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意义

合集下载

雷楚年事件

雷楚年事件

雷楚年事件,有的人说是媒体的捧杀,有的人说是社会的浸染。

但是我觉得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给了一个未成年人过高的荣誉,民众的关心和媒体的炒作过分地拔高了孩子的地位,让一个本来家庭普通的孩子一下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自然成长,如此拔高只会让孩子无法把控自己。

而且一个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承担光环之下的责任,他压根就不明白这个光环的意义,他只知道这个光环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他就迷失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真正应该做的其实是保持一个对待他们的平常心,让他们回归到原来平静的生活里,然后通过他已经得到的光环来给予他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条件,让他更好地完成人生。

6月23日,曾在汶川地震中勇救7名同学的“小英雄”雷楚年因涉嫌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21人共46万元,被警方抓获。

从抗震英雄到犯罪嫌疑人,这样的转变实在太大;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不免让人唏嘘。

2008年,汶川地震。

那时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

意识到地震发生后,他拼命跑向操场。

到达操场后却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没有下来,于是急忙转身奔向教室,冒着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教学楼中救出了7名同学。

眼见着7名同学已经逃出教室而自己却被垮塌下的楼板困住,他纵声一跃,抱住了教学楼旁的一颗大树,从树上滑了下来。

等他再次返回操场时,身后的教学楼轰然倒塌。

几天过后,记者们得知此事纷纷来访。

后来,央视新闻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

不久,他又被选为奥运火炬手。

此后尚显稚嫩的他开始顶上了一顶光辉耀眼的英雄光环。

这顶光环为他带来了许多:免试招进市重点读书、受到各科老师特别关照、被人免费带着到处游玩。

从此,成绩本就一般的他更加不思学业,上网、逃课、泡吧,大把大把地花钱,一个月正常花销上万。

他还对外吹嘘自己有关系能办事,许多人托他帮忙,他借此收受财物,一共骗取21人46万多元,这些钱都被他挥霍一空。

直到被警察抓获面临可能达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时,他才忽然发现,自己似乎走的太远。

语文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英雄形象及其教学

语文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英雄形象及其教学

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英雄形象及其教学前言小学语文承载着小学启蒙教育的重担,道德教育在启蒙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梳理过程中发现,有大批且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出现。

英雄的榜样教育意义对小学生德育的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先有素质教育,后有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在新课标发行后,许多专家及一线教师都对新课标、新课本、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同时,新课标亦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因而,在现在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研究是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的渗透,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主体。

但在这些研究中,还少有关于从英雄形象入手来分析教材与教学的文章。

本文以课标为指导,选取小学语文新课程“人教版”教材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梳理分析。

通过分析英雄人物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从皮亚杰有关儿童认知发展及道德判断的观点出发,对英雄形象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英雄形象构建的意义(一)时代发展与英雄形象界定英雄主义是一种精神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甚至是对一个民族的不断进取和奋进都有着激励作用。

在不同的时代,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批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

在西方文学史上,从古希腊神话到荷马史诗,从哈姆莱特到浮士德,还有具有冒险精神的鲁滨逊,等等。

这些形象都反映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英雄不同的认识与评价,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期待与愿望。

同样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本土的英雄形象。

自古,我国就有关于“英雄俊士”之说,英雄就是有才干、杰出的人物,并且能够不以家世、成败和善恶论英雄。

到了近代,英雄概念的内涵更为丰富。

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梁启超在英雄形象中加入的新内容:民族性和平民性。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英雄”和“无名英雄”。

顾名思义,“民族英雄”便是为民族独立自由而奋斗的有识之士;而“无名英雄”则将英雄的范畴扩大到了广大的平民百姓,不再是少数的有胆识、有勇气且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

红色情景剧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红色情景剧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022年第11期(下) / 总第619期233教务教学标准化红色情景剧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标准化探索■ 周盼盼(滨州学院)摘 要: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挖掘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

笔者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小学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有机结合,突破静态的红色文化传承模式,提出“读-讲-演-行”红色情景剧标准化探索,从静态认知、情感流动、动态演绎到自觉践行,探索兼顾小学生爱党爱国爱民意识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路径,引导小学生内化红色精神,自觉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红色情景剧,积极心理品质,红色文化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2.22.047Standardization Exploration on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with Red SitcomsZHOU Pan-pan (Binzhou University )Abstract: Using the inheritance of red culture to guide students' outlook on world, life and values and excavating themoral value of red culture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ffectively combines red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primary schoo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cultivation, breaks through the static red culture inheritance mode, puts forward "read-speak-play-act" red melodrama standardization exploration from static cognition, emotional fl ow, dynamic deduction to conscious practice,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pupils’ party love and patriotic consciousness an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guides the pupils’ internalization of red spirit, consciously cultivates thei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become ideal, capable and responsible in the new era.Keywords: ared sitcom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d culture基金项目:本文受2022年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黄河三角洲革命文化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项目号:22-HHZX-12)资助。

