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学生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 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三】21.★病痞【原文】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
”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
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慙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选自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八·辨伏神文》)【注释】①痞:肚子里生的硬块。
②伏神:中药名,外形似芋。
③宜:合适。
④尤:指责⑤病:危害。
⑥诸:之于。
【参考译文】我得了腹内郁结心悸反常的病,到医生那看病,说:“只有茯苓适合治疗。
”第二天,到市场上买,煎好服下了,病加重。
叫来医生责问他缘故,医生要求观看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过分吗?”我忧愁惭愧,愤恨忧心,将这类事推而广之,那么世上像这样以芋头出售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谁来分辨呢!【阅读训练】1.解释:(1)谒:请,拜访;(2)宜:合适;(3)诸:之于;(4)尤:指责;(5)鬻:卖;(6)病:危害2.翻译: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译文: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C.其一犬坐于前。
(《狼》)D.予分当引决。
(《指南录后序》)答:B(饵:服;前:走上前;均为名词作动词。
)(斗:想北斗星;蛇:像蛇;犬:像狗一样;分(fèn):按名分;均为名词作状语。
)4.从全文看,“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
)·22.★司马光勤学【原文】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2023年暑假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统编版)专题03 勤奋好学篇(学生版)

专题03 勤奋好学篇(学生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
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何为文言文?①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如:《论语十则》。
主要内容 ②表达了学习要刻苦勤奋,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囊萤夜读》。
文言文文 美好的意思。
言 表述,记载等意思。
文 作品、文章等意思。
美好的语言文章评价的常用词:勤奋刻苦、不耻下问、严谨治学、专心致志、苦读成才、笃志好学、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勤学苦练、勇于探究、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关于读书的名言: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黄庭坚教材链接 方法指导 ①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谁)。
②他(她)做了什么事?(干什么)。
③事后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怎么样)。
③表达了以读书为乐,不畏艰难。
如:《送东阳马生序》。
④对人物的评价。
(主要通过事件来评价)。
《囊萤夜读》、《悬梁刺股》、《铁杵成针》、《凿壁偷光》、《送东阳马生序》等等。
1.(2022·广东佛山·五年级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而不及,犹恐失之。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本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一书。
2.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空。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 ) (2)默而识.之( )(3)学而不厌.( ) (4)敏.以求之者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高考语文之古诗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题---学生版一.阅读下面这首古代诗词,完成习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①黄庭坚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政使②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③年华。
[注] ①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淡但仕途顺利。
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
②政使:纵使。
③用:享用。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雪抒怀的诗。
诗的前六句是写景,于景中见情;后二句是言志抒情。
B.首联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
“忽”字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C.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极富神韵,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形象地描摹了夜间大雪。
D.“风回共作婆娑舞”,动态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
采用拟人的手法,仿佛让人感觉到雪就是天地精灵。
2.请赏析全诗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习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
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
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
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
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文80篇(已排版)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文80篇(已排版)小学生必背古文80篇(完整版)前言小学生背诵古文是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档收录了80篇经典古文,每篇都经过排版,方便小学生阅读和背诵。
这些古文包含了各种主题,涵盖了传统文化、哲理道德、历史典故、自然环境、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考能力。
目录1. 尚书·开始2. 尚书·大禹谟3.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4. 诗经·国风·鲁颂·邶风5. 诗经·国风·王风·采薇6. 三字经7. 千字文8. 百家姓9. 爱国歌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0. 朱熹《观书有感》(以下省略78篇古文)如何使用本文档- 打印:您可以将整个文档打印出来,制作成小册子,方便小学生随时阅读和背诵。
- 阅读:小学生可以在平板电脑、电脑或手机上阅读这些古文,通过拖动、缩放等操作更好地阅读。
- 提取: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从本文档中提取出部分古文内容,制作成课件或题,用于教学。
注意事项- 本文档提供了古文的排版和内容,不提供解读。
小学生在背诵古文时,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使用课外辅导书进行解读。
- 背诵古文要适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安排,不要贪多忘少,应该注重理解和记忆。
- 鼓励小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巩固古文背诵成果,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结语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背诵古文,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和思维方式。
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背诵和理解古文,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今后的研究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一份关于小学生必背古文80篇的完整版文档,符合要求的800字以上。
希望这份文档可以为小学生的古文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学生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课外)附解析学生版一、语段阅读(共7题;共21分)阅读回答问题景阳冈(节选)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
”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
”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
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
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
初入口时,醇酿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筛酒:②主人家:2.(1分)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这句话是对武松的和的描写,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
②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一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武松的性格特点,他身体好,酒量大,为下文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3.(5分)酒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什么?阅读回答问题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①有知夜观者。
余昔焚修②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③,自是一段奇景。
顷焉④,风色陡寒,海门⑤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
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 。
信哉!注释:①鲜xiǎn:少。
②焚修:焚香修行。
③蟾光:月光。
④顷焉:不一会儿。
⑤海门:二山相对,扼钱塘江入海口,称之为“海门”。
4.(2分)短文选自明代文学家高濂的《四时幽赏录》,文中作者身处的地点是() A.舟中B.寺中C.山中D.军中5.(2分)你认为以下哪个小标题最贴合短文内容?()A.月夜盼潮B.月夜听潮C.月夜观潮D.月夜叹潮6.(2分)联系选文内容猜测,结尾句“信哉!”理解正确的一项()A.确实如此啊!B.真是诚信啊!C.赶紧写信啊!D.不能听信啊!7.(1分)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潮来了”的句子;这句采用了描写,让人感觉二、文言文阅读(共53题;共244分)课外阅读。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教案(学生版)古文阅读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教案(学生版)古文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班教案(学生版)古文阅读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初升高的过渡阶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通过研究古文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具备分析、评价和应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古文基础知识- 导入:了解古文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 古汉字的特点和演变:掌握古代汉字的形态和意义变化,为古文阅读打下基础;- 古文的基本句型和修辞手法:通过研究句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
2. 名篇选析- 选取一些经典古文名篇,配合注释和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分析古文的结构、思想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练阅读理解和鉴赏,提供相应的题和解析,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3. 教学方法- 学案导读:通过给学生提供学案导读,引导学生预教材,激发研究兴趣;-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思维碰撞和合作研究;- 呈现与解读: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容和文化背景;- 辅助材料使用:提供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计划第一周:古文基础知识- 课堂导入:古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演变的汉字:认识古代汉字的形态和意义变化;- 古文的基本句型:了解古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
第二周:名篇选析- 名篇《岳阳楼记》:研究该文的背景、内容和结构,并进行阅读理解;- 分析篇章结构:剖析《岳阳楼记》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名篇《木兰诗》:理解《木兰诗》的情节、意境和抒发方式。
第三周:名篇选析续- 名篇《古诗十九首》:解读这些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色;- 诗词鉴赏:品味古诗中的意象、音韵和表达技巧;- 名篇《论语》:研究《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理解其思想和价值观。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使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小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他们对文本理解的能力;- 作业和阅读报告:通过作业和阅读报告,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堂讨论和互动: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

