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


• •
比较文学的兴起本是为反对19世纪的狭隘的民 族主义、孤立主义的,但许多研究者力图证明 本国对别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学者,他 们十分热衷于说明法国文化的优越,说明法国 文学对别国文学的贡献,即便是研究外国文学 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其着眼点也在说明法国人 比别的民族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并吸收 外国作家的精神。 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仅仅局限于文学史的研究, 把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者人为分离 是错误的,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互相依存的。 这动摇的法国学派长期以来在比较文学中的霸 主地位,也引起了世界比较文学学者对学科危 机的关注。
• 学生基亚,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 获文学博士。1980起任新巴黎大学教授。 他强调的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即国际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其著作 《比较文学》是法国青年读者的启蒙读 物,但几乎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和比较 文学专著都将它列为参考书。 • 法国学派的研究方法及欧洲中心论后来 受到美国学者批评
法国学派的新发展
• 卡雷(1887——1958)、基亚(1921——)是 二战前后法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卡雷,1936年离开里昂大学到巴黎大学教授 比较文学界,兼任《比较文学评论》主编之一。 其博士论文重视事实联系(《歌德在英国》)。 他的观点体现在为基亚的《比较文学》写的序 言中:我们不喜欢停留在狄更斯与都德的异同 上,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主张:研究国 际间的精神关系和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 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 弗里德里希(1905——)执教北卡罗来 纳大学,被誉为美国比较文学的救星。 《论比较文学》,现在美国比较文学学 者学习和从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很 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当时的创造性劳动。 1960年成立美国比较文学协会,任 首届会长。后担任国笔法比较文学协会 秘书长,成功组织了第二届国际比较文 学年会。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及其特征
目录
• 法国学派 • 美国学派 • 俄罗斯学派 • 跨学科性与全球视野
01
法国学派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法国学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强调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文学之间的比较 研究。
特点
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和比较,关注文学形式、风格、主题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强调跨文化、跨语言、跨 时代的比较。
推动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性质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 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人们可以培养国际视野和 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俄罗斯学派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俄罗斯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
特点
该学派注重比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强调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流传、翻译 和影响。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等。
代表作品
《比较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等。
关注世界文学的整体发展
比较文学不仅关注本国或本地区的文学,还关注世界范围内文学的 发展趋势和潮流。
强调多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注重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探究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 融合。
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与价值
1 2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比较文学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和文学传统,有助于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代表作品
美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包括《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导论》等。

3.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

3.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

(四)影响研究
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阐明 相互影响联系的事实。它关注在一定历史中 发生影响的作品、影响的接受者、影响产生 过程、传递途径以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等。 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它的根基在 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基本最成熟的研究方 法。

影响研究分支
媒介学 媒介
个体、团体、文字资料
放送者
誉舆学(流传学):研究 放送者在他国的际遇、 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接受者
渊源学:揭示某一文学 现象的主题、题材人物 等外来因素
1、誉舆学(流传学)
站在“放送者”角度,研究放送者对接受者 的影响。研究的是某个作家、作品、某国文 学或文艺运动等在国外的声誉、成就和影响, 是从放送者(起点)出发,旨在寻找其流传 终点(接受者)及其接受影响与变异创新的 研究。 集团对集团的影响;集团对个体的影响; 个体对集团的影响;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影响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 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比较文 学的“影响”不是在本民族产生的,而是外来因素 作用的结果。
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 的效果,而 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 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约瑟夫· T· 肖 影响系指某一作家倘若不读另一作家先前的作品就不可能存 在于他作品中的那些部分。 ——奥尔德里奇
寒山对外国文学的影响
寒山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诗人,在当时
与后世都没有太多的影响,虽然他的 诗在清时也被编入《全唐诗》,并在 20世纪初被胡适与郑振择等人请进了 《中国文学史》,但由于其迷离的身 世、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雅俗之隔,让 他长期游离于中国文学正典之外。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代表人物与作品
人物
雅克布逊、什克洛夫斯基等。
作品
《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等。这些作品被认为是形式主义学派的典型代表 ,强调情节、结构和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对传统叙事和表达方式的颠覆。
03
精神分析学派
起源与背景
1
起源于20世纪初,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 受外部因素 影响。
代表作品有《文学理论》、《俄国形 式主义批评》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
目录
• 实证主义学派 • 形式主义学派 • 精神分析学派 • 精神分析学派
01
实证主义学派
起源与背景
19世纪初,欧洲文艺 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实 证性研究,以历史事 实为依据
受到自然科学和历史 研究方法的影响
主要观点与理论
01
重视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和作者 的生平进行研究
受到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影响
强调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和形式美的研究。
主要观点与理论
文学作品的独立性
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 不应受外部因素如作者、读者或 社会背景的影响。
文学形式的重要性
强调文学形式、语言和技巧的创 新和实验,认为这些是构成文学 作品独特性的关键。
文学作品的意义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 身,而非作品所传达的道德或意 识形态观念。
3
试图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要素来理解作品的美学 价值。
主要观点与理论
01 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忽视作品内 容和社会背景。
02 主张通过对作品的语言、结构、节奏等要素的分 析来揭示作品的美学意义。
03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身,不依赖于外 部因素。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流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文学流派作为文学创作与鉴赏的重要标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特色,更是表达了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精神面貌。

