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暖通设计计算书

暖通设计计算书

1 绪论空调系统按空气调节的作用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

本设计为舒适性空调的设计。

舒适性空调是应用于以人为主的环境的空气调节设备,其作用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状态,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利于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

一个典型的空气调节系统应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及空调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大部分组成。

现将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归纳如下[1,2,3]:(1)参数的确定[4]1)空调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影响人舒适感的主要因素有: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其次是衣着情况、空气的新鲜程度、室内各表面的温度等。

2)要综合考虑地区、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3)严格参照标准确定参数。

(2)负荷计算空调冷热负荷计算其中冷负荷包括:外墙传热冷负荷、外窗温差传热冷负荷、外窗日射得热冷负荷、屋顶冷负荷、人体散热冷负荷、内墙传热冷负荷、内门传热冷负荷、地面传热冷负荷、楼板传热冷负荷、照明散热冷负荷、设备散热冷负荷、人体散湿负荷;热负荷采用指标法进行计算[5]。

(3)空调方式选择同一层建筑内平面和竖向房间的负荷差别很大,各房间用途、使用时间和空调设备承压能力均不相同,故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分区。

1)全空气单风道系统,优点:可进行充分换气,卫生条件好;设备集中布置,系统简单,空气集中处理,维护管理方便。

缺点:风道断面大,占空间。

适用于房间大、层高高、室内人数多的旅馆、办公楼、医院的公共部分和商场等区域;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优点:布置灵活,调节灵活;运行费用少;节约建筑空间。

缺点:机组分散,维护管理不利;过度季节不能用全新风;3)水源热泵系统,优点:可单独控制每台机组房间温度可自行调节;机组有热回收功能,减少锅炉和冷却塔运行费用;水管路系统简单。

缺点:温湿度控制精度不高;小容量电机效率比集中式低[6,7,8];(4)空调冷热源选择空气调节人工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和供热换热设备。

芜湖市某商业综合楼空调设计

芜湖市某商业综合楼空调设计
RB oN W 0R L D 2 0 1 7 / 9
芜 湖市 某商业 综合 楼 空调设 计
杨孝鹏 , 张 勇, 张
【 摘
抗(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 徽 合肥 2 3 0 0 0 9 )
要】 商业建筑是我 国建筑 中能源消耗量大户 , 其 中空调消耗 了大部分的能源 , 商业空调 设计 中如何 提高空调 主机 的能效 比, 并合理利用其
电 气 系统 在 运 行 过 程 中 .利 用有 效 的 手段 提 高 电 气工 程 气 节 能技 术 水 平 , 在工作过程 中, 多观 察 、 多积 累、 多总结、 多 系统 功 率 因素 .降 低 电 力传 输 过 程 中形 成 的 变 压 器 损 耗 以及 创 新 , 提 高 自身 的 工作 能 力 和创 新 能 力 , 在 掌握 传 统技 术 的 同
1 工程概况
空调 系统 分 开 设 置 , 其 中 酒店 部 分 为 四 管 制 , 需 考 虑 过 度 季 节
空调 需求 。
2 负荷计算及设 备选型
2 . 1 负荷计算
建 筑 的 设 计 阶段 进 行 .其 采 用 的 气 象数 据 采 用是 典 型 气 象年 数 据[ 6 1 . 而不 能 是 一 些 极 端 的 气 象数 据 。
随 着 我 国人 民 生活 水 平 的提 高 。人 们 对舒 适 度 的 要 求 也 在 室率 不 同导 致 设 备 负荷 等 均 有 较 大差 异 , 负荷 计 算 采 用 在 不 断提 升 . 由 此所 引起 的 能 耗 也 不 断 增 加 , 在 建 筑 能 源 消 耗 d e s i g n b u i l d e r I 3 1 软件进行全年耗冷量模拟分析[ 4 1 , 得 出如 图 1空 中. 主要 以 暖 通 空调 系统 为 主 。 一般 说 来 , 暖 通 空 调 系统 的 能 调 负荷 曲线 及 负荷 分 布 图 。 耗 占据 整 个 建 筑 能 耗 5 O %左 右_ 1 随 着 国 家对 节能 环 保 的重 视 ] 和倡 导 . 近 年 来 关 于 节 能 减排 的 新 技 术 、 新 方法也 大量涌现 , 但 是 这 些 技 术 和 方 法 均 有 着 各 自的适 用性 ,过 多 的 堆砌 反 而 会得不偿失。 如 何 采 取 适 当的 节 能 设 计 手段 , 是 空 调 能 否 实现 节能 目标 的 关 键 .本 文 就 以设 计 过 程 中 的 一 个 案例 谈 谈 自己 对 节 能的 一 些 认 识 。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某办公楼暖通空调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为山东省潍坊市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建筑共有四层,总建筑面积5838 m2,主要用于办公,其中包括了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大厅,客房,食堂,餐厅等,层高为 3.6m,顶层部分层高为 4.8m,总高度为15.9m。

