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设计论文
观赏水族设计与维护结课论文

观赏水族设计与维护论文学院:姓名:班级:日期:摘要: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如同观赏鱼生活的水族箱,这样的一个小世界里却隐藏着许多奇妙的事情。
是为了人类更好的观赏用的饲养水生动植物的容器,饲养着生活于水中的鱼类和植物。
这样不仅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消除疲劳;有利于提高精神享受“活的诗,动的画”;寓教于乐,开发智力。
鱼;景;提供给人一个自然界找不到的角度,来欣赏海洋、湖泊、河流的一角;最前卫的景观:海洋世界、水族馆;发展潮流:大型化、海洋化、造型多样化关键词:观赏、水族造景、发展历程、水族箱、意境、维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里,离开了他们所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生物是很难正常生存的,即使是适应力极强的物种也将经历一段脆弱时期。
而作为水族箱主角的鱼类和水草,如果没有一个适合他们的稳定系统,大多数会由于体质变弱而生病,甚至很快死亡。
一、水族箱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第一阶段:放生池.东汉明帝永平2年(公元59年)洛阳白马寺中的鱼类放生池;第二阶段:木盆陶盆泥盆瓷缸阶段.到了南宋,(鱼活儿),盆养金鱼日益兴盛;优点:易搬放,近距离观赏,透气性好;缺点:采光差,不适合养侧视观赏为主的观赏鱼;第三阶段:玻璃缸与水族箱.埃及人(冷水性鱼),16世纪传到欧洲,19世纪出现了公共的水族馆,19世纪末期美国出现了第一个观赏鱼养殖者俱乐部.加热靠煤气炉.20世纪电气化的发展,电热水族箱.20世纪70 80年代流行建水族馆海洋馆(大型隧道式的压克力水族箱),小型中型缸也日益兴盛。
水族箱的发展趋势:1、水族箱外型发展更趋人性化;2、水族箱过滤系统发展更趋合理化:现代化、复杂化;小型化、更具隐蔽性;3、水族箱自动化控制更趋先进化;4、水族箱内布置的景观更趋时尚化;水族设备的发展趋势:更加时尚化、智能化、科学化、集成化,使用更加简单,节能环保。
美国、日本、欧共体等工业化发达国家将逐渐退出观赏水生生物的生产领域,但在高端水族设备上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内将继续引领国际潮流。
海洋馆水族工程方案设计

海洋馆水族工程方案设计背景介绍:海洋馆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园,是为了展示和研究海洋生物而建立的场所。
海洋馆水族工程方案设计是关于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为海洋馆提供更优质的展示和更舒适的环境的设计方案。
水族工程方案设计的目的是提供更多的海洋生物展示,提供更逼真的水生动物习性环境,提供更多观赏性的观赏景观,并在展览之外提供更多的海洋知识。
水族工程方案设计要求:1.展示更多种类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藻、水草等。
2.提供更逼真的海洋生物生活环境,包括水族馆的水温、光照、水质等。
3.提供更多观赏性的观赏景观,包括仿真礁石、水草、海藻等。
4.提供更多的海洋知识,包括为观众提供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饲养养护等。
5.提供更多的海洋活动,如水族箱潜水、水族箱浮潜等。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们的水族工程方案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水族馆布局设计水族馆布局设计是水族工程方案设计的第一步。
水族馆的布局要合理,使得观众可以方便地观赏到各种海洋生物。
同时,水族馆的布局要符合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比如各种海洋生物需要的水温、水质等。
2.海洋生物展示设计海洋生物展示设计是水族工程方案设计的核心。
通过海洋生物展示设计,可以展示更多种类的海洋生物,比如各种鱼类、海藻等。
通过海洋生物展示设计,可以实现更逼真的海洋生物生活环境,并提供更多观赏性的观赏景观。
3.海洋知识展示设计海洋知识展示设计是水族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海洋知识展示设计,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饲养养护等。
通过海洋知识展示设计,可以提高观众对海洋生物的兴趣,提高观众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4.海洋活动设计海洋活动设计是水族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海洋活动设计,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海洋活动,比如水族箱潜水、水族箱浮潜等。