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从而增加阅读的乐趣。

一、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规范性和经典性上。

古典主义追求完美、秩序和理性,注重形式和结构的严谨性,力图达到创作的规范与经典的价值。

作品常常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为蓝本,主题以神话、历史和传说为题材,语言风格偏向庄重、平实和正式。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反思与超越,强调个人主义、感性和非理性的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作品具有强烈的想象力和情感力,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批判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浪漫主义的语言多样性和表达方式不拘一格,突破了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

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主张以真实的生活为写作对象,并且力图准确地再现社会的现实状况。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注重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以真实、客观的态度来塑造形象和展现情节,语言简练明了,风格篇章平实流畅。

四、自然主义自然主义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它更加重视环境和遗传等客观因素对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描写的对象更多地关注底层社会和社会弱者,揭示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

自然主义作品风格写实,语言力求精确,有时带有冷静的观察与深沉的思考。

五、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中最具革新性和前卫性的流派之一,它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进行颠覆和重构。

现代主义作品追求独特的艺术形态,突破传统的故事结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规范。

现代主义作品常常以内心的复杂心理状态、个人的疑虑和迷茫为主题。

六、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旨在超越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以解构的手法,打破故事的线性结构和传统的真实性观念,创造出多元和模糊的艺术形象。

文学文学流派

文学文学流派

文学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形成的特定风格、主旨和表达方式的分类体系。

它在文学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以真实、客观、现实的方式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背景,通过描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状况。

这些作品注重对人物的塑造,追求真实的人物描写,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兴起的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个人的情感和幻想。

浪漫主义作品倾向于用夸张的、幻想的方式来描绘情感、爱情和自然景观。

这些作品追求情感的自由流露,强调个体的独创性和独特性,且常常将自然界视为意象的源泉。

三、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流派,特点是强调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科学观察和分析。

自然主义的作品通常通过详细描写人物的环境、遗传和社会条件来揭示人物的命运和性格。

这些作品描绘了人性的阴暗面,以及社会的压迫和环境的影响。

四、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示人类内心世界和宇宙的奥秘。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使用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探讨深邃的哲学和心理问题。

这些作品经常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来揭示人类的意识和存在状态。

在当代文学中,这些传统的文学流派仍然影响着许多作家和作品。

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文学流派和独立的文学风格。

这些不同的文学流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验和理解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充分地体验和欣赏文学的魅力。

总之,文学流派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分类体系,不同的文学流派通过不同的主题、风格和表达方式来描绘现实和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

通过了解和欣赏这些不同的文学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深度。

3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1

3 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1

• E 艾金伯勒:七种主要著作:《兰波 的神话》、《文学保健学》、《耶稣 会士在中国》、《孔子》、《云雨, 中国的色情》、《比较不是理由》、 《真正的总体文学论文集》;提出三 种学术观点:内在价值与内在规律; 人文主义学术;只有东方的加入,比较 文学才有完整性。
卡雷的定义
•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 际间的精神联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 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 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 在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 系。(《比较文学》,法国大学出版 社,1951年,第5页)
杨、乐先生评“欧洲中心主义”
杨说:“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不过 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而欧洲人不能不从一种欧洲的视角去 看待他者”。 • 乐说:“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传 统、思维方式,自己熟悉的一切去解 读另一种文化,一般来说,他只能按 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 和‘洞见’,决定了他对另一种文化 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 他如何解释。”(《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
• C 、奥尔德里奇:《论比较文学》 (1945)为其代表作; • 三种主要著作:《但丁在国外的声 望》、《比较文学大纲—从但丁到奥 尼尔》、《比较文学书目》。 • 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杂志。
• D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美 国超验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亚洲 遗产与美国生活》、《从文学看世 界》、《比较文学与多种文化关系参 考书录指南》、《世界文学:人类经 历文集》。 • 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 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和“文化 多元主义”观点。
(2)美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对于法国学派主张的反叛性; B 、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学性”; C、 认可“平行研究”具有重大价 值; • D、 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 意义。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

