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信卿】【陈正明】【闵鲁生】【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陈子畦】【陈光甫】【沈君盛】【项真】【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周季山】【徐次京】【陈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项圣思】【邵旭茂】【陈辰】【梁小玉】【蒋时英】【邵二孙】【闵贤】【项子京】【陈煌图】★历代紫砂壶大师名单 - 清代紫砂壶大师名家排名【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袁郁龙】【金士恒】【许龙文】【陈汉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壶痴】【范庄农家】【味清老人】【元茂】【许伯俊】【继长】【徐飞龙】【汉珍】【王南林】【阳友兰】【杨履乾】【邵盘珍】【萼圃】【杨彭年】【杨凤年】【瞿应绍】【葛子厚】【杨宝年】【邵大赦】【吴玉亭】【邵景南】【郑宁候】【冯彩霞】【邵大亨】【申锡】【蒋德林】【何心舟】【王东石】【文旦】【范鼎甫】【古莲子】【矿成】【邓奎】【梅调鼎】【潘虔荣】【邵梭根】【邵维新】【史维高】【蒋锡凤】【杨季初】【朱坚】【赵松亭】【瞿子冶】【陈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张春芬】【吴大澂】【汪淮】【周永福】【王東石】【陳光明】【方曾三】【楊继光】【蒋祯祥】【陈介溪】【邵基祖】【张怀仁】【江案卿】【吴月亭】【圣和】【师蠡阁】【思亭】【柏原】【黃彭年】【谦六】【潘仕成】【邵陸大】【汪生义】其中以清代紫砂壶中陈明远的紫砂壶仿品最多,其弟子或他人盗仿。
而后各大拍卖行为求利益争相炒作。
陈明远的壶存世非常稀少,可以说是没有几把壶。
紫砂壶历代名家

历代名家明清时期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邵亨裕惠孟臣陈子畦陈鸣远惠逸公陈鸿寿邵友兰葛子厚潘仕成邵大亨黄玉麟清末民初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吴云根王寅春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新中国时期江苏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鲍志强徐汉棠李昌鸿沈遽华顾道荣凌锡苟邵新和葛明仙谭泉海周桂珍王石耕顾绍培曹婉芬鲍仲梅谢曼伦潘持平程辉崔国琴樊剑平高振宇新中国时期江苏助理工艺师季益顺鲍利安鲍正兰高健华葛陶中江建祥吴群祥陈国良施小马周定华丁洪顺刘建平李慧芳恽益萍魏紫云陈岩姚志源姚志泉鲍庭博董彩芬董逸明董跃明顾顺源北宋。
早期紫砂时期。
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
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宋人欧阳修、梅尧臣等都写过歌咏“紫瓯”的诗词,或认为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诞生,而且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
1976年7月,在宜兴丁蜀镇的羊角山,发现古窑址的废片堆积,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残片,泥色紫红,泥质粗糙,手工技术不高,成品有明显的火疵,复原所得大部份为壶。
羊角山窑,据判断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
这一发现,被认为印证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明朝时期文献中确切记载的紫砂历史,是从明代正德年间供春学金沙寺僧制作茗壶开始的。
供春所制,据第一部紫砂艺术的专著--周高起在天启年间写成的《阳羡茗壶系》中所说,当时已经极难经见。
现存传世的供春壶,见于著录而且很著名的有两件:一件是“树瘿壶”,传说曾为吴大澄收藏,后为储南强所得,把下刻“供春”两字,裴石民配制壶盖,黄宾虹为之定名,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件是原罗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两行楷书铭款的“六瓣圆囊壶”。
据顾景舟先生谈,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
不过,传世供春壶作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标志,时代赋予的地位还是不可忽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紫砂制壶名家金沙寺僧明弘治、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供春又作龚春明正德年间著名壶艺大师董翰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朋明嘉靖、隆庆年间著名壶艺家赵梁又作赵良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元畅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时大彬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大师李茂林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李仲芳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徐友泉明万历年间著名壶艺家蒋时英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欧正春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金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文银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盖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邵二孙明万历年间壶艺家周后溪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仲美