通过海洋活动设计,可以增加观众参与水族馆的积极性,增强观众的体验感。
总结水族工程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针对具体的海洋馆进行具体的设计。
水族馆设计论文

水族馆设计方案所谓水族馆,是收集、饲养和展览水生动物的机构。
可专养海洋生物或淡水生物,也可兼养;既有供观赏或普及科学知识的公共水族馆,也有供科研及教学专用的水族馆。
包括所谓的“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也属于水族馆。
“水族馆”这一名称也时常用于一些水族类商店。
水族馆有着很长的历史,已知苏美人(Sumerian)是最早的养鱼者,至少在4,500年前他们就修塘养鱼;养鱼记录还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亚述(Assyria)。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饲养食用鲤鱼,他们很可能是最早在养鱼方面取得成就的,他们对观赏用的金鱼进行选择育种的方法后来传入日本。
在日本,对观赏用的鲤鱼的培育得到完善。
古罗马人养鱼供食用和娱乐,他们是已知最早的海水生物贮养者;他们修建鱼塘,并注入新鲜的海水。
虽然英国早在17世纪中期就能在玻璃器皿中饲养金鱼,但直到一个世纪后,人们了解了氧气和动植物的关系,养鱼缸养鱼才得以确立。
这便是水族馆的雏形。
到1850年,鱼、两生动物和爬虫类的饲养对于研究自然已很有助益。
水族馆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鸟类学家戈斯(Philip Gosse)的著作中。
他和其他人的著作引发了公众对水生生物的兴趣。
世界上第一个供展览用的水族馆于1853年在英国摄政公园(Regent's Park)对公众开放。
以后,柏林水族馆、那不勒斯水族馆、巴黎水族馆相继建立。
马戏团创办人巴纳姆(P. T. Barnum)认识到商业上利用活的水生动物的可能性,于1856年在美国纽约博物馆开设第一家供展览用的私营的水族馆。
到1928年,全世界共有公立或私营的水族馆45所,此后,发展速度减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了几个新的大型水族馆。
在亚洲,第一座水族馆建于1930年,中国的青岛水族馆在蔡元培、杨杏佛等人倡议下,靠社会募捐建立。
到目前为止,现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设有公立的以及营业性的水族馆。
另一类水族馆则是主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其中最著名的有那不勒斯水族馆、摩纳哥海洋学研究所的水族馆、英格兰普里茅斯(Plymouth)海洋生物站的普里茅斯水族馆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拉霍拉(La Jolla)的斯克利普斯(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的水族馆。
水族展示设计分析-

水族展示设计分析展示设计是现代设计观念体系中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水族馆设计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一个水族馆实体确定下来后,对其的展示空间布局、展品排列、展品与辅助设备的空间环境设计,这是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就要通过展示空间设计,构建一个好的室内空间感,充分考虑展示室内空间、展品、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室内的展示空间、心理空间、视觉空间有一个良好的设计,使游客在流畅的、舒适的空间内欣赏展品。
水族馆展示作为水族馆主要的传播载体,展示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水族馆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因素。
所谓水族馆展示就是水族馆展品的展出和演示,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同时又涉及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展示手段等多方面的要素。
水族馆展示设计有三个层次方面的要求,一是展品一水族生物及生态的展现,这是水族馆展示设计的首要任务,结合展示主题进行展品的选择和布局;二是环境气氛创造或展示环境设计,指展示空间独特而合理的安排,包括室内空间组织、材料运用、室内环境设备、室内照明等;三是展示艺术表现,即室内美化,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审美要求,而且要注重室内空间的意境氛围,它包括室内色彩、装饰、纹理等的美化。