建筑夏季总冷负荷为169.6kW,冬季总热负荷为168。

4kW,空调面积为5730m2,冷指标为29.5W,热指标为29。

3W.本设计从建筑的节能设计和冷热源选择两方面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首先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照德国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标准,有效降低了建筑冷热负荷。

另外在热源选择上充分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耦合的系统进行对比,选择了适合于本建筑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设计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对多联机系统室内机与室外机、新风系统、热回收装置、风机、气流组织、散热器、等进行了选择。

绘制了空调系统平面布置图及系统图等,撰写了设计施工说明书。

最后,本次设计的个人重点是应用了dest软件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全年能量需求的计算以及冷热源的确定。

关键词:空调系统设计;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HVAC Design of an office building in Weifang cityAbstractThe design for an office building in Weifang City,Shandong Province of HVAC engineering design,the building is a four storey,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5838 m2,mainly for the office,including the office,conference room,hall,canteens,restaurants,storey is 3.6m and top part layer height 4。

某大厦暖通空调设计(暖通高级工程师整理)

某大厦暖通空调设计(暖通高级工程师整理)

某大厦空调设计提要概要介绍了采用VAV空调方式的该办公楼空调设计,指出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使用标准高、运行节能、便于维护管理和房间装修分隔等特点,认为空调设计控制方式选择和施工安装质量优劣是决定VAV 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而DDC系统是变风量控制系统的基础。

总结了设计经验教训,对存在的新风量不平衡、噪声偏大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空调设计1 概述某大厦位建筑面积约70 000 m2,地上使用部分共28层;地下局部3层。

地上部分总高度为110 m,地下部分为-10.5 m。

建筑外围结构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式。

裙房地下室1~3层为地下停车场(地下3层还兼作人防),主楼地下2层主要为机电设备用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热交换间等),另外还设有物业管理办公用房;主楼地下1层除设置变配电间外,还设有职工餐厅、对外餐厅及部分办公室;首层设有西餐厅及入口大厅;2,3层为出租办公室;4层以上为标准的出租写字间。

标准层层高为3.4 m,全楼空调面积为56 000 m2。

2 设计参数2.1 空调房间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空调房间设计参数2.2 全楼空调总耗冷量为6 977 kW,冷指标为101.2 W/m2;总耗热量5 814 kW,热指标84.3 W/m2;空调通风设备电气安装容量2 751.4 kW,耗电指标40 W/m2。

3 空调设备3.1 全楼共设置离心式冷水机组4台,每台制冷量为1 744 kW,设计选用品牌为Mcquay公司产品(后业主订货产品为Carrier-19XL型)。

3.2 全楼采用3台板式换热器,每台换热量2 035 kW。

热水循环泵三用一备,为IS型高承压泵。

3.3 空调机组为Ciat公司产品,其中包括5台新风空调机组和46台变频调速空调机组。

3.4 风机盘管约100台,全部为合资厂生产的卧式暗装型。

3.5 变风量末端装置共1 503个,为TITUS产品。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芜湖某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能耗计算分析

芜湖某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能耗计算分析

2019年第3期(总第47卷第337期)建筑节能■暖通空调d o i: 10.3969/j.issn. 1673-7237.2019.03.015芜湖某办公楼空调系统方案能耗计算分析王鑫昊,傅允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162)摘要:以芜湖某公司办公楼为例,运用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计算并比较了三种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全年能耗以及能耗费用。

得出在能源消耗方面,太阳能系统日均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2 h时,太阳能温水-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为最佳方案;反之,空气源热泵为最佳方案。

在能耗费用方面,太阳能系统的日均运行时间在4 h或以上时,太阳能温水-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为最佳方案;反之,空气源热泵为最佳方案。