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信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用卿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光甫明万历年间壶艺家沈君用明万历年间壶艺家陈俊卿明代壶艺家陈正明明代制壶艺人陈辰明代壶艺家葭轩明代壶艺家承云从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徐令音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挺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陈和之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周季山明天启、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君盛明崇祯年间壶艺家沈子澈明崇祯年间壶艺家项真明代壶艺家陈务之明代制壶艺人闵贤规明代制壶艺人惠孟臣明末壶艺家陈六如明末壶艺家徐次京明末清初壶艺家邵亨裕明末清初壶艺家陈子畦明末清初壶艺家项圣思明末清初壶艺家陈鸣远清初著名壶艺大师陈文居清初壶艺家陈文柏清初壶艺家陈汉文清初壶艺家邵友廷清初壶艺家惠逸公清代壶艺家郑宁侯清初壶艺家周候祥清初壶艺家杨友兰清初壶艺家王南林清初壶艺家史万全清初制壶艺人许晋候清初壶艺家陈隐龙清康熙、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元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继初清雍正年间壶艺家杨怀仁清雍正年间壶艺家于廷清雍正、乾隆年间壶艺家陈殷尚清乾隆年间制壶艺人陈鸿寿清嘉庆年间著名文人,“曼生壶”的主要设计者杨彭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宝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杨凤年清嘉庆、道光年间女壶艺家吴月亭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友兰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邵二泉清嘉庆、道光年间壶艺家朱石梅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茗壶设计的著名文人邓奎清嘉庆、道光年间参与制壶的文人陈寿福清道光年间壶艺家何心舟清道光年间壶艺家邵大亨清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壶艺家冯彩霞清道光、咸丰年间女壶艺家于子良清咸丰年间壶艺家周永福清咸丰年间壶艺家杨履曾清代制壶艺人杨莲生清代制壶艺人吴阿昆清代壶艺家吴芷来清代制壶艺人陈荫千清代壶艺家陈绶馥清代壶艺家陈懋生清代制壶艺人陈用乡清代制壶艺人陈砚卿清代制壶艺人陈觐侯清代制壶艺人陈滋伟清代制壶艺人陈少亭清代制壶艺人陈柏亭清代制壶艺人余生清代制壶艺人邵德馨清代壶艺家邵元祥清代制壶艺人邵玉亭清代壶艺家邵景南清代壶艺家邵恒昌清代制壶艺人邵裕亭清代制壶艺人邵湘甫清代制壶艺人邵权衡清代制壶艺人邵德泌清代制壶艺人邵形龙清代制壶艺人邵云如清代制壶艺人邵云亭清代制壶艺人邵兰孙清代制壶艺人徐温庭清代制壶艺人徐飞龙清代壶艺家钱弘文清代制壶艺人彭君实清代壶艺家蒋良玉清代制壶艺人王元美清代制壶艺人王东石清代制壶艺人王胜长清代制壶艺人申锡清代壶艺家史继长清代制壶艺人史维高清代壶艺家许龙文清代壶艺家许升候清代壶艺家华凤翔清代壶艺家华君德清代壶艺家华祯祥清代壶艺家应华清代制壶艺人潘大和清代壶艺家潘虔荣清代壶艺家潘缄雄清代壶艺家潘志茂清代壶艺家潘沂宝清代制壶艺人潘仕成清代制壶艺人胡耀庭清代壶艺家俞国良清代壶艺家郭通清代制壶艺人蒋德林清代制壶艺人蒋裕泰清代制壶艺人蒋志雯清代制壶艺人蒋祯祥清代制壶艺人蒋万丰清代制壶艺人邵俊根清代制壶艺人薛怀清代壶艺家锦春清代壶艺家蔡乾元清代壶艺家邵正来清代制壶艺人张君德清代制壶艺人张怀仁清代壶艺家范章恩清代壶艺家范占清代壶艺家赵松亭清代制壶艺人瞿应绍清末书画家、壶艺家梅调鼎清末学者、“赧翁壶”的设计者程寿珍清末著名壶艺家韵石清末壶艺家江案卿清末壶艺家陈光明清末壶艺家金士恒清光绪年间壶艺家吴阿根清光绪年间壶艺家黄玉麟清光绪年间壶艺家沈瑞田清末制壶艺人吴虎根清末壶艺家光裕清末、民初壶艺家卢兰芳清末、民初紫砂艺人江祖臣清末、民初壶艺家韩泰民国时期刻陶艺人王玉林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王玉仙民国时期壶艺家冯桂林民国时期壶艺家刘福兆民国时期紫砂名家汪宝洲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宝根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汪生义民国时期制壶艺人沈孝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金阿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蒋燕亭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金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程盘根民国时期壶艺家邵六大民国时期制壶艺人邵全章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张春芳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味全民国时期壶艺家范大生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鼎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勤芬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范臣甫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吴纯耿民国时期制壶艺人储铭民国时期壶艺家李宝珍民国时期制壶艺人裴石民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吴云根现、当代著名壶艺家王寅春现、当代著名壶艺家任淦庭现、当代紫砂艺术大师朱可心现、当代著名壶艺大师顾景舟当代著名壶艺大师蒋蓉当代著名壶艺大师王友兰----清顺治-康熙年间紫砂壶制壶名家。
郑宁候----清康熙年间紫砂壶制壶名家。