以丹麦哥本哈根水族馆“蓝色星球”为例,其地处哥本哈根塔恩比市,是欧洲最大、最重要的水族馆,它地处厄勒海岸,距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仅8 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这个水族馆在塔恩比市的位置也很理想,方圆几百米内有高速公路、哥本哈根机场、厄勒海峡大桥、地铁和国际列车。
“蓝色星球”是丹麦五大旅游景点之一。
在2012 年举办的“增长新道路”旅游业大会上,“蓝色星球”凭借其增长潜力、区域发展影响力、创新性、表现力和独特性以及作为“值得一去”之地被评为丹麦体验经济中最好的灯塔项目。
漩涡形状“蓝色星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水的动态特征,其形状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建筑本身便体现了其内部功能。
建筑位于凯斯楚普港北部突起的岬角,面朝大海,以漩涡形状将陆地和海洋结合在一起。
有趣的海洋馆设计理念

有趣的海洋馆设计理念海洋馆作为注重生态环保和宣传海洋保护的场所,设计理念应该既充分展示海洋的美丽和神秘,又要提醒人们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有趣海洋馆设计理念的构想。
首先,海洋馆的外观应该引人注目,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
可以采用多彩多姿的建筑装饰,如以海洋生物为主题的雕塑或艺术装置。
此外,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和大面积的玻璃窗,使游客在进入馆内前就能透过玻璃窗观赏到大型海洋生物的模拟场景,增加游客的好奇心和兴趣。
其次,海洋馆的室内设计应该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可以设置多个触摸屏幕,让游客可以触摸屏幕上的海洋生物,了解其习性和特点。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虚拟现实设备,使游客可以穿戴VR眼镜,仿佛置身于海洋中,与海洋生物进行互动。
另外,可以设置一些儿童区域,内设各种模拟场景和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
第三,海洋馆的展示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海洋生物的独特之处展示给游客。
可以设置透明水缸,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
此外,可以通过投影和灯光技术,展示海洋生物的独特外貌和行为。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巨大的弧形屏幕,通过投影技术将鲸鱼的迁徙画面放映出来,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海洋馆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可以设置模拟海洋污染的场景,让游客亲自体验到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同时,可以设置一个海洋保护教育中心,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向游客宣传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和意义。
综上所述,有趣的海洋馆设计理念应该充分展示海洋的美丽和神秘,加强游客的互动体验和学习效果,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醒游客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海洋馆才能真正起到宣传和倡导海洋保护的作用。
水族馆设计理念怎么写

水族馆设计理念怎么写设计理念:水族馆是一个以展示和保护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公共场所。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创造一个仿真的海洋环境,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我们希望通过水族馆的建设和展览,提高公众对海洋生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探索和尊重。
首先,我们的设计以“还原真实”的原则为基础。
我们的水族馆将通过精心设计的水池和展示区域,模拟不同海洋区域的环境。
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还原海洋中真实的景观,包括珊瑚礁、海藻、水草和海底大石等。
同时,我们将定期更新展示,保持展览区域的真实性和新鲜感。
其次,我们的设计注重互动和参与。
我们将设置一些互动项目和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海洋生物。
比如,我们将设置触摸池,让游客亲自触摸一些小型海洋生物,如海星和海胆。
