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_快乐的校园_信息窗四
青岛版一年级(五四制)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全册优质课件
海底世界——数数
·
练习设计
先观察,再数一数教室里面东西 的个数。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 1~5的认识(信息窗1)
有几枚?
图中的坦克、机器人、小汽车、飞机可以逐一点击数数。
1
2
3
4
5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 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多年,人们叫得 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 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 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街上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说一说: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字? 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通过前面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1 4
2 5
3
2
3
4
5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口朝左。 你数4,我写4,4像红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秤钩来买菜。
1.数一数,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9 7 9 3 7 3
9 6 9 2 8 4
9 5 9 1
1 0
10 9
10 8
10 7 4 6 10 3 6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校园》PPT课件(第1课时)

2.1~5的写法
2
11
3
3
12 4
21 4
13 5
22 5
14
23
4 13
5
32
每个数的分、合情 况的组数都比它本
身少1。
5
41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例 从左往右
1和4合成5
2和3合成5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从左往右数,第( 2)盆和第( )3盆合起来是5朵花. 第( )盆和4第( )盆合5起来也是5朵花。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四页,共十六页。
有几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呢?
1
像树枝细又长
第五页,共十六页。
2
像小鸭水上漂
第六页,共十六页。
3
像一只小耳朵
第七页,共十六页。
4
像小旗随风飘
第八页,共十六页。
5
像衣钩墙上挂
第九页,共十六页。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4
31
4
2
2
第十页,共十六页。
4
1
3
1.1~5的写法(来自小学教材搭档P2)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1.填一填。(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6第2题)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2.从1顺次连到5。
3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3.照样子,填一填。
42
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校园》PPT课件(第1课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青岛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1~5各数的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平度市同和小学张永梅【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数5以内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写1~5各数。
)信息窗2:老鹰抓小鸡(数6~10各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信息窗3:拔河比赛(认识“>”、“<”、“=”的含义,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信息窗4:快乐课堂(认识“0”,了解其意义,会写“0”。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重点学习按指定标准分类。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信息窗2:野餐(学习和是7~10的加法,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
)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2~6的减法。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学习关于0的减法,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
)信息窗5:小猴跳水(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信息窗:谁的手儿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1:迎接海鸥(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
)信息窗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1:猜一猜(击掌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反正。
)信息窗2:小小摄影家(借助汽车图辨认从上面、侧面看物体,借助兔子图辨认从侧面、后面看物体。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1.1 信息窗1:1~5数的认识(教案)(表格式)

第1单元快乐的课堂单元备课
1.1 信息窗1:1-5数的认识
应的数量连起来)。
明白题意后,再解决。
3.练习应用第2题
数数,说一说各有几片叶子,把实物抽象成圆点。
在田字格里中写下来。
4.练习应用第3题
是一道联系实际认数的练习题。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5.练习应用第6题
一位客人一双鞋,数一数,然后在田字格里中写下来。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学习过程的顺序来说。
对于说的很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与表扬。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1:我学会5以内的数,我会数物体的个数。
生2:我知道生活中的事物的数量是一到五的可以用1-5来表示。
生3:操作学具时,我操作是最快的。
生4: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1-12页的其他练习应用。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羽毛球有几个?数学问题
1把剪刀2把直尺3个小夹子4块橡皮5支铅笔
○○○○○○○○○○○○○○○
教后反思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他们的自主提问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合作探究的能力。
2017-2018学年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有用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交流的愿望。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兴趣。
2、结合教学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初步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自主练习中数“天上大约有几只小鸟”渗透初步的估计意识。第二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在自主练习中,借助“饭前准备”的画面,学习2个2个数的方法,初步渗透按群计数的方法。在“贴一贴”练习中培养学生简单找规律的意识。第三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四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连线”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10各数的顺序。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6、7减几(信息窗4)》知识点总结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被减数是6或7的减法教学内容:课本第41-44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和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以及得数是0和一个数减0的减法。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计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以及得数是0和一个数减0的减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复习6、7的组成。
出示口算卡片,复习5以内的减法。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去花果山的小朋友这会儿还在野餐呢,咱们快去看一看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41页两幅主题图,引导观察这两幅图,你能把他们连起来讲一个故事吗?学生观察,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教师指代表讲故事。
2、你能从图中找出一些数学信息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找准确信息有困难,教师多媒体适时引导。
教师板书有价值的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你说我讲。
还剩几个同学?引导学生说说图中关于几个同学的信息:原来草地上有6个同学,后来走了2个同学,还剩几个同学?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教师板书:6-2=。
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书上还剩几只猴子?引导提问:书上本来有几只猴子?下来了几只?该怎样列式?以第一个问题为经验基础,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计算:7-5=2。
汇报时询问学生是怎样计算的,并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示:你还能提出有关桃子的问题吗?学生汇报问题:树上原来有6个桃子,5只猴子摘了5个桃子下来书上还剩下几个桃子?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列式:6-5=1(个)。
四、自主练习。
1、第一题:整理6的减法算式。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
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新版)

小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 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你敢挑战吗?每个福娃后面都有一 道题,你想挑战哪一个?
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
() ()
(√ ) ( )
( 8 )个 ( 6 )个 ( 3 )个 ( 1 )个
蒙上眼睛,从布 袋里摸出一个图 形,然后说出它 们的名称。
10=10 等号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
2=2
>
3> 1
< 1<3
大于号
小于号
6 ﹥ 4 4 ﹤6
5 ﹥3
4 =4
请你说一说
4<6 6>4
8>6 6<8
2 在 里填上“>”,“<”或“=”
563 46
3 在 里填数
<
>
数一数,填一填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
认识“﹥”“﹤”和 “=”
教学目标
• 1.认识“﹥”“﹤”和“=”的含义。 • 2.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 3.通过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
体验“数感”。
一班
二班
二班 一班
孪生兄弟
10>9
9<10
大于号 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二班 一班
• 2、在比较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 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 3、使学生经历具体比较活动的过 程,学会比较的方法。
2
选择物品 比较方面 比较方法 比较结果
叠好的 衣服
多少 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