关键词: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能耗计算;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T U8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237(2019)03-0070-05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ir-Conditioning EnergyConsumptionin an Office Building inW uhuWANG Xin-hao,FU Yun-zhu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201620,China)Abstract:The equivalent full l oad hours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annu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st of thre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n office building in Wuhu.It concluded that in terms of energy consumption,when the daily operating time〇o the s istwo hours or more,the solar warm water-direct fired lithium bromide absorption chiller is a good choice;otherwise,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is a good choice.In terns 〇o energy costs,when the daily operatingtime〇o the solar energy system is four hours or more,the solar warm water-direct fired lithium bromide absortion chiller is a good choice;otherwise,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is a good choice.K e y w o r d s:equivalent f u l l load hours method;energy consumption calculation;comparative analysis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我国 对于能源的消费需求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对于能源 的利用效率却很低,而且在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能耗以 及利用率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整理)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工程计算书

(整理)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工程计算书

**:***学号:*******班级:05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班指导老师:刘立平、方恒和设计时间:2009.02.15~2009.02.25目录一、前言 (1)二、摘要 (1)三、工程概况 (1)四、设计依据 (1)五、设计参数 (1)六、冷负荷计算参数选取 (1)七、冷负荷、湿负荷计算 (2)八、送风量的确定 (5)九、空调方案的确定 (6)十、送风管道设计 (8)十一、参考文献………………………………………………………………………10附:表一、空气调节冷负荷计算表表二、风管水力计算表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工程计算书1项目概况2建筑概况3建筑物围护结构说明3.1.1墙体工程3.1.2外墙轻集料混凝土砌块框架填充墙-玻璃棉板603.1.2.1内墙砖墙(002002)3.1.3屋面工程3.1.3.1屋顶非上人加气混凝土砌块100-聚苯板503.1.4门窗工程3.1.4.1户门节能外门3.1.4.23.1.4.3外窗窗墙比4计算依据一、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W),按下式计算:Qτ=KFΔtτ-ξ(1.1)式中F—计算面积,㎡;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Δtτ-ξ—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τ=16,时间延迟为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

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β<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τ:Qpj=KFΔtpj(1.2)式中Δ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

二、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按下式计算:Qτ=KFΔtτ (2.1)式中Δtτ—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K—传热系数。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示例如下:一、课程设计目的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暖通空调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具备设计、计算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现,学生将能够:1. 理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2. 掌握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方法;3. 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4. 能够独立设计和评估暖通空调系统。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暖通空调的历史、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2. 暖通空调的设计和计算阐述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流程,包括空调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保温和隔热、空气调节、水系统等方面。

3. 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介绍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温度调节、湿度控制、噪音排放、节能效果等方面。

4. 暖通空调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理解。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结合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将课程设计划分为四个阶段:1.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收集有关暖通空调的基础知识资料,制作课程前期准备材料,包括课程资料、课程教案等。

2. 课程内容讲解阶段讲解暖通空调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流程,重点讲解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3. 实践教学阶段设计并实施暖通空调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 课程总结阶段总结课程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效果,分析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说明书一 工程简介此工程属于民用类公共建筑,属于综合性的办公楼,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共13层,其中地上12层,建筑面积6255.8m 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4m 2;一层层高5.6米,二层以上每层3.9米。

二气象条件三围护结构参数1.外墙: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如图3-1所示,λ=350mm ;图 3-1 图 3-22.内墙:3E 墙板,结构如图3-2所示,λ=200mm ;3.屋顶:结构如图3-3所示,λ=70mm ;4.传热系数: i 1n i w111n i k h h δλ==++∑ (2-1)式中 n h ——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W/(m 2℃);δ——墙体厚度,m ;图 3-3——导热系数,W/(m℃);h——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n所以外墙的传热系数:k=2.21 W/(m2℃);内墙的传热系数:k=2.09 W/(m2℃);屋顶的传热系数:k=0.65 W/(m2℃)。

k=5.94 W/(m2℃)。

5.窗户为金属窗框、单层透明单玻璃,内挂浅色帘,传热系数为w6.门为保温隔音、单框金属门,传热系数为k=5.94 W/(m2℃)。

四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组成,根据需要,他可组成许多不同形状的系统,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根据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不同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按热量移动(传递)的原理来分可分为对流式空调和辐射式空调,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又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集中式是指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均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

半集中式除了集中空调机房(主要处理室外新风)外,还包括分散放在空调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如风机盘管等。

全分散式没有集中空调机房,二是完全采用组合式设备向各房间进行空调,自带制冷机组的空调机组方式就属于这一类,如各房间的空调器等。

集中式和半集中式也可通称为中央空调,而全分散式系统也称为局部空调。

中央空调和局部空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空气调节效果好,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的相对湿度,并能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2.可向室内送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并且可以进行理想的气流分布设计;3.机组相对故障少,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4.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与维修;5.设备使用寿命长;6.可以有效的采取消声和隔振措施,故噪声小;7.宜于装饰配合,达到现代建筑要求的高档、舒适和美观的目的。