我们还将提供潜水经验,让游客亲身体验海洋世界的美丽和神秘。
通过这些互动和参与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增加游客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对海洋生物保护的关注。
同时,我们的设计强调教育和科普。
我们将设置一些信息展板和多媒体设备,向游客介绍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状况。
我们还将组织一些讲座和讨论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这些教育和科普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我们的设计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我们将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材料,并且优化水族馆的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
我们还将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满足水族馆的能源需求。
通过这些环保措施,我们希望能够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为公众树立环保的榜样。
综上所述,我们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创造真实、互动、教育和环保的水族馆,让公众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海洋生物,提高大众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水族馆,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故宫水族馆构想

故宫水族馆构想
故宫水族馆是一个结合了文化和自然的旅游景点。
由于故宫本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水族馆将在其中融入中国古代文化元素,打造一个独特的展示场所。
在故宫水族馆内,参观者将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龟、海星、海藻等等。
水族馆将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包括大型透明玻璃水缸、仿真海洋景观等,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海洋中。
水族馆将按照地理位置来设置场馆,例如,一个展馆可以展示大洋的海洋生物,另一个展馆可以展示珊瑚礁区的生物。
每个展馆都会配备专业的生物解说员,向参观者介绍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及其习性、特点等。
此外,水族馆还会设置一个专门的科普区域,展示海洋生物的进化历程、生态系统平衡等知识。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设备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生物的信息。
为了与故宫古代文化相结合,水族馆还会在展示过程中融入一些文化元素,例如,以故宫建筑为背景的展示场景、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等。
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参观者在观赏海洋生物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水族馆将成为一个既具有娱乐性又兼具教育性的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它不仅展示了海洋生物的美丽,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游客带来一次全新的文化和自然体验。
南京海底世界水族馆创意设计分析

南京海底世界水族馆创意设计分析一、南京海底世界概况南京海底世界是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的,坐落于南京市风景秀丽的中山陵梅花山旁。
是融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
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南京海底世界有近200余种,10000多尾海洋生物。
主要由大厅、电脑教室、亭廊、热带雨林展示区、海豹表演馆、企鹅馆、触摸池、海底隧道、人鲨共舞表演区、海底影院等部分组成。
南京海底世界通过古代宫廷展缸与现代化玻璃隧道有机结合、传统的海洋生物馆与高科技养殖技术相结合,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纯朴而高雅、先进、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型海洋馆。
