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群动物的主要类群初中生物阶段有关动物的类群,主要考察各大类动物的基本特征、代表生物、生活环境、生殖方式、运动方式等方面内容,着重考察生物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采用对比记忆法,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对比记忆各类生物(以一个典型物种为例)的相关特征。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初二生物知识点复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和水螅。

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外胚层有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角处尤其多。

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扁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负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可自由运动的涡虫、寄生的华枝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的寄主有钉螺和人。

身体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构成。

生殖方式为卵生。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钩虫、蛲虫、丝虫和线虫等。

蛔虫与寄生相适应的特征有: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消化管简单,仅有一层细胞构成,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是首先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清洁的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

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和水蛭等。

观察蚯蚓可以发现它的体形为长圆筒形,运动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呼吸靠湿润的体壁(体壁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环带靠近前端。

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上爬得快,因为粗糙的纸上摩擦大。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的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有双壳类如河蚌、扇贝、文蛤、縊蛏,八个贝壳如石鳖,以及其他如蜗牛、乌贼、鱿鱼、章鱼、鲍和钉螺等。

软体动物有十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观察縊蛏可以发现它的贝壳起到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腮,运动器官是足,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

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会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分成头、胸和腹三部分,有许多节肢,代表动物有昆虫、蜘蛛、螃蟹和蜈蚣等。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生物是自然界中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八年级生物课程主要涵盖了生物的基本原理、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学等内容。

以下是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的核心知识点。

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呼吸作用、物质合成、排泄、生长与繁殖。

3.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了解两种分裂方式的特点和过程。

4. 细胞中的物质运输:主要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和承运蛋白对物质运输的作用。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RNA。

了解DNA和RNA在遗传中的作用。

2. 遗传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型、表型的关系。

3. 染色体与基因: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 遗传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表达。

了解遗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种群遗传变异的影响。

5. 进化论基本原理:物种起源与演化,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的适应性进化。

三、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的分类级别和特点。

2. 动物界的分类:主要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3. 植物界的分类:主要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四、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态位等概念的理解。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食物链、食物网、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群落演替。

3. 环境保护: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的核心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顺利完成考试,取得好成绩。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最新4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最新4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最新4篇)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篇一第六节鸟1、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2、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3、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呢?(1)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羽毛(3)骨骼轻、薄、坚固,减少体重;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4)视觉发达,有的能在飞行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减轻重量。

(5)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4、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5、鸟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6、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篇二一、微生物与食品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

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

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二、微生物与疾病1、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

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质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蝇蕈、毒粉褶菌等,被误食后会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与医药1、提供维生素: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2、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素是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知识点汇总

完成缩手,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是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
传入神经损伤时,不缩手不疼痛;传出神经损伤时,不缩手但感到疼。
四、眼与视觉
1、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眼球是主要结构,眼球的附属结构对眼球具有保护作用。
结膜属于眼球的附属结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2、眼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2)虹膜:有色素(俗称“黑眼球”)。
(2)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发生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此处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发生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此处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3)某部位发炎,体表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成分到达病灶依次经过哪些循环?体循环→肺循环→体 循环流经心脏 2 次。 (4)右图:①体循环路径:④左心室→⑦主动脉→⑨全身毛细血管 →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最高)
右下表为医院提供的不同人的泌尿系统几个样本的化验数据,请判断,X、Y、Z 分别代表什么?
(X 是原尿,Y 是尿液,Z 是血浆。从尿素含量先判断出尿液)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克/100ml)
(3)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或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发生病变;
种类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说明患有糖尿病或肾小管发生病变;
(6)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有 2 种,甲状腺素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有调节生
长发育的作用。用含甲状腺素的饲料喂蝌蚪,蝌蚪短时间内发育成小型青蛙。
4、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
15 章 第 2 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人体将体内多余的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排出粪便。 排泄的三种途径:①通过呼吸系统的呼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②通过皮肤的排汗(排 出少量的水、尿素、无机盐); ③通过泌尿系统的排尿(排出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 【归纳】人体具有排泄功能的 3 个主要器官是:肾脏、肺和皮肤。 二、泌尿系统: 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储存尿液;④尿道:排出 尿液。 三、尿的形成: 1、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它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组成。 (1)右图: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 ④是肾小管。 (2)肾小球实际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3)肾单位中两端都连接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 (4)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和出球小动脉中都流动脉血。 2、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滤过,血浆中一部分水 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八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汇总生物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更是一门非常动态的学科,因此及时掌握和复习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八年级生物期中的知识点汇总。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人类身体内十亿数量级的细胞密集活动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构成。

不同类型的细胞有着特定的形态与结构,不同的细胞在机体中所担负的角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2. 物质的传递物质的传递是细胞内最基本的一项生命活动。

通过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的参与,物质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之间进行传递,促进机体内的新陈代谢。

3.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DNA是决定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关键,它通过不同的遗传方式,将父母亲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通过对DNA序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个体鉴别的原因。

4. 基因和遗传基因是能够决定生命表现、遗传给下一代的遗传物质。

不同基因的组合方式,会影响生物表现形态的差异、个体遗传特性的差异等。

5.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二氧化碳、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的过程,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6. 细胞分裂和生殖细胞分裂过程是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核分裂将DNA遗传给子细胞。

人类生殖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7.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关注不同生物之间互动关系、生态系统中特定区域内的不同种类组成、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概念。

8. 环境保护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的知识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生需要学会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为八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的汇总。

学生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的起源、进化、结构、功能和分布等各个方面。

在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细胞、遗传、生态和人体健康等相关知识。

在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更加高效地复习,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和相同点。

3.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4.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遗传1. 基因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2. 孟德尔的基因遗传定律和基因型、表型的概念。

3. 遗传物质的发现和性质。

4.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5. DNA的复制及其重要性。

三、生态1. 生态、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的概念。

2. 自然选择和生物演化的机制。

3. 氧循环和碳循环的过程及重要性。

4. 森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现状和保护。

四、人体健康1. 健康的概念、生理指标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2. 心脏、肝脏、肺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 食物营养成分的种类、作用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6. 常见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在复习时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掌握,还要注重对重难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地进行习题练习。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做好自己的生物学学习。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苏科版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运输、代谢调节、遗传传递等二、细胞的分裂1.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异同2.细胞的周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无丝分裂的减数分裂3.细胞分裂的意义: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基因型、表现型等2.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及其规律3.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的关系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1.细胞增殖的方式:增大型增殖和增加型增殖2.植物生长的两大部位:分生组织和分化组织3.动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五、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目的和意义2.动植物的分类:五界划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差异六、昆虫的生活习性与分类1.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头、胸、腹等部位的结构2.昆虫的生活习性:食性、栖息地和运动方式的不同3.昆虫的分类: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七、植物的生活活动与分类1.植物的营养方式:光合作用、吸收营养和捕食营养的不同2.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和无性生殖植物的特点与分类方法3.选择性适应与植物进化八、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2.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3.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方法:资源利用的合理化、生态建设等以上提纲涵盖了八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遗传与变异、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分类、昆虫的生活习性与分类、植物的生活活动与分类以及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

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62、关节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有滑液,使关节活动灵活)、关节窝、关节软骨(缓冲作用);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 关节窝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