英雄主义的意义及其现实价值

英雄主义的意义及其现实价值

英雄主义的意义及其现实价值英雄主义是一种追求卓越、无私奉献、追求正义的价值观。

它是一种道德的品质,代表着个体为了更高尚的理想、更公正的社会、更美好的未来而自愿承担风险,迎接挑战的精神。

英雄主义的意义在于塑造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认同。

英雄主义激发人们的崇高情感和道德勇气,使他们超越个体利益,致力于社会团结与共同发展。

英雄主义教育人们要有大无畏的胸怀,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弘扬公正与真善美的价值观。

英雄主义的现实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英雄主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努力奋斗精神。

伟大的英雄事迹给人们带来激励,让人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而英雄主义精神也教育人们要追求自身的内在价值,不断完善自己,积极参与社会进步与发展。

其次,英雄主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的道德秩序。

英雄主义意味着为正义而战,为公共利益而奋斗。

当社会中出现贪婪、不公平和邪恶行为时,英雄主义的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对于道德、公正的追求,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正直行为的典范。

再者,英雄主义能够激励人们创造和创新。

英雄主义精神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索自己的潜能和追求卓越。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新都是源于英雄主义的力量,英雄们通过他们的勇气和无私精神,改变了世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英雄主义在建设社会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英雄主义所倡导的无私奉献、互助友爱的精神,能够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只有通过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并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英雄主义的现实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个体心理成长的促进上。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

而英雄主义的精神让人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克服自身的不足和恐惧,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总结起来,英雄主义的意义和现实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它在社会中播下弘扬美德的种子,激发人们的道德勇气和崇高情感。

英雄主义在个体成长、社会建设和道德秩序的塑造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尊重并传承英雄主义的精神,以其为榜样,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2023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7篇)

2023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7篇)

2023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7篇)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一、军旅生活与艰苦相伴环境的艰苦。

在我们军队中,真正驻守在富裕繁华地区的部队是少数,绝大多数军人工作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地乡村、偏远荒凉的边疆海防。

千里冰封的雪原、远离陆地的海岛、人迹罕见的弋壁,往往就是军人活动的场所,这是许多其他社会职业所不能比拟的。

任务的艰苦。

军旅生活的艰苦,不仅受物质条件所制约,更是由军队担负的使命决定的。

战争年代,军人的艰苦程度常人难以想象的。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军人同艰苦打交道也是常事。

生活的艰苦。

艰苦的环境,任务相联系,军营的`日常生活往往也是清苦、艰辛的。

对于军人来说,行军打仗,吃不上饭,睡不着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平时训练,泥里爬、水里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也并不乏见。

尽管近年来部队的物质文化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是军人就不可能在“酒绿灯红”中安逸享乐,吃大苦、耐大劳依然是军旅生活中的独特色彩。

二、吃大苦,耐大劳是军人必备的素质1、革命军人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神圣职责,本身就是一个吃大苦、耐大劳的过程。

战争年代,打胜仗多的部队,往往就是最能吃得苦中苦的部队。

一项重要作战任务下来,大家都能争着上;谁能吃得苦中苦,谁就有可能争得啃“硬骨头”的光荣。

现在也是如此,平时练就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关键时刻方能显出英雄本色,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2、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也是军人在日常工作中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有了吃大苦、耐大劳的意志品格,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才能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的压力,才能宁折不弯勇往直前;面对爱情上的波折、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伤残等种种“不顺”,才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做生活中的强者,进而为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3、吃大苦,耐大劳是革命事业和我军的光荣传统所在。

我们所说的吃大苦,耐大劳,既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于宗教中的所谓“寡欲”修行,而是指在为崇高理想和美好事业的奋斗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

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究1. 引言1.1 红色文化教育的含义红色文化教育是指以中国革命历史、革命英雄、革命精神、红色传统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和优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革命事业的思想感情和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强调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2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小学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阶段,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德育教育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和谐相处。