二、展示主题通过水的世界跨越各大洲。
南京海底世界除了展出世界上有特色的淡水及海洋生物外,也将让观众观赏到一些目前在中国已濒临绝种的稀有水生生物。
展区中的每一个单独区域都是给予参观者最好的科教材料,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好地让游客接受海底世界所要表达的存在意义。
达到普及海洋科普知识,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了解海洋国情,培养正确的海洋观,以使更多的人认识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目的。
就个人看法而言,我觉得海底世界可以在电脑教室周围的室内设计与布置上多下点功夫。
除了可以在电脑教室里自己动手身临其境之外,也可以将最新的水族创新产品运用于此环节,例如水族桌子,水族凳子,甚至可以在电脑上做出不同的花样。
让游客真正有置身海底世界的感觉。
三、展示内容南京海底世界展示了近200多种,约10000多尾海洋生物。
从中国古代的宫廷式水族缸到模拟自然的热带雨林,让您欣赏到那色泽鲜艳、体形骄小的珊瑚鱼与淡水热带鱼。
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丛林,大树参天,鸟叫雷鸣,五彩缤纷的各种热带造景配上那些亚马逊河的贵客,全部展现在您的面前。
来自寒冷地区的斑海豹正迫不及待的准备为您表演一场好戏。
而从南美洲秘鲁远到而来的贵客洪氏环企鹅个个精神抖擞,恭侯您的到来。
大海的潮起潮落在海边形成了一些浅水塘,那里生活着无数的小生命,在这里您可以亲身感受海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族馆设计方案
所谓水族馆,是收集、饲养和展览水生动物的机构。
可专养海洋生物或淡水生物,也可兼养;既有供观赏或普及科学知识的公共水族馆,也有供科研及教学专用的水族馆。
包括所谓的“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也属于水族馆。
“水族馆”这一名称也时常用于一些水族类商店。
水族馆有着很长的历史,已知苏美人(Sumerian)是最早的养鱼者,至少在4,500年前他们就修塘养鱼;养鱼记录还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亚述(Assyria)。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饲养食用鲤鱼,他们很可能是最早在养鱼方面取得成就的,他们对观赏用的金鱼进行选择育种的方法后来传入日本。
在日本,对观赏用的鲤鱼的培育得到完善。
古罗马人养鱼供食用和娱乐,他们是已知最早的海水生物贮养者;他们修建鱼塘,并注入新鲜的海水。
虽然英国早在17世纪中期就能在玻璃器皿中饲养金鱼,但直到一个世纪后,人们了解了氧气和动植物的关系,养鱼缸养鱼才得以确立。
这便是水族馆的雏形。
到1850年,鱼、两生动物和爬虫类的饲养对于研究自然已很有助益。
水族馆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鸟类学家戈斯(Philip Gosse)的著作中。
他和其他人的著作引发了公众对水生生物的兴趣。
世界上第一个供展览用的水族馆于1853年在英国摄政公园(Regent's Park)对公众开放。
以后,柏林水族馆、那不勒斯水族馆、巴黎水族馆相继建立。
马戏团创办人巴纳姆(P. T. Barnum)认识到商业上利用活的水生动物的可能性,于1856年在美国纽约博物馆开设第一家供展览用的私营的水族馆。
到1928年,全世界共有公立或私营的水族馆45所,此后,发展速度减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了几个新的大型水族馆。
在亚洲,第一座水族馆建于1930年,中国的青岛水族馆在蔡元培、杨杏佛等人倡议下,靠社会募捐建立。
到目前为止,现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设有公立的以及营业性的水族馆。
另一类水族馆则是主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其中最著名的有那不勒斯水族馆、摩纳哥海洋学研究所的水族馆、英格兰普里茅斯(Plymouth)海洋生物站的普里茅斯水族馆以及加利福尼亚州拉霍拉(La Jolla)的斯克利普斯(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的水族馆。
还有一类水族馆则是在各世界博览会和展览会上供展览用的临时性的水族馆。
佛罗里达海洋世界(Marineland)是第一个大型海洋水族馆,于1938年向公众开放,为一私人企业;其特点是使用巨型鱼类水箱和经过训练的海豚。
加利福尼亚帕洛斯弗迪斯(Palos Verdes)的太平洋海洋世界以及迈阿密的海洋水族馆都与此相仿。
这一类型水族馆的特殊价值在于其巨型水箱,每个容量达一百万加仑,各种鱼类放养其中,并不分隔开。
而在正式的水族馆中(如芝加哥的谢德水族馆(Shedd Aquarium),不同种类的鱼是分隔开的。
至1970年,世界水族馆名录上已载有468个水族馆。