四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
古文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下面是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训练的小古文: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古文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和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这篇《关关雎鸠》是一首古代诗词,通过阅读、理解和赏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

专题08文言文对比阅读(一)(23-24九年级上·山东泰安·期中)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蔽,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颜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宋欧阳修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涂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断绝。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既:已经。
D.掇.幽芳而荫乔木掇:收拾。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点有哪些?(23-24九年级上·山东威海·期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一、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翻译文言文太难了,怎么办?怎么办?快使用六字诀:留、增、删、调、直、换。
哼哼哈嘿!一、留,即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国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如:(1)(2014·成都实外·外地生)“齐朝有一士大夫”中_____是国名、______官名。
译文:“齐朝有一位士大夫”。
(2)(2014·成都嘉祥·本地生)“谢太傅盘桓东山”中“_______是官名”。
译文“谢太傅徘徊在东山”。
二、增,即增添法。
文中省略的成分要增添完整。
○1(2011·成都实外)“解绅尝从游内苑。
”《解绅敏对》中是“从(_____)”译文“解绅曾经跟从(______)游览御花园”○2(2013·成外·外地生)“秦青弗止,践行于郊衢”《薛谭学讴》中是“弗止(_____)”译文“秦青没有制止_____,在郊区的大道给他践行”三、删,即删减法。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如:①(2014·嘉祥·外地生)“夫,大道甚夷!”《盲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删,译文“大道这么平整”。
②(2012·成都嘉祥)“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删,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四、调,即调整法。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例如:①(2014·成都师大一中·本地生)“先生何以知之?”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先生用什么来知道它有隐伤呢?②(2011·成都嘉祥)“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常羊学射》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常羊向屠龙子朱学习射箭”五、直,即直译法。
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
○1(2012·成外)“伊犁城中无井”《拔树凿井》译文“伊犁城中没有井”②(2013·成都嘉祥·本地生)“宗道为人刚直”译文“宗道为人刚正、正直”。
六、换,即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①(2014·成都嘉祥·外地生)“有盲子道涸溪”《盲苦》“道”替换为____________译文:有一位盲人路过干涸的小溪。
○2(2014·四川师大一中)“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于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中的“异日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从前。
○3(2014·成都实外·外地生)“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中的“走”不是走的意思而是_________的意思。
译文:取上诗经就飞快地跑了。
二、文言文阅读四步法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
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
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
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怎样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真题回放:(2015·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外、成都实外西区三校联考招生入学语文真卷·10分)赵简子元日放生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注释:①: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
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
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客问其故.。
()(2)竞.而捕之。
()(3)、君如欲生.之()(4)简子曰:“然.。
”()2、翻译句子。
(4分)①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揭露了赵简子这一类人怎样的行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习题一、(2015年成都七大名校招生入学语文真卷)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