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

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学定义
• 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
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 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学事实相 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 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 的文化接触;相应地区分为:文学过程的 类型学的相似和文学联系和文学影响,通 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苏联大百科全书〉) 苏联大百科全书〉
• 这一立场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要判断一种
文化什么方面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无 法从该文化的外部来作出。判断一种特定 的做法或者行为是否与一种文化的价值观 相一致,这是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判断那 些价值观本身是好是坏,就做不到了。” 些价值观本身是好是坏,就做不到了。” (Richard F.Von Dohlen. Culture War and Ethical Theo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7,p.19) America,Inc.,1997,p.19)
卡雷的比较文学定义
•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
的精神联系,研究阿伦和普希金、歌德来自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 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 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 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5 法国大学出版社,1951年,第5页)
有必要说明的三点
• 1、世界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是从比
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的;有的学者认为中 国学派也自成一家,但我认为还不太成熟, 暂时不算在内; • 2、三个学派并不一定是按时间前后形成的, 也有交叉、也有重叠;往往形成一种“ 也有交叉、也有重叠;往往形成一种“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 • 3、学派的特点、缺点也是相对的,只是一 种理论上的表述,不是一种绝对的判断。
思考题
• 1、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相比较,其异同点
体现在哪些方面?各自说明了什么样的问 题? • 2、所谓的“中国学派”,与前三个学派相 、所谓的“中国学派” 比较,还有哪些方面不够成熟?你对中国 学派的发展有什么预期?
化”,从而有可能消失自己的学科特 征; C 其比较文学研究仍然没有跨越东、 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 (4)美国学派的特点与缺点之成
因: • A 正在兴起的新批评的影响; • B 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 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 • C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气象; 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气象; • D 比较短的文化与文学传统. 比较短的文化与文学传统.
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定义
•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相关领域之间 的关系,例如艺术(绘画、雕刻、建筑、 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 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 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 表现领域的比较。(《 表现领域的比较。(《比较文学研究资 料》,北师大,1986,第1页) ,北师大,1986,第1
• 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 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和“文化多元 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
主义” 主义”的观点,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国学派在前期的学者
• 在美国,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相当多,
还没有形成学派之前,还有沙克福德、盖 莱、伍德贝利、钱德勒、坎贝尔等人,只 是没有形成气候而已。但有多少人能够像 天上的星星一样,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能 看到呢?一个学科的发展不是靠几个人就 能够的,必须有一大批人来从事这样的工 作,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才有基础。
• C 奥尔德里奇:以《论比较文学》 奥尔德里奇:以《论比较文学》 • •
(1945)为代表作; 1945)为代表作; 三种主要著作:《 三种主要著作:《但丁在国外的声 望》、《比较文学大纲—从但丁到奥 比较文学大纲— 尼尔》 尼尔》、《比较文学书目》。 比较文学书目》 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 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杂志。
冯多伦的“文化相对主义” 冯多伦的“文化相对主义”定义
• 冯多伦对“文化相对主义”有一个定义: 冯多伦对“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是这样一种道德理论,即 一切价值均与它们处于其中的文化相关。 反过来说,没有普遍价值。没有超越一切 文化的价值,也没有人类借以判断什么是 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抑或什么是好的, 什么又是坏的这样的普遍价值。
第三讲 比较文学史上的 三个学派及其特征
一、学派构成的五个要素
• 1 代表人物
2 3 4 5
理论主张 发表阵地 学术影响 方法论特点
二、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学派研 究的个案性与整体性) 究的个案性与整体性)
1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