德育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可以在思想品德、社会活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 正文2.1 红色文化教育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作用红色文化教育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阶段,这是人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会适应变化、建立独立的身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但同时,青少年也面临着很多心理压力和痛苦。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1. 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普遍问题。

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厌学、失眠、恐惧、焦虑、抑郁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性趋势。

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性趋势。

比如,有的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与家长交流,引发了与家庭的矛盾。

而其他的孩子则是在社交层面上存在困难,缺乏自信心和奋斗意愿。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内容1. 教育体制的改变造成心理压力。

当前的教育要求过高,考试竞争压力和加强分数分化都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经常为理论课、实践课、考试、考核等问题而烦恼,背负了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大。

2.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影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价值观也发生变化,传统的道德、法律准则更加快速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新的价值观或者道德规范也尚未形成。

青少年对此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和道德标准,因此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精神环境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灾难、恐怖事件以及网络信息流失不是孩子们可以轻易消化的内容,会带来心理的阴影和伤害,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冲击。

此外,日常环境中的负面因素,也让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更加恶化。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改善方法1. 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父母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多维度的方式为他们设置目标和贡献观点,让他们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学会接受与宽容。

2. 英雄模型引领孩子成长。

家长和社会名人(比如老师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英雄模型,让孩子们学会从他人身上获得成功之路的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

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

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榜样教育的心理学分析榜样,也是一种理想人格,或者说是主观自我。

以某个人为榜样,就是领会运用某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榜样人物同主观自我高度融合,在具体问题面前,运用榜样人物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形成观念设想,从而指导支配自身的言行。

以某个人为榜样,其实就是学习领会这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使自己成为榜样人物的替身。

许多人常把那一些有高风峻节,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赞誉为“榜样”,以昭示许多人师徒相传他,学习他,因此建立社会形态浩气。

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证。

班杜拉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

榜样教育的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特别要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和认知的中介作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理解榜样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并有选择性地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信念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一、榜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榜样形象抽象化和概念化,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榜样的确立往往依照社会和国家政治主体判断的标准,带有一种崇高性和普遍性,以革命先烈、领袖、著名人物或时代性榜样人物等伟人化形象为主,多为被抽象化和概念化了的典型形象。

这种较高层次的榜样确立方式虽然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对于经历和视野有限的在校学生来说,这样的榜样形象在丰富度与层次感上比较缺乏,学生缺乏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容易产生距离感,用这样一些概念化的形象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虽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会大大削弱。

2.偶像崇拜对传统榜样教育的冲击青少年由于在心理发展方面尚未成熟,很容易依赖外在的精神力量,形成偶像崇拜。

由于传统榜样教育树立的榜样形象和他们的生活和年龄段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容易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再加上网络和媒体对明星偶像的大力炒作,很容易使青少年从榜样崇拜转向偶像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尊严 、 价值 、 命运 的维护和追求 , 对人类遗 留下来
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 的高度珍视 , 对一种全面 发展的 理想 人格 的肯定和 塑造 , 这 正与英 雄 的原型意义 、 使 命意识和悲剧精神相吻合 。
比如 , 语文教材 《 < 宽容 > 序言》中漫游者是一个
具有叛逆色 彩并勇于开拓 的英雄形象 , 但 由于选文是
我 的理性认 识与超越 、 力挽 狂澜 的坚持与孤 独 、 时代 变迁 中的忧 患意识 、 民族大 义 中大 我 的担 当 、 危难 中 的执 著与牺 牲这样 昂扬 的精神 , 这 些正 是风华 正茂、
长路上的精神领袖 。 2 . 多样的素材 , 帮助学生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骨架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 的人类 自我关怀 , 表现 为对
。 观 代 煮 学 2 0 1 4 / 9 A
港台 明星 、 文学 艺术家 为主。如果能够根据 男女生性
龄 段 的学生有 思想 , 但 心智 尚不成熟 , 容易受 到媒体 或舆论 的影响。 比如 , 前些 年 一份 中学 生心 中的 “ 十 大英 雄榜 ” 显示, 传 统意义 上 的英雄 人物 , 如毛泽 东等 依然有着 顽 强 的生 命力 , 而刘 翔 、 杨利 伟、 任 长 霞、 成 龙等 “ 上 榜 新星 ” 折射 出 了新 的时代特 征 。然而 , 这份榜 单也 不免有 些许遗 憾, 那 就是科 学家 的缺 席 , 高中生应 该

