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7.我们的大丰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大丰收》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大丰收》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大丰收》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丰收的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农作物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具体过程以及丰收的意义,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丰收的喜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认识丰收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丰收的意义。
2.难点:农作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如何提高产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丰收的喜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农作物图片、视频、实物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回顾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引出丰收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以及丰收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
每组给出具体的建议,并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劳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农作物,我们还可以种植哪些植物?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丰收的意义,以及热爱劳动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我们的大丰收》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7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我们的大丰收》教学设计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7.我们的大丰收》word教案(3)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7.我们的大丰收》word教案(4)

7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7.我们的大丰收》word教案(3)

我们的大丰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我们的大丰收》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我们的大丰收》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的大丰收学习目标知道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通过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重点理解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导入新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我们通过观察果实已经知道什么?课前小任务那么,我们当初播种的是一粒种子,现在变成了多少粒呢?说说你观察情况。
你还观察了什么植物的种子?前小任务计一棵凤仙可以收20个果实。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归纳分享完成使通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我们收获了种子1、比一比,说一说我观察的这株凤仙花结出了20个果实知道一个果实中有10多粒种子能估算出这株凤仙花结多少果实?2.引导学生用估算法统计一棵凤仙可以收多少种子。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学生汇报学生甲乙丙丁戊种子1718201921统计计算学会用统计的方法:(1)数出每个果实的种子数(2)求每个果实的种子平均数(3)估算20个果实的种子总数体会凤仙花种族延续壮大繁衍过程2、比一比,议一议思考,每棵凤仙是由几粒种子变成的?把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再思考想象把这些种子都播种下,明年会什么样?二.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议一议说一说)记录了许多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
让我们整理这些记录,看一看我们能够发现什么?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12361218刚出土一周二周三周四周-----四周以后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7周后28厘米不再长(议一议说一说)长出花蕾后就不怎么长高了,你想这是为什么?(开花结果需要营养)(议一议说一说)从播种到发芽大约需要(7)天;从发芽到长出花蕾大约需要(45)天;从长出花蕾到开花需要(13)天;从开花到结果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25)天。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我们的大丰收

我們的大豐收
一、教材簡析: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活動引領學生體會豐收的喜悅,一是從收穫種子的數目,二是發現植物生長變化的現象。
在這兩個活動中,教師需要滲透科學講究實證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用證據陳述觀的意思,學生學習到使用觀察記錄的結果,並培養學生整理、分析資訊資料的意識和能力。
“我們的大豐收”有兩個方面的寓意,一是我們播種了一粒,卻收穫了許多種子,二是指經歷了這樣一段時間的種植研究活動,我們收集了相關植物生長變化的許多證據。
二、教學背景:
通過上節課的研究,我們已經發現幾個月前播下的一粒種子現在已經變成了許多粒種子,從播下一粒種子到形成多粒種子,鳳仙花完成了一個生命週期。
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的收穫不僅僅是一些種子,更為難得的我們學生也親身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種植觀察活動。
學生對植物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認識。
本課就是引領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一種豐收的喜悅,用事實來陳述“豐收”、“展示豐收”。
三、教學設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我们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
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
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