(1)五个代表人物: 五个代表人物: A 巴登斯贝格是形成期的领袖人物:三种 主要著作( 歌德在法国》 1904)、 主要著作(《歌德在法国》(1904)、 《文学研究》(1907)、《巴尔扎克的外 文学研究》 1907)、 来影响》(1912))、研究的两个特点 来影响》 1912) (查阅大量报刊原始文献;严密的考证方 法)
• D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美国超验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
主义中的东方影响》 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亚洲遗产与美国 生活》 生活》、《从文学看世界》、《比较文学 从文学看世界》 与多种文化关系参考书录指南》 与多种文化关系参考书录指南》、《世界
文学:人类经历文集》。 文学:人类经历文集》
• (2) 法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 A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即“国际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研究,即“ • • •
文学关系史” 文学关系史”; B 强调事实联系,崇尚考证方法; C 治学态度严谨,方法科学; D 以跨越民族和语言为前提。
• (3) 法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3) • A 研究范围限于西欧文化体系与文化 • •
• • • • •
(2)美国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对于法国学派主张的反叛性; B 强调比较文学研究“文学性”; 强调比较文学研究“文学性” C 认为“平行研究”是可行的; 认为“平行研究” D 认为“跨学科研究”具有重大 认为“跨学科研究” 意义。
• (3)美国学派的三个失误: • A 让比较文学研究几乎是无所不包; • B 将“比较文学”导向了“比较文 比较文学”导向了“ •
• • • • •
(2)俄苏学派的四个特点: A 历史比较文艺学;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C 一种新的类型学研究; D 同时重视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但 做得不够。
• • • •
(3) 俄苏学派的三个失误: 俄苏学派的三个失误: A 局限于文艺学范围之内; B 时有“苏联中心主义”观念; 时有“苏联中心主义” C 以政治观念代替学术研究。
• 3 俄苏学派 • (1)三个主要代表: • A 维谢洛夫斯基:其《历史诗学三 维谢洛夫斯基:其《 •
章》提出了“借用说”和“多源 提出了“借用说” 说”. 开创了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开创了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历史比较研究;
• B 日尔蒙斯基:四种主要著作:
《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 文学的历史比较研究问题》 (1960)、《作为国际性现象的文 1960)、 学流派》 1967) 学流派》(1967)、《作为比较文 学研究对象的中世纪文学》 1970) 学研究对象的中世纪文学》(1970) 《比较文艺学:东方和西方》。 比较文艺学:东方和西方》 C 康拉德:《现代比较文艺学问 康拉德:《 题》。
遗产的范围之内; B 有时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忽略了 同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 C 有民族沙文主义的倾向的存在。
杨、乐先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看法 杨说:“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 杨说:“所谓的欧洲中心主义,不 过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 方法, 方法,而欧洲人不能不从一种欧洲 的视角去看待他者” 的视角去看待他者”。
B 梵第根:五种主要著作(《俄相在法国》、《欧 梵第根:五种主要著作(《俄相在法国》 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莎士比亚在欧洲大陆 欧美文学史》 比较文学论》 上》、《欧美文学史》、《比较文学论》);提 出“三种文学”概念(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 三种文学” 体文学)、文学的三种类型(放送者、接受者、 传送者)、注重三种文学关系研究(希腊文学与 拉丁文学、中世纪以来的近代文学和古代文学、 近代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 D 卡雷:主要著作是《歌德在英国》,为其学 卡雷:主要著作是《歌德在英国》
生基亚《比较文学》 生基亚《比较文学》写序言提出定义,代表法
国学派发言。
• E 艾金伯勒:七种主要著作(《兰波 艾金伯勒:七种主要著作(《
的神话》 的神话》、《文学保健学》、《耶稣 文学保健学》 会士在中国》 会士在中国》、《孔子》、《云雨, 孔子》 中国的色情》 中国的色情》、《比较不是理由》、 比较不是理由》 真正的总体文学论文集》 《真正的总体文学论文集》);内在 价值与内在规律;人文主义学术;东 方的加入才有完整性。
• C 基亚:四种主要著作(《查尔斯摩根》、 基亚:四种主要著作(《查尔斯摩根》
《英国在法国小说中》、《克洛代尔研究》、 英国在法国小说中》 克洛代尔研究》
《比较文学》)、认识比较文学的“性质” 比较文学》)、认识比较文学的“性质” (国际文学关系史)、比较研究的“七个方面” (国际文学关系史)、比较研究的“七个方面” (媒介、体裁、主题、作家、渊源、思想动向、 国与国之间的固有看法)。
• 乐黛云先生曾说: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 的文化传统、思维方 式,自己熟悉的一切 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一般来说,他只能按 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 认识这个世界。
•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 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
‘洞见’,决定了他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 洞见’ 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解 释。” 释。”(《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心 重读杨周翰先生的“ 主义” 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99,3)对 中国比较文学〉 1999, 于“欧洲中心主义”,我们可以理解,但 欧洲中心主义” 我们不能认同;因为任何文化的意义与价 值都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文化不可能 永远处于中心,也不可能永远只处于边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