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魔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复的魔力教案[001]

重复的魔力教案[001]

重复的魔力教案[001]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意图。

我希望通过本节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重复的魔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重复的魔力。

整个活动的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发现重复的规律,并在重复中创造新的东西。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到生活中重复的规律,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重复的乐趣,并在重复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重复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但难点在于如何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在重复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重复的规律,并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重复现象,如墙上的图案、地上的瓷砖等。

然后,我让孩子们用彩色纸片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尝试将图案重复排列,形成新的图案。

在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我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重复的规律,并与同伴分享。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重复的规律有一定的理解,但难点在于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及如何在重复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在课后反思中,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得到了实现,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重复的魔力。

但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重复规律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我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重复的魔力。

这是我设计活动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更浓厚,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重复的魔力1

重复的魔力1

《重复的魔力》教学设计江苏少儿出版社(14册第七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的设计以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验感悟自然与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之美;培养对美的认知和培养审美、创新能力;改变美术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美术课程。

”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等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

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

二、教材分析1.本节是“设计·应用”的第一节,体现了平面构成独特的设计语言和造型理念,极大的拓展了现代艺术的审美领域。

丰富了艺术和其设计的思维以及表现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发学生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学生在小学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剪纸和对印等基本方法,加强对美的审视,成功创新美。

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22.教材用图片引入不同的事物,通过图片对重复的形,数量有一定的认知,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

单形的重复到一定数量就会产生视觉的魔力,产生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生动手感知,通过运用形、重复、数量的拼摆找出魔力产生的真正原因.3.学生熟悉而又能自主动手制作的,适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渐变与分解重复充满的设计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也有利于对制作、电脑和现代艺术中的重复的理解。

用新奇的眼睛发现和运用自然生活中事物,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三·学情分析十四岁左右的青少年是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通过走进由重复构成引发的魔力的世界,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方法,拓展艺术设计思维方式,尝试运用多元的材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构想与创新。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发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成功创新美,并为学生终身享受艺术做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学生动手尝试、观察发现、评价、赏析,感受重复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重复的魔力准备

重复的魔力准备
同学们,大家好!
第七课 重复的魔力
重复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 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造成有规 律的节奏感,以加强给人的印象, 使画面统一。
所谓相同,主要是指形状、颜 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
寻找重复
在自然界或生活中,这种由单个形不 断重复并有规律地排列,而呈现出一定美 感的例子很多,你能列举出来吗?
试一试
1.以小组为单位,在作业纸上,设计 一个基本形做重复排列
2.介绍一下,你是如何排列组合的?
构 成 原 理
制作步骤:
设计基本形 确定骨骼形式 在骨骼内画上基本形
拓课 展外
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 迪•沃霍尔以绘制超级 偶像的丝网印刷肖像画
而闻名美国艺术界
• 谢谢大家
1.基本型
2.骨骼
所构所同因成构样排同因的成一列样排图的个位一列案图基置个位形案本不基置式形形同本不也式,,形同不也,,同不同
同样一个基本形, 因排列方向不同, 所构成的图案形式也不同
同样一个基本形, 因颜色不同,
所构成的图案形式也不同
同样一个基本形, 因骨骼的排列方式不同, 所构成的图案形式也不同
重复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基本形
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 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基本形不宜复 杂,以简单为主。
骨骼
所谓骨骼,就是形象的编排秩序。 骨格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固定基本形的 位置;二是分割画面的空间。
小组讨论:
相同的基本型,怎样摆出不同 的重复构成?相同的基本型, 做不同的重复构成可以从哪些 方面做变化呢?
整齐 有序 的美感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复 的 魔 力


国 风

景 画
构、

重复的魔力(美术课上课课件)

重复的魔力(美术课上课课件)
重复的魔力
问题:
为什么我们在瞬间看到的是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的军阵而忽视队列中 每个士兵的形象特点? 因为数量多、面积大、不断重复的 物体视觉冲击力强,反之,视觉冲 击力弱。
发现重复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 重复,你发现了吗?
发现归纳
■ 桌上的这盒不锈钢球为什 么能够整齐地排列? ■ 一件重复构成作品需要哪 些基本元素?
创意点: 1、形的分解 2、图形重新组合的规律性
亲自动手做一做
■ 选择一种非完全重复构成进行有创意的构成创 作。 抽象造型的构想与实施。将构成作品进行再次 构想,使之成为某一主题艺术作品的主画面。 (选做)