华凤翔----清康熙至雍正时期制壶名家人,善仿古,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兼长紫砂炉均,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纤,工而能朴,款识以方章[荆溪华凤翔制]落之。
陈鸣远----号鹤峰、鹤屯、壶隐、石霞山人等,清康熙年间制陶名师,生卒不详。
是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师,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技艺精湛,且作品款识书法雅健,有晋唐之风,所作之品,为文人学士、名臣公卿争相觅取,名孚中外。
当时北京有“海外竞求鸣远碟”的赞语,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壶、杯、瓶、盆、文房雅玩数十种,有《天鸡壶》、《海棠壶》、《诰宝壶》、《花樽》、《菊盆》、《香盘》、《什锦杯》等,传世作品《南瓜壶》、《竹笋水盂》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金士恒----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许龙文----清雍正时制陶名艺人。
陈汉文----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范章恩----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逸公----清乾隆时制陶名艺人,所制壶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与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
膺品亦多。
潘大和----清乾隆-嘉庆年间制陶名艺人。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钱塘。
擅长砂壶设计,书画,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
嘉庆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
诗、文、书、画、皆以资胜。
为溧阳知县时,公余时辨别砂质,创制砂壶新样,设计壶样十八式,请制陶名工杨彭年、杨凤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
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
陈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铭文篆、隶、行皆有,篆刻追踪秦汉。
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
室”、“桑连理馆”印记,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现有《瓦当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杨彭年----字式泉,号大鹏。
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
生卒不详。
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现有《钟式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杨凤年清嘉庆年间制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杨彭年之妹。
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传世作品较多,所制《风卷葵壶》造型典雅,制作工巧,用名贵的天青泥制成,紫檀色中微泛蓝,精美内含,温润如玉。
《竹段壶》呈紫色,沉着稳重,壶体为毛竹段形,嘴、盖、把,均以竹枝、竹叶装饰,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为壶中佳品,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卢占延----号木道老人,为民国初陶人,出生于福建永安。
解放后被国家评为特级手拉壶大师,在朱泥器中享有极高声望!据云裘桂林、张德海等曾在他门下学艺!瞿应绍----字子治,号日壶、瞿甫、老治、陛春、自号茶公,嘉庆至道光年间人,尤好篆刻。
葛子厚----清嘉庆时制陶名艺人。
有《梨形孟臣壶》传世。
杨宝年----葆年,字公寿。
清嘉庆-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邵大赦----亦名赦大。
清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吴玉亭----字竹溪。
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邵景南----号留佩主人。
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申锡----字子胎,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
善用白泥,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壶底用款“茶熟香温者帝元”。
曾和杨彭年,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
蒋德林----字万泉。
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据光绪《宜兴县志》记载:德休“百艺极精,凡茗壶、花盆、杯盘及一切书案陈设器具,色色工致,为一时之冠”。
何心舟----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王东石----清道光-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师蠡阁----清同治-光绪年间人,有《刻花折腰扁壶》传世。
范鼎甫----清咸丰-同治年间制陶名艺人。
邓奎----字符生,清道光前后人,瞿子冶的朋友,与紫砂艺人合作,自己设计监制紫砂壶,自撰铭文,或刻花、竹,壶底用印“符生邓奎监造”。
梅调鼎----字友竹,字赧翁。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人。
工书法,在紫砂壶上刻书画,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