水族馆饲养的金鱼和热带鱼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可作医学、遗传选种、鱼类养殖、放射生物学和环境保护等的实验材料。
大型饲养池不仅可驯化海豚作各种精彩表演,还可驯化海豚作“水下巡逻兵”以保护近海的鱼群。
世界海洋鱼类资源日渐衰竭,海水水族馆日益成为开展多种鱼类的人工受精孵化鱼苗,提高水生动物养殖效率的重要实验基地。
所以,看到水族馆的发展前景很好,我决定我的创业计划就围绕水族馆展开设计。
水族馆选址除风景优美,交通方便外,取水的地方不能有工业和城市污水,海水水族馆取水处不能有河水流入;淡水水族馆要建在湖滨或河畔,以便取水,
否则也可用自来水或井水,但有些要经处理后方能使用。
水箱不分大小,小到装不了1加仑水的小罐,大到能盛一百万加仑水的巨型水箱,都必须精心制作;许多物质,尤其是塑料和胶黏剂,虽对人无毒,但对在水中呼吸的动物却有毒。
尽管聚乙烯、聚丙烯、有机玻璃(普列克斯玻璃〔Plexiglas〕)和氟烃塑料通常也都无毒,但最安全的基本材料也许就是玻璃。
玻璃纤维已被广泛使用,如配制得当,并无毒害。
供密封用的胶黏剂有环氧树脂、聚氯乙烯、矽酮橡胶(除用于某些彩色制品)、和氯丁橡胶。
通常不使用金属,特别是在海水中,因为海水腐蚀性很强。
但不锈钢因毒性很低,则经常使用,尤其是在淡水装置中。
小型水箱或可全由玻璃制成,不需用以矽酮橡胶做胶黏剂的支撑框架。
除了最大型的水箱外,各种水箱最实用的支撑材料也许就是玻璃纤维,它又轻又结实,不变质,很容易加工成任何形状。
虽然木材被广泛使用,但易腐烂、虫蛀,必须加以保护。
钢筋混凝土,包括为在海水中使用而专门配制的混合料,是建造大型水族馆时使用的主要支撑材料。
现代水族馆里,经常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箱放在一起,以避免一些较老的正式的水族馆常有的“鱼箱”式外表。
水箱后部的立体布景产生距离远的幻觉;水箱所在地可能是自然环境,也可能是灌注或涂上玻璃纤维,以仿造所有环境。
现代水族馆试图表明所展出各种鱼类的自然生活环境。
磨光平板玻璃、钢化的磨光平板玻璃和有机玻璃是常用的透光材料。
磨光平板玻璃通常只用于小型水族馆,因为它强度变弱时会破裂成大片。
通用的做法是给大型水箱配上2∼3层钢化玻璃,即使碎了也只限于一层玻璃。
有机玻璃容易被刮出擦痕,但可重新磨光。
水箱的附属设备通常有过滤器、空气泵、灯光、电子恒温控制的浸入式加热器或其他降温装置。
在水族馆内,水箱通常放在一起,因而可以有共用的过滤器和温度控制装置。
也可能包括水的消毒器。
在拥有多种系统的大型水族馆中,室内给排水设施有时很复杂,涉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和水质监控系统。
玻璃管件(如︰水族馆内使水充气和循环的管件)因其成本高昂,性脆易碎,故只在必须保证低毒时才使用。
广泛使用的是未增型的聚氯乙烯管。
有时也用玻璃纤维管和衬以环氧树脂的石棉管,但铅管和硬橡胶管已废弃不用。
在用海水的管道中会生长诸如贻贝和藤壶等造成淤塞的生物体,如用双套管道,隔周启用一套,这些生物体的生长即可避免,管道干燥后,管内的为数不多的生物体便死亡,管道再次启用时,这些生物体就被冲洗出去。
按毒性而论,非金属泵或衬以塑料的泵要优于金属泵,但通常不锈钢的泵比较符合要求。
当气动泵(如家用水箱的细沙过滤器中使用的泵)的管道直径够大时便抽出大量的水。
通常,最有效的照明是位于正面玻璃上方的白炽灯。
日光灯的照明均匀,但对水箱四壁的照明可能过亮;彩色灯强调自然色彩;而水银灯则促进海生植物尽快生长。
在水柜里养一些水生植物具有实用价值,尽管水柜里出现植物可能产生复杂的情况。
水生植物吸收溶解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亮光的影响下,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反过来,鱼的排泄物又形成植物的肥料或食物,被植物所吸收。
只要一定强度的光照射到植物上,这种作用就会充分发挥。
当然鱼类的放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大型水族馆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各个品种的要求;尤其是因为现代水族馆的展品包括各种水生生物体;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
在必须考虑的诸多因素中有游客流动型
式,玻璃的反射、音响效果以及诸如水的清晰度、溶解的排泄物、温度,水箱装饰、疾病治疗及营养等水箱放养问题。
放养水生生物的主要要求是水的品质。
水源不允许有污染物质,如污水和工业废料;水中的气体必须与大气平衡,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氧气;同时避免氮的过饱和状态。
在再循环系统中,水的处理不仅要确保水的清晰,还要确保排泄物的净化。
淡水源通常要使供水用炭过滤或投入化学药品,除去其中的氯和其他添加剂。
海洋生物体可放养在自然海水或人造海水中。
人造海水的优点是没有致病的生物体和污染物,但对某些生物可能不那麼合适。
当然我知道这些设计仅仅是个开始。
但是一个好的开头会是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