方法提示

■ ■ ■
尺规画图,先铅笔、钢笔勾线,后用毛笔填 色(墨水) 电脑画图 用实物材料进行构成后拍成照片,贴在作业 本上。 对称重复也可用对印、剪贴等方式制作。
谢谢大家的合作!
再 见
形象
色彩Biblioteka 明暗渐变的比例渐变的比例可以采用等差数列, 如1、2、3、4、5....,也可以 采用等比数列,如1、2、4、8、 16、32....。
非完全重复构成——对称重复
颜色对印形成的重复
纸材剪刻和镜面反射所 形成的重复
想一想,还有 那些方法可以 产生对称重复
非完全重复构成——分解重复
要点:分解下 来的形要求与 母形一致
不锈钢球 (基本形) 纸盒 (骨格)
试一试

请你说出这幅 重复构成作品 的基本形和骨 格分别是什么?
基本形
骨格
试一试
你发现了吗?骨格有时侯也是可以隐藏的.
基 本 形
骨 格

那么这幅重复构成 作品的基本形和骨 格又是什么?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七课《重复的魔力》ppt课件.pptx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七课《重复的魔力》ppt课件.pptx
热烈欢迎 清河区各位老师!
1
2
重复的魔力
第一课时
5
6
生活中哪些是完全重复? 3
1
4
2
75
对称重复
小实验——折纸滴墨
由瑞士医生罗夏发明,最初用来心理测试
请两位同学上台完成试验
9
对称重复 非洲的装饰图案
10
11
■ 这盒巧克力为什么能够整齐地排列?
巧克力 (基本形)
纸盒 (骨格)
12
重复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
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 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 个单位。
骨格
所谓骨格,就是形象的 编排秩序。
13
探索:骨格重复的规律
你还能摆出更有创意的骨格形式吗?
14
小组合作:2分钟 每组摆出一个有创意骨格形式
使用:箭头、白展板
15
重复的设计
说一说分别应用了什么样的骨格?
17
18
19
20
知识拓展
21
知识回顾
重复的分类:
一.完全重复 二.不完全重复
对称形式的重复 骨格形式的重复
22
作业:创 造 魔 力
⒈ 设计一种重复
2.表现形式选择:手绘方法、剪 贴方法、剪纸方法
SHOW TIME !

$
&
%
#+Leabharlann @*?《今后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艺术 的设计方法,用灵巧的双手创作出富有创意 的作品,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中学七年级美术《重复的魔力》教案

中学七年级美术《重复的魔力》教案

中学七年级美术《重复的魔⼒》教案《重复的魔⼒》教材分析:重复构成以其独特的设计语⾔和全新的造型理念成为设计的⼀个亮点,极⼤的拓展了现代艺术的审美领域。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使学⽣了解现代设计的⽅法,拓展学⽣艺术视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有效锻炼学⽣的动⼿动脑能⼒。

在本课教学中,⾸先从⽣活中的重复现象如超市商品货架、电视节⽬⼴告等⼊⼿,引导学⽣观察和感受⽣活中的重复现象,从⾃然界的重复照⽚中体会重复产⽣的美,进⼀步分析并归纳出重复构成的组成要素和设计制作⽅法,学⽣按⼩组设计完全重复、对称重复、特异重复的作品,并展⽰⾃⼰的作品。

通过⾃⾝的动⼿体验,让学⽣感受重复构成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设计理念:培养学⽣的动⼿能⼒和创造⼒,开展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为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发展学⽣的个性和能⼒。

在新课程理念下,平⾯设计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课。

教学⽬标:认知⽬标:感受重复构成在⽣活中的应⽤和形式美感,了解重复构成的组成要素和变化形式。

技能⽬标: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的设计⽅法,利⽤回形针等实物,设计制作有趣的重复构成作品。

情感⽬标:通过学习与体验,开拓艺术设计思路,培养学⽣勇于创新和⼩组学习的能⼒,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重复构成的特点和组成要素,分析重复构成的设计⽅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拓展学⽣思维,进⾏平⾯构成造型的构思和实施,挖掘并培养学⽣的创造能⼒。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彩⾊回形针、重复构成范作、其他辅助材料等。