对于该建筑的办公房间面积大,并且所要求的处理效果差不多。

针对楼层高的房间风管适宜布置所采用的中央空调方式,又以采用半集中式空调较多,而其中首选的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的空调方式是空气—水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由风机与冷热交换盘管组成,他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从集中处理设备来的空气再进行一次处理,或者新风由新风机组集中处理,而房间内回风由风机盘管处理,组成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该系统的优点是:1.与全空气系统比较,可节省空间。

2.布置灵活,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各房间单独调节温度,房间不入住人时,可关调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

3.节省运行费用,运行费用与单风道系统相比约低20~30%,比诱导器系统低10~20%,而综合投资费用大体相同,甚至略低。

4.机组定型化,规格化,易于选择安装。

5.有较好的供热能力。

风机盘管机组的缺点是:1. 作为空气-水系统,潜在漏水的可能性;2. 机组可能产生凝雾;3. 冷凝水盘可能滋生影响人体健康的微生物;4. 需要单独设立新风系统解决室内新风问题;5. 风机盘管机组过滤效率差,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

因此综上考虑及分析,本次设计针对于楼层较高的首层和二层采用全空气系统;三楼和三楼以上楼层较低的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这样调节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还能很好的控制室内的空气参数。

五冷、热、湿负荷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房间冷、热、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依据。

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1.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5.设备散热引成的冷负荷;6.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7.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上,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主要热负荷包括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其中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开启附加、高度附加等),由于在空调房间内的空气为正压,故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不予考虑。

在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上,也采用热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热负荷。

主要湿负荷有人体散湿量和敞开水表面散湿量,根据本建筑的特点,只计算人体散湿量。

5.1冷负荷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d αρR c τc τQ AK t t k k t ∙⎡⎤=+-⎣⎦(5-1)式中()c τ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R t ——室内计算温度,℃;()c τt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d t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αk ——吸收系数修正值,取αk =1.0; ρk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取ρk =0.94;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i i o.m a R c τQ K A t t t ∙=+∆- (5-2)式中i K ——内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传热系数,W/(m 2℃);i A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 2;o.m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a t ∆——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w w d Rc τc τQ c K A t t t ∙=+-(5-3)式中()c τQ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w K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 2℃),由《暖通空调》附录2-7和附录2-8查得;w A ——窗口面积,m 2;()c τt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w c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1查得;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a w s i jmax LQc(τ)Q C A C C D C ∙=(5-4)式中a C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w A ——窗口面积,m 2;s C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 i C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j maxD ⋅——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LQC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由《暖通空调》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5.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s LQc(τ)Q Q C ∙∙=(5-5)式中()c τQ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sQ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LQC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暖通空调》附录2-20至附录2-21查得。

如果空调不连续,则LQC =1.0。

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s LQc(τ)Q q n C ϕ∙=(5-6)式中s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n ——室内全部人数;ϕ——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LQC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l c Q q n ϕ∙= (5-7)式中cQ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l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 ——室内全部人数;ϕ——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7.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白炽灯LQc(τ)1000Q NC ∙=(5-8)日光灯12LQc(τ)1000Q n n NC ∙=(5-9)式中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明装时,1n =1.2,暗装时,1n =1.0;2n ——灯罩隔热系数,灯罩有通风孔时,2n =0.5~0.6;无通风孔时,2n =0.6~0.8; LQ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2查得。

8.计算建筑的各楼层分项逐时冷负荷总表见附录表。

5.2热负荷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j j R O.W j Q A K t t a∙=- (5-10)式中jQ ∙——j 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j A ——j 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 2; jK ——j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R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O.W t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注:围护结构两侧温差大于5℃时,应计算该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1)朝向修正系数ch X ; (2)风力附加f X ; (3)外门开启附加wm X[注:对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当外门所在层以上的楼层为n 时,一道门附加65n %];(4)高度附加gX 。

3.计算建筑的各楼层分项逐时热负荷总表见附录表。

5.3湿负荷人体散失]:6w 0.27810m n g ϕ∙-=⨯ (5-11)式中w m ∙——人体散湿量,kg/s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 ——室内全部人数;ϕ——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

六空气处理过程1.全空气系统系统采用定风量单风道系统,空调机组将系统的一次回风与外界的新鲜空气混合,并将其处理到室内要求的状态点,通过风道将空气送到各个房间;焓湿图见图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