篇 寓言 , 几 乎没 有呈现 出他在 与时代 的矛盾 中 、 与
他人 的矛盾 中、 与 自我 的矛盾 中的艰难 抉择 , 形象单 薄, 缺 乏 生命 力 , 那 么与之 相应 的苏格拉 底便 能填补 这 一空缺 。百花齐 放 的英雄能 帮助学 生构建起 成 熟
书 生意气 的青少年 , 特别 是男生班 学生 的精神 需求 。
在 这样 的 背景 下 , 我 们 必须 让学 生 了解 并仰 望人 类
的精 神家园, 在英雄 的身上 寻找到人之为人 的价值所
在 。 ※
和 文 学长河 中璀璨 的 英雄 群星 , 并 使之 成 为他们 成
“ 英 雄 教 育 ” 对 学 生 心 理 成 长 的 意 义
文/ 上海市第八 中学 顾若蕙
供能够引发学生深刻共鸣的英雄形象 , 实有必要 。
我 认为 , 在 中学 语文 教学 中渗透 “ 英雄 教育 ” 对
高 中生 的心理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
1 . 通 过主流英雄形象 的教 育, 引导高 中生树立正
确 的价值观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逐渐 成型的 时段 , 这个年
同。男生较为 刚强 、 思想现 实 , 多 以体育 明星 、 历史上 的科 学伟人为主; 女生 内心柔软 , 喜欢追求完美 , 多 以
在当代高中生的心 目中, 主流英雄逐渐式微 , 美国
东, 还是刘 翔 。但是 , “ 十大英雄榜 ” 中科学家的缺席 ,
值 得我们认真思考 。 那 么, 语 文 教学 就有 责 任肩 负 起 整合 古今 中外
英雄形象 , 把握主流 英雄形象 的任务 。从后羿、 曹操 、
苏武 、 商鞅 、 文 天祥等 影 响中 国历 史 的英 雄 , 到林肯 、 苏格 拉底 、 甘 地等 影响文 明进程 的外 国英雄 , 再到 屈 原、 但 丁、 基督 山伯爵、 鲁滨逊等影 响广泛深远 的文 学 作者或 文学形象, 只有 引导高 中生接 触多元 的英雄 形 象, 才 能带领 他们 走进英 雄浩瀚 复杂 的精神 世界 , 从 而对学 生价值观 的形成起到 正面 的推动和 引领作 用。 2 . 根据性别差异 引导 高中生的英雄认同 , 使 学生
的性格 发展更 为全面 在 平 时的教 学 中, 在 涉及英 雄这 一话 题时 , 我 发 现, 由于 性别上 的差异 , 男女生对 英雄 的选 择各 不相
大片中拯救地球的 “ 超人” 等电影形象几乎成 了高中生
第一个能想到 的英雄人物 。这与整个社会的商业化、 娱
乐化、 多元化导 向不无关系, 而语文学科作 为人文教育 的核心学科 , 是构建 学生人生信仰和 国家认 同的主阵 地, 因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树立系统的 “ 英雄教育 ” , 提
心 灵的本性就是欢喜那神 圣的、 无限的和永恒 的 事物 , 故而 我们会 思慕那 些崇 高者 , 尝试 了解那 些伟 大者 。但 由于语文教材 的局 限性, 选 材多集 中于文人 作家, 不 易于建 立全面 立体、 百花齐 放的英雄群像 。 比如 , 教 材 中能 够符 合经 典的英 雄 形象 有 毛泽 东、 鲁迅 、 蔡元 培、 司马迁 、 马克 思、 马丁 ・ 路德 ・ 金、 王安 石等 , 其 余 的诸 如 杜牧 、 柳 永、 李 清照 、 归有光 、 郁达 夫 、 沈从文、 徐志 摩等 大 多 为浪漫 文 人 , 阴柔气 息较 为浓重 , 他们拥 有卓越 的才智 , 但相对 缺乏对 自
有选择 自己喜欢 的英雄 的权利 , 不管那个对象 多 了解一些 细腻 阴柔 的英 雄, 让女生 多接触 一些粗犷 阳刚的英 雄, 互补之下 , 对
高中生形成健全 、 完整 的身心素质 将起 到重要作用 。
语文教学 是神 圣的 , 它在某种程度 上肩 负着帮助 中学 生寻 找信仰 的使命 。语文教 材 中英雄形 象 的系 统化 , 能直接 引发学生崇拜英雄 的热 情 。语文学科 理 应成 为 中学生认 识英雄 、 了解英 雄 的主要渠 道 , 正确 且全面地关照 中学生 的心理健康成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