2.学⽣准备:彩⾊卡纸、彩⾊回形针、剪⼑、等。

教学过程:⼀、激趣导⼊:1.出⽰超市货架商品照⽚师:当我们⾛进这家超市的时候,左⼿边的⼀排饮料和右⼿边的⼀瓶饮料,哪边⾸先引起你的注意?⽣:⼀致认为左⼿边的⼀排会引起⼤家的注意。

师:为什么呢?⽣:数量多、排放整齐师:商品的数量多是指商品的重复排列,商家⽤重复的⼿法摆放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达到成功销售的⽬的。

重复的魔力

重复的魔力

课题第七课重复的魔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评析、欣赏、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方法,并进行有创意的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习与体验,开拓艺术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善于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1.重复构成的要素。

2.抽象造型的构想与实施。

3.创造力的培养。

4.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挖掘。

2.平面构成造型的构想与实施。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实物材料等。

学生实物材料、笔、纸、颜料、圆规、尺。

教材分析:《重复的魔力》一课,选自江苏少儿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第十四册第7课,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属“设计·应用”领域。

重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重复构成也是平面构成中最简易和最常见的一种构成,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对该领域后面几课(渐变构成、分解构成等)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方法,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本课分2课时,此教学设计为第1课时,主要学习完全重复构成,第2课时主要学习非完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分解构成等)。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要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重复现象,认识到重复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体会重复产生的秩序美、规律美、统一美,然后进一步分析并归纳出重复构成的组成要素和设计制作方法,最后结合生活实践,指导学生设计一件重复构成作品,让学生感受重复构成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通过自身的动手体验,启发学生认识重复构成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程序设计(课件应用流程):1.新课导入:播放一段阅兵式录像,引导学生思考克肩上提出的问题。

2.新授内容:1.发现重复:通过课件上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感受重复构成在生活中的运用,欣赏重复构成整齐、有序的美感,领悟生活与艺术血脉相连的哲理。

“重复的魔力”教案(胡慧萍)

“重复的魔力”教案(胡慧萍)

“重复的魔力”教案(胡慧萍)“重复的魔力”教案(胡慧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重复的魔力”(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建湖实验初中(汇文校区)胡慧萍一.设计思想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组成和设计,尝试现代艺术设计构想与创作,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成功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重复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并设计制作完全重复作品。

技能目标:通过基本型构成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重复构成组合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平面构成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平面构成、重复构成,了解重复构成的基本要素。

难点: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重复的形,创造性的设计重复作品。

四.课前准备教具:录像、多媒体课件、实物材料。

学具:实物材料、笔、纸、颜料、圆规、尺等。

五.导学过程【发现重复】1.激趣导入多媒体播放学校广播操比赛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整齐划一、数量多、气势大、震撼人心等。

2.揭示课题这是个什么现象呢?师:是的,这是个重复现象,很多形在单个的时候对人的视觉没什么影响力,一旦多次重复就会对人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他们是由单个形的重复和数量的变化带来的魔力。

教师揭示课题——“重复的魔力”【设计意图:课开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通过一系列学生熟悉的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巧妙地引出学习内容,学生有亲近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强烈的自豪感,有助于下面内容的学习。

】师:那么什么是重复呢?生:学生穿着校服,差不多一样,人数多,站得有规律,整齐……师总结:重复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以加强给人的印象,使画面统一。

【感受重复】3.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欣赏,学生发现自然界中存在许多重复的现象,情绪受到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完全重复 二.不完全重复
19
作业:创
造魔力
⒈ 设计一种重复
2.表现形式选择:手绘方法、剪 贴方法、剪纸方法
今后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艺术的设 计方法,用灵巧的双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1
生活中哪些是完全重复?
3
1 2
4
2
5
重复的魔力
第一课时
对称重复
小实验——折纸滴墨
由瑞士医生罗夏发明,最初用来心理测试
请两位同学上台完成试验
5
对称重复 非洲的装饰图案
6
7
■ 这盒巧克力为什么能够整齐地排列?
巧克力 (基本形)
纸盒 (骨格)
8
重复构成的基本要素:
基本形
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 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 个单位。
骨 格
所谓骨格,就是形象的 编排秩序。能摆出更有创意的骨格形式吗? 10
小组合作:2分钟
每组摆出一个有创意骨格形式 使用:箭头、白展板
11
重复的设计
说一说分别应用了什么样的骨格?
13
14
15
16
知识拓展
17
18
知识回顾
重复的分类: 对称形式的重复
骨格形式的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